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玫瑰木吉他價格
1. 怎麼區別吉他的質量問題
於教學和銷售的目的,從5個方面考量吉他的質量是比較方便可行的,即:材料,設計,工藝,手感和音色。只有考察至少這5個方面的特點,我們才可能對吉他有全面而客觀評價.
由於吉他愛好者不了解吉他評判需要從整體性和綜合性上來把握,他們很容易沉迷於吉他的某個細小方面,而看不到全貌。舉例來說,有愛好者可能聽說,好的吉他都有「密而對稱」的條紋,或者,「條紋越密,聲音越好」。於是,愛好者從此就把注意力全用在這些枝節問題上。
材料方面:根據所用材料,吉他可分為各種檔次,基本可以這樣分:全合板吉他(比如很多廉價的亞洲吉他,價格在50美元-400美元);面板為單板,背側板為夾板的吉他(價格在400-2000美元);全單板的吉他(從1000或1100美元起價)
對製作者來說,根陸山寬據木材的硬度,色澤,彎曲度,條紋的疏密,一塊實木面板的成本大約在10美元-100美元。就背板和側板而言,硬度通常是最影響價格的因素。夾層的背板和側板成本通常在8-30美元,實木桃花心木背板和側板在20美元,印度玫瑰木為50-100美元,西班牙柏樹為80-150美元,巴西玫瑰木為400-800美元(巴西玫瑰木很昂貴,原因是對此類出口實行國際禁運)
位高檔古典吉他代理商最近向我透露,上述有關木材價格的信息可能會誤導一些消費者,因為他們看不到各種潛在的成本。說的明白點就是,消費者應該認識到,在採集了木材之後,還必須進行適當的乾燥和老化--這可能需要多年。
正確的乾燥過程將大大增加基本木材的成本。另外,消費者還必須認識到,即便是驚心挑選的木材,也可能有暗藏的暇疵,因而,就可能無法使用。
木材必唯閉須適當地切割並乾燥。大多數製造吉他的木材是通過KILN進行烘乾的(KILN是一種特別設計的烘乾裝置,在加熱和烘乾木材的過程中可以控制濕度。如果在加熱過程中木材的濕度過小就可能開裂)。
KILN烘乾一塊1寸厚的中密度木材大約需要1個月的時間,比如桃花心木;而烘乾玫瑰木或烏木這樣較高密度的木材則需要更長的時間。一些定製吉他的師傅喜歡風干木材,因為他們聲稱自然乾燥的木材聲音會更好。自然乾燥一塊背板硬木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馬德里的製作家felix manzanero使用的木材自然乾燥的時間全部超過30年).
乾燥木材的重要性(無論是烘乾還是風干)是不容低估的。如果木材在製作吉他之間沒有經過乾燥,做成的吉他就會不穩定。當這些木材最終乾燥了的時候,結果可能是吉他琴頸彎曲,或琴體或面板開裂。
吉他的不同部分需要使用不同個性的木材。經驗證明,歐洲白松,ENGELMANN白松和紅松,加利福尼亞紅松適合作面板;巴西玫瑰木,楓木,和某些桃花心木適合做背側板。西班牙紅松或古巴桃花心木適合做琴頸。烏木或玫瑰木適合做指板。
旋扭在價格和質量上差異很大。簡單的鎳制旋扭每套約5-15美元;高質量的黃銅或合金旋扭約15-80美元。手工雕刻的黃金旋扭(比如西班牙的fustero旋扭),每套為250-300美元。
設計方面:設計涉及審美和實用的問題,而審美又涉及吉他的比例和形狀,比如,現代的西班牙式設計的吉他,頂端和底端的長度比例為3:4,腰部與底端的比例為2:3,從12品向上向下為1:1。一把漂亮吉他的設計是遵從這些隱藏的幾何原則的;琴體輪廓,琴頭設計和音空飾圈的形式也都是遵循了經典的設計原則,而這些經典的原則早已深深根植於革列歌-羅馬人的美學和比例理念之中。
做工方面:工藝涉及木工手藝和組裝技術。最近幾年,工廠吉他的工藝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現代化的設備能將吉他的外觀製做的非常完美,足以與最優秀的大師的工藝相媲美。
