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怎麼繁殖
❶ 怎樣給杜鵑花扦插繁殖
①剪插穗。取當年生節間短而粗壯的半木質化枝條作插穗,長10厘米左右,內剪去下部容葉片,留上部2~3片葉,有的需剪去頂梢,下切口正好在節下。
②扦插。西鵑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毛鵑花6月上旬至中旬,夏鵑在6月中旬至下旬扦插。基質可用少病菌、消過毒的蘭花泥、黃山土、河沙或蛭石、珍珠岩等。少量的可用盆插,大量可用床插。先用木棒在基質上搗孔,然後插入插穗,深度為插穗長的1/3或1/2。插後用細霧噴水,噴透。盆插則將花盆用塑料袋罩上,四周綁緊,保持空氣濕度和溫度,經常保持盆土濕潤。
③管理。插後防止陽光直曬,但也不能過分遮蔭,光線不足生長緩慢、纖弱,保持溫度25~30℃,經常噴霧,提高空氣濕度,注意避免積水,一個月左右即可生根,第二年上盆,第三年就可開花。
❷ 杜鵑花怎樣進行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就是運用植物根、莖、葉、芽的再生能力,使它在適當的條件下,生根、發芽形成新的植株。主要有莖插、葉插、葉芽插、根插。莖插包括硬枝扦插和軟枝扦插。
硬枝扦插:石榴、木槿、芙蓉等落葉花木多用此法。在早春樹液流動前進行。選1~2年生健壯充實枝條,選取中段,剪成10~15厘米長的枝條為插穗,需帶2~3芽,插穗頂芽要飽滿完好。上端在芽上0.5~1厘米處,剪成平口,下端扦插基質中,深度為插穗的2/5~1/2。
軟枝扦插:如倒掛金鍾、一串紅、茉莉、杜鵑、桂花等多用此法。在5月下旬至9月進行。選取當年生半木質化帶葉的枝條為插穗。插穗長約6~10厘米,留2~3芽,剪法如同硬枝插,並剪去上下部適量葉片,以減少蒸發,做到隨剪隨插。在剪取時,切口液汁大量流出的插穗,一定要待切口乾燥後才插,否則插後切口易腐爛難成活。
葉插:四季秋海棠、菊花、石蓮花、虎尾蘭等可用葉插繁殖生長成新植株。剪取葉片時,有葉柄的,保留葉柄3厘米左右,並剪去部分薄嫩葉緣,將葉柄插入基質中;沒有葉柄的,可在葉脈交叉處用刀切割,將葉片平鋪在基質上,使與基質緊密接觸,或用竹簽將葉脈固定在基質中,可在葉脈處發根,生長成新植株。虎尾蘭為肉質劍形葉,可橫切成5厘米左右的葉段為插穗,直插於沙中,插時上下不要顛倒,可在基部發生新根,形成新植株。
葉芽插:橡皮樹、八仙花、茉莉花、扶桑等在葉插時,其葉柄和葉腋雖能生根,但不能發芽,所以,不能生長成新植株。因此,要選用基部帶有一個腋芽的葉片扦插,才能發育成新植株。
根插:貼梗海棠、芍葯、凌霄、獼猴桃、金絲桃、臘梅、宿根福祿考、荷苞牡丹等,根上能生長不定芽的花卉,可用根當插穗進行繁殖。在花木換盆時,剪取5~10厘米的根段,直插或斜插於土中,上下不可顛倒,上端與土面平,待長出新芽後,再適當培土。
❸ 杜鵑花有哪些繁殖方法
杜鵑花用播種、來扦插源和嫁接法繁殖,也可壓條和分株。
