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用杜鵑花悼念

用杜鵑花悼念

發布時間: 2022-08-23 01:59:42

① 清明節上墳為什麼要插杜鵑花

風俗習慣,墳頭上插上束紅杜鵑,以此來悼念已逝去的親友。
相關知識延伸: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
榆社縣等地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
《歷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2006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2)

② 黑色人種的特殊習俗

這個問題無法回答
因為習俗是根據社會而不同的,並非根據人種而不同的,譬如非洲的黑人習俗跟美洲的黑人是不同的,美洲的黑人,習俗跟美洲的白人反而可能相同,假如要了解黑種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可以參考這個資料
《另一個日心說》,裡面有大量白人,黑人,黃種人的生理數據
http://www.cqzg.cn/?uid-21895-action-viewspace-itemid-16897

第一章

種族比皮膚層面更深
種族問題真的存在嗎? 種族在行為及身體上
有差異嗎? 這樣的觀點真只是白人種族主義所造成
的結果嗎? 現代科學所顯示的是種族相異三特性模
式(three-way pattern of race differences)o 平均而言,
東方人身體的成熟度較慢. 繁殖力較弱. 性行為較
不頻繁. 個性較溫和. 腦部較大. 智商也較高; 黑
人剛好相反; 白人介於中間, 較傾向東方人o
白人不能跳, 亞洲人也不能o 根據裘·安帝的新書禁忌: 為什麼黑人運動選手在
運動界獨領風騷, 為什麼我們害怕談它中所提到, 黑人(包括男女)理所當然可以跳得很
好o 一般認為, 他們運動上的強勢歸咎於他們無法做其它方面的發展, 但是安帝的新書
告訴我們的是黑人「天生」就有運動才能o
安帝提到的事實是眾所周知o 與白人相較, 黑人的臀部較窄; 除此之外, 他們坐
下來的高度也較矮, 因此他們重心較高, 較好的平衡感; 較寬的肩膀, 身體上的贅肉不
多, 有更多產生能量的快速抽動肌肉, 這些先天優厚條件帶給他們很大利益o
另外, 比較白人及東方人, 黑人多出百分之三至十九的荷爾蒙睾丸素, 睾丸素可
以轉換成爆發性能量o
安帝指出天生的特質讓黑人在運動上好處多多, 像拳擊.籃球.足球和短跑o 但,
黑人無法在游泳項目中出類拔萃, 原因是較重的骨骼及較小的胸腔限制他們在游泳中的
表現o
種族的差異在早期就看得出來o 黑嬰兒比白嬰兒早一個禮拜出生, 黑嬰兒在骨骼
發展上也較成熟o 五六歲之前, 黑小孩在短距離賽跑. 遠距離跳躍. 及橕高跳超越別族
群的小孩, 這些運動靠的是極短時間之內的爆發力; 青少年之前, 黑小孩身體反應能力
比較快, 譬如像膝蓋反射能力o