工廠吉他生產體系與定製吉他體系相比的優勢在於,根據一個優秀的設計方案,可以製造出高質量的吉他,其成本比定製吉他要低。舉例來說,木材切割機可以在1分鍾之內切割出10幾個統一標准和形狀的琴頸,而如果人工切割,一個琴頸可能就會需要1個小時。相反,定製吉他的一個優勢在於,制琴師可以根據木材的特點修改原先的設計(比如面板的厚度或音梁的安裝),從而在理論上可以使特定木材的聲音潛質發揮得最好。
對於外行來說,吉他的工藝水平早亮有時難以鑒別,當然,諸如錯誤的切割,鋸痕,接縫不嚴等毛病可以比較容易看到;而其他的一些問題則比較難以識別,比如,琴頸與琴體的結合是V形連接還是斜形連接等。
大多數的現代吉他都使用催化丙烯酸油漆,這種油漆非常耐用,如果塗層不太厚也不會影響聲音品質。在吉他工廠,上漆工序需要5天。25-50年前,吉他使用硝化纖維漆,由於該類油漆需要的乾燥時間長,而且需要打磨,所以,上漆工序需要幾個星期。最耗時的油漆是法國漆(多數為蟲漆),這種漆需要30個小時,總體上需要4-8周才能完成。上述各種漆外觀不同,且每種都對音質有輕微影響,哪一種「最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優質的法國漆是最昂貴的。
手感方面:一把吉他的手感受多個因素影響,比如,琴頸的角度,琴頸有無彎曲,音品形狀及光滑度,琴碼琴橋的高度。品弦距低的吉他彈起來輕松,但不利於聲音的遠達性和持續性,因此,許多訓練有素指力強勁的音樂會演奏家往往調高品弦距,而這樣的吉他對缺乏專業訓練的演奏者來說彈起來就會不舒服。在大量觀眾面前且沒有擴音設備的情況下的演奏,要求吉他的品弦距要高;而低品弦距的琴更適合錄音或加麥。
在FERNANDEZ音樂節上,我親自為每把吉他調整品弦距,以達到良好的演奏狀態。這種調整至少要動琴碼,使古典吉他6弦在12品的品弦為4豪米,1弦為3-3.2毫米,(腐爛門哥吉他6弦為3.2-3,1弦為2.7-3.0)。另外,我還檢查音品的高度,具體作法是每3品為一組進行比較,然後,如有必要,就重新安裝或打磨。
聲音方面:聲音的質量涉及遠達性,平衡性,持續性,清晰度等,鑒別吉他音質的能力需要數年的訓練。測試吉他聲音最重要的方法是在室各個角度聆聽,而不單單是在吉他的背後。聲音整體都傳遞得很好嗎?高音音量足且清晰嗎?高中低音都平衡嗎?薄面板的吉他可以輕易彈出豐厚的低音,而高音就是個問題。完美的聲音要求面板有足夠的硬度--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
很多人可能都會聽出「好吉他」和「差吉他」的區別,但卻很少有人能感覺到「好吉他」和「優秀之作」的差別。這種鑒賞吉他的能力需要專業知識作後盾,且需要許多年的培養才會獲得。本文所述評價吉他的5個標准只是一些最基本的要求。
最後,需要指出的重要一點就是:價格只是市場需求的體現,而非質量的體現,不同的人會對不同的事物感興趣。我們知道,質量本身並不決定價格,因為吉他必須要有一個招牌,名氣意味著金錢。一把不知名的吉他,它的市場是有限的;另外,一把質量平平的吉他可能由於與某個名人有關而會價格大增。
准確地評價一把吉他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很多評估標准本身就是矛盾的。但無論如何,從長遠來看,質量和價格在某種程度上與製造者的名氣和社會認知度密切相關
2. 推薦一款兩萬左右的吉他!主要玩朋克,搖滾,主音!
朋克用芬達,搖滾(死金,哥特金屬等)用吉普森,主音依班娜比較給力(史蒂文-范專用)...如果綜合就用PRS吧,依班娜是萬能琴,雙單雙拾音更是很給力...但坦液是如果你要是玩死金的話比較首知吃力!買美產PRS Custom24F OR這款吧,2萬1,雙雙拾音器玩重金屬!PRS特殊5檔設計。可選3檔,音色鈕提拉者信消切單!彈solo也ok!
