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梔子花剪紙作品

梔子花剪紙作品

發布時間: 2022-07-05 23:17:24

① 如果能在開滿了梔子花的山坡上 與你相遇 如果能 深深地愛過一次再別離 那麽 再長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 就只

席慕容作品——盼望

其實 我盼望的
也不過就只是那一瞬
我從沒要求過 你給內我
你的容一生
如果能在開滿了梔子花的山坡上
與你相遇 如果能
深深地愛過一次再別離
那麼 再長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 就只是
回首時
那短短的一瞬

② 王建的代表作有什麼

王建生於大歷年間,是中唐著名詩人。他擅長寫樂府詩,風格趨於樸素平實,但在體物狀情上又往往有非同一般的細膩。
1/《水夫謠》
王建
一間茅屋何所值,父母之鄉去不得。
我願此水作平田,長使水夫不怨天。
一間破舊的茅草房,能夠值多少金錢呢?可是這里是父母生養我的地方,因此我捨不得離開。我希望這里的水,能夠化作平坦的田地,使得農夫不再埋怨上天的不公。
2/《雨過山村》
王建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這首詩是描寫山村婦女的日常生活,頗見田園風味。特別是以「閑著」寫梔子花的情態,將花比人,更見生動,亦見田園生活的閑適可喜。
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這首詩描寫霜灑中庭、露濕桂花、烏鴉棲樹的秋夜景象。
4/《中秋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屬誰家。
這首詩雖非樂府,但也具備這些特徵。第一、二句寫眼前的景色:清冷的月光灑在庭院內,為地面鍍上一層銀白;在這明亮的月光下,詩人看見樹上棲息著的寒鴉,甚至看見綻放的桂花瓣微微地被秋天的露水濡濕。桂花花朵原本就極細小,露水更是透明而難以尋覓的,能夠抓住如此微觀的一幕,可見作者之細膩。

③ 何炅梔子花開的歌詞完整的

梔子花開

歌曲原唱:何炅

填 詞:吳孌

譜 曲:吳孌

梔子花開,So beautiful so white

這是個季節,我們將離開

難舍的你害羞的女孩,就像一陣清香

縈繞在我的心懷,梔子花開

如此可愛,揮揮手告別歡樂和無奈

光陰好像流水飛快,日日夜夜將我們的青春灌溉

梔子花開啊開梔子花開啊開,像晶瑩的浪花盛開在我的心海

梔子花開呀開梔子花開呀開,是淡淡的青春純純的愛

梔子花開,如此可愛

揮揮手告別歡樂和無奈,光陰好像流水飛快

日日夜夜將我們的青春灌溉,梔子花開呀開梔子花開呀開

像晶瑩的浪花盛開在我的心海,梔子花開呀開梔子花開呀開

是淡淡的青春純純的愛,梔子花開呀開梔子花開呀開

像晶瑩的浪花盛開在我的心海,梔子花開呀開梔子花開呀開

是淡淡的青春純純的愛,梔子花開呀開梔子花開呀開

像晶瑩的浪花盛開在我的心海,梔子花開呀開梔子花開呀開

是淡淡的青春純純的愛,梔子花開呀開梔子花開呀開

像晶瑩的浪花盛開在我的心海,梔子花開呀開梔子花開呀開

是淡淡的青春純純的愛

(3)梔子花剪紙作品擴展閱讀:

《梔子花開》是中國內地男藝人何炅推出的第一支單曲。由吳孌作詞作、譜曲、周笛編曲,收錄在何炅2004年7月發行的第一張專輯《可以愛》中。

2004年憑借該曲何炅獲得TVB8金曲獎年度最佳新人獎、2005年3月獲得第12屆東方風雲榜十大金曲獎。2015年,該歌曲成為何炅導演的青春校園電影《梔子花開2015》的主題曲,由何炅、王詩齡演唱。

創作背景:

六月是梔子花開的時節,何炅也宣布了在2004年暑假推出首張個人專輯唱片的消息。面對這張籌備了兩年的個人專輯,何炅提出首先要在六月唱一首歌給所有即將和老同學分手離開校園的朋友們,循著這個思路《梔子花開》逐漸成型 。

在錄《梔子花開》時,何炅嗓子還不太靈光,其中一句高音開呀開要唱很多遍,都是分開一句一句喊上去的,唱一句就喝一口水,這才堅持下來。畢竟不是科班出身,嗓音天賦也不出色,何炅坦率地揭自己老底 。

歌曲MV:

這支MV要感謝長沙的紀念館管理委員會的支持。何炅打算在母校,因為他喜歡校園里古老的大樟樹,得到了校方同意,不料臨時學校有了其他活動安排。何炅無意中來到湖南第一師范,學校的景色吸引了何炅,決定在這里拍攝MV。

紀念館聽說是何炅要拍一首校園風格的歌曲非常支持,給了最大的方便,條件是出了作品要給紀念館留一份做資料。後來,何炅還在橘子洲頭取景,他說沒想到為紀念自己的青春歲月和校園情結,卻也追隨了偉人的足跡。

④ 2010年揚州4.18有哪些活動

2010中國揚州萬花會活動方案

今年是景區連續第三年承辦中國揚州萬花會,今年萬花會除了進行花卉展示、花卉知識普及、地方民俗特色游園活動等傳統內容外,新增了花卉產品銷售和旅遊紀念品開發,旨在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拓寬宣傳營銷渠道,開發旅遊市場領域。今年萬花會活動主要有6大板塊20多項活動。

一、2010中國揚州萬花會開幕式

1、開幕式;

2、嘉賓乘坐電瓶車游覽萬花園(五亭橋—白塔晴雲—二十四橋—靜香書屋—洛春堂—四相簪花亭—群芳爭艷親水平台—石壁流淙—新揚橋—盆博館—幽篁館—醉月飛瓊—品泉軒—宋井—北大門)

