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宜黃杜鵑花

宜黃杜鵑花

發布時間: 2022-06-28 21:10:41

Ⅰ 章貢區到南城直線距離有多少里路

(江西)江西省,簡稱贛,位於中國的東南部,中游和下游的長江南岸。因此AD 733唐玄宗簡稱衍生江南西道省名,因為主要河流贛江衍生。自古以來,豐富的資源,人力資源和文化資源,被稱為「帝國天寶,人傑地靈」的美譽。
基本信息欄中國名稱:江西省外文名稱:江西省行政區類別:省所屬地區:中國中部地區166900平方公里人口:公元2008年,4400100方言:吳,贛方言,客家方言氣候條件:屬亞熱帶濕潤氣候著名景點:廬山,滕王閣。機場:南昌國際機場火車站:火車站在南昌,南昌鐵路西站和其他省會城市:南昌省花:杜鵑花
關於江西全省,古名頭楚尾吳廣東省家庭福建法院「,」形勝區的情況。 「江西省介於北緯24°7'至29°10',東經114°02'至117°97'之間。江西省的北部,是相對平坦的,有些東西所包圍南部山區,中部丘陵起伏,傾斜到鄱陽湖以北打開巨大的盆地作為一個整體。全境的河流和溪澗,2400,贛江撫河,信江,修河和饒河江西五大河流。[2]
江西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南,西湖南,北毗湖北,安徽中東部的長江,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地區的腹地,與上海,廣州,廈門,南京,武漢,長沙合肥市,直線距離的埠,大多在600到七百公里。境內2206公里高速公路,高速出省的主要通道。京九線,浙贛線縱橫貫穿全境。航空和水運便捷。
江西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資源。 2008年7月8日,全省有兩個世界遺產的兩個世界地質公園,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5個省級風景名勝區,8個國家自然保護區,2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39個國家森林公園,省級60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國最大的淡水湖,湖風景如畫的柘林,濃淡相宜仙女湖等;全省森林覆蓋率達60.05%,居全國前列。江西是礦產資源豐富。
江西文化名人明亮的。在歷史悠久的中國文明,江西人才,作家,政治家,科學家若群星燦爛,閃耀的史冊。江西紅色文化聞名中外。
江西物產豐富和多樣。瓷都景德鎮有著悠久的歷史,著名的「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點,英文名稱為「中國」,來自國外,中國瓷器。樟樹四特酒,周恩來總理贊譽為「明確,香水,酒精,純凈的」四特酒的命名。遂川狗牯腦茶,榮獲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南豐蜜桔歷史皇室貢品。此外,還有廬山雲霧茶,中華獼猴桃,贛南臍橙,南安板鴨,泰和烏雞,江鈴汽車,鳳凰相機,金聖香煙等,在各種馳名商標,中國9。
江西工業,特色鮮明。江西農業在全國佔有重要的地位,是各省成立以來,國家二級從來沒有停止過國家食品之一。鼓勵生態農業的前景,綠色農產品成為重要的增長點,為2008年7月8日,全省綠色的食品數量上升至916,在全國最高; 415的數字,有機食品,排名第一的國家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升,273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其中包括14個國家。江西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為核心的發展戰略,航空,汽車,精密製造,特色冶金和金屬製品,中國醫葯和生物醫葯,電子信息和現代家電產業,食品六大支柱產業產業,精細化工,新型建材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光電,高精密銅管產品,優良的特種鋼,特種旅遊,精密機械,生物制葯,特種化學品,綠色食品,度假,新服務,該行業已顯示一個良好的發展勢頭。 [3] [編輯本段]【】江西發展的歷史,從考古發現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一萬年前以前的歷史淵源。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形成約始於公元前202年(漢高帝初年)。當設置豫章郡(贛江,原名俞樟江),郡治南昌,下轄18個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剩餘的汗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於艾,安平,海黃昏,李玲,如地理分布贛江,許江新河,修水,袁水沿岸,即是大致相同的,後在江西省建。漢武帝程序全國范圍內的13個監測區,13個州,江西揚州的一部分。
公元291,西津元康的第一年,重新建立它的主要原縣江州江西省。隨行政區劃進行調整,狀態水平下降,縣,隋江西7縣地區有24個縣。唐時增加至8個州和37個縣,分別為洪州,饒州,周倩,吉州,江州,袁州,撫州和信州。貞觀皇帝的第一年,全國計劃的10個監測區,唐玄宗增加至15,洪,饒,錢,吉爾吉斯斯坦,江源富,信江南西道監察區的8個州。
五代時期的在江西省第一南唐吳管轄權的司法管轄區。相當於6個州,4軍,55縣在此期間在其他州的新的行政區劃。嬌態第一年,南唐決定在主劍南洪州,並因此升洪州南昌府。宋在江西省頂部的狀態分流道路是家裡9個州,軍,68個縣,其西南,江南大道的部分。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為省或省)。江西省面積遠遠大於今天的江西省區。此外,包括江西(贛東北地區的江蘇,浙江兩省的部分)這大部分地區,包括今天的廣東省。下路省,直隸州,州(同縣級行政機構)和縣。江西省管理,龍興,吉安,南康,贛州,建昌,江州,南安普敦,瑞士州,袁州,臨江,撫州,饒州,信州13路和南豐,鉛山直隸州,48個縣,16個縣級狀態。
