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廣平鬱金香
① 治療狐臭的《鬱金香》哪裡能買到
廣平大葯房\林芝大葯房去看看
② 李白的代表作有什麼
③ 哪個城市的市花是鬱金香啊
不是市花,鬱金香荷蘭的國花,另外,鬱金香也是土耳其、匈牙利、伊朗的國花。
鬱金香(學名:Tulipa gesneriana),百合科鬱金香屬的草本植物,是土耳其、哈薩克、荷蘭的國花。中葯名稱:鬱金香《本草拾遺》;鬱金香《太平御覽》;紅藍花、紫述香《綱目》。花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狀,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艷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厘米,寬2-4厘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4-5月。
④ 急需一些古詩句!!!
友情送別詩詞
友情送別詩詞的文化背景
一,儒家的倫理觀念:五倫: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
二,詩詞寫作的歷史背景:"相見時難別亦難",詩歌多用於友朋相離,詞多用於男女相別
第二節 唐前送別詩歌
第三節 唐人送別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注釋】: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詳.少府縣尉的別稱."蜀州"一作"蜀川".城闕指京城長安.三秦:今陝西省關中地區,古為秦國,項羽在滅秦後,曾將秦地分為雍,塞,瞿三國,稱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別是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比鄰:近鄰.曹植《贈白馬王彪》:"丈夫四海志,萬里猶比鄰."這里化用其意.
【簡析】:這是王勃的一首贈別名作,它和一般送別詩充滿傷感情調迥然不同,有一種奮發有為的精神.詩中第五六兩句更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全詩抑揚頓挫,壯闊謹嚴,是五律的典型作品.從平仄,押韻來看,這首詩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對仗上卻和後來標準的五律有異,即首聯對仗,頷聯散行.這正表明初唐律詩還沒有定型的特點.
【作者小傳】:王勃(649-676)字子字,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號稱"初唐四傑".他們力求擺脫齊梁艷風,擴大詩歌的題材,表現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抑鬱不平的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注釋】:詩題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陽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潤濕.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為自古赴西北邊疆的要道.
【簡析】:這首詩語言朴實,形象生動,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別之情.唐時即被譜成《陽關三疊》,歷代廣為流傳.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芙蓉樓:據《一統志》載:"芙蓉樓在鎮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晉潤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清代,在王昌齡謫居地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也建有芙蓉樓.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鮑照《白頭吟》中"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句意.
【簡析】:這首詩令人千古傳誦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壺",表白了自己永遠純潔無瑕的心.
【作者小傳】:
王昌齡(698-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人.詩擅長七絕,被稱"七絕聖手".能以精煉的語言表現豐富的情致,意味渾厚深長.其邊塞詩很著名.有《王昌齡集》.
《贈王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1]煙花三月下揚州.[2]
孤帆遠影碧空盡,[3]唯見長江天際流.[4]
【注釋】:之:去,往. 廣陵:揚州. 意思是: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到廣陵去.
[1]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 西辭:辭,辭別.西辭,由西向東行.
意思:作者在黃鶴樓和老朋友辭別了.
[2]煙花:指艷麗的春景. 下:順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爛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順流 直下到揚州去.
[3]孤帆:單獨的一條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盡:沒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隻船越走越遠,遠遠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際:天邊.
意思:只看見浩盪的長江水,滾滾向天邊流去.
【簡析】:這首送別詩,大約寫於開元二十年(732)前後.詩人的摹景寫情,出語不凡,使人贊嘆!第三四句既是寫景,更是寫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長江水永遠流在心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注釋】: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簡析】:這是天寶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輪台寫的一首送別詩.營中送別,大雪紛飛,這是一個很特異的環境.詩人以奇特的比喻,豐富的想像和對實景多層次的描繪,使人感到充滿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見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讀者心中.
【作者小傳】:岑參(715-770),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進士,曾隨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後又往來於北庭,輪台間.官至嘉州刺史,卒於成都.長於七言歌行.所作善於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有《岑嘉州詩集》.
第四節 宋人送別詞
《雨霖鈴》[1]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2]
都門帳飲無緒,[3]留戀處,[4]蘭舟催發.[5]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6]
念—去去千里煙波,[7]暮靄沈沈楚天闊.[8]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晚風殘月.
此去經年,[9]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10]
【注釋】:[1]此調原為唐教坊曲.相傳唐玄宗避安祿山亂入蜀,時霖雨連日,棧道中聽到鈴聲.為悼念楊貴妃,便采作此曲,後柳永用為詞調.又名《雨霖鈴慢》.上下闋,八句,仄韻.
[2]驟雨:陣雨.
[3]都門帳飲:在京都郊外搭起帳幕設宴餞行.無緒;沒有情緒,無精打采.
[4]留戀處:一作"方留戀處".