二、花主題展示

1、花卉展示。主要分為中國傳統花卉、歐洲花卉、各國國花、城市市花等四個展示區。節前已經與供應商簽訂了協議,明確了品種和數量,4•18期間,在萬花園主要游覽線和重要景點將布置花卉近200種、50多萬株,其中新奇花卉3萬余株,如從荷蘭進口的雪花蓮、玉米百合、銀蓮花、大花蔥等。將在3月下旬按照花期逐步進行布置,力求在4•18、萬花會期間達到百花齊放、萬花競開的效果。同時,將在北大門、東大門、餐英別墅、五亭橋、石壁流淙、熙春台等區域設置主題花壇,在主要游覽道路上增加園林小品設計,進一步烘托出濃烈節日喜慶氛圍,為遊客帶來一場花卉盛宴。目前,花壇骨架已經在製作過程中,計劃4月10日前完成。

2、揚派盆景現場剪扎表演。主要利用新建的揚派盆景博物館,通過室內室外多種形式,向遊客展示200餘盆揚派盆景精品作品。

萬花會活動期間,從4月10日起,每周日下午16點邀請揚州盆景大師在揚派盆博館舉辦《盆景大講堂》,遊客可以近距離的欣賞到大師的高超技藝。

地點:揚派盆景博物館

3、傳統工藝花卉展示。在半青閣、石壁流淙等區域舉辦傳統工藝展覽,包括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通草花、絨花展、花卉剪紙作品展等。目前已與工藝集團聯系預約展品,廳館裝飾出新方案也已初步完成,目前正在進行修改調整,計劃3月10號進場施工,4月上旬完成裝飾布置。

三、城市名花相聚萬花園活動

邀請全國知名景區代表參加萬花會開幕式,攜帶當地的市花來揚參加萬花會活動,栽種各城市名花。同時舉辦景區花卉布置手法創新、園事活動創新交流活動。3月15日前落實邀請的風景區及媒體代表,4月16日至4月18日舉辦活動。10家國內景區景點參加。

四、花藝講壇

萬花會期間,將邀請專業人士4月25日在宋夾城舉辦花藝講壇,擬由中國花卉協會邀請兩名全國大師級別的知名花藝師(在國家級插花大賽中獲得優秀成績且有多年插花教學經驗)擔綱,全天活動分為上、下午兩部分。上午9:30—11:30;下午2:00—4:00。每場由一位花藝師主講,1-2位助教進行組織場面和協助輔導,幫助觀眾了解插花花藝的歷史、特點以及如何欣賞花藝作品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花卉養護知識,同時主持人適時串場和烘托氣氛。

並定期在瘦西湖風景區內舉辦花卉栽培及養生知識講座。及時發布花情預報,印製發放花文化手冊。

五、游園活動

1、花車巡遊。設計製作兩部以「百花樂園」、「花博精靈」為主題的花車,每天定時在萬花園內進行花車展示和巡遊活動。

2、花卉主題演出活動。萬花會期間邀請河南洛陽牡丹藝術團來揚,在新改造的水上舞台做花卉舞蹈演出;邀請揚州的文藝界名人在萬花園廳館做揚州清曲、揚州彈詞、古箏表演等。

3、玫瑰婚典。以「瘦西湖為盟,萬花園牽手」為主題,採用東、西方婚禮相結合的方式,面向全市徵集參加對象,在萬花園舉辦一場浪漫的集體婚禮。

六、花卉產品及旅遊紀念品的銷售

1、萬花會相關產品開發。與揚州雕版印刷館簽訂合作意向,以揚州雕版印刷工藝製作一批花卉詩詞、花卉圖案高檔宣傳便箋。在萬花園內的綠竹軒做現場製作,並配以傳統工藝表演。開發萬花會吉祥物「美美」系列旅遊紀念品的展示銷售,進一步拓寬萬花會內涵。

2、花卉相關產品銷售。「天下香粉莫如揚州」,展示揚州百年老字型大小的「謝馥春」的花粉系列產品50多個品種,如鴨蛋粉,有經典的梔子花味、清馨的茉莉花味、馥郁的玫瑰花味和甜潤的桂花香味等,同步銷售精油、香囊等。

揚州個園第二屆「竹文化節」活動方案

為了迎接「4•18」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遊節的到來,展現揚州古老而又文明的歷史底蘊,一方面,凸顯個園的文化個性,另一方面,借竹喻人,謳歌揚州的清風正氣。為了給中外嘉賓留下美好回憶,個園就煙花三月期間園事活動作以下安排:

時間:2010年4月12日——5月12日

1、雲南少數民族竹樂團表演

時間:4月18日——4月20日

地點:個園水榭前廣場

2、竹竿舞——展示少數名族獨有文化,與遊客互動

時間:4月15日——4月20日

地點:個園花局裡街區

3、揚州清曲表演——《板橋道情》、《個園四季山》、《歡迎你到個園來》

時間:4月17日——4月20日

地點:個園南部住宅

註:揚州清曲是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揚州曲藝的典型代表。本次表演共由8人組成,其中大部分是國家級演員。

4、 竹文化展示長廊

時間:4月12日——5月12日

地點:個園北區竹製長廊

5、沈華書畫收藏展——展示揚州八怪書畫真跡及名人字畫

時間:4月15日——4月20日

地點:壺天自春樓下

註:沈華先生,現年90多歲,原揚州中學老教師,其在文革期間收藏了大量揚州八怪真跡及揚州明清畫派書畫作品。本次展出的作品以揚州八怪為主的「清代揚州畫派」真跡作品近百幅。屆時讓參加「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遊節」的中外嘉賓一飽眼福。

6、 竹韻市井風情街

特色小吃(糖畫、麵塑、糖葫蘆、汏汏呲、吹糖人、泥塑、棉花糖)

市井文化(銅雕塑、剪紙、現場炒茶、素描 、古式花轎)

雜耍表演(石鎖、刀叉、九節鞭、寶劍、單刀、等十八樣兵器)

時間:4月15日——4月20日

地點:花局裡街區

註:再現「豐市層樓,夜市千燈」的明清風采,展示老揚州市井生活,民俗民風表演。

7、 汪氏小苑古樂團合奏表演

時間:2010年4月18日——4月20日

地點:汪氏小苑表演廳

揚州市何園管理處2010年煙花三月旅遊經貿節活動

為進一步發展揚州旅遊,增強何園在旅遊市場的影響力,為「煙花三月」國際旅遊節,添光增彩,何園圍繞「煙花三月」旅遊節,策劃開展了一系列宣傳促銷活動。

活動時間:2010.4.18-2010.5.18

1. 《何氏家訓圖釋》首發式 時間:4.18

何家有一套成功的家庭教育方法,對當代家庭樹立正確的子女教育觀,有積極的借鑒作用。隨著「何氏家訓大學堂」影響力的不斷加大,讓何氏家訓更加通俗易懂,增強趣味性,何園管理處製作了一套《何氏家訓圖釋》,以形象的繪畫,通過簡短的故事,表述家庭教育方法。

