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鳥特點

牡丹鳥特點

發布時間: 2023-05-20 16:54:39

牡丹鸚鵡是什麼樣的

牡丹鸚鵡屬鸚鵡目,鸚鵡科,又叫情侶鸚鵡、蠟嘴鸚鵡。

牡丹鸚鵡的體色十分艷麗,原產地在非洲,是國外一種常見的籠養觀賞鳥。後來也被我國引入,在動物園中展出,受到了人們的歡迎,現已成為家庭飼養的觀賞鳥。

牡丹鸚鵡體長約14~18厘米,也屬一種小型鸚鵡,尾短而圓,眼睛周圍有一白圈,頭部呈紅色、灰色、棕色或黑色,嘴呈紅色。

牡丹鸚鵡在我國分兩個類型:黑頭牡丹鸚鵡,其體長約14厘米,嘴紅色,眼及蠟膜為白色,頭部黑褐色,頸部有赤黃色的環帶,上胸橙紅色,背與翼為綠色,但翼端為黑色,尾羽綠色,腳灰色;棕頭牡丹鸚鵡,其頭部為棕褐色,故名棕頭牡丹鸚鵡。尚有紅頭、黃頭等品種。

野生牡丹鸚鵡常棲息在熱帶叢林中,它們喜歡集體活動,主要以各種植物種子、水果及漿果為食,故對農作物有害,也致使人們捕捉、驅趕它們。由於牡丹鸚鵡羽色艷麗,人們常捕捉後飼養觀賞,致使野生牡丹鸚鵡數量日益減少。

⑵ 牡丹鸚鵡的形態、生活習性和飼養管理有什麼特點

牡丹鸚鵡也叫情侶鸚鵡、黑頭鸚鵡、蠟嘴鸚鵡等。在分類學上隸屬於鸚形目、鸚鵡科、情侶鸚鵡屬。野生原始種計有9種,除一種分布於馬達加斯加島外,其餘8種分布於非洲坦尚尼亞、烏干達、衣索比亞、蘇丹等地。

形態:體長為16厘米左右,體重40~50克。嘴紅色,虹膜黑褐色,頭部顏色有紅、灰、黑三種,眼周及蠟膜呈白色,頸部有赤黃色的環帶,上胸橙紅色,背部和翼綠色。翅覆羽及飛羽翠綠色,翼端黑色。尾短圓,呈綠色。腳為對趾型,灰色。雄鳥身體較雌鳥細長,雌鳥的體形比雄鳥大。雄鳥頭小頸粗,前額較突出。雄鳥的骨盆較窄,雌鳥骨盆較寬。牡丹鸚鵡經過人工飼養,已經培育出100餘個品種。

生態:棲息於熱帶叢林及草原中,常集群生活。鳴聲嘈雜,雙翼鼓動迅速。但飛翔距離不遠。以植物的種子、果實、嫩芽為食,尤喜食各種甜漿果。營巢於樹洞、建築物的裂縫或岩石的縫隙內。喜歡咬剝樹皮、樹葉,並將它撕碎後墊入巢內。每窩產卵4枚左右。雙親共同孵化18天左右出雛,兩性共同哺育1個月後出巢。

