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南京群藝館廣場舞茉莉花

南京群藝館廣場舞茉莉花

發布時間: 2022-08-03 19:11:05

A. 《茉莉花》歌曲創作背景

一、靈感來源

茉莉花這種植物在漢代就已傳入中國,最早種植於廣東一帶(南越、南海),到宋代開始廣泛種植於福建並傳入江浙等地;在傳播過程中逐漸中國化,並因其香氣而受喜愛,由於其芳香獨特,迎合了中國文化對「香」的崇尚,逐漸成為人們歌頌的對象。

二、作詞編曲

能見到的最早與現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詞收編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馮夢龍的《掛枝兒》中;《茉莉花》歌詞的前身最早刊載於清朝乾隆年間(1764-1774)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在《綴白裘》中收錄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詞,敘述的是《西廂記》中「張生戲鶯鶯」的故事,前兩段唱詞以重疊句稱為《鮮花調》,也有從其為基礎發展的稱為《茉莉花》。

最早關於《茉莉花》的曲譜(《鮮花調》工尺譜)收錄在道光年間(1821年,一說1837年)的《小慧集》中 。

這種曲調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鮮花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各地方言語調、風土人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衍生出各種風格的「同宗民歌」,流傳於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調各異,但歌詞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為主題。

這些民歌以江蘇的《茉莉花》流傳最廣、影響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的文藝兵何仿記錄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區一位民間藝人那裡聽到的民歌版本《鮮花調》 。

後將原詞中三種鮮花(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修改為一種,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點,對歌詞的順序也做了調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 ,將其他一些歌詞改為老少咸宜的語句。

對原曲的頭尾作了一定的改動,將毫無變化重復的前兩句加入了一點「轉」音,用同一曲調演唱三段歌詞,三段的結束音由上揚改為下抑,並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結束 。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兩次修改,進一步豐富其旋律,將歌詞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1)南京群藝館廣場舞茉莉花擴展閱讀:

社會影響

《茉莉花》在兩個大陸相互隔絕的時代跨越了地理距離的藩籬,成為象徵中歐人民友誼和交流的生動符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這首改編後的《茉莉花》唱響中國。

此後,眾多世界級亮相讓這首民歌引起蘇皖多地關注 。2002年10月,南京市六合區以該首民歌為名舉辦了首屆中國南京六合《茉莉花》音樂文化節。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頒獎儀式的現場《茉莉花》出現總共774次。

《茉莉花》歌詞

詞曲:何仿

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B. 誰知道有關江蘇民歌——《茉莉花》

這是發源於南京的六合區的版本
《茉莉花》自古以來流行全國,有各種各樣的變種,但以流行於江南一帶的一首傳播最廣,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通過贊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現了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出版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中,就刊載了它的歌詞,可見其產生流傳年代的久遠。

十八世紀末年,有個外國人將她的曲調記了下來,歌詞用意譯的英文和漢語拼音並列表示。後來,又有個叫約翰·貝羅的英國人來華,擔任英國第一任駐華大使的秘書。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國游記》。也許在他眼裡《茉莉花》是中國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譜刊載了出來,於是這首歌遂成為以出版物形式傳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開始在歐洲和南美等地流傳開來。

1924年,世界著名歌劇大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劇《圖蘭多特》的初稿後逝世。該劇以中國元朝為背景,虛構了一位美麗而冷酷的公主圖蘭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調作為該劇的主要音樂素材之一,將它的原曲改編成女聲合唱,加上劇中的角色全都穿著元朝服飾,這樣就使一個完全由洋人編寫和表演的中國故事,有了中國的色彩和風味。1926年,該劇在義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從此,中國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隨著這部歌劇經典的流傳而在海外飄得更廣。

據近年來媒體報導,《茉莉花》原名《鮮花調》,本來有三段歌詞,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銀花和玫瑰花。1942年,音樂家何仿到揚州附近的儀征六合金牛山地區采風,從當地一位知名的民間藝人那裡,採集到了這首在當地廣為傳唱的民歌,將她的曲調及歌詞一一記錄了下來。1957年,他將原曲原詞作了改編,三段歌詞都用同一曲調,由原來歌唱三種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並以悠揚婉轉的拖腔作結束,遂成為現在大家所熟悉的這個樣子。該曲當年由前線歌舞團演唱,後由中國唱片社出了唱片,於是得到進一步的流傳。

本世紀初年,張藝謀在它導執的申奧、申博宣傳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樂。2003年8月3日,2008年奧運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在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隆重揭曉。當著名運動員鄧亞萍和著名影星成龍扶著會徽緩緩走上祈年殿時,管弦樂又響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時此刻你所聽到的《茉莉花》的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似乎向世人訴說:《茉莉花》的故鄉——古老的中國正在闊步向前。隨著這些電視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將飄得更遠更廣。

