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世讓的初見杜鵑花
A. 杜鵑花的詩句
1.《明發西館晨炊藹岡》楊萬里
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
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
2.《戲問山石榴》 白居易
小樹山榴近砌栽,半含紅萼帶花來。
爭知司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開?
3.《宣城見杜鵑花 》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4.《嘆靈鷲寺山榴》 李群玉
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紅凝艷數千枝。
山深春晚無人賞,即是杜鵑催落時。
5.《 初見杜鵑花 》蘇世讓際曉紅蒸海上霞,石崖沙岸任欹斜。
杜鵑也報春消息,先放東風一樹花。
供參考。
B. 賦予一些花木以某種象徵意義的詩--在線等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王安石《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C. 初見杜鵑花(加拼音)
蘇世讓初見杜鵑花的正確拼音如下:
蘇:sū
世:shì
讓:ràng
初:chū
見:jiàn
杜:dù
鵑:juān
花:huā
D. 蘇世讓初見杜鵑花的拼音
蘇世讓初見杜鵑花的拼音
蘇世讓初見杜鵑花 sū shì ràng chū jiàn dù juān huā
你若滿意此回答,請給予採納,謝謝!
E. 中國杜鵑花哪裡最值得去看
中國杜鵑花之鄉,寧波市柴橋鎮,那裡是美麗的杜鵑花之鄉,毛鵑,春鵑,紫鵑,杜鵑50餘種杜鵑花的品種,可以去那裡欣賞美麗的杜鵑花,真的是琳琅滿目很漂亮,一年四季都有杜鵑花,開放規模盛大,品種繁多。
F. 寫花的古詩
有關梅花的詩歌及賞析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王淇 梅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山園小梅 林 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 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板共金尊。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卜運算元 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1.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2.
梅
王淇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賞析】
梅花、菊花和荷花,被人們稱為花中的清品。這是因為菊傲霜,蓮出污泥而不染,梅則是百花凋殘後斗雪而開。古代詩人們寫下了許多歌吟梅的詩篇,他們常把梅作為品格高潔的象徵。這首詩以擬人手法贊頌梅花一塵不染的本性和甘於清貧的品質。最後二句就林和靖「梅妻鶴子」的傳說發出議論,很有點為梅打抱不平的意息。詩人用風趣的語言巧妙地維護了梅的純貞。
當然詩中說的是梅花,又不是梅花,實際上說的是詩人自我,是借對梅花的吟詠,以表自己不慕榮利,淡泊自守的人生道路。
3.【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注釋]
1. 墨梅:水墨畫的梅花。
2. 洗硯池:寫字、畫畫後洗筆洗硯的池子。王羲之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這里化用這個典故。
[簡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墨梅就是水墨畫的梅花。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開頭兩句「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直接描寫墨梅。畫中小池邊的梅樹,花朵盛開,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的。「洗硯池」,化用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詩人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說「我家」。
三、四兩句盛贊墨梅的高風亮節。它由淡墨畫成,外表雖然並不嬌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的內在氣質;它不想用鮮艷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誇獎,只願散發一股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這兩句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於學得滿腹經綸,而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願巴結權貴,於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作畫易米為生。「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兩句,表現了詩人鄙薄流俗,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
這首詩題為「墨梅」,意在述志。詩人將畫格、詩格、人格有機地融為一體。字面上在贊譽梅花,實際上是贊賞自己的立身之德。
4.林逋《山園小梅》賞析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此詩首聯寫梅花獨放。「眾芳搖落」一句便將百花的凋零衰敗與梅花的明媚艷麗作了鮮明的對比。於蘊藉中托出旨意,以襯出梅花卓爾不群的清姿。
「占盡風情向小園」承接起句,當是對前面的補充描寫。「占盡」二字,謂梅開其中,小園風光全被其獨領。又似詩人自抒其志潔,謂眾人皆濁我獨清之意。
頷聯寫梅花的身姿。「梳影橫斜」寫梅花倒映於清淺的水中輕波搖曳,一「橫」字寫出了梅花的閑適之態。特別是梅花在黃昏朦朧月色中輕輕浮動,更顯得婀娜多姿。這哪裡是寫梅花,分明在寫卓約清麗的妙齡少女!