飼養:選用金屬籠,大小如金絲雀籠。飼料主要是稻穀、粟子、碎玉米、黍和小米以及麻籽、葵花籽、花生米等。但油脂飼料不能喂得太多,否則會引起脫羽。青綠飼料是青菜、蘋果等。青菜不能缺少,供應不足會產下不受精的卵,有時還會造成啄羽現象。冬季和繁殖季節可適當增加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以提供足量的能量,但要防止得肥胖症。通常可把稗子、稻穀、粟子按3∶2∶2的比例混合喂給,還應加喂麻籽、葵花籽、牡蠣粉、青菜和水果。做好清潔衛生,及時清理糞便,每周清洗籠子1~2次。籠底應鋪細沙。飲水要清潔,經常供水浴。飼料要及時添加,供給的青菜、水果要新鮮,吃剩的青菜、水果要及時取出,同時要保證飼料不霉變。除了換羽期,牡丹鸚鵡可常年產卵。一般雌鳥一年可產卵3~5窩,每窩產6~8枚,孵化期在17~19天。在整個孵化過程中,雄鳥堅守在巢外看護並飼喂雌鳥,雌鳥只是在吃食、飲水和排糞時才出巢。雛鳥出殼後需經35~40天才離巢,離巢後仍需親鳥飼喂2周後才能獨立生活。可自製一個80厘米×60厘米×40厘米的鳥籠用於繁殖用。鳥籠需用12號的鉛絲編制,網眼的直徑不得超過2厘米,以防鳥鑽出飛走。內放一個20厘米×16厘米×16厘米大小的人工巢箱,箱的前面開一直徑為6厘米的圓形出入口,口下設一木台,供鳥進出時蹬踏。巢箱木板要厚實些,底部留3~5個直徑為0.5厘米的圓孔,以便於通氣和排出多餘的水。大籠成群飼養容易繁殖,高3米、長3米、寬2米的籠舍,可飼養20對。籠內多設棲木縱橫交叉,供鳥攀爬棲息。用硬木製成,長20厘米、寬16厘米、高25厘米的人工巢箱,1/3處開6厘米直徑的洞。洞口有小台板供進出,人工巢箱裡面可分上下層,下層鋪3毫米厚的乾燥木屑。巢箱掛在高處,並供乾草,由鳥自己銜入墊巢。也可用粗毛竹橫掛,每節竹筒打一個洞供築巢。總之,巢箱要多於飼養的對數。繁殖期間,盡量減少干擾,少驚動。飼料增加骨粉、鈣粉、多種維生素和雞蛋、玉米粉合成的粉料。雌雄鳥自由配對後,相親相愛,互相理毛餵食,完成交配後產卵。雛鳥出巢後,雙親繼續飼喂10餘天即可分籠,讓親鳥繼續繁殖第二窩。

⑶ 牡丹鸚鵡的特點,性格,愛好,是不是有超強的記憶力

見題回答,這么大的瀏覽量,一定高人很多,俺也湊湊熱鬧說幾句,說的不對的地方,您多擔待。實話實說,您這問題有點大,其實這樣的問題可以在《網路》上查到的,如果想真正了解牡丹鸚鵡的習性最好還是養一隻或者一對,老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還是要親口嘗一嘗的。牡丹鸚鵡作為外來物種,引進時間不長,牡丹鸚鵡非常漂亮,有十幾個品種,牡丹鸚鵡抗病能力強,也比較耐粗糧,只要保證食物和水的供應飼養還是比較簡單的。不在乎加不加分,鳥友討論說錯莫怪。

⑷ 藍閃牡丹鸚鵡有什麼特點

費氏鈷藍色牡丹鸚鵡長約15cm,體重42~58g。頭稍大,頸短,喙紅色,頭的其餘部位顏色略淡;頸側和喉部趨於淡黃色和粉紅色。胸部紅褐色,下胸和腹部黃綠色;背、兩翼和尾深綠色;尾上覆羽深藍色。眼圈白色。

野生的牡丹鸚鵡,生活在熱帶叢林中,常集大群生活,一般在樹洞中營巢繁殖。以各種植物種子、水果和漿果為食,並常集群危害農作物。由於這種鳥的羽色艷麗,常被人們捕捉飼養,致使野生的數量越來越少。

牡丹鸚鵡性情兇猛,以強欺弱,發情的雌鳥更為突出,叫聲大而雜,有時雜訊擾人,還向其它鳥發起進攻。這時如果將雌鳥與雄鳥配對繁育,則鳴聲銳減,性情好轉,所以飼養牡丹鸚鵡以成對為佳。