雖然基本上保留了省,並建立了元朝,明朝,但轉移到中央書記處是布政使司(習慣上繼續呼籲全省),改變了政府和改州為縣。瑞士國家饒州,南康,九江,福州,廣東國際信託,建昌,吉安,袁州,臨江,贛州,南安普敦13個政府,下轄78個縣,基本相同的地理今日江西南昌,江西布政使司的管轄范圍省面積。行政專員宣布的時間順序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的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機構,三位司長的直接約束,由中央,分散治理制度是相互的。
清代改變布政使,江西,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繼承了明朝建立。另外在三縣吉安府額外的易初??蓮花,南昌政府額外的銅鼓,贛州首府額外的錢南廳升寧都直隸省轄。總督擔任首席執行官的省份,在誠軒的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和司法監督。
共和國的中國,清朝政府,國家,霍爾將被替換的縣。江西省有81個縣的管轄權。北伐軍進駐南昌到1926年,設在南昌。江西婺源縣計劃於1934年從安徽到江西,劃回安徽,1947年,又在1949年,劃歸。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有一個大的江西革命根據地。著名的贛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寧岡,永新,蓮花三縣和吉安,安福,遂川縣湖南酃縣的一部分),湖南,江西革命根據地在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包括弋陽,橫峰,貴溪,德興,姜瑜,多年來,上饒市,鉛山縣,後發展的福建,浙江,江西革命根據地)銅鼓,修水,萬載,宜豐,湖南,湖北,江西革命根據地。然後,中央革命根據地的21個縣南,閩西,贛(江西瑞金,安遠,信豐,廣昌,石城利川寧都,興國,不惜一切,會昌,尋烏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在瑞金,瑞金紅色是眾所周知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成立後,行政區劃有一些調整和變化。南昌,江西省會。 [6]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行政區劃圖截至2001年11月,江西省共有11個位於南昌,九江,景德鎮,萍鄉,新余,鷹潭,贛州,宜春,上饒,吉安,撫州,等地區,市,10個縣級市,70個縣,19個市轄區。 [4]
1,南昌,轄5區4縣:東湖區,西湖區,青雲譜,灣里區,青山湖區,南昌縣,新建縣,進賢縣,安義縣。
2,九江市,轄2區1市9縣旬陽,廬山區,瑞昌市,九江縣,武寧縣,修水縣,永修縣,德安縣,星子縣,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
3,景德鎮市,縣轄2區1市1:昌江區,樂平市,浮梁縣竹山。
4,萍鄉市,轄2區3縣:安源區向東,上栗縣,蘆溪縣,蓮花縣。
,新余市,轄5區1縣:渝水區,分宜。
6,轄一區1市縣,鷹潭市月湖區,貴溪市,余江縣。
贛州市,15個縣的司法管轄區的A區2市:章貢區,南康市,瑞金市,贛縣,信豐縣,大余縣上猶縣崇義縣,安遠縣,龍南縣,全南縣南縣,興國縣,寧都,江西省贛州市於都縣,尋烏縣,石城縣hichang。
伊春市司法管轄權區3市6縣:袁州區,樟樹市,豐城市,高安市,靖安縣,奉新縣,高縣,宜豐縣,銅鼓縣,萬載縣。
9,上饒市管轄的一區1市,10個縣:信州區,德興市,上饒縣,廣豐縣,玉山縣,婺源縣,波陽縣,余干縣,萬年縣,弋陽縣,橫峰縣,鉛山縣。
10,吉安市,轄2區1市10縣:舟曲,青原區,井岡山市,吉安縣,新干縣,永豐縣,峽江縣吉水縣,泰和縣,萬安縣,遂川縣,安福縣,永新縣。
11日,撫州市,轄一區10縣:臨川區,東鄉縣,金溪縣,資溪縣,南城,南豐縣,黎川縣廣昌縣崇仁縣樂安,宜黃縣。 [5] [編輯本段]黨和政府領導人在2008年1月,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蘇榮主任秘書;
2007年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吳新雄省長;
2007年1月省政協主席傅克誠。 [編輯本段]人口與民族人口死亡
2008年,4400100000。
江西市面積,人口數據分區的名稱面積(公里SUP2 ;)戶籍人口江西省166,894.3443,684,10045,286,615,南昌7,432.184,580,6004,913,082次景德鎮市5,256.231常住人口(2007年底), 554,4001,561,757新余市萍鄉市3,823.991,839,7001,846,535九江市18,796.794,721,7004,795,809 3,177.681,125,8001,138,476鷹潭市3,556.741,102,7001,142,831,贛州39,317.148,301,4008,770,399吉安市25,258.754,759 6004,797,154宜春市18,637.675,406,1005,390,899福州市18,811.123,850,9003,888,060上饒市22,826.046,441,2007,041,613
國家
在全省38個民族。漢族人口最多,超過99%的總人口。回族,畲族,壯,滿,苗,瑤,蒙古,侗,朝鮮,土家,布依少數民族人口較多,人口最多的惠和她,以及白族,彝族,李,高山族,藏族,水族,傣族毛困難的家庭,納西族,錫伯族,土族,哈尼族,羌族,仫佬族,維吾爾族,傈僳族,達斡爾族,仡佬族,裕固族,京族獨龍族,拉祜族,景頗族,布朗族,俄羅斯族和基諾族。
畲族定居點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燕山大元畲族貴溪樟腦地板畲族等地,永豐,吉安,興國,武寧,教務長,資溪宜黃,樂安等城市和縣畲族村落超過30,姚明的聚居地,如全南瑤山,喇叭山;其他少數族裔是分散的性質。