[5]蘭舟:據《述異記》載,魯班曾刻木蘭樹為舟.後用作船的美稱.
[6]凝噎:悲痛氣塞,說不出話來.一作"凝咽".
[7]去去:重復言之,表示行程之遠.
[8]暮靄:傍晚的雲氣.沈沈:深厚的樣子.楚天:南天.古時長江下游地區屬楚國,故稱.
[9]經年:一年又一年.
[10]風情:男女戀情.
【簡析】柳永多作慢詞,長於鋪敘.此詞表現作者離京南下時長亭送別的情景.上片紀別,從日暮雨歇,送別都門,設帳餞行,到蘭舟摧發,淚眼相對,執手告別,依次層層描述離別的場面和雙方惜別的情態,猶如一首帶有故事性的劇曲,展示了令人傷心慘目的一幕.這與同樣表現離情別緒但出之以比興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時柳詞不但都下傳唱,甚至遠及西夏,"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避暑錄話》).柳詞盛行於市井巷陌,同他這種明白曉暢,情事俱顯的詞風不無關系.
柳永在詞史的地位:柳詞在題材方面不局限於士人的情感,時見市井氣息,在詞的描寫內容方面有所拓寬;柳永在詞調使用方面多有嘗試(宋詞調880,柳用百餘),尤致力於慢詞,善在文字轉折處用強有力的仄聲字,用來承上啟下,成為語氣轉換的樞紐,讓人有"潛氣內轉","搖曳生姿"之感,整部作品渾然一體,豐富了詞的形式體制;柳詞長於鋪敘,白描,語言清新自然,在寫作技巧方面都後世有很大的影響.傳情自然真摯.
《踏莎行》
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釋】:侯館,能遠望之樓.熏,香氣.平蕪,平坦草地.
【簡析】:歐陽修的意義:一代儒宗(詩文言志)而致力於娛賓遣興的小詞(詞以抒情),有開創風氣之功;歐詞成花間詞之餘風,於詞藝提高有貢獻.
陳亮【水調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師虜
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群空.
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
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
且復穹廬拜,會向篙街行.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
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
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注釋】:謾,無理,輕視.北群空,謂沒有良馬,借喻沒有良才.當場只手,猶言獨擋一面.篙(gao稿)街,漢時長安城內少數民族及外國使者居住之所."堯之都"三句謂中原地區是堯舜禹傳下來的神聖疆土.壤,土地.封,疆域.磅礴,指浩大的正氣.赫,火赤貌.
【評析】:此詞為送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送章德茂使金作.這是一首通篇都洋溢著強烈民族自豪感和抱有必勝信心的詩詞.不見南師久兩句-長久不見南宋北伐,不要以為宋朝就沒人(才)了.當場只手兩句-稱贊章德茂能獨當一面,是個傑出的使節.自笑三句-以黃河之水不變東流方向來勉勵章德茂為國爭光.且復穹廬拜兩句-現在姑且向金主低頭,他們早晚會被宋朝消滅.藁街-長安城內,外國使者居住地.陳湯斬郅支單於,奏請:"懸頭藁街蠻夷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於中兩句-其中一定會有以向異族稱臣為羞恥的志士.萬里一句-感嘆金人佔領地域的廣闊.千古英靈-泛指古代締造祖國,保衛祖國的英雄人物.
【作者小傳】:陳亮(1143-1194),字同甫.他具有積極的處世精神,一生沒做過官.他對寫作的意見是:大凡論不必作好言語,意與理勝,則文字自然超眾.故大手之文,不為詭異之體,而自然宏富;不為險怪之磁,而自然典麗.奇,寓於純粹之中,巧,藏於和易之內,不善學文者,不求高於理與意.
張元干【賀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
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 聚—萬落千村狐兔.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易老悲難訴.
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
萬里江山知何處 回首對床夜語.
雁不到,書成誰與 目盡青天懷今古.
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注釋】:待制,皇帝的侍從官.新州,治所在廣東新興縣.神州,古稱中國為"赤縣神州",此指中原地區.畫角,號角上塗了彩色,故稱畫角.底事三句謂:為何會天崩地塌,洪水泛濫,萬落千村,狐兔成群呢 九地,九州之地,意謂遍地.狐兔,此以喻敵人.天意句:杜甫《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詩:"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難訴,一作"如訴".耿斜河,明朗的天河.斜河,一稱斜漢,即天河.萬里江山,胡銓受貶的遠方.回首,不堪回想.白居易《招張司業詩》:"能來同宿否 聽雨對床眠."此指與胡聚會的往事.雁不到,謂書信難通.相傳北雁南飛,止於衡陽.懷今古,懷古傷今.金縷,【賀新郎】詞調的異名.
【簡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集部詞曲類》贊曰:"慷慨悲涼,數百年後,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氣."
