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鼓茉莉花
① 冬奧會八分鍾一直都是嗎
奧運會閉幕式8分鍾表演
中文名
奧運會閉幕式8分鍾表演
表演
8分鍾
宣傳短片
1-2分鍾
倫敦奧運會里
約8分鍾
說到8分鍾表演,不得不說到奧運會閉幕式,因為這是奧運會閉幕式活動的一個組成環節,在閉幕式舉行到升下屆奧運會舉辦國國旗,奏下屆舉辦國國歌時,會進行奧運會會旗交接儀式,儀式過後就會開始下屆奧運會的形象展示表演,但這種活動不是所有歷屆奧運會都有的,翻開奧運會開幕式的歷史,在早期的奧運會閉幕式是不舉行會旗交接儀式的,會旗交接這一流程被挪到了開幕式,早期的奧運會開幕式在升奧運會會旗後,才舉行會旗交接儀式,由上一屆舉辦國移交到本屆舉辦國手中,這種儀式一直延續到了1976年的蒙特利爾,在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開幕式上由於西方大國的抵制(包括上屆加拿大),因此取消了這一環節,在此屆奧運會後,國際奧委會研究決定從下屆洛杉磯奧運會開始(冬季奧運會1988年卡爾加里為最後一屆開幕式交接會旗儀式),奧運會旗交接儀式改在閉幕式舉行,同時舉行下屆舉辦地形象展示表演,時間起初為6分鍾左右,後來保持在8分鍾左右,就叫做8分鍾表演,最近幾屆表演時間又有增加(溫哥華冬奧會閉幕式上索契用了9分半多)。
命名緣由
編輯
8分鍾表演就這樣誕生了,她的英文正式
法國冬奧會閉幕式利勒哈默爾6分鍾
京武士,他們來到了「岸邊」,一艘大船停靠在港灣,維京武士們會和,升起了巨型印有94年冬奧會火炬手標志的白帆。
一群可愛的孩子們冒了出來,身穿印有會徽的服裝,圍繞在北極熊少女的周圍,繞著體育場奔跑,少女揮著手說:利勒哈默爾再見!,體育場上空出現利勒哈默爾及1994字樣的煙火!
② 有關於春節的謎語!急需啊!~~......
鳥宿池邊樹(打一字)梟
瞎鳥(打一字)烏
啟信(打一城市)開封
心有萬丈光(打一城市)懷陽
秦時明月(打一字)胡
鳥兒歸巢(打一人名)張飛
大鵬展翅(打一人名)關羽
有一熊從遠方來(打一成語)有備面來
③ 春晚各省主持人拜年台詞
http://www.youziyin.net/bbs/dispbbs.asp?boardID=7&ID=6597&page=1
應該是它吧!
春節聯歡晚會 35省 特別行政區 兵團特色謎語欣賞
河南:過年了拆紅包——開封(文化名城)
浙江:大河送來金元寶——錢江潮(景觀)
廣東:北斗落在山石上——七星岩(旅遊景點)
貴州:楷杷滿枝頭——黃果樹(旅遊景點)
河北:熱河邊上好乘涼——避暑山莊(旅遊名勝)
黑龍江:透心亮——冰燈(民俗景觀)
雲南:一蹦三十天——阿細跳月(少數民族舞蹈)
內蒙古:你追我趕草上飛——賽馬(體育運動)
青海:牽牛郎——花兒與少年(音樂形式)
陝西:手機發送短消息——信天游(民間藝術形式)
西藏:笑聲進萬家——哈達(代表性物品)
上海:煎餅不在店裡做——外灘(名勝景觀)
天津:馬三立說相聲——逗你玩ㄏ嗌�《危?
寧夏:ABCD甲乙丙丁——西夏文字(一種文字)
江西:中國走向世界——瓷器(一種物品)
廣西:劉三姐請客不吃飯——唱山歌(民俗)
主持人謎語:北方飛來小白鵝,三十晚上撲通下了河——餃子
安徽:玉皇大帝招女婿——天仙配(地方戲)
重慶:又娶媳婦又過年——重慶(地名)
湖南:一桿大秤稱群峰——衡山(名山)
四川:一尊大佛笑群峰——樂山(地名)
甘肅:神州六號游太空——飛天(世界文化遺產壁畫)
北京:五子降生喜臨門——福娃(吉祥物)
山西:孔雀收屏——關羽(三國人物)
湖北:大江東去留紅牆——赤壁(三國地名)
遼寧:陪媳婦逛街——二人轉(地方劇種)
山東:小兩口唱戲——呂劇(地方劇種)
福建:王母娘娘降瑤池——水仙花(花名)
江蘇:茶里香,歌里香——茉莉花(歌名)
新疆:笑聲甜甜結碩果——哈蜜瓜(水果名)
新疆建設兵團:掌聲響起來——手鼓(少數民族樂器)
吉林:掌聲響不停——長鼓舞(少數民族樂器)
海南:一個巴掌撐起天——五指山(名山)
台灣:金玉湖中結良緣——日月潭(風景區)
澳門:出水芙蓉——蓮花(花卉)
香港:滿河芬芳——香江(地名)
④ 200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的燈謎
過年了,拆紅包(河南文化名城) 開封
大河送來金元寶(浙江河名) 錢塘江
北斗落在山石上(廣東景點) 七星岩
熱河邊上好乘涼(河北景點) 避暑山莊
透心涼,透心亮(黑龍江民俗景觀) 冰燈
一蹦三十天(雲南民俗活動) 跳月
你追我趕草上飛(內蒙民俗比賽) 賽馬
牽牛郎(青海民歌曲) 花兒與少年
手機發送短消息(陝北民間藝術形式) 信天游
笑聲進萬家(西藏送禮習俗) 哈達
煎餅不在店裡做(上海景觀) 外灘
馬立三說相聲(天津) 逗你玩
劉三姐請客不吃飯(廣西民俗) 唱山歌
中國走向世界(江西品牌產品) 瓷器
玉皇大帝招女婿(安徽戲種) 天仙配
又娶媳婦又過年(城市) 重慶
一桿大秤稱群峰(湖南名山) 衡山
一尊大佛笑群峰(四川地名) 樂山
神舟六號游太空(甘肅「藝術瑰寶」) 飛天
五子降生喜臨門(北京「吉祥物」) 福娃
孔雀收屏(山西「三國人名」) 關羽
大江東去留紅牆(湖北地名) 赤壁
陪著媳婦逛街(東北戲種) 二人轉
小兩口唱戲(山東戲種) 呂劇
王母娘娘游瑤池(福建:花) 水仙
茶里香,歌里香(江西民歌) 茉莉花
笑聲甜甜結碩果(新疆水果) 哈密瓜
掌聲響起來(新疆樂器) 手鼓
掌聲響不停(吉林樂器) 長鼓
一個巴掌撐起天(海南山名) 五指山
滿河芬芳(歌名) 香江
出水芙蓉(花) 蓮花
金玉湖中結良緣(台灣景點) 曰月潭
ABCD 甲乙丙丁(文化) 西夏文字
枇杷滿枝頭(貴州景點) 黃果樹
⑤ 找莫文蔚的與《茉莉花》《打起手鼓唱起歌》一個類型的歌曲
