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斯坦2010年鬱金香革命
⑴ 吉爾吉斯斯坦為什麼發生騷亂
人民網4月9日訊 7日,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納倫市、塔拉斯市等地發生大規模騷亂。吉衛生部宣布,騷亂事件已導致40人死亡,400多人受傷。目前吉爾吉斯斯坦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緊急狀態,並在比什凱克市實行宵禁。
反對派8日在比什凱克宣布成立以吉前外長、社會民主黨議會黨團領袖奧通巴耶娃為總理的臨時政府。有消息稱,吉總統巴基耶夫目前在吉南部一城市,並已經提出要與臨時政府舉行對話。
9日下午,針對吉爾吉斯斯坦出現的騷亂問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國周邊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趙鳴文做客強國論壇,與網友在線交流。
趙鳴文說,吉爾吉斯斯坦此次的騷亂事件有三大誘因,第一、由於吉爾吉斯的「鬱金香革命」,也可以說是2005年3月事件以後,巴基耶夫政府沒有能解決好本國的經濟、民生和腐敗等問題,導致民眾不滿情緒不斷滋生蔓延。第二、巴基耶夫政府一直沒有能有效解決和緩解與反對派之間的矛盾,加上應對金融危機的舉措有限,民眾的期望值與巴基耶夫政府的政治和經濟改革成果落差較大,廣大人民對現政府漸漸失去了信心。第三、2009年底和2010年初,受能源供應過價格上漲的影響,吉當局將民用和供暖費等生活用品大幅提高,引發了民眾的極大不滿。
吉爾吉斯斯坦地處中亞,戰略地位重要,有網友提問嘉賓,從地處中亞地區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國家發生騷亂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趙鳴文分析,深層次原因主要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內部因素:一是民生問題較為突出。這些年來,它的經濟發展緩慢,吉爾吉斯512萬人口大約有1/3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外債總額近年來連年攀升,2009年,它的外債已經從前幾年的20億美元上升到24.28億美元,佔到了吉GDP50%以上,經濟同比下降6.1%,從先前的8.4%降到了去年的2.3%。那麼,索姆貶值11.43%,吉GDP的45%要靠來自國民境外的勞務收入。512萬人口中,竟有1/4的人在俄打工。由於俄羅斯較少外籍勞工的配額,使吉去年來自俄羅斯的僑匯急劇下降,隨之GDP也減少了30%的收入。為應對經濟形勢的嚴峻情況,吉政府不得不先後國際社會求助了700萬美元和400萬美元兩筆贈款和貸款,用於改善財政和民生狀況。
物價上漲民眾生活困難。吉平均工資才100美元左右,較高的也不過在300—400美元左右,但物價卻持高不下。一般的兩居室住房每月租金也要在400—500美元。冬季的西紅柿要達到每公斤4美元,黃瓜每公斤也3—4美元上下。肉類食品更是很高,普通人家的餐桌上並不是每天都能見到。去冬今春以來,吉民用水電、供熱費上漲1.5至4倍以上,天然氣和食品等生活用品也大幅調價,且傳聞,今年下半年的物價還要上漲。由於吉國基本上還是延續蘇聯時期的一些福利保障體系,民用水電價格基本維系在較低水平,水價合人民幣在2—3角/每噸左右,電價也不超過人民幣2角,基本上適應了其低工資的水準。由於民生商品突然成倍上漲,直接危及民眾的切身利益,廣大人民淤積的不滿隨之開始爆發,反對派借機鼓動給政府施壓。
二是,吉政府施政不當2005年「三月事件」後,巴基耶夫吸取了前任一介書生阿卡耶夫執政軟弱痛失江山的教訓,極力樹立強勢總統形象,對反對派打壓過於強硬和簡單,不斷引起反對來的強烈反彈。
三是,政局持續動盪2005年以來,吉政壇一直動盪不定,反對派不斷向巴基耶夫政府發難,總理內閣不斷更迭。巴基耶夫幾乎一直在與反對派較量。規模最大的一次是2007年夏,吉反對派積聚全部力量向巴基耶夫總統反擊,上萬人在總統府前安營紮寨示威,要求巴基耶夫下台,並宣布成立新的內閣。後來,在國際社會的斡旋下,巴基耶夫總統作了一定妥協,方才平息這場規模巨大的風波。
