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34月開花的鬱金香的栽培技術
① 鬱金香花的養殖方法
鬱金香花的養殖方法:剛買回來的鬱金香種子需要先剝皮,然後放在消毒葯劑中消毒1-2小時,種植鬱金香時需要將芽體朝上,種植後澆水將土壤完全濕透,以後每隔7到10天澆一次水,生長環境保持在5到20ºC。
1.溫度:鬱金香喜冬季溫暖、夏季涼爽的氣候,生長適溫為9—13℃。耐寒性強,冬季可耐—35℃的低溫。但忌高溫,在涼冷的條件下鬱金香不僅花色艷,而且花期長,
2.土壤:養鬱金香要用疏鬆、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
3.陽光:光照不足它會生長不良,上盆後15天內要採取適當的遮蔭措施。澆水:栽植後適量澆水,長出芽之後適量減少澆水。
4.施肥:可以選擇腐熟的垃圾肥或餅肥。
(1)春季34月開花的鬱金香的栽培技術擴展閱讀:
鬱金香屬長日照花卉,性喜向陽、避風,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8℃以上即可正常生長,一般可耐-14℃低溫。耐寒性很強,在嚴寒地區如有厚雪覆蓋,鱗莖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來的早,盛夏又很炎熱,則鱗莖休眠後難於度夏。
要求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忌鹼土和連作。當年栽植的母球經過一季生長後,在其周圍同時又能分生出1-2個大鱗莖和3-5個小鱗莖。可按種球大小分開種植,大球栽後當年可開花,小仔球培養1-2年也能開花。
② 怎樣養鬱金香
在剛把鬱金香買回來時,如果是種球需要先消毒,用消毒液浸泡20分鍾後晾乾再栽種。如果是已經栽種在盆中的,先不要急著換盆,和剛栽種的種球一樣,先適應一段時間的環境。先不要澆太多水,一周一次即可。也不要施肥,等它恢復生長後再開始施肥即可。
③ 鬱金香的繁殖方法,栽培方法有哪些
一、鬱金香繁殖
分球繁殖
栽種的母球生長過一季後,周圍出現許多小鱗莖,將鱗莖按大小分類,分開種植,大球開花較早,當年栽種,當年開花,小球需要1~2年開花。
播種繁殖
播種繁殖適宜大量栽種,多用於培育新品種。首先,選購好種子,可以多個品類混合播種。10月播種在室內的土盆中,室外用塑料薄膜覆蓋,第二年春天就發芽。3~4月開花。
二、鬱金香的栽培方法
播種時間
一般選在十一月栽種。11月,氣溫適宜,可以給種球足夠的發芽時間,發芽後藏在土裡過冬,來年春天植株旺盛。
選種
買種球時,檢查是否有破損或者爛掉的痕跡。種球大一點、質量好一些的開花更好看。種球質量較差,可能沒開花就爛掉了!
土壤
花盆選用下方有氣孔的。土壤選擇通透性較好的營養土質,和普通的泥土混合使用效果更好。在種之前,盡量保持土壤乾燥,土太濕可以曬一曬再用。
種植
種之前,把種球上褐色的皮去掉。土埋的不要太深,容易爛根,3~4厘米就好,露一點莖在外面,以防澆水的時候把球根沖出土面。
生根
栽種之後就等生根了。這段時間,可以不放在陽光下,放在陽台上沒有陽光的地方,保持土壤乾燥。大約半個月左右,輕輕搖晃一下花盆,感覺不到明顯的晃動就證明根已經長出來了!千萬不要將球根挖出來確認,否則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
澆水
確認已經長出根後,馬上移到有陽光的地方,但要避免暴曬。適當澆水,保持土壤相對乾燥。過段時間就會發芽,要經常曬太陽。再發芽過程中會經歷漫長的冬天,不用擔心鬱金香會受凍,移到陽台避風出就好,來年三四月就會開花啦!
