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艷
❶ 映山紅是什麼花
映山紅又稱杜鵑、紅杜鵑、艷山紅和山躑躅,是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植物,多數為常綠灌木或喬木。高1~3m,莖分枝細而多,有亮棕色或褐色扁平糙伏毛。葉瓦生,具短柄,柄上有毛,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春葉較短,夏葉較長,長1.5~6.5cm,寬1~3cm,表面暗綠色,疏生白色糙毛,背面淡綠色,葉柄長3~5cm。花2~6朵生於枝端,花萼長4mm,花冠薔薇色、鮮紅色或深紅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映山紅喜溫暖濕潤環境,生於山坡丘陵地疏灌叢或岸畔腐植土中,以酸性或中性的砂質土或粘土生長較好。本屬植物全世界約800種,我國約有600種,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及台灣、四川、雲南、貴州和陝西等省。能引起動物中毒的杜鵑花屬植物除了映山紅外,還有迎紅杜鵑(R.mucronulatum)、滿山紅(R.dauricum)、太白杜鵑(R.purdomii)、大白杜鵑(R.decorum)、黃花杜鵑(R.anthopogonoider)、照山白(R.mincranthum)和鬧羊花(R.molle)等,其中毒症狀基本相似。
❷ 給杜鵑花噴醋可以讓杜鵑花更加鮮艷嗎
杜鵑花是一種中葯,有和血、止咳、解瘡毒等功效。主要治療吐血、月經不調、咳嗽、風濕痹痛等。由於杜鵑花,花色好看,也把它作為觀賞植物種植。杜鵑花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南的地區。它有播種繁殖、分株繁殖、扦插壓條等繁殖方式。它喜歡陽光,但是不能烈日暴曬。它適合種在酸性的土壤,切記不可種在含有石灰質的鹼土中。適合在涼爽濕潤的環境下栽培。所以說給杜鵑花適量的噴醋是可以讓杜鵑花更加鮮艷的。
杜鵑花有被先烈鮮血染紅的說法,可以用來贊頌祖國的繁榮昌盛。杜鵑花也可以送給愛人,表達愛意。送給遠游之人,更有思念家鄉的意思。
❸ 小編詳細教大家杜鵑花怎麼養 如何讓杜鵑花開得更艷麗
杜鵑花是中國七大名花之一,種類極多,其花朵鮮艷,枝葉繁茂,觀賞價值極高,是點綴庭院的不錯選擇,古詩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的名句形容杜鵑花。那麼怎樣養殖杜鵑花呢? 杜鵑花的養法——土壤 一般植物花卉的養殖方法都是離不開好的土壤環境的,對於杜鵑花的養殖方法來說土壤的環境也就更為重要了。栽培杜鵑花的培養土的配法有很多中,由於栽培品種不同,但首要還是得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疏鬆、排水通暢、通氣良好,酸性土壤、腐殖質豐富、基肥充足。 杜鵑花的養法——澆水 大家都知道,澆水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對於杜鵑花的養殖方法來說,澆水的技巧是很重要的。因為杜鵑花的根細,所以在澆水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太多當然也不能太少,適當就好。