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馬龍杜鵑花

馬龍杜鵑花

發布時間: 2021-03-15 21:40:06

① 用馬的成語造句

鞍馬勞頓
拼音:ān mǎ láo dùn
釋義:騎馬趕路過久,勞累疲睏。形容旅途勞累。
出處: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興兒,我一路上鞍馬勞頓,我權且歇息。」
恐王侄一路遠來,~,故令王侄回營安歇。(《說岳全傳》第四二回)
鞍馬勞困
拼音:ān mǎ láo kùn
釋義:指長途跋涉或戰斗中備嘗睏乏。
出處: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不覺的一陣昏沉上來,皆因老夫年紀高大,鞍馬勞困之故。」

鞍前馬後
拼音:ān qián mǎ hòu
釋義:馬前馬後。指追隨左右。
出處:
~跟你跑,出生入死為你干。(王樹元《杜鵑山》第五場)
北叟失馬
拼音:běi sǒu shī mǎ
釋義:比喻禍福沒有一定。
出處:

弊車羸馬
拼音:bì chē léi mǎ
釋義:破車瘦馬。比喻處境貧窮。
出處:《三國志•吳書•劉繇傳》注引《續漢書》:「家不藏賄,無重寶器,恆菲飲食,薄衣服,弊車羸馬,號為窶陋。」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拼音:bīng mǎ wèi dòng, lián cǎo xiān xíng
釋義:指出兵之前,先准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備工作。
出處:

兵強馬壯
拼音: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釋義:形容軍隊實力強,富有戰鬥力。
出處:《新五代史•安重榮傳》:「嘗謂人曰:『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時孔明~,糧草豐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備,正要出師。(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
伯樂相馬
拼音:bó lè xiàng mǎ
釋義:指個人或集體發現、推薦、培養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處:唐•韓愈《雜說》

不識馬肝
拼音:bù shí mǎ gān
釋義: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於死。比喻不應研討的事不去研討。
出處:《漢書•轅固傳》:「上曰:『不識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不為愚。』」
凡讀書當闕所疑,所謂~,未為不知味。(清•陳澧《東塾讀書記•論語》)
車殆馬煩
拼音:chē dài mǎ fán
釋義:形容旅途勞頓。
出處: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日既西頓,車殆馬煩。」
至黃昏乃歸,~,不勝困憊。(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
車馬盈門
拼音:chē mǎ yíng mén
釋義:車子充滿門庭,比喻賓客很多。
出處:明•謝讜《四喜記•鄉薦榮歡》:「看連翩車馬盈門,總不比舊是庭院。」
從前黃道台才過班的時候,那一天不是~,還有多少人要見不得見。(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車水馬龍
拼音:chē shuǐ mǎ lóng
釋義:車象流水,馬象游龍。形容來往車馬很多,連續不斷的熱鬧情景。
出處:《後漢書•明德馬皇後紀》:「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
花天酒地,鬧個不休,~,日無暇晷。(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
打馬虎眼
拼音:dǎ mǎ hu yǎn
釋義:故意裝糊塗蒙騙人。
出處:
他這是~,麻痹我們大夥兒,假充好人,想混過這一關去!(老舍《華實春秋》)
單槍匹馬
拼音:dān qiāng pí mǎ
釋義:原指打仗時一個人上陣。比喻行動沒人幫助。
出處:五代楚•汪遵《烏江》詩:「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
馮寡婦大罵那些女人是熊包,自己~,趁人們在街上歇晌的當兒,故意在大街上向村西頭走。(馮德英《迎春花》第十三章)
東風吹馬耳
拼音:dōng fēng chuī mǎ ěr
釋義: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
出處: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釣有懷》詩:「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
我當初勸諫你多少來,你就當~,反被旁人說我是苛待侍妾的,今日你可省得了。(《晚清文學叢鈔•廿載繁華夢》第四十回)
放牛歸馬
拼音:fàng niú guī mǎ
釋義: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出處:《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非驢非馬
拼音:fēi lǘ fēi mǎ
釋義:不是驢也不是馬。比喻不倫不類,什麼也不象。
出處:《漢書•西域傳下》:「驢非驢,馬非馬,若龜茲王,所謂騾也。」
屈以巡按使兼總司令,布告中外,~,驚駭萬分。(蔡東藩、許厪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六九回)
肥馬輕裘
拼音:féi mǎ qīng qiú
釋義:騎肥壯的馬,穿輕暖的皮衣。形容闊綽。
出處:《論語•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家業家私,待你六親;~,待你一身,倒貼了奩房和你為眷姻。(元•關漢卿《救風塵雜劇》第三折)
風馬牛不相及
拼音: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釋義:本指齊楚相去很遠,即使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出處:《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咱們彼此其實沒有絲毫關聯,望帝和杜鵑也~。(郭沫若《百花齊放•杜鵑花》)
風檣陣馬
拼音:fēng qiáng zhèn mǎ
釋義:風中的檣帆,陣上的戰馬。比喻氣勢雄壯,行動迅速。
出處:唐•杜牧《李賀詩序》:「風檣陣馬,不足為其勇也。」