④ 鬱金香是什麼時候種植的怎麼種啊
1、種植鬱金香一般在秋季進行最佳,大概時間為10月份下旬到12月份期間。種植的時間不可以過早或過晚,以免天氣太熱或太冷而阻礙其生根。
2、繁殖栽培
鬱金香通常分球繁殖,以分離小鱗莖法為主。秋季9~10月分栽小球。母球為一年生,即每年更新,花後在鱗莖基部發育成1~3個次年能開花的新鱗莖和2~6個小球,母球乾枯。母球鱗葉內生出一個新球及數個子球,發生子球的多少因品種不同而異,與栽培條件也有關,新球與子球的膨大常在開花後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
可於6月上旬將休眠鱗莖挖起,去泥,貯藏於乾燥、通風和20~22℃溫度條件下,有利於鱗莖花芽分化。分離出大鱗莖上的子球放在5~10℃的通風處貯存,秋季9~10月栽種,栽培地應施入充足的腐葉土和適量的磷、鉀肥作基肥。
植球後覆土5~7厘米即可。秋季露地播種,深度1~1.5厘米。母球鱗葉內發生子球的多少,因品種不同而異,與栽培條件也有關。次春可發芽,四至五年才能開花。新球與子球的膨大,常在開花後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
(4)春季34月開花的鬱金香的栽培技術擴展閱讀:
葯理作用
曾有報導,花和葉中含一種有毒生物鹼,其生理作用類似西發丁鹼(Veratrine)鬱金香甙ABC對枯草桿菌有抑製作用。鬱金香汁通過陽離了及陰離子交換樹脂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仍有抗菌作用。莖和葉的酒精提取液,對Bacillus cereus mycoides 有抗菌作用,其活性成分中含有多種氨基酸。
觀賞價值
鬱金香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還是優良的切花品種,花卉剛勁挺拔,葉色素雅秀麗,荷花似的花朵端莊動人,惹人喜愛。在歐美視為勝利和美好的象徵,荷蘭、伊朗、土耳其等許多國家珍為國花。
⑤ 元旦開花上市的鬱金香和春季(3、4月)開花的鬱金香的栽培技術有何不同
正常情況下,復鬱金香的開花制時間在3-5月份,但通過控制溫度可以改變花期。如果在6-7月份先放到34℃的高溫下一周,再放到17℃的環境中兩個月,就可以促進花芽分化。9月種下後,12月即可開花。如果其花芽分化後立刻放到9℃環境中一周,等到9月種下後,第二年2月就能開花。
⑥ 鬱金香什麼時候開花,怎麼栽植,一起學習下吧
鬱金香為百合科鬱金香屬的草本植物,鬱金香花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狀,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艷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厘米,寬2-4厘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
鬱金香開花時間參差不齊,有些比較早,它們在3月初就開花了,而晚的要到4月底,開花時間又短,一般十幾天。而且按照生長地區緯度不同而花期也不同,普遍是在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而且鬱金香開花時間是在早上八點左右,所以你想看著它開花的話,可要早點起來。
鬱金香比較適宜溫和的環境,它比較適宜生長在溫度為5°-20°之間的地方,種球在栽種前要經過低溫處理的階段。如果你要在家庭種植的話,最好在正規店裡購買,因為種球大多是生產商已經處理過的,買回去可以直接下種。種植鬱金香的要考慮到溫度,如果是北方的話要在春季才能種植,而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