【作者小傳】:張元干(1091-約1170),也作張元干,福州人.字仲宗,自號蘆川居士,真隱山人.詞風豪放,為辛派泀人之先驅.著有《蘆川詞》,《蘆川歸來集》.
辛棄疾【木蘭花慢】
席上呈張仲固帥興元
漢中開漢業,問此地,是耶非
想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東歸.
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
落日胡塵位斷,西風塞馬空肥.
一編書是帝王師,小試去征西.
更—草草離筵,匆匆去路,愁滿旌旗.
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
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
【注釋】:劍指三秦:指劉邦佔領三秦事.追亡事,指蕭何追韓信事.一編書是帝王師:《史留侯列傳》載張良在下邳圯(移)上老父出一遍書《太公兵法》示張良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 小試去征西謂,張仲固西行任興元帥只是小試其技.車輪四角,陸龜蒙《古意》:"願得雙車輪,一夜生四角."指盼望車子把行人留下的意思.帶減腰圍,《古詩》:"思君令人老,衣帶日已緩."
第四節 送別詩詞常見意象
意象:詩詞中常用以傳達詩人或詞人思想情感的,旨意或情感色彩相對穩定的物象或圖景.
長亭,南浦,楊柳,美酒
此外又如:殘陽,西風,畫角,鷓鵠,春風,秋月,落葉,殘紅,敗荷,江水,細雨,秋蟬 蘭舟
第四章 詠史懷古詩詞論析
第一節 詠史懷古詩詞的含義和歷史淵源
詠史懷古詩詞:表面在"歷史事件"或"往古人事",其旨意卻在借古諷今,所謂借古人之酒杯,澆自家之塊磊.
詠史懷古詩的藝術特徵:"詩"與"史"的結合:文學性(虛)與歷史性(實)的統一;"詠史"與"言志"的結合:對現實政治的強烈關注;"古"與"今"的結合:多維的時空組合,今—古——今
第一首文人五言詠史詩:東漢班固《詠史》
左思《詠史》八首
詠史
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注釋】:鬱郁:草木茂盛貌.離離,下垂貌.世胄(皺):高門貴族的子弟.金張:匈奴人金日磾(低),張安世均為劉徹貴臣,其後代數世為官.珥,這里作插解.貂,冠上作裝飾用的貂尾.
第二節 唐代詠史懷古詩
初唐詠史懷古詩:陳子昂.盛唐代表作家為王維,李白,杜甫,如李白《登金陵鳳凰台》,杜甫《蜀相》,《八陣圖》.中唐劉禹錫《烏衣巷》,《西塞山懷古》,白居易《長恨歌》.晚唐李商隱,杜牧
燕昭王陳子昂
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台.
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
霸圖今已矣,驅馬復歸來.
【注釋】:萬歲通天二年(697),武後派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陳子昂隨軍參謀.武攸宜出身親貴,全然不曉軍事.陳子昂屢獻奇計,不被理睬,剴切陳詞,反遭貶斥,徒署軍曹.作者有感於燕昭王招賢振興燕國的故事,寫下了這首詩歌.燕昭王,是戰國時並國的君主.公元前三一二年執政後,廣招賢士,使原來國勢衰敗的並國逐漸強大起來,並且打敗的當進的強國-齊國.
"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台".碣石館,即碣石宮.燕昭王時,梁人鄒衍入燕,昭王築碣石親師事之."黃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築.昭王置金於台上,在此延請天下奇士.未幾,召來了樂毅等賢豪之士,昭王親為推轂,國勢驟盛.以後,樂毅麾軍伐齊,連克齊城七十餘座,使齊幾乎滅亡.
詩人寫兩處古跡,集中地表現了燕昭王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明主風度.從"登"和"望"兩個動作中,可知詩人對古人何等嚮往!當然,這里並不是單純地發思古之幽情,詩人如此強烈地推崇古人,是因為深深地感到現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著深沉的自我感慨.
次二句:"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 "抒發了世事滄桑的感喟.詩人遙望黃金台,只見直人太不平的丘陵上長滿了喬木,當年置金的台已不見,燕昭王到哪裡去了呢 這表面上全是實景描寫,但卻寄託著詩人對現實的不滿.為什麼樂毅事魏,未見奇功,在燕國卻做出了驚天動地的業績呢 道理很簡單,是因為燕昭王知人善任.因此,這兩句明謂不見"昭王",實是詩人以樂毅自比而發的這牢騷,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時,英雄無用武之地.作品雖為武攸宜"輕無將略"而發,但詩中卻將其置於不悄一顧的地位,從而顯示了詩人的豪氣雄風.作品最後以弔古傷今作結:"霸圖今已矣,驅馬復歸來."詩人作此詩的前一年,契丹攻陷營州,並威脅檀州諸郡,而朝廷派來征戰的將領卻昏庸,這怎麼不叫人為國運而擔憂 因而詩人只好感慨"霸圖"難再,國事日非了.同時,面對危局,詩人的安邦經世之策又不被納用,反遭武攸宜的壓抑,更使人感到前路茫茫.