弓調馬服
拼音:gōng diào mǎ fú
釋義:比喻辦任何事情,應先做好准備工作。
出處:《荀子•哀公》:「弓調而後求勁焉,馬服而後求良焉。」

歸馬放牛
拼音:guī mǎ fàng niú
釋義: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出處:《尚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那些王侯將相何嘗得一日的安閑?好容易海晏河清,~。(《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一回)
害群之馬
拼音:hài qún zhī mǎ
釋義:危害馬群的劣馬。比喻危害集體的人。
出處:《莊子•徐無鬼》:「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
趕走~的走狗!(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汗馬功勞
拼音:hàn mǎ gōng láo
釋義:指在戰場上建立戰功。現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貢獻。
出處:《韓非子•五蠹》:「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
將俺丞相~一旦忘了,貶在濟南府閑住。(元•王實甫《麗堂春》第四折)
呼牛呼馬
拼音:hū niú hū mǎ
釋義:呼:稱呼。稱我牛也好,稱我馬也好。比喻別人罵也好,稱贊也好,決不計較。
出處:《莊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
~,無關輕重也。(清•俞樾《七俠五義序》)
見鞍思馬
拼音:jiàn ān sī mǎ
釋義: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
出處:
看見舊時船中掠去錦綉衣服、寶玩器具等物,都在申蘭家裡,正是「~」。(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
金戈鐵馬
拼音:jīn gē tiě mǎ
釋義:戈閃耀著金光,馬配備了鐵甲。比喻戰爭。也形容戰士持槍馳馬的雄姿。
出處:《新五代史•李襲吉傳》:「金戈鐵馬,蹂踐於明時。」
想當年~,氣吞萬里如虎。(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僅容旋馬
拼音:jǐn róng xuán mǎ
釋義:指住宅地方狹小。
出處:《宋史•李沆傳》:「治第封丘門內,廳事前僅容旋馬。」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拼音:jūn zǐ yī yán,kuài mǎ yī biān
釋義:比喻一言為定,決不翻誨。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六:「快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頭來,無事各自珍重。」

快馬加鞭
拼音:kuài mǎ jiā biān
釋義:跑得很快的馬再加上一鞭子,使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進。
出處:宋•陸游《村居》詩:「生僧快馬隨鞭影,寧作痴人記劍痕。」
何不快馬加鞭,徑趕至蒼山,求取伯伯。(明•徐姬《殺狗記》)
老馬識途
拼音:lǎo mǎ shí tú
釋義:老馬認識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厲兵秣馬
拼音:lì bīng mò mǎ
釋義: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准備戰斗。
出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孫權克仗先烈,雄據江東,舉賢任能,~,以伺中國之變。(宋•陳亮《酌古論•呂蒙》)
溜須拍馬
拼音:liū xū pāi mǎ
釋義:比喻討好奉承。
出處:

六馬仰秣
拼音:liù mǎ yǎng mò
釋義:形容樂聲美妙,連馬都抬起頭傾聽,不吃飼料。
出處:《荀子•勸學》:「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龍馬精神
拼音:lóng mǎ jīng shén
釋義:龍馬:古代傳說中形狀象龍的駿馬。比喻人精神旺盛。
出處:唐•李郢《上裴晉公》詩:「四朝憂國鬢如絲,龍馬精神海鶴姿。」
見那些大哥哥還在~地說話,她也聽不出味道,就打了兩個哈欠,悄悄溜了出來。(歐陽山《三家巷》九)
露馬腳
拼音:lòu mǎ jiǎo
釋義:比喻暴露了隱蔽的事實真相。
出處: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拼音:lù yáo zhī mǎ lì,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釋義: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則願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但是「~」,在長期和殘酷的戰爭中,游擊戰爭將表現其很大的威力,實在是非同小可的事業。(毛澤東《論持久戰》)
驢唇不對馬嘴
拼音:lǘ chún bù ì mǎ zuǐ
釋義: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出處:
老師提出的問題他由於精神分散而沒聽清楚,回答得~。
驢前馬後
拼音:lǘ qián mǎ hòu
釋義: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出處: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今時人例皆如此,只是認驢前馬後,將為自己,佛法平沈此之是也。」

馬不停蹄
拼音:mǎ bù tíng tí
釋義:比喻不停頓地向前走。
出處: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二折:「贏的他急難措手,打的他馬不停蹄。」
~的走至天色大明,看看追兵已遠,方始勒住馬。(清•吳趼人《痛史》第三回)
馬齒徒增
拼音:mǎ chǐ tú zēng
釋義:馬的牙齒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齡有多大。比喻自己年歲白白地增加了,學業或事業卻沒有什麼成就。
出處:《穀梁傳•僖公二年》:「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

馬到成功
拼音:mǎ dào chéng gōng
釋義:形容工作剛開始就取得成功。
出處: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二折:「那老尉遲這一去,馬到成功。」
只要不輕敵,相信你們一定會~。
馬耳東風
拼音:mǎ ěr dōng fēng
釋義: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
出處: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釣有懷》詩:「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
說向市朝公子,何殊~。(宋•蘇軾《和何長官六言》詩)
馬革裹屍
拼音:mǎ gé guǒ shī
釋義: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
出處:《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馬工枚速
拼音:mǎ gōng méi sù
釋義:原指枚皋文章寫得多,司馬相如文章寫得工。後用於稱贊各有長處。
出處:《漢書•枚乘傳》:「為文疾,受詔輒成,故所賦者多;司馬相如善為文而遲,故所作少而善於皋。」

馬後炮
拼音:mǎ hòu pào
釋義:象棋術語。比喻不及時的舉動。
出處: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三折:「大哥須要計較此事,不要做了馬後炮,弄的遲了。」

馬角烏白
拼音:mǎ jiǎo wū bái
釋義:烏鴉變白,馬頭生角。比喻不能實現之事。
出處:《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質於秦,秦王遇之無禮,不得意,欲求歸。秦王不聽,謬言曰:『令烏白頭,馬生角,乃可許耳。』」

馬空冀北
拼音:mǎ kōng jì běi
釋義:伯樂將冀北之良馬搜選一空。比喻執政者善選賢才,無所遺漏。
出處:唐•韓愈《送石處士序》:「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

馬鹿異形
拼音:mǎ lù yì xíng
釋義:用趙高指鹿為馬的故事,比喻顛倒是非。
出處:《後漢書•崔琦傳》:「反復欲鉗塞士口,杜蔽主聽。將使玄黃改色,馬鹿易形乎?」

馬牛襟裾
拼音:mǎ niú jīn jū
釋義: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馬、牛穿著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禮節。也比喻衣冠禽獸。
出處: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潢潦無根源,朝滿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義,況望多名譽。」
聞孝氏孝友之風而無興起之志。誠~者也。(明•趙弼《趙氏伯仲友義傳》)
馬前卒
拼音:mǎ qián zú
釋義:舊時在馬前吆喝開路的兵卒差役。現在比喻為人奔走效力的人。
出處: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

馬首是瞻
拼音:mǎ shǒu shì zhān
釋義:看著我馬頭的方向,決定進退。比喻追隨某人行動。
出處:《左傳•襄公十四年》:「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
他近一年半以來雖常依大帥之「~」,然而他不是大帥部將,也不會屈居人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馬瘦毛長
拼音:mǎ shòu máo cháng
釋義:比喻人境遇窮困,就會顯得精神不振的樣子。
出處:

馬仰人翻
拼音:mǎ yǎng rén fān
釋義:形容極忙亂或混亂的樣子。
出處:

盲人瞎馬
拼音:máng rén xiā mǎ
釋義:盲人騎著瞎馬。比喻盲目行動,後果十分危險。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我不能叫你~地去亂闖。(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四章)
秣馬厲兵
拼音:mò mǎ lì bīng
釋義: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准備戰斗。
出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牛溲馬勃
拼音:niú sōu mǎ bó
釋義:牛溲:牛尿,一說車前草,利小便;馬勃:可治瘡。比喻一般人認為無用的東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裡可成為有用的物品。
出處:唐•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則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

牛頭不對馬嘴
拼音:niú tóu bù ì mǎ zuǐ
釋義: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出處:
老師提出的問題他由於精神分散而沒聽清楚,回答得~。
牛頭馬面
拼音:niú tóu mǎ miàn
釋義:迷信傳說中的兩個鬼卒,一個頭象牛,一個頭象馬。比喻各種丑惡的人。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一:「釋迦是牛頭獄卒,祖師是馬面阿婆。」
只是近來常常在夢中,或是在將醒未醒之頃,一陣悚然,從前所怕的~,都積壓了來,都聚圍了來。(冰心《山中雜記—遙寄小朋友》)
駑馬戀棧豆
拼音:nú mǎ liàn zhàn dòu
釋義:劣馬惦著的只是馬棚里的飼料。比喻無能的人只貪圖安逸,無遠大志向。
出處:《晉書•宣帝紀》:「爽與范內疏而智不及,駑馬戀棧豆,必不能用也。」

駑馬鉛刀
拼音:nú mǎ qiān dāo
釋義:鉛刀:鉛質的刀。蹩腳的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很弱。
出處:《後漢書•隗囂傳》:「昔文王三分,猶服事殷。但駑馬鉛刀,不可強扶。」

駑馬十駕
拼音:nú mǎ shí jià
釋義:原意是駿馬一天的路程,駑馬雖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達。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
出處:《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盤馬彎弓
拼音:pán mǎ wān gōng
釋義:馳馬盤旋,張弓要射。形容擺開架勢,准備作戰。後比喻故做驚人的姿態,實際上並不立即行動。
出處:唐•韓愈《雉帶箭》詩:「將軍欲以巧伏人,盤馬彎弓惜不發。」

匹馬單槍
拼音:pǐ mǎ dān qiāng
釋義:原指打仗時一個人上陣。現比喻行動沒有人幫助。
出處:五代楚•汪遵《烏江》詩:「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
汝州南院和尚問:「~來時如何?」師曰:「待我斫棒。」(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卷十二)
匹馬只輪
拼音:pǐ mǎ zhī lún
釋義:一匹戰馬,一隻車輪。微不足道的一點兵馬裝備。
出處:《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晉人與姜戎要之餚而擊之,匹馬只輪無反者。」
殺得血污溪流,屍橫山徑,~,一些不曾走漏。(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五回)
騎馬找馬
拼音:qí mǎ zhǎo mǎ
釋義:騎著馬去找別的馬。原比喻一面占著一個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稱心的工作。現多比喻東西就在自己這里,還到處去找。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誦經不不見有無義,真似騎驢更覓驢。」
他得一邊兒找事,還得一邊兒拉散座;~,他不能閑起來。(老舍《駱駝祥子》一)
乞兒馬醫
拼音:qǐ ér mǎ yī
釋義:乞兒:乞丐;馬醫:獸醫中專治馬病的人。舊指卑賤的人。
出處:《列子•黃帝》:「自此之後,范氏門徒,路遇乞兒馬醫,弗敢辱也。」
既與~同賤,為民請命,是其故常。(章炳麟《駁神我憲政說》)
千軍萬馬
拼音:qiān jūn wàn mǎ
釋義: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的聲勢。
出處:《南史•陳慶之傳》:「名軍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各方面竟如~地圍困攏來,實在說,我是有被這班箭手底亂箭所射死的可能性的。(柔石《二月》二四)
牆頭馬上
拼音:qiáng tóu mǎ shàng
釋義:為男女愛慕之典實。
出處:唐•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青梅竹馬
拼音:qīng méi zhú mǎ
釋義: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兒童以竹竿當馬騎。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游戲的樣子。現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
出處:唐•李白《長干行》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那少年時期的~,在他心靈里留下了多少難忘的記憶啊!(魏巍《東方》第一部第九章)
輕裘肥馬
拼音:qīng qiú féi mǎ
釋義:穿著輕暖的皮襖,騎著肥壯的好馬。形容生活闊綽。
出處:《論語•雍也》:「赤之造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求馬唐肆
拼音:qiú mǎ táng sì
釋義:唐:原指無壁之屋,引伸為空的;肆:鋪子,這里指賣馬的地方。到不是停馬處去找馬。比喻在什麼也沒有的地方尋求自己所需的東西。
出處:《莊子•田子方》:「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於唐肆也。」

