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小丁香
1. 中國地帶小丁香回家是哪一集
中國地帶小丁香回家是第9集。
趙老嘎平安歸來,請王思愷在山口刻下三個大字:中國地。趙老嘎悲壯的宣布清風嶺是中國地,全村的老少爺們沉浸在這份悲壯當中。珠兒回來看望父母,趙老嘎讓珠兒勸陳慶生辭官,不給日本人做事當漢奸,珠兒答應回去勸說。
杜二腦袋的兒子因為幫助清風嶺打仗,負傷身亡,翠翠回家奔喪。永志勸翠翠回家就別再回來了,這門親到死也不認。翠翠從娘家回來後,永志跑了。七巧勸趙老嘎夫妻還是應該告訴翠翠,讓翠翠自己拿個主意,別耽誤一輩子。但是翠翠還是願意等著永志,哪怕一輩子。
第9集劇情介紹:
沒成想,永志回來了,並且帶了個縣城內的一個妓女丁香回來,到處招搖說是自己的老婆。趙老嘎氣得倒仰,只好去找王思愷商量對策。
王思愷給趙老嘎講道理講因果,勸趙老嘎任永志鬧去,丁香到時自會走,趙老嘎無奈只好聽從。翠翠被送入到了洞房,永志想把她趕走,怎奈翠翠死了心要和永志在一起,永志無奈蒙頭大睡。七巧去秀春家裡做客,看到秀春母女生活的慘狀,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2. 丁香貴嗎
丁香茶一般60元左右一斤,品質低的40一斤。純野生的在300元左右一斤
3. 小丁香的海南荔枝品種
小丁香為海南瓊山的實生優良品種,樹齡在170年以上。名見元大德《南海志》。
(1)專 果實性狀屬
果大,歪心形,縱徑、橫徑均約3.9厘米,平均單果重28.8克;果皮鮮紅色,厚1毫米,龜裂片乳狀隆起,裂片峰銳尖,縫合線不明顯;果肩平,果頂鈍或尖,果肉厚,黃臘色,肉質爽脆,味甜帶香,可食部分佔全果重的82.2%,焦核果佔全株果的70~80%。
(2) 植株形態
樹勢壯量,樹冠半圓球形,150年生樹高約6.5米,冠幅6~7米,主幹周徑1.11米,樹皮灰白色,分枝離地面2米,枝條黃褐色,葉濃綠色。小葉2~4對,多為對生,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7.6~10厘米,寬2.4~3.5厘米,先端漸尖,多向一邊扭曲,基部多呈楔形,葉緣上卷,葉脈明顯
(3) 生物學特性
在海南六月下旬果熟。
(4) 品種評價
品質上等,肉質爽脆,味香甜,為鮮食或制罐頭的理想品種,宜大量繁殖推廣。
4. 十三香歌曲歌詞誰知道
歌詞如下:
小小的紙方又方,東漢蔡倫造紙張,堯舜和禹開帝業,三皇治世立祖疆。皇帝駕前龍書案,聖旨一到定安邦,紙兒雖小用處大,各行各業用紙張。
南方用它包綢緞,北方用它包裹糖,百貨商店來包貨,醫生用它開處方,記者用它寫稿件,作家用它寫文章。
改革開放政策好,黨的號召寫上方。紙兒落到我的手,大材小用來包十三香。
花椒好,花椒香,花椒的味道特別長,熬魚燉肉少不了,煎炒烹炸屬它強,凡是做菜它調味,沒有花椒味不香,要問花椒產何地,河南開封是家鄉。
廣大料、八角尖,產在廣西八角山。八角山上多樣寶,唯有大料味道鮮。要問大料有何用,燉魚燉肉它最鮮。紅肉肘子,做壇肉,沒有大料味不鮮。
乾薑老,老乾薑,乾薑越老越味長。人要老了經驗廣,姜要老了味越長。拌鮮菜,煮鮮湯,放點乾薑味更香,乾薑還能治大病,渾身發冷喝姜湯。
要問乾薑產何地,山東萊蕪是家鄉。陳皮好,好陳皮,它是江南的蜜柑橘,吃了橘子肉,扒了橘子皮,洗凈風干成了陳皮。
寬胸開胃能治病,健胃消食最出奇。肉桂好,肉桂香,肉桂燉肉最相當。燉肉放點肉桂面,肉皮發紅亮又光,嘗一口滋味它可口,香而不膩味噴香,
肉桂它是產何地,廣西桂林是家鄉。茴香好,茴香香,大小茴香分兩樁,大茴香生來八個角;小茴香生來像麥芒。
茴香味道它最好,茴香餡餃子最鮮靚,家裡要做豆腐菜,放點茴香最相當。要問茴香產何地,全國各地產茴香。香白芷,白芷香,解腥去膻最相當。