而且澆水的時間最好是在早上和晚上,這樣有利於杜鵑花很好的吸收水分。 杜鵑花的養法——施肥 杜鵑花是一種非常大氣的花,她不需要太多的肥料來生長,所以在施肥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太多,施肥過多會使杜鵑花難以吸收而死掉,適當的施肥才可以讓杜鵑花很好的成長,開出美麗的花朵。 杜鵑花的養法——陽光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中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就是陽光的吸收,對於植物花卉來講,促進光合作用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杜鵑花的成長也是離不開陽光的照耀的,但也不能整天暴曬在陽光下,適合的陽光可以讓杜鵑花開出更加美麗動人的花朵。 杜鵑花除了五彩繽紛惹人喜愛的外表,這「花中西施」的杜鵑花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著許多葯用和美容的作用呢。那麼,杜鵑花的具體作用有哪些呢? 1、它有一定的葯用價值。杜鵑花性甘微苦、平、清香,在醫學上有一定的葯用價值,民間常用杜鵑花煲豬蹄,它能夠去風濕,調經和血,安神去燥,可治女性白帶赤下,長期飲用有美白和祛斑之功效。而作為非常有名的中草葯,杜鵑花的葉和花可以治療蕁麻疹,並且對止咳祛痰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效果顯著。杜鵑花的每一部分都非常有用,它的花、葉、根都可以入葯,而且味酸性平,能活血、止血、祛風濕。對於月經不調作用顯著,一般可用杜鵑花10克,月季花5克,益母草20克水煎服。 2、它還有其他作用。杜鵑花花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杜鵑也是花籬的良好材料,毛鵑還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有些亦可食用,映山紅的花味酸無毒,可生食;大白杜鵑、粗柄杜鵑的花至今是滇中人民的優美蔬菜;用羊躑躅的枝、葉、花浸泡漚制,可作殺蟲農葯。而且有些種類的樹皮、樹葉含豐富的蘸質,可提取栲膠。除此之外,杜鵑花的木材、根兜,質地細膩、堅韌,可制碗、筷、盆、缽、煙斗、根等日用工、藝品。 杜鵑花是有名的花卉,杜鵑花的花美、葉美而且它的用途也很廣,香味特別,受廣大用戶喜愛。一般家庭都會擺放幾盆杜鵑花來美化環境,如果在養殖杜鵑花的過程中掉葉子應該怎麼辦呢? 管理不好常出現不正常落葉,以下向您介紹杜鵑落葉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1、環境不適性落葉市場上出售的杜鵑大都是在溫室中培育的,購回後對家庭自然環境不能一下適應,常出現落葉甚至死亡。異地培植的杜鵑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解決辦法:新購回的杜鵑,應設法保持空氣濕度,適當遮蔭,保持盆土濕潤,需要空氣流通但不能寒風直吹,也不急於換土、施肥,盡量使其安全度過適應期。冬季應給予充分光照,在室內養護盡量置南窗下,環境溫度不能低於5度。不要隨意更換地方,以免溫度劇變。也不要放在空氣較污濁之處。 2、盆土不適性落葉 解決辦法:培養土一定要用通氣性好、腐殖質豐富的酸性土,pH值為5.5至6.5最為合適。