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三願賞析
A. 求《玫瑰三願》詞分析 急~
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對於那些已掌握了西洋作曲技巧、力求以藝術報效祖國版的作曲家們來說權,如何運用西方技術理論創作中國人自己喜愛的音樂作品是他們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況且,從技術理論上升到創作實踐並非易事,若想有所突破就是更難上加難了.盡管當時產生了一大批音樂作品,可是從音樂本體的角度審視,真正能夠做到具有一定藝術水準的卻是屈指可數.的確,一部優秀的音樂作品不僅要有健康的思想內容,積極向上的精神信念,還要把詞、曲、伴奏等眾多音樂本體要素完美地結合到一起.黃自的《玫瑰三願》便是這樣一部具有相當藝術價值的成功之作.
B. 玫瑰三願用什麼顏色表達這首歌的感受
彩色的。《玫瑰三願》是一首由小提琴協奏、鋼琴伴奏的抒情獨唱曲,是黃自先生代表性歌集《春思曲》中的一首代表之作,由近代著名的詞學大師龍七作詞,《玫瑰三願》在我國音樂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用色彩來表達對玫瑰三願這首歌曲的感受,我認為是彩色的,玫瑰花這一詞彙看似重復,但細細品味卻感覺增強了句子感嘆性的色彩,具有感嘆句「主情」的特徵,而「青春一餉」是滿懷希望的,也是熱烈又富有活力的,更是智慧和寧靜,又是開心和愉悅難過和悲傷,所以它應是五顏六色,是彩色的。
C. 玫瑰三願 三願指什麼
1、我願那,妒來我的無情風雨莫吹打。自
2、我願那,愛我的多情遊客莫攀摘。
3、我願那,紅顏常好不凋謝,好教我留芳華。
《玫瑰三願》是一首由小提琴協奏、鋼琴伴奏的抒情獨唱曲。在這一獨唱曲中,黃自先生做到了使音樂的意趣、節奏、句法等等一一與歌詞吻合,毫釐不爽的效果,同時還利用和聲、伴奏將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3)玫瑰三願賞析擴展閱讀:
《玫瑰三願》創作於1932年6月,當時中國社會正處於戰亂時期,社會動盪,矛盾十分尖銳。淞滬之戰結束後,國立音專教師龍七到校園上課。
看到校園內遍地凋零的玫瑰,心中感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詞,黃自先生隨後譜成了曲。歌麴生動描繪了一位柔弱,不甘命運安排的女子憧憬美好未來,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愛。
D. 玫瑰三願 指什麼
第一願激動難抑:「我願那妒我的無情風雨莫吹打」,彷彿被摧在即。第版二願柔腸百轉:「權我願那愛我的多情遊客莫攀摘」,字字無奈;第三願急切悲愴:「我願那紅顏常好不凋謝」。情達頂點,音至旋律最高處。「不凋謝」三字減弱漸慢,直跌低音區,托出哀婉不盡的懇求:「好叫我留住芳華。」至此,一個以凄美開篇、雋永結尾的人生詠嘆,漸行漸遠,飄然而去。
E. 《玫瑰三願》這首藝術歌曲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屬於藝術歌曲。
運用五聲音階創作旋律,即體現了古樸高雅的藝術特點,又有強烈的民族特點。
抒發了滿腔凄涼與哀怨。
F. 玫瑰三願,有送別之情嗎
玫瑰三願,有送別之情。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中國藝術歌曲玫瑰三願的淺析2300字摘要:玫瑰三願是由黃自先生作曲,龍七先生作詞的一首中國藝術歌曲。歌曲將玫瑰花描繪成一位妙齡的少女,作者心痛她,加以送別。
G. 玫瑰三願詞曲作者
《玫瑰三願》由龍榆生填詞,黃自譜曲,是2000年張權的音樂作品,收錄在《世紀歌典VOL.2.三四十年代》專輯中。
龍榆生,江西萬載人,名沐勛,晚年以字行。在家族中行七,故又自稱龍七。別號忍寒居士、風雨龍吟室主、荒雞警夢室主等,40歲後又自署籜公,1948年後又名元亮。20世紀最負盛名的詞學大師之一,早年師從黃侃、陳衍和朱祖謀等名師習詩詞及文字音韻學,後遂終身致力於詞學研究。
黃自,字今吾,江蘇川沙人,畢業於耶魯大學,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其熱心於音樂教育事業,培養了許多優秀音樂人才,是中國早期音樂教育影響最大的奠基人,代表著作有《熱血》、《九一八》、《點絳唇》等。
專輯介紹
《玫瑰三願》這首歌的詞作是在1932年「一二八」淞滬戰爭期間的上海。那時東北已經淪陷,日本在上海集結了軍艦和飛機,海軍陸戰隊和武裝日僑也已經集合在了租界內,到了1月28日的夜裡,日軍向閘北中國駐軍發起攻擊。彼時的上海人心惶惶,同濟大學和復旦大學都遭到了轟炸,甚至有人認為那時「國亡即在」。
戰爭期間,上海音樂專科學校里依舊在舉辦音樂會,龍榆生在幕間休息的時候走出劇場,看到欄桿下的玫瑰花已經開始凋謝。短暫而熱鬧的幕間,無人問津的敗花,還有孤獨地看向這一切的詩人。花落的無助、美好逝去的落寞和戰爭危局的迷茫,催生了這首《玫瑰三願》的詞作。
H. 玫瑰三願你認為是什麼顏色
我認為玫瑰三願是彩色的。
玫瑰花這一詞彙看似重復,但細細品味卻感覺增強了句子感嘆性的色彩,具有感嘆句「主情」的特徵。而「青春一餉」是滿懷希望的,也是熱烈又富有活力的,更是智慧和寧靜,又是開心和愉悅難過和悲傷,所以它應該是五顏六色,是彩色。
通過對龍榆生作詞與黃自譜曲的藝術歌曲《玫瑰三願》的演唱、聆聽和感受,不同閱歷和心理作用而有著不同的思想感觸,在《春思曲》的歌集所蘊含的青春主題基礎之上,筆者都認為「青春一餉」為該部作品的主題思想,並由此而展開後續對藝術處理的一些粗淺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