不易憑肉眼分辨,以測試最為准確,其次由有經驗人士觸摸尾端小骨的位置,,開則為雌,狹則為雄,准確性達百分之九十,其他憑外表及行為判斷,皆不可靠。

春天,一月至四月,,為繁殖期,下蛋四至六枚,每隔一天一枚,孵化期21至23天,孵化後約40天可離巢,自行覓食,於第一次換毛後,八個月進入成熟期,滿周歲進入生育期,一年可有一至三胎。

因為母雀比較凶,故選年紀大一的雄雀匹配比較容易成功,繁殖最好避免與其他不同種之愛情鳥雜交,以免影後代帶有不良因子,誕下不孕或有缺陷的後代。其實同種中已有多種不同色彩的品種,可隨意交配產生新的顏色,不必與其他種如桃臉,黑臉等雜配。

牡丹小鸚在築巢時喜用喙將草或築巢物料搬回巢中,有別於桃面小鸚喜將物料藏在羽翼底下,帶回巢箱中。築巢物料用抹手紙,,恐防乾草生蟲及回潮,對小鳥健康有影。



⑸ 牡丹鸚鵡的特點,性格,愛好,是不是有超強的記憶力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愛情鳥。屬鸚形目,鸚鵡科,計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牡丹鸚鵡在我國飼養共有3個類型:即黑頭牡丹鸚鵡、紅牡丹鸚鵡和黃頭牡丹鸚鵡。牡丹鸚鵡體長一般在15厘米左右,體重40-50克。喙紅色,眼及蠟膜白色。頭部黑褐色,頸部有赤黃色的環帶。上胸淺綠色,背部和翼為綠色,翼端呈黑色,尾綠色,腳灰色。另有棕頭牡丹鸚鵡,頭部棕褐色,俗稱棕頭牡丹。
野生的牡丹鸚鵡生活在熱帶叢林中,常集大群生活,一般在樹洞中營巢繁殖,以各種植物種子、水果和槳果為食。在南方,該鳥常螞桐尺集群危害農作物及果園,遭到當地農民驅趕。由於這種鳥羽色艷麗,常被捕捉飼養,致使野生數量越來越少。牡丹鸚鵡一年中除炎熱的夏季外,其他季節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鳥每窩產蛋6-8枚,孵化期約19天。孵化過程中,雄鳥堅守在巢外看護並飼喂雌鳥,而雌鳥除取食、飲水和排糞時外出外,始終堅持孵化。雛鳥出殼後由親鳥飼喂,35-40天方能離巢,50天左右才獨立生活,6個半月達到性成熟。牡丹鸚鵡適宜結群飼養,其籠舍面積可依飼養展覽需要適當安排,並需有適宜的露天場地供其運動。春、夏、秋三 季,宜有適度的光照。北方冬季應保持在15~22℃。其籠舍可圍以細鉛絲網,或用厚玻璃加以圍隔。家庭中飼養少量(1~5對),可用木箱改裝,一面是裝適宜的金屬網,精心飼養,即能獲得較好的玩賞及繁殖效果。飼養籠舍需墊清潔的細沙,供其採食也有利清潔。籠內設足夠悶高粗度適宜的棲架,有利運動和休息。
人工飼養環境中的牡丹鸚鵡,可飼以多種飼料,如餅干、麵包、饅頭、米飯、青菜、多種水果等。公園或動物園內大量飼養,可用虎皮鸚鵡混合粒料為主要飼料,同時飼予足量的青菜及水果,即可順利達到繁殖。育雛期間加飼熟玉米粉70%,熟雞蛋28%,骨粉2%的混合濕粉料。有利雛鳥正常成長。多種野生青草及蒲公英等,均為牡丹鸚鵡的理想青綠飼料。牡丹鸚鵡以各種植物種子、水果和漿果為食。可成對或成群籠養,為避免鸚鵡咬壞籠子,應採用鐵絲網籠。未發育成熟的雛鳥可養在一個大籠內,一般1立方米不超過15隻。繁殖用的籠子應掛一個有相當於5隻鸚鵡體積的巢,可用三合板或或比較厚實的紙板做,以防止它撕咬逃跑,鳥巢可在自己覺得合適的位置開一個直徑5~8厘米的孔。不論群養籠還是繁殖籠,除在籠體的後部裝鳥巢,籠內還要准備棲杠1根,水浴器1個,食、水罐各1個。食物主要以穀子和稗子為主;還要喂些麻籽或蘇子、蔬菜、骨粉、牡蠣粉。
應該注意的是,牡丹鸚鵡喜歡嘰嘰喳喳的吵鬧,如果家中有病人或心臟不好的人可不選擇這種鳥飼養。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屬鸚形目,鸚鵡科,計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我國常見的有黑頭牡丹鸚鵡和棕頭牡丹鸚鵡兩種..
牡丹鸚鵡經過7個月左右的飼養,都可以進行配對上窩進行繁殖了。

