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紫丁香采購

紫丁香采購

發布時間: 2023-07-16 12:58:12

❶ 誰有管樺的《葛梅》這篇文章

我有原文:
葛梅【管樺】
一天,歇晌的時候,我從田裡回來,踏著麥田中間的一條羊腸小路,到了還鄉河邊。見公社商店那隻擺渡貨物的木船,已經向對岸駛去了。我正要順河岸往上走,到半里遠的地方去過橋,就聽船上一個清脆響亮的聲音,從水面上飄過來:「等著!我們把船撐過去!」
我把手掌搭在眉棱上,眯起眼睛,辨認那個向我喊話的女子,卻怎麼也認不出。
她已經掉轉篙竿,把船向這邊撐來。另一個撐船的女伴,不知同她說了句什麼話,聽她咯咯的響亮的笑聲在河面上飄散。應和著這女子的笑聲,從附近的白楊林里,傳來布穀鳥和黃鶯悠揚的鳴囀。
這女子穿一件紫丁香色的上衣,在寬闊碧綠的河面,象一朵荷花似的飄移過來。四周圍的景色,彷彿因此而越發顯得秀麗、迷人。在這夏日的響午,鏡子般的水面,反射著銀色的光。岸邊的綠柳和白楊,靈化了似的聳立著,給還鄉河投出涼涼的陰影。青草、蘆葦和紅的、白的、紫的野花,被火熱的太陽蒸曬著,空氣里充滿了甜醉的氣息。一陣微風穿過樹林,掠過河面,把那女子剪得齊頸的短發,朝一邊吹去,顯出她整個臉部俊美的輪廓。可是,一直上了船,我都想不起在哪兒見過她。只認得另一個穿著白褂兒、臉色紅黑的女子,是公社中心商店的采購員。船上有十幾筐裝得滿滿的香白杏兒。對岸有輛膠皮車,兩個男同志正在把已經運過去的貨往車上裝。
「您是萱湖村的書記,對不對?」穿紫丁香色上衣的閨女(從她的情態著來,我斷定她是一個不過十八、九歲的閨女)一邊撐著船,微笑說:「還記得我嗎?」
這種問話很使我發窘,我只是一個勁兒地眨動眼皮子,張著嘴巴,哦哦啊啊的回答不出一個字。我問那臉色紅黑的采購員,她不但不告訴我,反倒探過身去,把嘴附在她女伴的耳邊,嘀咕了兩句什麼話。我注意到,在那個穿紫丁香色上衣的閨女修長的眼睫毛下面的陰影里,隱約地顯著只有少女才有的那種純良的微笑。在她漆黑齊額的發穗下面,是兩只細長俊美的眼睛。
船在這兩個女子的支撐下,平穩地朝河心盪去。當她們把篙竿的一頭插進河裡去的時候,河水便嘩啦的響著,濺起白白的水花,反射著陽光燦爛的顏色,象是從這兩個女子手裡撒落下去的兩把珍珠。
「真不認得我了?」穿紫丁香色上衣的閨女,眼睛裡含著天真調皮的神情,直瞧著我的臉說,「想一想,我們還打過交道呢。」
可是我怎麼也想不起同她打過什麼交道。那個臉色紅黑的采購員,忍不住冒了一句:
「她叫葛梅!」
這名叫葛梅的閨女咬著下嘴唇,似怒非怒地盯了她的女伴一眼,眉宇間露出一種嬌嗔的情態,威嚇著不讓女伴再往下說。
竟有這樣的事,即使說出了她的姓名,我仍舊想不起在哪裡見過她。她一邊撐著船,一邊朝我點著頭,眼睛裡含著笑意說:
「去年您在老汪莊子管理區當書記的時候,七月二十六,在韓庄雁翅地頭上!」
啊哈,想起來了,是她!
去年,七月二十六日下午,我在電話里差點同公社的羅書記吵起來。我還沒有那麼惱怒過,我竟大喊大叫地問羅書記「您,」我說:「這是從哪兒得來的情報?我們起蟲子的莊稼頂多不超過四百畝,怎麼出來的六百三?這是哪兒來的數字?倒好象我有意欺騙上級似的,這是誰說的?我找他說括!」可是公社的羅書記卻慢聲細語地告訴我,說這六百三十畝數字的是商店的一個女采購員,眼下她還在那片莊稼地里轉悠呢!
我放下電話便到地里去找她。正是酷熱的七月天,密密的莊稼棵里,不透一絲兒風,蒸籠一般,悶得人透不出氣。
我滿頭的汗水,象瓢潑似地順臉流。找了幾塊地,沒有這個女采購員。地里的人說她抄小路往韓庄去了。我追到韓庄。
有人說她鑽莊稼棵子朝南下去了。我又追下去。在大道上可著嗓子呼喚她:「商店的采購員同志!有沒有?」
我一邊走著一邊喊。韓庄南雁翅地有一片玉黍,透過密葉,傳出一個女子清脆響亮的聲音,拖著長長的尾音回答:「這兒哪——」
聽裡面玉黍葉嘩啦嘩啦響。響聲漸漸近了,鑽出一個十八、九歲的女子,沾滿污泥的豆綠色的褲子和白洋布偏襟兒褂子,都被汗水浸得濕淋淋的。齊頸的短發,有兩綹,被汗水貼在她紅通通的臉蛋上,眨動一下眼皮,從她黑亮的眉毛上往下直掉汗珠子。渾身落滿淡黃色的玉米花和粉紅色的高粱花。手裡拿著草帽,使勁櫥扇著風。每扇一下,她的頭發便掀動起來。兩只細長俊美的眼睛,上下地打量我:「您是——」
我剛通報了我的姓名和職務,就見她稍微往前彎下一點腰,兩眼直望著我,咧開嘴巴,笑道:
「接到羅書記的電話了吧?」
「上午我親自調查過,四百畝。」我說。「怎麼你到這兒就出了六百三?」
「我們領導上派我到縣里去給你們買六六粉,我想我得最後查對一下需要六六粉的確實數字呀!」她說,還把聲音拉得長長的。這種大大咧咧的神氣,我覺著同她的年齡挺不合適。「您上午調查的四百畝是不錯,」她說,「可是幾個鍾頭的時間,小韓庄地里的蟲子又爬到你們庄東那片玉黍地里去了,那是二百三十畝吧?加上原有的四百,您算一算?」
我們兩個一同到那塊二百三十畝玉黍地里看過蟲子以後,又在地頭上商定了所要六六粉的數字,她便動身奔縣城去了。我凝視著她的背影,見她在開滿粉紅色芝麻花的地頭上忽然轉過身來,用一種「板上釘釘」的肯定語氣,大聲說:「今天後半夜,六六粉准到!」她一路走著一路唱。從一片莊稼那邊,飄過她的歌聲,唱著「春天裡的花園真美麗……」
這天夜裡,我們果然按時拿到了六六粉。從那次見面以後,再沒有見到她。工作中接觸的人多,也就把她忘掉了。不想在這里巧遇。
「你不是在馮庄公社商店嗎?」我問她。「怎麼到我們公社來了?」
「您不是老汪莊子管理區的書記嗎?怎麼到萱湖村來了?」她臉上帶著調皮的神情,用反問的腔調回答。
「我是調來的。」
「我也是調到這公社的中心商店來的呀!」
「謝謝!謝謝!」我跳到岸上的時候,,向這兩個女子說。
「不用謝,」葛梅往岸邊的木樁子上挽著繩索,瞥了我一眼,大聲說:「把你們大隊的土產多賣給國家一點兒,啥都有啦!」
「嚇!」我這么叫了一聲。
「用不著『嚇』,明天我就去收購!」她笑著說。然後把臉轉向那兩個裝車的男同志,「你們裝完車先走吧,我同小趙到李庄菜園看看他們能賣出多少黃瓜。」又轉臉向我那麼把手一揚,說聲:「明天見!」就拉著她女伴的手兒,踏著河邊的草向西去了,在她們身後的草上,從大車停著的地方,留下兩道波動的痕跡。
一片已經割完的草地,散布著一些著綠色的點子,那些草還沒有運走的地方,一陣風吹過去,發出沙沙的響聲。
我離開大車,向萱湖村走去。一會兒,轉臉看葛梅和她的女伴,已經遠了,但還能看得見紫丁香色和白色的身影在藍天和金黃色的麥海中間浮動。田野里割麥的人群都到樹下和麥束的陰影里歇息去了。天空一絲雲彩也沒有,田野里一點聲音也沒有。還鄉河邊的樹林里,有黃鶯的叫聲。間或,還有一兩聲鷓鴿的鳴叫和斑鳩嘹亮的啼囀傳遍曠野。路邊一棵兩棵高聳雲天的白楊樹,美麗如畫的葉子,反射著耀眼的陽光。金黃色的麥捆,象一座座排列得整齊的篷帳似的,堆滿在田野上。而曠野上的蜃氣,象是燦爛銀色的河流,於是樹林啦,麥海啦,遠方的村落啦,那兩個女采購員紫丁香色和白色的身影啦,都在這種跟天空一樣澄清的河流里顫動。從麥海的那邊,隱隱約約飄來的歌聲,唱著「春天裡的花園真美麗」!
很久以後,我知道這是葛梅頂喜歡的一支歌子,只要她一開口,就是「春天裡的花園……」
這閨女說到做到。次日歇晌的時候,我見她正在有一棵槐樹的門口收購雞蛋,一隻桑條編織的大籮筐,端端正正擺在她身邊的石台上。大閨女、小媳婦、老太太,有用葫蘆瓢的,有用紙盒子的,也有乾脆用衣襟兜著的,把雞蛋送來。同時從四面八方喊叫她的名宇:
「梅姑娘,記住沒有?下次給我捎兩把攏梳子來……梅姑娘,要是商店再來了紅綢子被面兒,別忘了給我捎個話兒,你大叔答應啦,給他二閨女買一條隨心的被面兒……梅姑娘,一塊玻璃磚兒鏡子,這是咱們娘兒倆初次見面托靠你的事……梅姑娘……」
這些愉快的甚至帶著笑聲的喊叫,互相打斷著。
我暗暗佩服這閨女,在這短短的時間里,竟同這么多的婦女交成了朋友。她臉上帶著一種匆忙的神色,又是往筐里數雞蛋,又是給賣主付錢,又是回答人們托靠她的事情,以致抽不出手來掠一掠散到額前的頭發,只那麼往上擺動一下腦袋,把頭發甩上去。我見她的眉棱和兩鬢,已經滲出汗珠來了。太陽把樹葉的陰影投在她身上,很象在她紫丁香色的外衣上披了一件鏤花的薄紗。
我一面擠過人群,一面大聲說:「葛梅同志,我來幫你一把!」
她抬頭瞥了我一眼,一句客氣話沒說,直起腰來,拿手背抹一下腦門上的汗珠兒,說:「您往筐里數,我付錢。」
收購完了,我挎起盛著雞蛋的大籮筐,向她說:
「我猜你還沒用午飯,走,到我家裡去吃吧!」
她並不謝絕。一路走著,我問她:
「你是哪兒的人?」
「城南泉水頭村的呀,怎麼的?」她喜歡用這樣的反問腔調,同時還把眉毛往上挑起。
「你家裡都有什麼人?」我又隨意提出這樣的話題。
「父親,母親,哥哥,嫂子,侄女兒。怎麼的?」
「都在鄉下嗎?」
「都不在鄉下,」她跳過井邊一道小水溝的時候回答。
「父親、哥哥都在唐山南廠做工。」
「你念過書嗎?」
「中學畢業,怎麼的?」
「你在學校的功課怎麼樣?」
「有一門兒是四分,其他都是五分啦!怎麼的?您問這幹嘛?」
「那麼,」我笑著問她:「你怎麼沒升學?或是在唐山市裡找個工作?」
她細白的牙齒咬著下嘴唇,意味深長地瞥了我一眼,微笑不答。我沒有再往下問,因為我知道,如今的青年人,都喜歡隱藏自己偉大而又不可動搖的志願。不願意預先向別人宣揚,而是逐漸顯示在自己的行動中。
我把她領到家裡,請我的妻子給她做飯。我呢,因為隊里有一個「碰頭會」,就沒有陪她。
這次見面以後,竟有幾個月沒有碰到她了。
眼下並不要雨。但下點雨也沒有什麼妨礙,因為莊稼已按近成熟了。今年的莊稼長得比去年強。下一段的工作也布置過了,我黨得心裡挺高興。在腦子里尋找還有什麼今晚要辦的事。對了,剛才會上討論過准備三秋的農具問題,何不抓這時間給公社的商店打個電話?於是,我拿起話筒。
晚上電話不忙,自然,我同周經理,那個下巴頦有鬍子茬兒的矮胖子,在電話里先是東拉西扯地開一會兒玩笑,接著才談到正事。剛談到購買三秋農具問題,就聽一個很熟悉的聲音:
「您看,巧不巧?正是為這事來的!」
屋裡的人聲頓時靜下來,大夥兒都象我一樣吃驚地把目光轉向門口,只見那兒立著一個人,頭戴一頂麥秸編的大邊草帽,高高地卷著褲腿,光著兩只泥腳。一件天藍色的西式布衫,下襟掖進褲腰裡。背著一個外麵包了條羊肚手巾的挎包,全身被雨澆得濕淋淋的。水還在從她的帽沿上往下滴。連眉棱、鼻子尖兒、臉頰,都流著水珠兒。
「啊哈,葛梅同志!」我放下耳機,站起身大聲說,「少見!怎麼選了這么個『好』時候?請坐!」有幾個認得這閨女的隊長們,都發出那樣驚訝的哄聲:「好么……是您哪?什麼要緊的事兒,這時候跑出來?」
「調查各村需要的三秋農具呀!怎麼的?」她仍舊用那種反問的腔調回答。同時,走進屋裡,坐在辦公桌對面的方凳上。「你們大隊調查過沒有了需要多少?」她把草帽從頭上摘下來,放在桌子上。
「來早不如來巧。」高個兒圓眼睛光嘴巴的二隊隊長,用快活得意的聲調回答。「剛開完會,里頭有一項就是專門研究的這個問題。」
我把一杯熱水放在她面前的桌子上,接過來說:
「要數字有數字,要類別有類別!先喝杯水。」
這閨女微笑著,摔著從挎包上解下的濕手巾。認得她的人都圍上來說話,不認得的仍舊在一邊扯自己的閑談。
她用擰乾的手巾擦擦臉上的雨水,再用手掠一掠半濕的頭發。然後,臉色莊重嚴肅地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紅皮筆記本子,說:
「快拿出來,看看你們都是缺什麼?缺多少?」
我眼光驚訝地直盯著她的臉。
「您,」旁邊一個隊長哄道,「還要走是怎麼的?」
「我准備花三天工夫把全公社各隊需要的三秋農具調查完。」她翻開筆記本說:「今天是大劉庄誤了我的時間,他們還沒有動手,我到那兒現幫著他們調查。我是非按原計劃住小馬庄不可。」她用宣誓的口氣說。
「那麼,」我說,「我們給你找件乾衣服,再找把傘,好不好?」
她唇邊浮現出感謝的笑容,點點頭。於是,一個年輕的隊長到家裡借他妻子的褲褂。我到家裡找了一把傘,順手從櫃上的葫蘆瓢里抓了兩把大棗,裝進褂子口袋裡,便回到隊部辦公室。
葛梅到里間屋換了一身干凈的藍布衣裳。於是,我們四五個人便在熱鬧的人聲、雷聲和雨聲中,在吸煙人噴出的煙霧中,湊在玻璃罩煤油燈跟前,開始仔細認具地核對三秋農具的種類和數字。葛梅一邊拿筆在本子上寫,一邊吃著棗兒。
工作完了以後,我說:
「真的,你看,雨還在下,明天走吧。」
「聽您說的,」她出聲地笑著說,「要是下三天雨,我就在這兒住三天?就是下尖刀子,我也要按日子完成!我就是這種稟性!」她的神情和語氣多少有點得意和自豪。
我們自然沒有能夠改變她的計劃。這兒離小馬庄不算太遠,二里地,筆直的大道。
「謝謝您借給我這把傘。」往外走的時候,她向我微笑說。把傘撐開又合起來。「有這把傘,可以說,就等於沒下雨。」她把傘又撐開。瞧她稱心滿意的神情,就象一個小孩得了一隻會嘎嘎叫喚的木頭鴨子。
我們送她到大門口。雨還在飄飄灑灑地落。雷聲隆隆地響著從天邊滾來,又隆隆地響著向天邊滾去。在閃電的亮光里,看得見斜斜的雨絲和她雨中的身影。閃電熄滅時,她便隱入無邊的夜色里了……
我們轉身向院里走去時,忽然在雨聲和雷聲中傳來一陣歌聲:
「春天裡的花園……」
一九六一年晚秋於豐潤

