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杜鵑花
A. 「血一般的杜鵑花」有何象徵意味
這個出自成語「杜鵑啼血」。傳說杜鵑鳥晝夜悲鳴,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極。春夏季節,杜鵑徹夜不停啼鳴,湊巧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那樣鮮紅,便把這種顏色說成是杜鵑啼的血。血一般的杜鵑花指杜鵑的血染紅的杜鵑花。
B. 雙腳磨破,乾脆再讓夕陽塗抹小路,雙手劃爛,索性就讓荊棘變成杜鵑 用散文句式寫出詩
倘若是雙腳磨破,
那就讓那血色,
如同夕陽一般絢爛的色彩,
塗灑進身後布滿荊棘的小路。
倘若雙手破碎,
索性讓那血跡,
像那杜鵑花盛開時的凄艷,
裝點在人生坎坷漫漫的曲徑。
C. 杜鵑花是什麼顏色
現在常見的杜鵑花有春鵑和西洋鵑,春鵑的顏色一般是淡紅色。但西洋鵑的顏色就多了,有淡紅,鐵紅,白色,還有這幾種顏色相間的。不過,一般說來,傳統意思上說的杜鵑花的顏色應該是紅色的。傳說的「杜鵑啼血」,就是杜鵑花的顏色是被杜鵑鳥的血染的。
(3)血染杜鵑花擴展閱讀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該物種全株供葯用:有行氣活血、補虛,治療內傷咳嗽,腎虛耳聾,月經不調,風濕等疾病。又因花冠鮮紅色,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世界各公園中均有栽培。中國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花為省花,長沙、無錫、九江、鎮江、大理、嘉興、贛州等城市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1985年5月杜鵑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六。
(註:杜鵑花也是杜鵑屬(Rhododendron)約960種植物的通稱。)
D. 子規夜半猶啼血的典故
啼血典故
舊題晉.張華注《禽經》:「嶲周,子規也(按,即杜鵑)。」《注》:「夜啼達旦,血漬草木。」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杜鵑始陽相催而鳴。先鳴者吐血死。常有人山行,見一群寂然,聊學其聲,便吐血死。初鳴先聽其聲者主離別,廁上聽其聲不祥。」
杜鵑鳥口紅,春天杜鵑花開即鳴,聲甚哀切。古人誤傳它夜啼吐血,又說聞其聲者,將有傷別事。後遂常用為悲痛、傷別之典。
唐.杜甫《杜鵑行》詩:「其聲哀痛口流血,所訴何事常區區。」
E. 畫一幅國畫,杜鵑花-啼血杜鵑花,烈士血染紅,或者牡丹花,哪一個更符合抗日勝利七十周年的主題呢
畫梅花吧
愈冷愈開花,象徵中華民族在艱困的環境中更能表現出民族的毅力
F. 淚血染紅的杜鵑是鳥還是花
淚血染成紅杜鵑」中的「杜鵑」,歷代詩評家都認為是杜鵑鳥,依據是典有「莊周夢蝶」與「杜鵑啼血」。但筆者通過對高詩的認真分析,對杜鵑鳥的說法存有疑問,覺得高翥筆下所寫的應是杜鵑花。理由有三:
其一、高翥的很多詩作喜歡寫看得見的色彩鮮明的景物。
高翥是江湖派中較有才情的詩人,尤其擅長以平易自然的詩句寫景,如「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楊柳淺深黃」(《曉出黃山寺》);「一帶青山欲盡頭,精藍深處著危樓」(《多景樓》);「深院沉沉照落暉,寶香熏徹舊時衣。一春行樂誰為伴,羞見花前蛺蝶飛」(《春情四首》之三);「豆花似解通鄰好,引蔓殷勤遠過牆」(《秋日》);「啄黍黃雞沒骨肥,繞籬綠橘綴枝垂」(《秋日田父辭二首》)。頷聯中的出句「紙灰飛作白蝴蝶」是實景,對句「淚血染成紅杜鵑」中的「紅杜鵑」也應該是實景。這個實景不是人們似 「杜鵑啼血」般哭得眼淚流血,而是說人們哭得傷心,杜鵑花也被感動,變成了紅色。
其二、杜鵑花更符合詩中的意境。
