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杜鵑花
❶ 贊美的杜鵑花詩詞
篇一:描寫杜鵑花的詩
曲岸灣頭,來去無盡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勝
容情預警,融景於情
李白 唐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三春三月憶三巴。
【唐】李白 凈興寺杜鵑花
自地連梢簇蒨羅。
只應偏滴此叢多。
曹松 寒食日題杜鵑花
寒食時。
此花枝。
成彥雄 杜鵑花
兩何賒。
枝上花。
野僧家。
遲又斜。
韓偓 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
自地連梢簇蒨羅。
只應偏滴此叢多。
李群玉:嘆靈鷲寺山榴
露紅凝艷數千枝。
一叫一回腸一斷,一園紅艷醉坡陀,蜀魄未歸長滴血,一朵又一朵,並開誰家不禁火,總在杜鵑花與鳥,怨艷疑是口中血,滴成一聲寒食夜,數朵謝豹出不出,日遲一園紅艷醉坡陀,蜀魄未歸長滴血,水蝶岩蜂俱不知,山深春晚無人賞,
即是杜鵑催落時。
李紳 新樓詩
杜鵑如火千房拆,丹檻低看晚景中。
繁艷向人啼宿露,落英飄砌怨春風。
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誰將老子同。
惟有此花隨越鳥,一聲啼處滿山紅。
、
七律 詠杜鵑花
白紫藍紅莫一般,青枝半曳掩眉彎。但隨日月天然色,卻得春秋西子鬟。 風為香浮雲靜靜,泉因容動水潺潺。那知秋遇鶴林友,也學僧情閑入山。
白紫藍紅:杜鵑花品種繁多,除紅色外仍有白、黃、粉、紫、藍等色 西子:杜鵑花又名「花中西施」
鶴林友:五代道士殷天祥,傳他在鎮江鶴林寺作法使春天杜鵑花在重陽節綻開
形自天工勢萬般 參差迭宕隱回彎
晴雲蝶谷霞裁袂 曉日龜峰霧繞鬟
百里杜鵑搖熾熠 一簾飛瀑泛幽潺
登臨若得吟中友 共把詩緣證此山
篇二:贊美杜鵑花優美句子,描寫杜鵑花的詩歌
贊美杜鵑花優美句子,描寫杜鵑花的詩歌
三月的杜鵑,
連綿數華里,
爭奇斗艷,
競相怒放,
遠遠望去紅遍山野,
可謂壯觀。
「何須名苑看春風,
一路山花不負儂」。
走進山的深處,
雲的深處,
春的深處。
晨霧隨風朦朧,
山路彎彎悠長,
杜鵑花在彎彎的路旁紅了,
一枝枝,一簇簇,
綻放在春天裡,
悄然開滿山崗。
拔開朦朦晨霧,
翹望春的來路,
一團團,一片片,
像晨霧里的火炬,
似彩雲中的霞光。
野杜鵑不象花園的,
整整齊齊,
中規中矩。
它們高高低低,
參差不齊,
有如天仙不經意揮手灑落山野,
岩石旁,
草叢中無處不在。
有的杜鵑嬌小玲瓏,
象小家碧玉,
有的高大挺拔,
如貴婦典雅大方;
花開盛期,
可遠觀,
如火如荼,
紅艷艷的漫山遍野;
也可近賞,
無論待放的花蕾,
還是盛開的花朵,
個個嬌艷欲滴,
美不可言。
人在山中,
宛如仙境,
讓人流連往返。贊美杜鵑花的現代詩句
陽春三月,
滿山的杜鵑花已紅到了極致。【贊美杜鵑花優美句子,描寫杜鵑花的詩歌】贊美杜鵑花優美句子,描寫杜鵑花的詩歌。
五彩繽紛的杜鵑花,
彷彿是一群淳樸的山裡姑娘,
去趕赴一個大喜日子。
好奇地簇擁著,
在推推搡搡之間,
鼓突著心事,
竊竊地私語,
爭奇斗艷,
竟相開放,
漫山遍野的杜鵑花,
開在百鳥和鳴中,
開在清泉溪流旁,
開在雲天相接處。
漫山遍野的杜鵑花,
如火焰熱烈,
像紅綢舞動,
似朝霞燃燒,
把春天繪成了一幅,
壯麗的風景畫。
美麗的杜鵑花,
經過一個冬天的精心構思,
給春天的山崗,
披上一套最美的霓裳。
❷ 請問描寫杜鵑的古詩有哪些
1、唐·李商隱《錦瑟》
原詩: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
精美的瑟為什麼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憶青春年華。
莊周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託身於杜鵑。
明月滄海鮫人流下了滴滴眼淚,藍田日暖玉石才能夠化作青煙。
此時此景為什麼要現在才追憶,只因為當時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2、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原詩: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譯文:
曾經在蜀國見到過杜鵑鳥,在宣城又見到了杜鵑花。杜鵑叫一回,我的淚流一次,傷心欲絕。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時時念叨著家鄉三巴。
3、宋·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原詩: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譯文:
山腳下剛生長出來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杜鵑鳥的叫聲從松林中傳出。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門前的溪水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4、唐·吳融《子規》
原詩:
舉國繁華委逝川,羽毛飄盪一年年。
他山叫處花成血,舊苑春來草似煙。
雨暗不離濃綠樹,月斜長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聲凄切,愁殺行人歸去船。
譯文:
杜鵑放棄了繁華的故園山川,年復一年地四處飄盪。在異鄉鳴叫,鮮血染紅了山上花叢,可春天來到,老花園依然草木茂盛。雨後涼風,它藏在綠樹叢中聲聲哀啼,夜幕初開,它迎著欲曙的天空肅然鳴叫。天色漸晚,它在湘江邊凄涼鳴叫,使歸家的船隻行人悲愁之至。
5、宋·王令《送春》
原詩: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譯文:
春天的花落了,明年依舊會開,屋檐下的燕子走了還會回來。但那迷戀美好春光的杜鵑在午夜依舊苦苦啼鳴,不相信,那春天喚不回來。
❸ 形容杜鵑花的詞語
倩麗、抄美麗、艷麗、富麗、綺麗。
一、倩麗
艷麗;美麗。
引證解釋:鄭振鐸 《中國俗文學史》第九章十:「他們的散曲集子……並不比第一期的作家們更向古典的或更向文雅倩麗的路上走去。」
二、美麗
美好艷麗;好看。
引證解釋:魏巍 《誰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三、艷麗
鮮明美麗:色彩~。~奪目。~的彩虹。
引證解釋:宋之的 《草地頌歌》:「草地,乃是一片廣闊無涯的頂頂艷麗的花坪。」
四、富麗
宏偉美麗:~堂皇。陳設豪華~。
引證解釋: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三章:「戰士們你一言我一語,說著 隴東 的高原, 陝北 的大山,黑壓壓的森林和富麗的河川。」
五、綺麗
鮮艷美麗(多用來形容風景):~的景色。
引證解釋:峻青 《秋色賦·海濱仲夏夜》:「說到風景,它雖沒有特別令人觸目的綺麗景色,但在平凡中卻顯示出偉大。」
❹ 誰能告訴我描寫、贊美杜鵑花的詩句,並附上意思
杜鵑花
也叫映山抄紅,常綠或襲落葉灌木。葉卵狀橢圓形。春季開花,花冠闊漏斗形,紅色,是著名的觀賞植物。
唐·白居易《雨中赴劉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劉已先去因以四韻寄之》:雲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懶卻還。將謂獨愁猶對雨,不知多興已尋山。才應行到千峰里,只校來遲半日間。最惜杜鵑花爛漫,春風吹盡不同攀。
白話大意:山上高聳入雲的台閣宮殿需要經過泥濘的山路才能到達,同游之人沒有到達而我卻不想下山。或許有人會說我是孤獨才會這樣面對的大雨,卻不知道我是意興所致而去尋訪名山。本來應該早就把自己融入到萬山之中,他們卻因風雨的牽拌而來遲了一步。最可惜的是爛漫的杜鵑花被春風春雨吹落滿地,我們無法一同欣賞她們。
此詩的言外之意我想你應該能明白,主要是講雙方的耐心及意志不同,所以有人能不畏艱難而上高山,看到美景,有人卻不行,所以很遺憾地大家不能都同時到達同一個目標或地方,欣賞到杜鵑花的美麗。