牡丹鸚鵡一年中除炎熱的夏季外,其它季節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鳥每窩產蛋6-8枚,孵化期約19天。孵化過程中,雄鳥守在巢外看護並飼喂雌鳥,而雌鳥除取食、飲水和排糞時出窩外,其餘全部時間始終堅持孵化。雛鳥出殼後由親鳥飼喂,35-40天方能離巢,50天左右才可獨立生活,6個半月達到性成熟。繁殖的方法:
第一, 配對。1 雄1雌放同一籠內。
第二, 安窩。使牡丹鸚鵡有產蛋、孵化的場所。
牡丹鸚鵡的窩為兩層,在上層應放一些碎木屑等物。木屑是為了讓牡丹鸚鵡在窩內孵化時「磨牙」用,防止牡丹鸚鵡用喙咬窩或咬其它木質結構造成損失。

窩安放的位置;窩要安放在籠的側面,左側右側都可,但一定要在上方,開口向里,觀察門在外,這樣便於觀察。
牡丹鸚鵡母鳥第一窩一般產2-3個蛋,若營養好、管理得法有時也可產4-5個蛋,頭窩蛋的孵化率一般為70%左 右。籠內最好放一小塊燒過的蜂窩煤塊供鳥食用。蜂窩煤經過高溫後達到了消毒的目的,消過毒的物質鳥吃後不易生病。另外,煤塊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既省錢,又可補充鳥體對某些營養成分的需要。鳥舍應放在環境安靜,無干擾的地方,不要有雜音,不要有環境污染,注意空氣流通、新鮮。
繁殖牡丹鸚鵡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不過,很多人還是認為這事有點難度,至少已經不止一次的聽說有人認為牡丹根本不能在家庭飼養條件下繁殖,現在就把繁殖牡丹中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說一下:
選種的時候最好不要在養鳥人那裡購買所謂的「一對」鳥。這里的一對很多時候只是輪碼他們所配的同色的兩只,特別是在購買一些稀少顏色的時候,這樣的兩只很可能是同一窩的鳥,甚至連性別都可能相同~~想想這樣繁殖的後果!買鳥的時候可以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組合,不一定非要同色,蘭色配綠色的,後代出現了深綠色和黃綠色兩種,如果你只是自己養著玩的話,這樣最好了,很快你的鳥舍中就會出現很多種顏色的鳥,這應當是每個愛鳥者的樂事;但是如果你為了繁殖出售的話,還是注意純色問題吧。