《清明日對酒》是一首諷刺詩,它的遣詞造句也應符合它的諷刺要求。如果人們在祭拜先人時真的是哭得撕心裂肺眼底流血,那就是一種真情的流露,也就不存在接下來的「夜妝兒女笑燈前」。只有是那種白天「例行公事」裝模作樣的哭,夜歸後又開心地談笑風生,才能被認為是一種諷刺。
另外,詩中「夜妝兒女」的「妝」字也很能說明這一點。這個「妝」字,有些版本作「歸」。倆字都是平聲,放在句中都很妥帖。我無法考證哪一個字是高翥的原作,但可以肯定的是,「妝」字比「歸」字內涵更豐富,也更能體現全詩的諷刺意味。「妝」字的基本字義是「修飾、打扮」,試想,白天傷心到哭得死去活來,晚上能有那麼好的心情去修飾、打扮嗎?顯然,認為白天哭得如「杜鵑啼血」般似乎過於牽強。如果把「淚血」看成是一種誇張的比喻,被染紅的是山上漫山遍野的杜鵑花,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其三、民間傳說紅色杜鵑花也是「杜鵑啼血」所致,紅色杜鵑花也就包含了「杜鵑啼血」的概念。
在浙南閩東一些山區里,杜鵑花有兩種名稱:大紅和深紅色的叫「杜鵑花」;水紅和白的叫「謝豹花」。同是一種花,只是色素不同,為何名稱不同?據說,從前有兩個結拜兄弟,一個叫杜鵑,一個叫謝豹。兩個單身漢情如手足,靠挑鹽到山裡賣為生。有一天,兩人挑鹽經過一個街坊,歇肩的時候,謝豹的鹽擔滑落,壓死了一個小孩,謝豹因此被官府捉去判了死刑。杜鵑傷心至極,可又沒有辦法救謝豹,只有天天挑鹽賣,賺幾個銅錢來給謝豹送點吃的,給牢頭送幾個酒錢,求他照應謝豹,免受皮肉之苦。一天,杜鵑又去探監。謝豹眼汪汪地對杜鵑說:「杜鵑弟弟啊,你看哥哥蓬頭垢面的不象人,想去剃個頭,你代我坐一下牢好嗎?」杜鵑爽快地答應,馬上去找牢頭。牢頭喝了酒,接過錢,網開一面。就這樣,謝豹出了牢門,杜鵑進了監牢。誰知這謝豹一去不回。三天後杜鵑頂替謝豹被斬首。杜鵑死後變成一隻冤鳥,年年月月到處飛,到處找,總想找到謝豹,問他為什麼恩將仇報。可是從這山哭到那山,從這個樹丫飛到那個樹丫,都沒見到謝豹的影子,氣得吐血。人們可憐他,就把它叫做杜鵑鳥。杜鵑鳥啼出的血,灑遍了山間,山間就長出一種小樹,開出了鮮紅的花,人們就把它叫做杜鵑花。謝豹逃生後,愧見世人,躲在陌生的山嶴里。後來,他從心裡往外爛,流盡膿血,死在那裡。他滴過膿血的地方,也長出了一種小樹,開出白的和白里帶紅的花。雖然它的樣子和杜鵑花差不多,但是人們知道謝豹的底細,還是把它叫做謝豹花。
高翥(1170~1241)是浙江餘姚人,終生游盪江湖,有「江湖游士」之稱。他有沒有游歷過浙南不得而知,但他肯定聽說過杜鵑和謝豹的故事。他的那首《春懷》就可以佐證:
江南春盡尚春寒,添盡征衣獨掩關。
日暮酒醒聞謝豹,所思多在水雲間。
清明時節也是很多地方杜鵑花盛開的時節,因此,高翥由漫山遍野的紅色杜鵑花想到「杜鵑啼血」,再由「杜鵑啼血」聯想到紅男綠女祭拜先人時的表現,也就毫不奇怪了。
G. 杜鵑花是什麼顏色
現在常見的杜鵑花有春鵑和西洋鵑,春鵑的顏色一般是淡紅色。但西洋鵑的顏色就多了,有淡紅,鐵紅,白色,還有這幾種顏色相間的。不過,一般說來,傳統意思上說的杜鵑花的顏色應該是紅色的。傳說的「杜鵑啼血」,就是杜鵑花的顏色是被杜鵑鳥的血染的。
(7)血染杜鵑花擴展閱讀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該物種全株供葯用:有行氣活血、補虛,治療內傷咳嗽,腎虛耳聾,月經不調,風濕等疾病。又因花冠鮮紅色,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世界各公園中均有栽培。中國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花為省花,長沙、無錫、九江、鎮江、大理、嘉興、贛州等城市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1985年5月杜鵑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六。
(註:杜鵑花也是杜鵑屬(Rhododendron)約960種植物的通稱。)
H. 「紙灰飛做黑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全文
