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和杜鵑
㈠ 先有杜鵑還是杜鵑花
分太少了吧。五分只能給你個答案,還想要論據啊。選中我後再追加20分吧。
杜鵑花,盛開於農歷3月,正是杜鵑鳥鳴叫不止之時,所以取名杜鵑花。所以是先有鳥這個名字,再有花這個名的。它別名映山紅,又叫山石榴,有花中西施之美譽。關於杜鵑的命名,還有一個凄婉動人的故事:
相傳在周朝末年,蜀國洪水泛濫,千里浮屍,慘不忍睹。蜀帝杜宇心急如焚,四處訪賢,終於尋找到一位名叫鱉令的治水能人,消退了水患。杜宇感於鱉令的大功,便將帝位轉讓給他,自己則隱入山林,潛心修行。杜宇死後,化為杜鵑鳥,仍念念不亡民眾的水患之苦。為了呼喚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它日夜啼唱,一直唱到口中鮮血長流,灑滿青山,於是漫山遍野都開出嫣紅的花朵。
㈡ 為什麼杜鵑花叫杜鵑花
杜鵑,別稱映山紅、山石榴等。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屬於落葉灌木,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分枝多而纖細,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葉革質,常集生枝端,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微反卷,具細齒,上面深綠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在杜鵑花的花期時,山上的野杜鵑會成片成片的開放,彷彿整座山都是一片花海。
㈢ 杜鵑和杜鵑花有什麼關系
杜鵑既可以指植物又可以指動物,杜鵑花就是植物類了。
㈣ 杜鵑花與杜鵑鳥有相似之處嗎為什麼都叫杜鵑
《太平御覽》援引《蜀王本紀》說,古時候有個男人名杜宇,從天上下凡來到朱提(今四川宜賓附近),與一個叫作「利」的從水裡誕生的女子相愛,並憑借才華在郫(今四川郫縣)建立都城(今人稱「杜鵑城」),傳授農耕技術,大力發展種植業,令蜀國變得強盛起來,由此成為當地最有名的賢君之一,後人稱之為「望帝」。後不幸國亡身死,魂化為鳥,哀啼不止,口中流血。
因此杜鵑啼血就是為了一份情深意重么?要不,一到春夏時分,那杜鵑怎會徹夜啼鳴,如歌如吟,如泣如訴,而至啼血染紅了那杜鵑花?要不,自古以來的詩詞提及杜鵑鳥,都是一番生死哀怨一番深情苦意?於是,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里託了杜鵑寄愁心:「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只聞「杜鵑啼血猿哀鳴」;秦觀在《踏莎行》里嘆夕陽西下:「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辛棄疾在《定風波》里看那「百紫千紅過了春」,卻是「杜鵑聲苦不堪聞」;賀鑄在《憶秦娥》更是凄凄斷腸痛那杜鵑啼血:「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
還有,李商隱在《錦瑟》里寫到: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於是曹雪芹便在《紅樓夢》里讓「杜鵑」化成了黛玉那忠心忠心耿耿的知己貼身丫鬟「紫鵑」,「滄海」變作黛玉之父林如海,「珠有淚」則是以淚還情的「絳珠仙子」林黛玉本人。是鵑泣鶯啼皆為姑娘吧,林姑娘的際遇實在堪憐堪憂。於是,紫鵑為了自己的林姑娘要泣血相伴備受煎熬。曹先生在《紅樓夢》里,憐惜了林姑娘,也憐惜了自己。不若歸去,不若歸去,何再忍受林姑娘也要啼血消魂?何再忍受曹先生也要啼血《紅樓夢》斷了文章?好一個,杜鵑啼血,聲聲喚歸!
