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論理性與情感電影香港

論理性與情感電影香港

發布時間: 2024-04-05 21:41:12

Ⅰ 電影《理智與情感》觀後感

這是一部主題有關愛情與麵包的電影。故事一開頭,就介紹了老莊園主彌留之際留下遺囑將遺產大部分包括諾蘭庄園留給兒子(約翰)所有,其後娶的妻子和女兒們僅得每年500英鎊,同時老莊園主要求兒子許諾要幫助他的繼母和幾個同父異母的姐妹,讓她們可以嫁人,安逸的生活下去。而這個兒子當然會一口答應,至於後來如何幫助,就從一次性給3000英鎊降到1500英鎊直至每年的100英鎊到最後的偶爾給個20英鎊。接下來的劇情就是約翰和芬妮入住諾蘭庄園,而原來住在這里的戴母女一家只得被迫離開庄園。而在他們接手諾蘭庄園之時,芬妮的大弟弟愛德華費洛斯的闖入,使得戴家大女兒愛琳娜與他產生了一段感情,在這段感情開始的時候還只是曖昧的情愫,由於愛琳娜的感情內斂,故事藉助小女兒瑪格麗特的丟失與尋回使得兩個人在精神上有了和諧交流的契機,然後又經過一系列的故事,兩個人深入地聊天,愛德華費洛斯向愛琳娜傾訴自己的境況和抱負等等,兩個人就相愛了,很自然的,平淡如水。可是背景的懸殊差異使得兩個人註定不能一帆風順的走下去。因為故事借芬妮的口說出了如果愛德華費洛斯沒有和門當戶對的人結合,就會得不到分文的遺產,而這自然而然成為橫亘在愛情之間的最大的障礙。恰在此時,約翰爵士(此約翰非彼約翰)提供巴頓小屋成了母女們的退路,這里也變成了豪婦鄉紳們解悶的場所。

愛情是什麼?就像瑪麗安所說的,像愛琳娜和愛德華那樣相敬如賓就能滿足嗎?還是瑪麗安所一直追求的熱情奔放的愛情?我相信觀眾也會有這些疑惑的,故事的發展合乎大家的猜測,瑪麗安同時遇到了兩個男人,第一個是布萊登上校,布萊登被瑪麗安的歌聲所深深吸引而喜歡上了她,而瑪盡管知道布的意思,卻因為布與自己理想中的戀人不一致而忽略了他。同時布也因為自己的不幸的過往而內心怯弱 —因為前一段感情的失敗造成的陰影使得他不敢於執坳地追求自己心中所愛,而只得默默的關注著瑪,從這里引申出的布萊登與前任女友的遭遇讓我們也可從中一窺當時上流社會的殘忍,女子沒有財產就只可以依靠找個富有的人嫁了,否則就會她一樣墮落風塵,下場悲慘。出現在瑪麗安面前的另一個男子卻是能夠使她釋放熱情的男子—約翰衛樂比悠悠(強烈懷疑作者和叫約翰的有仇,不然為什麼故事裡的壞人都叫這個名字),兩人的邂逅頗具詩意而顯然這個人也很會迎合年輕女子的心,幽默風趣,有風度、有禮貌、有活力、機智而富同情心(故事裡的瑪和她母親的原話)。

故事進行到這里大家就都會認為這樣一個紳士是可以和瑪發展一段純純的愛戀。可是這里作者卻借愛琳娜的話埋下了一個伏筆:瑪和她母親的—話不多卻句句重點(愛琳娜的原話)。請看清楚這句話在約翰將瑪救回然後離開的時候說,再聯系瑪和母親的對話,我們輕易的就可看出裡面的反意。愛琳娜說這樣的話無疑是給興致上的瑪澆一桶冷水:看人不能光看錶面,也許有人會認為愛琳娜過於冷靜和理性了,是的,故事裡的愛琳娜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子,但是在愛情的世界裡,到底是感性還是理性才是好的呢?作者借機將兩位女主角愛琳娜和瑪格麗特做了深度對比,同時也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如此截然不同的兩姐妹到底誰能收獲真正的愛情?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就是理所當然的了,瑪麗安向約翰爵士打聽有關衛樂比的情況、嗜好等,從這里我們又了解到艾倫漢是距此三哩外的小庄園,是衛樂比的親戚將要留給他的財產。