2. 石濤紀念館專家研究會 時間:5.17-18

石濤開辟了用繪畫理論指導疊石理水的先河,現存何園的石濤孤本「片石山房」就是石濤山水疊石創造的真實模型,是他立體山水創作的一件傑出作品,也成為現代中國觀景藝術、景點設計的典範之作。石濤在他一生中不斷追求,不斷超越自我,以實踐創作研究科學與藝術的關系,也成為後人學習的榜樣。

石濤紀念館在2000年成立,一直致力於石濤繪畫、疊石藝術等方面的研究,為學習石濤獨立創新、從實踐中出發的精神,保護和發展石濤疊石藝術,都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3. 揚州地方傳統工藝拓片傳藝 4.18-5.18

利用何園園內的碑帖資源,仿製成碑模,准備好必要的紙張,輔導喜愛碑帖的遊客進行現場托碑,可以讓其帶走,讓愛收藏古詩古文的遊客盡興而歸。

4. 踏春尋寶4.18-4.30

遊客在美麗的何園欣賞春天的美景同時,可以按照發放的尋寶圖,找到意外的收獲。觀賞美景,邊尋找寶藏,愜意十足

5. 掌中春秋5.1-5.18

遊客通過形象的木偶人物,看到揚州民俗故事,輾轉之間,就能與揚州名人、何園故人見面。遊客也可以學習怎麼樣操作木偶。

6.牡丹花展:牡丹是何園的園花,4.18期間是觀賞牡丹最佳的季節。

茱萸灣風景區4.18期間園事活動安排

1、揚州動物園首屆動物藝術節

主要包括:動物巡遊、節尾狐猴遊客互動、斗雞表演、大型動物表演(大象)、海獅、猛獸表演等。

時間:2010年4月18日——5月18日

地點:動物展區

2、揚州市茱萸灣風景區野營帳篷節

時間:2010年5月8日—5月9日

地點:衛矛園、燒烤場、雪松林草地

3、揚州市市花芍葯文化節

主要包括:芍葯筆會、我和茱萸灣有個約會徵文比賽、攝影大賽

時間:2010年4月26日—5月16日

地點:芍葯園

4、揚州市茱萸灣風景區首屆竹筏趣味競賽

主要包括:單人、雙人、多人竹筏趣味競賽

時間:2010年5月1日—5月3日

地點:生態內河

5、動物明星選舉、認養系列活動(電視台、揚州晚報合作)

時間:2010年4月15日—5月10日

6、擬特別引進世界珍稀動物「犀牛」展出

時間:2010年4月20起

地點:跑馬場北

⑤ 屈原有哪些作品提到梔子花

自從屈原香草美人以喻君子以來,梔子花就聞名於世了。從混沌初開的古代,梔子花一路走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我們只有從古人留下的詩詞里,文字記載里,去了解它的滄桑,了解曾經的寂寞和繁華,從屈原的《離騷》中來,集百草為衣,采萬花為裳,她如夢如幻,是美好生活的化身。「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⑥ 挑花的代表流派