東亞人跑得比白人慢o 因為較窄的臀部. 較長的腿. 較多的肌肉. 及較多的睾丸
素, 在運動場上, 黑人比白人得利, 白人比東亞人得利o 為什麼談論黑人擅長多項運動
是種禁忌呢? 因為種族的差異造成的天生在運動上的得利與否的理論牽扯一個更大的
禁忌 -- 種族與腦部大小及犯罪率的關系o
白人及東亞人的臀部較寬, 他們與生俱來有較大的腦o 在演化過程, 頭蓋骨越大
意味女人需要有較大的骨盤o 更進一步, 荷爾蒙賜予黑人成為天生運動家, 但也使他們
在學校難以靜下來, 因此容易犯罪o
歷史上的種族問題
有智力測驗以前, 歷代的哲學家. 政治家. 商人. 及其它的人都認為種族. 智力 .
和文化成就之間有相關性, 像亞理斯多德. 柏拉圖. 伏爾泰. 及大衛·修(David Hume)
都認為如此; 布羅卡(Broca). 達爾文(Darwin). 格爾登(Galton)和所有演化論及人類學的
創史者也有此信仰; 甚至佛洛伊德(Freud)也相信種族之間的差異o 不幸, 這信仰竟在
1920年代被伏倫斯·鮑思(Franz Boas)和詹姆士·屋思敦(James B. Waston)破壞, 他們認
為文化(culture)可以改變任何事情o 今天, 一些作品像賈瑞·德戴爾門(Jared Diamond)
在1997年出版的槍, 細菌, 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和高德(S. J. Gould)在1996年出
版的人的錯誤測量(The Mismeasure of Man), 告訴我們種族, 智商, 及文化之間沒有任何
關連, 他們認為今日我們看到的差異僅僅是因為運氣差或是白人種族主義的結果o
第一批到東非的探索家非常驚訝當地原住民的裸露. 偶像崇拜. 野蠻. 與貧窮, 並
寫下記錄, 有些人說: 黑人有「野性動物」的特質, 「他們大部份赤身露體 … , 他們人吃
人, 小孩不知道誰是他的父親o」 有些人說: 他們有自然的韻律感, 「從天堂掉到凡間, 仍
然歌舞足蹈o」 有些人寫書及作畫, 描述非洲人性器官特別大o
聽起來熟悉嗎? 這是種族主義的想法嗎? 或許是吧! 絕不是從十九世紀歐洲殖民
主義或者是三K黨得來的想法o 這是來自於阿拉伯回教世界, 這些阿拉伯人在一千兩
百年多年前(八世紀)第一次進入非洲國家, 這些在巴拿·里維思(Bernard Lewis)的1990
年出版的中東的種族與奴隸(Race and Slavery in the Middle East)有詳盡的描述o
幾百年後, 歐洲探險家也有類似的印象o 他們稱贊一些部落原住民製作精美的陶
器. 鐵器. 木雕藝術. 及樂器, 他們更常記載的是: 非洲人的智力似乎非常低, 幾乎沒有
語句可以表達復雜的想法; 這些探險家對原住民的赤裸身體. 貧乏的衛生習慣. 簡陋的
房子. 和沒建設的小村落感到非常吃驚; 這些原住民沒有製作壺. 磨穗. 交通工具的輪

子, 沒有農場. 沒有寫作. 沒有錢. 沒有數字系統o
如果說探索非洲和中國這群白人真是種族主義者, 為什麼他們對有關中國的描述
卻贊嘆不已呢? 公元1275年, 馬可波羅從他的家鄉義大利抵達中國, 與蒙古王朝建立通
商, 他意外發現中國人早已建立完善良好的道路. 橋梁. 與運河連接的城市. 人口普查.
市集. 制度標准化, 像重量和長度的測量. 錢幣. 及紙幣. 甚至也有郵政系統o 他將中
國與歐洲及中東所聞所見作了比較之後, 這簡直是不可思議o 馬可波羅原以義大利人
與古羅馬為傲, 但之後他卻寫下:「當然, 這世界上再沒有一個種族比中國人智力更高的
了o」
馬可波羅的印象對歷史研究有很大貢獻o 歷史研究顯示中國文明比西方更進步:
早在公元前360年, 中國人已經使用弓箭改變戰爭方式; 公元前200到100年前左右, 中
國早已用科舉考試選拔人才, 這樣的制度遠比英國早2,000年; 約在公元800年, 中國人
早已知道如何使用印刷術, 比歐洲哥坦伯格(Gutenberg)的第一本聖經早600年; 歐洲直
到十九及二十世紀才開始使用紙幣, 中國卻早在十四世紀就已普遍使用了; 公元1050年
前, 中國化學家已製造火葯. 手榴彈. 火箭. 用油的火箭引擎. 和毒氣; 公元1100年前,
中國工廠約有40,000工人製作火箭; 比歐洲大約早100年, 在十三世紀前中國已使用火
焰.槍枝.及大炮o
除此之外, 中國人早已在公元一世紀時就開始使用指南針, 歐洲人一直到公元
1190年才開始使用; 比哥倫布的三條小船橫越大西洋早七十年, 公元1422年, 中國人已
航行到非洲西岸, 六十五艘船上裝有兩萬七千位水手. 馬匹. 一年的穀物. 肉類. 和酒
o 隨著火葯武器. 航海術. 精確的地圖及指南針的發現, 中國人輕而易舉航行非洲的頂
端而且還「發現」歐洲呢!
過去五百年, 歐洲在科學及技術上超過中國o 從1950年開始, 日本在高科技產
業擊倒西方國家, 其它太平洋外緣國家(Pacific Rim countries), 像中國. 台灣. 新加坡.
和南韓現在也同樣發展高科技產品o
另一方面, 非洲卻遠遠落後o 非洲人和美國黑人的貧困情況一直成為許多人注
意的焦點, 1960年代許多美國公民權力運動(U.S. Civil Rights movement)對非洲國家獨立
及發展抱以希望與樂觀的態度o 但, 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 外國大力支持, 大把大
把的鈔票不斷灌入非洲, 自歐洲人離開後, 非洲的經濟只跌不起o
荒廢和腐敗在非洲和許多西印度國家到處可見o國際合作組織時常需要提供他們
能量. 水. 和電話, 在計算機. 傳真機. 及網際網路的世界裡, 許多非洲的城市, 撥通電話
都還是困難重重o