Ⅱ 江西省各個地級市的市花、市樹和代表性動植物分別是什麼

截至2019年,江西省共轄11個設區市,分別是南昌市、景德鎮市、萍鄉市、九江市、新余市、鷹潭市、贛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撫州市、上饒市。

江西省各個地級市的市花、市樹分別如下列所示:

1、南昌市— 市花:金邊瑞香、市樹:香樟樹

2、景德鎮市—市花:山茶、市樹:香樟樹

3、萍鄉市—市花:月季,市樹:香樟樹

4、九江市—市花:荷花,市樹:香樟樹

5、新余市—市花:桂花、月季、木蘭,市樹:香樟樹

6、鷹潭市—市花:月季,市樹:香樟樹

7、贛州市—市花:杜鵑,市樹:榕樹

8、吉安市—市花:杜鵑,市樹:香樟樹

9、宜春市—市花:華木蓮,市樹:桂花樹

10、撫州市—市花:玉茗花、荷花,市樹:香樟樹

11、上饒市—市花:三清杜鵑、山茶花,市樹:樟樹

植物:分布於宜春市的落葉木蓮為我省特有樹種,是木蓮屬唯一落葉的植物。

動物:江西已知野生脊椎動物845種,佔全國野生脊椎動物總種數的13.5%。鄱陽湖是聞名世界的水鳥越冬地。

(2)宜黃杜鵑花擴展閱讀:

城市的市樹市花往往選擇的是具有一定栽培歷史的鄉土樹種,尤其是其中觀賞性狀優良的品種,例如天津的月季、北京的菊花、上海的白玉蘭等等。這些鄉土植物是長期自然選擇和適應性進化的結果,能夠最大程度地適應當地氣候並代表當地的地域特點。

這些植物雖然非土生土長,但是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早已適應了當地的氣候和地域條件,甚至表現要由於一些當地原生品種。選用這些植物也是地方文化兼容並蓄的一種體現。

Ⅲ 南康工業六路眾生生態板

江西(Jiangxi Province ),簡稱贛,位於中國東南、長江中下游南岸。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境內主要河流贛江而得簡稱。自古以來物產富饒、人文薈萃,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譽。

基本信息欄

中文名稱:
江西

外文名稱:
Jiangxi Province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中部

面積:
16.69萬平方公里

人口:
公元2008年,4400.1萬人

方言:
贛方言、吳語、客家方言等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廬山、三清山、滕王閣等。

