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茉莉花方言版

茉莉花方言版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8:37

❶ 《茉莉花》是哪個地方的民歌

《茉莉花》是江蘇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的文藝兵何仿記錄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區一位民間藝人那裡聽到的民歌版本《鮮花調》,後將原詞中三種鮮花(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修改為一種,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點,對歌詞的順序也做了調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將其他一些歌詞改為老少咸宜的語句。

對原曲的頭尾作了一定的改動,將毫無變化重復的前兩句加入了一點「轉」音,用同一曲調演唱三段歌詞,三段的結束音由上揚改為下抑,並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結束;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兩次修改,進一步豐富其旋律,將歌詞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

(1)茉莉花方言版擴展閱讀

《茉莉花》這首民歌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暢的旋律和包含著周期性反復的勻稱結構;江浙地區的版本是單樂段的分節歌,音樂結構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點,此外句尾運用切分節奏,給人以輕盈活潑的感覺;《茉莉花》旋律優美,清麗、婉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

歌中抒寫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現出一種淳樸優美的感情,將茉莉花開時節,滿園飄香,美麗的少女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愛花、惜花、憐花、欲采又捨不得採的美好心願,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民歌旋律優美平和,符合中國人「以柔克剛」的個性。

《茉莉花》在兩個大陸相互隔絕的時代跨越了地理距離的藩籬,成為象徵中歐人民友誼和交流的生動符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這首改編後的《茉莉花》唱響中國。此後,眾多世界級亮相讓這首民歌引起蘇皖多地關注。2002年10月,南京市六合區以該首民歌為名舉辦了首屆中國南京六合《茉莉花》音樂文化節 。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頒獎儀式的現場《茉莉花》出現總共774次。

❷ 茉莉花是哪裡的民歌

《茉莉花》是揚州民歌。

《茉莉花》歌詞的最早刊載出版物是清乾隆年間(1736—1795)玩花主人選輯,錢德蒼增輯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記載了《西廂記》的劇詞,沒記曲譜。

《茉莉花》曲譜的最早刊載是道光十七年(1838)貯香主人編輯出版的《小慧集》,卷十二載有簫卿主人用工尺譜記錄的《鮮花調》曲譜。

《茉莉花》最早名稱叫《雙疊翠》,以後才稱為《鮮花調》或《茉莉花》。各地民歌《茉莉花》在音樂形態上有著不同演繹。我國著名音樂理論家、評論家易人、馮光鈺和錢國楨在各自的論述中,都是以揚州的《茉莉花》為最基本的形態。


(2)茉莉花方言版擴展閱讀

《茉莉花》發展的歷史沿革:

1896年,萬國運動會召開,當時李鴻章作為中國代表出席,當時李鴻章所唱,正是如今大家耳熟能詳,享譽世界的中國名曲《茉莉花》。

18世紀末期,一位初至中國的英國年輕人,在他隨身攜帶的記事本上記錄下他初聽到中國民歌《茉莉花》時的激動心情。

1792年,馬嘎爾尼使團在華逗留期間,約翰·巴羅和使團的一位德籍翻譯惠特納都深深喜歡上了中國民歌《茉莉花》,並把它帶回了歐洲。

❸ 茉莉花 連雲港方言翻譯下

茉莉花,讀輕音。mo(第二聲) li輕音 hua(第二聲)

❹ 茉莉花河南版有什麼感受

不錯
方言版的茉莉花擁有河南話獨特的特色,屬於是非常不錯的版本

❺ 用江蘇方言演唱茉莉花的第一人是誰

在2011年大型巡演南京站 宋祖英唱了《茉莉花》

❻ 蘇州話 唱 茉莉花

horse 馬
mare 母馬
colt, foal 馬駒,小馬
pony 矮馬
thoroughbred 純種馬
mustang 野馬
mule 騾
ass, donkey 驢
ox 牛
buffalo 水牛
bull 公牛
cow 母牛
calf 小牛, 牛犢
bullock, steer 小閹牛
heifer 小母牛
pig, swine 豬
boar 種豬
hog 閹豬, 肥豬
gilt 小母豬
piglet 豬崽
sheep 羊
ewe 母羊
goat 山羊
lamb 羊羔,羔羊
zebra 斑馬
antilope 羚羊
gazelle 小羚羊
deer 鹿
reindeer 馴鹿
giraffe 長頸鹿
camel 駱駝
dromedary 單峰駝
llama 大羊駝
guanaco 原駝
alpaca 羊駝
vicuna 小羊駝
elephant 象
rhinoceros 犀牛
hippopotamus 河馬
cat 貓
tabby, she-cat, grimalkin 雌貓
tomcat 雄貓, 公貓
kitten, kitty, pussy 小貓
lion 獅
lynx 猞猁
panther, puma 美洲豹
leopard 豹
tiger 虎
wildcat 野貓
bison 美洲野牛
yak 氂牛
dog 狗
badger 獾
weasel 鼬,黃鼠狼
otter 水獺
fox 狐
hyena, hyaena 鬣狗
wolf 狼
squirrel 松鼠
dormouse 睡鼠
beaver 河狸
marmot 土撥鼠
ferret 雪貂
bear 熊
rabbit 兔子
hare 野兔
rat 鼠
chinchilla 南美栗鼠
gopher 囊地鼠
Guinea pig 豚鼠
marmot 土撥鼠
mole 鼴鼠
mouse 家鼠
vole 田鼠
monkey 猴子
chimpanzee 黑猩猩
gorilla 大猩猩
orangutan 猩猩
gibbon 長臂猿
sloth 獺猴
anteater 食蟻獸
ckbill, platypus 鴨嘴獸
kangaroo 袋鼠
koala 考拉, 樹袋熊
hedgehog 刺蝟
porcupine 箭豬, 豪豬
bat 蝙蝠
armadillo 犰狳
whale 鯨
dolphin 河豚
porpoise 大西洋鼠海豚
seal 海豹
walrus 海象

