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辦世博會茉莉花
1. 求 上海世博會申辦歷程 大約1000個字
本世紀的第一個10年,兩大世界性盛會在中國舉辦,一個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一個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
奧運會的申辦一波三折,讓國人留下了深刻的記憶。而上海世博會的申辦,表面上看來是一舉成功,而事實上,其間的艱難跌宕,非親歷者不得而知……
駐法使館是申博前線指揮部
上海市作出承辦綜合性世博會的決定,是在1999年5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34次常務會議上。當年11月 18日,國務院作出批示,同意上海市人民政府申辦2010年世博會。2000年3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成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申辦委員會,並確定了以國務委員吳儀為主任委員的申辦委員會成員名單。2001年5月2日,時為中國駐法國大使的吳建民親手將正式申請函交給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註:國際展覽局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從遞交申請函那一刻開始,中國駐法使館參與申辦上海世博會的工作也隨即啟動。
盡管世博會歷史悠久,但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30多年間,西方國家舉辦世博會從未邀請中國參加。這是因為,參加世博會的邀請要通過外交途徑發出,而這些國家當時還未與中國建交。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紛紛與中國建交。1982年,美國在諾克斯維爾舉行以能源為專題的世博會時,向中國發出了邀請。此後,中國參加了歷年的世博會。數度參
加世博會,中國了解到,非國際展覽局成員國只能參展,而無權主辦世博會,於是,中國提出了加入國際展覽局的申請,並於1993年5月被接納為成員國。
談笑之間平波瀾
申辦世博會與申辦奧運會不同,世博會是以國家的名義申辦,而奧運會則是以城市的名義申辦。申博與申奧還有一個大不相同之處:奧運會申辦城市只需陳述一次,而世博會申辦國自遞交申請後到確定舉辦國的會議召開,歷時兩年,這期間,國際展覽局要召開4次全體會議,申辦國要在每次會議上向大會詳細闡述,一次比一次具體。陳述得好壞,對爭取成員國的支持十分重要。就在中國政府正式遞交了舉辦世博的申請函後,韓國、阿根廷(註:後因本國發生金融危機宣布退出)、墨西哥、波蘭、俄羅斯也提出了申請。6個國家競爭,創下世博會的歷史紀錄。
為了拿到世博會舉辦權,各國都對媒體下足了功夫,俄羅斯花錢在法國《世界報》上做廣告,韓國在媒體上投錢最多,其他國家也很注意通過媒體介紹自身優勢。各國都感到中國是主要競爭對手,故而,有些國家在介紹自身優勢的同時,對中國進行影射和攻擊。尤其是2001 年7月13日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後,出現了一種論調:「中國已獲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還要申辦世博會,好處都讓中國佔了,不公平。」這種「利益均沾」的言論對上海很不利,以致不少人認為,中國應該把舉辦世博會的機會讓給其他申辦國。對於這種言論,吳建民立即採取行動,他通過法國電台及報紙記者采訪的機會,一次又一次就「利益均沾」說發表議論。漸漸的,「好事不能都給中國」的言論銷聲匿跡。
至關重要的陳述
