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野丁香
A. 中草葯野丁香如何搭配釣魚
如果你喜歡泡葯酒或者製作一些窩料,那麼對丁香這款中葯一定不會陌生,可以說它是釣魚中最常用的一種中葯或者稱為香料,而且使用方法多樣,其效果也得到了眾多釣友的認可。丁香可以通過不同的加工方法單獨使用,也可以和其他香料搭配使用,大家應該也發現了,網上常見的一些釣魚中葯酒配方,基本都有它的存在。
但也有部分釣友反映,丁香並沒有網上說的那樣好用,甚至某些時候還會起反效果。任何一種添加劑的使用,都要講究方法、控制用量,說直白點就是要看你在什麼地方用、怎麼用。而像中草葯、香料更需要注意這一點,因為這些東西比成品添加劑多了一個「自製」的過程,如果你在自製的時候,選材、搭配、比例等方面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導致後期怎麼用都沒效果。
從丁香的成分談釣魚效果,為什麼魚那麼喜歡這種香料?
釣魚常用的丁香是桃娘科植物丁香的乾燥花蕾,當花蕾由綠色轉紅時採摘,曬干而得到。丁香質地堅實,味辛辣、性溫,食之有麻舌感,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為丁香酚、乙酸丁香酚酯等。丁香可葯用,有止痛鎮痛的作用功效,能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有健胃助消化作用,同時由於它氣味芳香濃烈,故也作為香料,常用於食品調味、增鮮,但用量極少,加多了會變苦還會危害人體健康。
釣魚中使用丁香主要是利用其強烈的芳香氣味,丁香油酚可溶於酒精,用曲酒泡製丁香得到的葯酒可以直接加入釣餌,也可以製作各種窩料,如泡製玉米小麥、泡製大米玉米碎等,其香味濃郁且持久,能夠更好地留魚。當然也有釣友認為,丁香用健胃助消化的作用,可以增強魚兒的食慾、讓它們留在窩子里一直吃。其實中葯用於釣魚大多就是因為這兩個功能,要麼味道濃烈(不一定是香,有時候臭也能達到好效果,如阿魏),要麼能夠促食、助消化,有些釣友甚至會在窩料中使用「瀉葯」,讓魚快吃快拉。藉助氣味來誘魚留魚能夠說的通,畢竟咱們平常用的餌料、添加劑聞上去也是各種腥香酸臭,至於葯理作用這塊就不好說了,但我認為如果真的有促食消積的作用,那一定也有可能會起反作用,所以中葯之間更不能胡亂搭配、同時要注意比例和用量。
釣魚中使用哪種丁香,該如何選擇
丁香有公母之分,公丁香是丁香的花蕾,母丁香是丁香成熟的果實,從外形及顏色上看,母丁香是橢圓形,顏色較深為紅褐色或略微發黑,公丁香有點像「火炬」,顏色偏淺;根據香氣的濃度區分,公丁香有壓倒性優勢,母丁香味道較淡不過持久性比較好;葯用角度上兩者的功效類似,但公丁香的葯力更足一些,所以入葯的大部分為公丁香。
在釣魚中,一般也都是公丁香用得多,當然用母丁香也不是完全不用。比如在某些時候我們不需要太濃烈的味道,只想讓窩料或葯酒微微帶點香氣且盡可能持久一些,此時就會用到母丁香或者公丁香母丁香搭配使用。
丁香隨處可見,超市裡、葯店、菜場專門售賣調味品的地方都有,網上就更不用說了,但個人建議最好是去超市或調料品店購買。網上假貨多,價格參差不齊,有些是囤了幾年的雜貨,味道淡、葯效弱,存放的地方比較潮濕還容易發霉,用這類丁香或者其他香料來製作釣魚葯酒、窩料,效果肯定要打折扣。
丁香在釣魚中三種常見用法