❷ 有關丁香花的資料

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樹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軸、花梗、苞片、花萼、幼葉兩面以及葉柄均無毛而密被腺毛。小枝較粗,疏生皮孔。葉片革質或厚紙質,卵圓形至腎形,寬常大於長,長2-14厘米,寬2-15厘米,先端短凸尖至長漸尖或銳尖,基部心形、截形至近圓形,或寬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萌枝上葉片常呈長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截形至寬楔形;葉柄長1-3厘米。

❸ 獨桿嫁接紫丁香好還是叢生紫丁香好

能嫁接,白丁香為紫丁香白色變種而來,當然是可以嫁接的。同一個科目的植物嫁接成活好

❹ 丁香花的詳細介紹

丁香,為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是紫丁香的簡稱(木犀科丁香版屬,又稱丁香、洋權丁香,分布於從歐洲東南部到東亞的溫帶地區),丁香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是著名的庭園花木。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

丁香原產中國華北地區,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中國的名貴花卉

(4)紫丁香采購擴展閱讀:

丁香花相關延伸:同名歌曲:

《丁香花》是一首唯美的校園民謠,這首歌曲完成於2000年4月份,整首歌是為了紀念一個出車禍身亡的女孩子,唐磊好友的女友。

風花雪月的年代總有很多讓人感動的故事,象牙塔裡面總有很多讓人無法割捨情愫。丁香花只是一個載體,這首歌表達了對逝去人深深的懷念,其實也表達了對那段夢幻般年代深深的懷念。

❺ 丁香花資料

丁香花Syringa
lilac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
又稱丁香、洋丁香。著名的庭園花木。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紫丁香花丁香花植株高2~8米,葉對生,全緣或有時具裂,罕為羽狀復葉。花兩性,呈頂生或側生的圓錐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藍紫,也有白色紫紅及藍紫色,以白色和紫色為居多。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白丁香為紫丁香變種蒴果長橢圓形,室間開裂。
[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喜充足陽光,也耐半蔭。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蟲害較少。以排水良好、疏鬆的中性土壤為宜,忌酸性土。忌積澇、濕熱。
丁香喜歡陽光,較耐陰,喜歡濕潤,但忌積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要多澆水。丁香要求土壤肥沃、排水好的沙土。丁香不喜歡大肥,不要施肥過多,否則影響開花。
[編輯本段]【栽培管理】
丁香花性喜陽光,稍耐陰,耐寒性強,也耐旱,喜濕潤,忌漬水。抗逆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適生於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切忌栽於低窪陰濕處。
丁香花宜在早春芽萌動前進行移栽。移栽穴內應先施足基肥,基肥上面再蓋一層土,然後放苗填土。栽後澆一次透水,以後再澆2—3次水即可成活。丁香適應性強,管理比較粗放,平時只要注意除草,雨季防澇,乾旱時注意澆澆水,便可順利生長。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過多,以免引起枝條徒長,影響開花。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堆肥即可。
3月中旬發芽前,要對丁香進行整形修剪,硫除過密枝、細弱枝、病蟲枝,中截旺長枝,使樹冠內通風透光。花謝後如不留種,可將殘花連同花穗下部兩個芽剪掉,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萌發新枝和形成花芽。落葉後,還可以進行一次整枝,以保樹冠圓整美觀,利於來年生長、開花。
丁香花病蟲害很少。主要害蟲有蚜蟲、袋蛾及刺娥。可用800一1000倍40%樂果乳劑或1000倍25%的亞胺硫磷乳劑噴灑防治。
丁香屬植物主要應用於園林觀賞,因其具有獨特的芳香、碩大繁茂之花序、優雅而調和的花色、豐滿而秀麗的姿態,在觀賞花木中早已享有盛名,已成為國內外園林中不可缺少的花木。可叢植於路邊、草坪或向陽坡地,或與其他花木搭配栽植在林緣,也可在庭前、窗外孤植,或將各種丁香穿插配植,布置成丁香專類園。還宜盆栽,並是切花插瓶的良好材料。丁香對二氧化硫及氟化氫等多種有毒氣體,都有較強的抗性,故又是工礦區等綠化、美化的良好材料。
本屬植物喜溫暖、濕潤及陽光充足,很多種類也具有一定耐寒力。北京地區年平均最低溫約-19— -16℃左右,現有的栽培種均可在北京露地安全越冬,每年可正常生長、開花、結實。據記載,暴馬丁香、匈牙利丁香,能耐-35℃左右的低溫。我國哈爾濱年平均最低溫約-26℃左右,有時可達-36℃或更低,現已露地栽培的種類包括屬於2個亞屬3個組的10餘種丁香。因本屬植物的花芽多生在枝梢頂端的第l—6對芽處,因而當1-3對花芽受到寒害時,並不影響整株的觀花效果。
丁香屬植物還有較強的耐旱性,北京地區7一9月為雨季,其他月份則為旱季,特別4-6月,氣溫從10℃迅速上升到28℃左右,此時各種丁香正迅速生長、開花,而這時雨水較少,蒸發量劇增到230一280毫米,但每月只要對植株灌水2次,就可使各類丁香生長良好而花繁葉茂。
對土壤要求不嚴,且能耐瘠薄。除強酸性土外,在各類土壤上均能正常生長,而以土壤疏鬆的中性土為佳。一般忌在低窪地栽植,積水會引起病害或造成全株死亡。
丁香屬植物是陽性樹,喜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在陰處或半陰處生長細弱,且開花稀少,但少數種類如雲南丁香,要求空氣溫潤。這類植株在北方栽培,最好選擇空氣濕度較高的小環境,如可栽植在背風向陽處或稀疏的林緣邊。 紫丁香花的所有種類,播種3—4年後,實生苗即可開花;而擬女貞亞屬的種類,播種後4—5年才開花,但扦插或嫁接苗1—2年即可開花。5年後開花漸盛。生長勢5—20年內最旺。以後漸衰,但仍能維持生命至很久的年代,據載有180齡的實例。感謝🙏