四是,未能消除腐敗2005年「三月事件」後,人們希望阿卡耶夫的離去能換上一個全新的、清正廉潔的政府,不再有家族統治的色彩,然而,5年的現實卻沒有能給吉民眾一個比較滿意的答案。民眾的期望與巴基耶夫所能做的形成巨大反差。巴基耶夫提出打擊腐敗,但收效不大,未能在革命後的幾年裡使民眾盡快擺脫貧困、消除腐敗。人們不斷指責巴基耶夫涉嫌任人唯親、搞家族式統治和君主專制,將其弟弟和兒子安排在國外和政府重要職位上,並企圖將權力交給自己的小兒子馬克西姆,沒能擺脫前任領導的家族統治窠臼,繼續維系著一個新的家族網路。前不久,由巴基耶夫安排召開了首屆「社會各界代表大會」,並將該代表大會變成隸屬於總統的常設協商性機構。人們普遍認為這個模式是在為將權力移交給巴基耶夫的小兒子做准備。(在2009年的政改中,32歲的馬克西姆被任命為發展和革新部長,掌控吉主要財政大權。
五是,「南北矛盾」沒有解決。六是,民眾對「鬱金香革命」成果不滿。(楊牧)
⑵ 顏色革命是什麼
顏色革命(Coulor Revolution),又稱花朵革命,是指21世紀初期一系列發生在獨聯體國家和中亞地區的以顏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進行的政權變更運動。參與者們通常通過非暴力手段來抵制他們所認為的獨裁政府,擁護民主、自由以及國家的獨立。他們通常採用一種特別的顏色或者花朵來作為他們的標志。目前顏色革命已經在塞爾維亞、喬治亞、烏克蘭和吉爾吉斯斯坦這幾個國家取得成功。[編輯本段]相關事件
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鵝絨革命又譯「絲絨革命」。不屬於顏色革命,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鵝絨革命是指東歐劇變時,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暴力沖突就實現了政權更迭,如天鵝絨般平和柔滑,故得名。「天鵝絨革命」也成為非暴力的通過和平方式更迭政權的代名詞。顏色革命基本上都是屬於「天鵝絨革命」類型。
喬治亞的玫瑰革命(Rose Revolution):發生於2003年,因喬治亞盛產玫瑰,故得名。
烏克蘭的栗子花革命即橙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發生於2004年,因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市花是橙色的栗子花故得名。由於種種原因近期(2007年)烏克蘭又有可能爆發藍色革命。
伊拉克的紫色革命(Purple Revolution):發生於2005年,伊拉克民眾選舉時,塗了紫色墨水按手印,故名。
黎巴嫩的雪松革命(Cedar Revolution):發生於2005年,雪松為黎巴嫩國樹,故名。
吉爾吉斯斯坦的鬱金香革命(Tulip Revolution)或黃色革命,檸檬革命。發生於2005年,因吉爾吉斯斯坦首都市花是迎春花,為黃色,發生革命的時間正是迎春花開的季節,故稱黃色革命,或者檸檬色革命。
⑶ 黃色革命是啥
黃色革命又稱「鬱金香革命」(Tulip Revolution),指2005年三月發生於吉爾吉斯斯坦的政治危機。
起因:選舉慘敗反對派走上街頭
⑷ 吉爾吉斯斯坦的騷亂到底怎麼回事起因和經過是什麼它咋不向中國求助捏
人民網4月9日訊 7日,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納倫市、塔拉斯市等地發生大規模騷亂。吉衛生部宣布,騷亂事件已導致40人死亡,400多人受傷。目前吉爾吉斯斯坦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緊急狀態,並在比什凱克市實行宵禁。
反對派8日在比什凱克宣布成立以吉前外長、社會民主黨議會黨團領袖奧通巴耶娃為總理的臨時政府。有消息稱,吉總統巴基耶夫目前在吉南部一城市,並已經提出要與臨時政府舉行對話。
9日下午,針對吉爾吉斯斯坦出現的騷亂問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國周邊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趙鳴文做客強國論壇,與網友在線交流。