2002年7月2日,國際展覽局131次大會召開,由於大多數國家將在9月確定投票立場,因此,利用131次大會加緊游說,並全力搞好在131次大會上的陳述顯得至關重要。墨西哥強調,2010年是拉美獨立200周年,這是拉美國家的大事,世博會應在墨西哥舉行才有意義。波蘭的陳述創意新穎,把會場與國內連接,放映了該國領導人的講話、各地群眾集會支持的畫面,形成現場互動氣氛,十分活躍。俄羅斯時任總理卡西亞諾夫親臨現場用流利的英語發言,強調俄羅斯是八國集團成員,支持反恐斗爭。俄羅斯有豐富的資源,可以滿足西歐和北美所需。俄羅斯宇航員、諾貝爾
獎得主、科學院院士們的到會吸引了許多人。
中國為了造聲勢,在大會召開前夕,租下香謝麗舍大劇院,演出了大型歌舞劇《金舞銀飾》。歌舞劇氣勢恢弘,服飾艷麗,舞蹈優美,展示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歷史。7月2日下午3點15分,中國代表團第一個陳述。在每位陳述人上台陳述前,吳建民要做介紹。中國第一位陳述人是吳儀。如何介紹她才能吸引人?在准備過程中,施燕華(註:吳健民的妻子、著名外交翻譯)向吳建民建議:吳儀是女性,不妨用一句中國俗話 「婦女能頂半邊天」開頭,能活躍氣氛。因此,吳建民在介紹吳儀是上海申博委員會的主任後說:「我們中國人說,『婦女能頂半邊天』,但是今天吳儀國務委員率領中國代表團參加本次大會,代表的是所有的中國人,男人和女人,她代表的是中國的『全部天空』。」引起了會場一陣笑聲。吳儀的講話重點是代表中央政府表示支持上海申博。她說:如果上海有幸舉辦2010年世博會,那將是成功、精彩、難忘的盛事。隨後,外交部、中國貿促會以及上海市的領導也一一用英語作了陳述。
完勝蒙特卡羅
申博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在2002年12月初,地點在摩納哥的蒙特卡羅。12月1 日,吳建民陪同時任中國副總理李嵐清到達摩納哥。次日,中國代表團大隊人馬抵達摩納哥。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北京申奧失敗,正是在蒙特卡羅,當時中國申奧代表團所住的酒店,正是此次上海申博代表團所住的酒店。為此,有些中國代表團成員還感覺有些不吉利。12月3日,決定勝敗的時候到了。中國抽簽抽到最後一個發言。李嵐清、吳儀等依次陳述,他們在陳述中發揮得很好,盡管英語是背出來的,但很自然、流利。
陳述中,放映了專門為申博拍攝的影片,影片以在中國膾炙人口的江蘇民歌《茉莉花》開頭,優雅的樂曲把人們帶到了上海人生活的各個角落。影片末尾,一個天真的小姑娘目光中閃耀著期待說道: 「再過8年,我長大了,我要在上海歡迎你們!」她的聲音久久地回盪在大廳里……
下午2點35分表決開始,共有88國代表到場。按字母排列,中國是1號,投中國的票,就按1號電鈕。坐在吳建民旁邊的是加拿大代表,他每次按電鈕,都讓吳建民看—下,意思是:我們是支持中國的。第一輪投票結果很快在屏幕上顯示出來:中國36,韓國28,俄羅斯12,墨西哥6,波蘭2。波蘭被淘汰。第二輪結果出來時,韓國得票猛增到34票,只比中國少4票。第三輪,中國同韓國的票數又拉開了距離,44對32,俄羅斯以12票出局。第四輪,中國以54票勝出。3點35分,投票結果一顯示,會場上立即響起一片掌聲……
2. 上海在世博會申辦最後一輪投票中獲得了多少票數
54
上海世博會於2002年12月3日在摩洛哥蒙特卡洛舉行的國際展覽局第132次大會上申辦成功。上海經四輪拼殺以54票贏得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權。
申辦過程
本次世博會最終確定了5個候選城市,在摩洛哥蒙特卡洛舉行的國際展覽局第132次大會投票決定主辦城市。
投票前,墨西哥(克雷塔羅)、俄羅斯(莫斯科)、韓國(麗水)、波蘭(弗洛茲瓦夫),和中國(上海)先後作了申辦陳述。
陳述結束後,國際展覽局89個成員國的代表以無記名方式進行投票。根據規定,如果某城市在首輪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二的票數則一舉當選,否則第一輪投票將淘汰得票最少的城市,並進入第二輪投票。以此類推,直到僅剩兩個候選城市時,由得多數票者取得2010年世博會的主辦權。
各申辦國競爭相當激烈,投票先後經歷四輪:
一、在首輪投票中,中國以36票居第一,但未獲得三分之二票數,韓國28票,俄羅斯12票,墨西哥6票,波蘭被淘汰出局。