丁香香氣太過於濃烈,所以用量一定要控制好,在多種中葯混合泡酒時,丁香加的過多你會發現它的味道完全蓋過了其他幾種葯材;單獨泡製時,可以多放點,但根據魚情要調整劑量甚至稀釋過再使用,否則不但引誘不了魚,反而會因為刺激性太強而驅魚。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幾種常規的用法,各位可以根據情況稍微加以調整。
第一種丁香酒,這種方法最簡單也最常見:取丁香10克至15克,放入500毫升的糧食酒中,酒選擇52度左右即可,裝瓶後密封保存一個月即可使用,泡製過程中可以稍微搖晃一下瓶身。泡製完成的丁香酒,可以直接用來浸泡玉米麥子大米等糧食,如果是針對大魚、滑魚,可用純白酒稍微稀釋一下再泡窩料,比如一份丁香酒加三四份白酒,混合後再去泡窩料。
當然了,如果你覺得只用丁香泡白酒太過於簡單,怕效果不好,也可以配合其他一些中葯使用,比如山奈、桂皮、茴香、甘草、山楂都可以。釣鯽魚鯉魚,可以用10克丁香,10克山奈,10克甘草,10克山楂,三五顆紅棗,混合後加入一斤糧食酒同樣密封保存一個月左右即可。每種中葯本著寧少勿多的用量即可,不小心加多了,泡出的葯酒太濃烈,就加點白酒稀釋一下再用。如泡1斤大米,可以取20毫升葯酒80毫升白酒(也可以放10毫升葯酒,90毫升白酒,若水質較肥葯酒的用量可以放大),然後加20克的蜂蜜或紅糖,15顆維生素b2,一包麝香粉,調勻裝瓶就好。
第二種為丁香油,用料同樣簡單,不過步驟會多一些。取芝麻油100毫升,放鍋中微微加熱後關火,然後放入十幾粒丁香,等油完全冷卻後全部裝瓶密封。你也可以將丁香和油一起放入鍋中慢慢炸,但一定要小心不要炸糊,聞到香味就可以關火了
還有一種叫做「三香油」,大家應該有所耳聞,我在今年年初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到過,關於三香油網上有很多說法,我分享的是丁香+桂皮+八角+花生油製成的,製作方法和上面的類似。
不管是丁香油還是三香油,使用方法都差不多,最常見的就是蘸蚯蚓,可以在用的時候可以倒一點在瓶蓋上,然後將蚯蚓掛鉤蘸一下再拋入窩點;或者是開釣前准備一個小杯子,抓幾條蚯蚓放進去,再滴幾滴香油攪拌一下,過幾分鍾就可掛鉤施釣。此方法可以增加咬鉤率,但並沒有傳說的那麼神奇,主要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窩子附近得有魚,換言之如果魚兒離你很遠,只靠一點點香味就想把它們誘過來,是不可能的。
第三種是丁香直接用於製作窩料。比如製作酒米時,我們一般用量是一斤米二兩酒20克蜂蜜15粒維生素b2,在把溶液倒入大米中時可直接放入十幾粒丁香,然後密封保存,用此法泡米最好多保存些時日,至少一周以上,好讓丁香的味道充分進入米中。也有速成法,那就是把丁香磨碎或磨成粉再放進去,這樣可以縮短泡製時間,但建議丁香的量減半大概七八粒就行了,量大味道太刺激,對誘魚沒好處。
最後,不管是丁香還是其他的中葯或香料,都需要客觀看待
丁香運用在釣魚中已經有一些歷史了,而直至今日這種香料依然備受青睞說明確實是有效果的,但是也希望大家能夠客觀看待,別以為用了就一定能釣著魚。其他的中葯、香料、包括現代的誘食劑也都是如此,不可能包你上魚的,釣魚最重要的依然是魚的密度、天氣、釣位以及個人的經驗與技術,這些不是靠一點香精一個配方就能彌補的。
還需要說明一點的是,網上很多所謂的祖傳秘方,試試玩玩可以,但別抱太大希望,並不是說這些方子完全是騙人的,只是魚情不一樣。在以前那個魚資源豐富、食物匱乏的年代,怎樣都好釣,要是泡點葯酒加餌料、窩料里提提香,比別人釣得好很正常。但現在的魚情和以前比不了,真要是窩子周圍十幾米甚至幾十米的地方都沒魚,你就是用網都撈不到,此時再好的葯酒和添加劑也不如換個位置來的有效。