青山在 風從哪裡來
⑥ 地區民歌代表作
陝北民歌:《藍花花》、《走西口》、《五歌放羊》、《趕牲靈》、《用戶八路軍》
青海:《上去高山望平川》
山西:《綉荷包》、《刨洋芋》
陝西:《腳夫調》《趕牲靈》《三十里鋪》《黃河船夫曲》
《秧歌舞》東北民歌 【秧歌是我國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流行於陝西、內蒙古、東北等地】
中原民歌
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
河南民歌《王大娘釘缸》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長城》
《解放區的天》曲調根據河北民歌《十字調》改編寫成
江蘇民歌《茉莉花》
南方民歌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南方就已廣泛流行著「楚生」和「吳聲」之類的民歌。楚生是長江中下游兩湖一帶的民歌,吳聲是長江下游江浙一帶的民歌。它們的風格與北方民歌的風格形成鮮明的對照。兩千多年來,這種風格被繼承下來並發揚光大。通常,南方民歌的歌詞都比較含蓄、內在、善用比、興,其旋律多表現得婉轉、流暢、細膩、抒情。
雲南:《小河淌水》、《彌渡山歌》《猜調》
浙江:《對鳥》(採用吳地方言演唱,前兩段徵調式,後兩段羽調式)
湖北:《龍船調》、《幸福歌》(蔣桂英根據湖北天門的一首小調改編而成,採用領、合的演唱形式)
《太陽一出照四方》是湖南小調
四川:《康定情歌》《太陽出來喜洋洋》
風格特點:歌詞含蓄內在,善用比興;旋律婉轉、流暢、細膩、抒情。
蒙古族 音樂的風格,是人民長期的居住地區特點、經濟狀態、文化交流。尤其是草原游牧的生活方式等因素決定的。
民歌體裁:分為長調(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短調兩種。
長調:旋律悠長、節奏自由,舒緩起伏較大,音域寬廣、富有濃郁的草原氣息、具有抒情性(牧歌、贊歌、思鄉歌),如《牧歌》、《遼闊的草原》
短調:結構規整,節奏整齊、巨幅較短窄,字多腔少,具有敘述性,如《森吉德碼》、《嘎達梅林》。
藏族
早在12、13世紀前後就出現了論述藏族民族音樂的專著。藏族音樂可以分為民間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
在民歌中,山歌的音域寬廣、節奏自由、旋律起伏較大且悠長高亢,勞動歌的節奏鮮明,與勞動動作緊密配合,有的則較為自由,愛情歌中有的深情,有的開闊自由。
藏族的民歌常與舞蹈密切結合,常見的歌舞有堆謝(《正月十五那一天》)、囊瑪(《阿瑪勒火》)。民歌主要有山歌、牧歌、情歌等。
《宗巴朗松》(是一首囊瑪音調)、《酒歌》
西藏民歌代表作品:《北京有個金太陽》《北京的金山上》《宗巴朗松》《天上飄著彩虹》
《我的家鄉在日喀則》是藏族民歌。藏族舞蹈形式:鍋庄、弦子、踢踏舞(堆諧)。
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音樂繼承了古代西域地區 「龜茲樂」「 疏勒樂」「 高昌樂」「伊州樂」 以及「回紇樂」的傳統,吸收了中原音樂、印度音樂、波斯—阿拉伯音樂的有益營養,形成了維吾爾族音樂的民族風格。
維吾爾族民歌的內容廣泛、形式多樣、風格濃郁,歌詞多採用比興的手法,寓意深刻,襯詞有長有短,旋律生動活潑,熱情奔放。
維吾爾族民歌代表作品:《掀起你的蓋頭來》《牡丹汗》《阿拉木汗》《新疆好》《達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維吾爾族的手鼓舞就是以手鼓為伴奏樂器的表演性舞蹈。
《一杯酒》是新疆民歌
《送我一枝玫瑰花》是根據新疆民歌改編的一首彈撥樂合奏曲,彈撥樂合奏是由揚琴、琵琶、柳琴、阮等彈撥樂器組成的合奏形式。
少數民族樂器介紹:
新疆:彈布爾、手鼓(新疆各少數民族常用的打擊樂器)艾介克、熱瓦普
藏族:扎木涅、根卡
冬不拉 哈薩克族古來的彈撥樂器 冬不拉彈唱《金色的阿勒泰》
⑦ 《十二國記》音樂的全部名稱
專輯曲目 - 十二國記 OST1 十二幻夢組曲(320KBPS)
Track 01 十二幻夢曲 (Full Version)
Track 02 十二國幻影 (Sub Theme)
Track 03 國~聖なる響
Track 04 妖魔
Track 05 気配~躍動
Track 06 夜想月雫
Track 07 威風王景
Track 08 風駿
Track 09 旅路~蓬山遠景
Track 10 十二幻夢曲 (Acoustic Version)
Track 11 國~東方麗韻
Track 12 蒼猿~真実の鞘
Track 13 襲來
Track 14 混迷~悲愴
Track 15 月迷風影 (Slow Version)(歌 有坂美香)
Track 16 十二幻夢曲 (Piano Solo)
專輯曲目 - 十二國記 OST2 十二幻夢繪卷(320KBPS)
Track 01 Scene1~陽子
Track 02 異郷遙
Track 03 十二幻夢曲~彼方への哀歌
Track 04 故心郷
Track 05 Scene2~仮面
Track 06 遙かなる旅路
Track 07 楽光
Track 08 紅瞳覇者
Track 09 摩天打響
Track 10 流雲のハヴァーヌ
Track 11 Scene3~覚醒
Track 12 Sanctus~祈迫
Track 13 萌芽の朝
Track 14 東方禮讃
Track 15 ?#092;命の烙印
Track 16 悲劇のロンド
Track 17 義軍布陣
Track 18 Scene4~澄心