❺ 杜鵑花古詩詞名句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❻ 杜鵑花的花種名稱問題,有識者進
杜鵑,特別是丹東杜鵑,自身顏色變化多,但性狀並不是變異,談不上穩定,無法獲取穩專定的屬基因。
你的杜鵑,開此一花,甚至幾花特別,並不能算是完全變異,也沒有什麼可循典故,要說成花原因,頂多是花芽分化時,花青素略有不同而已。
❼ 關於杜鵑花的古詩句
1.《送梓州李使君》唐代 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2.《杜鵑花》[ 宋 ] 易士達
輕剪梢頭薄薄羅,子規湔血恨難磨。
園林莫道香飛盡,嫩綠枝頭不用多。
3.《杜鵑花》[ 宋 ] 楊巽齋
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羈客有家歸未得,對花無語兩含情。
4.《杜鵑花》[ 宋 ] 舒岳祥
杜陵野老拜杜鵑,念渠蜀王身所變。
我今流涕杜鵑花,為是此禽流備濺。
嗟哉杜宇何其愚,萬事成敗皆斯須。
一枰黑白翻覆手,揖讓放弒皆丘墟。
汝初一身今百億,凝滯結戀胡為乎。
爾生不能存社稷,死怨謝豹何區區。
至今有子不自保,寄巢生育非良圖。
百億禽分百億花,數若恆河沙復沙。
此花開時此鳥至,青楓苦竹為其家。
錦官玉壘不可念,翠華黃屋天之涯。
不聞十月杜鵑鳥,只見十月杜鵑花。
5.《杜鵑花》[ 唐 ] 成彥雄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
6.《杜鵑花》[ 宋 ] 李時可
杜鵑躑躅正開時,自是山家一段奇。
莫據眼前看易厭,帝城只賣擔頭枝。
(7)藍田杜鵑花擴展閱讀: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杜鵑花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神農本草經》,書中將「羊躑躅」列為有毒植物。杜鵑花的栽培歷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唐代,出現了觀賞的杜鵑花,此時杜鵑花就已移栽入庭園栽培,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772-846年)對杜鵑花情有獨鍾,不但寫下了許多贊美杜鵑花的詩句,而且還親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寫下了「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終於移植成活,詩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廬山山頭去年樹,已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據記載,唐貞觀元年(785年)已有人收集杜鵑品種栽培,最有名的是鎮江鶴林寺所栽培的杜鵑花。
宋代對杜鵑花的栽培又有新的發展,詩人王十朋曾移植杜鵑花於庭院:「造物私我小園林,此花大勝金腰帶。」南宋《咸淳臨安志》:「杜鵑,錢塘門處菩提寺有此花,甚盛,蘇東坡有南漪堂杜鵑詩,今堂基存,此花所在山多有之。」說明杜鵑花在杭州庭院已多見。
明代,對杜鵑花又有了進一步的深入了解,如志涼《水昌二芳記》,1563年《大理府志》、1587年李時珍《本草綱目》、《徐霞客游記》等刻本中都有不同程度關於杜鵑花的品種、習性、分布、應用、育種、盆栽等記載。如1563年《大理府記》中,記載杜鵑花譜有47個品種,大理的崇聖寺、感通寺等寺院已栽種杜鵑,並育成五色復瓣品種,《草花譜》記有「杜鵑花出蜀中者佳,謂之川鵑,花內十數層,色紅甚;出四明(今浙江四明山)者,花可二、三層,色淡」。
清代,已經有了杜鵑花的盆景造型,朱國楨《涌幢小品》記有「杜鵑花以二、三月杜鵑鳥鳴時開,有兩種,其一先敷葉後著花(先葉後花)色丹如血;其二先著花後敷葉(先花後葉)色淡,人多結縛力盤盂翔鳳之狀」之名。而且,對杜鵑花的栽培已有一整套的經驗,記載也多,如《花鏡》《廣群芳譜》《滇南新語》《盆玩偶錄》等。嘉慶年間(1796-1820)《蘇靈錄》將杜鵑花盆栽列為「十八學士」第六位。道光年間(1821-1850)《桐橋倚棹》中提到「洋茶、洋鵑、山茶、山鵑」的記載,說明此時中國內已引入國外杜鵑栽培了。