"已能"二字,感慨至深.這"驅馬復歸來",表面是寫覽古歸營,實際上也暗示了歸隱之意.神功元年(697),唐結束了對契丹的戰爭,此後不久,詩人也就解官歸里了.
【簡析】:這篇覽古之詩,一無藻飾詞語,頗富英豪被抑之氣,讀來令人喟然生慨.杜甫說:"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胡應麟《詩藪》說:"唐初承襲梁隋,陳子昂獨開古雅之源."陳子昂的這類詩歌,有"獨開古雅"之功,有"始高蹈"的特殊地位.
【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注釋】:幽州台:又稱燕台,史傳為燕昭王為招攬人才所築的黃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縣.
【簡析】: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反叛,武則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軍討伐,陳子昂隨軍參謀,到了東北邊地.武攸宜根本不懂軍事,陳子昂進諫,不僅沒被採納,反而被貶斥,因此登幽州台抒發失意的感慨.全詩以廣闊的胸襟,慷慨悲涼的情調,感時傷事,弔古悲今,不假修飾,其立意,氣勢和思想,感情,千百年來一直引起人們強烈的共鳴.
【登金陵鳳凰台】
李白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釋】:鳳凰台:故址在今南京鳳凰山.吳宮:三國時吳國的宮殿.三山:在今江寧縣西南,江濱有三峰並峙.二水:當指因白鷺洲而分開的江水.白鷺洲:在南京市西南江中,當即今江心洲.
【簡析】:這首詩是作者天寶年間,因被排擠而離開長安,南遊金陵時作.在寫法上有意仿效崔顥的《黃鶴樓》.比較而言,有的說未分勝負,有的說氣魄略遜.但此詩自然奇巧,並表現了政治上非常失意的心情.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簡析】:東晉時的豪華宅第衰落,昔日燕子飛進尋常百姓家,使人產生無窮的感慨.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注釋】: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大冶縣東.王浚(俊):晉武帝時益州刺史,受命征吳,造大樓船,直取吳都,吳帝孫皓奉表請降.
【簡析】:這是一首懷古的詩,表明國家統一是人心所向,告誡要防止歷史上分割局面的重演,寫得含蓄,貼切,自然.
杜牧 《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綉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宋代詠史懷古詞
詠史懷古詩的藝術特徵:"詩"與"史"的結合:文學性與歷史性的統一;"詠史"與"言志"的結合:對現實政治的強烈關注;"古"與"今"的結合:多維的時空組合
【憶秦娥】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王安石【桂枝香】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斜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
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注釋】:案:《臨川先生歌曲》"猶唱"作"猶歌".《歷代詩余》卷一百十四引《古今詞話》"畫圖"作"圖畫","芳草"作"衰草".宋人楊湜《古今詞話》雲:"金陵懷古,諸公寄調於【桂枝香】,凡三十餘首,獨介甫最為絕唱.東坡見之,不覺嘆惜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門外樓頭句化用杜牧《台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 後庭遺曲指《玉樹後庭花》曲.
蘇軾【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注釋】:胡寅《酒邊詞序》:"詞曲者,古樂府之未造也.……名之曰曲,以其曲盡人情耳,方之曲藝猶不逮焉,其去曲禮則益遠矣.然文章豪放之士鮮不寄意於此者,遂亦自掃其跡,曰謔浪遊戲而已.唐人為之最工者,柳耆卿後出,掩眾制而盡其妙,好者以為不可復加.及眉山蘇軾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浩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於是花間為皂吏,柳氏為輿台矣."
周邦彥【西河】
金陵懷古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
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
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
空餘舊跡,郁蒼蒼,霧沈半壘.
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 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
向—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里.
【注釋】: 佳麗地,指金陵,謝眺《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檣,桅桿.斷崖,臨水的山崖.霧沈半壘,霧氣遮蓋了半座營壘.女牆,城上的小牆.淮水,指秦淮河.
【簡析】:此詞主要隱括劉禹錫的兩首詩,《烏衣巷》,《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孤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姜夔【永遇樂】
次稼軒北固樓詞韻
雲隔迷樓,苔封很石,人向何處
數騎秋煙,一篙寒汐,千古空來去.
使君心在,蒼崖綠嶂,苦被北門留住.
有尊中酒差可飲,大旗盡綉熊虎.
前身諸葛,來游此地,數語便酬三顧.
樓外冥冥,江皋隱隱,認得征西路.
中原生聚,神州耆老,南望長淮金鼓.
