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紫羅蘭踩點

紫羅蘭踩點

發布時間: 2022-07-20 02:43:19

情人節賣花方法

每年 2月 14日,通常在情人節中,以贈送一支紅玫瑰來表達情人之 間的感情。將一支半開的紅玫瑰襯上一片形色漂亮的綠葉,然後裝在一個透明的單支花的膠袋中,在花柄的下半部用綵帶繫上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形成一個精美秀麗的小型花束,以此作為情人節的最佳禮物。

玫瑰是世界主要的禮品花之一,表明專一,情感和活力。玫瑰一般有深紅、粉紅、黃色、白色等色彩。著名品種有伊里莎白女王(紅色)、初戀(黃色)等。情人節以送紅玫瑰的最多。

給情人送玫瑰以幾枝為宜?當然是越多越好,一枝取情有獨鍾之意,三枝則代表「我愛你」。送 6枝,8枝代表吉祥數,送 11枝,是將 10枝送給最心愛的人,另一枝代表自己。至於送 24枝則是國際性的常例,12枝為一打,代表一年中的 12個月,有追求圓滿,年年月月獻愛心之意。

1朵 你是我的唯一(心中只有你)
2朵 你依我依(世界只有你和我)
3朵 我愛你
4朵 誓言,承諾
5朵 無悔
6朵 順利
8朵 禰補
9朵 長相守,堅定
10朵 十全十美
11朵 最愛
100朵 白頭皆老,百年好合
101朵 直到永遠,無盡的愛
999朵 天長地久

情人節贈女友
(二月十四日)

玫瑰(紅) ——深愛著你,真誠的愛情
玫瑰(白) ——天真,純潔,尊敬
玫瑰(粉紅) ——感動,愛的宣言,銘記於心
鬱金香(紅) ——愛的表白,喜悅,熱愛
鬱金香(白) ——純情,純潔
鬱金香(紫) ——無盡的愛,最愛
鬱金香(粉) ——熱愛,幸福
鬱金香(黃) ——高貴,珍貴
滿天星、三輪草 ——想念
風鈴草 ——溫柔的愛
粉牽牛花 ——柔情
丁香 ——青春、歡 笑
敗醬 ——純潔、柔情
鳳梨 ——完美無缺
毋忘我 ——永恆的愛
羽扁豆 ——幸福
金魚草 ——愉快
紅山茶 ——天生麗質
紫丁香 ——初戀
酸模 ——愛情、愛慕
蝴蝶蘭 ——初戀

情人節贈男友
(二月十四日)

扶郎花 ——扶助郎君
馬蹄蓮 ——害羞
櫻草花 ——青春、美麗
月見草 ——默默的愛
檸檬樹花、忍冬—— 忠誠的愛
長春花 ——愉快的回憶
紫羅蘭 ——貞潔
紅掌 ——天長地久
菖蒲 ——順從
婆婆納 ——女性的忠貞

❷ 語文考試應該怎麼樣答閱讀題和寫作文

做到閱讀的時候的:首先要認真仔細的看一遍文章,理理思緒。然後看題目,把題目的問題帶入文章尋找!一般這樣會比較有效一點!

我覺得做閱讀最重要的是一個「悟」字。 這首先跟平時的閱讀量有關,也跟個人性格有一定關系。做閱讀題,首先要通讀全文,用心去理解作者 字里行間所要表達之意,弄懂作者這樣說某句話的意思。再針對下面提出的問題作答,切記要對應回原文!! 記住!閱讀不但要量多而且還要悟多,用心看幾篇考試的閱讀文章,對應回所提出的問題,思考下為什麼要這樣問,為什麼要這樣答! 按此方法試試,應該會好快見效的。 下面一篇摘來文章,希望對你做語文閱讀有幫助 語文閱讀理解題是一種綜合性的題型,它能有效地檢測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素質。其問題設置大致分三個層次:直接源於原文,間接源於原文,超越原文。對第一層問題,需要認真感知原文,並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從原文或自己的知識儲備中覓得答案;對第二層問題,需要反復強化、整體感知原文,對文意做到融會貫通,並積極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對第三層問題,需要高度領悟文意,並在此基礎上積極運行延伸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等思維活動,才可形成答案。但筆者發現有一些中學生在做題時卻往往急於求成,做題過程流於急促浮躁,問題答案流於偏淺疏漏,不能優質高效地做好閱讀理解題。那麼,怎樣才能革除這種毛病,做好閱讀理解題呢?筆者有以下幾點經驗:

