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羅蘭扦插方法圖解
㈠ 非洲紫羅蘭怎麼繁殖 四大繁殖方法解析
1、種子繁殖
可在每年的8到10月份時將種子種下,此時間內它發芽率極高,小苗也長得很健壯。通常它的種子很小,在選擇盆土時需要細心一點,然後可將種子放進去,壓平即可;種子在種的時候不能讓土壤太濕,然後放在通風處,調整溫度為18到24度,大約20天之後就能發出小芽了。因為它的小芽很虛弱,所以只需放在散光處的溫暖地方,讓土壤微微濕潤即可,慢慢它就會進入到正常的生長狀態了。
㈡ 紫羅蘭種植方法
紫羅蘭一般是種子繁殖。選擇單瓣花進行采種,將種子放進潮濕的盆土中,內在上面蓋上一層容細土,並放置到陰涼處。種下後不要立即澆水,如果盆土乾燥,可在花盆底部浸水,也可用噴壺向土面灑水。
在真葉展開前需要移栽,拔出幼苗,保留上面的土球,不要傷到根須。之後在盆中加入動物糞便做基肥,種植填土後澆透水,放到遮陰處即可,成活後移到向陽位置。
紫羅蘭的種植時間一般是八月中旬到十月上旬,但可根據用花時間調整。如果要5月用花,則2月種植,6月用花,則3月種植。但7月種植的話,需要等來年的2月才能開花。
(2)紫羅蘭扦插方法圖解擴展閱讀:
幼苗養護
1、澆水:幼苗期澆水要足。每隔一天澆一次,保持土壤潮濕。但一定要避免積水,如果水澆多了要及時排水。
2、施肥:在幼苗期每隔10天施一次液肥,但量不宜太多,這樣有助於生長旺盛,又不會傷到根莖。
3、摘芽:在種植兩個月後開始摘芽。保留6、7片真葉,然後將頂芽摘掉。在側枝上保留3-4枝,其他的也要摘除。
㈢ 紫羅蘭有哪些繁殖方法
紫羅蘭的繁殖方法:紫羅蘭無土栽培,應從小苗開始,選擇用蛭石、珍珠岩培專育的幼苗屬。當小苗長出4~5片真葉後,移植於無土栽培的基質中,栽好後澆透水分,置於蔭蔽通風處,5~7天後便可進入正常管理養護。
紫羅蘭的花枝上1/2~2/3小花開放時採收。採收時間以早晨或傍晚為好。此時植株體內的細胞含水量較多,能使鮮花保鮮時間延長。從莖基部采剪,使花枝更長。每束10~20支,綁紮好後基部放入容器中充分吸水,再用包裝紙或塑料薄膜包裹後,冷藏或裝箱上市。切花花枝在4℃溫度下可保持3~4天,3~4天後就應回到室溫環境中。
㈣ 紫羅蘭吊蘭怎麼繁殖
紫羅蘭
喜冷涼的氣候,忌燥熱。喜通風良好的環境,冬季喜溫和氣候,但也能耐短暫的-5℃的低溫。生長適溫白天15-18℃,夜間10℃左右,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排水良好、中性偏鹼的土壤中生長較好,忌酸性土壤。紫羅蘭耐寒不耐陰,怕漬水,它適生於位置較高,在霉雨天氣炎熱而通風不良時則易受病蟲危害,施肥不宜過多,否則對開花不利;光照和通風如果不充分,易患病蟲害。[2]
生長適溫白天15~18℃,夜間10℃左右,但在花芽分化時需5~8℃的低溫周期。有8片以上真葉的幼苗,遇上3周時間5~15℃的低溫,花芽就分化。因而在自然條件下,多數在10月中下旬分化花芽。為了早日出產,到10月中旬就要培育出具8片以上真葉的幼苗。花芽分化後在長日照條件下,如保持5℃以上,花芽形成快,能提早2周開花。紫羅蘭的花期通常是利用品種、播種期以及溫室、冷床、電照等進行調節的。對一年生品種,在夏季涼爽地區,一年四季都可播種。1月播5月開花,2~3月播6月開花,4月播7月開花,5月中旬播8月開花。因此通常要有100~150天的生長期。[4]
吊蘭
吊蘭對土壤要求不苛刻,一般在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土壤中生長較佳。喜歡溫暖、喜濕潤、半陰的環境。它適應性強,較耐旱,但不耐寒,對光線的要求不嚴,一般適宜在中等光線條件下生長,亦耐弱光。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0℃。
吊蘭的根系相當發達,養殖一段時間後應及時更換花盆,以免根系堆積,造成吊蘭黃葉,枯萎等現象。
吊蘭扦插和分株繁殖,從春季到秋季可隨時進行。吊蘭適應性強,成活率高,一般很容易繁殖。扦插時,只要取長有新芽的匍匐莖5~10cm插入土中,約一個星期即可生根,20天左右可移栽上盆,澆透水放蔭涼處養護。