裘馬輕肥
拼音:qiú mǎ qīng féi
釋義:身上穿著軟皮衣,騎著肥壯駿馬。指生活富裕,放盪不羈。
出處:《論語•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
拼音: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é m
釋義:比喻為人清白,作風正派,過得硬。
出處:

犬馬之報
拼音:quǎn mǎ zhī bào
釋義:願象犬馬那樣供人驅使,以報恩情。
出處: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呂布至死也不忘大德,當效犬馬之報。」

犬馬之勞
拼音:quǎn mǎ zhī láo
釋義:願象犬馬那樣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願受人驅使,為人效勞。
出處:《漢書•孔光傳》:「臣光智謀淺短,犬馬齒臷誠恐一旦顛仆,無以報稱。」
李某不才,食祿多矣,無功報德,願施~。(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三回)
犬馬之養
拼音:quǎn mǎ zhī yǎng
釋義:供養父母的謙辭。
出處:《論語•為政》:「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人歡馬叫
拼音:rén huān mǎ jiào
釋義:人在呼喊,馬在嘶鳴。形容一片喧鬧聲。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只聽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馬嘶之聲,漸漸近前堂來了。」
田野上~,一片豐收的景象。
人困馬乏
拼音:rén kùn mǎ fá
釋義:人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勞累。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十七回:「馬步三軍沒了氣力,人困馬乏。」

人強馬壯
拼音:rén qiáng mǎ zhuàng
釋義:形容軍隊的戰鬥力很強或軍容很盛。
出處: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使不著人強馬壯,端的是鬼使神差。」
世言匈奴倚仗~,不時侵犯中原。(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漢李廣世號飛將軍》)
人仰馬翻
拼音:rén yǎng mǎ fān
釋義:人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慘敗。也比喻亂得一塌糊塗,不可收拾。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五回:「賈璉家下無人,請了王仁來在外幫著料理。那巧姐兒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榮府中又鬧得馬仰人翻。」
這么晴朗的天氣,天空是湛藍湛藍的,真不象雙方就要殺得~!(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戎馬倥傯
拼音:róng mǎ kǒng zǒng
釋義:戎馬:本指戰馬,借指軍事;倥傯:繁忙。形容軍務繁忙。
出處:清•粱章鉅《歸田瑣記•滬瀆唱和詩序》:「此番不期而遇於戎馬倥傯之中,真喜出望外矣。」
然而於~,大勢已烈,只手難撐,不得不以一死報國家。(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
塞翁失馬
拼音:sài wēng shī mǎ
釋義:塞:邊界險要之處;翁:老頭。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
出處:《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
處士有志未遂,甚為可惜,然「~,安知非福」。(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回)
三馬同槽
拼音:sān mǎ tóng cáo
釋義:隱指司馬懿父子三人將篡奪魏的政權。也泛指陰謀篡權。
出處:《晉書•宣帝紀》:「三國魏正始後,司馬懿與其子師昭執軍政大權,屏除異己,時有『三馬同槽』之目。三馬,隱指懿父子三人。」
孤向日曾夢~,疑是馬騰父子為禍;今騰已死,昨宵復夢~,主何吉凶?(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八回)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拼音:shě dé yī shēn guǎ,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
釋義: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幹下去。
出處:《紅樓夢》第六十八回:「拚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聲色狗馬
拼音:shēng sè gǒu mǎ
釋義:聲:歌舞;色:女色;狗:養狗;馬:騎馬。形容剝削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續黃梁》:「聲色狗馬,晝夜荒淫,國計民生,罔存念慮。」
於是童貫朱勔輩復導以~宮室苑囿之樂。(魯迅《唐宋傳奇集•李師師外傳》)
聲色犬馬
拼音:shēng sè quǎn mǎ
釋義:聲:歌舞;色:女色;犬:養狗;馬:騎馬。形容剝削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方式。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續黃梁》:「聲色狗馬,晝夜荒淫,國計民生,罔存念慮。」