一、讀,且熟讀。閱讀的理解的基礎。要產生深刻透徹的理解,就必須反復閱讀。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文章的主要觀點、中心意思及寫作思路、行文線索都是隱匿於文章之中的,因此只要反復閱讀、強化感知,才能深刻領悟和准確把握。但有些同學卻急於求成,忽視對原文的閱讀,只「水過地皮濕」般泛泛而讀,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因而對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錯誤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進行理解,豈不是強為「無米之炊」?得出的結論,豈不成了「空中樓閣」?當然,熟讀並不等於機械重復,在熟讀的同時應給予思維一定的時間和空間。

二、思、且深思。只要深思,才有發現。所謂深思,就是讀者應站在作者的高度,有機結合自身的文化素質和主觀意識,積極、高效、縝密地運行思維,深刻發掘文章深層意蘊的心理過程。任何文章都會給讀者留下一定的思維空間。因此,我們不應惰於思考,不應淺嘗輒止,應深化思考,切中肯綮,惟其如此,問題的解決才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

三、取、忌斷章取義。文章是作者的意識整體。各部分之間,各個層次之間都是血肉相聯,渾然一體的。因此,我們怎能忽視文章的整體性,怎能管窺蠡測,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斷章取義呢?正確的做法是應從文章的整體出發,應於文章的高處大處著眼,由淺入深,層層深如,層層確定。惟其如此,我們的理解才不失之偏頗,謬誤叢生。
基本功
材料:1.材料包括語言材料.生活材料以及歷史材料。
(語言的基本材料是字、詞、句;生活材料是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感;歷史材料是從書籍中吸取有用的東西)
2.材料在於積累。
審題:1.審題就是弄清題目的意思,琢磨關鍵詞。
2.從題目中找到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中心。
3.辨別清楚是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包括議論、想像、抒情、應用文、讀/觀後感)
立意:1.文章要有一個明確的中心。
2.中心是文章的靈魂。
3.中心一定要健康。
4.提高確定中心的能力,貴在提高思想認識水平。
選材:1.選材要圍繞中心。
2.選材要典型、有代表性。
3.選材要新穎,有時代感。
構思:一、想好再寫。
1.先根據題目確定中心。
2.其次考慮為表現中心,挑選恰當的材料。
3.要想如何組織、安排、挑選的材料。
二、編寫提綱。
1.先確定中心思想。
2.然後明確段落大意。
3.最後確定詳略主次。
技巧:一、開頭的辦法。
1.提出問題開門見山。
2.交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或描寫環境。
二、結尾的辦法。
1.自然結尾或照應前文。
2.總結全文或發出號召希望。
三、過渡的方法。
1.語言過渡或時間過渡。
四、照應的方法。
1.首尾呼應或開頭和中間照應。
五、詳略的寫作。
1.與中心密切相關的詳寫。
2.與中心關系不大的略寫。
六、描寫的寫作。
1.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人和景物的特徵與狀態。
2.寫具體些可以使描寫的對象更鮮明、更形象。
七、動靜的寫作。
1.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修改: 一、中心的修改。
1.通過對材料和詳略的調換,使中心更完美。
二、結構的修改。
1.通過對邏輯和層次的調整是使結構更合理。
三、語言的修改。
1.通過改錯補漏,增刪調換,使語言更准確。
四、標點的修改。
1.正確運用標點符號。

記事
寫一件事:1.遵循記事作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2.掌握記敘的方法。(順序、倒敘、插敘)
寫幾件事:1.弄清楚究竟要寫幾件事。
2.圍繞中心選擇材料。
3.擬定提綱,突出詳略。
4.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活動:1.寫活動也是記事,遵循六要素原則。
2.要突出活動的特點。
3.要積極參加活動,了解活動的目的、安排等。
4.安排好表達順序,選擇縱向或橫向的安排。
5.點面結合,將活動局部和全局結合起來寫。
場面:1.圍繞文章的中心。
2.概括寫具體寫相結合。
3.觀察的順序有定點觀察,由主到次和移步換景。
4.景物和人物活動相結合。
5.表達要有條理。

寫人
外貌:1.抓住人物的特點。
2.有重點的寫外貌。
3.有順序的寫外貌。
4.靈活的描寫外貌。
行動:1.寫好連續動作。
2.間隔的寫連續動作,中間穿插其他內容。
3.具體寫出動作的特點。
4.精選動詞,描寫准確。
5.寫好動作細節。
語言:1.語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反映人物職業、性格。
2.語言要簡潔、實在。
3.語言要符合生活實際。
4.語言有四種書面形式。(a.小敏說:「…………」b.「…………」小敏說。c.「……」小敏說:「……」d.「…………」)
5.注意語言形式和變化。
心理活動:1.寫清產生心理活動的起因。
2.注意些心理活動的層次。
3.通過幻覺和夢境描寫心理活動。
4.注意寫心理活動的人稱。