平時應適當施些礬肥水,或水中加入少許硫酸亞鐵施用。如採用鹼性土則會造成葉片黃化脫落。 3、肥害性落葉杜鵑不喜大肥,家庭栽植杜鵑最易出現的偏差,不是植株缺肥,而是施肥過多。一旦用了生肥、濃肥都會出現焦葉乃致落葉。即所謂肥害。 解決辦法:在換盆時在盆土中加入適量緩釋肥(肥料用有機薄膜包膜,肥料通過膜的滲透緩緩釋放供給植物營養),安全、清潔、長效、花艷、葉茂。園藝生產中常採用此肥料,既省事又清潔,所植杜鵑葉茂花艷。家庭栽植一旦發現肥害,要立即停施肥料,並澆水沖洗土中的肥分,澆水後移至通風處養護,有的需要沖洗2次,經過半年左右的養護才能逐步恢復正常生長。 4、澇害性落葉鵑根系纖細,如盆土通透性不好或長期澆水過多過勤,再加上通風不好,根系受損、腐爛,造成落葉。 以上小編介紹了杜鵑花的養殖方法,作為一種出色的觀賞價值極高的花卉,杜鵑花可以有這么多的作用,也是非常難得的,喜歡的朋友不妨養上一盆。希望小編的介紹可以幫助大家。
❹ 杜鵑花如何施肥可以使花期長,花開的艷
杜鵑常年青枝綠葉、繁花盛開,養分消耗大,因此需肥量也大。但為防「燒根」,必須按「薄肥勤施」的原則,施用腐熟的稀薄肥料。初冬時,每畝施500至700公斤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基肥,能提升土溫,利於杜鵑冬季生長和增強抗寒越冬能力。
春季開花前的2月份,施以磷肥為主、氮磷結合的薄肥1至2次,促使杜鵑花艷葉綠。花謝後施以氮肥為主的液肥2至3次,每次間隔10天,促使多發新枝嫩葉。花芽分化期施一次腐熟的餅肥,再加入適量的磷酸二氫鉀,促使其花芽分化和花蕾的孕育。為保持盆土的酸性,可每隔1至2月澆一次0.2 %的磷酸亞鐵水溶液。
❺ 想杜鵑花開花更艷,應該在什麼時候種植呢需要怎樣種植打理
杜鵑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花,其最好的栽培時間應該是放在春季。最適合從盆土中挖出栽植入坑,將杜鵑花苗放入,然後再填土壓實。在種植杜鵑花的過程中,要合理追肥,修剪整形,促使其能夠開出更漂亮鮮艷的杜鵑花。合理的修剪整形,可讓杜鵑花植株更漂亮
在種植杜鵑花的過程中,到了一定的花期,開放的時候要合理的對杜鵑花進行修剪,以調節枝條的生長發育,從而使得杜鵑花在外貌上生長的極為旺盛。日常修剪需要去除掉杜鵑花的全部病枝,以及部分纖弱老枝。可以結合樹冠的形態,剪掉杜鵑花植株上過密的枝條,以此可以增加杜鵑花的通風和透光性,讓杜鵑花開出來更加鮮艷漂亮。
以上就是種植杜鵑花所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為了讓杜鵑花生長的更加漂亮,從最開始的選種就要選擇優質的種苗,在培植入土之後,要定期的施肥和澆水,在杜鵑花開放前要對枝條進行合理的修剪以免枝條搶去太多的養分。做好這些步驟,就能夠使得杜鵑花開放的,又大又鮮艷。
❻ 杜鵑花怎麼養才能開的嬌艷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稱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系杜鵑花科落葉灌木,落葉灌木。全世界的杜鵑花約有900種。中國是杜鵑花分布最多的國家,約有530餘種,杜鵑花種類繁多,花色絢麗,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傳說杜鵑花是由一種鳥吐血染成的。重慶西南,酉陽、秀山等地,盛產杜鵑花,大多都叫映山紅。