關於如何選擇父母代種鳥的問題,大家可以使用:桃臉牡丹鸚鵡遺傳計算器
牡丹鸚鵡一般一次生3-5顆卵,但是頭幾顆卵雌鳥是不會立刻孵化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千萬別認為這是雌鳥棄卵,也不要隨便打開巢箱觀察,他們的孵化時間是以最後一顆卵產出後孵化開始算起,一般在28天左右,以隔一天產一個卵算,他們的實際孵化期要一個月多一些,而在後期雛鳥快出殼時,雌鳥的孵化又會顯的漫不經心,這可是要出殼的徵兆,如果你認為這是雌鳥棄卵的話,那可是大錯特錯了!還有就是巢箱里要多墊些鋸末,至少要10厘米厚,而且巢箱要足夠大,我的巢箱是30*28*28的規格,如果你用虎皮的小巢箱繁殖牡丹的話,恐怕不容易成功。
繁殖期間要注意不要缺青菜,用黃瓜和油菜效果不錯,菠菜很容易失水乾枯的,而且鳥也不太喜歡吃。
牡丹鸚鵡在孵化時最好不要驚動雌鳥,其實你也不需要驗蛋,想想驗蛋後你能做些什麼呢?如果非要打開巢箱,也一定要在白天,如果在傍晚的話,那麼後果很可能是導致雌鳥一夜不入巢。 [編輯本段]牡丹鸚鵡雌雄的鑒別 1、頭型:雄鳥頭型為背兒頭、頭尖、並且頭稍小。雌鳥頭型為扁平、圓滑、頭純圓,與雄鳥比較頭稍大。
2、體型:雄鳥體瘦、毛緊、好動、性凶,眼圈距頭頂距離 較遠,眼顯小。 雌鳥體較胖、毛稍松,不太好動,眼圈距頭頂距離較近,眼顯大 。
3、卧杠姿態:雄鳥在棲杠上為立勢、昂首挺立,並且顯矯健。雌鳥卧杠為伏卧式,趴在棲杠上,溫順。 4、觀看尾羽尖:雄鳥的尾羽尖為尖型,雌的尾羽尖分叉為W型。 雄鳥尾羽形狀為V型。
5、用手摸泄殖腔:雄鳥的泄殖腔表現恥骨間間距小、並表現有興狀突起(即尖狀物)。 雌鳥的泄殖腔為兩恥骨之間間距大,尤其成鳥一中指可以伸進, 並且扁平,無突起狀,此法鑒別特別准確,經驗豐富者從小鳥即可無誤的進行辨別雄雌.

⑹ 牡丹鸚鵡的品種特點 牡丹鸚鵡雌雄辨認

牡丹鸚鵡 亦稱情侶鸚鵡、愛情鳥。屬鸚形目,鸚鵡科,計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 牡丹鸚鵡 在中國飼養共有3個類型:即黑頭 牡丹鸚鵡 、紅 牡丹鸚鵡 和黃頭牡丹鸚鵡。牡丹鸚鵡體長一般在15厘米 左右 ,體重40-50克。喙紅色,眼及蠟膜白色。頭部黑褐色,頸部有赤黃色的環帶。上胸淺綠色,背部和翼為綠色,翼端呈黑色,尾綠色,腳灰色。另有棕頭牡丹鸚鵡,頭部棕褐色,俗稱棕頭牡丹。

外形特徵

牡丹鸚鵡體長一般在15厘米左右,體重40-50克。喙紅色,眼及蠟膜白色。頭部黑褐色,頸部有赤黃色的環帶。上胸淺綠色,背部和翼為綠色,翼端呈黑色,尾綠色,腳灰色。

另有棕頭牡丹鸚鵡,頭部棕褐色,俗稱棕頭牡丹。

品種特點

牡丹鸚鵡有情鳥之稱,國內現有9個品種,為較珍貴的人工繁育鳥。常見的品種有琉璃腰牡丹鸚鵡(棕頭牡丹鸚鵡)、黃領黑牡丹鸚鵡(黑頭牡丹鸚鵡)、金紅桃牡丹鸚鵡(桃臉黃牡丹鸚鵡)、小櫻哥牡丹鸚鵡(桃臉綠牡丹鸚鵡)及藍牡丹鸚鵡等品種。