二、在第二輪投票中,中國獲38票,韓國34票,俄羅斯10票,墨西哥遭淘汰。
三、在第三輪投票中,中國獲44票,韓國32票,俄羅斯12票被淘汰。
四、在最後一輪投票中,中國以54票勝出。成為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主辦城市。
3. 《茉莉花》是怎麼成為第二首國歌的
一、 一曲茉莉花,芬芳飄四方
1999年12月19日午夜,澳門回歸交接儀式現場,當中國政府代表團入場時,一曲江蘇民歌《茉莉花》由軍樂團奏響。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這首膾炙人口的江蘇民歌,幾乎是我們國家在重要事件和相關國際重要場合下的必奏之歌。
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回歸祖國的交接儀式上,在中英兩國領導人出場前,兩國軍樂隊各奏三首樂曲,中國軍樂隊演奏的第一首樂曲是江蘇民歌《茉莉花》。第二天上午,在香港特區政府成立慶典上,在譚盾指揮的「天、地、人」組曲中,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又演奏了這首樂曲的「遼寧版」,香港的少年合唱隊演唱了這首歌;1997年秋,***主席訪問美國舉世矚目,柯林頓總統在白宮草坪舉行歡迎音樂會,美國交響樂團演奏了這首歌;1998年柯林頓總統回訪中國,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文藝晚會上,這首歌在男女聲二重唱演繹下,使柯林頓聽得如痴如醉;1999年春節,中央民樂團首赴維也納金色大廳參加新年音樂會,民樂團合奏了這首曲子,良宵一曲酣暢淋漓,維也納金色大廳掌聲雷動;1999年5月1日,昆明世博會隆重開館,奏響的還是這首茉莉花。1999年7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世紀世界」音樂會分別在北京和上海舉行,參加演出的俄羅斯紅軍歌舞團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用純正的中文演唱了這首歌,激起滿堂喝采,掌聲經久不息。
許多人都十分喜歡這首歌。在香港回歸儀式上,中方軍樂團演奏這首歌是***同志親自點定的,而***在以國家主席身份舉行國宴時,曾經親自指揮軍樂團為來賓演奏這首民歌。中國流行音樂對這首民歌的多種版本的新編演唱,更是花樣疊出,常州姑娘周泓艷的《又見茉莉花》是其中的代表作。
《茉莉花》早在50年代就在全世界傳唱,一直傳唱到現在。在流傳過程中,僅中國關於《茉莉花》的唱法就有幾十種,比較突出的版本是1981年前線歌舞團蘇州籍歌唱家程桂蘭用「吳儂軟語」演唱的,所以,有人還以為《茉莉花》是蘇南民歌。《茉莉花》在國外也有多種版本傳唱,美國著名的薩克斯演奏家凱利金改編演奏的《茉莉花》長達8分鍾,清香四溢;兩年前,美國發射一顆向外太空飛行尋找星外生命的宇宙飛船,搭載了許多國家的優美樂曲作為地球禮物送給外空生命,中國入選的樂曲就是這首《茉莉花》。
二、 美麗的茉莉花是誰採摘?
「茉莉花,茉莉花」,這朵美麗的茉莉花誰採摘?這朵花是何仿採摘的,從民間藝術豐厚土壤中採得。何仿今年72歲,那還是半個世紀前的事。
1942年冬,何仿是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的小演員,才14歲,那是日本鬼子大掃盪的艱苦時期。部隊黨委宣傳部長張勁夫同志指示他們到邊區去開展反掃盪的宣傳,同時響應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號召,深入到農村去,向民間藝人學習。
何仿與戰友冒著風雨,踏著泥濘的山間小路,到揚州附近的六合金牛山地區去,一天,他們找到了當地一位知名的民間藝人,採集到了這首在當地廣為傳唱的揚州民歌「茉莉花」的原版《鮮花調》。
《鮮花調》是揚劇的曲調,原歌分三段,藝人是用男扮女音的調門演唱給何仿聽的,何仿邊聽邊記詞曲,原詞是這樣的: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香香也香不過她;