問當時依依種柳,至今在否
【注釋】:
迷樓:在揚州,為隋煬帝下江南時所建.鎮江與揚州隔江相望.
很石:北固山甘露寺中的一塊石頭,據說孫權和劉備曾經坐在上面共商大計.
使君:指辛棄疾,辛曾任福建安撫使.這時稼軒已在上饒隱居逾十年,故稱之「心在蒼崖綠嶂」.
北門:指鎮江,當時是抗金的北疆門戶.
有尊中酒差可飲:東晉桓溫曰,"京口酒可飲,箕可使,兵可用."這里以桓溫喻稼軒.
認得征西路:桓溫曾拜征西大將軍.稼軒是從山東退到江南的,熟悉北方的山川形勢,他自已也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說,「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作者小傳】姜夔(1155 -1221 )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父知漢陽縣,夔幼隨宦,往來沔,鄂幾二十年.淳熙間,客湖南,蕭德操愛其詞,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號白石道人.會上書乞正太常雅樂,得免解,訖不第,以布衣終.他的詞屬婉約派,風格清峻,音調諧婉,多寫愛情,或自傷身世.有《白石詞》,《白石道人詩》傳世.
宋·張炎《詞源》卷下:"姜白石詞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宋·黃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卷六:"白石道人,中興詩家名流,詞極精妙,不減清真樂府,其間高處,有美成所不能及."
清·汪森《詞綜》序:"西蜀南唐而後,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轉相矜尚,曲調愈多,流派因之亦別.短長互見,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陽姜夔出,句琢字練,歸於醇雅.於是史達祖,高觀國羽翼之;張輯,吳文英師之於前;趙以夫,蔣捷,周密,陳允衡,王沂孫,張炎,張翥效之於後,譬之於樂,舞箾至於九變,而詞之能事畢矣."清·周濟《宋四家詞選》序論:"白石脫胎稼軒,變雄健為清剛,變馳驟為疏宕.蓋二公皆極熱中,故氣味吻合.辛寬姜窄,寬故容藏,窄故斗硬."清·劉熙載《藝概》卷四:"白石才子之詞,稼軒豪傑之詞.才子,豪傑,各從其類愛之,強論得失,皆偏辭也.姜白石詞幽韻冷香,令人挹之無盡.擬諸形容,在樂則琴,在花則梅也."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二:"姜堯章詞,清虛騷雅,每於伊鬱中饒蘊藉,清真之勁敵,南宋一大家也.夢窗,玉田諸人,未易接武."
第五章 詠物詩詞論析
唐以前詠物詩
詠物詩詞的定義
特點:不粘不脫
《橘頌》為第一篇詠物詩
二,建安時期:詠物詩代表詩人劉楨《贈從弟》,如其二
贈從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劉楨( -217)字公幹,東漢東平(今屬山東)人.為曹操丞相掾屬.其詩風格勁挺,不重雕飾.今存詩十五首.有《劉公幹集》.
三,北朝時期:謝眺"宮體詩":乏寄託
第二節 唐詠物詩的特點
描繪生動,新穎傳神(物)
二,不求形似,遺貌取神(神)
杜甫《房兵曹胡馬》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王維《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
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
紛紛開且落.
三,以物擬人,移情於物(情)
四,借物抒懷,詠物鳴志(志)
駱賓王 《在獄詠蟬並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珠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於曩時,將蟲響悲於前聽.嗟乎,聲以動容,德人以象賢.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應節為變,寄藏用之機.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其真.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艱虞,遭時微徽.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道寄人知,憫餘聲之寂寞.非謂文墨,取代幽憂雲爾.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
【注釋】:
詩中"深"又作"侵","不堪"又作"那堪".西陸:指秋天.《隋書·天文志》載"日循黃道東行,……行東陸謂之春,行南陸謂之夏,行西陸謂之秋,行北陸謂之冬."南冠:楚國的帽子,這里是囚犯的代稱.《左傳·成公九年》載:"晉侯觀於軍府,見鍾儀,問之曰:'南冠而摯者誰也 '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玄鬢:指蟬.古代婦女將鬢發梳為蟬翼之狀,稱之蟬鬢,這里以蟬鬢稱蟬.白頭吟:樂府曲名.
【簡析】:這首詩是駱賓王任侍御史時,因上書縱論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則天,蒙冤下獄後作.詩中以蟬的高潔為自己力辯.
【作者小傳】:駱賓王(640-684)今浙江義烏人.為"初唐四傑"之一,有《駱臨海集》.
五,詠物寓理,物理渾然(理)
羅隱 《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作者小傳】羅隱(833-909),字昭諫,餘杭(今屬浙江)人.一說是新登(今浙江桐廬)人.本名橫,因十次考進士,沒考上,改名為隱.後入鎮海軍節度使錢鏐幕,遷節度判官,給事中等職.詩多諷刺現實之作,多用口語,一些作品流傳於民間.