衛樂比的浪漫和善解女人意促成了兩人的所謂的「心靈契合」 ,當然我並不是說衛樂比對瑪麗安就沒有感情,相信一開始他對瑪是有著真情實意的,只是他的感情太膚淺和流於表面,經不起時間的推敲,世事的考驗。而愛琳娜的略顯酸味的諷刺話語「你們談了莎翁和其他詩詞,等你知道他對愛情的看法後,你們就沒有話題了」,瑪麗安的「我想我的確不矜持,我應該只談天氣」,再一次將姐妹兩的迥異的個性活靈活現的展現出來—兩姐妹互相了解又互相矛盾。愛琳娜將自己的感情深埋於心,而不露聲色。這是她的優點還是缺點?固然她可以很清醒的看到一個人的內心,透過現象看本質,但這也造成了她所愛的人不能從她的反應來很清楚的意識到她的感情所在,而這個是戀愛最大的障礙—愛情是不能靠猜的,必須一五一十的說出來或做出來。雖然我們說真正的愛情是隱藏不了的,但誰也不是聖人,能夠不靠肢體語言輕易的讀懂他人的心事。反觀瑪麗安和衛樂比,兩人之間的互動就非常明顯,從最初的送花、畫剪影,到剪發絲、策馬狂奔,戀愛的幸福和喜悅溢於言表。

愛情有的時候是很折磨人的,有人為了愛不顧一切,有人為了愛態度謙卑到低到土裡去 —就像布萊登上校對待瑪麗安一樣。而布萊登與愛琳娜的談話就是作者預測瑪麗安的愛情命運之路的前兆,也是作者暗示瑪麗安愛情的夭折。上流社會的人的虛情假意和鄉紳們的孤陋寡聞沒有學識同樣的讓人作嘔,但是至少這里有著笑料可以讓鄉紳們解悶,也可以讓靈魂孤獨的人釋放一下權作笑料,暫且把這里當成戴家姐妹們的避難所也未嘗不可(也只能這樣了)。同時在瑪麗安與布萊登的相處之中,那位約翰爵士的太太到是說對了一點:所有的追求者都需要有人推一把。而在這里約翰太太的隱語道出了兩人同病相憐的境況,一個失去了愛人,一個失去了財產;盡管彼時瑪麗安對布萊登完全沒有興趣。在舉辦宴會的時刻,布萊登收到了一封來自倫敦的信而匆匆離去。從布萊登的反應來看是出了大事了,但是故事這里並沒有說出是什麼事件—作者也沒有機會來表達,直至後來瑪麗安被衛樂比遺棄我們才知道這是衛這個風流種子種下的又一枚愛情債—布萊登收養的前女友的遺孤懷了衛的孩子。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衛樂比是一個感情豐富而行為舉止輕佻的人,或者說在感情的問題上,不太良善。當然瑪麗安追到倫敦去只得到了一個結果:被冷酷的拋棄,衛樂比即將迎娶身價5萬鎊的蓋小姐為妻。我們可以感受到瑪麗安的絕望和痛苦,卻也無能為力。在衛樂比如此冷酷的對待之下,為背叛的愛人找一個想像中的借口是多麼的無奈,這叫人情何以堪!—「他沒你想像中那麼『壞」「常有暗示但沒明說」「他沒違背誓言」瑪麗安的原話—一切的說話在這里都成了自欺欺人。

瑪麗安的愛情如此,那麼愛琳娜呢?地圖集是寄來而不是愛德華自己送來表達出了愛德華對於他們感情的背棄。雖然這里用這個詞語稍嫌感情放大了,可是也只能這么理解了,戴媽媽的.一廂情願要撮合女兒和愛德華的好事在這里對於愛琳娜只是徒增煩惱,母女兩的對話道破了玄機:沒地位連買糖都嫌貴的女子怎麼能要一位上流社會的紳士的親睞,況且這里還有愛德華的遺產繼承問題。既然問題已然出現,那麼故事又將怎樣發展呢?露茜(約翰太太的表妹)的出現完全是一個轉機,可以說促成了兩人的好事。露茜本和愛德華私定終身,可是後來也將愛德華拋棄,從露茜將她和愛德華戀愛的事情告訴愛琳娜所耍的小伎倆我們可以看出,露茜也不是那種很良善的女子,拚命想躋身上流社會的她選擇了抓到手的救命稻草—羅伯(愛德華的弟弟)。作者將露茜與愛琳娜對比,這兩個人在地位、身份、錢財等方面是大相徑庭的,唯一的不同之處就是性格—對於愛情的態度,而這就是導致她們走向不同的命運的因素。所以說,在作者這里,讓觀眾看到的不僅是不同階層的人的對抗,還有同一階層的個人對於愛情的不同看法做法也會導致結果的不同。可以說作者在愛琳娜的身上賦予了很多的美德:深刻、善良、有內涵,有風度,替人著想。而露茜顯然對上流社會心存幻想,將自己與愛德華是戀人關系的事實告訴了愛德華的大嫂芬妮而惹來了一頓羞辱與打罵。