簡介
黃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廣泛流傳於湖北省黃梅縣。長期以來,經過一代又一代農家婦女的精研細作,這門工藝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組合、精巧的圖案構想凸顯出獨特的藝術表現力。黃梅挑花屬挑、補、綉這一民間刺綉的范疇,是在湖北省黃梅縣民間長期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工藝,其內容豐富,品種繁多,圖案精美,色彩富麗,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格和民族特色。
溯源
相傳,黃梅挑花起源於唐宋時期,成熟於明末清初。 據《黃梅縣志》記載:早在宋代,黃梅就有了十分講究的挑花工藝。1958年,在黃梅縣蔡山腳下發掘的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1年)墓葬中,墓中女屍頭上搭有綵線挑綉的福壽雙桃方巾,可以證明黃梅挑花這門民間工藝,最少距今有約500年歷史。
黃梅挑花被國內許多民間工藝研究專家稱為彩挑。黃梅鄉下百里棉區的彩色挑花更為精美,花樣豐富多彩,地方特色濃郁。當地有俗諺說:黃梅有女皆挑花。蔡山、新開、孔壠等地的挑花工藝最為興盛,女孩剛懂事就跟著媽媽或嬸嬸做針線活,一直做到出嫁。當地人把不會挑花的女孩叫做整巴掌,這對女孩是一種羞辱。
藝術特色
黃梅挑花不同於一般刺綉,刺綉重刺,挑花重挑。
農家姑娘在藏青色的土布上,按照代代相傳的紋樣樣板,以白色棉線為紋線骨架,配以多彩絲線的十字交叉針法挑製成的一種刺綉。其中針腳為×字形的稱十字綉,針腳為一字形的稱平線綉。
黃梅挑花的圖案有團花、邊花、填花、角花和花邊之別。各紋樣造型迥然不同。取材廣泛,構思精巧,如團花就有富壽雙全、龍鳳呈祥等;邊花有二龍戲珠、八仙過海等;填花則有斑鳩石榴、龍舟競渡等;角花則無一定格式,多以字、柏葉、蓮花為主體,組成三角型圖案置於四角;邊花多以二方連接為主,大多用作挑花頭巾的花邊。分述如下:
團花:鳳戲牡丹、富壽雙桃、四季骨牌花、鯉魚跳龍門、龍鳳呈祥、鯉魚穿蓮、丹鳳朝陽、恩哥蟠桃、打骨牌、鷺鷥戲蓮、鳳追鳳、十樣錦、喜鵲彈梅、四虎鑽山、五彩宮燈等。
邊花:送子娘娘、七仙女、七女送子、天女散花、福祿壽禧、二龍戲珠、雙獅爬球、二虎出洞、狀元遊街、轅門斬子、穆桂英掛帥、女將列陣、打蓮湘、桃園結義、八仙過海、娶媳婦、四鳳戀花等。
填花:蝴蝶戲金瓜、斑鳩石榴、蓮花骨牌、劃龍船、八角蓮、瓶插蓮花、蓮花銅錢心、石榴花、壽、喜、八卦花、魚、鳥、人等。
角花:字花、柏葉花、蓮花等。
邊花:多用字、蝴蝶、水鴨、雲頭紋、如意紋、蠶頭尖(小三角形)、茉莉花苞(長六邊形)、狗牙齒(鋸齒形)、瓜子米(正六邊形)等連續組成。
表現手法簡練、高度誇張變形、高度程式化、幾何化;描繪的對象有龍鳳、花鳥、人獸、蟲魚、器具及少量的文字;反映的內容有吉祥富貴的婚嫁、娛樂、戲曲故事等等;挑法上有單面挑與雙面挑,用特技針法挑出正反兩面一樣的圖案;品種有近40種,大至被面、門簾,小至香袋、襪帶,均為婦女、兒童日常生活穿戴和卧房內的部分用品,也有的是用於男性所需的女工製品,如褡褳、腰帶、煙袋,或定情信物。黃梅挑花作品通過圖案、文字等表達人們的情感,寄託人們的理想,一些圖案和文字分別蘊涵各種不同的寓意。
1、連年有餘,豐衣足食。在黃梅挑花中,「魚」是「余」的諧音,寓意富足有餘。「鯉魚」是「利余」的諧音,寓意「吉利有餘」。有的把「魚」和「蓮」連在一起,取「蓮」和「魚」的諧音,寓意連年有餘。「龍」是我國祖先崇拜的圖騰,在黃梅挑花中,都以「龍」能呼風喚雨的神話傳說,寓意人民征服大自然後,所得來的風調雨順和豐收。
2、愛情忠貞,婚姻美滿。除與其它民間藝術一樣用「鴛鴦」寓意夫妻永不分離、相親相愛外,黃梅挑花還有很多獨特的寓意表現形式。如把鯉魚、喜鵲、鷺鷥視作男性,把鳳凰、荷花梅花視為女性,並以此組合成「龍鳳呈祥」、「鯉魚穿蓮」、「喜鵲登梅」、「鷺鷥戲荷」等,寓意著夫妻恩愛、白頭偕老的美好生活和美好前景。在黃梅挑花中,有的作品還乾脆用直接敘情的手法,明白無誤地表達對美滿婚姻家庭渴望的寓意。如「迎親圖」,圖上二十多個人物用「S」聯成四排,前排為華蓋、紅燈、彩旗開道,緊接的是三乘大轎,按黃梅習俗第一乘為媒人,第二乘為新娘,第三乘為新郎,殿後的是嫁娶和吹打的樂隊,從陣陣鑼鼓、陣陣鞭炮的熱烈氣氛中形象地寓意著人民對愛情甜蜜、婚姻美滿、家庭幸福的祝福。
3、驅邪鎮妖,富貴如意。在黃梅挑花圖案中,大量使用了龍、鳳、獅、虎等人們敬仰和敬畏的動物,寓意驅病免災、平安吉祥、富貴如意、家庭興旺等。如獅為百獸之王,有至高的降魔鎮邪的威力;虎能生威,有旺盛的生命力;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能呼風喚雨;鳳代表著吉祥,古時就有「鳳不落無寶之地」之說。還有很多寓意吉祥的植物被運用到黃梅挑花中,如蓮花,寓意多子;並蒂蓮,象徵夫妻感情和睦、婚姻美滿。
黃梅挑花的主要原料是當地的家機布,又叫大布,這種布被染成青色作底,藝人依靠一根針、一根線{七種顏色}在上面交替挑綉各種圖案。在圖案構成上,黃梅挑花除了有上下、左右對稱式(如角花蝴蝶戲金瓜等)、旋轉式(如鷺鷥戲蓮、鳳追鳳等)、向心式(如福壽雙桃、柏葉花等)、放射式(如八角蓮花、八卦花等)以外,有很多表達一定故事情節的圖案。如七女送子、狀元遊街、穆桂英掛帥、桃園三結義等。這種圖案不遵從格律,無一定法規,全憑藝術隨心所欲地增減人數針數,但又不脫離民間自然形成的特有程式,而產生了獨特的構圖效果。一幅圖就是一個故事,一幅圖就是一段歷史,這種極為罕見的、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之所以產生於黃梅,是因為黃梅是一個戲曲之鄉。
黃梅挑花是用綵線挑綉,用針將五彩絲線挑制在底布的經線和緯線交叉的網格上,形成色澤絢麗、立體感強的圖案。