3. 巴西santos玫瑰木與巴西玫瑰木區別
1、santos是巴西國內的一個地名。
2、巴玫不可能賣6900rmb,即使10倍於6900的價格,也只能通過一些國內沒保障的私人作坊買到所謂的巴玫手工琴。除非有些個yy出來什麼巴玫合板=。=我想你不會去買個幾千塊錢的合板琴吧。當然我「大馬泰」除外,4000元的全合板Martin也有,8000多的面單Taylor也有^_^
3、巴玫其實也不過是禁運後被神化了而已,每種聲木都有獨一無二的音色,巴玫或者說玫瑰木的音色是典型的「金屬味」音色,低頻>中頻=高頻的頻段分布特性。木材昂貴不一定是多「好」,因為音色是個很感性化的商品,比如很多人喜歡桃花心的「木味」音色,喜歡它中頻>低頻=高頻的頻段分布特性,但是桃花心比玫瑰木便宜,你不能因此就說桃花心不好,各有千秋,只是桃花心產量比玫瑰木多而已。
4、巴玫價格不菲,而且大牌已經很少有做巴玫琴的了,除非私人定製,價格非常高昂。個人建議你購買數千乃至上萬元的吉他一定要買國際大牌,因為板材乾燥、車間恆濕、面板及音梁的張力預設對吉他的音色和耐用性有決定性影響。國內很少有生產線能保證恆濕,也很難做到板材的適度乾燥。你如果喜歡玫瑰木的音色,其實印玫足以,甚至國外很多琴手和制琴師都更偏愛印玫,除了價廉物美之外,印玫的剛性好,質量穩定,不容易出瑕疵品。一定要比的話,印玫和巴玫對聲波的傳輸反射也就差了5~10%而已,這是儀器測得的數據,而且僅僅是差別,並不是說誰好誰差。
最後,琴的音色很大程度上是面板決定的,背側是修飾和輔助,桶型和國際大牌富有個性化的音梁設計也對音色起了非常大的影響,背側是不是巴玫其實真的是其次的。
4. 求教行家!巴西玫瑰木是製作吉他的上好材料,但是安信有巴西玫瑰木地板,是真的巴西玫瑰木么
我是玩吉他的,我來解釋一下吉他上使用的巴西玫瑰木……
巴西玫瑰木是名貴木材沒錯,而且也確實是高檔吉他才會使用的木料,但是製作木吉他的木料,其生長地、生產年份、木料密度、濕度都很有講究……
而其加工的過程更是復雜,一些價值數萬、數十萬甚至十數萬的吉他上使用的巴西玫瑰木,都是在極其苛刻的條件下自然風干30~50年以上的木料,因其產量小、保存難度大、加工苛刻,所以讓這種木料成為一種極其稀有的吉他製作材料,而其對聲音震動的完美回饋,也讓它成為世界吉他製作大師的寵兒。
而恰好的是,我之前接觸過裝修材料這一塊,不少品牌宣傳的各種木料,一部分是劣質的木料(這是相對於那些極品木料而言),一部分是仿製的木料,實在是可信度不高。
我想,作為一個非專業玩家,恐怕你是分不出巴西玫瑰木、印度玫瑰木的,更不要說那些仿製得惟妙惟肖的假木料。
所以對於僅需300不到每平米的「巴西玫瑰木」地板,我保持懷疑態度。
5. 吉他的價格多少
根據性能不同吉他的價格差異很大。
最劣質的琴被稱為普及琴,價格大約在100餘元。哪種琴對使槐桐跡用者的手感、樂感都是一種極大輪指的破壞。
勉強能鉛並夠使用的琴大概要500-1000元了(膠合木)
單板吉他的價格多在1000-3000元。(實木加膠合木)
純實木的琴估計要萬元以上了
當然,最貴的琴當屬是巴西玫瑰木製造的了,現在已經被禁止生產,價格可達上百萬。
6. 想買一把古典吉他.
最好可以考慮選把面單琴,這樣琴的音量音色音準共鳴手感都和飢能有保證,注意有紅松琴白松琴區森態分,音色是有差別的,相信品牌琴也要去琴行試琴才好決定,如果走運也有可能會有二手琴轉手的,也能選到滿喚春返意的。
7. 手工古典吉他。。價格
您好,希望我可以幫助您!
這個價格有點不真實!
全單板的吉他很貴,手工的更貴。價格基本全部在3000以上 上不封頂!
紅松單板 背側桃花芯木單板 玫瑰木指板的吉他配置算比均衡的了。 市場價在3500左右
如果真按老闆說的 全單 手工 那1700元真的算你撿了便宜了。
但我比較懷疑,畢竟無奸不商啊 可能欺騙你!
比如 1 面單板她非說是全單板的!
2 工廠琴她非說是手工的!
3 你再問他木材是什麼等級的 一般都要是AAA級別的 A越多木材越好!
