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斯名曲茉莉花表達什麼情感
⑴ 茉莉花 這首薩克斯,聽了有什麼感覺!
呵呵,這就要看你自得感受了任何人不一樣。要是我吹一些老奶奶可能會跟著跳舞要是給小孩吹他們會覺得土。因人而異
⑵ 回家和茉莉花薩克斯音樂的含義
。。。。。。意義如字義啊。。。一個是回家。。。茉莉花就是再說茉莉花。。。你感覺用在安全生產可是嗎?????
⑶ 音樂《茉莉花》欣賞課感想
它富有抄中國民歌的鮮明特點,有較強的旋律性,同樣具有中國樂曲的婉轉優美的特點。我喜歡薩克斯鑽石般高貴,清亮細膩的音質,更喜歡茉莉花潔白無暇、芬芳馥郁、朴實無華、婉轉秀麗的品質。茉莉花是迷人的,今天的茉莉花已經不再是中國的茉莉花,它屬於全人類、全世界!
⑷ 民歌《茉莉花》的介紹
茉莉---福州市的市花
⑸ 薩克斯名曲《茉莉花》 簡介
我們音樂課上學過三種地方的茉莉花:
一、江蘇民歌《茉莉花》
歌詞:「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或「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旋律:3235651(高音)65356……(不清楚,參考一下)
地方風格:旋律音調清麗、婉轉,體現了柔美、細膩的風格
http://mp3..com/m?f=ms&rn=&tn=mp3&ct=134217728&word=%BD%AD%CB%D5%DC%D4%C0%F2%BB%A8&lm=-1
二、東北民歌《茉莉花》
歌詞:」好(啦)一朵茉莉花呀哎喲,好(啦)一朵茉莉花,滿(哪)園(哪)花(呀)開呀,樣樣抵不住的它呀。
旋律:66661(高音)356656……
三、河北民歌《茉莉花》
歌詞:「好(哎)一朵茉莉花,好(哎)一朵茉莉花,滿園(怎麼)開(吔)花(吔咳)比(吔)不過它。
旋律:」6561(高音)356561(高)561(高)5……
⑹ 《茉莉花》歌詞的賞析
這首民歌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暢的旋律和包含著周期性反復的勻稱結構;江浙地區的版本是單樂段的分節歌,音樂結構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點,此外句尾運用切分節奏,給人以輕盈活潑的感覺;
《茉莉花》旋律優美,清麗、婉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
歌中抒寫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現出一種淳樸優美的感情,將茉莉花開時節,滿園飄香,美麗的少女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愛花、惜花、憐花、欲采又捨不得採的美好心願,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民歌旋律優美平和,符合中國人「以柔克剛」的個性。
(6)薩克斯名曲茉莉花表達什麼情感擴展閱讀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此歌曲先後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在中國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最早關於《茉莉花》的曲譜(《鮮花調》工尺譜)收錄在道光年間(1821年,一說1837年)的《小慧集》中;這種曲調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鮮花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各地方言語調、風土人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衍生出各種風格的「同宗民歌」,流傳於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調各異,但歌詞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為主題。
這些民歌以江蘇的《茉莉花》流傳最廣、影響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的文藝兵何仿記錄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區一位民間藝人那裡聽到的民歌版本《鮮花調》,後將原詞中三種鮮花(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修改為一種,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點,對歌詞的順序也做了調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將其他一些歌詞改為老少咸宜的語句;
對原曲的頭尾作了一定的改動,將毫無變化重復的前兩句加入了一點「轉」音,用同一曲調演唱三段歌詞,三段的結束音由上揚改為下抑,並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結束;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兩次修改,進一步豐富其旋律,將歌詞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⑺ 薩克斯名曲——茉莉花,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流露出怎樣的思想感情
茉莉花並不是薩克斯名曲只不過是用薩克斯演奏過,茉莉花這首歌曲是中國的經典名曲而薩克斯是外國的樂器
⑻ 薩克斯名曲——茉莉花,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流露出怎樣的思想感情