如此寫來,有些悲涼之意了。
而事實上,杜鵑鳥俗稱布穀,也叫子歸、子鵑,是提醒人們勤勞耕耘的益鳥。師曠在《禽經》里說:「杜鵑出蜀中,春暮即鳴,田家候之,以興農事。」只是因為杜鵑口腔上皮和舌部都為紅色,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湊巧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那樣鮮紅,便把這種顏色說成是杜鵑啼的血。
杜鵑花是美麗的,紅艷艷地滿山遍野煞是熱情燦爛,於是,這杜鵑花也叫做映山紅、滿山紅、紅躑躅等。總覺得這杜鵑花啊,就若那鄉間女子在陽光下曬紅了臉兒,淳樸地在笑,沒有做作,也沒有城裡女子裝扮後的嬌柔和嫵媚。宋楊萬里說:「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日日錦江呈錦欄,清溪倒照映山紅。」是啊,當一份春天被移進了富人家的院落,或被刻意成了人為景緻,我們才發現,真正的春天是在那路旁、山間、溪邊,在那鄉間女子紅撲撲的笑臉上
㈤ 七年級+杜鵑和杜鵑花的區別思維導圖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1
㈥ 杜鵑花和杜鵑鳥有關系嗎
杜鵑花和杜鵑鳥有關系。
民間根據杜鵑花隨杜鵑鳥鳴叫而開放的現象,稱其為杜鵑花。一種花,一種鳥,兩個物種聯系在一起,在百花中實屬罕見。其中還引出一個非常凄美的故事:古代周末蜀王杜宇很愛他的百姓,禪位後隱居修道,在他死後,亦非常懷念他的臣民,於是他的靈魂化為杜鵑鳥,每年春天都要回到他的國家來看望臣民,用一聲聲鳴叫來表達他對故土的留戀,一直叫到口中吐出鮮血為止。滴滴鮮血染紅了當地的一種花,這就是杜鵑花。於是,世人就說杜鵑花為杜鵑鳥啼血染紅的,所謂「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㈦ 杜鵑 杜鵑花區別
杜鵑單獨說的時候指鳥,如果指花那就要說杜鵑花了
㈧ 杜鵑花和杜鵑鳥在結構層次上有什麼區別
杜鵑花是植物,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杜鵑內鳥(一種動物)動容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比植物體多了系統這個結構層次,所以在結構層次上,二者的區別就是有無系統這個結構層次.
故選:D.
㈨ 杜鵑花和杜鵑鳥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系
杜鵑鳥並用,強化杜鵑鳥「愁」的意象,兩愁並一愁,增添詩作的藝術感染力。如唐李回白《宣城見杜答鵑花》就是此類作品中的典型: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杜鵑花與杜鵑鳥的關聯相動,渲染了濃重思鄉情緒,凄苦、強烈。唐韓偓《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唐吳融《送杜鵑花》: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應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西風。唐雍陶《聞杜鵑》碧竿微露月玲瓏,謝豹傷心獨叫風。高處已應聞滴血,山榴一夜幾枝紅。還可以找到很多這樣的例詩,在詩詞當中,杜鵑花單獨出現的時候,一般都象徵著姣好、熱情,而當它與杜鵑鳥一同出現的時候,則與杜鵑鳥相互呼應,一起表達哀愁,這是詩詞愛好者和創作者需要把握住的。
㈩ 杜鵑和杜鵑花沒有什麼關系,名字撞的有點離譜,你喜歡杜鵑花嗎
種花的朋友都知道杜鵑花,但同時他們一定也聽說過一隻叫杜鵑花的鳥。 兩者的名稱完全相同。 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尋常的關系嗎? 將向您講述杜鵑花和杜鵑花的故事。
杜鵑,也稱為杜鵑,在詩歌中,也有許多文人相稱。 有一個關於杜鵑的古老傳說。 有一個蜀國皇帝杜宇。 杜宇是一個勤奮的皇帝,致力於國家事務。 農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杜宇也密切關注人民的農業事務。 杜宇因勞累而生病,最終死於疾病。 死後,他仍然不會忘記自己的國民,因此他變成了一隻鳥,在春耕季節,他大叫「杜鵑,杜鵑」。 這只鳥叫杜鵑。 杜鵑的喙角上有一個紅色的斑點,過去看起來像是沾滿了鮮血,所以俗語又說「杜鵑哭了」。
名稱可以說是最明顯的標簽。 杜鵑花和杜鵑花,可以說是由於巧合,所以被捆綁在一起,並被賦予了持久的品牌。 由於名稱相同,最初不相關且沒有重疊的兩個標簽帶有明顯相同的標簽,因此在悠久的歷史中多次被一起提及。 外部的這種「標記」和「強制綁定」創造了這種「命運」,這一切似乎都不錯。 即使杜鵑花和杜鵑花在一個世紀內沒有良好的關系,它們也至少可以被視為「彼此相愛」。 杜鵑花和杜鵑花之間的名字糾纏就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