在色彩處理上,除極少數用單色挑綉外,基本上都是以綵線挑綉。黃梅挑花以青粗布作底色,以白色作基本骨架,以大紅、桃紅、水紅、淺紅為主色,配以橘黃和淡黃,形成作品的暖色基調。其間或點綴些湖藍、普綠等冷色,使整個作品麗而不佻、暖而不燥,繁復中展現和諧。既加強了色彩對比,又豐富了變化層次。加之作品多以深沉渾厚的寶藍作底色,工藝的精細,圖案的朴質,使整個作品絢麗而庄穩、多彩而清新、沉著而流暢,給人以典雅古樸、聖潔的感覺。
黃梅挑花1938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1954年獲波蘭美展獎牌和獎金,並獲波蘭社會主義國家民間工藝美術展覽紀念章;1956年獲首屆湖北民間工藝美術展一等獎;1959年周恩來總理在眾多湖北工藝品中親自選其裝飾人民大會堂湖北廳。改革開放以來,黃梅挑花多次作為國家和湖北地區的工藝品代表作赴國外巡展,受到廣大觀眾、顧客的青睞和各路專家學者的高度贊揚,譽它為無聲的抒情詩,立體的中國畫。1990年獲「首屆全國輕工博覽會」銀獎;1991年獲「第二屆北京國際博覽會」金獎;2006年被國家文化部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同時黃梅縣申報的另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梅戲」也一起入選國家級,使得黃梅縣成為當時全國唯一有兩項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縣。
黃梅縣新開鎮挑花藝人石九梅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梅挑花項目傳承人。2010年8月中旬,「黃梅挑花」申報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順利通過專家評審,國家質檢總局即將予以批准。同時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和黃梅縣海新職業技術培訓學校共同起草的黃梅挑花地方標准《黃梅挑花生產技術規范》,為組織生產、銷售驗收提供了依據。 簡介
花瑤分布在隆回北部海拔1300米以上的虎形山瑤族鄉、小沙江鎮、大水田鄉和麻塘山鄉,共有七千餘人。
花瑤挑花美輪美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民間工藝美術的絕品。花瑤挑花是湖南省隆回縣瑤族女子中流傳的一種獨特的手工藝,隆回瑤族因女子筒裙上裝飾有艷麗的挑花而被人稱為花瑤。
溯源
花瑤挑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漢代以前,花瑤挑花就已興起。據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記載,花瑤祖先積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唐代魏徵在《隋書》中記載:長沙郡雜有夷蜒,名曰莫瑤,其女子藍布衫,斑布裙,通無鞋履。這種描述與今天隆回花瑤女子的服飾正好相同:交纏五彩斑斕的挑花頭巾,上著藍色圓領衣,腰系挑花綵帶,下穿彩色挑花筒裙,腿扎挑花綁帶。在她們的頭巾、衣領、裙口、綁腿、小孩背帶和筒裙等地方都是挑花。除筒裙後片以外,其他地方一般是彩綉。筒裙後片則是在藏青色的直紋面布上用白線挑出各種圖案。由於筒裙後片面積較大,大小一般長100厘米左右,高50-60厘米之間,故其挑花圖案題材最豐富,主題最突出,反映的文化意識也最鮮明,是隆回花瑤挑花中的精華。
花瑤沒有文字,挑花便成為記載該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被中國美術館、民族博物館列為珍品收藏,我國著名文學家沈從文先生稱其為世界第一流的挑花。1994年花瑤挑花在文化部舉辦的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中獲得銅獎,2003年又獲中國首屆文物仿製品暨民間工藝品大展金獎,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因此被湖南省文化廳命名為文化藝術之鄉。
藝術特色
花瑤挑花取材廣泛,內容豐富,形態多樣,有上千種之多。主體圖案的題材可分為四類:一是動物類,以蛇、龍、鳥、鷹、虎、獅最為常見。二是植物類,以花草樹木為主;三是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類,主要表現瑤族先祖抵禦外族侵略的歷史故事;四是日常生活類,如反映花瑤傳統習俗的對歌定情打蹈成婚等。
花瑤挑花主體圖案的材料都用平粗深藍布作底,白色粗線挑成,花紋古拙粗獷。以布的經緯紗交叉呈十字形為坐標,對角插針成×形,通稱十字花,或作一字形。基本上是幾何圖形,它的基本形式是幾根平行長線並列,其中有在雙根平行長線之間加橫線而成若干方格的,有折作U形的,有作單線或雙線菱形的,有大方格套小方格而呈回字形的,有作多根直線交叉成網狀的,等等。各種形式中間如有較大空隙時,即挑小花填滿。小花常見的有:×、#、十、口、回、V、和小圓點、旋渦等。
花瑤挑花的花紋種類很多,使用最多的紋樣有:太陽紋、萬字紋、燈籠紋(也叫南瓜紋)、銅錢紋、牡丹紋、蕨葉紋、勾勾藤等。還有一種用得最多的被稱為乾杯約的像花的紋樣(漢語叫花路岩),這是模仿生長在岩石上的一種生物菌體的圖案。據說,每到年成好時,這種花路岩石的圖案特別顯露。花瑤姑娘便把這種美麗而又預示吉祥的圖案做為挑花的一種基本紋樣。