❼ 《茉莉花》歌詞的賞析

這首民歌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暢的旋律和包含著周期性反復的勻稱結構;江浙地區的版本是單樂段的分節歌,音樂結構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點,此外句尾運用切分節奏,給人以輕盈活潑的感覺;

《茉莉花》旋律優美,清麗、婉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

歌中抒寫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現出一種淳樸優美的感情,將茉莉花開時節,滿園飄香,美麗的少女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愛花、惜花、憐花、欲采又捨不得採的美好心願,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民歌旋律優美平和,符合中國人「以柔克剛」的個性。

(7)茉莉花方言版擴展閱讀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此歌曲先後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在中國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最早關於《茉莉花》的曲譜(《鮮花調》工尺譜)收錄在道光年間(1821年,一說1837年)的《小慧集》中;這種曲調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鮮花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各地方言語調、風土人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衍生出各種風格的「同宗民歌」,流傳於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調各異,但歌詞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為主題。

這些民歌以江蘇的《茉莉花》流傳最廣、影響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的文藝兵何仿記錄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區一位民間藝人那裡聽到的民歌版本《鮮花調》,後將原詞中三種鮮花(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修改為一種,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點,對歌詞的順序也做了調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將其他一些歌詞改為老少咸宜的語句;

對原曲的頭尾作了一定的改動,將毫無變化重復的前兩句加入了一點「轉」音,用同一曲調演唱三段歌詞,三段的結束音由上揚改為下抑,並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結束;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兩次修改,進一步豐富其旋律,將歌詞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❽ 有哪些特別好聽的方言歌曲可以推薦

因為粵語有九聲,這九聲變換,本身已經有了韻律和音調了。所以粵語歌曲聽起來韻律感更強。很多粵語歌曲你不用唱就單單用粵語念出來就已經很像在唱歌。給大家推薦幾首經典粵語歌曲:陳慧嫻《夜機》,《花好月圓夜》楊千嬅,《月半小夜曲》李克群,《偏偏喜歡你》陳百強

❾ 《茉莉花》方言版的誰有啊

女子十二樂坊版 試聽: http://www.51y.com/51y/48107.html 下載: http://www.51y.com/dl.asp?id=48107 試聽: http://www.51y.com/51y/113062.html 下載: http://www.51y.com/dl.asp?id=113062 竹樂版 試聽: http://www.51y.com/51y/132068.html 下載: http://www.51y.com/dl.asp?id=132068

❿ 江蘇民歌茉莉花歌詞

歌詞:

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

(10)茉莉花方言版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靈感來源

茉莉花這種植物在漢代就已傳入中國,最早種植於廣東一帶(南越、南海),到宋代開始廣泛種植於福建並傳入江浙等地;在傳播過程中逐漸中國化,並因其香氣而受喜愛,由於其芳香獨特,迎合了中國文化對「香」的崇尚,逐漸成為人們歌頌的對象。

2、作詞編曲經過

能見到的最早與現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詞收編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馮夢龍的《掛枝兒》中;《茉莉花》歌詞的前身最早刊載於清朝乾隆年間(1764-1774)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在《綴白裘》中收錄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詞,敘述的是《西廂記》中「張生戲鶯鶯」的故事,前兩段唱詞以重疊句稱為《鮮花調》,也有從其為基礎發展的稱為《茉莉花》。

最早關於《茉莉花》的曲譜(《鮮花調》工尺譜)收錄在道光年間(1821年,一說1837年)的《小慧集》中;這種曲調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鮮花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各地方言語調、風土人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衍生出各種風格的「同宗民歌」,流傳於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調各異,但歌詞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為主題。

熱點內容
玫瑰白菜 發布:2025-09-21 20:27:04 瀏覽:66
七夕騙女友 發布:2025-09-21 20:23:45 瀏覽:118
荷花酒窖藏 發布:2025-09-21 20:22:58 瀏覽:971
戲曲研究院小梅花團 發布:2025-09-21 20:11:19 瀏覽:396
蘭花靈葯 發布:2025-09-21 20:11:05 瀏覽:967
歌曲願做菩薩一朵蓮 發布:2025-09-21 19:47:30 瀏覽:139
龍舌蘭盆景 發布:2025-09-21 19:43:35 瀏覽:435
花卉盤絛紋 發布:2025-09-21 19:39:08 瀏覽:135
梅花好品種 發布:2025-09-21 19:34:47 瀏覽:211
海棠木排名 發布:2025-09-21 19:34:42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