第三節 宋人詠物詞
宋人詠物詞的代表作家:北宋蘇軾,周邦彥,南宋辛棄疾,姜夔,吳文英,王沂孫等
溫庭筠 【更漏子】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
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作者小傳】溫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飛卿,太原人.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僅國子助教.其詩辭藻華麗有《溫庭筠詩集》,又名《金荃集》.
蘇軾 【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妖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⑤ 李白有哪些詩
有《李太白集》傳世,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的名詩名句
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 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北風行》 謫仙玩月圖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樂府·將進酒》 5、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樂府·將進酒》 6、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樂府·將進酒》 7、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9、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另作「二水中分白鷺洲」) 《登金陵鳳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 12、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蜀道難》 13、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台》 14、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渡荊門送別》 16、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菩薩蠻》 17、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另作「隨君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19、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子夜吳歌》 21、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2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 23、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越中覽古》 24、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把酒問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游天姥吟留別》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靜夜思》 27、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長干行》 28、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夢游天姥吟留別》 29、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獨坐敬亭山》 30、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31、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32、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俠客行》 33、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34、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設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辭》 35、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 36、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俠客行》 37、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樂府·將進酒》 38、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北風行》 39、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 40、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於其間!箜篌所悲竟不還。 《公無渡河》 41、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古風其三》 42、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玉階怨》 43、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山東謝安石,為君談笑凈胡沙。《永王東巡歌其二》
⑥ 李白寫了幾首詩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雲 (一作倍侍御叔華登樓歌) 【月兆】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 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 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 欲上青天覽日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更一作復) 人生在世不稱意。 ( 人生一作男兒 ) 明朝散發弄扁舟。 ( 散發弄扁舟一作舉棹還滄洲 )
