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杜鵑花能病

杜鵑花能病

發布時間: 2021-11-17 13:43:19

『壹』 杜鵑花是不是病了

這是杜鵑炭疽病。葉子發黑,區域不斷擴大是它的典型特徵。
防治方法 (1)剪掉病枝、病葉,集中燒毀,以減少菌源。(2)加強管理,促其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3)發病初期開始噴灑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600倍液或25%苯菌靈乳油800倍液、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1:2:200倍式波爾多液。隔10天左右1次,共防3—4次。
植物炭疽對人沒有感染性,不必擔心。實際上杜鵑炭疽在隔離病原後常可以不治而愈。

『貳』 杜鵑花病蟲害

杜鵑花冠網蝽
1、症狀:為害狀成蟲、若蟲都群集在葉背面刺吸汁液,受害葉背面出現很象似被濺污的黑色粘稠物。這一特徵易區別於其它刺吸害蟲。整個受害葉背面呈銹黃色,正面形成很多蒼白斑點,受害嚴重時斑點成片,以至全葉失綠,遠看一片蒼白,提前落葉,不再形成花芽。
2、形態特徵:成蟲 體長3.5毫米左右,體形扁平,黑褐色。觸角絲狀,4節。前胸背板中央縱向隆起,向後延伸成葉狀突起,前胸兩側向外突出成羽片狀。前翅略呈長方形。前翅、前胸兩則和背面葉狀突起上均有很一致的網狀紋。靜止時,前翅疊起,由上向下正視整個蟲體,似由多翅組成的"X"字形。卵長橢圓形,一端彎曲,長約0.6毫米,初產時淡綠色,半透明,後變淡黃色。幼蟲,初孵時乳白色,後漸變暗褐色,長約1.9毫米。3齡時翅芽明顯,外形似成蟲,在前胸、中胸和腹部3-8節的兩側均有明顯的錐狀刺突。
3、生活史及習性:一年發生代數在長江流域4-5代,華北地區3-4代,各地均以成蟲在枯枝、落葉、雜草、樹皮裂縫以及土、石縫隙中越冬。4月上中旬越冬成蟲開始活動,集中到葉背取食和產卵。卵產在葉組織內,上面附有黃褐色膠狀物,卵期半個月左右。初孵若蟲多數群集在主脈兩側危害。若蟲脫破5次,經半個月左右變為成蟲。第一代成蟲6月初發生,以後各代分別在7月旬、8月初、8月底9月初,因成蟲期長,產卵期長,世代重疊,各蟲態常同時存在。一斫中7-8月危害最重,9月蟲口密度最高,10月下旬後陸續越冬。 成蟲喜在中午活動,每頭雌成蟲的產卵量因寄主不同而異,可由數十粒至上百粒,卵分次產,常數粒至數十粒相鄰,產卵處外面都有1個中央稍為凹陷的小黑點。
4、防治方法:冬季徹底清除盆花、盆景園內周圍的落葉、雜草。對莖干較粗並較粗糙的植株,塗刷白塗劑。 在越冬成蟲出蟄活動到第一代若蟲開始孵化的階段,是葯劑防治的最有利時機。可噴50%殺螟松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或10-20%擬除蟲菊酯類1000-2000倍液,每隔10-15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

『叄』 杜鵑花有毒嗎

杜鵑花有毒,可入葯來,主治風自痹惡瘡,也可制殺蟲劑。應防止入口。

拓展資料:

杜鵑花葯用價值:

1、根(杜鵑根):酸、甘、溫。活血,止痛,祛風,止痛。用於吐血、衄血,月經不調,崩漏,風濕痛,跌打損傷。

2、葉(杜鵑葉):酸,平。清熱解毒,止血。用於癰腫疔瘡,外傷出血,癮疹。花(杜鵑):酸、甘,溫。活血,調經,祛風濕。用於月經不調,經閉,崩漏,跌打損傷,風濕痛,吐血,衄血。

『肆』 杜鵑花得了小葉病怎麼辦

杜鵑花小葉病是杜抄鵑較常見的營襲養缺素症之一,是由土壤中缺鋅所引起的一種生理性病害。杜鵑缺鋅小葉病在春季至秋季均有發生,在夏季發生較為普遍,當氣溫超過30℃時,極易發生小葉病。

植株發病後,枝梢近頂端葉片明顯變小,葉質薄而脆,葉緣向背面翻卷,葉色缺綠,出現黃褐色銹斑。葉間變成黃色或黃白色,枝條頂端生長受阻,節間縮短,葉片聚生,呈簇葉狀。小葉病的發生可使整個植株生長不良,著蕾率明顯下降,花期延遲或不開花,甚至導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1.春季可視杜鵑花盆的大小,每盆施用硫酸鋅1~2克,盡量少施磷肥和有機肥,以免降低鋅的有效性;由於鋅肥在土壤中保持時間較長,可兩年施一次。2.發病後向嫩芽嫩葉處每隔10~20天噴施1次500~600倍液的國光鋅,或稀釋1500~2000倍液灌根,效果顯著。
1 改善土壤結構,澆水要干濕交替。
2 防止高溫悶熱,夏季加蓋遮陽網,適當控制栽培密度。
3 增施硫酸鋅肥,也可噴施稀土復合肥或小葉敵3~4次,效果比較明顯。