播種繁殖:常綠杜鵑類最好隨采隨播,落葉杜鵑貯種,翌年春播。杜鵑種子很小,故在盆內撒播,上面覆一層薄土,蓋上塑料薄膜或玻璃,放在庇蔭處,24℃15天後基本苗齊。發芽10天後可上盆或移入淺箱。5~6月待春播苗2~3片真葉時分苗,常綠杜鵑多在秋後分苗,翌年分栽,3~4年可見花。
扦插:扦插是繁殖杜鵑花最常用的方法,具有成活率高、操作簡便、能夠保持優良品種性狀的優點。適宜杜鵑花扦插的基質有黑山土、黃山土、河沙、蛭石和珍珠岩等,均具有疏鬆通氣透水、雜草和病菌少的特點。後3種基質保濕保暖性能好,但不含養分,插穗生根後應及早移植培養土中。春季5月和秋季10月,選用當年生半木質化發育健壯的枝梢作插穗,帶節切取6~10厘米,剪除下部葉片,只留頂端3~4片小葉,在維生素B12針劑中蘸一下後插入培養土中。扦插的盆土1個月內,每天都要噴水以保持土壤濕潤。10月以後,插穗根系已相當豐滿,適時移栽上盆,冬季搬進室內培育。
❹ 杜鵑花能用種子繁殖嗎怎麼操作。
播種繁殖 杜鵑除一部分重瓣品種外,結實率均很高,種子多,發芽率高,播種可獲得大量實生苗.播種一般於3-4月在中溫溫室進行盆播,在15℃的室溫下2-3周即可出苗,待真葉長出3片時移栽一次,秋後,可上盆定植,4-5年後開花.
播種繁殖
播種:杜鵑結實串高,種子多,發芽率高,用種能獲得大量後代,且實 羊躑躅
生苗的可塑性和生活力強,是引種、育種的重要手段。 (1) 種子萌發技術: 把在室溫或低溫(4℃)下保存3個月以上的羊躑躅蒴果和凈種子用培養皿萌發法和花盆育苗法培育,結果表明,低溫保存凈種子用培養皿萌發法,種子萌發率高達96%。將萌發後的種子移栽於花盆,覆蓋約1cm厚的腐殖土,幼苗長勢健壯,整齊,成活率較高。10~翌年3月,將羊躑躅種苗置於20~25℃溫室,4~9月置於室外,種苗的生長速度提高,且在冬季能夠正常生長而不落葉, 采種:秋季葫果呈綠褐色或黃褐色時,即可採收,放置室內晾乾,待其開裂,抖出種子,貯於室內乾燥處。次春播種。 羊躑躅 (2).播種:用淺盆、木箱或在地床內,以 羊躑躅
排水良好的粗粒土鋪底,面層2厘米用蘭花泥或腐葉土(均需消毒)。種子撤勻後,薄覆一層細土。或在蘭花泥上加鋪0.5-1厘米碎水苔,種子直接播入水苔中,不加覆蓋。然後害水使盆土濕潤,蓋以薄膜或玻璃板,置於陰處。 (3).管理:出苗之前,要保持盆土濕潤。一般在15-20℃時,20天左右出苗,發芽率75-85%。此後可將覆蓋物取去,注意通風,提高幼苗抗性。乾燥時用紉噴頭噴濕,不可沖倒幼苗。 (4).分苗:落葉杜鵑生長較快,待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第一次移植,株距2-3厘米。秋後長至2-3厘米高,再次掘起移植於3寸小盆中,3株一盆。第二年視生長情況再分種,一般3-4年便能見花。常綠杜鵑到秋後第一次移植,次秋再次移植。苗期需避免強光、暴雨、大風,土壤不宜太濕,澆水仍行噴霧。http://ke..com/view/52904.htm
❺ 杜鵑花要怎樣切接繁殖
杜鵑花的切接法:4~5月用野生毛白杜鵑花作砧木,採用優良品種杜鵑花的新梢作為內接穗,接後套上塑料袋容,3個月癒合。如果用嫩枝劈接,春、秋兩季最好,嫁接後20天即可成活。1個月以後可去除綁扎物,使苗木正常生長。
靠接法:4~8月以毛白杜鵑花做砧木,選優良品種杜鵑做接穗,進行靠接,成活後第二年分栽。