❻ 適合錫林浩特生長的植物

錫林浩特植物園位於舊城區和開發區的交界地域,隸屬規劃中的生態綠化控制帶,目前錫林浩特市社會、經濟都處於蓬勃發展階段,也面臨自然環境被破壞,草場退化等生態危機,經濟的快速發展會影響和刺激居民對高質量生活環境和文化休閑娛樂場所的需求,植物園的建設在這樣的背景下更承擔著多種重要職責。 植物園的規劃力求貫徹秉承概念性規劃方案中確定的理念和原則,以「舞動的錫林河、起伏的都市草原」為規劃設計指導思想對各個分區空間進行深化設計,並對近期建設項目做出安排,合理指導下一步的工程設計,最後在修建性詳細規劃中結合現狀進行微調,保證建設項目與城市建設相輔相成。 由於總體規劃對城市道路的修改,從而在用地南部增加了約10公頃的設計面積,現規劃紅線面積為161公頃。另外根據概念性規劃匯報的會議紀要拓寬河道,調整南部河道走向,滿足防洪要求。完善水體循環規劃。 植物園外部有6條城市幹道、3條次幹路和1條支路。其中振興大街和希日街相連,為城市主幹道,橫穿園區。規劃取消園區內主幹道,設計步行通道,以減少城市主幹道對植物園的干擾和破壞,改為聯系振興大街和希日街的園區一級路,作為步行通道。園區入口設計以滿足功能為前提,形式簡潔,設計集散空間、服務建築、休息等候空間等不同功能的空間類型, 本案規劃中,植物園道路有以下作用: 1)在建園初期用於運送建園料,其中一部分為臨時道路,一部分為永久性道路。 2)開放游覽以後園路主要是給人提供游覽的路線,偶然供運輸或管理使用。 3)在分區規劃完成以後,一部道路充當區劃的界限並有效聯絡各區的交通,引導遊人游覽景點。 水系規劃需滿足防洪要求和景觀要求兩個方面,本地平常時段比較乾旱,因此在河道兩側高差兩米的區域留出可淹沒區,平常為綠化和小場地,雨洪來臨時可以暫時淹沒,不設永久性建築,以自然地形為堤防,保護兩側城市道路,將汛期洪水保留在人工湖內,作為景觀用水。 根據錫林浩特市氣候特點,水體設計形式豐富多樣,豐水期和乾旱期共同考慮,設計不同時期的不同水位,豐水期有湖面,河流,跌水,濕地等,乾旱期形成淺灘,沼澤,山谷,溪流等水體形式,同時設計變化的水位,在豐水期,常水位期,枯水期都形成不同特點的景觀效果。 日常用水水質的維護可採用兩種方式: 1)局部水循環 在景觀湖一側設泵站,把湖水輸送到另一端,設計噴泉、疊水等景觀,增加水的曝氣過程,而後湖水在湖底的自然坡度上流到泵站一側,來回循環,增加水的流動性。 2)使用水體過濾技術 在水體局部地段設濾水網,防止過多雜質進入水體,影響水質。 植物園採取以自然生態為主的水體駁岸形式:而且使用多種形式的駁岸設計,總體以自然生態為原則,有草坡駁岸、濕地駁岸、石塊駁岸、平台駁岸等。 園區有車行橋9個,步行橋6個,地棧道480米。橋梁設計仍然以自然生態為理念。 使用石材、木質等親切宜人的材料。步行橋以木質、石材為主,形式多樣,設計語言簡潔大方。車行橋意向——簡單流暢的線型,形式與環境相協調。 山體的合理運用可以改變植物園地形單一的缺點,山體的設計形成錫林河谷地,為喬木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降低山體高度,調整原有地形,中部山體高差13米,南部高差9米,調整後的山體坡度更加起伏有致,同時減少對周邊居住區的視線影響,減少土方量,並更好的聯系南山山勢。 用地內有7個水源井和相當數量的地下給水管線和電力管線,需考慮防凍和檢修方便兩個因素。受此影響,整體山形有所調整,以避讓地下給水管線。在局部地區可採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如管線穿過景觀湖的地段採取降管處理,局部覆土過厚的地段可建地下檢修廊道,在平衡投資和工程量的考慮下盡量保證景觀效果。 現狀地形平坦且比較破碎,通過設計進行下挖和堆填,重新組織山體和河流,營造與自然環境融合的起伏有致的自然地形。根據防洪規劃,山體在達到景觀效果的同時還作為自然的堤防,保證行洪通暢。 樹木種植總體為四周高中部低的布置方式,喬木沿四周和水邊種植,灌木和草本大面積種植於平地和山坡。運用大量牧草組成大面積的典型草甸風光。大量運用開花牧草,布置方式隨等高線走向呈條帶狀分布,且根據高程變化選擇高度不同的種類。以當地灌木植物景觀為主,選擇大量的鄉土灌木,採用密林方式種植,同時顧及到季節性色彩變化。四周則選擇高大渾圓、分枝緊密的的鄉土樹種,形成綠化帶。沿水體種植耐水濕樹種。山頂種植樹形優美的喬木,形成點景效果。從季節變化來看,春季植物景觀以花灌木和春色葉喬木為主;夏季植物景觀為一年中最豐富的時節,以喬木和草本為主;秋季植物景觀以秋色葉、秋果植物和常綠樹為主;冬季植物景觀主要為常綠樹和枝幹姿態優美的落葉樹。 植物分類園是植物園最體現其科普教育意義的一個分區,按照科學分類系統進行排列,按照分類學內容豐富的屬或種專門擴大搜集,辟成專園展出,給予遊人集中欣賞學習的場所。 分類園按照克朗奎斯特分類系統進行植物布置,包含了9個科的多種植物的種及其品種。 瀏覽線布局 分類園游覽路線即是按照植物進化系統組成環路,即松柏園-櫟樺園-楊柳園-薔薇園-桃李園-旬子園-忍冬園-丁香園。各分區重點展示該科、屬或同一類植物,根據不用種或品種之間的顏色、花期的不同,組成多樣植物景觀。 種植空間布局 植物分類園包含植物類型多樣,依據植物本身的形態同時結合周邊環境布置。沿分類園邊界布置高大喬木密林起到屏障作用;沿水岸布置矮灌木叢,疏密有致,為對岸提供良好的觀賞面;溫室附近為疏林草地,為遊人提供良好的活動空間;灌木區布置形式多樣,有灌木叢、灌木島、灌木壇、灌木鏈等。 松柏園 松柏園位於分類園主入口,以二級路劃分為東西兩區。東側為松柏岩生植物區,以局部小地形為依託,疊置山石、假山,營造豐富空間;西側以傳統方式展示松柏類植物,按照不同樹種分區域布置,有步行小路穿插其中。松柏類植物形體尖挺,無論單株還是叢植景觀效果都比較濃翠、挺拔,其次應疏密有致,其中夾植一些花灌木和匍匐性松柏,使空間有收有放。 主要樹種:雲杉、樟子松、落葉松、杜松、圓柏、沙地柏。 櫟樺園 樺木類與櫟類植物以其高大姿態,採用密林方式交錯布置,作為植物園的屏障。配置方式由東向西逐漸變疏。疏林草地中白樺成叢點綴其中,櫟類植物則以其獨有的姿態作為點景樹種。該區也為植物園秋冬季節增色不少。 主要樹種:白樺、蒙古櫟、遼東櫟、虎榛子。 楊柳園 設計密林灌木區、疏林草地區及開敞草坪區三種不同的植物空間環境。沿水邊以灌木叢成組布置,與濕地島相呼應;疏林草地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開敞的林下空間;開敞草坪區則重點展示草坪的大地紋理及點綴其中的高大喬木,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 主要樹種:青楊、河北楊、新疆楊、山楊、小黑楊、小葉楊、遼楊、旱柳、沙柳 、粉枝柳、沼柳、紅小柳。 薔薇園 薔薇類植物種類多樣,多數是低矮灌木,同時也是人們喜愛的植物。因而以溫室為中心,採用花壇形式集中布置,同時結合水景噴泉營造色彩鮮艷、氣氛熱烈的環境。花壇布置的走向延續楊柳區草坪的大地紋理,同時與丁香園亦有所呼應。 主要樹種:多花薔薇、月季、黃刺玫、海棠類、蘋果類、榆葉梅。 薔薇園展示各種不同品種的月季、薔薇,具有較好的科普意義,同時可附帶薔薇類植物的進化歷史,有關薔薇的中西方文化的介紹和展示等多種內容。 旬子園 採用常規專類園的形式布置旬子類植物, 旬子類植物葉形花形纖秀,很適宜大面積種植灌木叢,形成一片花海的景觀效果。 主要樹種:多花旬子、灰旬子、平枝旬子、小檗、沙棘。 桃李園 桃李園植物以其獨有的花型、花色作為集中展示春花爛漫的重點區域。種植方式以大面積叢植為主,形成一個個 「桃花島」,曲折變化的小路穿插其中,使人們有游於花海的感受。 主要樹種:山桃、山杏、紫葉李。 丁香園 丁香類植物耐寒,且色彩多樣,其姿態相仿,適合多種色彩交錯布置。丁香園植物延續薔薇園植物的布置形式,以流暢曲線呈鏈狀配置各類丁香。「丁香鏈」高低錯落、色彩各異、疏密有致,組成一條條流暢的花帶。 主要樹種:紫丁香、白丁香、暴馬丁香、紅丁香、連翹。 忍冬園 採用常規布置專類園的形式布置忍冬類植物,大面積的灌木叢形成一片花海的景觀效果。 主要樹種:金銀花、金銀木、接骨木、猥實。 植物分類園是集中體現植物園分類系統的分區,體現植物園的科普教育意義和休閑娛樂作用,因此,設計理念既要吻合總體規劃的主題和形式,又要營造豐富多樣的植物景觀效果和空間感受。設計採取了多樣的語言和形式,如岩石松柏園,密林,疏林草地,條帶式花壇,大片花海,灌木島,灌木叢,灌木鏈等,營造「大有可觀,內有天地」的景觀效果。 景觀湖和濕地區景觀湖中部為濕地,兩側為湖面。整個地勢形如盆地,臨湖設計生態溫室,濕地區設計木棧道,垂釣台等小型休閑設施。濕地中設置人工鳥巢,吸引鳥類以及其他生物棲息。濕地區主要起到景觀和科普的功能,親水的棧道和沉水廊道給遊客近距離觀賞水生植物的空間,同時,溫室與濕地之間的跌水花台也向遊客展示水經過植物被凈化的過程。 在混合種植區島嶼間的沉水參觀廊道,廊道中部下沉至湖底,兩側為檔水玻璃幕牆,使人可以更加了解濕的生長。遊人從低於水面的廊道上通過,視線可以從一個相當近的距離觀察水生生物與植物。這將使遊人更為貼近自然,更容易了解水中不同的世界。 塊狀配置濕生植物群落,分為濕生植物區、挺水植物區和浮水植物區,不同的區塊穿插配置。挺水植物以能越冬的蘆葦為主,浮水植物和其他濕生水生植物季節性種植,盡可能在適宜植物生長的時間創造豐富的環境。該分區植物以河漫灘草甸景觀為主,多選擇耐水濕的草本植物,隨水系設計形成季節性濕地植物景觀。植物種類主要有:蘆葦、馬藺、芨芨草、紫苜蓿、荷花、睡蓮等。 種植各類濕地植物,一方面營造一個舒適、優美而又生態的自然環境,同時使人們在游覽過程中實地接觸各類濕地植物,了解其生長特性以及生態功能,以達到教育展示作用。 特色植物與公共藝術展示區展示當地特色植物和現代景觀藝術,使用流暢大氣的設計語言,可同時作為公共藝術品展示的場所,給市民帶來全新的景觀藝術體驗。同時這一分區以特色植物為主,包括當地旱生、沙生、耐鹽鹼植物。 本區內植物的栽種主要分為三種種植方式:周邊林帶、樹林草地、花台。使用當地特色植物,形成特色植物園。 周邊林帶 常綠樹和闊葉樹結合配置,形成防護林帶。如樟子松、新疆楊等 樹木草地 不同種類的樹種成塊狀布置,不同樹陣相互穿插,不同的樹陣採用不同主題,如白樺林的秋色、丁香林的春花、鑽天楊的挺拔樹形等。 花台 設計圓形的高起的地形,種植當地沙生或旱生花灌木,如紅花檉柳、三七景天、八寶景天、檉柳等。 地形設計 以地形營造大地景觀,設計尺度較大的圓弧形坡地,滿鋪當地特色開花灌木,如景天類植物等。在平緩的草地上成行種植喬木,不同樹種穿插交錯搭配,形成高低不同、色彩各異的大地景觀。 社區活動中心位於植物園東部入口附近,設計不同特點的空間滿足附近居民,尤其是老人兒童的使用。這一區域針對不同的人群分為不同分區,在散步道一側設置科普宣傳欄,寓教於樂,體現植物園的科普教育意義。 牧草展示區分為兩部分:花卉牧草觀光區和精品牧草展示區 花卉牧草觀光區 花卉牧草觀光區選用草原特有的開花牧草,利用不同的花期,大片種植,營造開闊大氣的山坡草甸。山頂設計觀景平台,設置遮蔭棚,座椅,種植觀賞效果較好的樹木。形成點景的效果。花卉牧草展示區以植物景觀為主,運用大量的牧草及宿根花卉組成大面積的草原風光景觀。草本植物的布置方式隨等高線走向呈條帶狀分布,根據高程由高到低的順序對應地選擇高度不同的種類。同時在山體局部點綴姿態優美的高大喬木。 精品牧草展示區 精品牧草展示區利用擋土牆進行精品牧草的展示。選擇當地觀賞效果良好,或目前大范圍減少需要保護的牧草。配置時隨擋土牆呈流線分布,以牧草本身的色彩和高低變化,形成錯落的條帶。 主要牧草有:白三葉、鴨茅、芨芨草、紅豆草、菊苣、紫花苜蓿等。 錫林河景觀帶把景觀設計與錫林河的歷史文化相結合,沿著錫林河設計活動場地講述歷史的故事和文化。通過錫林河兩岸的四個小廣場設計把錫林河的歷史文化進行抽象和塑造,給市民以了解歷史、懷古思今的場所。沿河地勢較低,利於水分的匯集,比較適宜喬木的生長,因此可大量配置喬木,形成小溪林地的景觀。步行道穿過的區域設計步行橋,聯系兩岸。 節點一:以頌揚母親河為主題-——睹景思源 把景觀設計與錫林河的歷史文化相結合,沿著錫林河設計活動場地講述歷史的故事和文化。通過錫林河兩岸的四個小廣場設計把錫林河的歷史文化進行抽象和塑造,給市民以了解歷史、懷古思今的場所。 節點二:以錫林九曲的傳說故事為主題——草原雄鷹 1958年錫林郭勒盟和察哈爾盟合並成錫林郭勒盟,察哈爾部落也融入到錫林郭勒草原上。其中察哈爾部落是從成吉思汗開始的黃金家族蒙古大汗的住帳部落,與成吉思汗有割不斷的歷史淵源。蒙古人把鷹當作神物象徵加以崇拜,該節點中抽象的雄鷹雕塑隱喻察哈爾部的黃金家族的高貴身份,展現其傲氣與雄姿。五個柱子代表錫林格勒大草原最早的五個部落,圓形向心的地面鋪裝象徵錫林格勒盟的團結。親水平台殘缺的部分勾勒出了歷史的滄桑,同時其飄逸的輪廓也與自然的水面相應成趣。周圍的帶狀休息空間為遊客提供了相對恬靜 親切的休閑小環境。 節點三:以錫林郭勒盟的歷史故事為主題——古都夢影 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在錫林郭勒草原上繼承帝位,建立大元帝國,並在錫林郭勒草原上建築了著名的元上都;之後的元朝八位皇帝也都在元上都繼位。因此,自世祖忽必烈始元朝歷朝歷代皇帝已經真正成為錫林郭勒草原的家鄉人。本方案中對稱的布局給人以都城所特有的庄嚴與權力感,仿古城牆似的看台塑造出了「都城」的直觀形象,也是眺望景色的絕佳位置。成吉思汗揮刀騎馬的中心雕塑,使人聯想起他當年征戰沙場,金戈鐵馬的壯觀景象。主雕四周點以殘牆,戰車造型的休息座椅,更是增添了亦真亦幻的歷史畫面。 節點四:以市歌《錫林河》為主題——古河今韻 1993年,錫林浩特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將《錫林河》定為市歌。這首歌從此在錫林郭勒草原上久久回盪、傳唱四方;該節點平面構成融入音樂符號元素,採用流暢、富有韻律的構圖象徵市歌《錫林河》的動人旋律,以紀念古老的錫林河傳唱出現代的節奏。 該分區是整個園區的一條完整的綠帶,沿錫林河兩側種植不同種類的喬灌木。植物在高度上滿足高低錯落,色彩上強調季相搭配,習性上符合喜水濕或耐水濕,使得該綠帶在四季均有景可觀。 主要樹種有:旱柳、白蠟、白樺、榆。 秋冬植物展示區以秋冬景為主題,展現秋冬季節植物特色為主,挖掘地方特色秋色葉、秋果、枝幹優美的樹種,以小喬木和灌木為主。以常綠樹和闊葉樹作為背景,增強色彩反差。在活動場地周圍種植秋果樹,供人近距離觀賞。秋色葉秋果廣為人們喜愛,可在這一區域組織多種活動吸引遊人,如豐收節、秋色節等。同時也可作為植物園苗圃地。闊葉樹群落和常綠樹群落交錯穿插其中,形成深色背景,色彩鮮艷的秋景樹為前景。常綠樹沿山脊種植,塊狀分布,使秋景樹面對主要觀賞面,不同類型的樹種呈斑塊狀交叉布置。 秋冬植物展示區 別墅區位於西部入口附近,把景觀湖的水體引入別墅區內部,同時與未來西部城市開發區水體連接。度假別墅以鄉村風情為主題,採用格調高雅、自然親切的設計風格。西部一組建在土坡上,設計半掩土建築。 溫室建築臨濕地而建。面對薔薇園,周圍環境氣氛歡快熱烈。東側及西側採用大面積金屬鋁板,用以抵禦強烈的風沙。西側及南側則採用大面積的玻璃來為植物吸收更多的陽光。由於其特殊的材質,白天猶如水晶,夜晚彷彿草原上閃爍的明珠。標本整體,但功能完全獨立。車行交通從園區一級路,二級路均可,停車場設在溫室前廣場。主要觀景面面對濕地,室內室外景觀通過建築的玻璃立面得到有機的連接。標本館有獨立的出入口,與溫室共用停車場。 花卉市場平面造型彷彿一條飄動在草原上的哈達,建築主要由木質材料和灰磚組成,風格清新自然,與環境融為一體。建築西部設置了大面積的停車空間,為市民采購花卉、游覽公園帶來了便利。南部通過起伏的山勢與臨水廣場相連,具有良好的景觀朝向。花卉市場靠近植物園主入口,交通便利,車輛進入植物園即是花卉市場的停車場和前廣場。 步行遊人可從側面登上觀景平台,居高臨湖,是很好的觀景處。 會議中心臨水而建,具有良好的景觀朝向。向水面採用了大面積保溫玻璃幕牆,且設置了可步出的臨水木平台,使得建築與自然更加融為一體。會所分為兩個呼應相望的部 分,一號樓和二號樓,這樣的設計有助於臨水視線的通透和功能的靈活設置。機動車輛從園區一級路進入會所停車場,而後遊人步行到達會所。建築的弧形設計使得建築大部分室內空間都有臨水的良好觀景面。 公廁布點結合公共服務建築進行規劃。永久性廁所和臨時性廁所結合使用,在節慶日增加臨時廁所,在滿足使用的情況下減少投資。永久性廁所的服務半徑為250m~500m。臨時性廁所根據情況臨時增減。廁所建築盡量建於低處,建築高於路面時作退後處理。在必要位置設水利管理用房,設水泵,過濾設施等。在必要位置設水利管理用房,設水泵,過濾設施等。 景觀亭廊一般位於遊人集中的地段和區域。主要分布在園路邊,廣場,水邊,山坡、林下等。注重遮蔭和休息的功能。