❽ 杜鵑花與杜鵑鳥有相似之處嗎為什麼都叫杜鵑
《太平御覽》援引《蜀王本紀》說,古時候有個男人名杜宇,從天上下凡來到朱提(今四川宜賓附近),與一個叫作「利」的從水裡誕生的女子相愛,並憑借才華在郫(今四川郫縣)建立都城(今人稱「杜鵑城」),傳授農耕技術,大力發展種植業,令蜀國變得強盛起來,由此成為當地最有名的賢君之一,後人稱之為「望帝」。後不幸國亡身死,魂化為鳥,哀啼不止,口中流血。
因此杜鵑啼血就是為了一份情深意重么?要不,一到春夏時分,那杜鵑怎會徹夜啼鳴,如歌如吟,如泣如訴,而至啼血染紅了那杜鵑花?要不,自古以來的詩詞提及杜鵑鳥,都是一番生死哀怨一番深情苦意?於是,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里託了杜鵑寄愁心:「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只聞「杜鵑啼血猿哀鳴」;秦觀在《踏莎行》里嘆夕陽西下:「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辛棄疾在《定風波》里看那「百紫千紅過了春」,卻是「杜鵑聲苦不堪聞」;賀鑄在《憶秦娥》更是凄凄斷腸痛那杜鵑啼血:「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
還有,李商隱在《錦瑟》里寫到: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於是曹雪芹便在《紅樓夢》里讓「杜鵑」化成了黛玉那忠心忠心耿耿的知己貼身丫鬟「紫鵑」,「滄海」變作黛玉之父林如海,「珠有淚」則是以淚還情的「絳珠仙子」林黛玉本人。是鵑泣鶯啼皆為姑娘吧,林姑娘的際遇實在堪憐堪憂。於是,紫鵑為了自己的林姑娘要泣血相伴備受煎熬。曹先生在《紅樓夢》里,憐惜了林姑娘,也憐惜了自己。不若歸去,不若歸去,何再忍受林姑娘也要啼血消魂?何再忍受曹先生也要啼血《紅樓夢》斷了文章?好一個,杜鵑啼血,聲聲喚歸!
如此寫來,有些悲涼之意了。
而事實上,杜鵑鳥俗稱布穀,也叫子歸、子鵑,是提醒人們勤勞耕耘的益鳥。師曠在《禽經》里說:「杜鵑出蜀中,春暮即鳴,田家候之,以興農事。」只是因為杜鵑口腔上皮和舌部都為紅色,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湊巧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那樣鮮紅,便把這種顏色說成是杜鵑啼的血。
杜鵑花是美麗的,紅艷艷地滿山遍野煞是熱情燦爛,於是,這杜鵑花也叫做映山紅、滿山紅、紅躑躅等。總覺得這杜鵑花啊,就若那鄉間女子在陽光下曬紅了臉兒,淳樸地在笑,沒有做作,也沒有城裡女子裝扮後的嬌柔和嫵媚。宋楊萬里說:「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日日錦江呈錦欄,清溪倒照映山紅。」是啊,當一份春天被移進了富人家的院落,或被刻意成了人為景緻,我們才發現,真正的春天是在那路旁、山間、溪邊,在那鄉間女子紅撲撲的笑臉上
❾ 描寫「杜鵑花」的古詩詞有哪些
1.
《山石榴寄元九》唐:白居易
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杜鵑啼時花撲撲。
九江三專月杜鵑來,一聲屬催得一枝開。江城上佐閑無事,
山下劚得廳前栽。爛熳一闌十八樹,根株有數花無數。
千房萬葉一時新,嫩紫殷紅鮮麹塵。淚痕裛損燕支臉,
剪刀裁破紅綃巾。謫仙初墮愁在世,奼女新嫁嬌泥春。
2.
《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唐: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3.
《寒食日題杜鵑》唐:曹松
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4.
《錦瑟》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5.
《杜鵑花》唐:成彥雄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