C. 茉莉花是哪裡的民歌

《茉莉花》是揚州民歌。

《茉莉花》歌詞的最早刊載出版物是清乾隆年間(1736—1795)玩花主人選輯,錢德蒼增輯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記載了《西廂記》的劇詞,沒記曲譜。

《茉莉花》曲譜的最早刊載是道光十七年(1838)貯香主人編輯出版的《小慧集》,卷十二載有簫卿主人用工尺譜記錄的《鮮花調》曲譜。

《茉莉花》最早名稱叫《雙疊翠》,以後才稱為《鮮花調》或《茉莉花》。各地民歌《茉莉花》在音樂形態上有著不同演繹。我國著名音樂理論家、評論家易人、馮光鈺和錢國楨在各自的論述中,都是以揚州的《茉莉花》為最基本的形態。


(3)南京群藝館廣場舞茉莉花擴展閱讀

《茉莉花》發展的歷史沿革:

1896年,萬國運動會召開,當時李鴻章作為中國代表出席,當時李鴻章所唱,正是如今大家耳熟能詳,享譽世界的中國名曲《茉莉花》。

18世紀末期,一位初至中國的英國年輕人,在他隨身攜帶的記事本上記錄下他初聽到中國民歌《茉莉花》時的激動心情。

1792年,馬嘎爾尼使團在華逗留期間,約翰·巴羅和使團的一位德籍翻譯惠特納都深深喜歡上了中國民歌《茉莉花》,並把它帶回了歐洲。

D. 芭蕾舞《茉莉花》體現了藝術發展的哪些「規律」

1.芭蕾舞《茉莉花》從舞蹈內容和思想內涵的角度來說,通過女子群舞的方式,藉助於我國版傳統舞蹈道具扇子、民歌《權茉莉花》、編鍾與琵琶奏樂以及西方的小提琴配器,一方面展現了茉莉花繁花似錦、迎風搖曳時的美姿,通過芭蕾舞的方式給觀眾帶來意想不到的視覺美感;另一方面,該舞蹈作品以「情」為主線,極大地激發了人們內心嚮往美好愛情的微妙情感.

2.芭蕾舞《茉莉花》運用芭蕾舞的形式演繹我國傳統的情感主題,既樹立了自身獨特且具感染力的表演風格,讓廣大的觀眾為之動容,同時在表現主題、思想內涵、呈現方式上也使觀眾產生強烈的親切感,這是芭蕾舞藝術中國化的獨特之處.

E. 茉莉花原唱是誰啊,吐血

《茉莉花》是未知原唱的,歌曲來源較早,沒有文獻和相關書籍記載原唱是誰。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能見到的最早與現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詞收編在明朝萬曆年間馮夢龍的《掛枝兒》中。

《茉莉花》歌詞的前身最早刊載於清朝乾隆年間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在《綴白裘》中收錄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詞,敘述的是《西廂記》中「張生戲鶯鶯」的故事,前兩段唱詞以重疊句稱為《鮮花調》,也有從其為基礎發展的稱為《茉莉花》。

(5)南京群藝館廣場舞茉莉花擴展閱讀:

《茉莉花》歌曲先後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在中國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歌曲《茉莉花》在兩個大陸相互隔絕的時代跨越了地理距離的藩籬,成為象徵中歐人民友誼和交流的生動符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這首改編後的《茉莉花》唱響中國。此後,眾多世界級亮相讓這首民歌引起蘇皖多地關注。

F. 舞蹈《茉莉花》串詞

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系蘇皖民歌。[1] 起源於安徽滁州天長、江蘇揚州、六合一帶的民間歌曲,由著名軍旅作曲家何仿將采自於蘇皖一帶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 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來到南京六合金牛山腳下演出。一個雨天的下午,年僅14歲的小團員何仿(何仿,安徽天長人,著名軍旅作曲家,原前線歌舞團團長)聽當地人說附近有位藝人不僅吹拉彈唱是一把好手,更有一肚子的歌。何仿在一間茅屋裡找到了那位藝人。藝人很熱情,問何仿有沒有聽過《鮮花調》。何仿搖了搖頭。藝人說,這歌在道光年間蘇皖一帶就有人唱,蠻好聽的。說著藝人拉著琴唱了起來: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好一朵金銀花,好一朵金銀花,金銀花開好比勾兒牙,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奴罵;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 年輕的何仿一下子就被這首悠揚動聽的《鮮花調》迷住了,他花了大半天的時間,不僅用簡譜記下了這首歌,而且按照藝人的方法准確唱了出來。《鮮花調》雖然動聽,但畢竟來自於民間,創作上不免有些粗糙。何仿考慮再三,對《鮮花調》動了「大手術」,將歌中三種花改為一種花,更改後的歌詞為:「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話;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1957年,已是前線歌舞團作曲兼指揮的何仿率合唱隊到北京參加全軍文藝會演,修改後的蘇皖民歌《茉莉花》一炮打響,不久被正式灌製成唱片,很快在全國流傳開來,成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民歌。1959年,《茉莉花》正式走出國門,在維也納歌劇院唱響。在這之前,何仿又對歌詞作了修改,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旋律上又進一步豐富,在維也納演出受到高度贊賞。從此《茉莉花》一發不可收,從奧地利唱到前蘇聯,唱到印尼、波蘭、匈牙利、阿爾巴尼亞,唱遍了世界各地。還被收入了《世界名曲專輯》。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會展中心5樓會議大廳,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開始之前,中國軍樂隊奏響了膾炙人口的六合民歌《茉莉花》;1999年12月19日午夜,《茉莉花》再次在我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交接儀式現場奏響。2002年12月3日,在摩納哥首都蒙特卡洛舉行的2010年世博會主辦權投票活動現場,中國代表團的申博宣傳片中先後十多次響起《茉莉花》的旋律,並以此征服了各國代表和國展局的官員。2004年8月19日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茉莉花》的旋律再次傾倒了全世界的觀眾