識途老馬
拼音:shí tú lǎo mǎ
釋義:老馬認識路。比喻對某種事物十分熟悉的人。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你也不用發憂,還有你老子是「~」,慢慢地來指撥你罷!(茅盾《子夜》四)
士飽馬騰
拼音:shì bǎo mǎ téng
釋義:軍糧充足,士氣旺盛。
出處:唐•韓愈《平淮西碑》:「士飽而歌,馬騰於槽。」

束馬懸車
拼音:shù mǎ xuán chē
釋義:束馬:把馬蹄包起,防止馬滑倒;懸車:把車子鉤牢,以防脫落。把馬腳裹起來,把車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艱險情況。
出處:《管子•封禪》:「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

率馬以驥
拼音:shuài mǎ yǐ jì
釋義:用好馬帶領馬群。比喻能者居先。
出處:漢朝揚雄《法言•修身》:「或曰:『治己以仲尼,仲尼奚寡也?』曰:『率馬以驥,不亦可乎?』」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拼音: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
釋義: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處:《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斐松之注引《漢?

② 全國有多少個有高山杜鵑花的旅遊景點

雲南省的:1、昆來明市:源昆明世博園、金殿公園的杜鵑花園和山茶花園,昆明植物園,昆明黑龍潭公園。

2、大理州各縣都分布,特別是蒼山地質公園上,徒步愛好者的天堂——蒼山花甸壩,漾濞縣的蒼山後花園的脈地的蒼山西坡。大理被美國有關植物研究專家認識,就是因為雲南杜鵑花品種多,而且有些品種世界上找不到了。更令人驚奇的是:蒼山最高峰馬龍峰處的洗馬潭旁邊的杜鵑花,它與蒼松、冷杉並立蒼山之巔。

3、怒江州、香格里拉滇西北一線也分布高山杜鵑,BBC到香格里拉拍攝的時候也特別提到這個杜鵑。

冬天被白雪覆蓋的洗馬潭

③ 中國福建省杜鵑有分布多少品種

雲南省復的:1、昆明市制:昆明世博園、金殿公園的杜鵑花園和山茶花園,昆明植物園,昆明黑龍潭公園。2、大理州各縣都分布,特別是蒼山地質公園上,徒步愛好者的天堂——蒼山花甸壩,漾濞縣的蒼山後花園的脈地的蒼山西坡。大理被美國有關植物研究專家認識,就是因為雲南杜鵑花品種多,而且有些品種世界上找不到了。更令人驚奇的是:蒼山最高峰馬龍峰處的洗馬潭旁邊的杜鵑花,它與蒼松、冷杉並立蒼山之巔。3、怒江州、香格里拉滇西北一線也分布高山杜鵑,BBC到香格里拉拍攝的時候也特別提到這個杜鵑。徒步旅行者拍攝的花甸壩花甸壩上小科種杜鵑花蒼山西坡的紅杜鵑花蒼山西坡的白杜鵑花,這個品種花,可以煲湯大理蒼山地質公園的洗馬潭,旁邊是白杜鵑花,洗馬潭索道門票屬於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冬天被白雪覆蓋的洗馬潭

④ 大理蒼山上那些植物最常見

常見植物有:冷杉,茶花、杜鵑花、玉蘭花、報春花、百合花 、龍膽花、蘭花、綠絨蒿。

蒼山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的洱海風光形成強烈對照。

雄偉壯麗的蒼山橫亘大理境內,山頂白雪皚皚,銀妝素裹,人稱「蒼山雪」。蒼山十九峰,每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達4122米,由於海拔較高,在峰頂異常嚴寒,終年白雪皚皚,在陽光下晶瑩潔白,蔚為壯觀。

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素負盛名的「風花雪月」之最。傳說有一年蒼山腳下瘟疫流行,有兩兄妹用學到的法術把瘟神趕到山頂上,埋在在雪裡凍死了。為了使瘟神不得復生,妹妹變成了雪人峰的雪神,永鎮蒼山。大理山河壯麗離不開蒼山積雪的景觀。


(4)馬龍杜鵑花擴展閱讀:

蒼山制備物種:

蒼山的森林也自成景觀。這座四季蒼翠的山,由下而上形成了幼林草地帶、松林櫟林 帶、冷杉雜木帶、高山草地帶,具有層次分明的高山景觀和變化有致的季相景觀。

以蒼山命 名的蒼山冷杉,以其楚楚動人的身姿與不畏風雪嚴寒的氣質,雄踞於蒼山海拔三千米以上 的懸崖絕壁之上,是中國冷杉屬樹種在地理位置上分布最南的一個樹種,也是中國特有的 一種高山景觀植物,被譽為「樹中君子」。

蒼山花卉,品種繁多。雲南的八大名花,即山茶花、杜鵑花、玉蘭花、報春花、百合花 、龍膽花、蘭花、綠絨蒿,在蒼山都尋找得到蹤跡。其中,僅杜鵑花品種就有41種,從山腳 直到海拔 4100米的積雪地帶,層層疊疊,成片成簇,植株高者達十五米以上,呈大樹狀。

花的形狀更是千姿百態,花色有紅、白、黃、紫、薔薇等十六種不同顏色。在 這花的海洋里,有的品種僅蒼山一地所獨有,如和藹杜鵑、藍果杜鵑,有的以大理命名,如大理杜鵑、大理腺萼杜鵑。

世界上杜鵑花屬中葉子最大的品種凸尖杜鵑,就生長在蒼山上。蒼山,可以當之無愧地稱為「天然杜鵑花園」。

蒼山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這里氣候適宜,植被茂密,至今還生活著鹿、麂、岩羊、野牛、山驢、野豬、狐、雉雞等以及少數的珍稀動物「四不像」。

蒼山既是自然保護區,又是風景名勝區。游路南起馬龍峰,北至應樂峰,長約法18公里,將蒼山許多景點連接在一起,遊人至此,可盡情觀賞蒼山奇峰異石、林泉飛瀑,也可俯瞰蒼洱大地的壯麗景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蒼山

⑤ 有關雲南風景名勝的說明文,不少於800字

蒼山,又名點蒼山,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的洱海風光形成強烈對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為:雲弄、滄浪、五台、蓮花、白雲、鶴雲、三陽、蘭峰、雪人、應樂、觀音、中和、龍泉、玉局、馬龍、聖應、佛頂、馬耳、斜陽。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達40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海拔4122米。蒼山十九峰,每兩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奔瀉而下,流入洱海,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為:霞移、萬花、陽溪、茫涌、錦溪、靈泉、白石、雙鴛、隱仙、梅溪、桃溪、中溪、綠玉、龍溪、清碧、莫殘、葶溟、陽南。 蒼山雲景變幻萬千,其中最有名的是「望夫雲」和「玉帶雲」。望夫雲每年冬春季節常出現於玉局峰頂,這雲出現後洱海隨即狂風大作掀起陣陣驚濤駭浪,漁船不能出海,因此望夫雲又被稱為「無渡雲」。玉帶雲不僅嫵媚動人,而且按白族農諺所說,她還是豐收的預兆:「蒼山系玉帶,餓狗吃白米」。 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素負盛名的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也是蒼山景觀中的一絕。寒冬時節,百里點蒼,白雪皚皚,陽春三月,雪線以上仍堆銀壘玉。最高峰馬龍峰的積雪更是終年不化,盛夏時節山腰以上蒼翠欲滴,而峰巔仍縈雲在載雪。 蒼山的森林也自成景觀。這座四季蒼翠的山,山下而上形成幼林草地帶、松林櫟林帶、冷杉雜木帶、高山草地帶,具有層次分明的高山景觀和變化有致的季相景觀。 蒼山花卉,品種繁多。雲南的八大名花,即山茶花、杜鵑花、玉蘭花、報春花、百合花、龍膽花、蘭花、綠絨蒿,在蒼山都尋找得到蹤跡。其中,僅杜鵑花品種就有41種,從山腳直到海拔4100米的積雪地帶,層層疊疊,成片成簇,植株主者達15米以上,呈大樹狀(如棕背杜鵑、馬纓杜鵑);矮者只有10厘米,呈匍匐狀貼地而生,形成地毯狀景觀(如密枝杜鵑)。花的形狀更是千姿百態,花色有紅、白、黃、紫、薔薇等16種不同顏色。 水為人稱道。除了18條長流不息的溪水外,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蒼山頂上,有著不少高山冰磧湖泊,是第四紀冰期遺留下來的痕跡,其中著名的有洗馬潭、黃龍潭、黑龍潭等,潭水瑩澈,瀉出的泉水更是清洌異常,青碧璀璨。蒼山群溪中,清碧溪、七龍女池素享盛名,古今騷人墨客有不少精妙的描寫。 蒼山還是馳名中外的大理石的出產地。大理石又名蒼山石,是一種以碳酸鈣為主,間含微量氧化硅、鎂、鐵等金屬、非金屬雜質的石灰岩。大理石石質細膩,光滑如脂,花紋奇美,其中以花紋取勝珠「彩花石」一經打磨便呈現出千姿百態的山水、花鳥、人物的天然畫面,被譽為「石中瑰寶」。蒼山由千姿百態的石頭構成的石峰、石崖、石洞,讓遊客流連忘返。 蒼山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這里氣候適宜,植被茂密,至今還生活著鹿、麂、岩羊、野牛、山驢、野豬、狐、雉雞等以及少數的珍稀動物「四不像」。 蒼山既是自然保護區,又是風景名勝區。1992年,當地政府在海拔2600米玉帶雲出處新辟了一條玉帶雲游路。游路南起馬龍峰,北至應樂峰,長約法18公里,將蒼山許多景點連接在一起,遊人至此,可盡情觀賞蒼山奇峰異石、林泉飛瀑,也可俯瞰蒼洱大地的壯麗景色。