❻ 杜鵑花怎麼扦插
杜鵑花種類很多,少數種類扦插不易生根,多數栽培種都可扦插繁殖。北回方,一般答夏、秋季剪取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春季選一年生枝做插穗,長4~12厘米,最長不宜超過20厘米。扦穗留上部半數葉片,剪去下半部葉片。一般種類不用任何處理都可以生根,用微量蔗糖水浸泡插穗下半部8~12小時後,洗凈扦插能促使生根,低濃度的吲哚丁酸(10~20微克/克)浸泡插穗,對不易生根的種類有促進作用。
扦插的時間還可視條件而定,如有溫室或加底溫噴霧插床,全年可扦插繁殖。插床擊破用洗凈的粗沙做扦插用土。雜交的洋種杜鵑花在20℃時,1個月左右可生根。一般用蛭、粗沙、石沙土混以水蘚、腐葉土、草炭土等做扦插用土,可以用大花盆、木箱等做扦插床,下墊大粒沙做排水層。扦插後,罩上塑料薄膜或玻璃,保持較高的空氣溫度,並給50%左右的遮蔭。扦插的深度,短插穗相當於長度的1/2,較長插穗相當於長度的1/3。扦插後充分灌水,以後經常噴水,保持土壤及空氣濕潤。用素沙扦插,生根後要早些盆栽;如用腐葉土或山泥扦插,可保持3~5個月或繼續生長半年後分植上盆。扦插苗一般3年後花盛開。
❼ 杜鵑花要怎樣扦插繁殖
杜鵑花抄的扦插法:每年4~7月,選取當年生半木質化的嫩枝或木質化的粗壯新枝為插穗。長5~12厘米,插條剪口成「馬蹄形」,以利生根。除去下部葉片,上部保留2~3片葉,並把保留葉剪去一半。隨采隨插,不要久停,最好以砂土、山泥或蛭石作扦插基質。扦插深度為插條的一半。插後澆透水,放置蔭棚下,注意經常噴水,保持土壤濕潤。1~2個月杜鵑即可生根成活。有些地區氣溫低,扦插後盆上應罩塑料薄膜以達到密封有保溫保濕的作用。
❽ 杜鵑花的扦插繁殖過程是什麼
扦插繁殖用嫩枝,一年四季都可以扦插。剪取插穗前2天,母株要充分灌水。剪取最健壯專的半木質化的新屬枝,長5~10厘米,帶一小段2年生踵。將插穗基部2~4厘米放在20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葯液中浸泡1~2小時,取出用清水沖洗後扦插。家庭數量不大的可在容器里扦插。用落葉松樹葉土作扦插基質,沒有的用2/3草炭土和1/3沙配製,或用微酸性的紅沙或河沙。控溫20~28℃,適當遮陰,經常噴霧保濕,控制空氣相對濕度在85%以上。毛鵑、東鵑、夏鵑30天左右生根,西鵑60~70天生根。生根後及時移植。用直徑8厘米左右的容器移苗,長大後再移入花盆裡,苗長到適當大小時應剪去頂上的新梢,促其發生側枝,使株形矮壯。
❾ 怎樣扦插繁殖杜鵑花
用嫩枝一年四季都可扦插,大量繁殖在夏季,剪取插穗前2天,母株要充分灌水。剪取最健壯的半木質化的新枝,帶1小段2年生踵,枝長5~10厘米,剪除下部葉片,保留頂葉2~3片作插穗,如果頂葉面積大,可將每片葉剪去1/3。如果插穗上有花芽,會影響生根,扦插前必須將花芽去掉。扦插前將插穗基部2~4厘米,浸入20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葯液中1~2小時,取出用清水沖洗後扦插。