花瑤挑花工藝非常精緻,挑花時行針的長短、用線的松緊,均需一致。繁密處針針相套,不現底色,簡練處僅一支花,幾條線。在主體圖案兩邊,配以用紅、黃、綠等七彩絲線挑綉的彩色花飾。整件挑花畫面黑白分明,疏密有致,動靜相濟,色彩對比鮮明,遠看顏色近看花,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花瑤挑花在工藝上獨具一格。與機綉、湘綉截然不同。不用描繪設計,也不用模具做刺綉架,全憑挑花女靈巧的雙手和嫻熟的技巧,以自己心中的構圖和對美的理解,循土布的經緯線進行徒手操作。花瑤姑娘從七、八歲起就在長輩的口傳身授下學習挑花,需幾年功夫才能掌握基本的挑花技藝。每位姑娘將綉品針線隨身攜帶,利用勞動的間歇時間進行挑花,吊腳樓前,溪邊石上,古樹林里,到處都可以見到成群結隊的挑花姑娘們。有人曾統計過,一件筒裙挑花約有30多萬針,累計需180餘個工日才能完成。
許多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均在花瑤挑花中有生動形象的表現。如「乘龍過海」、「盤王升殿」、「朗丘(瑤語,意即頭人)御敵」等。 「乘龍過海」中的盤王,頭帶三尖神冠,英姿煥發,騎在龍背上。驕龍昂首,騰雲駕霧,呼呼生風。盤王冠發飄逸,上下群龍朝賀。盤王頭頂的太陽與蛟龍頭部的鸞鳥飛舞,使整個畫面造成一種飛騰流動的感覺,非常形象生動,有很深的歷史內涵。「盤王升殿」中的盤王則頭帶王服,端坐殿中。宮殿是瑤族典型建築,風格獨特。翹檐宮殿上橫書「壽」字,寓意永久。壽字左右挑綉富貴花,兩邊插旌旗,迎風飄揚。盤王頭像兩邊綉有竹子,殿柱兩邊綉有雙龍。整個圖案造型稚拙,表達了經常遭受殺伐、生活貧困的瑤族先民祈求平安吉祥,興旺發達的美好意願。「朗丘御敵」則是以寫實的手法,直接表現瑤族將士守衛家園,英勇殺敵的場面。朗丘騎在馬上,頭帶神冠,身著鎧甲,手執羽箭,馬下有來犯者的首級。這幅圖案既是對歷史的記載,又是對英雄的謳歌,也是對先祖的崇敬。
花瑤挑花具有很深的文化內涵。在許多以動物和花瑤日常生活為題材的挑花中,充分反映了花瑤民族的宗教信仰、獨特的節慶和婚嫁習俗。在大量以動物為題材的花瑤挑花中,蛇圖案最為豐富,有盤蛇、交體蛇、昂頭翹尾蛇、無尾雙頭蛇、蛇纏圖騰蛇等,多達上百種。且蛇的形態各異,充滿奇思妙想。如訓子蛇、比勢蛇、吐信蛇、群蛇聚首、雙蛇戲珠等,花瑤挑花對這些蛇都賦於了靈性。這是因為花瑤長期生活在山深林密,濕熱多蛇的環境中,對蛇的習性十分熟悉,而蛇又具有游水、上樹、鑽地、長壽、耐餓等能力,是早期人類力所不及的,因而視之為靈物,成為花瑤部落的圖騰,有類於漢族對龍的崇拜。
對歌定情、打蹈成婚是花瑤挑花中的珍品,表現場景宏闊、人物眾多,生動形象地展現了花瑤獨特的風俗。可惜的是,由於這些挑花技藝難度很大,已瀕臨失傳,留存下來的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幅作品,已難得一見。
花瑤挑花脫形寫神,簡煉傳神,以少寓多,主題鮮明,極富裝飾性。在造型上大膽地誇張,大膽地取捨,運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從自然物中提煉,加工創造出來的情真意濃的神似形象,體現出豐富的神韻,產生出違理合情與諧美怪誕趣味,表現出朴實的美感。瑤族婦女在綉挑動物時,常在動物體內再綉以小動物和花草,如在一隻母虎體內又綉有花草和小虎。或問為什麼要這樣挑花?就會得到風趣而朴實的回答:老虎要懷崽,還要吃東西,這樣綉出來的才是只活老虎。這種解剖思維的方式大膽而浪漫。
花瑤挑花將不同視覺的物象做奇妙的藝術處理與組合,構圖均衡或對稱。如用樹木花草變化的圖案組合並按幾何排列做主體圖案,顯得整齊大方;有時在一塊綉片中要挑幾十種花紋,自由、不規則地組合成主體圖案,或花中藏花,或把幾只鳥、昆蟲等自由組合成花;或幾只鳥共一個翅膀。這樣的精巧構思,使整個圖案具有豐滿富麗的充實感,形成熱鬧氣氛,使主題得到充分揭示,並獲得良好的裝飾效果。
花瑤挑花不但講求實用,而且更追求色調裝飾美觀。遠看色彩近看花,她們喜歡用強烈的刺激色彩,鮮紅色的頭飾笠(瑤語稱派特典)和頭巾(瑤語稱笑童),深藍色的上衣(夏裝為雪白色),五彩繽紛的腰帶(瑤語稱特檔),灰白色的統花裙(瑤語稱頓)前沿以兩葉紅艷艷的裙邊(瑤語稱補)接連映襯,墨色的的綁腿(瑤語稱扣烘),使整個服飾形成黑白相間、冷暖協調、鮮艷奪目,令人感覺到花瑤女子把所有的色彩勻稱地打扮在自己身上。若頭飾笠和統裙以灰白色為主,色彩暗淡,那是守孝穿戴的服飾。 簡介
望江挑花是流傳在望江縣境內的一種家庭手工技藝,源於唐代,用麻與發為材料,製作祭祀供品。至晚唐始用本地棉花為原料製作,用於生產衣飾及家庭器用裝飾製品,並逐漸形成每家每戶女性必須精通的手工技藝。
望江挑花以其構圖精美、正反成趣、內涵豐富、美觀實用而為望江人民所喜愛,世代相傳,保留至今。
望江挑花在傳承發展中逐步形成挑、鑽、游、織等四種針法技藝。構圖元素取材於生活,除各類幾何圖形外,常見的植物有藤蔓、花果、莖葉:如梅花、竹葉、牡丹、金瓜、蓮花、菊花、石榴、柏枝、梔子花等;常見動物有蝴蝶、蜜蜂、孔雀、喜雀、鴛鴦、松鶴及十二生肖等。其他如太極、八卦、宮燈、日、月、星、雲、山、水、舟、船及如意、元寶、金錢、壽字、福字、喜字、吉羊、平安等各種文字。其他還有各類人物的生活、生產、游戲,及喜慶、圖騰、宗教等活動。
望江挑花三分傳承,七分創造。有規有矩,千變萬化。象形與會意、單獨或組合、花中套花等,表現形式多樣。望江挑花製品細膩精湛、色澤淡雅,曾三次被選入北京,成為人民大會堂顯目的藝術飾品。又多次在各種交易會、博覽會上獲獎,聲名遠播。
望江挑花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集藝術性與實用性於一體,是望江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簡介
花瑤是瑤族的一個支系,人口12000餘人,居住在雪峰山東北麓的漵浦和隆回接壤處,海拔1300米的崇山峻嶺之中。挑花是花瑤人世代相傳的民間工藝。製作時,花瑤婦女以靛青色土布為載體,用挑花針通過數針法,將白色或彩色紗線挑入其中,製作而成。花瑤婦女們從小學習挑花,用以製作終身的服飾。