B. 東北山上有一種叫爆馬子樹開的花泡水喝能起什麼做用
暴馬丁香全身是寶,樹皮、樹干及枝條均可葯用,味苦,性微寒。用於治版療消炎、利尿、痰鳴喘權嗽、痰多以及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和心臟性浮腫等症。此外,暴馬丁香的花也有一定葯效,常採集做暴馬丁香花茶,用於治療咳嗽和身體保健。暴馬丁香除葯用外,葉含單寧19.50%,樹含單寧5.72%,可作烤膠原料;木材材質堅實緻密,結構均一,具有特殊清香氣味,可供建築、器具、傢具及細木工用材,尤宜作茶葉筒,食具等;根可作熏香原料;花又可做為蜜源,並含芳香油0.05%,可提取;種子含脂肪油28.6%,可榨取供工業用,可見暴馬丁香是個綜合利用價值非常高的樹種,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木材紋理通直,材質較輕,含揮發油,可做鋤把、茶筒、茶杯、煙盒等,有特異清香氣味且不變形。
C. 此時,遼西的丁香花開了
遼西丁香香正濃
作者:趙雁明
「人間四月芬芳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景緻,遼西五月才開始,五月是遼西的花季,松嶺余脈之所在,到處都有山花的爛漫,榆葉梅、韃子香(野生杜鵑)、刺梅,還有各種的百合,還有隨處可見的丁香,它是蕭太後欽定的國花,也是佛文化的代言者。
遼西的五月,百花爭艷中,丁香無疑是主角,首先因為它的多,其次是它遍及廣,然後是它的濃香。提起它的多,這種生命力極其頑強的花兒,叢生也樹生,山坡、山溝、涯畔、壁間、溪邊、路邊,到處都有它的在,有的一簇簇,有的緊相連,有的漫山遍野著,有的這溝連那溝。就連城市裡,也處處有它裝點著,街頭巷尾、機關廠礦、堤壩下、公園里、還有各種綠化帶,隨處都有它身影。有的一簇簇,有的是條帶,有的星羅棋布著,它們肩負的主責,除了初春和寒冬,彼伏盛開著。
遼西的丁香,五月花最香,五月味最濃,無論深紫的,無論淡紫的,無論淺粉的,無論潔白的,都是成簇盛開,樹一簇,花兒卻是許多許多簇,因為一簇丁香花,通常會有許多的枝條,每一根枝條,頂部都頂著一簇的密密麻麻的花苞兒。
丁香花開的時候,頂部那塔狀的密密花苞兒,幾乎是同時綻開的,無數的小花兒,組成了一個美麗的花團,那濃郁芬芳的宜人花香,也會直撲路人的身心,那幾乎是一堆接一堆的送過來,那幾乎是全方位推過來,濃得不能再濃,郁得沒法再郁,那才是真正的花香襲人,讓你全身心都浸泡在丁香花香中。
我的初中語文老師巴福林,我的高中老師鄒吉星,都在講解文學常識時,講過有關丁香的故事。那是一個出自民間,卻一直走入啟蒙課堂的悲壯愛情故事,也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點睛之作。故事的梗概說,有一個進京趕考的書生,借住一位富裕的員外家裡,員外貌美如花的閨女,喜歡上了那位才華橫溢的書生,機會難得,雙方都覺得彼此就是今生最佳的另一半,於是,二人寧可冒天下之大不韙,私定終身。但員外說啥也不願意,剛烈的女子,撞牆而死。