趙鳴文說,吉爾吉斯斯坦此次的騷亂事件有三大誘因,第一、由於吉爾吉斯的「鬱金香革命」,也可以說是2005年3月事件以後,巴基耶夫政府沒有能解決好本國的經濟、民生和腐敗等問題,導致民眾不滿情緒不斷滋生蔓延。第二、巴基耶夫政府一直沒有能有效解決和緩解與反對派之間的矛盾,加上應對金融危機的舉措有限,民眾的期望值與巴基耶夫政府的政治和經濟改革成果落差較大,廣大人民對現政府漸漸失去了信心。第三、2009年底和2010年初,受能源供應過價格上漲的影響,吉當局將民用和供暖費等生活用品大幅提高,引發了民眾的極大不滿。
吉爾吉斯斯坦地處中亞,戰略地位重要,有網友提問嘉賓,從地處中亞地區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國家發生騷亂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趙鳴文分析,深層次原因主要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內部因素:一是民生問題較為突出。這些年來,它的經濟發展緩慢,吉爾吉斯512萬人口大約有1/3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外債總額近年來連年攀升,2009年,它的外債已經從前幾年的20億美元上升到24.28億美元,佔到了吉GDP50%以上,經濟同比下降6.1%,從先前的8.4%降到了去年的2.3%。那麼,索姆貶值11.43%,吉GDP的45%要靠來自國民境外的勞務收入。512萬人口中,竟有1/4的人在俄打工。由於俄羅斯較少外籍勞工的配額,使吉去年來自俄羅斯的僑匯急劇下降,隨之GDP也減少了30%的收入。為應對經濟形勢的嚴峻情況,吉政府不得不先後國際社會求助了700萬美元和400萬美元兩筆贈款和貸款,用於改善財政和民生狀況。
物價上漲民眾生活困難。吉平均工資才100美元左右,較高的也不過在300—400美元左右,但物價卻持高不下。一般的兩居室住房每月租金也要在400—500美元。冬季的西紅柿要達到每公斤4美元,黃瓜每公斤也3—4美元上下。肉類食品更是很高,普通人家的餐桌上並不是每天都能見到。去冬今春以來,吉民用水電、供熱費上漲1.5至4倍以上,天然氣和食品等生活用品也大幅調價,且傳聞,今年下半年的物價還要上漲。由於吉國基本上還是延續蘇聯時期的一些福利保障體系,民用水電價格基本維系在較低水平,水價合人民幣在2—3角/每噸左右,電價也不超過人民幣2角,基本上適應了其低工資的水準。由於民生商品突然成倍上漲,直接危及民眾的切身利益,廣大人民淤積的不滿隨之開始爆發,反對派借機鼓動給政府施壓。
二是,吉政府施政不當2005年「三月事件」後,巴基耶夫吸取了前任一介書生阿卡耶夫執政軟弱痛失江山的教訓,極力樹立強勢總統形象,對反對派打壓過於強硬和簡單,不斷引起反對來的強烈反彈。
三是,政局持續動盪2005年以來,吉政壇一直動盪不定,反對派不斷向巴基耶夫政府發難,總理內閣不斷更迭。巴基耶夫幾乎一直在與反對派較量。規模最大的一次是2007年夏,吉反對派積聚全部力量向巴基耶夫總統反擊,上萬人在總統府前安營紮寨示威,要求巴基耶夫下台,並宣布成立新的內閣。後來,在國際社會的斡旋下,巴基耶夫總統作了一定妥協,方才平息這場規模巨大的風波。
四是,未能消除腐敗2005年「三月事件」後,人們希望阿卡耶夫的離去能換上一個全新的、清正廉潔的政府,不再有家族統治的色彩,然而,5年的現實卻沒有能給吉民眾一個比較滿意的答案。民眾的期望與巴基耶夫所能做的形成巨大反差。巴基耶夫提出打擊腐敗,但收效不大,未能在革命後的幾年裡使民眾盡快擺脫貧困、消除腐敗。人們不斷指責巴基耶夫涉嫌任人唯親、搞家族式統治和君主專制,將其弟弟和兒子安排在國外和政府重要職位上,並企圖將權力交給自己的小兒子馬克西姆,沒能擺脫前任領導的家族統治窠臼,繼續維系著一個新的家族網路。前不久,由巴基耶夫安排召開了首屆「社會各界代表大會」,並將該代表大會變成隸屬於總統的常設協商性機構。人們普遍認為這個模式是在為將權力移交給巴基耶夫的小兒子做准備。(在2009年的政改中,32歲的馬克西姆被任命為發展和革新部長,掌控吉主要財政大權。
五是,「南北矛盾」沒有解決。六是,民眾對「鬱金香革命」成果不滿。(楊牧)
⑸ 顏色革命是指什麼