戴家姐妹倆在愛情這個戀愛習題中都遇到了困難。而在遭遇挫折時兩姐妹相互支持,特別是在瑪麗安重病時愛琳娜的悲痛和支撐另人動容。而愛琳娜憑借著真誠最終得到了愛人,盡管她的表現有些怯弱—「我們希望從別人身上找到幸福,卻未必能夠找到」愛琳娜的原話。布萊登的幫助使得愛德華能夠當牧師,完成自己一直以來的心願。事實證明瑪麗安在愛琳娜態度的問題上的爭執是對的—愛琳娜以為愛德華與露茜結婚了,而愛德華以為愛琳娜對他「只是友誼」「是我在拿良心來冒險」「我今天來並不抱任何期望」愛德華的原話,兩人先前都陰差陽錯的錯過了對方。

瑪麗安這邊呢「但娶了我他會滿足嗎?」「縱然有心愛的人但身無分文」「可能很快會先考慮錢然後才是愛情」瑪麗安的原話可以反應出她已經從當初的天真浪漫對世界存在幻想變成了一個會考慮現實基礎的人—盡管這改變也是現實教會她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瑪麗安選擇布萊登上校是有那麼一點不決絕,畢竟這是她最後的退路了,跟上一段與衛的感情比起來,這段感情未免要平淡低調很多,這與瑪麗安的理想是有差距的。

還好最後來了個大團圓的結局,這讓讀者們都很欣慰了吧—影片結尾處在瑪麗安與布萊登上校的婚姻現場外出現的衛樂比意味深長,至於他代表了什麼,就由各位自己去猜吧~~~

Ⅱ 理智與情感


李安的《理智與情感》一如他一貫的電影風格,突出表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實感。

姐姐愛琳娜是理性的代表,她對於所有的一切都處理得很識大體,而妹妹瑪麗安則是感性的代表,她堅信愛情是熱情如火的。愛德華的到來打開了愛琳娜從未開啟過的心門,可是理性的她始終都克制著自己的感情,理性的交談,理性的微笑,於是,愛德華以為她對他只是友情,加之已有婚約在身,兩人被迫分開,沒有任何承諾。在搬去巴頓小屋之後,布萊登上校的出現並沒有打動瑪麗安的芳心,她愛上了風流倜儻的威勒比,體驗著她所嚮往的熱情如火的愛情。然而,事情就是這樣的陰差陽錯,就在威勒比准備求婚的那天,發生了一點意外,他面對身無分文的窘境,終於向現實妥協,棄瑪麗安於不顧,迎娶了身價不菲的富家女。