Track 19 月迷風影 (Scat Version)
Track 20 月迷風影 (Instrumental)
Track 21 夜明け~旅鳥
Track 22 偲芳歌
Track 23 霧雲憂想~宮中
Track 24 哀情曲
Track 25 眩光心象
專輯曲目 - 十二國記 蓬山遠景~胡弓 Memories(256KBPS)
Track 01 國~東方麗韻 (Traditional Version)
Track 02 蓬山遠景~旅路
Track 03 十二幻夢曲 (Acoustic Version)
Track 04 澄空雲
Track 05 木霊響聲
Track 06 涙華
Track 07 夜想月雫
Track 08 偲芳歌 (胡弓Version)
Track 09 襲來~連鎖
Track 10 流雲のパヴァーヌ~哀歌
專輯曲目 - 十二國記 夜想月雫~Piano Memories(256KBPS)
Track 01 十二幻夢曲 (Piano Arranged Version)
Track 02 楽光 (Piano Solo)
Track 03 偲芳歌 (Piano Solo)
Track 04 國~聖なる響 (Piano Arranged Version)
Track 05 夜明け~旅鳥 (Piano Arranged Version)
Track 06 東方禮讃~Minimal China (Piano Arranged Version)
Track 07 いつもの朝~予感
Track 08 故心郷 (Piano Arranged Version)
Track 09 夜想月雫 (Piano Arranged Version)
Track 10 眩光心象
專輯曲目 - 十二國記 月迷風影(256KBPS)
Track 01 月迷風影
Track 02 十二幻夢曲~孤月蒼夜
Track 03 月迷風影 (Original Karaoke)
Track 04 十二幻夢曲~孤月蒼夜 (Original Karaoke)
專輯評論 - 十二國記 OST1 十二幻夢組曲(摘自漫遊的周刊)
十二幻夢曲 (Full Version)
開題,解題,一首史詩般的十二幻夢曲,在亂石中穿空,飄落下千堆雪詩,筆筆抖落,柔軟卻又不失神韻,唯有這最後一筆總是將雪氣貫穿,再也看不見任何白色。轟然的聲響中,巨石迸裂,悠揚的笛聲在綠樹白花中降臨在故鄉的土地上,有如仙山上的主人,在蹉跎過風雨,迎來一片淡心的時候,依然懷念,那裡的故事若能讓人忘情,月夜也不會如此悵惘,飛天原來只是一曲孤獨的劇本。音樂變得更緩,他,開始戀戀,那塵封了許久的鏡中的渡口。猛地,鼓聲大作,一場狂風暴雨襲擊,讓那望月興嘆的平靜被沖開了,風雨迷途,沒有了方向,在驟然出現的森林裡,看不到一絲光的天空,似乎也搖晃地倒下來,慌亂漸漸在音樂聲中出現,強烈的壓迫感襲擊過來,逐漸逐漸的,打亂的步伐在疲累中停下了,迷失了的心找不到寄居的地方,傷心和絕望,在鼓聲和小提琴的交織中發出嗚咽,落地窗毫無顧及地讓黑暗潤飾了整個空間。輕了輕了,感覺身體變得輕了起來,音樂聲就這樣告訴我們,似乎在問:你還認不認識你自己!短暫的輕浮就已經讓你找不到一切了嗎?柳琴如淚滴落在紙上,化開,高揚低收,散亂的經脈在這起伏的懺悔中尋求到了安慰,逐漸回歸到它自己應該在的地方。蒼天垂憐,雲游的小鳥竟然在那一刻發現了彷徨的他,終於有機會能夠展開那一卷生死書了。在出口處,他仰天長嘯,為那源源不斷的空氣,然而命運竟然如此與他玩笑,他以為再走一步就可以了,可是災難卻不停地跟在他的身邊,他真的逃不掉了嗎?聽,那萬馬齊奔的聲音是什麼,來接他了,有人來接他了,是生命的氣息,那是他自己心中無法消滅的對生的盼望。活著其實是一件再單純不過的事了,但是要好好的活著卻必須擁有一種覺悟。他,覺悟了,在鼓聲和小提琴聲中,剛才那急促的鼓聲淺斟的小提琴正是凌亂的思緒,而現在有力敲落的鼓槌和整齊的弦上的拉動,為那沖破困守的牢籠,走向晴天。不再溫溫地順順的,做朵含羞草,要做就做那蘭芝,屹立在峭壁上。真的很喜歡這最後一段振奮人心的音樂,好象全身的血液都要沸騰起來,不由自主地想要大幹一場的感覺。
十二國幻影 (Sub Theme)
低沉憂傷的震盪的音樂在提琴聲中搖晃著,那是戰亂中留下的荒蕪,蜻蜓在提琴的弦上毫無目的地舞著,跳著誰也不知道的舞蹈。這一曲里前半段的餘音被處理地緩慢如沙鳴,帶有點小小的嗡嗡聲。苦澀和悲戚環繞在樂手的周圍,好象一張大網將整個音樂遮罩起來,看不到光亮的殘酷和恐懼盡數在音樂里。彷彿是一個曲折的看不到盡頭的迷宮。這一段曲子有點像天鵝將死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陷入死寂。一片沉默在現實中苟延殘喘。可忽然間,曲風一轉,由跳躍的鈴聲帶動小提琴,就好象讓人看到了起舞的小天鵝,有點被困的蕭聲輕快起來,聽這後半段的曲子,似乎有點圓舞曲的味道,范圍和腳步都擴大起來。一個個圓弧就是這樣畫出來的。突然小提琴再轉,一波三疊,再度回歸到凄涼,就好象在告訴聽者,中間聽到的那一段是幻影,現實依然沉寂著,等待英雄的降臨。若說第一曲功勞最大的是鼓,則此曲功勞最大的就是小提琴,前者將情緒提升,後者則將思緒埋藏。
國~聖なる響
柔軟的吉他被撥動著,輕微而細巧,手指一甩,低低地吟著,這是一張近在咫尺的畫卷,卻看不到絲毫顏色,只有一片空白。直到口琴聲起,是那畫者正在思考著如何落筆,才如此畫之停之,一如那口琴的連綿。捻著筆管,在顏色的調試中,鋼琴聲作為主色,笛聲作為背景,在清冷的光線里下筆如梅開,但是這鋼琴聲,非但沒有把耳邊的回響拉近,反而遠離了,緲緲如絲,遙遠的宮殿就在雲遮中露出一角。這就是畫者的本意吧,讓低吟的樂橫亘在兩頭,連接住整個景色,口琴、鋼琴和笛子交錯印染,形成延伸的畫意,不再有停頓,直上仙山去。