山中問答 問余何意棲碧山。 ( 意一作事 ) 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然去。 【上穴下目】 別有天地非人間。 --------------------------------------------------------------------------------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昨夜吳中雪。 子猷佳興發。 萬里浮雲卷碧山。 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滄浪河漢清。 北斗錯落長庚明。 懷余對酒夜霜白。 玉床金井冰崢嶸。 人生飄忽百年內。 且須酣暢萬古情。 君不能狸膏金距學斗雞。 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 西屠石堡取紫袍。 吟詩作賦北窗里。 萬言不直一杯水。 世人聞此皆掉頭。 有如東風射馬耳。 魚目亦笑我。 請與明月同。 ( 請一作謂 ) 驊騮拳局不能食。 【足局】 蹇驢得志鳴春風。 折楊皇華合流俗。 晉君聽琴枉清角。 巴人誰肯和陽春。 楚地由來賤奇璞。 黃金散盡交不成。 白首為儒身被輕。 一談一笑失顏色。 蒼蠅貝錦喧謗聲。 曾參豈是殺人者。 讒言三及慈母驚。 與君論心握君手。 榮辱於余亦何有。 孔聖猶聞傷鳳麟。 董龍更是何雞狗。 一生傲岸苦不諧。 恩疏媒勞志多乖。 嚴陵高揖漢天子。 何必長劍拄頤事玉階。 達亦不足貴。 窮亦不足悲。 韓信羞將絳灌比。 禰衡恥逐屠沽兒。 君不見李北海。 英風豪氣今何在。 君不見裴尚書。 土墳三尺蒿棘居。 ( 棘一作下 ) 少年早欲五湖去。 見此彌將鍾鼎疏。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 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 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 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 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 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 曲盡河星稀。 ( 河星一作星河 ) 我醉君復樂。 陶然共忘機。
把酒問月 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青天有月來幾時。 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 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 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葯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里。
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游。 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其一 西登香爐峰。 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 ( 百一作千 ) 噴壑數十里。 口如飛電來。 ( 電一作練 ) 【焱欠】 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 ( 河漢一作銀河 ) 半灑雲天里。 (一作半瀉金潭裡 ) 仰觀勢轉雄。 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 江月照還空。 ( 江一作山 ) 空中亂口射。 【眾水旁】 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 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 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且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 永願辭人間。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月兆】 江城如畫里。 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 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 臨風懷謝公。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此一作北 )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夜下征虜亭 船下廣陵去。 月明徵虜亭。 山花如綉頰。 江火似流螢。 客中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 (盡一作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秋下荊門 霜落荊門江樹空。 布帆無恙掛秋風。 此行不為鱸魚膾。 【魚會】 自愛名山入剡中。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我宿五松下。 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 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 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 三謝不能餐。
夜泊牛渚懷古 此地即謝尚聞袁宏詠史處
牛渚西江夜。 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 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 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 ( 掛帆席一作洞庭去 ) 楓葉落紛紛。 ( 落一作正 )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 ( 間一作下, 一作前 )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 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 相期邈雲漢。 ( 邈雲漢一作碧岩畔 )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一為遷客去長沙。 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 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 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 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 愁倚兩三松。
聽蜀僧浚彈琴 蜀僧抱綠綺。 西下峨嵋峰。 為我一揮手。 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 遺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 秋雲暗幾重。 軍行 騮馬新跨白玉鞍。 ( 跨一作誇 ) 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 匣里金刀血未乾。
從軍行 百戰沙場碎鐵衣。 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 獨領殘兵千騎歸。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長門怨二首
其一 天回北斗掛西樓。 金屋無人螢火流。 月光欲到長門殿。 別作深宮一段愁。
其二 桂殿長愁不記春。 黃金四屋起秋塵。 夜懸明鏡青天上。 獨照長門宮里人。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辭帝都。 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 白雲愁色滿蒼梧。杜甫贊美李白的詩句: 筆落驚風兩,詩成泣鬼神。