「說變心就變心,哪能算是愛……愛是永不褪色的印記。」曾經的山盟海誓猶在眼前,而斯人不再。瑪麗安終於不支病倒。而布萊登上校卻自始至終都不曾離開,因為曾經失去,所以懂得珍惜。而瑪麗安清醒後的一句「謝謝」,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感性的她終於明白,只有平淡的感情才能夠細水長流。而愛琳娜呢,自從搬去巴頓小屋之後,她無時無刻不在期待著與愛德華的重逢,可換來的卻是一次次的失望,尤其是露茜的出現。如果說剛開始她還半信半疑的話,那麼當露茜拿著那塊綉著「ELF」的手帕在那抹眼淚的時候,她完全處在崩潰的邊緣。她的心裡有著無限的痛苦,卻不能言說,還得大度地幫助愛德華和露茜開始新生活。然而,戲劇性的一幕再次出現,露茜愛上了愛德華的弟弟羅伯,於是,愛德華恢復了自由之身,當他告訴愛琳娜他沒有結婚的消息時,愛琳娜終於不再壓抑自己的感情,失態地大哭,她壓抑得太久了,都已經麻木了,卻在這突如其來的幸福面前展現了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故事的結尾是皆大歡喜的,理性的愛琳娜和感性的瑪麗安都各自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只留下威勒比一個人在那裡權衡到底是愛情重要還是金錢重要,但無論是什麼結果,他都已經做出了選擇,既然做了選擇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理性還是感性,這是一個問題,幸福的真諦在於就做你自己。獨一無二的你一定會收獲獨一無二的幸福。
愛德華是簡小姐名作理智與情感里姐妹花之埃莉諾。達什伍德的鍾意對象,因背負婚約,不得不隱壓對埃莉諾的愛情,苦己害人,一本悵然若失恨情賬直留到書末方才澄清。我長久以來,把愛德華視作「影子紳士」,他既不如風流倜儻的威洛比疾烈如火,又難比默默堅守的布蘭登上校那樣相伴左右,溫熱如茶。統共沒幾次出場,一大半事跡不過婦孺流言八卦,而且每一回現身都突兀馳來,尷尬退走,徒徒加重沉鬱砝碼。

我與他很隔膜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其實我對這本書本身不夠熟。我並沒有真正意義上「讀」過它,從一開始即硬聽下來。念書時給自己加的英文聽力餐,一早變了教條款,大概總比不得信手閑翻情味濃郁,只求耳朵巡捕,字字通達,倒完全忽略個中血肉之軀,何況特別飄忽的一位。幾個月前忙於K書,夜深難眠,掛上耳機又聽一遍,達什伍德家二位小姐之間醇厚親情常讓我眼熱,而愛德華兄,依然被我虛化為睡前背景音。看了電影奧斯丁小姐的遺憾,反而久久咂摸亨利家佣贊揚理智與情感一節,說最體諒愛情的人才寫得出,有此稟賦已是上天眷顧,不枉此生了,隨後翻箱倒櫃竟找不到這本我印象里貼身的小本本,查對單子,發現原來也還在上海,於是只得將就維基網路給的PDF過兩頁癮。

不過計算起來,這位缺席男一號之所以朦朧,不賴我單方面責任,簡小姐自己也「難辭其咎」。記得我某晚聽至愛德華初次拜訪諾蘭達什伍德家,差一點就要從床上跳下來。寫法間接減省得無以復加,僅止於達什伍德母女、姐妹的深談,前者贊揚他為人同其姐姐--達什伍德家法律上現任女主人:吝嗇勢利、薄情冷血的范妮大相徑庭;後者討論他是否才華洋溢、英俊瀟灑,姐妹各執一詞,妹妹分分鍾套得姐姐真心話。至於他如何出現於諾蘭老宅,做客期間做過什麼,說過什麼,並無詳細交代。

對照一下,我不能不欽佩十餘年前李安執導、愛瑪。湯普森編劇的同名電影為具象愛德華這個人物所做的嘗試。簡小姐把愛德華的戲份推壓到達什伍德家被范妮攆走,落戶於遙遠的巴騰山鄉,二小姐瑪麗安情場落馬之後。她苦苦盼著情郎威洛比回頭,甚至將馬背上的愛德華錯認作他,視線清晰的瞬間,一腔熱情遭遇滅頂寒流,聰明的簡小姐拐宕一筆:那個時候,也唯有愛德華是可以被原諒的,在瑪麗安心中,他的到來,以及或可給姐姐的真摯幸福,不啻於為她無力挽留的破裂愛情灌注象徵性延續。於是她又哭又笑,笑中含淚,這是非常感人的一個細節。由此自然帶入為期一周、愛德華的發言、神情、心境,而此前他的形象,只有側繪素描。書裡面如此布局完全沒有問題,倘若搬上銀幕,真空的前情,幾乎未提供任何可以依據的畫面或對白,可以說,就只好擔當一具人骨圖。

