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杜鵑花
⑴ 《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白先勇
《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白先勇
一九六九年《現代文學》第三十六期
⑵ 杜鵑花紅得像什麼一樣
杜鵑花紅得像血一樣。
杜鵑:是雙子葉植物綱、杜鵑花科、杜鵑屬的常綠灌木、落葉灌木。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⑶ 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敘事人是誰
作者採用的是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作品中的「我」到台灣的舅媽家做客,了專解到了作為舅媽家下人王雄屬的一些事情,並通過我的了解和所見所聞所想,對王雄的遭遇感到深深沉思。其實作品中的王雄實際上是作者小時候家的一個伙夫的形象,這個故事的取材也是源於作者對小時候記憶的重拾。
⑷ 白先勇的作品有哪些
代表作《台北人》《游園驚夢》《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文集》等。
《白先勇文集》是迄今為止搜集白先勇的作品最完整的一部集子,各種文類都收齊了。小說、散文、論文、戲劇、電影腳本、訪問、對談,統統有,可以說相當全面的呈現了白先勇這些年的文學活動。
人物經歷
1937年7月11日,白先勇生於中國廣西桂林,父親白崇禧是中國國民黨桂系將領,母親名馬佩璋;白先勇排第八,另有九名兄弟姊妹(只五人還在世),電台名人白韻琴則為他的堂妹,而家族大多仍居住在台灣。白先勇7歲時,經醫診斷患有肺結核,不能就學,因此他的童年時間多半獨自度過。
抗日戰爭時他與家人到過重慶,上海和南京,後來於1948年遷居香港,就讀於喇沙書院。不久之後在1952年移居台灣。
⑸ 什麼是滴血杜鵑
相傳有兩只杜鵑,雌鳥卧病於巢,雄鳥早出晚歸覓食。一日 ,雄鳥出而不歸,雌鳥殘喘等待數日,竭全力飛出,呼喚雄鳥,痛不欲決,口中滴血。雌鳥飛過之處,血滴於地,開出片片血紅的鮮花,映紅了山崗大地。
這似乎是一個愛情故事,然而卻揭示了人生的舞台上,我們積蓄、成長、醞釀、准備以至成功,而後隕落的轉換不滅深刻禪悟。其哲學深度是不可低估的。
雌鳥飛過之處,血滴於地,開出片片血紅的杜鵑花,映紅了山崗大地。
她無聲無息地凋落了,生命的無常、人生短促而覺醒,讓我們體會生命的美好與人生的庄嚴。從愛至死的過程,生命榮枯的過程,是生命的真實。從而告誡我們:如果你為愛而不惜生命,你應該不怕去體會。到了這一天,你不用遺憾。
是的,雌鳥瞬間即逝的輝煌,燦爛的「實象」不見了,它到哪裡去了?它的「實象」在一般人的眼中是消失了,然而,它的物質能量發生了質的變化,它轉換成了陽光、雨水、土壤、肥料、空氣,這一轉換過程,實現了第二次飛躍提供了動力源。
我們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在短暫的人生道路上,生命最終走向死亡,然而一個有價值的人生精神卻在發揮它巨大的動力源,去啟示子子孫孫無窮無盡。
由此可見,生命的意義在於生命的質量,而不在於生命的時間。
⑹ 《那片血一樣紅的杜鵑花》讀後感
1、杜鵑花也在為王雄感到不值吧!因為他的付出卻得到如此的回應,真的很回不值
2、麗兒就像血一般答紅的杜鵑花一樣,脾氣時好時壞令人難以捉模。
3、王雄死後,杜鵑花就像血一樣盛開,就彷佛王雄還活著一般。
4、王雄希望以他的死及那年他辛苦照顧的火紅杜鵑花能夠喚起麗兒對他的重視吧...
lz:希望能解答你的問題
有問題請hi我
如果滿意,請盡快採納,謝謝!
@by:影月搖曳
⑺ 「血一般的杜鵑花」有何象徵意味
這個出自成語「杜鵑啼血」。傳說杜鵑鳥晝夜悲鳴,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極。春夏季節,杜鵑徹夜不停啼鳴,湊巧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那樣鮮紅,便把這種顏色說成是杜鵑啼的血。血一般的杜鵑花指杜鵑的血染紅的杜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