機場:
南昌昌北國際機場等

火車站:
南昌火車站、南昌西客站等

省會:
南昌市

省花:
杜鵑花

【省情簡介】江西,古稱「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江西省介於北緯24°7′至29°9′,東經114°02′至117°97′之間。江西省境內除北部較為平坦外,東西南部三面環山,中部丘陵起伏,成為一個整體向鄱陽湖傾斜而往北開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餘條,贛江、撫河、信江、修河和饒河為江西五大河流。[2]
江西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江西,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為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地區的腹地,與上海、廣州、廈門、南京、武漢、長沙、合肥等各重鎮、港口的直線距離,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內。境內高速公路達2206公里,出省主要通道全部高速化。京九線、浙贛線縱橫貫穿全境。航空和水運便捷。
江西生態良好、資源豐富。截止2008年7月8日,全省有2處世界遺產、2處世界地質公園;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5個省級風景名勝區;8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39個國家級森林公園,60個省級森林公園;有全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和風景如畫的柘林湖、濃淡相宜的仙女湖等;全省森林覆蓋率60.05%,居全國前列。江西礦產資源豐富。
江西名人輩出、文化璀璨。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江西人才輩出,文學家、政治家、科學家若群星燦爛,光耀史冊。江西紅色文化聞名中外。
江西物產豐厚、品種多樣。景德鎮的瓷器源遠流長,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色聞名中外,中國的英文名「CHINA」就來源於國外對中國瓷器的認識。樟樹的四特酒,周恩來總理贊譽為「清、香、醇、純」,四特酒由此而得名。遂川狗牯腦茶葉,曾獲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南豐蜜桔,歷史上是皇室貢品。此外,還有廬山雲霧茶、中華獼猴桃、贛南臍橙、南安板鴨、泰和烏雞、江鈴汽車、鳳凰相機、金聖卷煙等,列入中國馳名商標的品種有9件。
江西產業齊備、特色鮮明。江西農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是建國以來全國兩個從未間斷向國家貢獻糧食的省份之一。生態農業前景可喜,綠色農產品成為重要增長點,截止2008年7月8日,全省綠色食品數量達916個,居全國前列;有機食品數量415個,居全國第一位;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73家,其中國家級14家。江西大力實施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的發展戰略,汽車航空及精密製造、特色冶金和金屬製品、中成葯和生物制葯、電子信息和現代家電產業、食品工業、精細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產業有了較好的基礎;光電、高精銅材、優特鋼材、特種車船、精密機械、生物醫葯、特色化工、綠色食品、度假旅遊、新型服務等產業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3] [編輯本段]【歷史淵源】江西開發的歷史,從出土文物考證,可以上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而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約於公元前202年(漢高帝初年)。時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轄18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餘汗、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歷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為贛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與後來的江西省區大致相當。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此時的江西屬楊州部。
公元291年,即西晉元康元年,改設江州,其主體為江西地區原有郡縣。隋朝曾作行政區劃調整,州的級別降與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至唐時增加到8州37縣,分別為洪州、饒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撫州和信州。貞觀元年唐太宗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玄宗時增為15道,洪、饒、虔、吉、江、袁、撫、信8州隸屬於江南西道監察區。
五代時期,江西地區先轄於吳後轄於南唐。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於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劃6州、4軍、55縣。交泰元年,南唐中主決定建南都於洪州,並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於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隸屬於江南東路。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轄區遠遠大於今天的江西省區。除包括了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原江西東北地區隸屬於江浙行省),還包括了今天廣東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設路、直隸州、州(同縣級行政機構)和縣。江西行省下轄龍興、吉安、南康、贛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臨江、撫州、饒州、信州等13路和南豐、鉛山2直隸州以及48個縣、16個縣級州。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然稱省),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布政使司轄南昌、瑞州、饒州、南康、九江、廣信、撫州、建昌、吉安、袁州、臨江、贛州、南安13府,下轄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其時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機關,三司分別由中央直接節制,分權而治,互不統屬。
清朝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民國時期,清朝的府、州、廳一律改為縣。江西省共轄81縣。至1926年北伐軍進駐南昌時正式設南昌市。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1947年劃回安徽,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先後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據地。其中著名的有贛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寧岡、永新、蓮花3縣和吉安、安福、遂川與湖南酃縣的一部分)、湘贛革命根據地、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包括弋陽、橫峰、貴溪、德興、余江、萬年、上饒、鉛山等縣,後發展為閩浙贛革命根據地)以及包括銅鼓、修水、萬載、宜豐等縣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當時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在贛南和閩西地區的21縣(包括江西的瑞金、安遠、信豐、廣昌、石城、黎川、寧都、興國、於都、會昌、尋烏等11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設在瑞金,故瑞金有紅都之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江西省的行政區劃曾經有過多次調整和變動。南昌市為江西省會。[6]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圖截至2001年11月,江西省共設南昌、九江、景德鎮、萍鄉、新余、鷹潭、贛州、宜春、上饒、吉安、撫州等11個設區市,10縣級市,70個縣,19個市轄區。[4]
1、南昌市,轄5區4縣:東湖區、西湖區、青雲譜區、灣里區、青山湖區,南昌縣、新建縣、進賢縣、安義縣。
2、九江市,轄2區1市9縣:潯陽區、廬山區,瑞昌市,九江縣、武寧縣、修水縣、永修縣、德安縣、星子縣、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
3、景德鎮市,轄2區1市1縣:昌江區、珠山區,樂平市,浮梁縣。
4、萍鄉市,轄2區3縣:安源區、湘東區,上栗縣、蘆溪縣、蓮花縣。
5、新余市,轄1區1縣:渝水區、分宜縣。
6、鷹潭市,轄1區1市1縣:月湖區、貴溪市、余江縣。
7、贛州市,轄1區2市15縣:章貢區,南康市、瑞金市,贛縣、信豐縣、大余縣、上猶縣、崇義縣、安遠縣、龍南縣、定南縣、全南縣、興國縣、寧都縣、於都縣、會昌縣、尋烏縣、石城縣。
8、宜春市,轄1區3市6縣:袁州區,樟樹市、豐城市、高安市,靖安縣、奉新縣、上高縣、宜豐縣、銅鼓縣、萬載縣。
9、上饒市,轄1區1市10縣:信州區、德興市,上饒縣、廣豐縣、玉山縣、婺源縣、波陽縣、余干縣、萬年縣、弋陽縣、橫峰縣、鉛山縣。
10、吉安市,轄2區1市10縣:吉州區、青原區、井岡山市,吉安縣、新干縣、永豐縣、峽江縣、吉水縣、泰和縣、萬安縣、遂川縣、安福縣、永新縣。
11、撫州市,轄1區10縣:臨川區、東鄉縣、金溪縣、資溪縣、南城縣、南豐縣、黎川縣、廣昌縣、崇仁縣、樂安縣、宜黃縣。[5] [編輯本段]【黨政領導】2008年1月起,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江西省人大會常委會主任:蘇榮;
2007年1月起,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長:吳新雄;
2007年1月起,政協江西省委員會主席:傅克誠。 [編輯本段]【人口民族】人口
2008年,4400.1萬人。

