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丁香花
⑴ 吃一塹長一智,唐太宗從隋亡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訓是什麼
許晏駢(1926-1992年),台灣已故著名作家。筆名高陽,字雁冰,浙江人。出身於錢塘望族。
大學未畢業,入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當了空軍軍官。
1948年隨軍赴台灣。曾任國民黨軍隊參謀總長王叔銘的秘書。退伍後任台灣《中華日報》主編,還一度出任《中央日報》特約主筆。
高陽擅長於史實考據,曾以「野翰林」自道。他的成就不僅在於評史述史,更重要是將其史學知識用於創作歷史小說。
1962年,高陽受邀於聯合報副刊連載《李娃》,此部作品不但一鳴驚人,也成了高陽歷史小說創作的濫觴,爾後發表的《慈禧全傳》及胡雪岩三部曲《胡雪岩》、《紅頂商人》、《燈火樓台》,更確立他當代首席歷史小說家的地位。
高陽一生著作一共有兩百餘部,約105冊。
高陽的歷史小說不僅注重歷史氛圍的營造,情節跌宕,旨在傳神,寫人物時抓住特徵,寥寥數語,境界全出。
⑵ 高陽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台灣已故知名作家高陽,原名許晏駢,字雁冰,另有筆名郡望和吏魚。他出生於浙江錢塘一個顯赫的望族,雖大學學業未竟,卻因其才識非凡,加入了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成為一名軍官。1948年,隨著國民黨軍隊遷往台灣,他一同赴台,曾在國民黨軍隊參謀總長王叔銘的身邊擔任過秘書。
退伍後,高陽的職業生涯轉向了新聞界,他成為了台灣《中華日報》的主編,以及《中央日報》的特約主筆。他的文學才華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他的作品風格獨特,深受讀者喜愛。他的代表作包括小說《李娃》、《丁香花》,以及歷史小說《清宮外史(上下)》等,這些作品深入剖析歷史,展現了他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獨特見解,為讀者呈現了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
高陽的一生,無論是軍事生涯還是文學創作,都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作品不僅豐富了台灣的文化生活,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他的逝去,無疑是台灣文學界的一大損失,但他的作品卻永載史冊,流傳後世。
(2)高陽丁香花擴展閱讀
清末四公子是指晚清太子黨,朝廷重要官員後代:譚嗣同、陳三立、吳保初、丁惠康,合稱「清末四公子」。為「清末四公子」最常見的人選(汪辟疆《光宣詩壇點將錄》《近代詩人小傳稿》、王揖唐《今傳是樓詩話》、胡先驌《四十年來北京之舊詩人》、陳聲聰《兼於閣詩話》,四人並舉 ),如同明末名士「方以智、冒襄、陳貞慧、侯方域」都是名臣大吏之後。「清末四公子」逢中西交撞、新舊過渡的大變革年代;「民國四公子」,則無尚存文采風流。
⑶ 丁香花下的許願讀後感怎麼寫
丁香花下的讀後感我有些不敢相信,那樣凄美的一個故事,竟然寄寓在這小巧的淡紫色花朵上。她們一個個仰起頭。眯起眼睛享受一 陽一光,那散下的斑駁的影。竟似一抹淡淡的微笑,送給你的安逸。 這哪裡是歌中的憂郁的花兒啊。我獃獃地看了好半天, 才敢小心翼翼地輕輕一撫一摸她們的手臂和溫潤的臉。
丁香,為木樨科,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廣泛分布於桑給巴爾、馬達加斯加島等地,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為哈爾濱市市花,是著名的庭園花木。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古代詩人多以丁香寫愁。因為丁香花多成簇開放,好似結。稱之為「丁結,百結花」。
丁香花,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花,它代表著高雅聖潔,從中我可以體會到具有丁香花,一般品格的人是那麼的偉大和崇高。
除了知道是晚清的才子之外,並沒有太多的特殊之處,然而就是這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存在,卻讓高陽創作了一部盪氣回腸、壯士扼腕的《丁香花》,映襯出一位歷史小說家的博學與深刻。
⑷ 丁香花在文章中通常作為什麼線索
丁香花在文章中通常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
丁香作為文章的線索,貫穿全文,使得整體結構和敘述內容更加完整;丁香既是現實中的一種花,也是重要的文學意象,更是歷史記憶的載體,內涵豐富,更具表達效果;作者從丁香花入手談及對當代城市建設的思考和隱憂,丁香花的處境也是現實社會城市發展現狀的一個縮影。
簡介:
《丁香花》是台灣作家高陽所著的一部作品,2004年由華夏出版社出版。
隨身百軸字平安,知世無如屠釣寬;恥學趙家臣宰例,歸來香火乞祠官。 李商隱為了一首牡丹詩,竟致坎坷終身;如今龔定庵亦像李商隱一樣,遭人妒忌,為了所饞,而以他的清詞麗句,作為證據。
才人命薄,千古一轍;魏仲英黔念著「空山徙倚倦遊身,夢見城西閬苑春」的《丁香花》詩,嘆口氣自語:不遭人妒是庸才!
⑸ 「丁香軟結同心」的出處是哪裡
「丁香軟結同心」出自唐代毛文錫的《中興樂》。以下是關於該出處的具體信息:
- 詩句全文:豆蔻花繁煙艷深,丁香軟結同心。翠鬟女,相與,共淘金。紅蕉葉里猩猩語。鴛鴦浦,鏡中鸞舞。絲雨,隔荔枝陰。
- 作者信息:毛文錫,唐末五代時人,字平珪,高陽或南陽人。年十四即登進士第,後入蜀從王建,曾任翰林學士承旨、文思殿大學士等職,後蜀亡隨王衍降唐,不久又事孟氏,與歐陽炯等五人以小詞為孟昶所賞。《花間集》稱他為毛司徒,著有《前蜀紀事》《茶譜》等,詞存三十二首。
- 詩句含義:「丁香軟結同心」一句,以丁香花比喻愛情的堅貞和美好,形象地描繪了戀人之間心心相印、情感纏綿的情境。
⑹ 丁香花下的許願讀後感怎麼寫
《丁香花》讀後感(一):不遭人妒是庸才
龔自珍,對於我們而言,除了知道是晚清的才子之外,並沒有太多的特殊之處,然而就是這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存在,卻讓高陽創作了一部盪氣回腸、壯士扼腕的《丁香花》,映襯出一位歷史小說家的博學與深刻。 盡管才華無法比擬盛唐時的李白與杜甫,但是龔自珍的才氣也是不容小覷的,每一章節都或顯或隱地穿插著詩句,如開篇沒多久就出出了《百字令》,顧名思義在一百字內寫出人物事件,盡管那時只是文言文的晚期,但要描擬一個客觀與主觀的統一,並非易事,而且詩句作為傳情互訴之憑借,在此時已經消減了這般功能,而在當時卻是她與他應酬時的投情意合。 龔自珍無疑是聰慧的,若資質平平,怎能時隔百年仍為今人所知曉,然而越是有才華的人越容易不得志,面對著黑壓壓的庸人,他是選擇不聞不問呢,還是奮起反抗了,選擇了前者意味著明珠暗投,選擇了後者意味著命運漂泊,可喜可嘆可敬的是龔自珍選擇了後者,由此引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波。 文字知己,勝如骨肉。太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