寫景
觀察:1.確定觀察目的。
2.直接目的和間見目的。
3.選擇觀察角度。(環視、仰視、俯視、透視……)
4.掌握觀察方法。(順序法、連續法、比較法……)
5.積累素材。
抓住特徵:1.抓住景物最突出的地方。
2.根據中心需要描寫景物。
3.寫景的文章寫景是為表達思想,抒發感情。
4.寫人記事的文章寫景是為人物或事件服務。
5.抓住最突出的景物特徵。
描寫順序:1.按時間順序描寫景物。
2.按空間關系描寫景物。
3.時間順序和空間關系相結合描寫景物。
4.以景物的內容為序。
描寫方法:1.對比描寫法是將同一景物前後對比或不同景物相比較。
2.粗筆描寫法重在描寫景物輪廓。
3.工筆描寫法精用佳,細刻地描寫景物。
4.直筆白描寫法質朴精練地描寫景物特徵。

作文,是語文綜合水平的體現。但是,對於好多同學來說,總覺得作文很深奧,不好寫。其實不然,我覺得,要寫好作文,只要注意下面這幾點,並持之以恆,經常練習寫作,寫出一手好作文也是不難的。

第一,就是詞語積累。作文,要有佳詞妙句才有文采,才能吸引人。一篇文章,假如沒有佳詞妙句,無論這件事情多麼精彩,你寫出來的文章也是平淡無味,怎麼能夠吸引人,讓人去欣賞呢?你寫的這篇文章也就等於白寫。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班的黎老師就很注重在這方面對我們的教育和引導。我在看文章、閱讀時也很注意這點。

第二個方面,就是注意留心觀察。寫作文,不是在屋子裡憋出來的,而是要到實際生活中去觀察、去體驗。因為,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嘛!有些人,他是出去「觀察」了,可是他只是走馬觀花,忽略了細節。所以寫出來的作文只是條條綱綱,根本沒有要點、細節。所以,在觀察時要留心,要仔細,才能寫出與眾不同的好作文。記得外出時,爸爸經常會指這指那,問這問那,以引起我的注意與思考。

第三嘛,就是多看課外書。這是積累詞語的重要渠道,也是寫作文的關鍵所在。包括家裡訂閱的書籍和書店的各種圖書。只要有空,我就會到書店看看各種各樣的課外書。當然,不是只看就能寫出完美無缺的作文的,關鍵還要注意積累、牢記和運用。才能實現「人為我用」,這樣在寫作文時,才能做到隨心所欲、揮筆自如。

好的讀書方法
讀書有什麼好的方法嗎?回答當然是肯定的,好的讀書方法有千種萬種,可是要想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是很不容易的,而想把這種好的讀書方法堅持下來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以為文學家把讀書人總結為四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海綿型,所有的知識全吸收,然後也不能消化全部吐出來,當然吐出來以後有點走樣。第二種就是沙漏型,什麼是沙漏型,大家看這就是沙漏型,這么多沙子等到轉過來,全部都漏光。換句話說,沙漏型就是看完了以後,和沒看一樣,一無所獲,只為了消磨時間而已,所以叫做沙漏型。第三個濾袋型,過濾的精華的部分全漏走了,剩下的都是糟粕,沙澤,指的是,看到了自己都接收,接收了書的最壞的一面。第四個大寶石型,就蒙卧兒帝國大寶石型的,這種人他可以,這種讀者很少,讀書不但自己有益受益,也對別人也受益,叫大寶石型。
我知道,許多人都想做第四種人,我也想做,但是這對我們來說太遙遠了,但我們要努力。讀書不但能增長我們的知識,而且還可以培養我們文靜的性格,但不能一目十行地讀,如果那樣的話,就真成了「沙漏型」的了。那怎樣讀,用什麼方法讀才能真正地讀好書,並會靈活地運用呢?先不說這個,首先要具備的就是一種精神,一種謙虛的精神,也不能對讀的書只滿足於一知半解,還有,要具備的就是一顆愛書的心,一顆愛讀書的心,如果對讀書連起碼的興趣都沒有,那麼再好的讀書方法用了,也是白用。在讀書之前,首先要讓自己熱愛書,喜歡讀書,給自己一個讓自己讀書的合理的理由,才能開始讀書。
具備了以上條件者,讀書才可能沒有白讀,在讀書的時候,還有一樣最基礎的,那就是要理解生字詞的意思,如果連字詞的意思都不懂,那就更不可能了解作者這本書的意思。有些書涉及到時代背景,獨到這種地方,最好了解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再開始閱讀。另外,讀書時,要做好讀書筆記,自己認為詞句優美的段落最好要摘抄下來,讀完一本書之後,可以寫一篇讀後感或好書推薦,寫完後再交給父母修改修改,這樣自己的作文水平也會慢慢地提高。如果讀的是知識類的書,例如《十萬個為什麼》,可以把裡面涉及到的知識用填空或判斷的方式出成問題,然後自己試著解答。
如果在這樣堅持先來,不敢保證你們能做「大寶石型」的讀書人,至少能做「海綿型」的讀書人。
對了,如果你還有什麼好的讀書方法,可以介紹給同學,讓大家一起分享,作文水平與閱讀水平都能齊頭並進。
寫文字是一種很有趣的事情,個人覺得,外人可以幫到的不過只是些皮毛的東西,很難提高自己的水平,如果要真正的提高,只有靠自己的感悟,要用心的去讀一些文章,用新的體會或者說感受其中的每妙,假以時日,文章自然會寫得很好。