花瑤挑花的圖案,分彩色和黑白兩類,多為連續圖案和對稱圖案,題材有山區常見的飛禽走獸、樹木花草,有日月星辰、山川河嶽,也有瑤族的民族圖騰、神話故事。想像豐富,構思奇巧,更有深刻的內涵。新娘出嫁時,要將挑花製作的嫁衣,放在一塊竹篾編織的大曬簟上,由母親、姑嫂為她著裝。新娘頭戴的橙紅色大盤,象徵太陽;大盤中間的頭帶象徵月亮;周圍是飾物象徵星辰。裙子上的6對紅色和12對黃色橫紋,代表遠方的長江和黃河;各種小圖案則分別體現河流、山脈、田園和村莊。花瑤人用巧奪天工的挑花,展示出一個古老民族的精神世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花瑤挑花已成為旅遊產品進入市場。 簡介
黃道婆棉紡織技術的廣泛傳播,在江南及羅涇鎮形成廣種棉花、民皆紡織的習俗;較之上層達官顯貴使用的絲織品加綉花,土布挑花更符合平民百姓層面廣泛的衣著要求:民間久有在土布制衣上配以花樣紋飾,以色線「游花」,後隨布之「勢流」挑十字形成圖案,這便是「羅涇十字挑花」。據傳說推算,應為明末清初,距今至少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羅涇十字挑花,將花挑於土布所制的衣物或帕巾之上,作為「兜頭手巾」、「系身鉤」、「肚兜」、「布裙」、「鞋面」的紋飾,尤以「兜頭手巾」和「系身鉤」為多,在江南水鄉漸有不挑花不能用之勢。據田野調查記錄,「兜頭手巾」底色有別,一般老年婦人常用深色土布「兜頭」;姑娘、婦女用白色,新媳婦必用綠色,上面的花樣紋飾均為黑色;「系身鉤」之圖樣挑於頂面的兩個側角,挑花之線不拘一格。生活中,此兩物又是姑娘的備嫁品,既用於「壓箱底」,又藉此展示新娘「手巧」的程度。加上「系身鉤」還是「還疼」禮品,所謂「還疼」,是對給新娘見面禮的長輩表示敬意的習俗。 在刺綉製作上,羅涇十字挑花看似簡單,卻要求頗高。既要求正面全部用十字形成花樣,反面也要形成均勻點狀,基本針法有「行針」、「絞針」、「蛇脫殼」等。羅涇十字挑花的圖案,歷經長期衍展,形成獨特的表現程式,有著數十種獨立紋樣,例如:「蝴蝶花」、「鳥花」、「荷花」、「腰菱花」、「柏枝花」、「八角花」、「一根草」、「攀藤草」等等。由這些獨立紋樣的元素構成豐富多彩的整體圖型。十字挑花的畫面,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有自然景色、有傳統祈福禳災題材的花樣、也有傳說故事的描述,更有心中意願的體現等。 民間女子小技,物不希而難貴,也難登大雅之堂。故在鄉史里志中無文字記載;經廣泛傳播,仍舊是頭頂腳面比比皆是。因此,既不能否認巧手女子所織就的璀璨傳統,又抹不去世代農家婦女的智慧創造。羅涇十字挑花,以土見長,凝聚著本土文化的積淀,在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實屬鳳毛麟角。難能可貴之處,申報方己收集到幾十件「挑花」實物,也找到了十多個能織善綉的傳人,其中少數人還能演示兼講授技藝,己進行辦班,並籌措舉辦藝術展。 在興化,很早就有姑娘家一懂事就跟著家中媽媽、奶奶,門上嬸嬸、大媽,親戚中的姨娘、姑媽之類,學做針線的傳統習慣。這針線一拿上手,就丟不開了,並且要一直做到姑娘出嫁。因而,姑娘在娘家做的最後一件針線活兒,多半是自己的嫁衣。在這眾多的針線活當中,青布挑花便是其中重要的技藝之一。一個姑娘家如果不會青布挑花,與旁人比起來自然就遜人一籌,就是嫁到婆家去,在婆婆面前也就似有欠缺,頭不能抬得那麼高呢。青布挑花從技法上講,它不同於一般的刺綉。一般而言,刺綉注重的是「綉」,而青布挑花注重的是「挑」。待字閨中的姑娘,多半在自家織造的藏青土布上,依照代代相傳的花紋紋樣進行挑花作業。挑花的針法為「十字交叉」法。其中針腳為「×」字形的,稱之為「十字綉」;針腳為「一」字形的,則為平線綉。青布挑花在「挑」法上,有單面挑和雙面挑兩種。不言而喻,單面挑與雙面挑相比要簡單許多。雙面挑,則是用特殊針法,挑出正反兩面都一樣的圖案。青布挑花,包括團花、邊花、角花、填心花等等,其圖案有近40種之多。這些圖案,挑綉在被面、門簾、窗簾等大一點物件上的有,而像香袋、襪帶、方巾、圍裙等女性用品上則更為常見。當然,這樣一種獨特的挑花技藝,其用品也是不會排斥男性的。像褡褳、腰帶、煙袋之類,皆可綉上花案。這當中,年輕姑娘最喜歡綉的,則是給自己意中人的定情信物。哪怕是一方手帕,也要綉上個並蒂蓮,以表心跡。前面已經提及,青布挑花所用的布多為自家織造的,俗稱「家機布」。被染花的家機布又叫「大布」。這種布被染成青色作底,挑花的人,靠手中的一根針、一根線,在「大布」上交替挑綉,綉出各種各樣的圖案。這里所用的針,和通常的綉花針並無二致。所用的線,是白線。挑花的人,用針將白線挑在「大布」的經線和緯線交叉的網格上,形成較強的立體感。挑花時,行針的長短,用線的松緊,均須一致。挑綉至繁密之處,講究的是針針相套,不露底色。而簡省處,則可能僅有一朵小花,幾根線條,亦需要用針到位,線條流暢,絕不能拖泥帶水。青布挑花往往會在主體圖案兩旁,配以一些陪襯彩飾。這些彩飾,多用紅、黃、綠、藍、青、紫、橙七色絲線挑綉而成,起到豐富整個綉品的效果。讓綉品色彩斑斕,對比分明,疏密有致,動靜相宜,呈現出較強的視覺沖擊力。興化青布挑花,在構圖造型上,體現民間藝人的大膽追求,從日常生活中提煉概括,大膽取捨之後再進行誇張性處理,從而使整件綉品簡練傳神,極富裝飾性。既有青銅紋飾的高古,又有秦磚漢瓦的粗獷;既有宋瓷的典雅,又有剪紙的簡潔;既有蘇綉的細膩,又有織錦的華美。藏青的布與綿白的線,在「大布」上創造出了如此的多姿多彩,如此的質樸素雅,飽含著特定的地域風情和民間氣息。這一特殊的民間技藝,所展示的是興化女性一雙慧眼和一雙巧手相結合,而創造出來的智慧結晶。然而,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時代和社會的變革,這一起源於唐宋,成熟於明清的古老工藝,目前因傳承斷代,材料匱乏,製作困難,已經處於瀕危的邊緣,需得到保護和搶救。