……
……
……

③ 『望帝春心托杜鵑』有什麼典故

有一個青年男子,叫杜宇的,從天上降了下來,成了蜀國的國王,號望帝。望帝當國王的時候,很關心老百姓的生活,教導老百姓怎樣種植莊稼,叮囑人民要遵循農時,搞好生產。他熱愛百姓,因此百姓對他十分擁護。

他生前愛護人民,死了仍然惦念百姓的生活,每到清明、穀雨、立夏、小滿,就飛到田間一聲聲地鳴叫。人們聽見這種聲音,都說:這是我們的望帝杜宇啊!於是相互提醒:是時候了,快播種吧。或者說:是時候了,快插秧吧。人們因此又把杜鵑叫做杜宇、子規、催歸。

(3)用杜鵑花悼念擴展閱讀:

遠古時代的蜀國,第一個稱王的,是蠶叢。他曾經教導當地百姓如何養蠶。在蠶叢的帶動下,四川的養蠶業逐漸發達起來。蜀字的本義,就是蠶的意思。蠶叢這一族人,眼睛生得很特別,是向上直豎的。

他死後,用石棺埋藏,百姓也都仿效他的做法。後人稱這種用石棺埋藏的墳,叫叢目人家。蠶叢死了以後,由柏灌當王,然後由魚鳧當王。在魚鳧領導下,蜀國百姓的生活不斷得到改善。魚鳧後來打獵時得道成仙。

時間不知不覺地流逝。不知過了多少年,忽然有一個青年男子,叫杜宇的,從天上降了下來,成了蜀國的國王,號望帝。望帝當國王的時候,很關心老百姓的生活,教導老百姓怎樣種植莊稼,叮囑人民要遵循農時,搞好生產。他熱愛百姓,因此百姓對他十分擁護。

那時蜀國經常鬧水災。望帝也想盡各種方法來治理水災,但始終不能從根本上根除水患。有一年,忽然從河裡逆流漂來一具男屍。人們見了感到十分驚奇。因為河流上的東西總是順流而下,怎麼這個屍體卻是順流而上?好事者便把這個屍體打撈上來。

更令人吃驚的是,屍體剛一打撈上來,便復活了,開口講話,稱自己是楚國人,名叫鱉靈,因失足落水,從家鄉一直漂到這里。這個消息讓望帝知道後,望帝便叫人把他叫來想見。兩人一見面,便一見如故,談得十分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覺。望帝覺得鱉靈是個難得的人材,便任命他為蜀國的宰相。

鱉靈到來不久,一場大洪水爆發了。這場洪水之大,和當年堯時候的洪水幾乎不相上下。老百姓深受其害,死的死,逃的逃,國家陷入一片混亂。蜀國人口銳減了百分之六七十。鱉靈受望帝的委任,擔任治理洪水的任務。

在治水上,鱉靈顯示出過人的才幹。他帶領民眾治理洪水,打通了巫山,使水流從蜀國流到長江。這樣,使水患得到解除,蜀國人民又可以安居樂業了。鱉靈在治水上立下了汗馬功勞,杜宇十分感謝,便自願把王位禪讓給鱉靈,鱉靈受了禪讓,號稱開明帝,又叫叢帝。

以上這些傳說,在李白的《蜀道難》詩歌中有所反映:噫吁戲,危呼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茫。爾來四萬八千歲,乃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勾連。

關於望帝化杜鵑,還有多種傳說。下面再補充兩種傳說:

鱉靈治水期間

望帝在家和鱉靈的妻子私通。鱉靈治水成功回家後,望帝感到對不起鱉靈,心中非常慚愧,才跑到深山裡去隱居。後來死了,靈魂就化做杜鵑鳥。望帝盡管有一些缺點,但他愛人民,其總體上說,是一位好國君。人民一聽到杜鵑的叫聲,就聯想到望帝生前的好處來,自然就感到杜鵑的叫聲充滿著悲哀。