『伍』 杜鵑花生病了

應該是花瓣枯萎了吧 葉子枯萎的話 就是水澆多了 或者時干時濕

屋子裡有回暖氣 空氣濕度常答常只有15% 而原生的杜鵑 空氣濕度在75%左右 在濕度低的屋裡 很多花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謝掉 葉子和新芽也很容易枯萎 建議你在杜鵑旁邊掛一個毛巾或者報紙 常噴濕他們 可以適當增加濕度

還有花卉在運輸的過程中難免被凍傷 當花瓣輕微凍傷後 要3--5天才有所表現 當你買到這類 花時 突然改變它的環境 不能適應 所以也 會枯萎 買到這類花 通過精心養護方可緩和

杜鵑實際上並不是像傳說的那麼難養,只要注意保持盆土,用水呈弱酸性,夏季放在陰涼、通風、濕潤的環境中一般沒什麼問題;當然在家庭中想找這樣的環境是比較難,可以放在樓後牆根下(要是有個空調的排水管竟可以經常保持地面潮濕了,嘻嘻)或者南院牆下經常噴水不要讓陽光曬到,經常使用點礬肥水就沒有問題了。

『陸』 杜鵑花的病害

濕度太太把變深的枝條剪掉耒年會發新芽

『柒』 杜鵑花什麼病如何防治

這杜鵑花沒來病,是高溫和陽源光直照導致葉面灼傷!建議移到陰濕處養。杜鵑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生長適溫為12℃至25℃,夏季氣溫超過35℃,則新梢、新葉生長緩慢,處於半休眠狀態。夏季要防曬遮陰,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曬,適宜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長,光照過強,嫩葉易被灼傷,新葉老葉焦邊,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鵑要採取措施進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觀賞類的杜鵑中,西鵑抗寒力最弱,氣溫降至0℃以下容易發生凍害。

『捌』 杜鵑花什麼病

杜鵑花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疫病、黑斑病、葉斑病、缺鐵黃化病等。以根腐病、疫病、缺鐵黃化病為害較嚴重。
1.根腐病
(1)症狀特徵
根受害後,不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葉片漸漸發黃、發紅,繼而脫落,直至全株死亡。根腐往往要到葉上出現變色、壞死、脫落時才發現和引起注意。因此,平時要精心管理。立秋後氣溫漸低,南方大部地區室內外溫度較低,杜鵑盆土和葉的蒸發量變小,根、葉新陳代謝相對減弱,水分消耗少,故此時要注意澆水適當,做到干後再澆,時間間隔應適當長,否則極易造成根部損傷。
(2)防治方法
①病霉引起的根腐病,可在發病前噴灑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
②發病初期噴灑70%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③由鐮刀菌引起的根腐病可澆灌50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5%多菌靈300倍液、50%殺菌王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
2.疫病
(1)症狀特徵
疫病多為害根部,使根變黑、腐爛,地上部失水發黃。在發病條件適宜時,葉部會急性染病,從葉緣開始失綠,呈水漬狀,病健交界處呈波浪形,葉背現白色霉層。這時枝條也可染病,變褐,呈水漬狀,也長出白色霉層,嚴重時落葉或全株死亡。病原菌隨病殘體存在於土壤中。長期大水漫灌、澆水次數多、水量大,發病重。
(2)防治方法
①杜鵑苗木的繁殖基地應採取高畦栽培,或地膜覆蓋地表,減少與病菌的接觸。
②發病後及時噴施70%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0%滅克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10天1次,防治2~3次。
③長途北運時,裝車前適當澆水,但不宜過多。途中適當通風,防止濕氣滯留。必要時也可裝車前噴上述殺菌劑預防。卸車後如病情較重,須脫盆散濕,使盆土盡快乾燥。
3.缺鐵鋅黃化病
(1)症狀特徵
杜鵑花缺鐵時,葉片大面積由黃化變褐色。是因鹼性水灌溉,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可溶性鐵流失所造成的。枝梢頂部葉片明顯變小,葉質硬脆,葉緣略向背面翻卷,葉色褪綠,有時現黃褐色銹斑,葉尖變為黃色至黃白色,頂端生長緩慢,節間縮短成簇葉狀,植株生長不良,嚴重時致整株死亡,為缺鋅所表現的症狀。當土壤pH高於6時,有效鋅含量明顯降低;當土壤中含磷量高或施入大量磷肥時,形成難溶性磷酸鋅,也會造成缺鋅。另外,當土溫高於30℃時,小葉病發生多。
(2)防治方法
①對於杜鵑花缺鐵引起的生理病害,栽植杜鵑花時需要酸性土。多施有機肥增加對鐵的吸收。可噴施0.2%的硫酸亞鐵水溶液,15天1次為宜。夏季避免強光照直射植株,適當遮陽。
②秋後每平方米土中施硫酸鋅1.5克。施鋅後少施磷肥和有機肥,以利鋅肥發揮作用。每2年施1次即可。
③根外噴施硫酸鋅加消石灰水溶液,每10千克水中加硫酸鋅20~40克、消石灰1~10克。