長干行二首
其一 妾發初覆額。 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 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 羞顏未嘗開。 ( 未嘗一作尚不 ) 低頭向暗壁。 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 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 豈上望夫台。 ( 豈一作恥 ) 十六君遠行。 瞿塘灧預堆。 【預加水旁】 五月不可觸。 猿聲天上哀。 ( 聲一作鳴 ) 門前遲行跡。 ( 遲一作舊 ) 一一生綠苔。 ( 綠一作蒼 ) 苔深不能掃。 落葉秋風早。 八月胡蝶來。 ( 來一作黃 ) 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 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 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 直至長風沙。
其二 憶妾深閨里。 ( 妾一作昔 ) 煙塵不曾識。 嫁與長幹人。 沙頭候風色。 五月南風興。 思君下巴陵。 ( 下一作在 ) 八月西風起。 想君發揚子。 去來悲如何。 見少離別多。 湘潭幾日到。 妾夢越風波。 昨夜狂風度。 吹折江頭樹。 淼淼暗無邊。 行人在何處。 好乘浮雲驄。 佳期蘭渚東。 鴛鴦綠蒲上。 翡翠錦屏中。 自憐十五餘。 顏色桃花紅。 那作商人婦。 愁水復愁風。 ( 此篇一作張潮。黃庭堅作李益) -----------------------------------------------------------------------------
--- 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 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 玲瓏望秋月。
清平調詞三首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農艷露凝香。 ( 【禾農】一作紅 )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沈香亭北倚欄干。 春思 燕草如碧絲。 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 何事入羅幃。 秋歌 長安一片月。 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 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 良人罷遠征。
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 醉騎白花馬。 ( 馬一作駱 ) 西走邯鄲成。 揚鞭動柳色。 寫□春風生。 【革空】 入郭登高樓。 山川與雲平。 深宮翳綠草。 ( 一作雄都半古冢 ) 萬事傷人情。 相如章華巔。 猛氣折秦嬴。 兩虎不可斗。 廉公終負荊。 提攜絝中兒。 杵臼及程嬰。 立孤就白刃。 ( 一作空孤獻白刃 ) 必死耀丹誠。 平原三千客。 談笑盡豪英。 毛君能穎脫。 二國且同盟。 皆為黃泉土。 使我涕縱橫。 磊磊石子岡。 蕭蕭白楊聲。 諸賢沒此地。 碑版有殘銘。 太古共今時。 由來互哀榮。 ( 互一作同 ) 傷哉何足道。 感激仰空名。 趙俗愛長劍。 文儒少逢迎。 閑從博陵游。 ( 陵一作徒 ) 暢飲雪朝酲。 歌酣易水動。 鼓震叢台傾。 日落把燭歸。 凌晨向燕京。 方陳五餌策。 一使胡塵清。 月夜金陵懷古 蒼蒼金陵月。 空懸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 霸業大江流。 綠水絕馳道。 青松摧古丘。 台傾□鵲觀。 【支鳥】 宮沒鳳凰樓。 別殿悲清暑。 芳園罷樂游。 一聞歌玉樹。 蕭瑟後庭秋。 金陵新亭 金陵風景好。 豪士集新亭。 舉目山河異。 偏傷周□情。 【豈頁】 四坐楚囚悲。 不憂社稷傾。 王公何慷慨。 千載仰雄名。 庭前晚開花 西王母桃種我家。 三千陽春始一花。 結實苦遲為人笑。 攀折唧唧長咨嗟。 宣州長史弟昭贈余琴溪中雙舞鶴詩以言志 令弟佐宣城。 贈余琴溪鶴。 謂言天涯雪。 忽向窗前落。 白玉為毛衣。 黃金不肯博。 背風振六翮。 對舞臨山閣。 顧我如有情。 長鳴似相托。 何當駕此物。 與爾騰寥廓。 暖酒 熱暖將來鑌鐵文。 暫時不動聚白雲。 撥卻白雲見青天。 掇頭里許便成仙。 戲贈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 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 ( 別來一作因何 ) 總為從前作詩苦。 寒女吟 昔君布衣時。 與妾同辛苦。 一拜五官郎。 便索邯鄲女。 妾欲辭君去。 君心便相許。 妾讀蘼蕪書。 悲歌淚如雨。 憶昔嫁君時。 曾無一夜樂。 不是妾無堪。 君家婦難作。 起來強歌舞。 縱好君嫌惡。 下堂辭君去。 去後悔遮莫。 會別離 結發生別離。 相思復相保。 如何日已遠。 五變庭中草。 渺渺天海途。 悠悠漢江島。 但恐不出門。 出門無遠道。 道遠行既難。 家貧衣復單。 嚴風吹雨雪。 晨起鼻何酸。 人生各有志。 豈不懷所安。 分明天上日。 生死誓同歡。 初月 玉蟾離海上。 白露濕花時。 雲畔風生爪。 沙頭水浸眉。 樂哉弦管客。 愁殺戰征兒。 因絕西園賞。 臨風一詠詩。 雨後望月 四郊陰靄散。 開戶半蟾生。 萬里舒霜合。 一條江練橫。 出時山眼白。 高後海心明。 為惜如團扇。 長吟到五更。 對雨 卷簾聊舉目。 露濕草綿芊。 古岫藏雲毳。 空庭織碎煙。 水紋愁不起。 風線重難牽。 盡日扶犁叟。 往來江樹前。 曉晴 野涼疏雨歇。 春色遍萋萋。 魚躍青池滿。 鶯吟綠樹低。 野花妝面濕。 山草紐斜齊。 零落殘雪片。 風吹掛竹溪。 望夫石 彷彿古容儀。 含愁帶曙輝。 露如今日淚。 苔似昔年衣。 有恨同湘女。 無言類楚妃。 寂然芳靄內。 猶若待夫歸。 冬日歸舊山 未洗染塵纓。 歸來芳草平。 一條藤徑綠。 萬點雪峰晴。 地冷葉先盡。 谷寒雲不行。 嫩篁侵舍密。 古樹倒江橫。 白犬離村吠。 蒼苔壁上生。 穿廚孤雉過。 臨屋舊猿鳴。 木落禽巢在。 籬疏獸路成。 拂床蒼鼠走。 倒篋素魚驚。 洗硯修良策。 敲松擬素貞。 此時重一去。 去合到三清。 鄒衍谷 燕谷無暖氣。 窮岩閉嚴陰。 鄒子一吹律。 能回天地心。 送客歸吳 江村秋雨歇。 酒盡一帆飛。 路歷波濤去。 家惟坐卧歸。 島花開灼灼。 汀柳細依依。 別後無餘事。 還應掃釣磯。 送友生游峽中 風靜楊柳垂。 看花又別離。 幾年同在此。 今日各驅馳。 峽里聞猿叫。 山頭見月時。 殷勤一杯酒。 珍重歲寒姿。 送袁明府任長沙 別離楊柳青。 樽酒表丹誠。 古道攜琴去。 深山見峽迎。 暖風花繞樹。 秋雨草沿城。 自此長江內。 無因夜犬驚。 賦得鶴送史司馬赴崔相公幕 崢嶸丞相府。 清切鳳凰池。 羨爾瑤台鶴。 高棲瓊樹枝。 歸飛晴日好。 吟弄惠風吹。 正有乘軒樂。 初當學舞時。 珍禽在羅網。 微命若游絲。 願托周周羽。 相銜漢水湄。 戰城南 戰地何昏昏。 戰士如群蟻。 氣重日輪紅。 血染蓬蒿紫。 烏烏銜人肉。 食悶飛不起。 昨日城上人。 今日城下鬼。 旗色如羅星。 鼙聲殊未已。 妾家夫與兒。 俱在鼙聲里。 胡無人行 十萬羽林兒。 臨洮破郅支。 殺添胡地骨。 降足漢營旗。 塞闊牛羊散。 兵休帳幕移。 空餘隴頭水。 嗚咽向人悲。 鞠歌行 麗莫似漢宮妃。 謙莫似黃家女。 黃女持謙齒發高。 漢妃恃麗天庭去。 人生容德不自保。 聖人安用推天道。 君不見蔡澤嵌枯詭怪之形狀。 大言直取秦丞相。 又不見田千秋才智不出人。 一朝富貴如有神。 二侯行事在方冊。 泣麟老人終困厄。 夜光抱恨良嘆悲。 日月逝矣吾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