羊眼泡,牛口條,羊心羊肺羊肚湯,擱上一點香白芷,它的味道特別香。止痛祛風治大病,一味多用是特長,要問白芷產何地,山西陝西是家鄉。
草寇好,人人誇,能熏雞來又烤鴨,北京的烤鴨用草寇,德州的扒雞它當家,做湯順氣味道好,人人吃了人人誇,你說草寇長何地,廣東廣西安了家。
山奈好,山奈香,山奈燉魚最適當。骨酥刺軟味更美,喝口魚湯更鮮靚,家常調味少不了,少了山奈不相當,要說山奈出何地,雲南高山美名揚。
木香好,好木香,木香順氣屬它強。木須肉,木須湯,湯肉離不開廣木香。木香不但香味好,調和百味有特長,木香產在兩廣地,飄洋過海到他鄉。
味道傳到世界各地,名揚四海知名芳。十大調料調了個好,十大調料配了個全,要想味道它更美,還有三寶往裡添,三種寶,不尋常,沙仁、肉蔻、小丁香。
十三香表演者:郭德綱
郭德綱,男,出生於1973年1月18日,天津人,相聲演員,電影、電視劇演員,電視脫口秀主持人。
1979年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又師從相聲大師侯耀文。其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梨園多年。
1996年,創辦北京德雲社。2005年起,郭德綱及其德雲社異軍突起,使公眾重新關注相聲這一藝術門類,實現了相聲的二次復興。 2006年於解放軍歌劇院舉辦德雲社相聲專場,同年於天津人民體育館舉行德雲社省親相聲專場,創下連續25次返場紀錄。
2008年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相聲專場,成為第一個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個人專場演出的相聲演員。2009年,參演電影《建國大業》。
2010年主持《今夜有戲》。2011年榮登美國《紐約時報》。2012年出演電影《車在囧途》,同年獲「亞洲最傑出藝人獎」與第七屆華鼎獎中國最佳曲藝男演員獎
2013年首次登上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主持江蘇衛視郭的秀。2014年出演電影大話天仙;同年參演懸疑電影秘術。擔任《我為喜劇狂》導師並留任第二季。
2015年郭德綱自導自演電影《我要幸福》。同年主持綱到你身邊。2016年舉行「德雲社成立二十周年」開幕式慶典,並展開全球相聲巡演。 2016-2018年三度擔任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司儀。
2017年12月29日起,郭德綱首檔脫口秀網路綜藝節目《一郭匯》每周五晚8點在西瓜視頻與今日頭條平台上獨家播放。
(4)嘉祥小丁香擴展閱讀:
「十三香」又稱十全香就是指13種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葯物,包括紫叩、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乾薑等。屬調味料,廚房用品,佐料。
十三香是中國菜使用的一種調味料,因使用約13種材料混合而得名。常見成分有花椒、八角、小茴香、丁香、肉桂、豆蔻、陳皮、姜,以及中草葯木香、砂仁、良姜、白芷、三奈和紫蔻等,還有使用香葉、山楂、甘草、孜然、草果等成分的。
相聲「十三香」深受大眾喜歡,與人們生活又息息相關,可以給人們帶來樂趣。
參考資料:網路-十三香
5. 小丁香是什麼
小丁香,是遠志科植物小遠志的全草。其功效是清熱解毒,祛風止痛。
別名:川冬青、萬年青、小萬年青、枝桃樹、察隅冬青,藍花地丁、紫花地丁
丁香為海南瓊山的實生優良品種,樹齡在170年以上。
(1) 果實性狀
小丁香荔枝