❼ 獨桿嫁接紫丁香好還是叢生紫丁香好

原本獨桿紫丁香最好,我說的是非嫁接的那種最好。實生苗和嫁接苗的優劣一直是園林回苗木采購方考慮的重答點問題。實生苗具有生長旺盛、根系發達、壽命較長、保持母樹的優良性狀、實生苗的抗病性比較好等特點。反觀嫁接後,雙方長出愈傷組織,但是能否癒合還決定於砧木和接穗的親和力。親和力表現4種類型。
一是強親和。一般來說,植物分類上親緣關系近的,有性雜交時能形成種子的,嫁接也能成功。用同一品種的本砧以及不同品種之間嫁接都能親和,同一屬不同種之間嫁接,大都也能親和。
二是半親和。嫁接能成活,並能正常生長結果,但往往生長勢較差,樹冠矮小,介面有「大腳」或「小腳」現象,壽命較短。
三是後期不親和。嫁接組合雖然能癒合生長,但經過一段時期,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就會逐漸死亡,這叫後期不親和。這種現象在同科不同屬,親緣關系較遠的植物間嫁接時發生較多。一般表現在接後1~2年,介面處疙瘩越長越大,使運輸組織連接不暢,有的傷口流膠。還表現砧木萌櫱去除不凈,造成嫁接樹冬季干梢抽條等現象。

❽ 【威士忌微醺之旅:超入門賞味手冊】

「從最紅火的單一麥芽、日本威士忌到調和型威士忌,從釀造工藝、風味品鑒再到購買指南……」

威士忌的常見術語

酒標術語:

1.Single Cask:單桶,也稱為Single Barrel,指使用單個橡木桶中威士忌原酒裝瓶的威士忌。

2.ppm:parts-per-million amounts of total phenols的縮寫,用來表示泥煤度。ppm數值越高,代表泥煤風味越強烈。但實際上,悉芹這個數值並不能真實反映實際口感。因為威士忌風味是一個多方面綜合的。

3.~Wood Finish:熟成後更換使用的橡木桶種類。如Port WoodFinish、Sherry Wood Finish等等。

4.out turn:生產瓶數。

5.Cask Strength:同Barrel Proof,指沒有經過加水稀釋處理的原酒,保持威士忌在出桶時的酒精濃度,一般在55%~65% abv.