『玖』 杜鵑花葉子得了什麼病

鵑花發黑的原因有很多,所以說有很多可能性會導致杜鵑葉子發黑,比如:給杜鵑花澆水情況、所處環境溫度不適宜、光照條件不當等等,都是會引起杜鵑花葉子發黑。

『拾』 杜鵑花的常見病害有哪些

杜鵑花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疫病、黑斑病、葉斑病、缺鐵黃化病等。以根腐病、疫病、缺鐵黃化病為害較嚴重。

1.根腐病

(1)症狀特徵

根受害後,不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葉片漸漸發黃、發紅,繼而脫落,直至全株死亡。根腐往往要到葉上出現變色、壞死、脫落時才發現和引起注意。因此,平時要精心管理。立秋後氣溫漸低,南方大部地區室內外溫度較低,杜鵑盆土和葉的蒸發量變小,根、葉新陳代謝相對減弱,水分消耗少,故此時要注意澆水適當,做到干後再澆,時間間隔應適當長,否則極易造成根部損傷。

(2)防治方法

①病霉引起的根腐病,可在發病前噴灑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

②發病初期噴灑70%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③由鐮刀菌引起的根腐病可澆灌50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5%多菌靈300倍液、50%殺菌王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

2.疫病

(1)症狀特徵

疫病多為害根部,使根變黑、腐爛,地上部失水發黃。在發病條件適宜時,葉部會急性染病,從葉緣開始失綠,呈水漬狀,病健交界處呈波浪形,葉背現白色霉層。這時枝條也可染病,變褐,呈水漬狀,也長出白色霉層,嚴重時落葉或全株死亡。病原菌隨病殘體存在於土壤中。長期大水漫灌、澆水次數多、水量大,發病重。

(2)防治方法

①杜鵑苗木的繁殖基地應採取高畦栽培,或地膜覆蓋地表,減少與病菌的接觸。

②發病後及時噴施70%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0%滅克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10天1次,防治2~3次。

③長途北運時,裝車前適當澆水,但不宜過多。途中適當通風,防止濕氣滯留。必要時也可裝車前噴上述殺菌劑預防。卸車後如病情較重,須脫盆散濕,使盆土盡快乾燥。

3.缺鐵鋅黃化病

(1)症狀特徵

杜鵑花缺鐵時,葉片大面積由黃化變褐色。是因鹼性水灌溉,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可溶性鐵流失所造成的。枝梢頂部葉片明顯變小,葉質硬脆,葉緣略向背面翻卷,葉色褪綠,有時現黃褐色銹斑,葉尖變為黃色至黃白色,頂端生長緩慢,節間縮短成簇葉狀,植株生長不良,嚴重時致整株死亡,為缺鋅所表現的症狀。當土壤pH高於6時,有效鋅含量明顯降低;當土壤中含磷量高或施入大量磷肥時,形成難溶性磷酸鋅,也會造成缺鋅。另外,當土溫高於30℃時,小葉病發生多。

(2)防治方法

①對於杜鵑花缺鐵引起的生理病害,栽植杜鵑花時需要酸性土。多施有機肥增加對鐵的吸收。可噴施0.2%的硫酸亞鐵水溶液,15天1次為宜。夏季避免強光照直射植株,適當遮陽。

②秋後每平方米土中施硫酸鋅1.5克。施鋅後少施磷肥和有機肥,以利鋅肥發揮作用。每2年施1次即可。

③根外噴施硫酸鋅加消石灰水溶液,每10千克水中加硫酸鋅20~40克、消石灰1~10克。

熱點內容
怎麼培養盆景 發布:2025-07-01 08:44:23 瀏覽:645
sod櫻花 發布:2025-07-01 08:43:37 瀏覽:32
過完七夕了 發布:2025-07-01 08:43:30 瀏覽:553
看茶花的地方 發布:2025-07-01 08:39:20 瀏覽:133
插花大師是誰 發布:2025-07-01 08:37:46 瀏覽:609
玉麵茶花 發布:2025-07-01 08:26:34 瀏覽:405
檸檬盆栽不長葉子原因 發布:2025-07-01 08:16:31 瀏覽:776
濟南玉蘭花園二手房 發布:2025-07-01 08:07:59 瀏覽:184
成都插花花藝培訓 發布:2025-07-01 08:02:03 瀏覽:575
多肉盆栽植物批發 發布:2025-07-01 07:58:07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