鱉靈治水不功

望帝把帝位讓給他,自己隱居在西山。而鱉靈卻趁機佔有瞭望帝的妻子。望帝聽到這個消息,內心十分痛苦。但鱉靈大權在手,望帝對付不過他,無可奈何,只有一天到頭悲憤、哀泣而已。後來,杜宇臨死時,囑咐西山的杜鵑說:杜鵑鳥,你叫吧,把我的心情,叫給人民聽吧。從此,杜鵑就飛在蜀國境內,日夜哀鳴,直到它的口中流血。

④ 為何古代文人都喜歡用杜鵑花來自愈

我覺得是熱烈美好的意象。「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丁寧莫回遣春風吹,留與答佳人比顏色」(唐施肩吾《杜鵑花詞》)。在詩人眼中,杜鵑花夭艷堪比美人。「玉泉南澗花奇怪,不似花叢似火堆。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無故為誰開。寧辭辛苦行三里,更與留連飲兩杯。猶有一般辜負事,不將歌舞管弦來」 (唐白居易《詠杜鵑》)。

⑤ 留下相思淚杜鵑是哪首詩

錦瑟
唐代: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
精美的瑟為什麼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憶青春年華。
莊周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託身於杜鵑。
滄海明月高照,鮫人泣淚皆成珠;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
如此情懷哪裡是現在回憶起來才感到無限悵恨呢?即使在當年早已是令人不勝悵惘了。
注釋
錦瑟:裝飾華美的瑟。瑟:撥弦樂器,通常二十五弦。
無端:猶何故。怨怪之詞。五十弦:這里是托古之詞。作者的原意,當也是說錦瑟本應是二十五弦。
「庄生」句:《莊子·齊物論》:「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李商隱此引莊周夢蝶故事,以言人生如夢,往事如煙之意。
「望帝」句:《華陽國志·蜀志》:「杜宇稱帝,號曰望帝。……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於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子鵑即杜鵑,又名子規。
珠有淚:《博物志》:「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織,其眼泣則能出珠。」
藍田:《元和郡縣志》:「關內道京兆府藍田縣:藍田山,一名玉山,在縣東二十八里。」
只是:猶「止是」、「僅是」,有「就是」、「正是」之意。
創作背景
此詩約作於作者晚年,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對《錦瑟》一詩的創作意旨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或以為是愛國之篇,或以為是悼念追懷亡妻之作,或以為是自傷身世、自比文才之論,或以為是抒寫思念待兒之筆。《史記·封禪書》載古瑟五十弦,後一般為二十五弦。但此詩創作於李商隱妻子死後,故五十弦有斷弦之意(一說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斷成兩半,即為五十弦)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足以表達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

⑥ 很多古文里提到杜鵑.到底意義是什麼呢

相傳,古代有一位蜀國的皇帝杜宇,很愛他的百姓。死後,他的靈魂變為一隻杜鵑鳥。每年春季,杜鵑鳥飛來喚醒老百姓「快快布穀! 快快布穀!」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鮮血灑在地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

確實,杜鵑花十分美麗。管狀的花,有深紅、淡紅、玫瑰、紫、白等多種色彩 。當春季杜鵑花開放時 ,滿山鮮艷,像彩霞繞林,被人們譽為「花中西施」。五彩繽紛的杜鵑花,喚起了人們對生活熱烈美好的感情,它也象徵著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這就是我國人民熱愛杜鵑的真諦。