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好一朵金銀花,好一朵金銀花,
金銀花開好比勾兒牙;
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
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
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
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
這首歌確實婉轉悠揚,何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反復吟唱,何仿又覺得,原歌分別吟唱了三種花,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藝術形象不夠集中,又是以小女子的「奴」人為稱,唱的實際上是哥哥妹妹的相思情,對於部隊表演,就不太合適,而且,原歌盡管樂音優美,但帶有一定的輕挑感覺,如果能修改一下,就好了。當時他畢竟還沒有這個能力,直到1957年,被部隊送往上海音樂學院進修深造過的何仿,在北京與民主德國的合唱專家一起探討民歌演唱,要找一首合適女聲合唱的中國民歌,他想到了這首《鮮花調》。經過對原曲原詞的修改,三段歌詞用同一段曲子,一唱三嘆,並以悠揚婉轉的拖腔作結束……《茉莉花》在北京由前線歌舞團一曲唱紅,當年中國唱片社出版了唱片,從此,這首江蘇揚州民歌以《茉莉花》之名傳遍世界樂壇。
何仿採摘這朵茉莉花,決不偶然,這與他是安徽天長縣人有著非常緊密的文化風土人情上的血肉關聯。天長縣是安徽南部突伸進江蘇揚州和南京六合的一個地方,是屬於揚州的文化圈的,所以,何仿才會對這首揚州民歌「識貨」,情有獨鍾,由他進行了成功的再創作。
有意思的是,人們一提起何仿,想到的可能只是這首歌。實際上,何仿創作了很多受部隊歡迎的好歌,1949年毛主席在北京首都電影院聽了何仿作詞作曲並擔任演唱指揮的《淮海戰役組歌》後,拍著何仿的肩膀說:三野仗打得好,歌也唱得好。但這首《茉莉花》太出名了,蓋過了一切,因此,熟人總是跟他開玩笑,「老何啊,人一輩子能有這么一朵花,就很不容易了啊。」何仿1941年春13歲時投奔革命,參加新四軍,先後在華野三野政治部部隊文工團、華東軍區解放軍藝術劇院和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工作,歷任音樂組長、副股長、作曲、合唱隊長兼指揮、副團長、團長。在幾十年的部隊文藝生涯中,他創作了《前進在陸地天空海洋》、《五個炊事兵》、《我們是千裏海防的巡邏兵》、《我的名字叫中國》、歌劇《大翻身》等一批有著時代影響力的作品,在全國全軍多次獲獎,為國家一級作曲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88年他從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團長、藝術指導的位置上離休,是正軍級幹部。
三、何仿多次見到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人,周總理特別喜愛這首《茉莉花》
作為一位作曲家,一位部隊文藝工作者,他激情昂揚的音樂創作生涯,是與軍隊、與共和國的成長水乳交融在一起的,這使他與共和國的許多重大歷史場面緊緊聯系在一起。1998年初,中央電視台介紹何仿與《茉莉花》的專題片《芬芳年代》上下集播出,這又是全國紀念總理誕辰百年的時候,何仿在茉莉花的美妙樂曲聲中,浮現出與周總理的一次次見面情景。
64至65年間,何仿三次見到周總理。周總理的品格給何仿留下了很深的印象。64年全軍文藝匯演,前線歌舞團的節目受到好評,最後領導接見全體參演單位合影時,前線歌舞團領導被要求站在正中,當時,前線歌舞團的領導只有何仿在,何仿被安排在正中間,兩旁是朱德和劉少奇,他後退了半步,由於個子矮,結果,拍成了在朱德和劉少奇肩膀中間露出一個臉的樣子,而此時,周總理卻遠遠地站在前排的邊上。周總理拍照合影很少往中間站,有其它領導人在場他謙讓,他一個人與大家在一起時他還是謙讓,63年前線話劇團成功上演了《霓虹燈下的哨兵》後,周總理非常高興,把話劇團主創人員和主要演員請到自己家中吃飯,吃完飯拍照合影時,大家讓周總理和鄧穎超坐在正中間,周總理就是不同意,堅持站在邊上,他說:「我是主人,怎麼能坐在正當中呢?」而是讓張澤易團長坐在正中間。