江西省各市面積與人口數據(2007年末)

區劃名稱
面積(公里²)
常住人口
戶籍人口

江西省
166,894.34
43,684,100
45,286,615

南昌市
7,432.18
4,580,600
4,913,082

景德鎮市
5,256.23
1,554,400
1,561,757

萍鄉市
3,823.99
1,839,700
1,846,535

九江市
18,796.79
4,721,700
4,795,809

新余市
3,177.68
1,125,800
1,138,476

鷹潭市
3,556.74
1,102,700
1,142,831

贛州市
39,317.14
8,301,400
8,770,399

吉安市
25,258.75
4,759,600
4,797,154

宜春市
18,637.67
5,406,100
5,390,899

撫州市
18,811.12
3,850,900
3,888,060

上饒市
22,826.04
6,441,200
7,041,613

民族
全省共38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占總人口的99%以上。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回族、畲族、壯族、滿族、苗族、瑤族、蒙古族、侗族、朝鮮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其中人口最多的為回族和畲族;還有白族、彝族、黎族、高山族、藏族、水族、傣族、毛難族、納西族、錫伯族、土族、哈尼族、羌族、仫佬族、維吾爾族、傈僳族、達斡爾族、仡佬族、裕固族、京族、獨龍族、拉祜族、景頗族、布朗族、俄羅斯族和基諾族等。
少數民族中畲族聚居,主要分布在鉛山太源畲族鄉和貴溪樟坪畲族鄉等地以及永豐、吉安、興國、武寧、德安、資溪、宜黃、樂安等市縣的30多個畲族鄉村;瑤族部分聚居,如全南瑤山、喇叭山等;其他各少數民族均為散居性質。

