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葉子和枝乾的畫法
㈠ 工筆牡丹畫法步驟圖
工筆牡丹畫法步驟圖如下:步驟一:牡丹葉用重墨勾勒,後面的虛葉子用淡墨勾勒。牡丹花瓣用淡墨勾勒,花房和花蕊用重墨勾勒。牡丹枝幹用偏乾重墨勾勒。
㈡ 國畫牡丹的畫法
國畫牡丹的畫法:
畫牡丹順序為花頭——葉子——枝莖——整大勢。
花頭
根據花瓣組織規律,碎整錯綜,千變萬化,用順、逆戳、點之筆表現花頭形象,色或墨以淡而濃,層層相加(不可次數太多),運筆要靈活,逆走、順走、斜走交錯進行以刻畫其反轉摺合。
以濃寫光照部分,以深表現陰影部分,若萬一畫平板了,可用皴、擦、戳、點等筆法補救。花頭忌圓,用色使有深淺之別使其平衡,枝幹斜出破其平板。
深色花(或濃墨)可高出葉叢,粉花(淡墨)可用深綠葉(重墨)托之。花頭多放在畫面主要位置,主體突出,其安排應按「立意」布置,出花要含蓄,不可太實,更不要喧賓奪主。
花瓣本身也要有虛有實、有濃有淡、有整有碎。兩花頭並立必有繁簡、大小、俯仰區別,萬萬不可雷同,或可用葉子破開。墨寫花頭要躲開葉子,墨色有別,注意白紙效果。
大紅花頭太孤立時可用較重或淡的花苞、芽子適當將其瀉一瀉,但要慎重,與花頭呼應。此手法類似樹石的苔點起醒、瀉、聯系、呼應作用。
花葉
牡丹葉自然結構為「三杈九頂」,但畫時不必個個逼真、如實。要分成組,著重總氣氛的追求,一枝一葉不可馬虎,不必拘泥於先畫枝或先畫葉,但必須心中有數。
寫意花葉無正反之分,通過濃淡及用筆復雜變化來表現其前後、反正、俯仰之姿,葉與葉之間須遙相呼應,有姿態,有情趣,畫後看前筆,有小中心和大中心,有些葉子可一帶而過,似苔似葉。有些可互相借用,不必交代分明。
牡丹好看須有葉子襯托,故葉子比花頭尤難。太整的葉子在畫面上表現時,一定要通過找變化使其豐富。
越是外緣的葉子,處理時越要慎重,主從明確,服從主體,葉子點完,再看總得氣勢,不理想處,可以借用或合並,注意整碎處理。
葉脈:勾畫葉脈要「活」,切忌刻板,勾時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順筆、逆筆、回筆可穿插使用。必須從整體出發,不必面面俱到;
有肯定的,有含蓄的,疏密、長短互相聯系,葉子太「平」,可利用葉脈用筆的輕重、色的深淺不同區別,葉子「軟」了可勾硬,葉子「硬」了葉脈可勾軟。
枝幹
老乾粗澀、嫩枝光潤,畫時先哄主架後配小枝(要服從於老乾),畫老乾是可用濕筆,亦可用干筆和飛白,不妥處可用赭黑或淡墨及葉子補救,注意表現質感、體積和光感,或可用赭墨與墨直接畫夠。
畫干要以小扶大,從一筆出發,二三筆相扶,筆宜轉,氣宜貫,從整體出發,干比花葉更難處理。因它支撐總「勢」,使花有姿,有態。
枝與乾的濃淡,亦需從整體出發,一般自下往上畫,但不絕對,這樣有力,貫氣,反之平板、呆滯。通過乾的處理,氣一直送到花頭,求得姿態。
㈢ 牡丹花初學畫法
牡丹花初學畫法:
1.花瓣先調鈦白,筆尖調藤黃加朱磦,先表現花心的碗狀結構,再多蘸顏色畫出外層的花瓣,注意花瓣之間的疊壓以及花瓣的寬窄。花瓣要區分開前後的層次,後方用重色擠壓出前面花瓣,外輪廓不要太規整,可以多一些參差錯落。