頸聯從側面寫梅花孤潔之美。「霜禽欲下」而「先偷眼」窺視。這一「偷」字橫生意趣,形象傳神寫出了對梅花的愛慕之情,宛在目前。次寫如「粉蝶有知」使該「合斷魂」。作者的假設之筆實是抒發了「霜禽」、「粉蝶」尚且受梅如此,何況人乎?亦當是詩人內心的寫照。
接著,尾聯由梅花而及人,落墨於詩人對梅的情感。實是對梅輕語:幸而有我與你親近,為你小聲吟詩,又何必需要奏樂與宴飲的方式呢?作者這種一往情深的表白,既獨特又真切感人。
從全篇來看,詩人對梅賦予了形象化擬人的手法,語言清淡熨貼,情感朴實無華。然此詩「頷聯」警絕,觀其氣格似與其餘之句不大相類。尤其是尾聯余以為造語欠風致含蓄,平鋪直述,甚無餘味。蓋七律中間兩聯易得,結句難得,起句造語立意尤為不易。和靖先生志潔言清,何至如此?是另有所託還是詩至頸聯作者心力已盡,不得湖山之助?
余讀此詩僅存上述質疑。即便如此,然瑕不掩瑜,此詩終不失為傳世之作。況吾深愛其之子風流,占盡古人雅緻,析其詩實為先賞其人故也!
5.雪梅二首(其一)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賞析】
這是一首帶寓言意味的作品。
冬天,那漫天飛舞的雪片和雪中俏立的梅花,引起了詩人的興趣。他出神地望著它們,覺得梅和雪好像是為了爭得春色才出脫得如此精神。於是詩人放下筆,認真地評判起來。他認為梅花雖白,終歸遜雪三分;雪花雖白,卻缺少梅花的一種清香。梅雪均佳,各有千秋。其實何止梅雪?任何事物都各有所缺,各存所長。從他的評判,我們似乎看到了詩人對著梅雪,仔細端詳,反復推敲的形象。
6. 王安石《梅花》賞析
【梅花】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1.凌寒:冒著嚴寒。
2.遙:遠遠的。
3.為:因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牆角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古人吟唱梅花的詩中,有一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實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牆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7.《毛澤東詩詞》·卜運算元·詠梅
卜運算元·詠梅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賞析】
梅花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詠不絕的主題。宋代林和靖,這位賞梅愛梅的大隱士就有不斷吟唱梅花的詩篇。以「妻梅子鶴」的感情寄寓於梅花之中,可謂愛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這里所據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的《卜運算元·詠梅》的確與陸游所寫大相徑庭。陸游寫梅花的寂寞高潔,孤芳自賞,引來群花的羨慕與嫉妒。而主席這首詩卻是寫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中國寫梅之詩不計其數,大意境與大調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確以一代大詩人的風范,出手不凡,一首詠梅詩力掃過去文人那種哀怨、頹唐、隱逸之氣,創出一種新的景觀與新的氣象,令人嘆為觀止,心服口服。
年復一年,風雨送春歸去,但漫天大雪又將春天迎了回來。哪怕縣崖峭壁上結下百丈冰棱,面對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獨秀,傲然挺拔。詩人當然也依古訓,以詩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這「高天滾滾寒流急」的嚴峻當口(即:當時中國的三年自然災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爭),詩人以隆冬里盛開的梅花勉勵自己,勸慰他人,應向梅花學習,在如此險峻的情況下,勇敢地迎接挑戰,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詩人這個「俏」字用得極好,梅花從未出現這的形象就在這一個字上出現了。這是喜悅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勝利者的形象,當然這不僅是詩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詩人自己以及中國共產黨人的形象。這個「俏」包含了多少層深刻的含義啊,積極進取、永不屈服。