小妹我試著回答,15歲聽過的潮汕陳四文講故事《翁萬達斬十八翰林》,前面的有些詩太久記不起來,大概如下:勤讀詩書十五年,一朝得志朝九天。願望曾子養曾殖,誰料願慮及願殃(這句話有點忘)。白發老母扶靈柩,紅粉佳人獻紙錢。紙錢化作灰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一年一會清明節,一句兒來一句天。
I. 杜鵑啼血的典故簡寫
子規啼血典出《史書·蜀王本紀》,言望帝禪位後化為杜鵑鳥,至春則啼,滴血則為杜鵑花,其聲聲啼叫是對戀人的呼喚,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極;另傳說古代蜀國王杜宇死後變為一隻杜鵑鳥,每年春季,杜鵑鳥叫喚人們「快快布穀!」啼得流出了血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這便是成語「子規啼血」的來歷。古往今來有關『子規啼血「歌謠、詩詞數不勝數。
作品名稱
子規啼血
創作年代
春秋
作品出處
史書·蜀王本紀
文學體裁
詩
記載傳說
據《史書·蜀王本紀》記載,望帝(「七國稱王,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時間約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時代)稱王於蜀,望帝以鱉靈功高,禪位於其。在這之後,望帝修道,處西山而隱。他想,國家交給更有能力的人打理,將是萬民之福。哪想到,那宰相坐上帝位之後,竟然慢慢變了樣,不僅把國家治得亂七八糟,還佔去了他的妻子和女兒。一個個傳言飄到望帝的耳邊,望帝變得心急如焚,於是想趕回都城勸那宰相回心轉意。可是,人家城門緊鎖,根本連都城都不給他進。望帝求也沒用,喊也沒用,只好鬱郁寡歡地回到西山,並日夜掩淚痛哭。哭得久了,可能是悲傷過度吧,他黯黯然斷了氣。不久,他化作了一隻鳥,目光呆滯地站在屋頂上,望著遠處曾經熟悉的都城哀聲啼鳴,而且常常啼出一片片紅紅的鮮血來……
相傳,古代有一位蜀國的國王杜宇,很愛他的百姓。死後,他的靈魂變為一隻杜鵑鳥。每年春季,杜鵑鳥飛來喚醒老百姓「快快布穀! 快快布穀!」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鮮血灑在地上,竟然不斷擴大慢慢的染紅了整片山坡,花吸收了之後就變成了杜鵑花。這就是成語「子規啼血」的來歷。
說的是不知道多少年以前,有一個叫杜宇的人在四川那邊稱了帝叫望帝。這望帝是個模範丈夫加標准父親,對妻女非常的愛,視如己身;他還非常的勤奮,而且非常的愛民,隔三差五便捲起褲腿跑到田裡去,跟自己的子民百姓一塊樂呵呵地犁田和種地。後來,因為他的宰相治水有大功,又因為這位宰相貌似一位極高尚並極有抱負的人,他開始覺得自己不如人家,覺得自己不好意思再坐帝位了,於是一咬牙將帝位讓給了那位宰相,自己卻一個人躲到西山清修去了。
相關詩詞
1、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又是滿山杜鵑紅
2、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3、唐李白《蜀道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4、唐白居易《琵琶行》: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
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5、唐李賀《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
點擊載入更多
J. 杜鵑花是什麼顏色的
現在常見的杜鵑花有春鵑和西洋鵑,春鵑的顏色一般是淡紅色。但西洋鵑的顏色就多了,有淡紅,鐵紅,白色,還有這幾種顏色相間的。不過,一般說來,傳統意思上說的杜鵑花的顏色應該是紅色的。傳說的「杜鵑啼血」,就是杜鵑花的顏色是被杜鵑鳥的血染的。不過,我沒見過杜鵑鳥的血,不知是不是紅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