Ⅳ 高山族的風土人情與禮儀的習俗和習俗,急用,還有,要和別人的不一樣,謝啦!快

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 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基諾族共56個民族。
白 族
Bai ethnic minority group
史稱「滇焚」、「叟」、「爨氐」、「白蠻」、「白人」、「民家」等。
納西族稱之為「那馬」
僳僳族稱之為「勒墨」
白族共有人口159.4萬人(1990年),其中雲南有134萬人,80%以上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為1,858,063。
本族自稱「焚子」、「焚兒子」、「白尼」、「白伙」,意為焚人或白人。
[編輯本段]民族概況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為1858063。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絕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語言,通用漢語文。元明時曾使用過「[font color=#c60a00 size=2]僰[/font]文」(白文),即所謂「漢字白讀」。白族使用漢字書寫,但是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藝術豐富多采。善於經營農業、鹽漬杜鵑花。三道茶是雲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一種傳統飲茶方式。
[編輯本段]民族歷史
白族是個古老的民族,與古代的羌人有淵源關系。早在公元1世紀(漢代)以前就分布在洱海一帶。公元2世紀,漢武帝就在這里設置了郡縣,公元3--4世紀,由於戰亂,不少漢族人曾避難來到白族地區,部分與其融合;公元715年由雲南東部遷到洱海地區的大量各族人民融合於白族。14世紀前後有不少屯軍的漢族人在此地,後來也與當地白族人融合。後來部分彝族、阿昌族人先後也有融合到白族中去的。特別是大理國時期,白族便形成了一個大體具有共同語言和文化,經濟水平接近,居住地比較固定的古代民族,唐代以後,大理臣服中央政權,受到內地漢民族文化,經濟的更多影響,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進一步發展。到了元代,這里己是很繁華的都市。大理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勤勞,勇敢的白族人民以他們悠久的歷史、發達的文化。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吸引著眾多的旅遊者。大理白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1253年,元朝在雲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區設置大理路和鶴慶路。明朝改為大理府、鶴慶府,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清代繼續延襲明代這一政策,但在邊遠山區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1)皮影戲中的皮影人一般是用_(驢 皮)_材料製成的.
(2)「蘇州評彈」是___(蘇州評話)和(_彈詞_)兩種表演形式的統稱.
(3)「變臉」是(川劇)劇種的絕活.
(4)我國最早的表演藝術是____(雜技)_____________.
(5)「京劇」的發源地是__(_陝西是京劇主調聲腔的發源地 宜黃縣是京劇二黃(簧)腔的發源地)____________________.
(6)京劇中「凈」這行當通稱為__(花臉) __________________.
(7)京劇中,飾演性格活潑、開朗的青年女性的應是(花旦)_.
(8)京劇名角人稱「江南武松」的是___( 蓋叫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9)著名的四大名旦是____(梅蘭芳_)___________、___(_程硯秋)__________、尚小雲和荀慧生.