妖魔
躁動不安的氣息一開始就營造在樂曲里,簡直就是暴風雨前夕的泥土,潮濕而鼓噪不安伴隨著小提琴的撕動,中提琴的呻吟,扯著詭異的翅膀,在暗黑的森林裡飛著,閃耀的眼睛在黑暗裡顯得特別的妖異,凌亂的樹頁片片翻滾,似乎在宣告著那即將到來的混亂。中途兩次片刻的寧靜,反而更襯託了詭異。但是後半段那有節奏的鼓聲,似乎讓那妖魔的可怕度消退了些,卻多了點神秘和誘惑,是一種有點單薄的妖艷。這首曲子里唯一沒有的就是恐怖,比起格萊美的,恐怖在這首里可以說是沒有了。
気配~躍動
緊接著上一首曲子,上來就是小提琴如同拉鋼絲般的聲音,聽著讓人渾身不舒服,一縷煩躁瞬息升起。短促的音節穿插著偶爾闖入的鋼琴點,就好象逃串的人一樣。而其後的手鼓,鈴鼓卻又不由自主地讓人想起馬蹄。然而這後面的一段卻顯得有順序起來。就好象好多好多人擠同一個出口前,從開始的混亂到井然有序。這是一場人的心理常態和災難的較量。所以始終是以短音為主。
夜想月雫
鋼琴的水聲,在入夜的時際,波光粼粼,此時,二胡的聲音(雖然我剛開始的時候覺得是馬頭琴)橫空出世,踏月而來,二泉映月的傷痕再度破裂,缺了邊的月裂開在水裡,顫抖的弦在鋼琴無奈的起落之間嗚咽,沒有人能夠忽視這樣的孤寂。從高處落下的鋼琴聲是那少女的淚,一滴落在江河裡,淡而不化,而二胡則是她被風飄亂的頭發,吹上了無邊的月冷。一葉小舟就這樣目送了葬了花的思鄉人。而聽了一夜雨的小樓就這樣關住了白了頭的念家人。只有尾音中繚繞而上的鋼琴,才為這月夜增添了一分桂香,沖上雲際。
威風王景
緊張的提琴滲透在碎步中,這一份緊張是一根線一直穿在整首樂曲中,但是幸虧有了長號,那沉沉的卻分量十足的音色,挽救了所有的不安。昂揚而慎重的氣勢凝聚不散,絕不會被輕視,而且如光斥退黑暗一樣,逐退了所有的宵小。
風駿
明明是吉他與簫,卻讓人感覺到馬頭琴的氣息,因為那是風沙濺起的塵土,飛揚卻不迷人眼。風駿,僅僅是名字就已經讓人想動起來了,聽了這歡快高揚的開頭,實在忍不住想跟著一起跳起來,渾身的細胞都開始活躍了。曲聲由低轉高,速度有快有慢,卻始終維持在那一點節奏中。很喜歡這樣的曲風,有點邊塞的民風,那喜歡跳舞,喜歡唱花的民族啊。我彷彿看到了曲子深處所冉冉升起的草原的清香,在呼喚流浪的鷹。馬嘶鳴千里萬里,是因為這樣的邂逅啊。山下有水,有水的地方也有草,水撲臉上的淡淡的水氣,滋潤的笑容,在裊裊遠去的餘音中定格。
旅路~蓬山遠景
風駿中的輕快,在長時間的旅途跋涉之後,終於懂得了澀。低沉的大提琴緩慢地移動著,而如同被沙塵侵染了一樣的空竹聲,就好象毒辣的太陽,猛烈地燃燒著一切。汗水和勞累交織在被太陽灼傷的身心上,口乾舌燥遙望遠處的蓮山,隨時要昏厥的精神就被這遙遠的氣息拉扯著,心中渴望著它就在眼前。中途的鼓聲是跳動的心臟在努力地呼吸新鮮的空氣,但整首曲子卻仍一直在郁悶的空氣里浮盪。
十二幻夢曲 (Acoustic Version)
吉他與二胡合奏了這一曲十二幻夢,原本的悠揚瞬間被哀婉所替代。二胡的節奏明顯比夜想月雫來地緩慢,這是一個女子正拿著綉花針一邊綉著心情,一邊搖晃著身邊的搖籃,臉上流露的是滿足?幸福?還是嘆息?所有的一切都在那幽幽的影子里。竹林深處,在那女子孤獨的身影背後到底存在著什麼?讓她如此痴迷地守護?吉他與二胡引領我們過去,原來那裡竟然是…… 春江,花月,潤過了藏青碗,拂開了煙琉璃,從此淡了江湖,倦了天涯。若說第一首是氣勢悠然的唐詩,那這一首就是斷腸的曲中小令。
國~東方麗韻
花叢中,琵琶的清脆,笛聲的清秀,古箏的清雅,好一副仕女圖。聽著這一曲仕女奉酒,玲瓏晶瑩,閉上眼睛遐想:繁華的都市,百姓熱鬧穿梭,陽光溫順和煦;而宮殿之上,霓裳羽衣,在茉莉的芳香中翩翩起舞,明朗快樂點綴在這一場宴會之中,君臣相顧,隨意暢飲,一派昇平氣象。這一首曲子沿用了中國傳統民樂之一《茉莉花》,梁邦彥讓這一首清香可人的小曲充滿行雲流水的甩袖之風,極妙地形容了東方麗人的俊秀。而且這首與OST2里的偲方歌遙相呼應,成為兩張OST里東方氣息最濃重的音樂。
蒼猿~真実の鞘
一種堵塞的郁悶在號聲和提琴的沉重中誕生並且綿延。烏雲瞬息萬變,陰險地笑著,滾滾濃厚,壓向頭頂心田。依舊有那種小提琴拉鋼絲的煩躁。即將光臨的誰也不知道的面目,讓人在未知數面前膽戰心驚,就好象在黑暗中突然聽到一陣細碎的腳步,那故意邁地很輕卻剛好可以讓人聽到的腳步聲。
襲來
電子樂器的運用是這首曲子中最大的特色。那種音響為樂曲創造了最好的效果。如同閃爍霓虹燈一樣舞曲風格,使得那種風聲鶴唳的緊張和士氣被鼓舞起來之後的振奮形成明顯的對比。電吉他和電子琴交相輝映,戰場上交鋒前的種種全部在帳篷里的指令中得以展現。
混迷~悲愴
前半段小提琴就幾乎保持在幾個音符之間不斷跳動,而間或穿插的是大提琴沉悶的混音,雜亂無章的黑暗撞得螢火蟲們只能摔倒在草叢里才能看見自己。而中間有一段,大提琴聲大作,就好象一陣颶風刮過似的,一片狼籍。對於混亂迷惘的心描繪地恰倒好處。而混迷之後,是坍塌的堡壘,後半段里小提琴緩緩的抽搐著,從地底冒出來的,沸騰的熱氣在凋零的冰花面前更顯冷清。本來被掩蓋的傷口重見天日,從未有過的悲再次灑滿黑森林。悲愴就這樣地燒著了。
月迷風影 (Slow Version)(歌 有坂美香)
最喜歡的一首,在這張OST里。就是這首鋼琴版的慢拍「月迷風影」。一直很喜歡有板美香演唱的這首片尾曲,「月迷風影」僅僅這名字念來就覺得盈盈有月光掉落。更別說聽著這樣的深情洋溢其間。與片尾中的本來版本對比,原來的更加高昂些,直接些,音調也高些,要壯盛些。而這首鋼琴版則整體比原版本慢一拍,就顯得溫柔多了,也委婉多了。而且隱隱有一種羞澀在其中。或許應該說原來的版本是山,而鋼琴版是水,音樂是水,美香演唱的感覺也是水。聽著聽著,就看見絳珠,將滿湖滿湖的愛憐裹起,托星月當她的信差,交付於神瑛的羞紅;聽著聽著,就看見白素貞,摞起一世一世的情誼,延著傘骨,尋覓小牧童的女兒淚。所有的一切都回歸了,回歸到永恆!