繁殖方法 折疊
常用播種、扦插和嫁接法繁殖,也可行壓條和分株。
播種法:
播種,常綠杜鵑類最好隨采隨播,落葉杜鵑亦可將種子貯藏至翌年春播。氣溫15~20℃度時,約20天出苗。[4]
扦插法:
扦插,一般於5~6月間選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作插穗,插後設棚遮蔭,在溫度25℃左右的條件下,1個月即可生根。西鵑生根較慢,約需60~70天。
嫁接法:嫁接,西鵑繁殖採用較多,常行嫩枝劈接,嫁接時間不受限制,砧木多用二年生毛鵑,成活率達90%以上。
栽培方法 折疊
長江以北均以盆栽觀賞
。盆土用腐葉土、沙土、同土(7:2:1),攙入餅肥、廄肥等,拌勻後進行栽植。一般春季3月上盆或換土。長江以南地區以地栽為主,春季萌芽前栽植,地點宜選在通風、半陰的地方,土壤要求疏鬆、肥沃,含豐富的腐殖質,以酸性沙質壤土為宜,並且不宜積水,否則不利於杜鵑正常生長。栽後踏實,澆水。
光照與溫度
4月中、下旬搬出溫室,先置於背風向陽處,夏季進行遮蔭,或放在樹下疏蔭處,避免強陽光直射。生長適宜溫度15 -25℃,最高溫度32℃。秋未10月中旬開始搬入室內,冬季置於陽光充足處,室溫保持5 -10℃,最低溫度不能低於5℃,否則停止生長。
澆水與施肥
栽植和換土後澆1次透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根部成活生長。生長期注意澆水,從3月開始,逐漸加大澆水量,特別是夏季不能缺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勿積水,9月以後減少澆水,冬季入室後則應盆土干透再澆。台理施肥是養好杜鵑的關鍵,喜肥又忌濃肥,在春秋生長旺季每10天施1次稀薄的餅肥液水,可用淘米水、果皮、菜葉等漚制發酵而成。在秋季還可增加一些磷、鉀肥,可用魚、雞的內臟和洗肉水加淘米水和一些果皮漚制而成。除上述自製家用肥料外,還可購買一些家用肥料配合使用,但切記要「薄」肥適施。入冬前施1次乾肥(少量),換盆時不要施盆底肥。另外,無論澆水或施肥時用水均不要直接使用自來水,應酸化處理(加硫酸亞鐵或食醋),在pH值達到6左右時再使用。
整形修剪
蕾期應及時摘蕾,使養分集中供應,促花大色艷。修剪枝條一般在春、秋季進行,剪去交叉枝、過密枝、重疊枝、病弱枝,及時摘除殘花。整形一般以自然樹形略加人工修飾,隨心所欲,因樹造型。
花期控制
於1月或春節前20天將盆花移至20℃的溫室內向陽處,其他管理正常,春節期間可觀花。若想「五一」見花,可於早春萌動前將盆移至5℃以下室內冷藏,4月10日移至20℃溫室向陽處,4月20日移出室外,「五一」可見花。因此,溫度可調節花期,隨心所願,四時開放,另外,花後即剪的植株,10月下旬可開花;若生長旺季修剪,花期可延遲40天左右;若結合扦插時修剪,花期可延遲至翌年~2月。因此,不同時期的修剪,也影響花期的早晚。
施肥技巧
杜鵑花施肥要掌握季節,並做到適時、適量及濃度配置適當。杜鵑花的根系很細密,吸收水肥能力強,喜肥但怕濃肥。一般人糞尿不適用,適宜追施礬肥水。杜鵑花的施肥還要根據不同的生長時期來進行,3~5月,為促使枝葉及花蕾生長,每周施肥1次。6~8月是盛夏季節,杜鵑花生長漸趨緩慢而處於半休眠狀態,過多的肥料不僅會使老葉脫落、新葉、發黃,而且容易遭到病蟲的危害,故應停止施肥。9月下旬天氣逐漸轉涼,杜鵑花進人秋季生長,每隔10天施1次20%~30%的含磷液肥,可促使植株花芽生長。一般10月份以後,秋季生長基本停止