6.Virgin Oak:全新橡木桶。

7.Non chill filtered:未經冷凝過濾。

8.Quarter Cask:45~50升,即四分之一美國標准桶(ASB)大小的酒桶。

9.Marriage:調和後再次放回木桶陳年一段時間。有First Marriage和Double Marriage,分別是一次調和和二次調和。也可以理解為「過桶」。

10.調和型威士忌的酒標

調和型威士忌會根據威士忌的年份,分為四個類型。通過酒標就大致分辨其價值。

·Deluxe:15年以上的熟成;

·Premium:熟成年份在12年以上;

·Semi-Premium:熟成年份10~12年;

·Standard:熟成年份5~10年。

註:按照蘇格蘭法律規定,酒標上的酒齡是該威士忌中最年輕的基酒。

常見縮寫:

1.YO: year- old的縮寫,蒸餾後,在橡木桶里的陳年年數。(主要見於酒友的酒評中,如12YO、18YO等)

2.IB:Independent bottling的縮寫,指獨立裝瓶,即酒廠將蒸餾後的原酒放在橡木桶中成年一段時間後,將酒直接賣給獨立裝瓶商,不負責裝瓶,威士忌的裝瓶由獨立裝瓶商戚陵完成,並由其最終銷售。

3.OB:Officialbottling的縮寫,指官方裝瓶,即酒廠負責為自己的威士忌裝瓶和銷售。

4.NAS:No Age Statement的縮寫,無陳釀年份的聲明。

蘇格蘭威士忌的六大產區

1.高地區(Highland)

·大摩爾(Dalmore)

·格蘭傑(Glenmorangie)

·皇家藍勛(Royal Lochnagar)

2.島嶼區(Isle)

·高原騎士(Highland Park)

·泰斯卡(Talisker)

3.斯佩塞區(Speyside)

·亞伯勞爾(Aberlour)

·百富(The Balvenie)

·克拉格摩爾(Cragganmore)

·格蘭花格(Glenfarclas)

·格蘭菲迪(Glenfiddich)

·格蘭威特(The Glenlivet)

·麥卡倫(The Macallan)

註:很多酒的名字前都是Glen開頭,Glen是(尤指蘇格蘭或愛爾蘭)峽谷的意思。

4.艾雷島(Islay)

·雅柏(Ardbeg)

·布納哈本(Bunnahabhain)

·布赫拉迪(Bruichladdich)

·卡爾里拉(Caol Ila)

·拉加維林(Lagavulin)

·拉弗格(Laphroaig)

·齊侯門(Kilchoman)

·波摩(Bowmore)

5.低地區(Lowland)

·歐肯特軒(Auchentoshan)

6.坎貝爾鎮(Campbeltown)

·雲頂(SpringPark)

·格蘭蓋爾(Glengyle)

·格蘭帝(Glen Scotia)

本書中各酒廠的中文譯名以酒廠在中國大陸官方網站的使用情況為准,無官方網站參考台灣的官方使用名稱。由於各位酒友喜好的翻譯不同,音譯不同,可能會存在出入。

「在英國,千萬別把Whisky寫成美語的Whiskey,他們特不屑。」

威士忌工藝

□高陸戚 Energetic Hydra

簡而言之,威士忌是一種穀物經過發麥糖化後,運用酵母發酵產生酒精,再經過蒸餾工藝萃取而來的烈酒(原酒度數一般在62% vol.上下)。不嚴謹地說,威士忌也能理解為蒸餾後的「啤酒」(當然沒有啤酒花啦)。

追溯歷史,11世紀時的歐洲修道士們開始嘗試從葡萄酒中蒸餾白蘭地。在這個階段,古歐洲的烈酒蒸餾工藝不斷得到改良和提高。在隨後享樂主義盛行時期,烈酒開始被王國的子民尊稱為「生命之水」(蓋爾語:aqua vitae)而極致推崇。但是高緯度的海洋性氣候,使得愛爾蘭缺乏充足的日曬和溫度來培育優良的葡萄品種,因而從12世紀開始改用大麥、玉米等穀物取而代之。這便是威士忌。

一、威士忌的傳統工藝

1.發麥(Malting)

發麥過程對單一麥芽的口感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大麥和所有種子一樣,大麥胚胎(embryo)用以傳播種子;大麥胚乳(endosperm)貯存著澱粉,和母乳一般用以孕育新生。當大麥發芽時會產生酶(enzymes),這是種細胞酵素,能夠分解細胞壁,促使澱粉生成澱粉酶。澱粉酶能夠將澱粉轉化為糊精(dextrin)。在發麥的過程中,澱粉酶繼續將糊精轉化為麥芽糖,這個過程也被稱為糖化。

發麥的目的在於,通過三次浸泡以模仿春雨(spring rains)沐浴大麥,誘使大麥新生嫩芽而產生麥芽糖,這是之後發酵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通過用水浸泡麥芽的辦法使大麥誤以為處於發芽的環境中,再通過烘乾的形式中止發芽過程(讓麥芽中止於「green malt」的階段)。

乾燥的大麥含有約12%的濕氣,當酶產生作用時,濕氣含量會增長到約46%。在大麥被細心清洗時,會被沉浸三次,每次間隔2~3天使大麥在空氣中充足換氣。

實際的沉浸時間取決於水溫、大麥不同品種的尺寸和吸水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大麥需要被經常翻面以均勻地和空氣接觸防止結塊。可以用沙灘來想像,當海灘長時間被海水浸泡後,用手去挖沙子,濕潤的沙子是成塊被挖起來的。而對比乾燥的沙子,乾燥的沙子會在你指尖流走。最後發麥工會對大麥進行甩干(Tumble-drying Process)。

2.發芽(Germinating)

如今在蘇格蘭還保持傳統地板式發麥的蒸餾廠僅存7家,它們是百富(Balvenie,15%),班瑞克(Benriach,3~10 tons),波摩(Bowmore,30%,14*3 tons),高原騎士(Highland Park,15%),齊侯門(Kilchoman,2 tons),拉佛格(Laphroaig,7*2 tons)和雲頂(Springbank,100%,10~12*2 tons)。其他大多數酒廠的發麥工作則已更新換代,採用現代機械化處理,或從專業發麥農場采購。

在傳統地板式發麥工藝中,經過浸泡的潮濕大麥會被平鋪在酒廠專門用於發麥的混凝土樓板層,疊堆約30厘米厚度。當麥芽在溫熱乾燥的樓板遇熱後會生長出嫩芽,此時發麥工會用木製耙鏟將麥芽翻面,使其均勻受熱並防止嫩芽打結。這樣的翻麥(turning the piece)工作一般會持續一周時間,如果室溫更高時,翻麥時間會被縮短。在這個階段,麥芽每天會流失0.5%的濕氣,一周下來約流失3.5%的濕氣。此時,嫩芽部分會因脫水而乾枯,成粉末狀。發麥工將這個過程稱之為麥芽改性(Modification),並通過品嘗發芽後的甜度和乾燥程度來判斷是否達到理想的發麥狀態。當麥芽呈光滑粉白時,就代表發芽工作完成了。

麥芽的改性程度會對糖化產生作用,但由於改性反應是釀酒的初期工藝,因此對威士忌的最終口感作用有限,遠不如後期時酒桶的桶陳反應來得直觀。蘇格蘭僅存不多的手工發麥工們依舊對這門古早的工藝持有執念,放在今日,更多的是酒廠欲通過對這門手藝的堅持來傳達他們世世代代人對釀酒的那份匠心態度。如今,只有雲頂是蘇格蘭數百家蒸餾廠中唯一一家100%堅持自發麥的酒廠。了解這之後,便也能理解業界同仁對雲頂的那份敬意。

蒸餾廠自發麥的好處在於自家的發麥工可以全憑酒廠需要,通過調節發芽天數、完全發芽/部分發芽配比等手段來控制發麥程度。因此過程也更天然,且不易發芽過度。除了蘇格蘭酒廠外,美國的不少私人酒廠至今也堅持採用地板式發麥工藝,這在紐約州的Hudsion Valley地區尤為興盛,例如Copper Fox Distillery和Hillrock Estate Distillery。

傳統地板式發麥有顯而易見的缺點:有限的樓板面積。根據1983的數據,發麥樓板層平均面積接近600平方米,限制了每次發麥的總量,並且需要僱傭更多工人來完成這項工作,經濟效益較低。波摩(Bowmore)的發麥樓共有三層,每層每批次可發麥14tons,但這僅能滿足酒廠三成的原料需要,剩餘的七成原料從專業發麥農場采購。而新生酒廠齊侯門(Kilchoman)目前地板式發麥批次只有2 tons。

一般而言,地板式發麥每層每批次的最大設計重量約為16~20 tons,一周發麥一個批次。因此除了僅存的七家酒廠外(這七家酒廠也只有雲頂一家完全自發麥、其他酒廠的自發麥比重不會超過30%),蘇格蘭的其他蒸餾廠都已安裝機械化的氣動發麥設備(pneumatic malting systems)以提高發麥效率。

目前氣動發麥設備主要有三種類型:Saladin Boxes,Rotary Drums and Steep(RDS)和Germinate and Kilning Vessels(SGKVs)。SB每批次可發麥200tons,SGKVs每批次最大可達500tons。比較生產力的話,傳統地板式發麥的最大設計重量約為14~60tons,如果要達到最小RDS的發麥效率,需要在發麥樓加蓋2~3層樓板以追求產量最大化。

隨著近年來全球市場對單一麥芽的興起和年輕管理層的更替,恐怕不久的將來,地板式發麥只能在酒廠博物館才能見到。

二、威士忌中的泥煤芳香

泥煤芳香是威士忌中一種主要的香型,而導致威士忌產生煤焦香氣特徵除了在烘麥階段時採用泥煤窯燒的方式外,流經泥煤層的泉水、河水以及二次烤炙的橡木酒桶遺留的木焦香氣,都能為威士忌附著煙熏味(smoky)和泥煤味(peaty)。

1.烘麥(Kilning)