65年春天,周總理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陳毅副總理兼外長作為副團長到印泥參加慶祝萬隆會議十周年活動,各國都帶了文藝演出團體,參加慶祝演出,文化部在徵求周總理意見時,周總理說:「我帶前線歌舞團去。」到印泥參加演出,前線歌舞團的節目中就有女聲小組唱《茉莉花》,每當演唱這首歌時,周總理總是聽得非常專注,臉上是喜悅之情,會議結束後,前線歌舞團到柬埔寨去演出,周總理則回國,中國駐印泥大使館為周總理舉行送行晚會,在晚會上,前線歌舞團演唱了許多江蘇民歌,如《拔根蘆柴花》、《九連環》,最後唱了《茉莉花》,周總理聽後感慨地說,我13歲離家鄉,你們美妙的歌聲使我又一次想起54年沒有回過的蘇北老家了。女演員孫子鳳忙問:「總理,你為什麼不回家去看看呢?」「工作太忙了!」這時,何仿指揮演員排好隊形,又唱了一遍《茉莉花》給總理聽,總理聽後感謝大家的好意,又詼諧地說:不要唱了,不要唱了,再唱要想家了。
4. 誰知道上海世博會開幕式都上演了什麼節目
司儀 朱軍、董卿、曹可凡、陳蓉
儀式前表演:
器樂表演《大得勝》 表演:山西定襄金嗩吶藝術團
歌曲《相約上海》 演唱:馬璐 馬海生
海派秧歌《吳越踏歌》 表演: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海派秧歌隊
歌曲《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演唱:蔡岫勍 朱曉明(中國達人秀八強選手)
雲南竹樂表演《勘咯嗦》 表演:雲南玉溪市聶耳竹樂團
主持人互動環節
名家名段戲曲聯唱 京劇《大唐貴妃》選段《梨花頌》。演唱:史依弘
越劇《紅樓夢》選段《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演唱:錢慧麗 單仰萍
崑曲《牡丹亭》選段《尋夢》。演唱:沈昳麗
淮劇《白蛇傳》選段《遊船》。演唱:邢娜
滬劇《羅漢錢》選段《燕燕做媒》。演唱:茅善玉
合唱《金秋唱世博》 演唱:史依弘 茅善玉 錢慧麗 單仰萍 沈昳麗 邢娜
領唱·合唱《和諧歡歌》 領唱:羅雨 仲燕樂 姜彬 朱潔
合唱:上海市醫務職工合唱團 上海海事大學合唱團 上海市女企業家合唱團 寶鋼職工合唱團
儀式部分
電視短片《春華秋實——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巡禮》
閉幕式內容零星匯總:
程序性儀式包括降世博會會旗、移交下屆世博會舉辦城市(義大利米蘭)等。
文藝演出:
男高音演唱《致世博》暨大型景觀表演《流動的世博園》
中國三大男高音歌唱家魏松、戴玉強、莫華倫華彩頌歌,共同唱響本屆世博會主題歌《致世博》。
>>此時,裝飾著世博園內場館建築微型造型的155名中外模特出現在全場,形成一個美妙的、流動的、微型的世博園,世博元素驚艷四座,滿台生輝(並可永久保留)。
音.畫.行為藝術《多元.融合》 全場視頻出現了空靈、浪漫的美妙圖案。
電視短片《心的接力——志願者的故事》 黃豆豆等參與演出。
領唱.互動大合唱《世界》 譚晶參與演出,劉翔、成龍、楊瀾等眾星共同合唱。
男、女聲獨唱
舞台背景先後呈現了中華大地美麗的景色和世博園中國館(網上中國館)內的各省市館——展現以及充滿環保、充滿綠色的人類地球,兩位中國著名歌手韓紅、劉德華,各自帶來名曲《多情的土地》、《愛你一萬年》。
電視短片:《歡樂相聚——國際各參展方代表世博掠影》
互動情景歌舞《歡歌笑語》
在《茉莉花》的節奏中,數十位中外的小朋友手推肩扛著各色玩具,歡樂地來到大地板上。搭出了孩子心目中的未來城市巨大模型,各展方代表也把自己帶來的小禮物獻給了孩子們搭出的「未來之城」,一份簽了所有外國參展方名字的世博護照由外國來賓交給了中國小朋友,以象徵著通向未來之城的路已經通行,現場主題鮮明,又快樂、溫馨。
卡通海寶舞《世博節拍》
