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信子百合鬱金香栽培
風信子栽培技術英文名:Hyacinthsorientalis風信子為百合科的多年生草本,現世界各國均有栽培,而以荷蘭栽培為多。它和鬱金香一樣為重要的外貿產品。同樣,在其用途上也有著與鬱金香同等重要的位置,都屬於早春開花的球根花卉,而且,風信子有著濃郁的香氣。只是由於氣候因素,風信子在我國許多地方常退化,鱗莖逐年萎縮,植株變小,花朵變劣,觀賞價值減弱。生態習性和花期調節:風信子的習性與鬱金香相同,因而在花期的控制上,也是用溫度來處理種球。通常促成栽培選用宜於促成的品種,球大而充實。在25.5℃下促進花芽分化後外花被已達形成期的鱗莖,在13℃下放置2個半月左右,然後在22℃下促進生長,待花蕾抽出後置於15℃~17℃下栽培。1.品種由於風信子系以一原種發展而來,遺傳變異性不如鬱金香多源雜種復雜多變,因此品種間差異細微,難以分辨。現在園藝上的品種大約有2000多個,主要分為以下兩系:(1)荷蘭系由荷蘭改良培養出來的品系,目前許多園藝品種均屬於本系。特點是每朵花的直徑大,花穗亦長大。(2)羅馬系由法國人改良而成,亦稱法國羅馬系。鱗莖比荷蘭系略小,從一球中抽出數個花莖。在以上兩系中,均有白、黃、粉、紅、藍、紫等類別。繁殖及栽培:(1)繁殖以分球為主。秋季栽植前獎母球周圍自然分生的子球分離,另行栽植。但分球不宜在采切後立即進行,以免分離後留下的傷口於夏季貯藏時腐爛。對於自然分生子球少的品種可行人工切割處理:即8月份晴天時將鱗莖基部切割或放射形或十字形切口,深約1厘米,切口處可敷硫磺粉以防腐爛,將鱗莖倒置太陽下吹曬1小時~2小時,然後平攤室內吹乾,以後在鱗莖切分部分可發生許多子球,秋季便可分栽。(1)栽培栽培管理方法基本上同鬱金香。為保證安全越夏和貯藏,應注意以下幾點:1.栽培後期應控制水肥,避免鱗莖裂底而腐爛。2.及時採收鱗莖。過早採收,生長不充實;過遲常遇雨季,土壤太濕,鱗莖不能充分陰干而不耐貯藏。3.貯藏環境必須保持乾燥涼爽,將鱗莖分層攤放以利通風。4.鱗莖不宜留土中越夏,必須每年挖起貯藏。風信子也可水養。採用特製的玻璃球,瓶口部呈頸狀,球根正好很穩地放在上面。如無這種玻璃瓶,用廣口的玻璃瓶亦可。供水養的球根必須大而充實。於10月~11月在瓶內裝水,並在水中放一點木炭,以吸咐水中雜質。再將與瓶口大小相適應的球根放在上面,如之間的空隙要用棉花塞緊,並注意球根下部不要接觸到水。然後,將瓶放在冷涼黑暗的地方令其發根,約經1個月,球根可發出很多白根,並開始抽花莖。這時,要把瓶移至光亮的地方,任其開花。水養期間,每3天~4天換一次水。
『貳』 風信子的培植方法
風信子又名洋水仙,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花卉,株高15~45厘米,花期3~4月。
風信子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和夏季涼爽環境,耐寒,喜肥,要求肥沃、疏鬆的沙質壤土,忌黏重土壤和濕澇。
用分球法繁殖,球根秋植。在入夏葉子變黃後將鱗莖挖出,連同葉子一起風干,在乾燥、涼爽的環境貯藏。到秋植時再將子球與母球分開,子球種植2年就可開花。風信子的栽培有地栽、盆栽。地栽一般在10月下旬栽植,栽植深度為10~15厘米,依種球大小而定。冬季覆蓋防寒,早春及時除去覆蓋物。栽前施足基肥,冬季和開花前要追施稀肥。鱗莖要適時採收,採收過早則不充實,晚收則容易趕上雨季不能充分陰干,貯藏時容易霉爛。另外,栽培後期要控制肥水,入夏即進入休眠狀態。
盆栽一般在9月上盆,選取大而充實的種球,每盆3~4球,栽植深度以球根肩部與土面平齊、頂部露出為合適,放入冷床或冷室,11月入室,室溫保持5~6℃,待花莖抽出時,再將溫度提高到20℃以上。
高溫多濕時容易發生風信子黃腐病,發病時由葉尖開始擴大成條斑,以後變褐壞死,鱗莖心部也腐爛,出現黃色黏液。防治上要選用無病種球,定期噴灑農用鏈黴素1000倍液防治。
風信子植株矮、花序大、花期早、花色艷,在國外早已大量栽植,我國近年來栽培日漸增多,主要用來布置春季花壇、花境,或在草坪邊緣自然栽植,也可作切花或盆花。
『叄』 鬱金香、百合、風信子能連續多年開花嗎
百合比較容易,風信子和鬱金香比較困難。
生長環境
喜涼爽,較耐寒。高溫地區生長不良。喜乾燥,怕水澇。 土壤濕度過高則引起鱗莖腐爛死亡。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中,鱗莖色澤潔白、肉質較厚。粘重的土壤不宜栽培。根系粗壯發達,耐肥。
春季出土後要求充足的氮素營養及足夠的磷鉀肥料,N:P:K=1:0.8:1,肥料應以有機肥為主。忌連作,3~4年輪作一次,前作以豆科、禾本科作物為好。
『肆』 風信子、百合、鬱金香開過花後怎麼處理,想來年再開花