十二幻夢曲 (Piano Solo)
同樣也是一首鋼琴版,十二幻夢眨眼之間已經出現了三個版本,盡管同樣是鋼琴,可是在這首曲子之中我卻覺察不到流水的痕跡,點擊瀏覽到的只有苦澀。青楓浦上的清愁,借著酒意澆著,有點冷清,也有點寂寞。聽著這一首,感覺頗有點江州司馬濕青衫的滋味。涼意侵襲,天下的淪落人,所有的一切都將落下帷幕。作為《十二幻夢組曲》的結束曲,它最妙的地方就是尾音的結束部分,忽悠一下,被紮起,彷彿指揮家最後一個束曲動作,將所有的一切都收之在手,不再外泄。由此構成一個完整的跌宕的靈魂。
⑧ 中國民族樂器代表作
1葫蘆絲-阿里山的姑娘 2. 葫蘆絲-阿瓦人民唱新歌 3. 葫蘆絲-阿細跳月 4. 葫蘆絲-彩雲追月
5. 葫蘆絲-侗鄉之夜 6. 葫蘆絲-放馬山歌 7. 葫蘆絲-高山青 8. 葫蘆絲-姑娘生來愛唱歌
9. 葫蘆絲-哈尼情歌 10. 葫蘆絲-核桃樹 11. 葫蘆絲-蝴蝶泉邊 12. 葫蘆絲-花樓戀歌
13. 葫蘆絲-花針引線線穿針 14. 葫蘆絲-婚誓 15. 葫蘆絲-節日的德昂山 16. 葫蘆絲-金風的祝福
17. 葫蘆絲-金孔雀與鳳尾竹 18. 葫蘆絲-軍港之夜 19. 葫蘆絲-康定情歌 20. 葫蘆絲-孔雀是啊妹
21. 葫蘆絲-劉三姐 22. 葫蘆絲-瀘沽湖之戀 23. 葫蘆絲-滿山葡萄紅艷艷 24. 葫蘆絲-漫步人生路
25. 葫蘆絲-美麗的金孔雀 26. 葫蘆絲-美麗的瀘沽湖 27. 葫蘆絲-緬甸花開 28. 葫蘆絲-潑水節歡歌
29. 葫蘆絲-慶豐收 30. 葫蘆絲-世上哪有樹纏藤 31. 葫蘆絲-甜蜜蜜 32. 葫蘆絲-彎彎的月亮
33. 葫蘆絲-望春風 34. 葫蘆絲-烏蘇里船歌 35. 葫蘆絲-掀起你的蓋頭來 36. 葫蘆絲-小河淌水
37. 葫蘆絲-星星索 38. 葫蘆絲-綉荷包 39. 葫蘆絲-瑤族舞曲 40. 葫蘆絲-彝族歡慶火把節
41. 葫蘆絲-有一個美麗的地方 42. 葫蘆絲-月光下的鳳尾竹 43. 葫蘆絲-月朦朧鳥朦朧 44. 葫蘆絲-再回首
45. 葫蘆絲-知道不知道 46. 葫蘆絲-竹林深處 47. 葫蘆絲-追魚 48. 古箏-百花引
49. 古箏-邊疆的泉水清又純 50. 古箏-並蒂花 51. 古箏-步步高 52. 古箏-步步清風
53. 古箏-滄海一聲笑 54. 古箏-草原英雄小姐妹 55. 古箏-禪院鍾聲 56. 古箏-陳杏元落院
57. 古箏-出水蓮 58. 古箏-大海啊故鄉 59. 古箏-二月里來 60. 古箏-分飛燕
61. 古箏-豐收鑼鼓 62. 古箏-高山流水 63. 古箏-姑蘇風光 64. 古箏-廣陵散
65. 古箏-滾滾紅塵 66. 古箏-寒鴉戲水 67. 古箏-漢宮秋月 68. 古箏-漢江韻
69. 古箏-化蝶 70. 古箏-畫水蓮華 71. 古箏-將軍令 72. 古箏-蕉窗夜雨
73. 古箏-井岡山上太陽紅 74. 古箏-酒醉的探戈 75. 古箏-軍港之夜 76. 古箏-渴望
77. 古箏-快樂的姑娘 78. 古箏-離弦 79. 古箏-梁祝 80. 古箏-瀏陽河
81. 古箏-柳青娘 82. 古箏-樓台會 83. 古箏-梅花三弄 84. 古箏-溟山
85. 古箏-茉莉芬芳 86. 古箏-牧羊曲 87. 古箏-難忘今宵 88. 古箏-鬧元宵
89. 古箏-念佛心曲 90. 古箏-女兒情 91. 古箏-片片楓葉情 92. 古箏-偏偏喜歡你
93. 古箏-飄雪 94. 古箏-平湖秋月 95. 古箏-倩女幽魂 96. 古箏-秦桑曲
97. 古箏-情人知己 98. 古箏-上樓 99. 古箏-十面埋伏 100. 古箏-水姻緣
101. 古箏-說句心裡話 102. 古箏-送別 103. 古箏-素還真 104. 古箏-鐵馬吟
105. 古箏-外婆的澎湖灣 106. 古箏-完美 107. 古箏-武俠帝女花 108. 古箏-夕陽蕭鼓
109. 古箏-相思風雨中 110. 古箏-小河淌水 111. 古箏-幸福渠 112. 古箏-雪山春曉
113. 古箏-崖山哀 114. 古箏-夜來香 115. 古箏-彝族舞曲 116. 古箏-漁光曲
117. 古箏-漁舟唱晚 118. 古箏-月亮代表我的心 119. 古箏-月圓花好 120. 古箏-雲水禪心
121. 古箏-戰台風 122. 古箏-知音 123. 古箏-醉漁唱晚 124. 二胡-阿美族舞曲
125. 二胡-包楞調 126. 二胡-北京有個金太陽 127. 二胡-賓士在千里草原 128. 二胡-別亦難
129. 二胡-病中吟 130. 二胡-不通天光 131. 二胡-採茶撲蝶 132. 二胡-採花
133. 二胡-長相思 134. 二胡-春江花月夜 135. 二胡-大車謠 136. 二胡-當年
137. 二胡-定弦曲 138. 二胡-洞庭秋思 139. 二胡-獨弦操 140. 二胡-二泉映月
141. 二胡-哥哥回來了 142. 二胡-姑蘇春曉 143. 二胡-光明行 144. 二胡-漢宮秋月
145. 二胡-好人一生平安 146. 二胡-河南小曲 147. 二胡-紅樓夢 148. 二胡-黃水謠
149. 二胡-江河水 150. 二胡-金珠瑪米贊 151. 二胡-康定情歌 152. 二胡-空山鳥語
153. 二胡-戀歌 154. 二胡-良宵 155. 二胡-梁祝 156. 二胡-兩根弦上的贊美
157. 二胡-綠島小夜曲 158. 二胡-末代皇帝 159. 二胡-牧羊女 160. 二胡-葡萄熟了
161. 二胡-秦腔主題隨想曲 162. 二胡-賽馬 163. 二胡-三門峽暢想曲 164. 二胡-山村變了樣
165. 二胡-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166. 二胡-陝北抒懷 167. 二胡-睡蓮 168. 二胡-絲竹新韻
169. 二胡-田園春色 170. 二胡-聽松 171. 二胡-喜唱豐收 172. 二胡-小花鼓
173. 二胡-新婚別 174. 二胡-一點紅 175. 二胡-一簾幽夢 176. 二胡-雨打芭蕉