舞台前端,一個少女,手持一片嫩綠的樹葉,輕輕地一吹,樹葉往上飛揚,飛向大屏幕,幻化成大屏幕上一棵茂盛的大樹,特技「大樹」又成一隻歡樂的海寶,舞台上,快速移動上來一個真海寶。
大型互動歌舞《星空下告別為明天》
>>司儀朱軍、曹可凡、董卿、陳蓉,將難忘184天後的告別作一深情概述。
>>深情的歌唱轉成歡快的節奏.舞台中區,一個連接天地,象徵勝利,象徵雙贏的大型裝置--V型天梯出現,人們依依不捨地祝福。著名歌手湯燦、解小東、古巨基、張韶涵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合唱團、上音合唱團激情唱響,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遊客代表們同小朋友們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韋唯、廖昌永參與演出,湯燦、古巨基、解小東、張韶涵參與演出。
5. 中國申請世博多久了
2000年3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成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申辦委員會,並確定了以國務委員吳儀為主任委員的申辦委員會成員名單。
2001年5月2日,時為中國駐法國大使的吳建民親手將正式申請函交給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註:國際展覽局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從遞交申請函那一刻開始,中國駐法使館參與申辦上海世博會的工作也隨即啟動。
盡管世博會歷史悠久,但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30多年間,西方國家舉辦世博會從未邀請中國參加。這是因為,參加世博會的邀請要通過外交途徑發出,而這些國家當時還未與中國建交。
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紛紛與中國建交。1982年,美國在諾克斯維爾舉行以能源為專題的世博會時,向中國發出了邀請。此後,中國參加了歷屆的世博會。
談笑之間平波瀾
就在中國政府正式遞交了舉辦世博的申請函後,韓國、阿根廷(註:後因本國發生金融危機宣布退出)、墨西哥、波蘭、俄羅斯也提出了申請。6個國家競爭,創下世博會的歷史紀錄。
為了拿到世博會舉辦權,各國都對媒體下足了工夫,俄羅斯花錢在法國《世界報》上做廣告,韓國在媒體上投錢最多,其他國家也很注意通過媒體介紹自身優勢。各國都感到中國是主要競爭對手,故而,有些國家在介紹自身優勢的同時,對中國進行影射和攻擊。
吳建民立即採取行動,他通過法國電台及報紙記者采訪的機會,一次又一次就「利益均沾」說發表議論:「不能只看2008年和2010年,要回頭看100多年。中國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1/4左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對人類做出過重大貢獻,而在過去的100多年裡,這兩項活動從未在中國舉辦過。這對中國是不公正的。如果國展局大會決定2010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行,這是對過去不公正待遇的一種糾正。」
漸漸的,「好事不能都給中國」的言論銷聲匿跡。
徐匡迪市長辭職風波
在申辦過程中,究竟出現過多少波瀾,吳建民已記不清了,但徐匡迪的辭職風波卻讓他難忘。
2001年11月,國際展覽局召開130次大會,時任上海市長的徐匡迪用英文做了上海申辦世博會的陳述,各方面反映很好。然而,徐匡迪回國後不久,卻突然辭職了。
駐法使館又向國際展覽局及各國代表做解釋工作,說明徐匡迪調職原因,並強調他在國際展覽局會議上的承諾會一一兌現。
2002年3月,國際展覽局考察團到中國,吳儀出面設宴招待,特邀徐匡迪出席。徐匡迪調職引起的波瀾至此才得到平息。
至關重要的陳述