杜鵑的傳說
《中國古代著名神話鑒賞》之十三

遠古時代的蜀國,第一個稱王的,是蠶叢。他曾經教導當地百姓如何養蠶。在蠶叢的帶動下,四川的養蠶業逐漸發達起來。蜀字的本義,就是蠶的意思。蠶叢這一族人,眼睛生得很特別,是向上直豎的。他死後,用石棺埋藏,百姓也都仿效他的做法。後人稱這種用石棺埋藏的墳,叫叢目人家。蠶叢死了以後,由柏灌當王,然後由魚鳧當王。在魚鳧領導下,蜀國百姓的生活不斷得到改善。魚鳧後來打獵時得道成仙。關於古代蜀國,人們所知道的,基本上就是這些了。
時間不知不覺地流逝。不知過了多少年,忽然有一個青年男子,叫杜宇的,從天上降了下來,成了蜀國的國王,號望帝。望帝當國王的時候,很關心老百姓的生活,教導老百姓怎樣種植莊稼,叮囑人民要遵循農時,搞好生產。他熱愛百姓,因此百姓對他十分擁護。
那時蜀國經常鬧水災。望帝也想盡各種方法來治理水災,但始終不能從根本上根除水患。有一年,忽然從河裡逆流漂來一具男屍。人們見了感到十分驚奇。因為河流上的東西總是順流而下,怎麼這個屍體卻是順流而上?好事者便把這個屍體打撈上來。更令人吃驚的是,屍體剛一打撈上來,便復活了,開口講話,稱自己是楚國人,名叫,因失足落水,從家鄉一直漂到這里。這個消息讓望帝知道後,望帝便叫人把他叫來想見。兩人一見面,便一見如故,談得十分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覺。望帝覺得鱉靈是個難得的人材,便任命他為蜀國的宰相。
鱉靈到來不久,一場大洪水爆發了。這場洪水之大,和當年堯時候的洪水幾乎不相上下。老百姓深受其害,死的死,逃的逃,國家陷入一片混亂。蜀國人口銳減了百分之六七十。鱉靈受望帝的委任,擔任治理洪水的任務。在治水上,鱉靈顯示出過人的才幹。他帶領民眾治理洪水,打通了巫山,使水流從蜀國流到長江。這樣,使水患得到解除,蜀國人民又可以安居樂業了。鱉靈在治水上立下了汗馬功勞,杜宇十分感謝,便自願把王位禪讓給鱉靈,鱉靈受了禪讓,號稱開明帝,又叫叢帝。望帝死後,靈魂化成杜鵑。他生前愛護人民,死了仍然惦念百姓的生活,每到清明、穀雨、立夏、小滿,就飛到田間一聲聲地鳴叫。人們聽見這種聲音,都說:這是我們的望帝杜宇啊!於是相互提醒:是時候了,快播種吧。或者說:是時候了,快插秧吧。人們因此又把杜鵑叫做知更鳥、催工鳥。
杜宇傳帝位給鱉靈,鱉靈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子孫。後來,他們又把首都遷移到成都。當時強大的秦國,常想吞滅蜀國。但是蜀國地勢險要,蜀話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軍隊不容易通行,硬攻顯然不是辦法。三國演義中,鄧艾軍隊進攻蜀國,也是用偷襲才得手的。狡猾的秦惠王便想出一條妙計:叫人作了五頭石牛,每天在石牛屁股後面擺上一堆金子,謊稱石牛是金牛,每天能拉一堆金子。貪婪的蜀王聽到這個消息,想要得到這些所謂的金牛,便託人向秦王索求,秦王馬上答應了。但是石牛很重,怎麼搬取?當時蜀國有五個大力士,力大無比,叫五丁力士。蜀王就叫他們去鑿山開路,把金牛拉回來。五丁力士好不容易開出一條金牛路,拉回這些所謂的金牛,回到成都,才發現他們不過是石牛,方知上當受騙。蜀王後來託人狠狠地罵了秦國國君言而無信,並把這些石牛運回秦國。秦王說聽講金牛道已打通,十分高興。但十分覬諱五丁力士,因為其力無窮,不敢馬上進攻。於是又生出一計,託人向蜀王講:金牛是沒有,但是我們有五個天仙似的小姑娘,比金子還珍貴,如果蜀國國王要的話,願意無私奉獻。秦王的本意,想用美女計,來迷惑蜀國國王。美女計,比三十六計還靈,英雄難過美人關。蜀王本是好色之徒,聽了以 後,欣喜若狂。再次叫五大力士到秦國去一趟,要他們把五位美女及早接回來。五丁力士帶著五位美女回家路上,經過梓潼這個地方,忽然看到一條大蛇正向一座山洞鑽去。五丁力士中的一位,趕緊跑過去抓住它的尾巴,一個勁地往外拉,企圖把蛇殺死,為民除害。但蛇很大,一個人拖不動,於是五個兄弟一起過來。這時蛇頭已進入洞內,蛇尾巴正在洞口。他們幾人聯合用手技去拖蛇的尾巴。過了一段時間。巨蛇才一點點地從山洞裡拖了出來,弟兄們十分高興。忽然妖風作怪,只聽到一聲巨響,地動山搖,大山崩塌下來,耍那間五個壯士和五個美女都被壓死了,化為血泥,一座大山化為五座峰嶺!蜀國國王聽了這個消息,悲痛欲絕。他是做夢也想得到這五位美女,供他尋歡作樂啊。他親自登臨這五座山,進行厚顏無恥的悼念,並且命名這五座山為五婦 ,至於死了五位壯士,卻一點也不心疼。人民對這個昏君的行為十分看不慣,他們們十分熱愛這五大力士,便稱這五座山為五丁 。
秦王聽說五丁壯士已死,蜀道已通,知道進攻蜀國的時機已經成熟,不由得心花怒放,就派大軍從金牛道進攻蜀國,很快便消滅了蜀國,並把蜀王殺死了。這時那望帝魂靈變化成的杜鵑鳥,眼見故國滅亡,內心十分痛苦,每當桃花盛開之際,便一聲聲地叫喊著;不如歸去,不如歸去。蜀國人民一聽到這個聲音,就知道他們的國君又在思念自己的故國了。
以上這些傳說,在李白的《蜀道難》詩歌中有所反映:噫吁戲,危呼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茫。爾來四萬八千歲,乃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勾連。
關於望帝化杜鵑,還有多種傳說。下面再補充兩種傳說:一、鱉靈治水期間,望帝在家和鱉靈的妻子私通。鱉靈治水成功回家後,望帝感到對不起鱉靈,心中非常慚愧,才跑到深山裡去隱居。後來死了,靈魂就化做杜鵑鳥。望帝盡管有一些缺點,但他愛人民,其總體上說,是一位好國君。人民一聽到杜鵑的叫聲,就聯想到望帝生前的好處來,自然就感到杜鵑的叫聲充滿著悲哀。二、鱉靈治水不功,望帝把帝位讓給他,自己隱居在西山。而鱉靈卻趁機佔有瞭望帝的妻子。望帝聽到這個消息,內心十分痛苦。但鱉靈大權在手,望帝對付不過他,無可奈何,只有一天到頭悲憤、哀泣而已。後來,杜宇臨死時,囑咐西山的杜鵑說:杜鵑鳥,你叫吧,把我的心情,叫給人民聽吧。從此,杜鵑就飛在蜀國境內,日夜哀鳴,直到它的口中流血。
後人對於望帝,批評的少,同情的多。因為無論如何,望帝在愛情上,是個失敗者。而且又有喪國之恨。李商隱: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這首詩主要敘述望帝在愛情上很不得意。他與他心愛的人,無法相聚,只好藉助杜鵑聲聲,表達自己對情人無限的思念。