177. 二胡-豫北敘事曲 178. 二胡-月娘我問你 179. 二胡-月夜 180. 二胡-戰馬奔騰
181. 二胡-真的好想你 182. 二胡-知道不知道 183. 二胡-燭影搖紅 184. 二胡-紫竹調
185. 二胡-走西口 186. 黃河二胡協奏曲 187. 笛子-阿里山的姑娘 188. 笛子-采檳榔
189. 笛子-嫦娥奔月 190. 笛子-城裡的月光 191. 笛子-慈祥的母親 192. 笛子-返魂香
193. 笛子-風雨同路 194. 笛子-敢問路在何方 195. 笛子-姑蘇行 196. 笛子-故鄉的原風景
197. 笛子-荷花贊 198. 笛子-金枝欲孽 199. 笛子-九九艷陽天 200. 笛子-梁祝之化蝶
201. 笛子-另一種鄉愁 202. 笛子-梅花三弄 203. 笛子-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204. 笛子-美麗的天山
205. 笛子-夢 206. 笛子-苗嶺的早晨 207. 笛子-茉莉花 208. 笛子-牧民新歌
209. 笛子-平湖秋月 210. 笛子-秦川抒懷 211. 笛子-三五七 212. 笛子-陝北好
213. 笛子-水鄉船歌 214. 笛子-天若有情 215. 笛子-五梆子 216. 笛子-喜相逢
217. 笛子-雪中蓮 218. 笛子-揚鞭催馬運糧忙 219. 笛子-陽關三疊 220. 笛子-蔭中鳥
221. 笛子-幽蘭逢春 222. 笛子-雨中即景 223. 笛子-棗園春色 224. 笛子-戰馬賓士保邊疆
225. 笛子-鷓鴣飛 226. 笛子-真心不假 227. 笛子-追風的女兒 228. 笛子-紫竹調
229. 琵琶-霸王卸甲 230. 琵琶-草原小姐妹 231. 琵琶-唱支山歌給黨聽 232. 琵琶-春蠶
233. 琵琶-春江花月夜 234. 琵琶-趕花會 235. 琵琶-高山流水 236. 琵琶-故鄉情
237. 琵琶-靜夜思 238. 琵琶-茉莉花 239. 琵琶-秦俑 240. 琵琶-秋月夜
241. 琵琶-泉水叮咚 242. 琵琶-十面埋伏 243. 琵琶-雙星情歌 244. 琵琶-甜言蜜語
245. 琵琶-無盡的路 246. 琵琶-鄉戀 247. 琵琶-陽春白雪 248. 琵琶-映山紅
249. 琵琶-妝台秋思 250. 嗩吶-百鳥朝鳳 251. 嗩吶-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 252. 嗩吶-浮沉
253. 嗩吶-江河水 254. 嗩吶-喜慶 255. 嗩吶-一枝花 256. 嗩吶-正月十五鬧元宵
257. 馬頭琴-夢回 258. 馬頭琴-牧歌 259. 馬頭琴-天上的風 260. 古琴-長門怨
261. 古琴-鳳求凰 262. 古琴-高山流水 263. 古琴-關山月 264. 古琴-廣陵散
265. 古琴-蕉窗夜雨 266. 古琴-酒狂 267. 古琴-流水 268. 古琴-梅花三弄
269. 古琴-平沙落雁 270. 古琴-山居吟 271. 古琴-瀟廂水雲 272. 古琴-陽關三疊
273. 古琴-憶故人 274. 古琴-漁樵問答 275. 揚琴-春到清江 276. 揚琴-蝶舞
277. 揚琴-對話 278. 揚琴-鳳凰於飛 279. 揚琴-紅河的春天 280. 揚琴-歡樂歌
281. 揚琴-火把節之夜 282. 揚琴-將軍令 283. 揚琴-今宵多珍重 284. 揚琴-葵巴斯
285. 揚琴-連環扣 286. 揚琴-梁祝 287. 揚琴-汨羅江隨想曲 288. 揚琴-明月千里寄相思
289. 揚琴-牧歌聲聲甜 290. 揚琴-南屏晚鍾 291. 揚琴-泉水 292. 揚琴-雙聲恨
293. 揚琴-蘇武牧羊 294. 揚琴-蘇州河畔 295. 揚琴-天鵝 296. 揚琴-文成西行
297. 揚琴-映山紅 298. 揚琴-映像 299. 揚琴-漁舟唱晚 300. 揚琴-御劍江湖
301. 揚琴-月光小夜曲 302. 揚琴-月夜 303. 揚琴-昭君怨 304. 簫-聰明累
305. 簫-倒頭仔風入松 306. 簫-二泉映月 307. 簫-分骨肉 308. 簫-紅豆曲
309. 簫-梁祝 310. 簫-梅花三弄 311. 簫-平湖秋月 312. 簫-晴雯曲
313. 簫-秋窗風雨夕 314. 簫-嘆香菱 315. 簫-枉凝眉 316. 簫-陽關三疊
317. 簫-葬花吟 318. 洞簫-唉乃 319. 洞簫-草原之夜 320. 洞簫-朝元歌
321. 洞簫-春江花月夜 322. 洞簫-鳳凰台上憶吹簫 323. 洞簫-佛上殿 324. 洞簫-古剎幽境
325. 洞簫-關山月 326. 洞簫-紅豆曲 327. 洞簫-紅薔薇 328. 洞簫-良宵引
329. 洞簫-流水 330. 洞簫-梅花三弄 331. 洞簫-平湖秋月 332. 洞簫-平沙落雁
333. 洞簫-清明上河圖 334. 洞簫-十里送紅軍 335. 洞簫-蘇武牧羊 336. 洞簫-嘆香菱
337. 洞簫-一剪梅 338. 洞簫-憶故人 339. 洞簫-葬花吟 340. 洞簫-妝台秋思
341. 塤-伯牙吊子期 342. 塤-長亭怨慢 343. 塤-長相思 344. 塤-春山
345. 塤-渡月 346. 塤-福海觀荷 347. 塤-高山流水 348. 塤-歸藏
349. 塤-寒江殘雪 350. 塤-湖鄉春晚 351. 塤-虎符 352. 塤-黃鶯吟
353. 塤-江月初照人 354. 塤-苦道行 355. 塤-靈谷 356. 塤-駱駝頌
357. 塤-梅花三弄 358. 塤-孟姜女 359. 塤-南鄉小調 360. 塤-山鬼
361. 塤-傷別離 362. 塤-水龍吟 363. 塤-四季歌 364. 塤-蘇武牧羊
365. 塤-我有一段情 366. 塤-小白菜 367. 塤-小蓬船 368. 塤-行雲流水
369. 塤-杏花天影 370. 塤-仰韶古音斷想 371. 塤-葉緣曉露 372. 塤-夜之妃
373. 塤-月的宅院 374. 塤-月兒彎彎照九州 375. 塤-妝台秋思 376. 塤-追夢