那位漂亮的小姐死前,正讓書生出個難對的上聯,書生出的是冰冷酒,一點,兩點,三點。小姐正要對下聯,老爸憤怒出現了,於是就發生了悲壯悲情那一幕。員外把閨女埋在了北山溝,書生也不去趕考了,就在她墳邊,搭了個草屋,陰陽兩個隔終此生。姑娘的墳頭,第二年萌出許多丁香樹,丁香花開的時候,書生感悟到,媳婦是在給他對下聯: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
書生小姐都是古代人,這個對聯也必須用繁體字才能明了,古人講究吟詩作畫對對聯,這是文人必會的基本功,但無論對子做的有多好,都比不上這首丁香花引出來的千古絕對。一直感動老師娓娓道來的故事,每到丁香花開時,都能想起那冰涼的酒,還有凄美的丁香花落,有時也替老師遺憾,為啥無形之中也教會了我們對愛的執著?為什麼沒有說,咱遼西漫山遍野丁香樹最多?難道是怕我們淡化一二三點和百千萬頭?轉而對丁香的愛,更加普遍多?最為遺憾的,老師沒有跟我們介紹,有一種白色的暴馬丁香,如果把這象徵純潔象徵愛情的丁香加進故事裡,就會更加完美了。
江南的丁香,生在煙雨中,開在霧氣里,香中濃郁著憂郁,芳中結著雨中愁,就連李白杜甫和韓琦,都不能躲開它的高雅和憂郁,但生長在遼西的丁香,面對著乾旱,適應著嚴寒,就像經歷了千錘百煉,生命力更頑強,花開更芬芳更爛漫。遼西的丁香花開香,該是韓愈(古昌黎今義縣)老鄉所描繪:五月丁香似火紅,向天爽朗笑春風。
不要錯過遼西的五月,不要錯過遼西更加濃郁的丁香花香,哪怕摘幾朵,置在宣紙上,醉了墨,接著醉相思,再然後,醉完心扉再醉雅潔。也可以做遐思,結廬南山下,丁香坡下接著植丁香,幾多志同道合的,修籬也種花,蝶翩翩,蜂舞舞,鳥兒就在屋檐下,閑情逸致到暮秋。
遼西的丁香花,不光堅貞,也特別堅強,花雖小芬卻芳濃,從春到秋,都感受著它營造的舒心和愜意,遼西的丁香花,也影響著遼西人的熱愛生活,錦州興城葫蘆島,北鎮義縣和盤山,到處都有丁香開,勸你得閑來遼西,最好就在五月份,賞完這里的丁香花兒開,是被幸福連續熨燙般的舒服。
D. 丁香 究竟是"木樨科"還是"桃金娘科"的
丁香分為觀賞丁香和葯用丁香,不是同一種植物。
我們平時在公園看到的專丁香是木屬犀科丁香屬多個品種的丁香的總稱,可提取芳香油,也是蜜源植物,不包括雜交種共有35種,雜交種全世界有數百種,主要分布於中國、朝鮮、喜馬拉雅地區、歐洲東南部、日本、阿富汗。在我國廣泛分布,擁有丁香屬81%的野生種類,如華丁香,藏南丁香、雲南丁香、西蜀丁香、毛丁香、四川丁香、垂絲丁香、松林丁香、皺葉丁香等,在中國植物志和中國植物圖形庫都可以查到。
葯用的丁香是桃金娘科丁香的花蕾。原產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上世紀50年代後在我國海南也有栽培,但是不屬於中國的植物物種,所以中國植物志和中國植物圖形庫都查找不到這種丁香的信息,只收載於和中葯相關的書籍,如中國葯典、中葯大辭典等等書籍中。
E. 神樹丁香的美麗傳說故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青海高原的日月山下,居住著一家人。父親年紀很老了,三個兒子相繼都娶了媳婦,長子在家耕田,次子外出經商,三子在私塾教書,全家過著幸福的生活。
老人去世後的第三年,丁香樹突然枯了。兄弟三人以為是天意要他們分家,但想起老父的囑托,便跪在樹前抱頭痛哭。一連哭了七天七夜,忽然,「轟」的一聲,從樹干里蹦出一枚烏黑的大鐵釘,而且不偏不倚正落到老二媳婦面前。眾人見此情景,十分驚疑,都盯住老二媳婦看。在眾人逼問下,她只好說出了其中原由。