⑦ 花花姑娘中梔子花姑娘長什麼樣子

你好,

花花姑娘是畫師桑誒母的原創系列作品,其中的梔子花姑娘,圖片如下

希望能幫到你,滿意請採納


⑧ 梔子花開這首歌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梔子花開》是由主持人何炅執導,主持人彭宇擔任電影總策劃和項目出品人,黃磊監制,《梔子花開》MV導演王碩任總製片人的青春校園愛情電影,預計於2015年7月10日上映。

——青春就是愛情友情夢想和熱血。 ——因為青春,所以來得及。

中文名:梔子花開
外文名:Forever Young
出品時間:2015年
出品公司:世紀百年影業(天津),北京和合悅視文化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拍攝地點:泰國,廣州
拍攝日期:2015年2月6日
導演:何炅
編劇:羅艷
製片人:王碩,黃磊
類型:青春,校園,愛情
主演:李易峰,張慧雯
上映時間:2015年7月10日
對白語言:普通話
色彩:彩色
貼吧:梔子花開吧
監制:黃磊
總策劃:彭宇
演員副導演:吳藝新
歌曲《梔子花開》是著名主持人何炅正式推出的第一張單曲,收錄在其第一張專輯《可以愛》中。專輯籌備近三年,於2004年發行。主打歌曲《梔子花開》在音樂排行榜連續幾周名列榜首。

何炅先期推出的單曲《梔子花開》是一首獻給畢業生的歌曲,輕輕的音樂淡淡的描述著離別的心情,簡單的音樂節奏,讓人在聆聽時能感受到空氣中輕盈地飄出梔子花帶來的陣陣清香;朗朗上口且清新自然的曲調和歌詞,具有非常濃郁的校園氣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單曲《梔子花開》MV的拍攝地點之一特別選在了毛主席的母校——湖南第一師范學校,美麗的校園也讓整首歌的情緒被渲染的更加強烈。
導演簡介:何炅,1974年4月28日出生,主持人,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系教師。

自1998年起,主持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欄目長達十餘年。此外,主演《正德演義》等影視劇,並發行過3張音樂專輯和4部文學作品,2004年發行歌曲《梔子花開》。曾先後主持快樂男聲、超級女聲、勇往直前、百變大咖秀等超高收視節目。獲得第五、二十五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主持人獎,第十六屆上海電視節電視節目主持人30年年度風雲人物,湖南衛視最佳主持人和最受歡迎主持人獎,並作為主持人入圍2009年亞洲電視節最佳娛樂節目主持人獎。

⑨ 汪曾祺的梔子花是當代詩歌嗎請問

梔子花粗粗大大的,又香的撣都撣不開,於是為文雅人不取,以為格調不高。梔子花說:「去你媽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的痛痛快快,你們他媽的管的著嗎!」

這段話出自汪曾祺散文集《人間草木》,裡面有一篇《夏天》,夏天有一簇有脾氣的梔子花,讓人心心念念了好多年。有時細細想來,何嘗不是念著當初那個意氣風發、讀書拍案的少年。

第一次讀汪曾祺,結識了他的《葡萄月令》,用筆散淡,卻悠悠道來,讓人有一種閑坐葡萄架下,笑問清風何在的安逸。一年四季,葡萄的神態無不鮮活。

只不過那時候尚小,不懂什麼品味,只覺得舒服,大熱天吃了根冰棍一樣。當時也是只讀了《葡萄月令》一篇,但我記住了這個文風。

而重逢汪曾祺於《人間草木》,更像老饕遇宴,大呼過癮。從此把汪曾祺的散文奉為圭臬。

汪曾祺是如何寫出梔子花的
汪曾祺師承沈從文,他《人間草木·人物篇》有一部分叫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這摘自沈從文的小姨子張充和,寫給沈從文輓聯。全聯是為:

不折不從,亦慈亦讓。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巧妙地將沈從文的名字嵌入聯里:從文讓人。

黃永玉在一篇文中回憶寫過,在動盪的年代裡,表叔沈從文受盡迫害,一次兩人在胡同里對面而過,沈從文假裝沒看到,只是頭都不歪地說了四個字:要從容啊!

沈從文的如此心境,當然體現在了筆紙上,從《邊城》里那種脈脈流水的文字里,流淌了下來。

汪曾祺的散文得其三昧,很是從容,在《歲朝清貢》的結尾處,他寫道:「曾見一幅舊畫: 一間茅屋,一個老者手捧一個瓦罐,內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題目:「山家除夕無他事,插了梅花便過年。」這才真是「歲朝清供」!」

從容恬淡,氣韻清白,那位插花老者,分明就是沈從文啊。

除此之外,汪曾祺《人間草木》有一部分叫作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而那段梔子花分明說的就是不折不從,亦慈亦讓。

有人稱汪曾祺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賈平凹喚其「文狐」。實乃切意。

梔子花的真實意義
「梔子花」這段話,顯得是梔子花的立場,而汪曾祺在另一文《苦瓜是瓜嗎》中,站在的是賞花人的那面,做了一番深挖。汪曾祺從苦瓜的歷史,人對苦瓜好惡的轉變,一直談到文學創作,得出:不要對自己沒有看慣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

而我覺得還能再深挖,不拘泥與文學創作,拓展到更多地方,都是發人深省

熱點內容
什麼紅插花 發布:2025-09-20 00:04:27 瀏覽:183
楊牡丹是誰 發布:2025-09-20 00:01:54 瀏覽:483
七夕人間 發布:2025-09-19 23:45:57 瀏覽:28
綠植八項規定 發布:2025-09-19 23:43:45 瀏覽:768
格蘭花格21年 發布:2025-09-19 22:55:43 瀏覽:467
鏗鏘玫瑰口號 發布:2025-09-19 22:55:41 瀏覽:266
今年一個人過七夕節 發布:2025-09-19 22:54:25 瀏覽:187
七夕鑽展圖 發布:2025-09-19 22:46:40 瀏覽:613
海棠的報價 發布:2025-09-19 22:46:39 瀏覽:980
三亞海棠灣有啥好玩的 發布:2025-09-19 22:37:02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