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茉莉花歌曲簡譜
❶ 尋《茉莉花》簡譜
希望抄對你有用:http://www.tom163.net/yuepuku/gequyuepu/sanzigequ/200605/7009.html
❷ 茉莉花簡譜及歌詞
《茉莉花來》簡譜如下:源
拓展資料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此歌曲先後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 。在中國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茉莉花這種植物在漢代就已傳入中國,最早種植於廣東一帶(南越、南海),到宋代開始廣泛種植於福建並傳入江浙等地;在傳播過程中逐漸中國化,並因其香氣而受喜愛,由於其芳香獨特,迎合了中國文化對「香」的崇尚,逐漸成為人們歌頌的對象。
❸ 誰會唱茉莉花簡譜
民間歌曲的特點:
民間歌曲簡稱民歌,是勞動人民在生活和勞動中自己創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傳統民歌以口頭創作、口頭流傳的方式生存於民間,並在流傳過程中持續不斷地經受著人民群眾集體的篩選、改造、加工和提煉。因此,流傳至今的民歌集結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經歷的人民群眾集體的智慧和情感體驗,日臻完美,成為人民群眾思想情感表達的結晶。
民間歌曲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樂形式,並由此孕育出其他民間音樂體裁以及專業音樂形式。可以說,民間歌曲是一切音樂藝術的基礎。
而專業創作歌曲
有點,學院派,是指受過正規且完整的學校教育和學術訓練,學術研究上有師承的人。與學院派相對的叫自由派(也有稱之為街頭派),主要指那些沒有受過完整學校教育,多以自學或自我訓練方式進入學術圈的人,他們的學術研究一般少有師承,比較易於接受眾家之長,常被認為不夠正統。比如NBA就分這兩大派。
中國民歌傳統源遠流長。據統計,各地已採集到的民歌,數量總計超過三十萬首。
附:部分民歌目錄:
一根竹竿容易彎(湖南) 花鼓調(湖南)
「茉莉花」(東北 與江蘇的「茉莉花」同名異曲) 阿瓦日古里(新疆) 祝酒歌(內蒙古)
我的家鄉多美好(赫哲族) 瑤族山歌(瑤族) 天烏烏(台灣)
四化像朵花(毛南族) 太陽還在半坡房(侗族) 我的花兒(哈薩克族)
桂花開放貴人來(布衣族) 婚禮宴客歌(傣族) 農夫歌(朝鮮族)
在橋下(俄羅斯族) 打鞦韆(基諾族) 多幸福,多快活(珞巴族)
催眠曲(獨龍族) 豐收的節日(塔塔爾族) 花香隨他一起來(德昂族)
保安令(保安族) 北京太陽的光輝(門巴族) 出海歌(京族)
小水渠(烏孜別克族) 美好的前程(布朗族) 聽見陽雀的歌聲(怒族)
青海花兒(回族) 杵歌(高山族) 我想到你家去作客(塔吉克族)
獵人之歌(錫伯族) 造天造地(阿昌族) 普米想念周總理(普米族)
忠實的心哪想念你(達斡爾族) 各族人民心連心(土族) 一對鴿子虛空里飛(撒拉族)
牧歌(柯爾克孜族) 月亮出來亮晶晶(仡佬族) 黨和仫佬親又親(仫佬族)
肅南草原好風光(裕固族) 毛主席的光輝比太陽暖(鄂溫克族) 越跳越歡樂(景頗族)
快來跳舞(納西族) 我把荷包送給你(拉祜族) 只為盤花妹才來(水族)
莫讓野鳥來採花(佤族) 土家唱起豐收歌(土家族) 辣辣地吃上個攪團(東鄉族)
得波錯(哈尼族) 請到我們家鄉來(僳僳族) 千軍萬馬過海洋(黎族)
阿西里西(彝族) 吹起羌笛跳鍋庄(羌族) 姑娘生來一朵花(白族)
天上飄著彩虹(藏族) 搖籃曲(滿族) 月亮出來亮晃晃(壯族)
猜調(雲南) 放馬山歌(雲南) 歌唱美麗的家鄉(苗族)
茉莉花(河北 與原產於江蘇的「茉莉花」同名異曲) 茉莉花的另一版本 久不唱歌忘記歌(布衣族)
❹ 茉莉花曲調簡譜
《茉莉花》是一首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版由著名軍權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該首歌曲展現了少女熱愛生活,愛花、惜花、憐花,想採花又不敢採的羞澀心情。
❺ 茉莉花歌曲簡譜mp3
有個[ 搜譜網頁],,去查, 啥歌都有
❻ 求京歌《茉莉花》簡譜
33561165565
33561165565
55535665
3235321121
3213235615
23523165
612312165
就是這個了
❼ 茉莉花的簡譜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著名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❽ 歌曲茉莉花簡譜是什麼
我有n種版本 在hi里發給你了 ,請登陸 查收一下!
❾ 歌曲茉莉花簡譜
望採納
❿ 《茉莉花》的簡譜,謝謝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著名軍旅專作曲家何仿采屬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
該首歌曲展現了少女熱愛生活,愛花、惜花、憐花,想採花又不敢採的羞澀心情 。
此歌曲多次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 。在國內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