原來,老二媳婦見自家男人常年在外經商,掙回的銀兩卻歸全家人用,心中早已不滿。聽了老人臨終叮囑,偏暗生異心,要設法弄死丁香樹。起初她給丁香樹澆臟水,倒污物,想把樹漚死。誰知這一年丁香樹不但沒死,反而更加茂盛,花色更美更艷了。老二媳婦氣極了,便用刀悄悄砍傷了丁香樹的全部枝條。沒想到頑強的丁香樹第二年春天又長出了更多的新枝葉,紫色的花朵開得更大更香了。這下,老二媳婦更氣惱了,她一不做,二不休,又偷偷找了一枚五寸長的鐵釘,把它釘入樹干。就這樣,丁香樹果然被摧殘得枯死了。
現在,自己害死丁香樹的事既已被大家知道,老二媳婦也自覺羞愧,當眾承認錯誤,願意悔改,懇求全家人饒恕,也請求丁香樹饒恕,發誓今後與大家一起好好過日子,永不再提分家的事。全家人商量之後決定原諒她。從此,兄弟妯狸和睦相處,全家人又團團圓圓過著幸福生活。
丁香樹不久又發出了新芽,抽了新枝。而且從這一年起,年年春秋兩季開花,全家人更加喜愛它了。
關於丁香花的花語和傳說故事
多麼憂郁的花一首丁香花,唱訴了丁香的憂,唱出了丁香的愁,是每一個為愛憂愁的人之所以喜愛丁香的原因之一。那麼,你知道,這樣的一朵小花在各種花的花語里,它的花語又是什麼呢?本期花語為你整理丁香花的花語。
丁香花的花語:憂愁思念、光輝,寓意著愛情和暗結同心的希望
丁香花的未開的花蕾叫丁香結。唐代李商隱在詩句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中用未展的芭蕉和糾結的丁香來表達懷念伊人的憂愁,繼而又有不少詩人將丁香結作為憂愁思念的象徵。所以作為中國傳統插花的素材,丁香花有著些許憂愁思念的含義,也寓意著愛情和暗結同心的希望。而在國外,丁香花則擁有天國之花的稱號,寓意著光輝。
丁香花的傳說
丁香是愛情之花,因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古時候,有個年輕英俊的書生赴京趕考,天色已晚,投宿在路邊一家小店。店家父女二人,待人熱情周到,書生十分感激,留店多住了兩日。店主女兒看書生人品端正、知書達理,便心生愛慕之情;書生見姑娘容貌秀麗,又聰明能幹,也十分喜歡。二人月下盟誓,拜過天地,兩心相傾。接著,姑娘想考考書生,提出要和書生對對子。書生應諾,稍加思索,便出了上聯:氷冷酒,一點,二點,三點。
臘梅的故事傳說
臘梅別稱蠟梅、臘梅黃梅花、雪裡花、蠟木、蠟花、巴豆花、冬梅、雪梅、寒梅、金鍾梅、黃梅、干枝梅、早梅域等,是中國特產的傳統名貴觀賞花木,蠟梅花開春前,為百花之先,特別是虎蹄梅,農歷十月即放花,故人稱早梅,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臘梅花的花語是什麼吧!
臘梅花的花語
慈愛之心,高尚的心靈,忠實,獨立,堅毅,忠貞,剛強,堅貞,高潔,高風亮節,傲氣凌人,澄澈的心,浩然正氣,獨立創新。
臘梅和梅花的區別
蠟梅並非梅類,兩者親緣甚遠,在植物分類學上,蠟梅屬蠟梅科,落葉灌木,而梅花則是薔薇科植物,由於它們相繼在寒冬臘月或早春時節開花,而且花形、花香相近似,所以常被人們誤認為是同種。蠟梅的花單生於枝條兩側,花被多數,內層較小,色紫紅,中層較大,色黃,略有光澤,似蠟質,最外層由細小鱗片組成,萼片與花瓣相似。
臘梅的故事傳說
相傳在很早以前,汴京城裡颳了一場罕見的狂風,那風颳得天昏地暗,飛沙走石,汴梁城裡店鋪關門,百姓壁虎。大風所過之處,樹斷牆摧,連紫禁城中皇帝寢宮門前的影壁牆也颳倒了,這一來,皇帝和他的妃子們的一舉一動,都能被過往的行人看的清清楚楚,皇帝覺得太不雅緻,想馬上偷天換日這影牆,可他又是個很迷信的人,以為狂風來自天上,是天帝發怒所為。它既把舊牆摧毀,就是此地不宜修牆,這是天意,如就地重修,恐有不測,如若不在此處修復影壁,更是有傷皇家體面國。皇帝考慮再三,也沒想出什麼好辦法,這位在群臣面前說一不二的一國之主束手無策。