下闋,詩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縱深引導,它雖俏麗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為我們送來春的訊息。而當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時候,梅花卻獨自隱逸在萬花叢中發出欣慰的歡笑。梅花,它在詩人眼中是一名戰士,它與嚴寒搏鬥,它只為了贏得春天,通報春天的來臨,然後退去,並不強奪春天的美景。這一形象是大公無私、默默奉獻的形象。詩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為一名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的形象,它已從一個中國革命者成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國里,它的形象已被詩人塑造成型,更加豐滿高大了。
G. 與四季之花有關的古詩,各兩句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賞牡丹/劉禹錫
牡凡/薛濤
白牡丹/韋庄
夜看牡丹/溫庭筠
雨中看牡丹/蘇軾
早梅/齊已
早梅/張渭
江梅/杜甫
山園小梅/林逋
梅/秋瑾
菊/袁崧
重陽席上白菊/白居易
菊花/元稹
題菊花/黃巢
畫菊/鄭思肖
孤蘭/李白
蘭/朱煮
蘭/陸海
蘭/董其昌
題畫蘭/鄭燮
臘前月季/楊萬里
東廳月季/韓琦
月季花/徐積
長春花/朱瀕貞
月季節/孫星衍
題山石榴/白居易
山石榴/杜牧
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
寒食日題杜鵑花/曹松
初見杜鵑花/蘇世讓
邵伯梵行寺山茶/蘇軾
山茶一樹自冬至清明後著花不已/陸游
山茶/楊萬里
山茶/劉克庄
山茶花/張新
贈荷花/李商隱
白蓮/陸龜蒙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立秋後二日泛舟越來溪/范成大
池蓮/完顏疇
岩桂/劉彥沖
紅桂樹/李德裕
山上桂/於武陵
木犀/朱淑貞
凝露堂木犀/楊萬里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會心,為之作詠/黃庭堅
水仙/劉邦直
水仙花/劉克庄
以水仙供都運判院/張考祥
H. 描寫花的有哪些古詩
詠梅(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錢氏池上芙蓉
(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轉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
風吹羅帶錦城秋.
相看未用傷遲暮,
別有池塘一種幽.
詠芙蓉
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
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
待我泛紅光.
古風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陸游 梅花絕句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早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探梅 楊萬里
山間幽步不勝奇,正是深夜淺暮時。
一枝梅花開一朵,惱人偏在最高枝。
白牡丹
和錢學士作
城中看花客, 旦暮走營營.
素華人不顧, 亦占牡丹名.
閉在深寺中, 車馬無來聲.
唯有錢學士, 盡日繞從行.
憐此皓然質, 無人自芳馨.
眾嫌我獨賞, 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 迎光曙先明.
對之心亦靜, 虛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 攀玩眾所爭.
折來比顏色, 一種如瑤瓊.
彼因稀見貴, 此以多為輕.
始知無正色, 愛惡隨人情.
豈惟花獨爾, 理與人事並.
君看入時者, 紫艷與紅英.
山石榴, 寄元九
九江三月杜鵑來, 一聲催得一枝開.
江城上佐閑無事, 山下斫得廳前栽.
爛熳一欄十八樹, 根株有數花無數.
千房萬葉一時新, 嫩紫殷紅鮮麴塵.
淚痕浥損燕支臉, 剪刀裁破紅綃巾.
謫仙初墮愁在世, 奼女新嫁嬌泥春.
日射血珠將滴地, 風翻火焰欲燒人.
閑折兩枝持在手, 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 芙蓉芍葯皆嫫母.
奇芳絕艷別者誰? 通州遷客元拾遺.
拾遺初貶江陵去, 去時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嶺愁殺君, 山石榴花紅夾路.
題詩報我何所雲? 苦雲色似石榴裙.
當時叢畔唯思我, 今日欄前只憶君.
憶君不見坐銷落, 日西風起紅紛紛.
桐花
春令有常候, 清明桐始發.
何此巴峽中, 桐花開十月?
豈伊物理變? 信是土宜別.
地氣反寒暄, 天時倒生殺.
草木堅強物, 所稟固難奪.
風候一參差, 榮枯遂乖剌.
況吾北人性, 不耐南方熱.
強羸壽夭間, 安得依時節?
隔浦蓮
隔浦愛紅蓮,
昨日看猶在.
夜來風吹落,
只得一回採.