當發芽工作完成後,進入烘麥階段以將麥芽烘乾。烘麥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使用燃油燃燒器(oil-fired burners)或蒸汽加熱器(steam-heated radiators)加熱空氣後,利用熱風直接烘乾(direct fired)麥芽的方案。採用這種方案時,麥芽在烘烤過程中不會被附著上泥煤味。另一種便是泥煤烘麥。

每當我們在觀賞蒸餾廠照片時,經常會看到數棟寶塔風格的錐形屋頂(Pagoda-style roofs of Klins),那便是烘麥的建築。當烘麥開始作業後,蒸汽會從錐形煙囪直冒藍天。不少酒廠也將錐形煙囪作為經典的標志性建築物呈現在酒廠徽標上。

烘麥經歷三個乾燥步驟。

1)首先熱風先以60~65℃ 的溫度加熱麥層,此時風量比溫度更為考究。如果採用泥煤烘麥法,那麼泥煤便是在這個階段入窯燒制。泥煤入窯燒制時,熱風溫度被控制在60℃ 以下,過火的話會破壞泥煤中的苯酚成分。此時,烘麥的溫度愈低,泥煤的苯酚愈能充分染著麥芽。可以想像素有泥煤怪獸之稱的奧克特摩(Octomore)可能採用的便是超長時低溫烘麥的方案。

2)熱風溫度提高到70~75℃ 形成熱循環,麥芽中的濕氣會被蒸發大約5%。

3)最後是冷卻階段,溫度下降並控制在30℃以防止降溫太快麥芽固化。整個烘麥階段根據烘麥方案、烘麥樓面積和烘麥數量耗時約20~48小時。

在實際操作中,酒廠對烘麥的選擇將基於威士忌系列的泥煤程度而定。例如雲頂的烘麥方案採用6小時的泥煤烘麥後再進行30小時的熱風烘麥;其副牌無泥煤系列的赫佐本(Hazelburn)則採用30小時的熱風烘麥方案;而副牌重泥煤系列的郎格羅(Longrow)採用48小時的泥煤烘麥方案。由此可見烘麥方案的設計對威士忌原酒的泥煤風味有決定性的作用。

2.泥煤(Peat)

泥煤沼澤(Peat Bogs)是地球的一種重要地貌特徵,主要分布在高緯度地區。在英國,泥煤主要出口到瑞典等北歐國家作為有機燃料使用或運用於園藝中的有機化肥,只有小部分用於威士忌產業。而68%的泥煤沼澤分布在蘇格蘭的低地西南部、斯佩塞以西、島嶼區和高地區。成分包括泥炭蘚屬(Sphagnum moss)、羊鬍子草屬(Cotton grass)、大茅膏菜屬(Great sundew)、帚石楠屬(也叫蘇格蘭石楠,Heather)和桃金娘屬(Bog myrtle)。在艾萊島,泥煤主要由泥炭蘚、蘇格蘭石楠和桃金娘根部死亡後長期堆積腐化而來。

應用於威士忌產業的烘麥泥煤並非只產自艾萊島,斯佩塞河岸的坦杜(Tamdhu)、蘇格蘭最北部的奧克尼(Orkney)和蘇格蘭最西端的聖弗格斯(St.Fergus)的泥煤同樣是烘麥原料的主要供應產地。但因為產自艾萊島的威士忌將泥煤風味作為特色口感,因而廣為人知。

島上的泥煤一般開采自島嶼機場東南面的Castlehill Moss。相比較島嶼區和高地地區,艾萊島的平均泥煤地層深度較淺。酒廠拉弗格(Laphroaig)、拉加維林(Lagavulin)和雅柏(Ardbeg)所處的島嶼南部,其泥煤地層深度小於50cm。卡爾里拉(Caol Ila)和布納哈本(Bunnahabhain)所處的島嶼東北部泥煤地層深度同樣小於50cm。波摩(Bowmore)、齊侯門(Kilchoman)和布赫拉迪(Bruichladdich)酒廠四周的泥煤地層深度約為50~100cm。島上的挖煤老農,使用特製的挖泥鏟藁(Tusker)進行挖泥。從四月開始挖泥,並經過露天日曬和海風風干2~3周後蒸發掉75%左右的水分方可使用。直到八月艾萊島進入雨季後停止作業。2002年時由於島上降雨量猛增,那年Port Ellen Maltings(編輯註:艾雷島唯一的一間麥芽廠)不得不從大陸地區進口泥煤來滿足烘麥需要。入冬後賦閑的老農會在島上幫忙修築海堤、建建房子或者幫忙將老舊的房屋漆面塗上新油漆。

除了少量自發麥以外,島上所有酒廠還有朱拉(Jura)更多地會從Port Ellen Maltings采購經過泥煤烘麥後的麥芽。只有拉弗格(Laphroaig)一家酒廠擁有自己的泥煤沼澤,這塊沼澤相比Castlehill Moss更靠近大海。酒廠所堅持的傳統地板式發麥工藝中,有三分之一的烘麥燃料便是開采自該沼澤。

泥煤資源是種短期不可再生資源,植被腐化為泥煤往往需要歷經上百年歲月。盡管在艾萊島上勘探出深度10米的泥煤層,但這對威士忌產業並沒有太大意義。因為酒廠一般只選用泥煤層上方30cm的新泥煤(Acrotelm)。這部分的新泥煤土齡最淺,有機物含量最高,流經過的地下水更易滲透並被鎖住在泥煤層中。選用這部分新泥煤,烘麥的著味效果最明顯。這便意味著島上的泥煤資源實質上是「有限的」。

目前島上每年消耗2000 tons泥煤用於烘麥,盡管帝亞吉歐集團(Diageo)表示泥煤儲藏量遠遠高於每年消耗量,但是在2015年6月底拉弗格(Laphroaig)還是以泥煤層資源問題為理由,對外公開暫停Laphroaig 18yo的裝瓶,改為15yo復刻版重新推向市場。如果僅僅考慮地貌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艾萊島在未來必然會面對如何科學地開采泥煤這一課題。

泥煤主要包含多種酚類物質,主要有:苯酚(phenol)、甲酚(cresol)、二甲酚(xylenol)、乙基苯酚(ethylphenol)、愈瘡木酚(guaiacol)。根據相關研究表明,不同的酚類成分決定不同的香氣特徵。例如苯酚可以產生強烈的酚類、葯用酒精的刺激性香氣;愈瘡木酚可產生具有木香、肉香、海鹽、煙熏特徵的芳香;紫丁香醇可產生辛辣、果甜、香草、奶油特徵的香氣。不同的成分構成決定不同香氣,因此大陸的泥煤、高地地區的泥煤、北部島嶼區的泥煤和艾萊島的泥煤,烘麥出的風味都不盡相同。在2003年時拉弗格曾單獨使用這塊沼澤的泥煤進行烘麥,首席調酒師Robert Hicks在鑒定過新酒後表示這次小批量實驗由於缺乏拉弗格特有的「碘味」宣告失敗。這可以說明拉弗格特有的「醫葯酒精」招牌,很有可能是來自不同沼澤的泥煤經過化合反應後的意外副產物。

威士忌的泥煤程度以PPM(phenol in parts per million)作為計量單位。無泥煤威士忌計量小於3ppm;輕泥煤威士忌計量約為10~20ppm;重泥煤威士忌計量大於30~50ppm。前文提到過的奧克特摩(Octomore)第二版泥煤計量167 ppm by HPLC。但根據不同檢測方式出的ppm值可能存在偏差,因此不能一概而論。泥煤含量會伴隨桶陳時間而衰減,拉弗格的自發麥烘麥後泥煤計量40ppm,蒸餾後的新酒泥煤計量25ppm。當桶陳十年後,泥煤衰減8~10ppm至15~17ppm,而桶陳到三十年時,泥煤含量進一步衰減6ppm至9~11ppm。

威士忌分類

□ Energetic Hydra

你可以很隨意地將威士忌理解為蒸餾後的啤酒,就像白蘭地是蒸餾後的葡萄酒一樣。當然這個說法不嚴謹,但通俗易懂。既然是蒸餾過的酒,那麼就是烈酒(Spirits),酒精度數40以上。根據各國法律的不同,威士忌也有相應的不同類型。長話短說,可以從兩個很特別的切入點入手:原產地、成分。