吊蘭分株時,可將吊蘭植株從盆內托出,除去陳土和朽根,將老根切開,使分割開的植株上均留有三個莖,然後分別移栽培養。也可剪取吊蘭匍匐莖上的簇生莖葉(實際上就是一棵新植株幼體,上有葉,下有氣根),直接將其栽入花盆內培植即可。
吊蘭的種子繁殖可於每年3月進行。因其種子顆粒不大,播下種子後上面的覆土不宜厚,一般0.5cm即可。在氣溫15℃情況下,種子約2周可萌芽,待苗棵成形後移栽培養。帶有葉藝的品種採用種子繁殖時,子代退化為全綠品種
㈤ 紫羅蘭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紫羅蘭的繁殖方法:1.播種繁殖:除變種夏紫羅蘭為1年生可春播,余均為2年生花卉,秋播後經內冬季嚴寒低溫容的鍛煉滿足感溫階段的要求,至翌春才能開花。若作為2年生栽培,可於9月進行盆播。播種時要將盆土澆足水,播後不宜直接澆水,若土壤變干發白,可用噴壺噴灑或採用「盆浸法」來保持土壤濕潤。一般播後約14天即可發芽。注意秋播的時間不能太晚,否則將影響植株的生長、越冬、開花的數量及質量。若作為1年生栽培,在夏季比較涼爽的地區,1年四季均可進行播種。就我國大部分地區而言,多作為2年生栽培。
2.扦插繁殖:紫羅蘭之重瓣品系中,播種後開單瓣花及重瓣花的植株約各佔一半,重瓣花的雌雄蕊均瓣化,不能結籽。其種子采自開單瓣花的植株,其後代可望獲得50%之重瓣花植株。為了保持優良品種,在秋季選取健壯枝條截為10厘米左右的插穗,插於沙土中,成活後分栽於畦地,至霜前再起掘土團囤入陽畦。
㈥ 紫羅蘭怎麼種植
紫羅蘭又名草桂花、草紫羅蘭,是十字花科紫羅蘭屬的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是歐洲名花之一。株高20--70厘米,全株有灰白色星狀柔毛。莖直立,多分枝。葉互生,矩圓形或倒披針形,長3--5厘米。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兩側薯片基垂囊狀,花梗粗壯,花徑2厘米,花瓣4枚,有長爪,瓣鋪張為十字形。花有紫紅、淡紅、淡黃、白色等,微香。花期依品種而不同,有春紫羅蘭,四、五月開花;夏紫羅蘭,六至八月開花;秋紫羅蘭,七至九月開花。
紫羅蘭生態習性:紫羅蘭喜冷涼氣候,冬季能耐-5℃低溫,忌燥熱;要求肥沃濕潤及深厚之壤土;喜陽光充足,但也稍耐半陰。除一年生品種外,均需以低溫處理以通過春化階段而開花,因而露地常作二年生栽培。 生長適溫白天15℃~18℃,夜間10℃左右,但在花芽分化時需5℃~8℃的低溫周期。有8片以上真葉的幼苗,遇上3周時間5℃~15℃的低溫,花芽就分化。因而在自然條件下,多數在10月中下旬分化花芽。為了早日出產,到10月中旬就要培育出具8片以上真葉的幼苗。花芽分化後在長日照條件下,如保持5℃以上,花芽形成快,能提早2周開花。紫羅蘭的花期通常是利用品種、播種期以及溫室、冷床、電照等進行調節的。對一年生品種,在夏季涼爽地區,一年四季都可播種。1月播5月開花,2月~3月播月開花,4月播7月開花,5月中旬播月開花。可以此類推,通常要有100天~150天的生長期。
紫羅蘭喜歡冬季溫暖、夏季涼爽、通風良好的環境。冬季能耐短暫的-5℃低溫,夏季忌酷熱。需肥沃疏鬆而濕潤的土壤,施肥不宜過多,否則對開花不利。喜陽光,為長日照植物。光照和通風不充分,易罹病蟲害。春紫羅蘭繁殖在9月初播種,發芽適溫為20℃。夏紫羅蘭在早春溫室育苗。秋紫羅蘭在秋末播種。紫羅蘭是直根性植物,須根不發達,育苗宜於真葉展開前分苗,並盡量少傷根,多帶宿土。不易結實的重瓣品種,還可扦插或分根繁殖。
紫羅蘭繁殖及栽培:(1)繁殖主要是播種繁殖。播種適期因各系統開花的時期、生產方式和栽培形 式差異不同。紫羅蘭不同系統、不同生產形式的:主要播種適期系統 生產形式 播種適期
分枝性系(早開花) 無加溫塑料大棚栽培 8月5日~15日
分枝性系(早開花) 玻璃溫室栽培 8月1日~10日
無分枝性系 無加溫塑料大棚栽培 8月25日~9月5日
無分枝性系 玻璃溫室栽培 8月20日~30日