只要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小事,留心自己的生活,多看新概念作文,這樣對寫作是後很大幫助的

寫作文要學會觀察`

我覺得最實際的方法是去看言情小說(我一同學就是靠看言情小說提高的作文水平,現在在網上寫了一篇言情的,點擊率很高)

作文最起碼有3小節,開頭寫事情的結果,中間寫原因,最後寫引起什麼思索

如何寫作文?

作文,是語文綜合水平的體現。但是,對於好多同學(其實包括原來的我)來說,總覺得作文很深奧,不好寫。其實不然,我覺得,要寫好作文,只要注意下面這幾點,並持之以恆,經常練習寫作,寫出一手好作文也是不難的。

第一,就是詞語積累。作文,要有佳詞妙句才有文采,才能吸引人。一篇文章,假如沒有佳詞妙句,無論這件事情多麼精彩,你寫出來的文章也是平淡無味,怎麼能夠吸引人,讓人去欣賞呢?你寫的這篇文章也就等於白寫。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班的黎老師就很注重在這方面對我們的教育和引導。我在看文章、閱讀時也很注意這點。

第二個方面,就是注意留心觀察。寫作文,不是在屋子裡憋出來的,而是要到實際生活中去觀察、去體驗。因為,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嘛!有些人,他是出去「觀察」了,可是他只是走馬觀花,忽略了細節。所以寫出來的作文只是條條綱綱,根本沒有要點、細節。所以,在觀察時要留心,要仔細,才能寫出與眾不同的好作文。記得外出時,爸爸經常會指這指那,問這問那,以引起我的注意與思考。

第三嘛,就是多看課外書。這是積累詞語的重要渠道,也是寫作文的關鍵所在。包括家裡訂閱的書籍和書店的各種圖書。只要有空,我就會到書店看看各種各樣的課外書。當然,不是只看就能寫出完美無缺的作文的,關鍵還要注意積累、牢記和運用。才能實現「人為我用」,這樣在寫作文時,才能做到隨心所欲、揮筆自如。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里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
(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准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像。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四)說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里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長話短說話縮寫

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縮寫是作文中的一種常見形式。所謂縮寫,就是在不改變中心,不改變體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的情況下,把一篇長文章壓縮成短文章。學會縮寫,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那麼,怎樣進行縮寫呢?
(一)要留主幹、去枝葉。在縮寫課文時,我們要刪減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說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如《小抄寫員》一文中我們首先要思考:敘利奧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幫爸爸工作的,他為什麼要偷偷地做,怎樣做的,結果怎樣,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然後把 幫爸爸抄寫的事情經過寫下來,而把當他被爸爸誤解後是怎樣想的等無關緊要的刪除。
(二)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盡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既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三)要保持文章脈絡清晰。縮寫課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脈絡的清晰和完整,特別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要齊全,讓人讀了對原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四)不要改變課文原意。縮寫課文最要緊的是縮寫後不可改變課文原意,做到內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會使讀者產生歧義。
明確中心!

熱點內容
插花中撒的運用 發布:2025-09-18 14:45:40 瀏覽:435
一朵薔薇花哪裡可以看 發布:2025-09-18 14:44:25 瀏覽:292
羅伯特玫瑰花 發布:2025-09-18 14:16:25 瀏覽:302
一朵麻花 發布:2025-09-18 14:15:41 瀏覽:835
耐寒的花卉圖片 發布:2025-09-18 14:11:07 瀏覽:946
北京海淀七夕 發布:2025-09-18 14:08:31 瀏覽:440
附地草的花語 發布:2025-09-18 14:07:57 瀏覽:270
矮種蘭花極品 發布:2025-09-18 14:07:10 瀏覽:947
玫瑰女飛行 發布:2025-09-18 14:07:05 瀏覽:731
盆景保濕器 發布:2025-09-18 13:53:57 瀏覽: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