❼ 杜鵑花一共有多少種顏色
杜鵑花有6種顏色,分別為: 紅、淡紅、杏紅、白色,黃色、紫色等 。其中的一類變色杜鵑花色更是隨開放的時間不同而各異,含苞時粉紅色,初開時為杏紅色,怒放時粉白中帶紫色,最後變為淡黃而凋謝。
一、紅色的杜鵑花品種有:世界榮光杜鵑、斯佩吉奧蘇杜鵑、希諾德吉麗杜鵑、福珂玫瑰紅杜鵑等。
二、淡紅色的杜鵑品種有:莫爾杜鵑、努笛芙洛潤杜鵑、泰晤士杜鵑等。
三、杏紅色的杜鵑品種有:喀萊杜拉斯杜鵑、火棘貝木蘭杜鵑等。
四、白色的杜鵑品種有:白杜鵑。
五、黃色的杜鵑品種有:露特幕杜鵑。
六、紫色的杜鵑品種有: 紫藍杜鵑、泊妮提庫幕杜鵑等。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花色為雜色的杜鵑品種,例如艾文杜鵑,它的花瓣主要呈現出淡粉色,但是靠近花蕊的地方顏色明顯加深為玫紅色,類似的還有坎特伯雷杜鵑、卡木普菲日杜鵑等品種。
(7)杜鵑花艷擴展閱讀:
國內賞杜鵑花的勝地
一,浙江天台山
天台山的「雲錦杜鵑」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高最大的「杜鵑之王」,生長在天台山華頂峰海拔1200米,面積近300畝的山間。每年5月,這些樹齡在400至1000年的杜鵑花樹便爭相競放,艷壓枝頭。
二,江西井岡山
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每年花季,上井岡山欣賞杜鵑就成了當地最具特色的旅遊項目。井岡山的杜鵑花,既有灌木又有喬木,尤以高大喬木型杜鵑最具特色,有雲錦杜鵑、鹿角杜鵑、猴頭杜鵑等約30種名貴品種,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井岡山當地獨有的珍稀樹種「井岡山杜鵑」。
三,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杜鵑花甚盛,從海拔500米的報國寺到海拔3099米的萬佛頂都有生長,各類杜鵑次第開放,爭奇斗艷,因此有杜鵑王國之稱。
四,重慶金佛山
金佛山杜鵑品種很多,有44個品種、30多萬株,主要為平日難得一見的名貴喬木杜鵑。其中杜鵑王子、杜鵑王妃已經生長了千年,每當花期到來,杜鵑王綻放之時,花冠直徑十餘米,整棵樹上掛花萬余朵,雍容大氣,與普通灌木杜鵑相比,更有不同的風味。
❽ 形容杜鵑花的優美句子
1、時間久了,我知道了杜鵑花又叫映山紅。那是山上的花朵,可以馳騁想像,山間一片紫紅色,都成紅霞了。片片落紅,搶走綠意了。多麼美啊!綠葉當做底色是戎毯,晃動間那紅色夾雜在成了綉花,天然雕琢的被子。映襯在陽光下,如蝶兒翩翩飛,采著花蜜。那不是山丹丹花開,卻也是一片織造錦緞的樣子。
2、杜鵑花的花瓣有粉紅的、洋紅的、橙黃色的、淡紫色的、黃中帶紅、紅中帶白、白中帶綠,千變萬化,無奇不有。花瓣的形狀是橢圓形的。杜鵑花有全開的,有含苞欲放的,好像馬上就炸開了。仔細聞聞,還有股淡淡的清香飄入肺腑,讓人陶醉。
3、杜鵑的小枝摸上去粗糙,枝幹顏色是淡綠色的。葉面是深綠色的,摸上去非常光滑,沒有一根絨毛,十分舒服,軟綿綿的。綠葉襯紅花,在陽光的映襯下十分美麗、嫵媚動人。遠遠看去那杜鵑花像一群彩蝶在空中翩翩飛舞。那花兒像人用一張張紅色的紙做成的,看上去格外鮮亮,那種燦如雲霞的紅艷,格外引人注目。走在青石小徑上,微風吹過,看著火一樣的杜鵑花一起跳動,心情特別舒暢。此時,我會想起一句歌詞,一個場景:「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映山紅……」浩浩盪盪的紅軍隊伍開來了……