果大,歪心形,縱徑、橫徑均約3.9厘米,平均單果重28.8克;果皮鮮紅色,厚1毫米,龜裂片乳狀隆起,裂片峰銳尖,縫合線不明顯;果肩平,果頂鈍或尖,果肉厚,黃臘色,肉質爽脆,味甜帶香,可食部分佔全果重的82.2%,焦核果佔全株果的70~80%。
(2) 植株形態
樹勢壯量,樹冠半圓球形,150年生樹高約6.5米,冠幅6~7米,主幹周徑1.11米,樹皮灰白色,分枝離地面2米,枝條黃褐色,葉濃綠色。小葉2~4對,多為對生,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7.6~10厘米,寬2.4~3.5厘米,先端漸尖,多向一邊扭曲,基部多呈楔形,葉緣上卷,葉脈明顯
(3) 生物學特性
在海南六月下旬果熟。
(4) 品種評價
品質上等,肉質爽脆,味香甜,為鮮食或制罐頭的理想品種,宜大量繁殖推廣。
產雲南中部和西北部;生於山坡疏林下或草地、田邊,海拔1 800-2 6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洱源。
本變種全草入葯,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痛,拔毒,生肌的功能。
望採納
6. 誰有關於荔枝的資料
■荔枝
Litchi chinensis
無患子科 (Sapindaceae)荔枝屬常綠喬木。又名離枝。本屬有2個種,主要分布於北緯20°~28°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原產中國。漢武帝元鼎年間 (111)即有移植荔枝的記載。栽培歷史已達2000多年。宋代蔡襄的《荔枝譜》(1509)是最早的荔枝專著。10世紀以前傳入印度,17世紀又陸續由越南傳到馬來亞半島和緬甸,此後許多熱帶和亞熱帶國家競相引種。目前作為經濟栽培的國家有美國、印度、南非、泰國、馬達加斯加、菲律賓、越南、模里西斯、澳大利亞、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等。中國的主產區為廣東、福建、台灣、廣西、四川等省(自治區),雲南、貴州和浙江也有少量栽培。
◇形態和品種 樹高可達20米。根系強大。壓條繁殖苗無主根,成年後逐漸形成深而廣的根群;嫁接苗主根深而發達,進入結果期後逐漸分生側根。須根上有菌根真菌共生。樹冠開闊,冠幅可達30~40米。樹皮棕灰色,枝幹多彎曲下垂。羽狀復葉互生或對生,革質,色濃綠,長圓或圓披針形,長6~12厘米。圓錐花序頂生,花小、雜性。核果狀果實圓形、卵圓形或心臟形,直徑2.5~4.5厘米,成熟後深紅色。外果皮革質,有瘤狀突起(龜裂片是品種分類的主要依據)。可食部分是假種皮,乳白色或黃蠟色,半透明。種子多為橢圓形,褐赤色有光澤。主要栽培品種有100多個,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 3種類型,其中以香甜、核小的中熟種「糯米糍」「桂味」「妃子笑」和晚熟種「香荔」等品種最為名貴。
◇生物學特性 荔枝喜光,要求長日照。 23~26℃為生長最適溫度,日平均氣溫達17℃以上新葉開始伸展,10℃以下基本停止生長,-4℃時發生凍害,花期氣溫低於8℃時花葯不開裂,但1月份花芽分化的關鍵季節,需15℃以下零度以上的低溫。生長結果期一般需水分較多。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酸性(pH4.5~6)砂壤土為宜。壯年結果樹枝條每年抽梢3~4次,形成濃蔭的葉層,花芽在早春抽生的新梢頂部腋芽中形成,雌雄花同株異熟。雌花授粉受精後約70~90天果實成熟。