G. 茉莉花舞蹈

茉莉花舞蹈力圖表現茉莉花純潔、優美、芬芳四溢、和藹可親,是情操和情誼的象徵,是友誼之花、愛情之花,給人以幸福和美好的憧憬。

H. 民族舞加現代舞的《茉莉花》舞蹈串燒怎麼串詞

《茉莉花》舞蹈串燒的串詞可參考如下:

  1. 《茉莉花》這朵源於蘇皖的民歌奇葩,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以其婉轉悠揚的旋律優美動聽的曲調和充滿鄉土氣息的韻味扣人心弦!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為我們帶來的歌舞《茉莉花》。

  2. 在這百花盛開的季節里,千萬朵鮮花開遍了原野,其中就有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獻上的茉莉花:它們是多麼地美麗芬芳、優雅動人啊!你想在百花叢中欣賞這獨一無二的茉莉花嗎?那麼就請看我們的開場舞——茉莉花吧!

  3. 一抹純白身影獨自綻放幽香,踏著音樂的旋律展現婀挪身姿。那點純白好似聖潔之光,照進我們清澈的心。那靈動的身姿傾情獻舞,舞出我們的花樣年華。接下來請欣賞《茉莉花》的精彩一刻。

  4.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著名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該首歌曲展現了少女熱愛生活,愛花、惜花、憐花,想採花又不敢採的羞澀心情。今天讓我來一同欣賞舞蹈《茉莉花》。

  5. 茉莉花,茉莉花,美麗的花。 啊,好一朵芳香四溢的茉莉花!我愛茉莉花,愛冰清潔白的話,想欣賞她的美麗嗎, 今日我們就一同欣賞舞蹈《茉莉花》。大家鼓掌!

  6. 優美的歌曲過後會是什麼呢?對了,就是舞蹈拉!在這寒冷的冬天,讓運動給我們帶來健康的溫暖。清秀的小花,代表著新生的力量,象徵著蒸蒸日上。下面請欣賞舞蹈《茉莉花》......

  7. 一簇簇淡黃的花蕊幾片潔白的花瓣一朵綠色的花萼結合在一起便成了一朵嬌小可人的茉莉花。請欣賞由XXXX帶來的舞蹈《茉莉花》。

  8. 潔白無瑕茉莉花, 馨香飄入您的家淡雅清秀茉莉花, 馨香伴君走天涯。請欣賞舞蹈《茉莉花》。

I. 朋友,在那裡可以下載《茉莉花》的舞蹈,謝謝了~急求~!

舞蹈下載站
http://www.wdzj.net/down.asp

舞蹈教學視頻:http://www.ddzw.net/video/teaching/index_30.html
http://bbs.chinadance.cn/index.asp?boardid=14&topicmode=9
http://dance.xcinfo.ha.cn/

http://www.yousendit.com/transfer.php?action=check_download&ufid=6E8F290234B6C2EC&key=

J. 誰能告訴我,這個茉莉花的舞蹈用的是什麼音樂

這首歌就叫 茉莉花

熱點內容
現摘插花 發布:2025-09-16 21:34:26 瀏覽:761
情人節語錄英文版 發布:2025-09-16 21:33:50 瀏覽:808
推廣西蘭花 發布:2025-09-16 21:23:18 瀏覽:268
百合牌黃金 發布:2025-09-16 21:23:14 瀏覽:415
牡丹李山甫 發布:2025-09-16 21:20:40 瀏覽:929
七夕開店 發布:2025-09-16 21:13:08 瀏覽:890
蔡文姬插花 發布:2025-09-16 21:10:27 瀏覽:416
花藝起名 發布:2025-09-16 21:09:03 瀏覽:208
叢文牡丹江 發布:2025-09-16 21:02:26 瀏覽:429
房頂植綠圖片 發布:2025-09-16 20:46:29 瀏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