顏色革命(Coulor Revolution),又稱花朵革命,是指21世紀初期一系列發生在獨聯體國家和中亞地區的以顏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進行的政權變更運動。參與者們通常通過非暴力手段來抵制他們所認為的獨裁政府,擁護民主、自由以及國家的獨立。他們通常採用一種特別的顏色或者花朵來作為他們的標志。目前顏色革命已經在塞爾維亞、喬治亞、烏克蘭和吉爾吉斯斯坦這幾個國家取得成功。因為沒用採用軍事手段,所以沒有大規模的人員傷亡。但在軍隊與民眾發生沖突時,可能會有人受傷。
顏色革命的目的:顏色革命發生的國家通常不支持西方國家,比較中立或偏向俄羅斯。美國中情局曾經承認「『顏色革命』的目的在於在獨聯體內挖掉俄羅斯的臂膀,限制俄羅斯的崛起。」此外,在能源豐富的地區,如伊朗等,美國為了獲取大規模的石油,減少對中東石油的依賴,也會發動顏色革命
[編輯本段]相關事件
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鵝絨革命又譯「絲絨革命」。不屬於顏色革命,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鵝絨革命是指東歐劇變時,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暴力沖突就實現了政權更迭,如天鵝絨般平和柔滑,故得名。「天鵝絨革命」也成為非暴力的通過和平方式更迭政權的代名詞。顏色革命基本上都是屬於「天鵝絨革命」類型。
喬治亞的玫瑰革命(Rose Revolution):發生於2003年,因喬治亞盛產玫瑰,故得名。
烏克蘭的栗子花革命即橙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發生於2004年,尤先科的選舉活動中使用橙色作為其代表色,因此這場運動使用橙色作為抗議的顏色。這個運動的標志是橙絲帶和一面書有Так! Ющенко!(「對!尤先科!」)的旗。由於種種原因近期(2007年)烏克蘭又有可能爆發藍色革命。
伊拉克的紫色革命(Purple Revolution):發生於2005年,伊拉克民眾選舉時,塗了紫色墨水按手印,故名。
黎巴嫩的雪松革命(Cedar Revolution):發生於2005年,雪松為黎巴嫩國樹,故名。
吉爾吉斯斯坦的鬱金香革命(Tulip Revolution)或黃色革命,檸檬革命。發生於2005年,因吉爾吉斯斯坦首都市花是迎春花,為黃色,發生革命的時間正是迎春花開的季節,故稱黃色革命,或者檸檬色革命。
在艾哈邁迪·內賈德進行第二次選舉時,伊朗險些發生「顏色革命」。所幸軍隊及時維持秩序,才使社會恢復秩序。
顏色革命發生過程:
首先,顏色革命的發生地大多為資產階級國家,因為憲法的規定,一個國家有多個政黨,並都可以參與選舉,因此顏色革命主力往往是現任政權的反對黨。
在選舉時,美國等西方國家通過大規模的宣傳手段,讓民眾誤以為在選舉中存在違規作弊行為,進而走上街頭抗議,這樣首先削弱了現任政府的民心。
接下來,西方國家就會利用所謂的民間組織。這些民間組織大多以人權來標榜,得到西方國家的資金援助。民間組織會大規模的向議會(或國會)提交法案,要求重新選舉。這時西方國家會在聯合國或各種國際會議上發難,從而使這個國家重新進行選舉。
這是反對黨就會利用民眾的支持,奪取政權。是這個國家政權更迭,達到西方國家不可告人的目的
⑹ 吉爾吉斯斯坦南部騷亂事件的表態
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人士稱,本次大規模騷亂的直接導火索是政府拘捕了「阿塔—梅肯」(祖國)黨副主席謝爾尼亞佐夫。2010年4月6號下午,約1500名示威者圍攻並佔領了塔拉斯州政府大樓,將州長扣為人質,要求釋放謝爾尼亞佐夫。警方出動大量警力,解救了被扣押的州長,騷亂持續到深夜。反對派計劃7號在全國各地舉行「人民大會」,但沒有得到政府批准。
2010年4月7號上午,反對派支持者在全國多個州市大規模沖擊政府機關。在首都比什凱克,上萬名反對派示威者沖破警察在市郊的防線,聚集到位於比什凱克市中心的總統府前。他們要求總統巴基耶夫和總理烏謝諾夫出來當面談判,但遭到政府拒絕。反對派支持者於是試圖強行沖進總統府大樓,與防暴警察發生激烈沖突。