4、到了開花時節,茂盛的枝葉上開滿了紅色的花朵。從遠處看,它們三個一團,五朵一簇,像一團團盡情燃燒、跳躍的火苗。從近處看,有的花朵含苞欲放,有的半開半合,有的全開了。那綻開的花瓣,嬌艷得就像綢緞,花瓣邊彎彎曲曲的,猶如仙女的裙邊。花是由五個花瓣組成的,花瓣圍著幾條黃色的花蕊,那點點的嫩黃點綴著紅紅的花瓣,真漂亮啊!一些淘氣的小花朵藏在葉子底下,好像在和我捉迷藏。
5、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她穿著紅色的衣服。有的花瓣全展開了。花蕊從中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含苞待放,像亭亭玉立的小姐,怪不得人們稱她「花中西施」。整棵杜鵑花上開滿了紅花,遠遠看去,像一團燃燒的火焰。
6、杜鵑的小枝摸上去粗糙,它那枝乾的顏色不跟其它花一樣,其它花的枝幹顏色是咖啡色的,而它的枝幹顏色是淡綠色的。杜鵑花的葉子是長圓形的。葉面是深綠色的,摸上去非常光滑。
7、杜鵑花是我喜愛的花,不僅是因為她熱烈、奔放,不爭艷,不嬌貴,更為令人贊嘆的是杜鵑花對生存環境要求不高,只要到一定的海撥高度,無論土質肥沃或貧瘠,有無人類的施肥除草,她都能茁壯成長,迎寒怒放,且漫山紅遍,燦似彩霞,絢麗動人。
8、杜鵑花的生命力雖說不那麼頑強,但正是因為他的嬌嫩可愛使人留戀。那種柔美春季的香氣,讓人沉醉,永遠讓人陶醉在杜鵑花的美麗與芬芳之中。
9、當春風拂過時,花兒就隨風搖曳;當陽光照耀著它時,它就像個羞答答的小姑娘看著外面的世界;當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時,杜鵑花就吮吸著雨露,彷彿是個小寶寶。
10、杜鵑花長出了嫩葉,開出了幾朵小花,盛開的杜鵑花像一個個穿著彩裙的仙女,在陽光下翩翩起舞,美麗又可愛。我驚奇的發現,杜鵑花里的花蕊數量各不相同,有一個的、兩個的.、三個的、四個的……
11、春風吹綠江南岸。春姑娘為萬物披上色彩斑斕的外衣,小草穿上了綠衣裳,花兒們穿上了五顏六色的衣裳,而杜鵑花則穿上了紅中透粉的衣裳,看它開得多燦爛啊!像燃燒的火焰,如噴霧的紅霞,讓人看了賞心悅目。
12、春天裡,山山嶺嶺開滿杜鵑,杜鵑兒和我們一起在山上瘋跑,懸崖峭壁處杜鵑花格外奪目耀眼。我們「歷盡艱險」攀援,把杜鵑花一抱抱摘回,插在瓶子里,堆在床頭邊。你給我,我送你。一捧紅花是友誼,一束杜鵑是深情。快樂中我們舉著手裡的杜鵑花故意大聲吆喝:我們有杜鵑兒了!這是我的杜鵑兒!
13、杜鵑花,山裡人把它稱為映山紅,它由於花繁葉茂,而綺麗多姿,它由於紅的像團團烈火,染紅了群山,映紅了綠水,童年的我就在這映山紅的花開花落中度過,在我的記憶中,這山裡的映山紅是世界上最美的紅,最艷的花。
14、當我坐著飛馳的列車上,偶爾看到山間的映山紅,我都心中有種欣慰。那是外婆家的映山紅,童年歲月里的紅蝴蝶落在枝頭。看著映山紅長高了,開的花變大了,就搬到了一個大缸里了。風吹雨打,外婆家的房子變大了,後來我的視線里就消失了那棵映山紅,取之被替代的是一片片紅。那種紅被風吹起,如掀起了紅蓋頭,藏著的就是那儲釀的酒。
❾ 杜鵑花如何施肥花期長,花兒開的艷花蕾多,但沒開就掉了,為什麼呢