在疏鬆透氣、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上扦插,適宜pH4~4.5,落葉鬆土非常適宜,也可用2/3草炭土和1/3沙配製,還可用微酸性的紅沙或河沙。按株行距6~8厘米扦插。控溫20~28℃,遮蔭,但也不能過分遮蔭,經常噴霧保濕,控制空氣相對濕度在85%以上。毛鵑、東鵑、夏鵑30天左右生根,西鵑60~70天生根。生根後如果陽光不強就不再遮蔭了。在無土基質上扦插的生根後及時移植,不能及時移植的應澆營養液。大批露地扦插的應在遮蔭棚進行,棚上覆蓋塑料薄膜,防止暴雨沖賤,要注意棚四周的通風。生根後施稀薄液肥,除了夏季光照較強的時間外可撤去蔭棚。用直徑8厘米左右的容器移苗,長大後再移入花盆裡,或定植在地上。苗長到適當大小時應剪去頂上的新梢,促其發生側枝,使將來株形矮壯。在全光噴霧床上扦插,用珍珠岩作基質,不用遮蔭,扦插後20多天生根,生根後必須及時移植。
❿ 杜鵑花的繁殖方法是什麼
杜鵑花扦插繁殖是常用的簡便方法,只要母本生長健壯,每年能抽生許多枝條可用插穗。4~5厘米長的插穗,插活後3年,能開4~5朵花;6~7年後,養成樹冠;10年後,超過同齡的嫁接苗;30年生的扦插苗,仍無衰退跡象。許多雜種杜鵑常發生枝變,扦插可以獲得新品種,如無錫的業余愛好者,曾利用西鵑「錦袍」的枝變,培育出青女、濂、鳳輦、新紅四個品種,從曉山錦獲得大花笠。杜鵑花扦插的主要關鍵:
(1)時間扦插宜在春末夏初,但因品種的新梢生長情況而略有先後。一般西鵑在5月下旬,毛鵑在6月上旬,東鵑、夏鵑在6月中旬。此時正值江南梅雨季節,空氣溫和濕潤,有利於插穗癒合生根。
(2)插穗杜鵑花開花以後,應及時將殘花同子房一起摘除。有些名種可於開花前便將花蕾摘除,以促使早發新枝。當新枝細毛呈黃色,即已確實達到半木質化,便可選健壯、無病蟲害的枝條作插穗。插穗要從老枝上輕輕掰下來,帶一點去年的組織(踵),再修平毛頭,只留頂端3~5片葉,其餘全部摘除。
(3)扦插杜鵑花為酸性土花類,用疏鬆、排氣良好的山泥(蘭花土)裝瓦盆或淺木箱的為好,以扦穗插入土中1/3為度。插後將盆(箱)置於潮濕的沙床上,注意遮蔭,保持土壤濕潤。對西鵑中難以成活的「雪冠」、「天女舞」等品種,可採用「瓶插法」,效果很好。方法是用15厘米盆徑的新瓦盆,盆底墊瓦片,盆中先立3支直徑約2厘米的圓棒(或玻璃管等)然後花盆內裝滿沙土,澆水落實後拔出圓棒,再往空洞中填入山泥,每洞插入一枝,上罩廣口玻璃瓶,以保持穩定濕度。
(4)管理扦插後放在蔭棚下,棚頂用二層蘆簾遮蔭,棚下空氣要流通。天晴時,早晚各澆1次水,一般50~60天生根。生根後揭去一層蘆簾,適當澆水、找水。溫度高、空氣濕度大、盆土過濕都容易引起爛根。9月上旬,插穗根系已漸豐滿,尤其是用瓶插法的,在山泥周圍幾乎布滿了須根,10月中旬後,就應該分栽於盆徑10厘米的花盆內,否則須根穿過沙層,根尖容易萎縮。上盆後放入溫室,置於溫暖向陽處。來年3~4月以後,可在澆水時摻入一點腐熟肥料,薄肥勤施,促使加快生長。最初1~2年內,宜摘除花蕾,不使其開花消耗養分,以盡早養成豐滿株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