⑥ 大理有什麼好玩

坐觀光旅遊線的公交車或在大理市下關城區興盛路客運站坐小班車,到觀音堂站下,觀音堂里觀音菩薩為老身像,記載西漢時期,漢武帝攻打大理,觀音菩薩化身老婦,背負大石,嚇退漢兵,也是白族的智慧化身,觀音堂是大理第一廟之稱;遊玩觀音堂,便可到感通寺,感通索道可以到達清碧溪,體驗徐悲鴻的「乞食妙香國,魂斷清碧溪」,扶石階而上,便可到達蒼山大峽谷;可以到天龍八部影視城,乘坐索道,直達蒼山最高峰馬龍峰,冰雪覆蓋冬天,洗馬潭顯得格外清麗,春天,洗馬潭便沉睡在漫山遍野的杜鵑花花海中,索道回程經過七龍女池,你可以在此處逗留,全面欣賞大小不同而又層次分明的七潭;在大理三月街處,可以乘坐蒼山索道,直上中和寺,寺旁有中和溪,溪流深處令人流連忘返;洱海風景片區有風情島、小普陀。。。。

漾濞縣的石門關,有玻璃棧道;賓川縣的雞足山;巍山縣的巍寶石,是道教文化,述說南詔時期的興起;
劍川縣的石寶石,主要是石雕文化,縣城有木雕文化,風景和人文有:千獅山,沙西古鎮(即茶馬古道的交易市場)、劍湖;
洱源縣,茈碧湖和溫泉,鳳羽古鎮及《徐霞客游記》里的帝釋山廟群和元代的火葬墓群、鶴林寺的「海眼」、清源洞,右所鎮的國家濕地公園西湖,鄧川鎮的鄧炎詔德源城遺址;
鶴慶縣的新華村,主要是銀器手工藝品製作;
彌渡縣的花燈和彌渡卷蹄聞名;
雲龍縣有太極村和雲龍橋聞名,昆明大觀樓長聯里的「唐標鐵柱」也是在雲龍;南澗縣的天然土林;
祥雲縣的雲南驛,是最早在《漢書》記載「彩雲南現」的地方,有明朝時期的水目山和清華洞.

熱點內容
另一朵玫瑰那樣獨特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7:07:16 瀏覽:408
取名為海棠 發布:2025-07-05 15:17:53 瀏覽:642
白蘭花雕刻 發布:2025-07-05 14:39:49 瀏覽:125
在心中盛開一朵 發布:2025-07-05 14:34:06 瀏覽:418
六指蘭花 發布:2025-07-05 14:15:48 瀏覽:805
插花福州 發布:2025-07-05 14:14:32 瀏覽:726
矮喬木盆景 發布:2025-07-05 14:08:35 瀏覽:706
牡丹花藝作品 發布:2025-07-05 14:07:11 瀏覽:14
花藝WFC 發布:2025-07-05 14:07:05 瀏覽:143
干玫瑰花面膜 發布:2025-07-05 13:47:48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