花開雖有明年期,
復愁明年還暫時.
庭槐
南方饒竹樹, 唯有青槐稀.
十種七八死, 縱活亦支離.
何此郡庭下, 一株獨華滋?
蒙蒙碧煙葉, 裊裊黃花枝.
我家渭水上, 此樹蔭前墀.
忽向天涯見, 憶在故園時.
人生有情感, 遇物牽所思.
樹木猶復爾, 況見舊親知!
戲題新栽薔薇 時尉周至
移根易地莫憔悴,
野外庭前一種春.
少府無妻春寂寞,
花開將爾當夫人.
下邽庄南桃花
村南無限桃花發,
唯我多情獨自來.
日暮風吹紅滿地,
無人解惜為誰開.
山枇杷
深山老去惜年華,
況對東溪野枇杷.
火樹風來翻絳艷,
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
映得芙蓉不是花.
爭奈結根深石底,
無因移得到人家.
同諸客攜酒早看櫻桃花
曉報櫻桃發, 春攜酒客過.
綠餳黏盞杓, 紅雪壓枝柯.
天色晴明少, 人生事故多.
停杯替花語, 不醉擬如何?
晚桃花
一樹紅桃亞拂池,
竹遮松蔭晚開時.
非因斜日無由見,
不是閑人豈得知.
寒地生材遺校易,
貧家養女嫁常遲.
春深欲落誰憐惜,
白侍郎來折一枝.
衰荷
白露凋花花不殘,
涼風吹葉葉初干.
無人解愛蕭條境,
更繞衰叢一匝看.
1.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1.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2.吾家洗硯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王冕《墨梅》)
13.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杜甫<絕句>)
14.採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蜂>)
15.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16.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唐)李嶠(qiáo)
17.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18.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山行>)
19.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
20.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21.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高鼎:<畫>)
22.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23.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絕句》)
24.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25.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寒 食>>)
26.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27.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佚名<一去二三里>)
28.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29.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無題〉)
30.槲葉落山路,
枳花明驛牆。
(溫庭筠<商山早行>)
31.莫道不消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32.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劉禹錫《烏衣巷》)
33.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I. 杜鵑花詩句大全
1.《送梓州李使君》唐代 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2.《杜鵑花》[ 宋 ] 易士達
輕剪梢頭薄薄羅,子規湔血恨難磨。
園林莫道香飛盡,嫩綠枝頭不用多。
3.《杜鵑花》[ 宋 ] 楊巽齋
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羈客有家歸未得,對花無語兩含情。
4.《杜鵑花》[ 宋 ] 舒岳祥
杜陵野老拜杜鵑,念渠蜀王身所變。
我今流涕杜鵑花,為是此禽流備濺。
嗟哉杜宇何其愚,萬事成敗皆斯須。
一枰黑白翻覆手,揖讓放弒皆丘墟。
汝初一身今百億,凝滯結戀胡為乎。
爾生不能存社稷,死怨謝豹何區區。
至今有子不自保,寄巢生育非良圖。
百億禽分百億花,數若恆河沙復沙。
此花開時此鳥至,青楓苦竹為其家。
錦官玉壘不可念,翠華黃屋天之涯。
不聞十月杜鵑鳥,只見十月杜鵑花。
5.《杜鵑花》[ 唐 ] 成彥雄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
6.《杜鵑花》[ 宋 ] 李時可
杜鵑躑躅正開時,自是山家一段奇。
莫據眼前看易厭,帝城只賣擔頭枝。