377. 竹笛-把悲傷留給自己 378. 竹笛-北風吹 379. 竹笛-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380. 竹笛-九妹
381. 竹笛-懶貓 382. 竹笛-郎邪神韻 383. 竹笛-梁祝 384. 竹笛-泉水丁冬
385. 竹笛-少年壯志不言愁 386. 竹笛-味道 387. 竹笛-我熱戀的故鄉 388. 竹笛-夕陽醉了
389. 竹笛-鄉戀 390. 竹笛-耶利亞女郎 391. 排簫-茉莉花 392. 排簫-甜蜜蜜
393. 排簫-招魂 394. 三弦-蠶花曲 395. 三弦-大浪淘沙 396. 三弦-岱頂望月
397. 三弦-梅花三弄 398. 三弦-平沙落雁 399. 三弦-小行舟 400. 京胡-柳青娘
401. 京胡-夜深沉 402. 板胡-邊區的太陽紅又紅 403. 板胡-花梆子 404. 板胡-家鄉的喜訊
405. 板胡-秦川行 406. 板胡-山東小曲 407. 巴烏-阿佤人民唱新歌 408. 巴烏-北國之春
409. 巴烏-蒼山歌聲永不落 410. 巴烏-傣家姑娘選種忙 411. 巴烏-傣鄉趕擺 412. 巴烏-傣鄉人們嚮往的地方
413. 巴烏-侗鄉之夜 414. 巴烏-哈尼情歌 415. 巴烏-湖上春光 416. 巴烏-金風吹來的時候
417. 巴烏-金色的牧場 418. 巴烏-景頗山上 419. 巴烏-滿船漁火滿船歌 420. 巴烏-美麗的姑娘
421. 巴烏-夢中的小竹樓 422. 巴烏-思戀 423. 巴烏-煙盒舞 424. 巴烏-彝家歡歌
425. 巴烏-漁村晚霞 426. 巴烏-漁歌 427. 巴烏-月夜思鄉 428. 巴烏-竹樓情歌
429. 笙-鳳凰展翅 430. 笙-靜夜思 431. 笙-南海漁歌 432. 笙-騎竹馬
433. 笙-微山湖船歌 434. 柳琴-白族戀歌 435. 柳琴-波浮的港 436. 柳琴-春到沂河
437. 柳琴-打虎上山 438. 柳琴-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439. 柳琴-故鄉隨想 440. 柳琴-關山月
441. 柳琴-梁祝 442. 柳琴-木棉花開 443. 柳琴-田野琴聲 444. 柳琴-小河淌水
445. 柳琴-幸福渠 446. 柳琴-悠悠故鄉情 447. 蘆笙-鳳凰展翅 448. 蘆笙-孔雀東南飛
449. 蘆笙-賽馬 450. 箜篌-高山流水 451. 箜篌-孔雀東南飛 452. 箜篌-湘妃竹
453. 陶笛-春遊 454. 陶笛-劃船調 455. 陶笛-天賜歡樂 456. 陶笛-漁夫曲
457. 陶笛-月光下的鳳尾竹 458. 陶笛-月圓花好 459. 陶笛-在水一方 460. 陶笛-知音
461. 手鼓-獅子吼 462. 手鼓-魚躍龍門 463. 琴簫-梅花三弄 464. 琴簫-笑傲江湖
465. 琴簫-漁樵問答 466. 獨弦琴-幽心獨語 467. 高胡-百鳥朝鳳 468. 高胡-步步高
469. 高胡-春天來了 470. 高胡-漢宮秋月 471. 高胡-梁祝 472. 高胡-平湖秋月
473. 四胡-春到科而沁 474. 革胡-鳳陽花鼓 475. 革胡-牧歌 476. 中胡-草原上
477. 南梆子-霸王別姬 478. 南梆子-鳳還巢 479. 南梆子-牡丹亭 480. 南梆子-望江亭
481. 南梆子-英台抗婚 482. 南梆子-朱痕記 483. 墜琴-誇山東
⑨ 急!!!!!高分懸賞!!!!!
目前採用的收視率數據採集方法有兩種,即日記法和人員測量儀法。日記法是指通過由樣本戶中所有4歲及以上家庭成員填寫日記卡來收集收視信息的方法。樣本戶中每一家庭成員都有各自的日記卡,要求他們把每天收看電視的情況(包括收看的頻道和時間段)隨時記錄在自己的日記卡上。日記卡上所列的時間間隔為15分鍾。每一張日記卡可記錄一周的收視情況。
人員測量儀法是指利用「人員測量儀」來收集電視收視信息的方法,是目前國際上最新的收視調查手段。樣本家庭的每個成員在手控器上都有自己的按鈕,而且還留有客人的按鈕。當家庭成員開始看電視時,必須先按一下手控器上代表自己的按鈕,不看電視時,再按一下這個按鈕。測量儀會把收看電視的所有信息以每分鍾為時間段(甚至可以精確到秒)儲存下來,然後通過電話線傳送到總部的中心計算機\(或通過掌上電腦入戶取數據\)。
收視率多久能夠出來?有的是一周,有的是兩周,有的是一天。劉燕南說,這主要取決於採用什麼樣的測量方法,如果採用日記法,因為要對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最快需要一周,一般需要兩周;如果採用人員測量儀法,因為電話線可以即時回傳數據,因此能夠做到隔一天就能夠提供收視數據,只是人員測量儀成本比較高。
■電視劇收視率能否和《新聞聯播》比較?
如今,越來越多的電視劇在提供收視率時採用這樣的提法:某一部電視劇的收視率僅次於《新聞聯播》,這種比較方法是否具有科學性?
劉燕南認為,兩者沒有可比性,首先電視劇和《新聞聯播》不在同一個播出時段;其次,兩者面臨的不是同一個市場,《新聞聯播》面向全國,而更多的電視劇是區域性的,面向一個省或者一個城市,「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提法,主要是在大家的印象中《新聞聯播》的收視率很高,想以此來證明該電視劇的收視率很高,但最好不要做這樣的比較。」其次,劉燕南介紹,在某些地方,一部電視劇的收視率可能高於《新聞聯播》,比如《還珠格格》在某些地方的收視率達到60%,因為《新聞聯播》是面向全國的,統計的基數太大。
那應該拿什麼數據作為某一部電視劇收視率的比較標准呢?劉燕南說,業內一般都是以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所播電視劇的收視率作為比較的標准,或者以某一部有代表性的、曾經創造過收視神話的電視劇作為衡量標准。
■收視率能衡量電視劇的質量嗎?