鬱金香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花,現在越來越多的風景區喜歡用鬱金香來點綴,增加看點,各種顏色的鬱金香都有。風景區栽植的鬱金香,一般要在年前的9月份就要開始陸地定植,這樣種植的鬱金香種球會在土裡經過自然的低溫處理,等來年氣溫回升到8°左右以後就會開始生長。
如果是大棚栽培的鬱金香,一般為了配合節日的銷售,要在年前11月份中下旬左右開始種植。根據節日需要,有時是為了配合元旦,有時是為了配合春節,所以栽培的時間段也有不同。如果是想要連續生產,可以每隔10天左右種植一批,這樣可以避免集中上市,又能保證持續的供貨。
很多人都喜歡水培鬱金香,水培鬱金香雖然好看,但是要有很高的栽培技術,水培時要注意使用適當的支架架住種球,不能把種球直接泡在水裡,後期會出現種球腐爛、水質發臭的問題,所以要用合適的器具把種球架在水面,使種球的根盤接觸到水就行。此外,水培容器里的水就和土壤的作用一樣,所以要保證水的溫度,不然根系會生長不良。
在每年的情人節為了表達愛意的少男少女們,除了玫瑰,鬱金香也成了傳情意給情人的最佳選擇。這個故事更加深了荷蘭人對這花的印象。甚至有宣傳媒介還宣揚一句箴言:「誰輕視鬱金香,誰就是冒犯了上帝。
⑦ 鬱金香花怎麼種植
鬱金香庭院種植
種球處理
鬱金香下種之前,種球需要經過低溫的處理,5℃或者9℃處理最為合適,可直接進行種植
種植時間
庭院栽培的鬱金香需要在每年的10月下旬進行種植。
盆栽種植方法
將10-15cm口徑的花盆種植1-2個種球,18-20cm的花盆每盆種植3-5個種球,栽種的時候種球的頂部應當與土壤的表面平齊。
栽後放到陰涼的地方進行觀察3-5天左右即可,然後澆透水放到室外進行養護。當盆土的表面在1cm一下的時候就需要澆水了。
每年的12月到翌年的2月應當使用塑料薄膜將花盆整個寶珠,放在室外通風向陽的地方,保持5℃根系即可生長。盆土澆水要澆透,不幹不澆。
⑧ 鬱金香怎麼種植
分球繁殖
以分離小鱗莖法為主,秋季9~10月分栽小球,母球為一年生,即每年更新,花後在鱗莖基部發育成1~3個次年能開花的新鱗莖和2~6個小球,母球乾枯。母球鱗葉內生出一個新球及數個子球,發生子球的多少因品種不同而異,與栽培條件也有關,新球與子球的膨大常在開花後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5]
國畫鬱金香照片集錦
國畫鬱金香照片集錦(12張)
可於6月上旬將休眠鱗莖挖起,去泥,貯藏於乾燥、通風和20~22℃溫度條件下,有利於鱗莖花芽分化。分離出大鱗莖上的子球放在5~10℃的通風處貯存,秋季9~10月栽種,栽培地應施入充足的腐葉土和適量的磷、鉀肥作基肥。植球後覆土5~7厘米即可。
秋季露地播種,深度1~1.5厘米。母球鱗葉內發生子球的多少,因品種不同而異,與栽培條件也有關。次春可發芽,四至五年才能開花。新球與子球的膨大,常在開花後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2]
栽培
栽培鬱金香可地栽,也可盆栽。栽培時間,兩種栽法都可在10月下旬進行。地栽的株行距14~16厘米,施足底肥,覆土深度4厘米左右,溝深15~20厘米,栽後澆水。在發芽和開花前後,施2~4次薄肥。盆栽要選充實肥大的球莖,30厘米花盆內可栽3~5球。球頂與土面平齊。秋季種植後即將盆埋入
土中,春天再挖出,放置陽光充足、通風良好處,正常澆水施肥,即可按時開花。
地栽要求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pH6.6~7,深耕整地,以腐熟牛糞及腐葉土等作基肥,並施少量磷、鉀肥,作畦栽植,栽植深度10~12厘米。一般於出苗後、花蕾形成期及開花後進行追肥。冬季鱗莖生根,春季開花前,追肥2次。3月底至4月初開花,6月初地上部葉片枯黃進入休眠。生長過程中一般不必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天旱時適當澆些水。其栽培管理要點基本與風信子相同;只是鬱金香品種間易雜交使品種混雜,應注意隔離栽植。鬱金香鱗莖含澱粉多,貯藏期間易被老鼠吃掉,應注意收藏。