更早一點的影劇版理智與情感,在這個節點上的處理是很機械的,不過把埃莉諾和瑪麗安討論中、愛德華平板無趣故此對閱讀毫無建樹的朗讀方式重復一遍。而李安版,愛德華自一開場就能穩穩扣牢觀者心旌。達什伍德伍德太太替缺席的 *** 瑪格麗特打圓場,說她不習慣見生人,愛德華就回應,他自己也很害羞的。姐姐范妮強行挪用了一間達什伍德姊妹房間給弟弟,詢問他窗外風景可好,豈料他早已換入偏廂客房,轉而含蓄稱贊房間對面view很好,馬廄保養得宜。瑪格麗特躲在圖書室里,他就與埃莉諾聊地理,把桌底下的學問家引出來。他為瑪格麗特扮劍客,聽得懂瑪麗安的悲愴鋼琴,與埃莉諾無話不談,他有感情過往,幾欲傾訴,戛然而止。這十幾分鍾戲,交由發音磕巴、步履謹慎、略略外八字的休。格蘭特處置,他沒有我所認識的牛津人那樣滔滔,一直以一種遲疑而保留的狀態表演,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嚴謹呼應簡小姐為愛德華貼的標簽:不善辭令、矜持拘束、誠摯體諒、有閑雲野鶴之意,羈絆於母系冀望中。

斷續看這部電影也頗有幾次,每到愛德華初出場,和之後因達不到瑪麗安要求的 *** 朗讀而抹眼搓鼻一段,總會哈哈笑出聲,暗嘆幸甚,簡小姐尚有愛瑪。湯普森及李安這樣熟悉她的淺盪喜感的出色知己。

加血加肉的戲碼延續到故事重心移位到倫敦。愛德華上門拜訪達什伍德姐妹,一進門又撞見與他曾私定終身的露西。斯蒂爾小姐。簡小姐形容他的錯愕,扭頭就走的念頭和單刀赴會的莽撞一樣強烈。若非考慮到舊愛新歡集齊,確實是個exceed ingly foolish場面,我聽到這里,不猛力便按不下笑意的。書中又摻和了不明就裡窮攪局的瑪麗安,以愛德華坐立不安、草草告別為句點,討人厭的露西則一定要挨到他離開了再退場。李安版此處順勢一擰,編派愛德華推說要回去范妮那裡,露西即跳起來問可不可以請他護送,她也碰巧要去問安。諸人各懷心思、眼神微妙互相拉鋸,休。格蘭特看樣子啞巴黃連,恨不能一頭撞死干凈。就薄薄一轉手,劇情驟然升級,顯見編劇功力,又格外強調愛德華之命里煞星,有苦難言。

07BBC版理智與感情情感語錄時限上比李安版充沛得多,愛德華的戲份可以從容照搬原著,原著白描的地方,則很明顯推敲過李安版,比如馬廄說、灰塵遍布的圖書室、愛德華對自己的性格剖析、與達什伍德一家交情、被露西。斯蒂爾脅迫離開等等。我在知曉劇情甚至對話的情形下看電影,往往非常挑剔。理智與情感的電影改編,卻給了我很不一樣的感受,尤其當我意識到原著本身的扼要部分有可能招致空白圖像時。因此我總有一點溫暖,在這樣多跟風、以為換幾套長袍編幾頂發式便可號稱簡小姐經典劇目之中,到底還是有精雕細琢的良品,有真正原意幫她煥彩的簡迷班底。

我對愛德華的一點認識,大抵也得益於這期老製作。當然,故事還得具備時代性,書里的求婚環節,埃莉諾喜極而泣,飛奔出門,愣愣愛德華緩半拍才會意直追,此後他由激烈到踏實的情緒轉變,簡小姐又曲筆繞過。電影不可以這樣慢調紳士,哭完了就得抓緊告白,李安版如此,07版也如此。這也是包括我在內許多簡小姐讀者淚腺瑩潤的段落,在我,耳朵同目力傳遞一般訊號,直抵水渠。

不過現在,為埃莉諾欣喜倒在其次,我更容易心疼她背後的簡小姐,芳華正茂寫得如此干凈清爽故事,一直待到三十好幾才小范圍發表。她對一切的隱忍,更加久長,為什麼連一個憨憨木木、正直如朗月清風的愛德華都未曾出現在她明凈的目光里,不能由她緩釋心情後,微笑問候一句,你好嗎,愛德華?

熱點內容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
山茶花的形狀是什麼 發布:2025-05-18 03:11:54 瀏覽:211
梅花檔案南雲 發布:2025-05-18 03:07:34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