引起杜鵑花花蕾脫落或死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土壤杜鵑適宜在富含腐殖質、通透性強、pH值5.0至6.5的酸性沙壤土中生長,忌鹼性土和粘性土。種植地呈鹼性或粘性大、透氣性不強,易造成植株生長不良、花蕾脫落,甚至死亡。
施肥施肥濃度太高或施未腐熟的生肥,都會引起「燒根」,導致落蕾和植株死亡。
澆水杜鵑根極纖細,怕澇。澆水過多會使土壤中缺乏空氣,導致落蕾、落葉和植株死亡。
溫度杜鵑最適生長溫度為12℃至25℃,低於5℃或高於35℃均易受到傷害。
病蟲危害杜鵑的病蟲較多,主要有葉腫病、冠網蝽、短須蟎等。
換盆多年不換盆,植株營養缺乏;換盆時間不當,如冬季嚴寒、春季花開或夏季高溫期換盆;盆土配製不妥,鹼性大、通透性不強等,均會引起落蕾和植株死亡。
針對上述原因,應採取以下技術措施。
土壤選擇:在酸性、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里種植。若土壤略帶鹼性,可進行改良:每畝施1000至1200公斤腐熟的農家肥(如豬糞、牛屎),翻曬,一年後土壤中的鹼會被含有大量腐殖酸的肥料中和。對粘性重、透氣性差的土壤,可採用摻河沙或鋸屑、埋綠肥、施有機肥等辦法解決。盆栽時,栽培基質可用45%腐葉土、45%泥炭土、5%鋸末、5%骨粉或腐熟的餅肥配製而成。
施肥:杜鵑常年青枝綠葉、繁花盛開,養分消耗大,因此需肥量也大。但為防「燒根」,必須按「薄肥勤施」的原則,施用腐熟的稀薄肥料。初冬時,每畝施500至700公斤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基肥,能提升土溫,利於杜鵑冬季生長和增強抗寒越冬能力。春季開花前的2月份,施以磷肥為主、氮磷結合的薄肥1至2次,促使杜鵑花艷葉綠。花謝後施以氮肥為主的液肥2至3次,每次間隔10天,促使多發新枝嫩葉。花芽分化期施一次腐熟的餅肥,再加入適量的磷酸二氫鉀,促使其花芽分化和花蕾的孕育。為保持盆土的酸性,可每隔1至2月澆一次0.2 %的磷酸亞鐵水溶液。
澆水:杜鵑的根系為淺根性纖細根群,既怕旱又怕澇,因此,澆水務求適量,要經常保持種植地處於半濕狀態。遇旱情要澆水,遇澇災要排灌。春季孕蕾和開花期,需水量大,每周澆2至3次透水,以滿足生長和開花的需要,可有效防止葉片和嫩枝萎蔫、花期縮短、花朵早謝等現象。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快,又正值杜鵑枝葉旺盛生長期,需水量更大,除每天早晚澆一次水外,還要向葉面和花盆周圍噴水,提高空氣濕度。秋冬季澆水要少,保持盆土略濕即可。不論何時,栽植盆如有積水要及時傾倒,並鬆土晾曬。受澇害特別嚴重的,要翻盆換土。
光照:杜鵑耐陰性很強,適宜在半陰環境中生長,不能忍受夏季強光的照射。因此,在選擇栽植地時,以大樹下等較蔭蔽、濕潤、有散射光的地方為宜。如果是盆栽的話,夏季應將盆花置於大樹下,以避免強光照射。
換盆:盆栽杜鵑,因其根系發達、萌發力強、開花量大,消耗營養多,每1至2年必須翻盆換土一次。盆土配製按上述第一條介紹的方法進行,具體換盆時間宜在春季花後或秋季孕蕾前進行。操作方法是:在翻盆之前的1至2天澆一次透水,使盆土膨脹疏鬆;待盆土略干,先用手拍打花盆四周,使盆土與盆壁分離;用竹簽或其他尖銳物撬松盆內的土壤,輕輕提出植株;除去根系外沿土和表土,只留1/3的舊土;剪去腐爛根、傷根、過長根和細弱根;換大一號的盆,重新裝土上盆;再澆一次透水,將其置於半陰處養護。
❿ 杜鵑花怎麼養花蕾期施什麼肥