莊周夢蝶的故事見《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歟,蝴蝶之夢為周歟 ?」詩句中的「曉夢」,指天將亮時做的夢。「 迷蝴蝶」,指對自己與蝴蝶之間的關系迷茫。面對群雄逐鹿,變化劇烈的戰國社會,莊周產生了人生虛幻無常的思想,而李商隱則是有感於晚唐國勢衰微,政局動亂,命運如浮萍而用此典故的。
用此典故,還包含著他對愛情與生命消逝的傷感。他似乎已預感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了,要把深深的痛苦與怨憤傾泄出來 。

⑦ 用什麼花來比喻李大釗

我個人拙見用杜鵑花試比喻李大釗同志,不知妥否。
杜鵑花紅似火,年年怒放春依舊。內杜鵑花又容名映山紅,代表的寓意是正直。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相傳遠古時代的蜀國國君望帝杜宇,為解救水患中百姓,禪位於善治水的鱉靈。鱉靈卻居功自傲,怠慢百姓,杜宇聞聽趕去規勸卻受阻撓。於是,焚心似炎的杜宇化成一鳥飛越宮牆,一遍遍呼喊著「民貴、民貴」,叫到口吐鮮鮮血也不停息。後來,人們便稱這種鳥為杜宇,後來演化為杜鵑。鮮血染紅了山花,那花也就被稱為杜鵑花。
永遠懷念革命先行者,憂國之所憂,哀民之所哀的李大釗同志。

⑧ 上墳用白色杜鵑花可以嗎

上墳用菊花最好,白色杜鵑花也可以,象徵懷念逝去的親人

熱點內容
七夕詩小學 發布:2025-09-14 14:37:09 瀏覽:537
女人紋玫瑰花有忌悔沒 發布:2025-09-14 14:16:55 瀏覽:575
櫻花任務是百合嗎 發布:2025-09-14 14:07:00 瀏覽:728
荷花薔薇招財 發布:2025-09-14 14:05:21 瀏覽:97
關於玫瑰的微信昵稱 發布:2025-09-14 14:04:24 瀏覽:589
策藏百合 發布:2025-09-14 13:49:37 瀏覽:75
澳門花藝設計 發布:2025-09-14 13:49:06 瀏覽:717
七夕針穿紅線 發布:2025-09-14 13:43:43 瀏覽:237
用扇子插花 發布:2025-09-14 13:23:26 瀏覽:754
梅花魂的斷句 發布:2025-09-14 13:21:18 瀏覽: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