◇栽培 傳統的繁殖方法採用高枝壓條或高接。20世紀70年代後多用 1~2年生干徑粗約0.8厘米以上的實生苗進行片芽接或合接,方法較簡易且可節省接穗。采穗前先將母枝環剝,有利於積聚養分,提高成活率。幼苗定植時盡可能帶土,減少傷根。春植以2~5月、秋植以9~10月為宜。株行距一般為 5~6米。在主栽品種中配植5~10%花期相近的授粉樹,可提高座果率。除一般肥水管理外,采果前後需重施一次以有機肥為主的混合肥料。冬季進行一次園區犁耙,有利於根系更新和抑制冬梢萌發。修剪時期一般在采果後一個月內進行,以通風透光為度。采果時須對結果母枝和結果枝交界處的芽眼妥加保護,以促進春梢萌發。主要病蟲害有疫霉病、炭疽病、荔枝蝽和爻紋細蛾等。
◇用途 荔枝是珍貴熱帶果品,除鮮食外,可制荔枝乾和果汁,並可罐藏和用於釀酒。果殼可提取單寧;根可入葯。荔枝開花多、花期長,是良好的蜜源植物。但大小年現象嚴重。果實不耐貯藏。
■番荔枝
Annona squamosa;sweetsop
番荔枝科番荔枝屬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又稱佛頭果 。以其獨特香味,被列為熱帶名果之一。原產熱帶美洲,約17世紀傳入中國,現在台灣、廣東、福建、廣西、雲南均有少量栽培。除中、南美洲外,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產量較多。用種子繁殖 。一年可成苗出圃。一年可開花3次,開花至採收需時60~ 70天,以6月上旬結果最多,5月下旬所結的果最優。番荔枝適合溫暖和乾燥氣候,耐寒力不如荔枝,低於0℃即凍死。對土壤選擇不苛,種植在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生長較快,3~4年能結果。
■番荔枝科
Annonaceae
雙子葉植物綱木蘭亞綱的一科。喬木或灌木,有時攀援狀。單葉互生,全緣,無托葉。花兩性,稀單性,通常單生,生於葉腋或腋外生,與葉對生或莖生花,下位花,輻射對稱,花被由3輪組成,每輪3片,外輪形成花萼,萼片離生或在下部合生,鑷合狀排列,內面2輪形成花瓣,花瓣通常 9,稀3或 4片,鑷合狀排列,在花被上方,有大而隆起或稀凹陷的花托,花托上螺旋地排列著多數雄蕊,中央著生多數心皮;雄蕊較特殊,有一短而粗的花絲,花絲上方有一對外向的花葯,花葯上方是葯隔,葯隔在不同屬中各異,倒生胚珠通常多數,在心皮腹縫上排成 2列。果實肉質,形成分離的漿果,或與花托合生 成一肉質球狀漿果;種子通常具假種皮。共120屬約2100種,廣布熱帶和亞熱帶。中國有24 屬120種,分布於西南至台灣,大部產於華南及雲南南部。生於氣溫較高而潮濕的林中。
該科的暗羅屬、野獨活屬等,材質堅韌,南美產的矛木,以堅韌而富於彈性的木材著名,用於弓柄、彈子桿等特殊用途。
該科的有些植物的花可提制高級香精油,是一種用途很廣的重要的日用化工原料。番荔枝,果供食用,外形酷似荔枝,為熱帶地區著名水果。樹皮纖維可造紙,根和果實可葯用。
番荔枝科具有比較原始的性狀 ,被達爾文稱為 「活化石」。在白堊紀與第三紀已有化石發現。該科與木蘭科親緣最近。該科包括2個亞科,5個族:番荔枝亞科,心皮螺旋狀排列,離生。分4族:①紫玉盤族;②番荔枝族;③野獨活族;④四瓣木族。單兜亞科,心皮環狀排列,合生,側膜胎座。1族:單兜族。
《荔枝譜》
中國古代有關荔枝的專著。北宋書法家蔡襄(1012~1067)撰。成書於1059年。書中論述了福建荔枝的栽培、服食、加工和品種。全書按專題分為以下 7卷。①闡述天下荔枝唯福建、廣東、南粵、巴蜀有之。真正良種產於福建的4個郡,其中福州最多,興化軍特奇,泉州和漳州亦知名。②介紹興化軍的風俗,凡園池勝地,只種荔枝,其中陳紫品種色香味最佳,天下第一。③敘述福州種荔枝最多,甚至一家有萬株的。商人將荔枝加工品外運,陸路至京師、北戎、西夏,船行到新羅、日本、流求和大食,莫不愛好。④認為食荔枝對人體有益無害,有人一天吃千顆,也不生病。⑤介紹種植技術。