引起杜鵑花花蕾脫落或死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土壤杜鵑適宜在富含腐殖質、通透性強、pH值5.0至6.5的酸性沙壤土中生長,忌鹼性土和粘性土。種植地呈鹼性或粘性大、透氣性不強,易造成植株生長不良、花蕾脫落,甚至死亡。
施肥施肥濃度太高或施未腐熟的生肥,都會引起「燒根」,導致落蕾和植株死亡。
澆水杜鵑根極纖細,怕澇。澆水過多會使土壤中缺乏空氣,導致落蕾、落葉和植株死亡。
溫度杜鵑最適生長溫度為12℃至25℃,低於5℃或高於35℃均易受到傷害。
病蟲危害杜鵑的病蟲較多,主要有葉腫病、冠網蝽、短須蟎等。
換盆多年不換盆,植株營養缺乏;換盆時間不當,如冬季嚴寒、春季花開或夏季高溫期換盆;盆土配製不妥,鹼性大、通透性不強等,均會引起落蕾和植株死亡。
針對上述原因,應採取以下技術措施。
土壤選擇:在酸性、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里種植。若土壤略帶鹼性,可進行改良:每畝施1000至1200公斤腐熟的農家肥(如豬糞、牛屎),翻曬,一年後土壤中的鹼會被含有大量腐殖酸的肥料中和。對粘性重、透氣性差的土壤,可採用摻河沙或鋸屑、埋綠肥、施有機肥等辦法解決。盆栽時,栽培基質可用45%腐葉土、45%泥炭土、5%鋸末、5%骨粉或腐熟的餅肥配製而成。
施肥:杜鵑常年青枝綠葉、繁花盛開,養分消耗大,因此需肥量也大。但為防「燒根」,必須按「薄肥勤施」的原則,施用腐熟的稀薄肥料。初冬時,每畝施500至700公斤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基肥,能提升土溫,利於杜鵑冬季生長和增強抗寒越冬能力。春季開花前的2月份,施以磷肥為主、氮磷結合的薄肥1至2次,促使杜鵑花艷葉綠。花謝後施以氮肥為主的液肥2至3次,每次間隔10天,促使多發新枝嫩葉。花芽分化期施一次腐熟的餅肥,再加入適量的磷酸二氫鉀,促使其花芽分化和花蕾的孕育。為保持盆土的酸性,可每隔1至2月澆一次0.2 %的磷酸亞鐵水溶液。
澆水:杜鵑的根系為淺根性纖細根群,既怕旱又怕澇,因此,澆水務求適量,要經常保持種植地處於半濕狀態。遇旱情要澆水,遇澇災要排灌。春季孕蕾和開花期,需水量大,每周澆2至3次透水,以滿足生長和開花的需要,可有效防止葉片和嫩枝萎蔫、花期縮短、花朵早謝等現象。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快,又正值杜鵑枝葉旺盛生長期,需水量更大,除每天早晚澆一次水外,還要向葉面和花盆周圍噴水,提高空氣濕度。秋冬季澆水要少,保持盆土略濕即可。不論何時,栽植盆如有積水要及時傾倒,並鬆土晾曬。受澇害特別嚴重的,要翻盆換土。
光照:杜鵑耐陰性很強,適宜在半陰環境中生長,不能忍受夏季強光的照射。因此,在選擇栽植地時,以大樹下等較蔭蔽、濕潤、有散射光的地方為宜。如果是盆栽的話,夏季應將盆花置於大樹下,以避免強光照射。
換盆:盆栽杜鵑,因其根系發達、萌發力強、開花量大,消耗營養多,每1至2年必須翻盆換土一次。盆土配製按上述第一條介紹的方法進行,具體換盆時間宜在春季花後或秋季孕蕾前進行。操作方法是:在翻盆之前的1至2天澆一次透水,使盆土膨脹疏鬆;待盆土略干,先用手拍打花盆四周,使盆土與盆壁分離;用竹簽或其他尖銳物撬松盆內的土壤,輕輕提出植株;除去根系外沿土和表土,只留1/3的舊土;剪去腐爛根、傷根、過長根和細弱根;換大一號的盆,重新裝土上盆;再澆一次透水,將其置於半陰處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