鬱金香屬於鱗莖植物,需要經過一定的低溫階段,並在花莖充分生長後才能正常開花。常規栽培是一般的栽培方式,是沒有對鬱金香鱗莖進行過冷處理的栽培方式。
鬱金香鱗莖應該種植在土層深厚、肥沃的沙性土壤中,其根系生長最忌積水,選擇的地勢一定要排水通暢。種植畦,畦寬一般為溝深 30厘米,地勢平坦的地方開溝應深一些。第一年種植的土壤如果土質較粘,可以每100平方米用兩個立方泥炭和5公斤復合肥做底肥進行土壤改良。鬱金香不宜連作,前一兩年種植過鬱金香的土地最好不再進行種植。種植鬱金香前的一個月應對土地進行深翻暴曬,消滅病菌孢子,並除去雜草。然後選擇晴朗天氣,用40%福爾馬林100倍液澆灌(深度達10厘米以上)土壤消毒後用薄膜覆蓋,覆蓋時間在一周左右。揭膜之後,把土整細,准備種植。
栽植栽種在向陽排水好的沙壤土中,一般土溫穩定低於12℃以下時可以考慮
種植。深耕後宜施用腐熟的牛糞和其他的磷鉀肥(每平方米施用五氧化二磷7~10克氧化鉀1 3~15克)入土深度約為鱗莖高度的2倍,株行距為鱗莖橫徑的2~3倍,覆土後不再澆水,但須加蓋穀草,以提高土壤濕度並防止土壤板結。待幼芽剛出土展葉前,施1次稀薄的氮肥;現蕾後加大肥料濃度(10%肥90%水)。生長期間一般不澆水,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即可,若天氣乾旱,可澆1~2次透水(濕潤深度15厘米左右)。作為切花使用的,應在花蕾完全變色時剪取,瓶插的觀賞期約10天。
種球栽種前應進行消毒處理,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或福爾馬林溶液浸放30分鍾,晾乾後種植。生產性種植的密度可以控制在12×12厘米或13×12厘米,根據品種不同而略有差異。一般葉片直立性強,植株矮小的品種可以適當密植。
如果是展覽性種植,可以放到20~25厘米,栽植的深度為種球頂距土表4~5厘米。栽培後澆一次透水,以防止乾燥脫水。鬱金香多為盆栽觀賞,作地被植物及葯用。
⑨ 鬱金香種植技術
鬱金香性喜陽光充足、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忌酷暑、濕澇。宜疏鬆、肥沃、微酸性、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忌鹼土和連作。具有夏季休眠,秋季栽植,冬季在土內生長的特性。生長開花適溫15℃-20℃,鱗莖夏季貯藏溫度20℃-25℃,冬季能耐低溫。鬱金香以分球繁殖為主。6月份將休眠鱗莖掘起,晾乾後放通風陰涼乾燥處貯藏,到10月份進行栽種。栽種地點宜選擇土層深厚、背風向陽而又高燥的地方。深耕地後施入混合基肥(腐葉土、餅肥及骨粉)。上墊一層土,噴施新高脂膜500倍液拌種(提高發芽率)後再栽種。覆土深度一般為10厘米-15厘米,栽後澆一次透水,入冬前再澆一次透水,寒冷地區,覆蓋稻草等物防凍。自萌芽出土後,可每10天左右施1次稀薄液肥,適量澆水,放向陽處養護。翌春幼葉萌發後10天-15天澆1次水,保持土壤濕潤狀態。展葉前和現蕾初期各施1次腐熟稀薄餅肥水或復合化肥。開花前往葉面上噴1次0.2%磷酸二氫鉀,花蕾期噴施花朵壯蒂靈,可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艷麗、花香濃郁、花期延長。花謝後,除預留種子的母株外,其餘的需及時剪除花莖,以便使養分集中供給新鱗莖發育。此時,澆水次數要逐漸減少,以利新鱗莖膨大和質地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