牡丹鸚鵡由於可人工繁育,羽毛艷麗,所以深受養鳥者的喜愛。一年可以多次繁殖,一般3~5窩,每窩產蛋4~6枚,又可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琉璃腰牡丹鸚鵡產於非洲的坦尚尼亞,體長14厘米左右,背翼、下腹、胸部為深綠色,額紅色,咽喉黃橙色,頸及上胸為淡黃橙色,腰為深藍色,尾羽外側有藍、綠、黑色羽,嘴紅色,腳灰色,眼周裸露有白色眼環。

小櫻哥牡丹鸚鵡產於非洲南部,其羽色主體為綠色,前額與頭為紅色,顏面及胸部為淡桃色,腰及上尾為藍色,顏色較艷麗。

金紅桃牡丹鸚鵡產於非洲中部,羽色以鮮黃色為主,冠紅色,頭和頰為粉紅色,腳、嘴為黃色,尾部發白,顏色艷麗。

藍牡丹鸚鵡是一種改良品種,其大小與 其他 牡丹鸚鵡相差無幾。羽色以藍色為主,頭部淡黑色或黑灰色,頸、胸、上腹為白色或褐色,嘴為淡桃紅色,腳為灰色,眼周具白色肉環。因改良程度不同,也會出現後代羽色不鮮明、藍的程度差、色澤不佳等現象。目前藍黑頭牡丹鸚鵡價格最高,純種售價可達上千元一對。

牡丹鸚鵡性情兇猛,以強欺弱,發情雌鳥更為突出,叫聲大而雜,有時雜訊擾人,還可向其他鳥進攻,這時若將雌鳥與雄鳥配對繁育則鳴聲銳減,性情好轉,所以飼養牡丹鸚鵡以成對為佳。

初養者可養棕頭牡丹鸚鵡和桃臉黃牡丹鸚鵡,以少為佳。如果家中有病人或神經衰弱者,最好不養,以免因鳥的吵聲而影響病人康復。

如果以經濟收入為目的而飼養牡丹鸚鵡,最好安排在農村或較偏僻的地方飼養,以防嘈雜聲影響他人。為取得最佳效益,可每養30對棕頭牡丹外鸚鵡配15對桃臉黃牡丹鸚鵡,目的是逼桃臉黃牡丹鸚鵡下蛋,而讓棕頭牡丹鸚鵡代孵(保姆鳥)。

雌雄鑒別

1、頭型(看):雄鳥頭型為背兒頭、頭尖、並且頭稍小;雌鳥頭型為扁平、圓滑、頭純圓,與雄鳥比較頭稍大。

2、體型(看):雄鳥體瘦、毛緊、好動、性凶,眼圈距頭頂距離較遠,眼顯小; 雌鳥體較胖、毛稍松,不太好動,眼圈距頭頂距離較近,眼顯大 。

3、卧杠姿態:雄鳥在棲杠上為立勢、昂首挺立,並且顯矯健;雌鳥卧杠為伏卧式,趴在棲杠上,溫順。

4、尾羽尖(看):雄鳥的尾羽尖較尖,為V型;雌的尾羽尖分叉則為W型。

5、泄殖腔(摸):雄鳥的泄殖腔表現恥骨間間距小、並表現有興狀突起(即尖狀物); 雌鳥的泄殖腔為兩恥骨之間間距大,尤其成鳥一中指可以伸進, 並且扁平,無突起狀,此法鑒別特別准確,經驗豐富者從小鳥即可無誤的進行辨別雄雌。

關於牡丹鸚鵡的相關信息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給我留言哦,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⑺ 牡丹鸚鵡是怎麼樣的品種