劉燕南指出,收視分析中另一比較常見的現象,是將收視率高低與內容好壞簡單掛鉤。當收視率走高或走低時,便時常可以看到諸如「這是因為節目內容好(或不好)」之類的斷言。一般來說,收視率與節目內容之間存在相互關系,後者對前者的變化通常具有很明顯的影響作用,但這不是絕對的。劉燕南說,衡量一個節目或者電視劇的好壞,不能用收視率作為唯一標准,還應該有滿意度的指標,「如果說收視率衡量的是量的因素,那滿意度衡量的則是質的因素,而且是更重要的因素。」據介紹,有的電視劇收視率很高但滿意度很低,甚至會出現大家都看一部電視劇但邊看邊罵的現象;有的電視劇收視率可能不是很高,但滿意度很高,比如《雍正王朝》,「以前我們不重視收視率,而現在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惟收視率馬首是瞻,這兩種情形都不對。」
其次是收視率也有造假現象。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曾在「2002中國傳播論壇—————中國電視劇傳播學術研討會」上痛斥假收視率的現象。他說自己所在的山東省一家電視台有一個欄目已經停播三個月了,但是收視調查公司根本不知道,依舊提供該欄目的收視率,而且收視率還高達30%。
■央視索福瑞和AC尼爾森提供的收視率為何不一樣?
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和AC尼爾森公司是中國目前最主要的兩家收視率調查公司。據業內人士分析,在電視收視率市場上,央視—索福瑞占據了全國85%左右的市場份額,AC尼爾森公司占據10%左右,另外兩家比較大的公司是AC尼爾森媒介研究和上海的廣播電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業內人士經常會有這樣的印象,即使是同一地區同一時段同一部電視劇,AC尼爾森和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提供的收視率數據並不相同,有時還相差挺大。比如央視一套播出的《浪漫的事》,尼爾森的平均收視率是7%,而央視—索福瑞則為6%;又如2000年1月1日到9月23日杭州地區《新聞聯播》的平均收視率,央視—索福瑞提供的數據是22.1%,AC尼爾森為4.6%。究竟哪一個數據更加准確呢?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於調查公司來說,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主要是因為測量手段不一樣造成的:日記法和儀器測量法的結果肯定會有差異,應該說儀器測量法更准確一些,日記法往往是通過事後回憶來填寫的,因此誤差會大一些,而人員測量儀數據可以精確到1分鍾,這樣得到的收視率就會低很多。此外,由於樣本戶數不同、採用的計算體系不一樣等,也會造成收視率不一樣,「一般來說,雖然數字不一樣,但趨勢應該是一致的,否則用戶就會糊塗了。」
⑩ 中國樂器名稱大全
我國民族樂器分為吹奏樂器、彈撥樂器、打擊樂器和拉弦樂器四類。
吹奏樂器
笙、蘆笙、排笙、葫蘆絲、笛、管子、巴烏、塤、嗩吶、簫。 全部樂器: 木葉、紙片、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壯族) 、招軍(漢族) 、吐良(景頗族) 、斯布斯、額(哈薩克族) 、口笛(漢族) 、樹皮拉管(苗族) 、竹號(怒族) 、簫(漢族) 、尺八 、鼻簫(高山族) 、笛(漢族) 、排笛(漢族) 、侗笛(侗族) 、竹筒哨(漢族) 、排簫(漢族) 、多(克木人) 、篪(漢族) 、塤(漢族) 、貝(藏族) 、展尖(苗族) 、姊妹簫(苗族) 、冬冬奎(土家族) 、蓽達(黎族) 、(口利)咧(黎族) 、嗩吶(漢族) 、管(漢族) 、雙管(漢族) 、喉管(漢族) 、芒筒(苗族) 、笙(漢族) 、蘆笙(苗、瑤、侗族) 、確索(哈尼族) 、巴烏(哈尼族) 、口哨(鄂倫春族) 。
彈撥樂器
琵琶、箏、揚琴、七弦琴(古琴)、熱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弦、月琴、彈布爾。 全部樂器: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 、竹製口弦(彝族) 、樂弓(高山族) 、琵琶(漢族) 、阮(漢族) 、月琴(漢族) 、秦琴(漢族) 、柳琴(漢族) 、三弦(漢族) 、熱瓦甫(維吾爾族) 、冬不拉(哈薩克族) 、扎木聶(藏族) 、箏(漢族) 、古琴(漢族) 、伽耶琴(朝鮮族) 、豎箜篌、雁柱箜篌。
打擊樂器
定音缸鼓、排鼓、雲鑼等。 典型樂器:堂鼓(大鼓)、碰鈴、缸鼓、定音缸鼓、銅鼓、朝鮮族長鼓、大鑼小鑼、小鼓、排鼓、達卜(手鼓)、大鈸。 全部樂器: 梆子(漢族) 、杵(高山族) 、叮咚(黎族) 、梨花片(漢族) 、臘敢(傣族) 、編磬(漢族) 、木鼓(佤族) 、切克(基諾族) 、鈸(漢族) 、鑼(漢族) 、雲鑼(漢族) 、十面鑼(漢族) 、星(漢族)——碰鍾 、鍾(漢族) 、編鍾(漢族) 、連廂棍(漢族) 、喚頭(漢族) 、驚閨(漢族) 、板(漢族) 、木魚(漢族) 、吾攵(漢族) 、法鈴(藏族) 、腰鈴(滿族) 、花盆鼓(漢族) 、銅鼓(壯、仡佬、布依、侗、水、苗、瑤族) 、象腳鼓(傣族) 、納格拉鼓(維吾爾族) 、漁鼓(漢族) 、塞吐(基諾族) 、京堂鼓(漢族) 、腰鼓(漢族) 、長鼓(朝鮮族) 、達卜(維吾爾族) 、太平鼓(滿族) 、額(藏族) 、撥浪鼓(漢族) 、揚琴(漢族) 、竹筒琴(瑤族) 、蹈到(克木人)、薩巴依(維吾爾族) 。
拉奏樂器
二胡、板胡、革胡、馬頭琴、艾捷克、京胡、中胡、高胡。 全部樂器: 樂鋸(俄羅斯族) 、拉線口弦(藏族) 、二胡(漢族) 、高胡(漢族) 、京胡(漢族) 、三胡(漢族)、四胡(漢族) 、板胡(漢族) 、墜琴(漢族) 、墜胡(漢族) 、奚琴(漢族) 、椰胡(漢族) 、擂琴(漢族) 、二弦(漢族) 、大筒(漢族) 、馬頭琴(蒙古族) 、馬骨胡(壯族) 、艾捷克(維吾爾族) 、薩它爾(維吾爾族) 、牛腿琴(侗族) 、獨弦琴(佤族) 、雅箏(朝鮮族) 、軋箏(漢族)。
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