十周系(早開花) 玻璃溫室栽培 9月1日~10日
(2)紫羅蘭栽培播種後經過30天~40天,在真葉6片~7片時定植。栽植間距,無分枝性系12厘米×12厘米,分枝性系18厘米×18厘米,加溫栽培比無加溫栽培稍許擴大。注意紫羅半為直根系,不要挖斷根苗,應很小心地帶根土栽植。因為要保持低於15℃的溫度20天以上,花芽方能分化,因而室內栽培到10月下旬時,要把換氣窗、出入口全部打開,以便降溫,確保花芽分化。通常無需摘心。但分枝性系定植15天~20天後,真葉增加到10片而且生長旺盛,此時可留六七片真葉,摘掉頂芽;發側枝後,留上部3枝~4枝,其餘及早摘除%
㈦ 非洲紫羅蘭有哪些繁殖方法
非洲紫羅蘭的繁殖抄多用扦插、分株、播種和組織培養繁殖。扦插分葉插和莖插。葉插選充實健壯帶葉柄的葉片作插穗,以沙、蛭石和泥炭等份混合為基質,經消毒後填入插床,將葉柄插入基質中,保持濕潤,若在15~25℃條件下,全年均可葉插,約3~4周後生根。用硅酸鹽促根劑塗抹切口,能促進生根。葉插多用於綠葉品種。從扦插到開花需4~6個月。莖插:切取頂端健壯無病蟲害的嫩莖,帶葉6~8枚,去除基部葉片,插入插床,3周左右生根。非洲紫羅蘭種子細小,可混以細沙後播種,播後不覆土,用盆浸法保持濕潤,15~20天發芽,翌年春天即可開花。從播種到開花需180~250天。組織培養以葉片切塊為外植體,MS(pH5.7)為基本培養基,調節萘乙酸與生長素比例,在25~28℃中培養,給予14~16小時光照,40~60天可成苗;經轉移培養生根後移植,經半年即可開花。
㈧ 怎樣繁殖紫羅蘭
生產上採用播種、分株、扦插和組織培養繁殖。
(1)播種繁殖。
一般在春秋兩季進行,以9~10月最好。種子細小,播種後不覆土,保持濕潤和溫度在25℃左右,經約20天就可以發芽。
(2)分株繁殖。
在春季結合換盆進行。
(3)扦插繁殖。
選生長充實,基部帶1~2厘米長葉柄的葉片,帶葉柄直立插入經消毒的素沙土或蛭石中,葉柄要插入土中,噴水,蓋上玻璃,保持溫度25℃左右和較高的空氣濕度,適當遮陽,大約20天就可以生根。
(4)組織培養繁殖(以非洲紫羅蘭為例)。
目前世界上紫羅蘭的大規模商品化生產均採用組織培養技術。利用紫羅蘭的葉片、葉柄、花器官等做外植體均已獲得成功,從一個外植體(如一片葉)開始,通過組織培養一年內可生產千萬株以上的試管苗,繁殖速度極快。紫羅蘭在MS+KT0.2毫克/升+NAA0.2毫克/升培養基上2個月左右能一次成苗出瓶栽培,一片葉片分成幾個外植體接種後能產生20~30株試管苗;在MS+6-BA0.1毫克/升+NAA0.1毫克/升培養基上一個外植體能產生許多芽和帶少量根的小植株,在相同的培養基上可進行繼代增殖,一個月內增殖率可達10倍以上,然後將芽和小植株轉瓶MS培養基上生根壯苗,1個月左右可長成完整植株用於出瓶栽培,試管苗出瓶時可在消毒後的素沙或珍珠岩與泥炭土的混合基質中定植,成活率一般在90%以上,定植1個月左右可上盆,上盆後3~4個月能開花。
㈨ 紫羅蘭可以扦插繁殖嗎
可以扦插的,將剪下的枝條扦插在沙土中,放置在陰涼處,保持濕潤,15天左右即可生根。紫羅蘭扦插的開花不及播種好,紫羅蘭的繁殖以播種為主。在我國中部地區,一般於9月中旬露地播種。采種宜選單瓣花者為母本,因其重瓣花缺少雌蕊,不能結籽,從盆栽母本中采種者,其第二代得瓣率較多。播前盆土宜較潮潤,播後蓋一薄層細土,不再澆水,在半月內若盆土乾燥,可將盆置半截於水中從盆底進水潤土。播種後注意遮蔭,15天右即可出苗。 幼苗於真葉展開前,可按6×8厘米的株行距分栽苗床,拔苗時須小心勿傷根須,並要帶土球。定植前,應在土中施放些乾的豬、雞糞作基肥。定植後澆足定根水,遮蔭但不使悶氣;盆栽者宜移置陰涼透風處,成活後再移至陽光充足處,隔天澆水一次,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液肥,見花後立即停止施。對高大品種,花後宜剪去花枝,再追施稀薄液肥1-2次,能促使再發側枝,初霜到來之前,地栽的要帶土團掘起,囤入向陽畦或上花盆置室內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