牡丹鸚鵡屬於中型鸚鵡類, 體長平均375px 左右,體重40~50g。頭稍大, 頸短, 嘴短、寬且呈鉤狀, 嘴紅色, 虹膜黑褐色, 頭部顏色有紅、灰、黑3 種, 眼周及蠟膜呈白色, 頸部有赤黃色的環帶; 上胸橙紅色, 背部和翼綠色, 翅覆羽及飛羽翠綠色, 翼端黑色; 尾短圓, 呈綠色; 腳為對趾型, 灰色。野生牡丹鸚鵡棲息於熱帶叢林及草原中, 常集群生活。鳴聲嘈雜, 雙翼鼓動迅速, 但飛翔距離不遠。以植物的種子、果實、嫩芽為食, 尤喜食各種甜漿果。牡丹鸚鵡在食性上屬於硬食鳥, 它們都有1 個短而厚實的嘴, 食時常咬剝開堅硬的種子外殼, 食取種仁, 一般不是將種子整粒吞食。營巢於樹洞、建築物的裂縫或岩石的縫隙內。喜歡咬剝樹皮、樹葉, 並將其撕碎後墊入巢內。馴養的牡丹鸚鵡除了換羽期, 可常年產卵。一般雌鳥1 年可產卵3~5 窩, 每窩產蛋4~8 枚, 孵化期17~19 天。在整個孵化過程中, 雄鳥堅守在巢外看護並飼喂雌鳥, 雌鳥只是在吃食、飲水和排糞時才出巢。雛鳥出殼後需經35~40 天才離巢, 離巢後仍需親鳥飼喂2 周後才能獨立生活, 自己啄食。繁殖期間, 盡量減少干擾, 少驚動。飼料增加骨粉、鈣粉、多種維生素和雞蛋、玉米粉合成的粉料。雌雄鳥自由配對後, 相親相愛, 互相理毛餵食, 完成交配後產卵。雛鳥出巢後,雙親繼續飼喂10 余天即可分籠, 讓親鳥繼續繁殖第2窩。

⑻ 牡丹鸚鵡有什麼特點

牡丹鸚鵡又稱情侶鸚鵡、蠟嘴鸚鵡。
原產於非洲,引進我國後現已飼養繁殖成功,並培育成了許多類型,目前我國飼養的主要有黑頭、紅頭、黃頭和棕頭4個類型腔旁,其嘴均為紅色,頸及上胸為橘黃或橘紅色,頸部帶有赤黃或赤紅色環帶,背及翼綠色,伍李橡尾羽艷綠色,間或帶擾或有藍、黑等不同色彩條紋。成鳥體長約15厘米。雌、雄羽色相同,雄鳥略小。

⑼ 牡丹鸚鵡怎麼分辨雌雄,有什麼特徵么

可以通過對比泄殖腔來辨別,雄鳥的泄殖腔表現恥骨間間距小、並回表現有興狀突起(即尖狀答物)。雌鳥的泄殖腔為兩恥骨之間間距大,尤其成鳥一中指可以伸進,並且扁平,無有突起,此法鑒別特別准確,經驗豐富者從小鳥即可無誤的進行辨別雄雌。

我國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成員國,在該公約附錄二中牡丹鸚鵡列在其中,在我國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也明確地把鸚形目鸚鵡型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前《公約》中共有3.5萬多種動植物,其中動物物種4000多個。

熱點內容
花卉畫怎麼畫 發布:2025-07-27 23:41:59 瀏覽:55
女生紋身荷花 發布:2025-07-27 23:25:56 瀏覽:697
新百合族2 發布:2025-07-27 23:20:08 瀏覽:281
魚腸養蘭花 發布:2025-07-27 23:19:29 瀏覽:954
金邊玫瑰有苦味 發布:2025-07-27 23:18:30 瀏覽:549
櫻花之靈1 發布:2025-07-27 23:07:30 瀏覽:448
科大七夕 發布:2025-07-27 23:05:29 瀏覽:195
七夕灕江 發布:2025-07-27 22:57:13 瀏覽:299
櫻花回血局限 發布:2025-07-27 22:50:04 瀏覽:198
明情人節 發布:2025-07-27 22:31:03 瀏覽: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