已解決問題 收藏 轉載到QQ空間 對薩克斯曲《茉莉花》的點評 5 [ 標簽:薩克斯 茉莉花,薩克斯,點評 ] 廣播介紹能用的 問題補充 2009-04-13 16:20 要長一些的 ,至少5分鍾的 林清 回答:3 人氣:3 解決時間:2009-04-14 21:09 檢舉 這一首是肯尼 ·G的薩克斯名曲《茉莉花》,由於薩克斯本身聲音悠揚清亮,而這首樂曲把縹緲纏綿的意境表現得相當到位,在音質不好的播放器上往往會將聲音表現成刺耳的高音,意境皆無。面對難以完美再現的薩克斯,尤其是清純悠揚的清音效果和抒情的高音時,應該表現的完滿而到位。層次感清晰分明,音質柔和不顯刺耳,卻極富穿透力。
《茉莉花》中薩克斯的質感光可照人,銅味十足,回味無窮的音效性毫無保留的再現出來。
一種真實感直沖而來,美麗,清秀,無雜的超空間立體感,尤其是裡面的莎鼓和金錘等重金屬的敲擊聲,細膩剛硬,延伸很遠。 茉莉花》自古以來流行全國,有各種各樣的變種,但以流行於江南一帶的一首傳播最廣,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通過贊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現了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出版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中,就刊載了它的歌詞,可見其產生流傳年代的久遠。
十八世紀末年,有個外國人將她的曲調記了下來,歌詞用意譯的英文和漢語拼音並列表示。後來,又有個叫約翰·貝羅的英國人來華,擔任英國第一任駐華大使的秘書。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國游記》。也許在他眼裡《茉莉花》是中國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譜刊載了出來,於是這首歌遂成為以出版物形式傳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開始在歐洲和南美等地流傳開來。
1924年,世界著名歌劇大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劇《圖蘭多特》的初稿後逝世。該劇以中國元朝為背景,虛構了一位美麗而冷酷的公主圖蘭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調作為該劇的主要音樂素材之一,將它的原曲改編成女聲合唱,加上劇中的角色全都穿著元朝服飾,這樣就使一個完全由洋人編寫和表演的中國故事,有了中國的色彩和風味。1926年,該劇在義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從此,中國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隨著這部歌劇經典的流傳而在海外飄得更廣。
據近年來媒體報導,《茉莉花》原名《鮮花調》,本來有三段歌詞,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銀花和玫瑰花。1942年,音樂家何仿到揚州附近的儀征六合金牛山地區采風,從當地一位知名的民間藝人那裡,採集到了這首在當地廣為傳唱的民歌,將她的曲調及歌詞一一記錄了下來。1957年,他將原曲原詞作了改編,三段歌詞都用同一曲調,由原來歌唱三種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並以悠揚婉轉的拖腔作結束,遂成為現在大家所熟悉的這個樣子。該曲當年由前線歌舞團演唱,後由中國唱片社出了唱片,於是得到進一步的流傳。
本世紀初年,張藝謀在它導執的申奧、申博宣傳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樂。2003年8月3日,2008年奧運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在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隆重揭曉。當著名運動員鄧亞萍和著名影星成龍扶著會徽緩緩走上祈年殿時,管弦樂又響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時此刻你所聽到的《茉莉花》的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似乎向世人訴說:《茉莉花》的故鄉——古老的中國正在闊步向前。隨著這些電視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將飄得更遠更廣。
⑼ 求「薩克斯吹奏的 茉莉花歌曲」的聽後感
「遊人盡醉百花妍,素雅幽蘭自漫卷。不羨人誇顏色好,真情一片綻心泉」這是詩人對茉莉花的贊賞。音樂人則以不同的旋律或不同的樂器表達對茉莉花的喜愛,那些熟悉的旋律常常縈繞在人們心悸。
一遍遍聆聽著美國著名薩克斯演奏家肯尼基演奏的《茉莉花》,這經典的薩克斯音樂就如迴音一樣迴旋在心底。薩克斯,一種有靈魂的樂器,滿載著都市的華麗,常常演奏憂郁而深邃的旋律。那音樂,悠揚美妙,輕柔憂傷,能深入人的心靈。再加上肯尼基出神入化的演繹,感覺如「和風吹皺一池春水,吹來陣陣秋波」。那舒暢的音樂漫過耳際,浸透身心。我的心隨著樂曲的起伏而起伏,和著節拍的跳動而跳動。每個音節的心思、每個音符的柔情都令人聞之心曠神怡,聽之開懷舒暢。。。
專注地聽著《茉莉花》,像穿堂入室的微風,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茉莉花香,或憂傷、或欣喜,就這樣拂過你的心頭。又如吹過原野的風,綠草如茵的草地上隨風而舞的是頭戴花環的美麗少女,風揚起她長長裙裾,清香滿懷。一曲《茉莉花》吹得盪氣回腸,讓人忍不住浮想聯翩。
雖說是外國友人改編的樂曲,但它仍富有中國民歌的鮮明特點,有較強的旋律性,同樣具有中國樂曲的婉轉優美的特點。我喜歡薩克斯鑽石般高貴,清亮細膩的音質,更喜歡茉莉花潔白無暇、芬芳馥郁、朴實無華、婉轉秀麗的品質。茉莉花是迷人的,今天的茉莉花已經不再是中國的茉莉花,它屬於全人類、全世界!
⑽ 薩克斯名曲 《茉莉花》
降B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