4 你可以自己鑒定一下,手工琴一般只有製作者的簽名沒有什麼商標廠家等!
5 判斷是否是全單板 方法見下面
木吉他的類別及判斷木吉他是不是全單板
一.三合板吉他
培笑這是木吉他最低的一個的檔次。這類吉他的面板、背側板採用木質較硬的三合板(三合板你知道是什麼吧?)構成。用來做吉他的三合板一般都是:玫瑰木三合板、桃花芯木三合板等。用三合板做出的吉他音色一般,而且沒有什麼發展,一般做練習之用。
二.面單板吉他
面板採用實木製作;背側板依然採用三合板。音色比全三合板的吉他好些。
三.面 背 單板吉他
面敏冊板、背板採用實木製作,側板用三合板,很少有(但是也有)面板、側板用實木、背板用三合板做吉他的。音色又會好一個檔次。
四.全單板吉他
面板、背側板均採用實木製成的吉他,這種吉他音質上要比三合板吉他好的很多,音色渾厚、質感很好而且有發展。而且經過演奏者一段時期的演奏(開聲),它的木材對聲音會更加敏感,音色會越來越好。
五.獨板吉他這是木吉他最高的一個檔次,製作工藝上復雜,保養起來也特別困難。其實也是全單板吉他的升級版,呵呵…… 他就是在製作的時候不是採用拼合工藝,而是整塊木板切割、定型…… 一般是高級的演奏會用吉他才會這么做(價錢上我輩是望塵莫及的)。它從音質、音色、音量上來說是前幾種吉他無法相比的。
如何判定吉他是不是單板
一般利用音孔就可以判斷面板:觀察音孔的內邊緣,如果面板是單板,就會看到木紋自然延音孔內側延伸。 如果看到兩層以上,就是合板的。但如果油漆過深,則不好發現。至於背側板,先觀察背面,然後再通過音孔看內部(與背部同一個點)。內外兩點的紋理應該相稱,如果不相配,就是合板;側板也是這個方法測,但肯定比較費力。另外,如果上了濃重的漆,就不好判斷了。
現在通常看到的情況是,由於面板比較好鑒別,而抵擋面板全單的材料並不貴,因此很少在面板上做文章的,而背側板由於本身材料很貴,因此在這上面做文章的很多。我的一位好朋友,他經營琴行,有次他告訴我他進了一些吉他,材料非常好。我看了一下,面板是cedar全單的,但是背側板讓我懷疑,因為那個價位的吉他不太可能使用到那種木紋的印度玫瑰木。我提出了看法,剛剛開始他不太相信,後來經過多方調查,他所購進的這些吉他背側板全部都是貼木皮的合板。那些材料從表面上看是無法判斷的,兩面的木材紋理一模一樣。大廠商一般不會打這種小主意,名製作家更不會貪這種小便宜,但是對於不是太了解的牌子還是要慎重。
另外一種情況是,廠家用的是單板,而且木紋也像玫瑰木,但實際上卻是其它品種的木材,這種情況也見過。如果要做玫瑰木合板的話木紋一定可以非常漂亮,不會像GI那樣呈現出一般的木紋,因為GI用了實木,不可能用到頂級的實木印度玫瑰木。說它是合板的人不是太外行就是別有用心。
憑借香味判斷有一定的風險,對於生產商來說,他們要在膠水中混入某種接近玫瑰木的香料也足夠蒙蔽比較外行的人。但是任何人工的香味都無法和實木相比,內行的還是可以馬上分辨出來。而且,人工加入的香料不可能持久,而實木的香氣是永久的,除非過了很多年木材表面氧化才逐漸減弱,但是只要稍稍用砂紙磨開表面,香味會立即散發出來。
單憑香氣判斷並不保險,自然乾燥時間夠長,或經過人工乾燥都會使香味減低甚至幾乎沒有,而從另一角度看,氣味比較大反而是一定程度顯示乾燥不充分,手工配拿含琴用多年乾燥的木材,氣味有可能還是很高是另外的原因。
一般工廠或小作坊生產吉他用的側背板原材大慨是4-5mm厚,在木材剛收到時都有較大的氣味(要是把大量玫瑰木材儲存在一個不通風的小房間,因為氣味很大,人是不能長時間逗留在這房間,要是還有紅松的話,昆蟲老鼠也不會有),價格不高的單板琴因成本問題,是不可能以長時間人工乾燥來處理木材,一般都要輔以人工乾燥,將含水率降至6-8%,木材會有一定幅度的收縮,這之後會存放乾燥房一段時間,把含水率維持於8-12%一定時間,木材大致會比較穩定,而氣味亦會變得較淡,在側板彎曲過程是需要加熱處理,亦會再進一步把氣味減低,而現在常用的印度玫瑰木只是一個統稱,實際在印度尼西亞,緬甸,斯里蘭卡,非洲都有同類木材,經驗中,印度產的氣味似乎較其它地方的大,但並不代表質量也較高,從聲音來考慮,其中斯里蘭卡及非洲有些品種可能更好,它們顏色較深,材質也更細密一點,即使在新材時,氣味也並不大,由於原材是4-5mm,經過乾燥收縮後,大致稍加處理已達到所需厚度,所以氣味都不會太大。