次日早朝,百官參拜之後,未及奏議,皇帝就把影壁牆一事告訴群臣,請大家商量萬全之策,滿朝文武左右相顧,面面相覷。
過了半個時辰,左班丞相出列,笑吟吟地對皇帝說:「啟奏吾主萬歲,微臣不才,倒有一個主意,不知可否稱吾皇心意。」
皇帝正為皮犯愁,忽聞左丞相有計,急忙點頭准備。丞相接旨,說道:「啟奏吾主萬歲,寢宮影壁損毀,乃慰後宮不幸,重修硬幣更是不可,如若將鄢陵臘梅移來一侏,栽植寢宮門口,一則平日可遮人耳目,二則夏可避蔭,冬可賞花,三則臘梅花開正值新年,色黃如金,更是皇家吉祥之兆,此一舉三得,望陛下三思。」
皇帝聽完,愁眉舒展,連聲稱妙,即刻准奏。一面傳旨後苑為丞相擺下筵,一面船出省治,欽差立刻趕赴鄢陵,詔鄢陵縣令速貢臘梅入京。
一百六十里,欽差不日來到鄢陵縣衙,鄢陵縣令接到聖旨,不敢怠慢,立即親自出馬,選定了一株上等的百年素心臘梅和一名擅長臘梅捏型的花匠,一同送網汴京交旨。
蠟梅運至宮中,栽植寢宮門前,花匠覺得叢枝疏離,不太美觀,就揮動手中刀剪,在臘梅枝條上下左右擺弄了一陣,捏成了高近丈,寬八尺,正好與原來的影壁大小一樣的屏風模樣。
到了嚴冬臘月,天寒地凍,百花凋零,萬木甘枯,一場大雪過後,那株臘梅便在皚皚白雪中欣然張開了金黃色地蓓蕾,向著雪後的太陽,吐出蜂蠟似的花瓣。
這天皇帝早朝已畢,無精打采地來找妃子們尋歡作樂。但他人好未到寢宮,已有一股濃郁的馨香撲鼻而來,直沁心脾,皇帝來到寢宮定神一看,盛開的臘梅花象一串串倒吊的金鈴,在凜冽的寒風中微微晃動,與白雪交相輝映,放射出燦爛金光。頓覺心曠神怡,不禁大聲驚呼:「真乃國色天香,天下第一花也。」
這時,一隻不知名的長尾巴鳥飛來,輕輕地落在臘梅頂枝,彈落了枝頭地幾點雪花,皇帝一見,畫興大發,立即讓宮人取來文房四寶,展紙磨墨,親手畫了一幅<臘梅飛鳥圖>。並傳出聖旨,在御花園中建起梅山,移栽臘梅萬株,供皇族游賞。
這樣一來,臘梅花的身價倍增,王宮大臣豪族富紳都爭相種植臘梅,並將臘梅作為互相饋贈的禮品,鄢陵臘梅也因次而名揚天下。
關於石竹的傳說故事
石竹的傳說
不知是哪朝哪代,在東北的一座大山中住著一戶普通人家,姓石。老兩口只有一個兒子名叫石竹。家裡沒有財產沒有土地,全靠石老漢進山挖葯為生。不幸的是石竹呀呀學語的時候,石老漢在一次進山挖葯時摔死了。從此,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日子過得更艱難。石竹媽一人挑起了撫養兒子的重擔,她每天進山挖山貨去換點糧食,摻和著野菜一起熬粥吃。就這樣一晃十多年過去了,石竹媽歷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將石竹拉扯長大成一個十七八歲的大小夥子。
窮人家的孩子懂事早。石竹這孩子樣樣都好,里里外外幫襯著媽媽。只是打小吃苦受窮,身子骨十分瘦弱,不但不能像別的小夥子一樣獨當一面地養活這個家,讓年邁的媽媽歇息歇息,而且從小就得了個見不得人的病尿炕。十七八歲的大小夥子了,卻不敢提娶媳婦的事。唉,又窮又有病,誰肯來作這家的媳婦呢,兒子懂事不說,做娘的卻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石竹媽從此進山就不挖山貨了,她學著石老漢挖起了草葯。可年紀大了,哪爬得了那叢山峻嶺,鑽得了那深山老林?