Ⅳ 江西省的概述

江西(Jiangxi Province ),簡稱贛,位於中國東南、長江中下游南岸。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境內主要河流贛江而得簡稱。自古以來物產富饒、人文薈萃,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譽。 基本信息欄 中文名稱: 江西 外文名稱: Jiangxi Province 行政區類別: 省 所屬地區: 中國中部 面積: 16.69萬平方公里 人口: 公元2008年,4400.1萬人 方言: 贛方言、吳語、客家方言等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廬山、三清山、滕王閣等。 機場: 南昌昌北國際機場等 火車站: 南昌火車站、南昌西客站等 省會: 南昌市 省花: 杜鵑花 【省情簡介】 江西,古稱「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江西省介於北緯24°7′至29°9′,東經114°02′至117°97′之間。江西省境內除北部較為平坦外,東西南部三面環山,中部丘陵起伏,成為一個整體向鄱陽湖傾斜而往北開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餘條,贛江、撫河、信江、修河和饒河為江西五大河流。 [2] 江西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江西,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為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地區的腹地,與上海、廣州、廈門、南京、武漢、長沙、合肥等各重鎮、港口的直線距離,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內。境內高速公路達2206公里,出省主要通道全部高速化。京九線、浙贛線縱橫貫穿全境。航空和水運便捷。 江西生態良好、資源豐富。截止2008年7月8日,全省有2處世界遺產、2處世界地質公園;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5個省級風景名勝區;8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39個國家級森林公園,60個省級森林公園;有全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和風景如畫的柘林湖、濃淡相宜的仙女湖等;全省森林覆蓋率60.05%,居全國前列。江西礦產資源豐富。 江西名人輩出、文化璀璨。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江西人才輩出,文學家、政治家、科學家若群星燦爛,光耀史冊。江西紅色文化聞名中外。 江西物產豐厚、品種多樣。景德鎮的瓷器源遠流長,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色聞名中外,中國的英文名「CHINA」就來源於國外對中國瓷器的認識。樟樹的四特酒,周恩來總理贊譽為「清、香、醇、純」,四特酒由此而得名。遂川狗牯腦茶葉,曾獲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南豐蜜桔,歷史上是皇室貢品。此外,還有廬山雲霧茶、中華獼猴桃、贛南臍橙、南安板鴨、泰和烏雞、江鈴汽車、鳳凰相機、金聖卷煙等,列入中國馳名商標的品種有9件。 江西產業齊備、特色鮮明。江西農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是建國以來全國兩個從未間斷向國家貢獻糧食的省份之一。生態農業前景可喜,綠色農產品成為重要增長點,截止2008年7月8日,全省綠色食品數量達916個,居全國前列;有機食品數量415個,居全國第一位;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73家,其中國家級14家。江西大力實施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的發展戰略,汽車航空及精密製造、特色冶金和金屬製品、中成葯和生物制葯、電子信息和現代家電產業、食品工業、精細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產業有了較好的基礎;光電、高精銅材、優特鋼材、特種車船、精密機械、生物醫葯、特色化工、綠色食品、度假旅遊、新型服務等產業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3] [編輯本段]【歷史淵源】 江西開發的歷史,從出土文物考證,可以上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而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約於公元前202年(漢高帝初年)。時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轄18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餘汗、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歷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為贛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與後來的江西省區大致相當。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此時的江西屬楊州部。 公元291年,即西晉元康元年,改設江州,其主體為江西地區原有郡縣。隋朝曾作行政區劃調整,州的級別降與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至唐時增加到8州37縣,分別為洪州、饒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撫州和信州。貞觀元年唐太宗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玄宗時增為15道,洪、饒、虔、吉、江、袁、撫、信8州隸屬於江南西道監察區。 五代時期,江西地區先轄於吳後轄於南唐。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於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劃6州、4軍、55縣。交泰元年,南唐中主決定建南都於洪州,並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於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隸屬於江南東路。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轄區遠遠大於今天的江西省區。除包括了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原江西東北地區隸屬於江浙行省),還包括了今天廣東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設路、直隸州、州(同縣級行政機構)和縣。