(9)蘇世讓的初見杜鵑花擴展閱讀: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杜鵑花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神農本草經》,書中將「羊躑躅」列為有毒植物。杜鵑花的栽培歷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唐代,出現了觀賞的杜鵑花,此時杜鵑花就已移栽入庭園栽培,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772-846年)對杜鵑花情有獨鍾,不但寫下了許多贊美杜鵑花的詩句,而且還親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寫下了「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終於移植成活,詩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廬山山頭去年樹,已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據記載,唐貞觀元年(785年)已有人收集杜鵑品種栽培,最有名的是鎮江鶴林寺所栽培的杜鵑花。
宋代對杜鵑花的栽培又有新的發展,詩人王十朋曾移植杜鵑花於庭院:「造物私我小園林,此花大勝金腰帶。」南宋《咸淳臨安志》:「杜鵑,錢塘門處菩提寺有此花,甚盛,蘇東坡有南漪堂杜鵑詩,今堂基存,此花所在山多有之。」說明杜鵑花在杭州庭院已多見。
明代,對杜鵑花又有了進一步的深入了解,如志涼《水昌二芳記》,1563年《大理府志》、1587年李時珍《本草綱目》、《徐霞客游記》等刻本中都有不同程度關於杜鵑花的品種、習性、分布、應用、育種、盆栽等記載。如1563年《大理府記》中,記載杜鵑花譜有47個品種,大理的崇聖寺、感通寺等寺院已栽種杜鵑,並育成五色復瓣品種,《草花譜》記有「杜鵑花出蜀中者佳,謂之川鵑,花內十數層,色紅甚;出四明(今浙江四明山)者,花可二、三層,色淡」。
清代,已經有了杜鵑花的盆景造型,朱國楨《涌幢小品》記有「杜鵑花以二、三月杜鵑鳥鳴時開,有兩種,其一先敷葉後著花(先葉後花)色丹如血;其二先著花後敷葉(先花後葉)色淡,人多結縛力盤盂翔鳳之狀」之名。而且,對杜鵑花的栽培已有一整套的經驗,記載也多,如《花鏡》《廣群芳譜》《滇南新語》《盆玩偶錄》等。嘉慶年間(1796-1820)《蘇靈錄》將杜鵑花盆栽列為「十八學士」第六位。道光年間(1821-1850)《桐橋倚棹》中提到「洋茶、洋鵑、山茶、山鵑」的記載,說明此時中國內已引入國外杜鵑栽培了。
J. 描寫「杜鵑花」的古詩詞有哪些
1、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杜鵑啼時花撲撲。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江城上佐閑無事,山下劚得廳前栽。爛熳一闌十八樹,根株有數花無數。千房萬葉一時新,嫩紫殷紅鮮麹塵。淚痕裛損燕支臉,剪刀裁破紅綃巾。謫仙初墮愁在世,奼女新嫁嬌泥春。——《山石榴寄元九》唐:白居易
2、雲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懶卻還。將謂獨愁猶對雨,不知多興已尋山。才應行到千峰里,只校來遲半日閑。最惜杜鵑花爛熳,春風吹盡不同攀。——《雨中赴劉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劉已先去因以四》(唐)白居易
3、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宣城見杜鵑花/ 子規》唐:李白
4、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唐】李白 《唐宣城見杜鵑花》
5、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門?至今銜積恨,終古吊殘魂。芳草迷腸結,紅花染血痕。山川盡春色,嗚咽復誰論?——杜鵑(唐)杜牧
6、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羅。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唐】李白 《凈興寺杜鵑花》
7、河上望叢祠,廟前春雨來時。楚山無限鳥飛遲,蘭棹空傷別離。何處杜鵑啼不歇,艷紅開盡如血。蟬鬢美人愁絕,百花芳草佳節。——河瀆神(唐)溫庭筠
8、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寒食日題杜鵑》唐:曹松
9、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杜鵑花(唐)成彥雄
10、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紅凝艷數千枝。山深春晚無人賞,即是杜鵑催落時。——【唐】李群玉:嘆靈鷲寺山榴
11、好差青鳥使,封作百花王。——【唐】白居易 山石榴花十二韻
12、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應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西風。——【唐】吳融:送杜鵑花
13、杜鵑花里杜鵑啼,淺紫深紅更傍溪。遲日霽光搜客思,曉來山路恨如迷。——【唐】楊行敏 失題
14、碧竿微露月玲瓏,謝豹傷心獨叫風。高處已應聞滴血,山榴一夜幾枝紅。——【唐】雍陶 聞杜鵑
15、何須名苑看春風, 一路山花不負儂。日日錦江呈錦祥。清溪倒照映山紅。——【宋】楊萬里明發西觀晨炊藹岡(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