在開完花之後抄,先要將上面的殘花去掉,為了減少養分的消耗,花枝部分也要進行修剪,從剪刀去除一部分,留下大約20-30cm的長度,其餘上面的部分都去掉。
在花朵開敗之後,澆水方面需要控制,不能再像之前一樣的頻率,澆水需根據盆土干濕情況決定,要是看到裡面變干再往裡面澆水,否則出現積水反而對生長不利。肥料方面照常施加,只不過頻率減少一些,注意好濃度。
種球儲存有兩種方法,可以等地方部分枯萎之後,就剪除這部分,然後挖出種球放在濕沙子中儲存,經常噴水進行保濕,等到來年春季三月份,氣溫回升之後,重新把種球拿出來養護。
(4)風信子百合鬱金香栽培擴展閱讀:
冬季選晴天進行中耕,曬表土,保墒保溫,春季出苗前鬆土鋤草,提高地溫,促苗早發;蓋草保墒,消滅雜草和防大雨沖刷,並不讓表土板結。
夏季應防高溫引起的腐爛;天涼又要保溫,防霜凍,並施提苗肥,促進百合的生長。一般下種至出土,中耕2-3次。
到生長中期再鬆土2-3次,以疏鬆土壤,清除雜草,並結合培土,防止鱗莖裸露。
『伍』 風信子 鬱金香 百合怎麼種
我也是來水培的風信子自,要到過年才開花,現在葉子已經長的蠻大的了,鬱金香我也種過,不用澆太多水的,注意要用新土,栽過百合科植物和球根花卉的舊土不能用,以防病毒、線蟲等感染,栽後放陰處3~5日,澆透水後放室外冷涼處。當盆土表面1厘米以下見干時要澆水,風信子和鬱金香不需要放在黑暗的地方的,只要不是太陽下暴曬就可以,一般放在室內的桌子上或者地上,植物一般都不需要你每天照顧,照顧的仔細了容易根部腐爛,我種都是兩三天打理一次,現在長的蠻好的,偶爾搬出去給它曬曬太陽,感覺它們很開心,長的很快,百合不清楚,沒種過,明年有時間試試~
『陸』 風信子和鬱金香如何養啊
風信子習性喜陽、耐寒,適合生長在涼爽濕潤的環境和疏鬆、肥沃的砂質土中,忌積水。 喜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稍乾燥、陽光充足或半陰的環境。喜肥,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植、盆栽、水養均可。
秋季生根,早春新芽出土,3月開花,5月下旬果熟,6月上旬地上部分枯萎而進入休眠。在休眠期進行花芽分化,分化適溫25℃左右,分化過程1個月左右。花芽分化後至伸長生長之前要有二個月左右的低溫階段,氣溫不能超過13℃。[4]
風信子在生長過程中,鱗莖在2-6℃低溫時根系生長最好。芽萌動適溫為5-10℃,葉片生長適溫為5-12℃,現蕾開花期以15-18℃最有利。鱗莖的貯藏溫度為20-28℃,最適為25℃,對花芽分化最為理想。可耐受短時霜凍。鬱金香:
澆水:鬱金香喜微潮偏乾的土壤環境。當植株現蕾後,可適當加大澆水量,以促使花葶抽生,這樣能使植株的觀賞價值更高。在鬱金香的整個花期管理過程中,應該掌握氣溫低少澆水、氣溫高多澆水的原則。
施肥:由於在鬱金香的球根中有較多的貯藏物質,它們對保證植株在缺少肥料的情況下正常開花的意義十分重大。因此施肥對於植株開花早晚來說影響較小。在鬱金香的花期控制中,通常可在其長出2~3枚葉片時、花葶抽生後,分別追施富含磷、鉀的稀薄液體肥料一次,這樣基本能夠保證鬱金香正常開花。
光照:鬱金香性喜強光,光照是它開花的重要限制因子。在栽培過程中,應該保證植株每天接受不少於8小時的直射日光。這樣有助於鬱金香積累更多的光合產物,不僅保證植株生長良好,也能保證花朵正常開放。
花期管理:在鬱金香的花朵開放後,不要使栽培土壤過潮或過干。應該停止施肥。保持環境明亮,但避免過強的日光直射。忌高溫,鬱金香在涼冷的條件下不僅花色艷,而且花期長,最好將環境溫度控制在8℃~12℃。因為鬱金香喜歡涼爽,氣溫過高花朵容易衰敗。
『柒』 求教,葡萄風信子和鬱金香種植要注意什麼
我的鬱金香盆栽土培的,沒有地栽的條件。土我是直接買的球根專用的,沒自己配了。淺栽,球頂與土平齊。鬱金香怕爛球,第一次定根水要澆透,後面
要注意控水,見干見濕。注意通風。鬱金香生根5-10度合適。
『捌』 風信子和鬱金香能栽到一起么
風信子和鬱金香能栽到一起.正常,澆水,保持濕潤,陽光充足.會開花的.
『玖』 百合鬱金香風信子想要在過年的時候開,最好在什麼時候種
百合花春、秋兩季均可播種。
播種前種子放在燈光前,揀出胚發育充實的種子供播種,發芽適溫為12~15度,15度以上種子發芽快,但幼苗較弱,氣溫低於5度則不發芽;25度以上種子休眠,不發芽。
播後需覆土,1厘米左右,約20~30天子葉出土。
一般春季播種,秋季栽植,經過2~3年才能開花。本來這類球根的退化就很厲害的了`特別是鬱金香`比風信子厲害多了`因為價錢不高`也就幾塊錢一個`所以一般都是開一次就換`就算養到第二年能開花`花也大不如前```
如果一定要保存的話`現在種土裡`正常養`到了春節前3個月`提前挖出來`陰干`放到5度的環境保存45天`讓花芽充分生長`然後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