5.輔助工具:毛氈、筆洗、白瓷盤、墨汁、
紙張:生宣卡紙38*38
毛筆:大、中、小號兼毫
顏料:曙紅,鈦白,花青,藤黃、三綠,朱磦
牡丹花,中葯名。為毛茛科芍葯屬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Andr.的花。全國栽培甚廣,並早已引種國外。常用於婦女月經不調,經行腹痛。
㈣ 寫意牡丹畫法
寫意牡丹的畫法實用又好學方法如下
第一步:花頭
牡丹花頭的繪制採用三號羊毫斗筆,中鋒筆法繪制。上方粉紅花頭筆肚蘸上少許白粉,筆尖調入淡大紅,用點_筆法刻畫反面花瓣,隨後,毛筆前方加入稍濃的大紅,調勻後筆尖蘸濃曙紅繼續用點_筆法刻畫正瓣,最外層花瓣用色要深一些。靠近花房的最暗部,筆尖加入少許墨紅深入刻畫。
第二步:花拖葉子
花托及葉子採用二號、三號狼毫或石獾斗筆,嫩枝及嫩葉用藤黃加花青調滿筆肚,筆尖蘸胭脂,根據生長規律及構圖的需要以點_筆法畫出嫩葉及花托。再以藤黃加花青飽調筆肚,蘸濃墨畫出較深的葉子,至筆上水分不足時,筆尖蘸水,繼續畫葉子,此步驟可繼續重復,以畫出漸變效果為佳。注意葉子的布局及濃淡干濕。
第三步:勾葉筋及嫩枝
勾葉筋及嫩枝一般採用小狼毫或葉筋筆,嫩葉葉筋採用胭脂加墨、老葉用濃墨,以傳統釘頭鼠尾法勾勒出葉子的方向。用藤黃加花青,筆尖蘸胭脂畫出嫩枝將葉子連貫起來。注意此步驟用筆要有力度。
第四步:老乾及嫩芽
老乾及嫩芽採用二號、三號狼毫斗筆,用朱_加淡墨或赭石均調筆肚,筆兩側蘸濃墨畫出老乾。藤黃加花青,筆尖蘸胭脂點出嫩芽。注意枝乾的穿插。
第五步:花蕊雌蕊
雌蕊採用大白雲筆,筆肚調入石青或石綠,筆尖蘸胭脂,在牡丹花頭中心部位點出雌蕊。雄蕊採用小白雲筆,用鋅鈦白加藤黃調均點出雄蕊。注意雄蕊的大小及方向。
㈤ 如何掌握寫意牡丹的枝葉技法
牡丹的枝幹,要有穿插、疏密、粗細、濃淡,干要毛不能滑。要中、側鋒用筆,筆回肚含墨或者蘸調的色要適度。答筆在運行中要有提按、頓挫,畫出彎曲、轉折、蒼勁、粗壯的形態。並用濃墨點出大小不同、距離不等的疤節,似有韻律感。老乾用赭墨或純墨,嫩葉用黃加綠蘸胭脂。畫時可勾、擦、染等技法並用。枝幹要交叉,濃淡粗細相間。葉子為一柄九葉,俗稱「三叉九頂」。多綠色,也有紫褐色的。可用純墨畫,也可用花青蘸墨畫。老葉以深綠蘸赭加墨,嫩葉以嫩綠加胭脂。葉無重筆,落筆要慎重。單片葉子,為一葉之出,三筆完成,要有濃淡。三葉為一組。
一幅畫中的四角和中線位置,不易成為構圖中的起與結,要避開它。
長幅畫,如從四位出枝,一、二位出襯枝,順四位邊緣落款蓋章,形成一、二位小空白,七位大空白為宜。
斗方畫,如從五、八、六位出枝,二位收結,順一、三位落短款蓋章,形成一位處大空白,二、七、八位處小空白為宜。
四尺畫,如六、七、八位出枝,一、二位收結,四、六位落款蓋章,形成一、二、五位大空白為宜。
總之,美學構成法則,千變萬化,要精心設計琢磨才能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