當你在買酒時,即使你對酒是完完全全的小白,從這兩個關鍵點入手,即可較為准確地識別出威士忌的類型。

產地

威士忌的原產地無非:英國、日本、美國、加拿大、甚至台灣地區。

1.英國包括蘇格蘭、愛爾蘭、英格蘭,主要生產單一麥芽威士忌、純麥威士忌、調和威士忌。

2.日本主要生產單一麥芽威士忌、調和威士忌。

3.美國主要生產波本威士忌、黑麥威士忌、穀物威士忌。

緊接著,看成分。如果是付了關稅的行貨,瓶身背後都會貼著簡體中文的貼標,寫明威士忌的成分。威士忌的成分主要有:大麥、小麥、玉米、水、焦糖色等。

威士忌主要的類型及成分

·單一麥芽威士忌(Single Malt Whisky):大麥、水。

·純麥威士忌(Vatted Malt Whisky):大麥、水。

·調和威士忌(Blended Malt Whisky):大麥、玉米、水。

·穀物威士忌(Blended Grain Whiskey):玉米、水。

·波本威士忌(Bourbon Whiskey):玉米、大麥、水。

·黑麥威士忌(Rye Whiskey):黑麥、水。

依靠原產地和成分,基本上可以識別市面上所有的威士忌。

❾ 請問一些發達國家的貿易禁忌

美國商業禁忌習慣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世界上主要國家的文化傳統都能在這塊土地上找到痕跡,200餘年歷史盡管短暫,但美國在吸收和同化外來文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了自己的獨特文化,其中一些禁忌與習慣便是這種文化在不同場合的表現,來自不同國度的人一方面應該「入鄉隨俗」,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這些禁忌與習慣,這對生意的成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 准時赴約
一般來說,人們總是會按照約定的時間赴約,這是商業活動中的一個基本准則。
美國是個快節奏的國家,人們的時間觀念特別強,他們最反感不準時赴約,如果相約之人姍姍來遲,造成他們無端等候,必會認為這種在浪費他們的時間,如果與客人是初交,必然留下不好的印象,中國商人在與美國人打交道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一旦約會時間確定,就要准時赴約,如果確實有事,難以脫身,應打電話告訴相約者,免得對方等候,一般情況下不要改約,如要改約,可提前通知對方,以便人家及早做出其他安排。
2 稱呼方式
美國人的姓名由3部分構成,即:名字、父名和姓氏,其排列順序為名字(教名)在前,父名居中,姓氏在後,如美前總統尼克松的全稱應為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在美國,各種事務活動中普遍使用名字,辦公室的男女職員喜歡人們以他們的名字相稱,在使用「小姐」、「女士」這兩種稱呼時,一般與姓氏連用,「女士」在美國越來越流行,對於已婚、未婚女生都適用,尤其是不能斷定應稱「小姐」還是「女士」時,使用「女士」來稱呼最為保險。<br><br><br>
初次與美國人會面,出於尊敬,可以單用「先生」或「女士」來稱呼對方,一般開始交談時,可用姓氏來稱呼對方,在談話過程中,彼此完全可以用名字稱呼,有時美國人會很快告訴客人該怎麼稱呼他們,年長者可以直呼年輕人的名字,但年輕人決不可以這樣做。
美國人沒有世襲的名銜,但是,對於從事某些職業的名銜,稱呼大多是名銜加姓氏,如某某博士、某某教授、某某法官、某某醫生等。
3 談判風格與特點
盡管美國人的談判風格在東部、中西部、西部和南部商業圈裡有所不同,但一般的特點是:
第一,直截了當,講究乾脆,在談判時,美國人喜歡擺事實,提問題,言語簡潔,以進攻性的方式推進談判。
第二,在談判方案上總有一種「全盤平衡」、「一攬子交易」,常使對手感相形見絀,在心理上被美方壓倒。
第三,性格坦率,真摯熱情,既有唇槍舌劍的進攻,又不會造成談判桌上的緊張氣氛。
第四,自信心強,似乎穩操勝券。
第五,以計謀追求物質利益,被視為正常和普遍的現象,對於機智善謀的談判對手,也尤為敬生。
中國客商在與美國人談判時,應把握住他們的基本談判風格,只有做到「知彼」,才能在談判中靈活運作各種策略,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促使談判的成功,此外,在此美商洽談時,不要用中文和自己人商討對策,美國商人中有許多人懂中文,但又不會裝作聽不懂,以便探聽對手的底牌,在談判中佔取上風。
4 生意成交方式
在現代社會里,人們越來越利用現代化通訊設備來成交生意,這樣既節省時間,又減輕了應酬的麻煩,如在美國的東部,大多數商務成交是通過電話進行的,只是在成交之後,雙方才見面簽約,但這種方式在西部和南部地區就難以行通了,西部地區的公司經理們,商業閱歷較淺,同他們洽談生意,對方只是應付而已,要想促使生意成功,商人之間只有親自互訪,認真洽商,不要急於求成,要有耐心,這樣才能產生良好的結果,南部美國人比較保守,一般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建立商業關系,生產的成產必須經過面對面的促膝交流,雙方只有在深刻了解的基礎上才簽約,因此,在與南部商人打交道時,一定要學會耐心地推銷,細致入微地勸說。
5 商業信用
美國人一般的還是比較守信用,嚴格按照合同規定辦事的,西部美國人更為強調這一點,有時甚至近乎苛求,他們一旦發現有違背信譽的行為,就會在心目中把不守信用者判處「死刑」,也就是說不再與之進行生意上的往來,若想恢復聲譽,在另外的交易中謀略辯服他們,比上青天還難,在南部地區,當外國客商催繳逾期不付的貨款時,南部人一般不能忍受簽寫備忘錄確定付款日,如果你聘請律師交涉很容易惹怒他們。一旦他們答應付款日,到日他們會連利息全部付清,在與東部地區一些商人打交道時,尤其要謹慎,一方面不要被大批的訂貨而沖昏了頭腦,另一方面要對合同書字斟句酌,絕對注意用詞的嚴謹,條件允許,就表一個經驗豐富的律師代簽合同,不要留下任何可乘之隙,否則,盡管你為如若交貨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但在臨近交貨之際,他可能會對合同吹毛求疵,千方百計地尋找理由毀約,原因就是國際市場上行情發生了變化,該種貨物的價格急劇下降或出現了更為合適的代用品。
6 美國各地商人的作風

一般來說,美國人十分殷勤好客,並渴望同他們的客人建立友好關系。
在中西部,商人們相對比較保守,但是和藹可親,喜歡交往,因此,有些來自國外的客商很聰明地抓住這一點,常常邀請他們去高爾夫球場等娛樂場所,以友相待,這樣,在此後與他們談生意時,他們就會有如歡迎多年的老朋友,而不再僅是生意場中人了。
南部地區人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為人比較豪放,不太記恨別人,但有時性格稍急一些,外國人與他們打交道時一定要有耐心,忍受住他們有時「暴風驟雨」般的進攻,假如某一天你接到一個氣勢洶洶的電話,言辭激烈,怨氣沖沖,你千萬別生氣,滿以為見面後會遭受冷遇,其實不然,如果你和他面談,他還會和平常一樣待你如賓,笑臉迎送。
與東部商人在談生意時,雙方當事人可以對事情追根究底,甚至責難對方,美國人都不以為然,但是,絕對不要指名道姓地對他人評頭論足,這不僅構成侵犯所論之人的人格,而且會引起在場美國人的不快。
猶太血統的商人精明善謀,很難與他們討價還價,而且他們之間的相互聯系極為堅固,結成了一個難以突破的關系網,在對外方面相當團結,有如「同仇敵愾」,如果你惹怒了一家猶太人開辦的公司,你會發現這種信息很快傳遞給其他猶太人公司,令你難以與他們做成生意。
此外,在與美國人打交道時,必須清楚介紹自己的職務,因為美國人非常注重行政職務,一般銷售人員最好也有個頭銜,否則即使有高級職稱的人也會被認為沒有決定權。

7 美國貿易習慣
去美國做生意的外國人一定要清楚美國各地形成的一些商業習慣,這樣才能促成業務的做成,如在美國中西部,每年的9月到11月是商品的采購期,進貨單位一般都想把一年需要的貨物購齊,這3個月是外國人與他們做生意的「黃金時間」,錯過了這段時間,不僅貿易機會大大減少,而且會使談判增加許多困難,東部商人做生意的基本原則是,在商務活動中必須把「是」和「否」表達清楚,不要含糊其辭,為糾紛埋下隱患,在美國西部,企業的歷史較短,公司組織的規模較小,你如果向他們推銷產品時,很容易見到適當的人,業務大多由總經理和副總經理等高級負責人兼辦,能很快做出決定,少費許多口舌,少經許多程序,此外,在新商品促銷上,美國習慣上由製造廠家供給批發商和零售商一定數量價格折扣產品,以便商店以優惠折扣推銷新上市的產品,吸引顧客,較小的外國廠商要注意不要同美國的一些大型連鎖商店打這樣的交道,因為在這種商店裡搞優惠推銷,小廠商難以承受得起,最好在洽談業務的開始階段就弄清楚批發商或零售商的這種要求到底涉及多少數量,這樣可以節省不省時間和精力,減少許多麻煩。
8 法律觀念
美國是個立法比較完備和法治較嚴的國家,一切都以法律條文為准則,因此美國人的法治觀念普遍較強,外國商人在與美國人打交道時就能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如果稍有不慎,就會吃大虧,美國消費者常常訴諸法律,控告某種商品不安全,要求獲得賠償,所以,外國人在美國推銷產品時必須要考慮到安全問題,如對電子商品首先要獲取「UL」安全認證;其次在說明書、包裝箱及設備上盡可能多地提出安全警告,如在自行車的說明書中寫上「騎車水平不高或天氣不好可能摔倒」,看起來似乎多餘可笑,但遇到起訴時卻能有效地保護製造商,簽訂合同時也要注意,盡量從多方面考慮,把一切細節都包括進去,爭取把合同訂得天衣無縫,以免後患,否則一旦發生糾紛,美國人就會投訴法律,法律只認合同上的白紙黑字。
9 欠債光榮
美國幾乎人人欠債,即使富翁也不例外,在普通的家庭、冰箱、彩電、汽車、房子看起來應有盡有,但往往是採用分期付款的方法買來的,實際上是舉債消費,甚至娶妻生子也要向銀行借錢,在美國不欠債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他們的觀念中,不借錢就是沒有信用,反正大家把錢都放在銀行里,你用我的,我用你的,大家用大家的錢,所以對美國人有債務不要認為是財務狀況不佳。

德國
守紀律 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細細想來,這種"不靈活"甚為有益。沒有紀律,何來秩序?沒有規矩,何有認真?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
守時間 喜清靜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裡上班,但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例如,晚上8時至第二天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否則,受干擾的鄰居會十分惱怒,可能會當面提出抗議,個別人甚至會請警察出面干預。
待人誠懇 注重禮儀

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乾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當然,人際關系和努力的程度對辦事也絕非沒有影響。

和西方許多國家相似,德國人比較注意禮儀。兩人相遇時,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在路上,或者辦公室、賓館、電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問聲"您好"。餐館吃飯時,也要向已就坐的顧客點頭問候,真的是"斯文對斯文,禮多人不怪"。朋友見面以握手為禮,告別時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長時間未見的朋友相見或長期分開時可以相互擁抱。正式場合,仍有男子對女子行吻手禮,但多做個吻手的樣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過程中,大多數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講)作為尊稱。只有親朋好友和年輕人之間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稱呼。對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長幼,都可以稱"某女士",但對已婚婦女應以其夫姓稱之。

送禮在德國也很受重視。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都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

在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女士在許多場合下都受到優先照顧,如進門、進電梯、上車等,都是女士優先。男士要幫女士開轎車門、掛衣服、讓座位等。女士對此只說聲"謝謝",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認為對方不懷好意。在同人交談時,德國人很注意尊重對方。不詢問人家的私事(如不問女性的年齡,不問對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場的人開玩笑。就餐談話時,不隔著餐桌與坐得較遠的人交談,怕影響別人的情緒。

英國
三個禁忌

不能加塞 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你可以看到他們一個挨一個地排隊上公共汽車、火車或買報紙。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

不能問女士的年齡 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甚至他家裡的傢具值多少錢,也是不該問的。如果你問了一位女士的年齡,也是很不合適的,因為她認為這是她自己的秘密,而且每個人都想永葆青春,沒有比對中年婦女說一聲「你看上去好年輕」更好的恭維了。毫無疑問,每個女士的發型、化妝和衣著都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美麗、更年輕,但是如果她的打扮讓人感到太刻意,那麼別人就會帶著非難的口吻說她「顯得俗氣」。

不能砍價 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購買的是一件貴重的藝術品或數量很大的商品時,你也需要小心地與賣方商定一個全部的價錢。英國人很少討價還價,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盥洗室與去「100號」

盥洗室一詞的本意為洗手或洗臉的地方,但其實際含義則是廁所,英國人上廁所時不會直截了當地說「去上廁所」,在提醒別人時也是如此,都不直接提到「廁所」二字。如果你想要上廁所,可以說「去男人的房間」,或「去女人的房間」,也可以說「請原諒幾分鍾」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們想要大小便時便說「我要去那個地方」。在朋友之間和家庭內部,「100號」則是最常用的說法。

舞會上怎樣不失禮

英國大型舞會一般在晚間10時左右開始。舞會可在私人家中或到飯店舉行。主人邀請客人應事先寄送請柬,並注意邀請的客人男女數目要大致相當;如不等,可使男子多於女子。按照習慣,主人請人參加舞會,有時也設晚宴;有時光請跳舞而不設晚宴;而有的則請參加舞會的客人中少數人吃晚飯,飯後跳舞;其他人只能參加舞會而不能吃飯。所以,被邀請的人一定要看清請柬上的字樣,以免使主人難堪。舞會上,主人備有夜宵,也可能只備些茶、咖啡和三明治等。參加舞會的客人服裝要整齊,跳舞時男賓要輪流請女賓,其中有一次必須與女主人跳舞。男子與男子、女子與女子共舞是要被人笑話的。遇到重大喜慶節日,一個人如同時接到兩份請柬,那麼可參加一個舞會,提前退場後再趕另一個舞會,因為按習慣參加舞會的人可隨來隨走,不算失禮。