江西行省下轄龍興、吉安、南康、贛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臨江、撫州、饒州、信州等13路和南豐、鉛山2直隸州以及48個縣、16個縣級州。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然稱省),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布政使司轄南昌、瑞州、饒州、南康、九江、廣信、撫州、建昌、吉安、袁州、臨江、贛州、南安13府,下轄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其時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機關,三司分別由中央直接節制,分權而治,互不統屬。 清朝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民國時期,清朝的府、州、廳一律改為縣。江西省共轄81縣。至1926年北伐軍進駐南昌時正式設南昌市。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1947年劃回安徽,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先後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據地。其中著名的有贛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寧岡、永新、蓮花3縣和吉安、安福、遂川與湖南酃縣的一部分)、湘贛革命根據地、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包括弋陽、橫峰、貴溪、德興、余江、萬年、上饒、鉛山等縣,後發展為閩浙贛革命根據地)以及包括銅鼓、修水、萬載、宜豐等縣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當時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在贛南和閩西地區的21縣(包括江西的瑞金、安遠、信豐、廣昌、石城、黎川、寧都、興國、於都、會昌、尋烏等11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設在瑞金,故瑞金有紅都之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江西省的行政區劃曾經有過多次調整和變動。南昌市為江西省會。 [6]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圖截至2001年11月,江西省共設南昌、九江、景德鎮、萍鄉、新余、鷹潭、贛州、宜春、上饒、吉安、撫州等11個設區市,10縣級市,70個縣,19個市轄區。 [4] 1、南昌市,轄5區4縣:東湖區、西湖區、青雲譜區、灣里區、青山湖區,南昌縣、新建縣、進賢縣、安義縣。 2、九江市,轄2區1市9縣:潯陽區、廬山區,瑞昌市,九江縣、武寧縣、修水縣、永修縣、德安縣、星子縣、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 3、景德鎮市,轄2區1市1縣:昌江區、珠山區,樂平市,浮梁縣。 4、萍鄉市,轄2區3縣:安源區、湘東區,上栗縣、蘆溪縣、蓮花縣。 5、新余市,轄1區1縣:渝水區、分宜縣。 6、鷹潭市,轄1區1市1縣:月湖區、貴溪市、余江縣。 7、贛州市,轄1區2市15縣:章貢區,南康市、瑞金市,贛縣、信豐縣、大余縣、上猶縣、崇義縣、安遠縣、龍南縣、定南縣、全南縣、興國縣、寧都縣、於都縣、會昌縣、尋烏縣、石城縣。 8、宜春市,轄1區3市6縣:袁州區,樟樹市、豐城市、高安市,靖安縣、奉新縣、上高縣、宜豐縣、銅鼓縣、萬載縣。 9、上饒市,轄1區1市10縣:信州區、德興市,上饒縣、廣豐縣、玉山縣、婺源縣、波陽縣、余干縣、萬年縣、弋陽縣、橫峰縣、鉛山縣。 10、吉安市,轄2區1市10縣:吉州區、青原區、井岡山市,吉安縣、新干縣、永豐縣、峽江縣、吉水縣、泰和縣、萬安縣、遂川縣、安福縣、永新縣。 11、撫州市,轄1區10縣:臨川區、東鄉縣、金溪縣、資溪縣、南城縣、南豐縣、黎川縣、廣昌縣、崇仁縣、樂安縣、宜黃縣。 [5] [編輯本段]【黨政領導】 2008年1月起,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江西省人大會常委會主任:蘇榮; 2007年1月起,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長: 吳新雄; 2007年1月起,政協江西省委員會主席 : 傅克誠。 [編輯本段]【人口民族】 人口 2008年,4400.1萬人。 江西省各市面積與人口數據(2007年末) 區劃名稱 面積(公里²) 常住人口 戶籍人口 江西省 166,894.34 43,684,100 45,286,615 南昌市 7,432.18 4,580,600 4,913,082 景德鎮市 5,256.23 1,554,400 1,561,757 萍鄉市 3,823.99 1,839,700 1,846,535 九江市 18,796.79 4,721,700 4,795,809 新余市 3,177.68 1,125,800 1,138,476 鷹潭市 3,556.74 1,102,700 1,142,831 贛州市 39,317.14 8,301,400 8,770,399 吉安市 25,258.75 4,759,600 4,797,154 宜春市 18,637.67 5,406,100 5,390,899 撫州市 18,811.12 3,850,900 3,888,060 上饒市 22,826.04 6,441,200 7,041,613 民族 全省共38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占總人口的99%以上。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回族、畲族、壯族、滿族、苗族、瑤族、蒙古族、侗族、朝鮮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其中人口最多的為回族和畲族;還有白族、彝族、黎族、高山族、藏族、水族、傣族、毛難族、納西族、錫伯族、土族、哈尼族、羌族、仫佬族、維吾爾族、傈僳族、達斡爾族、仡佬族、裕固族、京族、獨龍族、拉祜族、景頗族、布朗族、俄羅斯族和基諾族等。 少數民族中畲族聚居,主要分布在鉛山太源畲族鄉和貴溪樟坪畲族鄉等地以及永豐、吉安、興國、武寧、德安、資溪、宜黃、樂安等市縣的30多個畲族鄉村;瑤族部分聚居,如全南瑤山、喇叭山等;其他各少數民族均為散居性質。

記得採納啊

熱點內容
女人夢到綠色盆栽茂盛 發布:2025-09-21 01:29:38 瀏覽:983
七夕霧水 發布:2025-09-21 01:24:52 瀏覽:800
剛發芽綠植 發布:2025-09-21 01:10:13 瀏覽:92
開車過七夕 發布:2025-09-21 01:04:54 瀏覽:935
小盆栽造型 發布:2025-09-21 00:38:09 瀏覽:722
丁香六月不卡 發布:2025-09-21 00:30:26 瀏覽:716
牡丹骨朵 發布:2025-09-21 00:29:28 瀏覽:701
茶花女的瑪儂 發布:2025-09-21 00:29:25 瀏覽:149
藍色花瓶插花 發布:2025-09-21 00:02:06 瀏覽:966
下載校園櫻花模擬器二 發布:2025-09-20 23:42:53 瀏覽: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