而手工琴所用的材料,一般原材都較厚,由於原木材在乾燥過程中變型幾乎是必然的,個體制琴師傅的生產量是不可能有大型的定型機器,而且生產量太低,送到專門的木材處理廠去處理也是費時失事,只好把材料的尺寸打富裕點(也是他們的木材成本會較工廠為高的其中一個原因),以便修正,由於沒有或只有極低的加熱處理,而木材刨削也多,氣味會稍大,但一段時間後亦會變得若有若無。有個別制琴者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木材,氣味仍然比較大的,多他們以原木(log)或方塊(block)狀態儲存木材,在製作前再治材,那氣味是會比較高。
我覺得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彈和聽,在一般情況下,一把合板琴的聲音是無論如何也比不過單板琴的,同時,一把聲音不好的單板琴我們也沒有必要去購買。就目前的一般技術而言,好琴一定都是單板琴,但單板琴未必都是好琴。如果有朝一日誰用新材料製作出聲音優於單板琴的好吉他,那麼單板琴就可能只剩下古玩收藏的價值了。
合板琴一定比不上單板琴只是一般常理,在相同品種(比如玫瑰木單板比玫瑰木合板)那是很少有例外,但要是桃木單板側背的古典吉他便不一定比得上良好製作的玫瑰木合板側背吉他,玫瑰木單板側背也不一定便必然強於巴西玫瑰木合板側背(但這種材料現在是恐怕不再存在),這方面要小心,別買琴時只考慮是不是單板,但在面板上,不管同不同種,倒絕少有合板可接近單板的聲音。
以上內容是指其他任何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單就木材的單板與否而區別好壞,實際上根據所用的木材、木材自然風乾的時間、製作者的設計、製作工藝等等,所製作出來的吉他是各有優劣的。詳細說來偶就不是特別特別懂了。呵呵……
吉他是一輩子的事~~是陪伴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炫耀的工具!
8. 玫瑰木吉他多少錢
樓主您好,玫瑰木主要分為很多很多的種類,當然和吉他一樣分低檔吉他、中檔吉他、和高檔吉他,玫瑰木的價格也是潮起潮落,有的玫瑰木是用來做背板,有的是用來做指板各有各的用途,一般來說的話玫瑰木最最便宜的也就是100多,但是貴的話就是巴西玫瑰木了肯能一把吉他要幾萬到十幾萬價格不等,因人而異,所以樓主要是想買那種的話,還要看看樓主的經濟和愛好來選出自己最喜歡的琴
9. 一把吉他,大概多少錢
吉他由於材質和工藝的差別,價格100多元到十多萬不等!
初學吉他,我覺得才經濟能力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的買好琴。
1:如果經濟不寬裕,可以買國產的工藝過得去琴,圖個手感和音準,音質就談不上了!我覺得星臣的吉他還行,300元-500之間。
2:如果經濟尚可,可以國外品牌的吉他,哪怕是由國內代工的,但是要打上品牌的標志,那就意味著符合了人家的標准,是可以放心買的!
比如勇士的D10ST,在1000元左右!
3:如飢梁果家裡有錢的話,那就可以考慮買一把德國產的lakewood,價格在4萬左右。或者美國的馬丁(MARTIN),我見過一把馬丁的D28,兩萬多,聲音的確不錯!
吉他的樣式,結構和材質
吉他有基本結構,有全合板(全部鬥士三合板),面單(面板是單指戚層板),全單(全部單層板之分)依次高檔!
樣式有A型,D型, J型等這里不再詳述,初學你就用D型吧!大家都在用
材質有雲杉,玫瑰唯肢陵木,桃花心木,沙比利等等!
看看潘尚文的《彈指之間》,你就能明白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