再說,草葯千千萬萬,哪一味能治好兒子的病呢?可石竹媽不畏山高路險,每天都去挖葯,每次發現了新草葯,她就自己先用口嘗嘗:辛的、苦的、麻的、澀的,做媽的先嘗盡人間甘苦。有好幾次,她被草葯毒著了,腫了臉,紅了眼,但她趕快吃些清熱解毒的草葯,終於又化險為夷。就這樣尋尋找找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三年過去了,可能治好兒子病的草葯還是沒找到。
轉眼到了第三年的五六月間,這天,石竹攔住又要出門的媽媽,哭著說:媽,別去了,我不治病,不娶媳婦了。您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我不但沒能報答您,反而拖累您,做兒子的實在對不起母親啊。石竹媽也含著熱淚,摸著石竹的頭說,兒啊,做娘的知道你孝順,但是,天下做母親的哪能眼看兒子被病痛折磨而不去拯救呢?再說,如果找到了能治好你病的葯,那就不但能治好你的病,也能治好天下有這病的其他人,不但了卻我這個做媽的心事,也幫了其他做媽的人。說完,她就毅然出門了。
這一次她走得更遠,爬得更高。可是奔波一天,還是沒有新的發現。眼看天色已晚,山風陣陣,寒氣襲人。石竹媽不免嘆口氣,坐在一塊山石上歇歇腳。心想今天走遠了,今晚是趕不回去了。心裡惦記著生病的兒子,更想到自己年歲越來越老了,到時候別說爬山,連路也走不動了,怎麼能再去找葯呢?她越想越急越傷心,禁不住老淚縱橫,兩串熱滾滾的淚珠一直落到山石縫里。但沒想到奇跡在這時發生了,只見熱淚倘過的山縫縫里,忽然長出一株花兒來。
這花株只有一尺來高,細條條的葉,枝頂生花。花朵不大,幾朵小花聚合在一起像一把傘,粉紅色的小花在山風吹拂下微微擺動,彷彿在向她問好。石竹媽趕緊揉揉眼睛,心想莫不是年紀大了,老眼昏花,在這山野里過去怎麼沒有見過這么漂亮的花?可睜眼一看,那花還在那裡點頭微笑。石竹媽正驚訝之餘,又聽見一個甜甜的姑娘的聲音在說話:老媽媽,把這花全棵拔去,回家煎水給兒子喝,它可以治好你兒子的病。石竹媽只聽見聲音不見人,山野之中只有那花兒在微笑。石竹媽頓時明白了,這是花仙在幫助她,為她兒子治病呢。石竹媽一高興,人也來了精神,抬眼一看,啊,山野中星星點點長滿了這美麗的花兒呢。她趕緊拔了許多,抱著就往山下跑。
回到家,石竹正在著急,不知到哪兒去找媽媽。石竹媽高興地一五一十把山上的奇遇告訴了石竹,並按照花仙的 指點把采來的花連根煎水給石竹喝。葯一煎好,只覺草屋裡清香陣陣,石竹連服了三日,不但尿床的毛病治好了,人也變得精神多了,總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一樣。石竹本來就是孝順孩子,病一好,他就再也不要媽媽上山挖葯去奔波勞累了。不久,他就娶了一房媳婦,一家人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
此後,石竹媽采葯遇見花仙,並用這花草治好了兒子石竹毛病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開了,凡得了類似那種毛病的窮人,都來找石竹媽要這花草去治病,沒有不靈的。人們感激花仙,更明白花仙也是被石竹媽的一片愛心所打動,才主動幫忙的。每次人們要找尋這花草時,都叫不出它的名兒,只知道是石竹媽找的花能治病,便順口叫它石竹媽的花,叫來叫去,就乾脆叫石竹花了。
至今,石竹花仍是一味中草葯,對主治小便淋漓澀痛有特效。一直到現在,石竹花也仍是一種最平凡的花,它沒有牡丹的富貴氣派,月季的風流不敗,芍葯的嬌艷多情,蘭花的芳香自賞可是它代表了母親的偉大情懷。它像石竹的母親一樣,為了孩子不辭千辛萬苦,為了後代默默奉獻。天下沒有無母之人,石竹也就成為無人不愛之花。
F. 如圖,是什麼植物筒狀小紫花,五瓣,葉對生全緣,葉和枝有小絨毛,山上低矮小灌木
薄皮木
Leptodermis oblongaBunge
茜草科Rubiaceae野丁香屬
別名:薄皮木薄皮野丁香毛爪爪小丁香野丁香
G. 野丁香別名是什麼
歷細(藏名)。
H. 山上的野丁香可以泡茶嗎
山上的野丁香不可以泡茶,因為有的不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