女士優先與紳士風度

在英國,尊重婦女是體現紳士風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女士優先是一個人人皆知的行為准則。

在通常情況下,英國人總是把女子放在優先考慮的地位。如男女一起進房間,男的要替女士開門。進房間或進餐館大多是女子在前,除非男的必須在女士的前頭去選餐桌、開車門或做其他效勞。在街上行走,或過馬路時,男子要走在女士身旁靠來車方向的一側。如果一個男子和兩個女士一起走,他應當走在兩者當中。如果男主人或女主人或者兩者同坐一輛車來接客人去吃飯,客人應該擠在汽車的前座,讓後座空著,因為司機就是男主人或女主人。在宴會上,主人把客人領進客廳時,如果客人是位女士,她進客廳時,廳中的大多數男子都要站起來以示敬意。如果女主人的女兒在,她要把客人給女兒作介紹。通常是把男士介紹給女士,除非他年長得多或地位高得多。一般的慣例是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不管進入客廳的是男士還是女士,在客廳里就座的女士都不必起身為禮。宴會開始,男士們為女士們拉開椅子,幫女士入座。

有些英國人慨嘆,在對待女士的禮遇方面,如今世風已不如以前。據說是因為婦女在選舉、就業、 工資待遇和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獲得了與男人平等的權利,她們就不再需要以往的那種照顧了。看來,對女士的禮貌是出於男士覺得女士需要保護。

做客和餐桌上的禮節

如果你被邀請到別人家做客,就要考虎這樣幾個情況。比如,該在什麼時候到主人家?如果不是談正經事,只是個社交聚會,早到是不禮貌的。女主人正在做准備,她還沒完全准備好你就到了,會使她感到非常尷尬。晚到10分鍾最佳。晚到半小時就顯得太遲了,需要向主人致歉。什麼時候應該離開呢?這沒什麼規定,但在主人家坐得太晚是很不禮貌的。如果只是邀請你共進晚餐和聊天,那麼你最好在10點至11點之間離開或者餐後1小時告別。如果你被邀請留下來住幾天或度周末,在離開之前應特意買束花送給女主人,這會使她非常高興。另外,離開後的第二天要發一封便函向主人致謝,並隨附一件小禮品如一盒巧克力或一些鮮花等。

英國的飯菜簡單,但是吃飯的規矩復雜。最主要的是坐直,學別人的樣,吃飯的時候不準高高興興地問別人,並和別人不停地交談。每個人不能把自己使用的匙子留在湯盆或咖啡杯或其他菜盤上。湯匙應放在湯盆的托碟上,咖啡匙要放在茶托上。喝湯時最好不弄出響聲,並用匙的一側從里往外舀,不能用匙頭,更不能端著湯盆把盆底剩的湯全喝光。不論吃什麼東西,都盡量別弄出聲響,否則,就會被認為是不懂規矩。每餐一般只上一道主菜和沙拉,最後上一道甜食。如果客人沒有吃飽,可向女主人誇贊她做的美味並再要點雞、牛排或其他菜,女主人會多加一份菜給他,但從不再多加。不能在別人面前打飽嗝。端上咖啡時要就著杯子喝,咖啡匙要放在托盤上。不能在餐桌上抽煙。吃完飯,客人要將餐巾放在餐桌上,然後站起來。男士們要幫女士們挪開椅子。如果主人還要留客人再吃一頓飯,餐巾可按原來的摺痕折好。餐後,客人要坐上一兩個小時,然後向主人道別。
法國

法國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般以握手為禮,少女和婦女也常施屈膝禮。在男女之間,女士之間見面時,他們還常以親面頰或貼面來代替相互間的握手。法國人還有男性互吻的習俗。兩個男人見面,-般要當眾在對方的面頰上分別親-下。在法國一定的社會階層中,「吻手禮」也頗為流行。施吻手禮時,注意嘴不要觸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戴手套的手,不能在公共場合吻手,更不得吻少女的手。
法國人在餐桌上敬酒先敬女後敬男,哪怕女賓的地位比里賓低也是如此。走路、進屋、入座,都要讓婦女先行。拜訪告別時也是先向女主人致意和道謝,介紹兩人相見時,-般職務相等時先介紹女士。按年齡先介紹年長的,按職位先介紹職位高的。若介紹客人有好幾位,-船是按座位或站立的順序依次介紹。有時介紹者一時想不起被介紹者的名字,被介紹音應主動自我介紹。到法國人家裡作客時別忘了帶鮮花。
送花時要注意,送花的支數不能是雙數,男人不能送紅玫瑰給已婚女子。在送花的種類上應注意:在當地送菊花是表示對死者的哀悼。法國人把每一種花都賦予了一定的含義,所以選送花時要格外小心:玫魂花表示愛情,秋海棠表示憂慮,蘭花表示虔誠,鬱金香表示愛慕之情,報春花表示初戀,水仙花表示冷酷無情,金盞花表示悲傷,雛菊花表示我只想見到你,百合花表示尊敬,大麗花表示感激,金合歡表示信賴,紫丁香表示我的心是屬於你,白丁香表示我們相愛吧,倒掛金種表示心裡的熱忱,龍頭花表示自信,石竹表示幻想,牡丹表示害羞,白茶花表示你輕視我的愛情,紅茶花表示我覺得你最美麗。此外,法國人視鮮艷色彩為高貴,很受歡迎,視馬為勇敢的象徵,認為藍色是「寧靜」和「忠誠」的色彩,粉紅色是積極向上的色彩。但法國人忌諱核桃,厭惡墨綠色,忌用黑桃圖案,商標上忌用菊花。法國人還視孔雀為惡鳥,並忌諱仙鶴(認為它是蠢漢與淫婦的象徵)、烏龜,認為杜鵑花、紙花不吉利。
法國人大多信奉天主教,其次才是新教、東正教和伊斯蘭教。他們認為「13」這個數字以及「星期五」都是不吉利的,甚至能由此引發什麼禍事。如果你對老年婦女稱呼「老太太」,她們是很不高興的。法國人還忌諱男人向女人送香水,因為這有過分親熱和圖謀不軌之嫌。他們還不願意別人打聽他們的政治傾向、工資待遇以及個人的私事。如果初次見面就送禮,法國人會認為你不善交際,甚至認為粗俗。
法國女賓有化妝的習慣,所以一般不歡迎服務員為她們送香巾。法國人在同客人談話時,總喜歡相互站得近一點,他們認為這樣顯得更為親近。他們偏愛公雞,認為它既有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還有司晨報曉的功能,因而它可以用作「光明」的象徵,並奉為國鳥。他們還非常喜愛鳶尾花,認為它是自己民族的驕傲,是權力的象徵、國家的標志,並敬為國花。
法國人在交談時習慣於用手勢來表達或強調自己的意思,但他們的手勢與我們的有所不同。如,我們用姆指和食指分開表示「八」,他們則表示「二」;表示「是我」這個概念時,我們指鼻子,他們指胸膛。他們還把姆指朝下表示「壞」和差的意思。
法國人一年到頭似乎離不開酒,但貪杯而不過量。一日三餐,除早餐外,頓頓離不開酒。他們習慣於飯前用開胃酒疏通腸胃,飯後借科涅克(白蘭地)之類的烈性酒以消食,佐餐時,吃肉類配紅葡萄酒,吃魚蝦等海味時配白葡萄酒;玫瑰紅葡萄酒系通用型,既可用於吃魚,也可用於下肉。女士都愛用玫瑰紅,以顯示自己的口味清淡,不嗜烈物。法國人不僅看菜下酒,什麼酒用什麼杯子,也很有講究,法國人講究雖多,但喝的並不多。三五人一桌的聚會,一瓶10度上下的葡萄酒通常就行。

義大利
義大利人熱情好客,也很隨便,但時間觀念不強,常常失約或晚點。
在義大利進餐時,義大利人的習慣是男女分開就座。進餐順序一般來講,是先上冷盤,接著是第一道,有麵食、湯、米飯或其它主食;第二道有魚、肉等,然後是甜食或水果、冰淇淋等,最後是咖啡。
用餐時要注意禮節,不要一次要的太多吃不下。在用餐過程中,不要把刀叉弄的叮鐺作響,在吃面條時,用叉子將面條捲起來往嘴裡送,不可用嘴吸,尤其是在用湯時,不要發出響聲。每道菜用完後,要把刀叉並排放在盤里,表示這道菜已用完,即使有剩的,服務員也會撤走盤子。
義大利人喜歡喝酒,而且很講究。一般在吃飯前喝開胃酒,席間視菜定酒,吃魚時喝白葡萄酒,吃肉時用紅葡萄酒,席間還可以喝啤酒、水等。飯後飲少量烈性酒,可加冰塊。義大利人很少酗酒,席間也沒有勸酒的習慣,隨意。

姓名
義大利人的姓名由姓和名組成。在填寫正式文件時,除本人姓名外,要加上父名,有時還得寫母親的姓名,次序是本人的姓、名父名,最後是母親的姓名。

服飾
義大利的衣食住與鄰國法國相似。日常衣著以西服為主,但夾克衫、T恤衫和牛仔褲現已成為國民的常服。平時衣著隨便,但上班時卻很注意裝束打扮。有的飯店規定穿西服必須系領帶,即使在夏天也不準穿襯衫人席,不過穿民族服裝則不受約束。

飲食
義大利菜的特點是昧醇、香濃,以原汁原味聞名,烹任技藝可與法國媲美,而麵食則在法國之上,有400多品種。義大利人的早餐簡單,晚飯是主餐,用餐時間一般很晚。

住宿
義大利人的住房條件與法國相似,只是房租遠低於法國。一般而言,北部義大利人的住房條件優於南方。擁有第二住宅的義大利人不很多。

婚禮
義大利是一個天主教勢力很大的國家,按天主教的傳統,婚禮應在教堂舉行,但現在到市政廳登記結婚的人越來越多。

喪禮
自天主教盛行以來,義大利人死後以土葬為主,各地都有公墓。一般義大利人死後先在教堂舉行簡單宗教儀式,然後將棺木放入已准備好的墓穴。

熱點內容
插花的講究 發布:2025-07-08 09:36:21 瀏覽:38
畫的櫻花樹 發布:2025-07-08 09:36:18 瀏覽:944
酵素櫻花漱口水好用嗎 發布:2025-07-08 09:36:06 瀏覽:888
切花玫瑰肥 發布:2025-07-08 09:23:44 瀏覽:762
花語柔情 發布:2025-07-08 09:20:00 瀏覽:666
啟功墨牡丹 發布:2025-07-08 09:19:53 瀏覽:254
黃樓花卉批發市場 發布:2025-07-08 09:14:17 瀏覽:873
浪花一朵朵第18集 發布:2025-07-08 09:14:16 瀏覽:237
海棠盼兮 發布:2025-07-08 09:08:10 瀏覽:823
尖角玫瑰 發布:2025-07-08 09:07:31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