此外,反對派支持者在塔拉斯州、納倫州、楚河州等多個州沖擊並佔領了當地政府大樓。吉爾吉斯斯坦前總檢察長、現反對派領袖之一的別克納扎羅夫當天表示,反對派的最終目的就是奪取國家政權。當天下午,吉爾吉斯斯坦國家電視台第一頻道和第五頻道中斷電視信號,國家電視台被反對派支持者佔領。此外,比什凱克瑪納斯國際機場從當天20點關閉,所有航班一律暫時取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俄羅斯對外政策室主任、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萬成才分析稱,吉爾吉斯此次騷亂的根本原因在於國內長期存在的南北矛盾、經濟不平衡以及私有化導致的利益分配不公。
首先,吉爾吉斯長久以來存在的南北矛盾一直未能解決。由於連綿的大山將吉爾吉斯南北兩部分隔開,南北交通不便,發展也不均衡。北部發展相對較快;而南部經濟發展緩慢,因為貧窮,且距阿富汗較近,南部的毒品與恐怖主義也日益嚴重。2005年吉爾吉斯爆發的「鬱金香革命」則是由南方率先發起,現任總統巴基耶夫就來自南部。巴基耶夫連任總統以後,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存在的南北矛盾。此次騷亂則是由北方發起,逐漸從北方向首都蔓延。
其次,吉爾吉斯斯坦經濟不景氣也是騷亂爆發的重要原因。「從反對派的訴求中,諸如要求降低物價,減少稅收等便可以看出經濟原因。吉爾吉斯經濟比較單一,遭受金融危機沖擊之後,吉爾吉斯成為中亞五國中經濟最不好的國家。還能控制,但物價上漲,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是導致騷亂爆發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私有化過程中的財產利益分配不公亦是騷亂爆發的原因之一。此次,反對派提出的口號中,有一點要求能源、通訊、網路企業重新收歸國有。「為何會要求收歸國有?吉爾吉斯國有資源在私有化以後,收費大大提高,資本家只顧賺錢,大大加重了普通民眾的承受能力。因此,他們希望重新收歸國有。」
萬成才認為,中亞國家大都處於過渡時期,在政治轉軌、經濟轉型期間,出現問題也並不奇怪。這其中既有政治因素,也有經濟因素,還有財產利益分配的問題,需要一個過程。他同時認為此次騷亂不會對整個地區局勢產生大的影響。
⑺ 吉爾吉斯斯坦為什麼爆發沖突
首先是蒼蠅不盯無縫的雞蛋,主要是內部因素:(這些你可以在網上新聞分析來看,主要有三點)
第一、由於吉爾吉斯的「鬱金香革命」,也可以說是2005年3月事件以後,巴基耶夫政府沒有能解決好本國的經濟、民生和腐敗等問題,導致民眾不滿情緒不斷滋生蔓延。第二、巴基耶夫政府一直沒有能有效解決和緩解與反對派之間的矛盾,加上應對金融危機的舉措有限,民眾的期望值與巴基耶夫政府的政治和經濟改革成果落差較大,廣大人民對現政府漸漸失去了信心。第三、2009年底和2010年初,受能源供應過價格上漲的影響,吉當局將民用和供暖費等生活用品大幅提高,引發了民眾的極大不滿。
其次,是大國博弈的結果,現任政府是所謂「鬱金香革命」中受美國人支持建立起來的,執行親美反俄的政策,為美軍提供了軍事基地,所以很受俄國人痛恨。
從這次沖突來看,吉爾吉斯軍方站在反對派一邊,美國人沒有提供足夠的支持,是導致政府垮台如此迅速的直接原因。按照我個人的觀點,俄國關系密切的軍方採取這樣的態度,很明顯是有俄羅斯的幕後舉動。而美國為了爭取俄羅斯支持制裁伊朗,很可能是默許了俄羅斯的行動,放棄吉爾吉斯來換取俄羅斯在伊朗問題上的讓步。(對於外部原因,是我個人的揣測。)
⑻ 黃色革命是啥呀
黃色革命又稱「鬱金香革命」(Tulip Revolution),指2005年三月發生於吉爾吉斯斯坦的政治危機。
⑼ 吉爾吉斯斯坦騷亂 吉爾吉斯斯坦暴亂:鬱金香革命與冷戰的後遺症
有可能是美國CIA策劃的,因為CIA一向喜歡搞這些活動。因為目前沒有吉的美駐軍,那軍事基地其實都是運輸非軍事武器的,更沒有士兵守駐,估計不久將以維和為由駐軍 ,各大網站目前都在挑釁美俄,其實都是瞎談,其實美俄估計不想打仗,只是很多人喜歡讓他們打仗,包括我也喜歡,窮人都喜歡內亂而獲得利益。包括不滿政府者,他們也希望通過世界大戰而讓政府垮台。所以說我從不相信大網站說的話,其實各大網站是最喜歡搞這些的,他們只不過是故意挑撥兩大國之間的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