2002年7月2日,國際展覽局131次大會召開,由於大多數國家將在9月確定投票立場,因此,利用131次大會加緊游說,並全力搞好在131次大會上的陳述顯得至關重要。
中國為了造聲勢,在大會召開前夕,租下香榭麗舍大劇院,演出了大型歌舞劇《金舞銀飾》。歌舞劇氣勢恢弘,服飾艷麗,舞蹈優美,展示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歷史。
7月2日下午3點15分,中國代表團第一個陳述。在每位陳述人上台陳述前,吳建民要做介紹。中國第一位陳述人是吳儀。如何介紹她才能吸引人?在准備過程中,施燕華(註:吳健民的妻子、著名外交翻譯)向吳建民建議:吳儀是女性,不妨用一句中國俗話「婦女能頂半邊天」開頭,能活躍氣氛。因此,吳建民在介紹吳儀是上海申博委員會的主任後說:「我們中國人說,『婦女能頂半邊天』,但是今天吳儀國務委員率領中國代表團參加本次大會,代表的是所有的中國人,男人和女人,她代表的是中國的『全部天空』。」引起會場一陣笑聲。
完勝蒙特卡羅
申博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在2002年12月初,地點在摩納哥的蒙特卡羅。
12月1日,吳建民陪同時任中國副總理李嵐清到達摩納哥。次日,中國代表團大隊人馬抵達摩納哥。
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北京申奧失敗,正是在蒙特卡羅,而當時中國申奧代表團所住的酒店,正是此次上海申博代表團所住的酒店。為此,有些中國代表團成員還感覺有些不吉利。
12月3日,決定勝敗的時候到了。中國抽簽抽到最後一個發言。李嵐清、吳儀等依次陳述,他們在陳述中發揮得很好,盡管英語是背出來的,但很自然、流利。陳述中,放映了專門為申博拍攝的影片,影片以在中國膾炙人口的江蘇民歌《茉莉花》開頭,優雅的樂曲把人們帶到了上海人生活的各個角落。影片末尾,一個天真的小姑娘目光中閃耀著期待說:「再過8年,我長大了,我要在上海歡迎你們!」她的聲音久久地回盪在大廳里……
3點35分,投票結果一顯示,會場上立即響起一片掌聲……
6. 急!!!!!文藝晚會主持詞以及串詞
根據你提供的信息做一些分析:
1、整個演出的主題是青春。這是內容的東西,青春的內專涵包括:生命力、活屬力、愛情、志向理想等東西。表演的東西,是內容所決定的形式,看似你提供的節目從題目上看都是符合青春內涵的東西。
2、主持人所做的事情,已經由整個晚會的內容決定了。主持人的語言內容,號召情感,結尾總結意義,都必然圍繞著青春而發揮。
總的方法:1、搞清楚所有節目的表達意義。2、判斷和捋順這些節目的邏輯順序,因為青春內涵是有邏輯順序的。比如,先有物質,然後才能解決精神的東西。所有節目應該把表現有生命力的、號召改造物質東西的節目排在前面;然後再是理想,愛情等精神東西。3、主持詞,應該以這些節目的邏輯順序,採用設置矛盾或者懸念的方式(可以自己編排個矛盾段子,引出節目),一環套一環的打開,以此吸引觀眾。用詞要幽默,個性。杜絕講官話、俗套話。4、整個晚會的效果,取決於觀眾內心的震動與認同。所以,不能光是高興的節目,更重要的是要一些悲苦的東西,可以把悲苦的東西安插在娛樂高興的節目中。最好的效果是達到:觀眾臉上笑著,但是卻在流淚的場面。
7. 上海世博會開幕式上,宋祖英演唱的《茉莉花》片段,哪裡有
去網路上搜 、應該是有的
8. 上海世博會開幕式全部的背景音樂
你好,給一個完整的(我整理自世博網站的)
《春節序曲》,李渙之作曲。
《鼓樂序曲》,A.R.拉曼作曲。
《龍》,選自希臘作曲家范吉利斯的作品《中國》。作曲結合中國元素,富有現代色彩。
《十字街頭》,選自《上海印象》第四樂章。趙光作曲。
《歡聚世博》系全球頂級音樂家皮維菲瑞斯專為上海世博會創作,融合全球五十多個國家的音樂元素。
圓舞曲《藍色多瑙河》,約翰·斯特勞斯作曲。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作者陳剛、何占豪。
《在快速機器上的短暫騎行》,約翰亞當斯曲
《哦!命運女神》,卡爾奧夫曲
《歡樂頌》,貝多芬曲
《火把節之夜》,王西麟作曲。
《北京喜訊到山寨》,鄭路曲,《茉莉花》選自普契尼歌劇《圖蘭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