例如荔枝新苗畏寒,冬季要覆蓋;長成後,春天開花,色白,每隔一年開花一次,叫作歇枝。⑥介紹加工方法。有紅鹽法、白曬法和蜜煎法等。其中白曬法的製品色黃白而味美,用於進貢和銷往外地。⑦列出福建32個荔枝品種的成熟期、果實大小、顏色、香味濃淡、酸甜程度等。按品質排列順序,領先的12個優良品種是陳紫、江綠、方家紅、游家紫、小陳紫、宋公、藍家紅、周家紅、沙家紅(前 9種以種植者的姓命名)、法石白、綠核和園丁香。其餘20種未按品質排順序,它們是虎皮、牛心、玳瑁、硫黃、朱柿、蒲桃、蚶殼、龍牙、水荔枝、蜜荔枝、丁香荔、大丁香、雙髻、真珠、十八娘、將軍、粉紅、中元紅、火山和綠荷包。書中對每一品種的特徵都有簡要的說明。
■荔枝的吃法
因為荔枝與高粱酒泡出來的酒色呈金黃,加入冰塊是一種很棒的喝法,冰涼的甜香味便成為許多女性朋友的最愛,所以它有另一個浪漫的別稱——冷金香,也就是專門給女人喝的另類伏特加。
此外,據古傳秘方,以荔枝殼煮水成荔枝茶,對吃荔枝容易上火氣、流鼻血的人,能達到降火的功效;沒想到被丟棄荔枝殼,也有這樣的用處吧!
荔枝茶口味很像青草茶,雖然有點苦澀,味道比較淡,但加了蜂蜜後會變得非常可口好喝;如產婦在產後坐月子時,很多涼性生冷的食物不能吃,若遇有「月內火」,就可以喝一杯荔枝茶,整個人頓時舒暢。現在,誰敢再冤枉荔枝不是好水果了呢!
◆冷金香
˙材料:荔枝1斤、高粱3瓶、玉蘭花五、六朵
˙作法:
1,荔枝剝殼去籽,與高粱酒、玉蘭花泡在一起封好。
2,密封3個月後再開封。
˙叮嚀:
1,泡得越久,喝起來越順口。
2,拿冷金香里的玉蘭花來泡澡,不但可消除疲勞,全身上下也會有玉蘭花香味。
3,喝完冷金香,千萬別將荔枝果肉丟棄掉,做菜時無論清燉、紅燒,放一點冷金香代替料酒,菜的味道立刻不一樣,還能飄著淡淡的清香。
◆荔枝茶
˙材料:荔枝殼約10個、水300㏄、蜂蜜1茶匙
˙作法:
1,荔枝殼用清水洗凈,再放入水中煮滾。
2,水滾後再以小火煮10分鍾。
3,放冷後攪入蜂蜜即可。
˙叮嚀:
蜂蜜里的酵素遇熱後會被破壞,而變成一般的糖水,所以蜂蜜不能加入熱水中
■《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綉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荔枝嘆》蘇軾
十里一置飛塵灰,
五里一堠兵火催。
顛阬仆谷相枕藉,
知是荔支龍眼來。
飛車跨山鶻橫海,
風枝露葉如新采。
宮中美人一破顏,
驚庭濺血流千裁。
永元荔支來交州,
天寶歲貢取之洛。
至今欲食林甫肉,
無人舉觴酹伯游。
我願天公憐赤子,
莫生尤物為瘡病。
雨順風調百穀登,
民不飢寒為上瑞。
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
前丁後蔡相籠加。
爭新買寵各出意,
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豈此物,
致養口體何陋耶。
洛陽相君忠孝家,
可憐亦進姚黃花。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31077.html
----------------------------
荔枝果實外觀美麗,色澤鮮紅,肉質多汁,營養豐富,甜潤可口,是中國南方的名果之一。荔枝組織結構幼嫩,收獲季節正值盛夏,不耐貯藏。採收後在常溫自然狀態下,1-2天果皮即變為褐色,3天後果肉逐漸變質,很快腐爛,色、香、味俱失,是最不易保存的水果之一。
在果皮從綠黃色變為紅色(個別品種例外)時,即可開始供遠運。荔枝的採收,如果近銷或就地加工,宜採摘果皮通紅、果肉豐厚、果核已變成漆褐色的無「烏殼」(霜霉病果)的果實,以8-9分成熟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