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玫瑰蘆薈圖

玫瑰蘆薈圖

發布時間: 2023-01-06 02:43:51

1. 請問這是什麼品種的蘆薈(附圖)

庫拉索蘆薈
Aloe barbadensis Mill

庫拉索蘆薈原產於美洲西印度群島的庫拉索群島和巴貝多島,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巴貝多蘆薈(Aloe barbadensis Mill)、美國翠葉蘆薈和蕃拉蘆薈(A.vera L.),我國稱之為翠葉蘆薈,日本叫「蘆薈蕃拉」。其葉汁經乾燥獲得的生葯叫「老蘆薈」,為紅色膏體,呈不透明的紅褐色或暗褐色,因此也稱「肝色蘆薈」,載入葯典中。

庫拉索蘆薈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較短,葉簇生於莖頂,直立或近於直立,每片重可達0.5~1.5kg,肥厚多汁;呈狹披針形,長15~36cm、寬2~6cm,先端長漸尖,基部寬闊,粉綠色,邊緣有刺狀小齒。花莖單生或稍分枝,高60~90cm;總狀花序疏散;小花長約2.5cm,黃色或有赤色斑點;管狀小花6裂;雄蕊6,花葯丁字著生;雌蕊1,3室,每室有多數胚珠。三角形蒴果,室背開裂。花期2~3月。

庫拉索蘆薈也可作家庭盆栽品種。後來由於人工選擇的結果,在庫拉索蘆薈中,又選出不少變種,如中國蘆薈、上農大葉蘆薈等。

有證據表明當局部外用或口服蘆薈時具有抗發炎的作用(Davis et al., 1989)。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動物試驗以驗證蘆薈膠提取物的抗發炎活性,從實驗結果推斷這種活性可能是由於通過環氧酶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途徑發揮作用(Vasquez et al., 1996)。另一項動物試驗表明蘆薈可抑制37%的老鼠水腫,這種抑制活性主要來自於蘆薈膠成分中的固醇類物質尤其是羽扇豆醇(Davis et al., 1994b)。

在一項離體試驗中研究了庫拉索蘆薈純化提取物的抗病毒活性。在感染12-36小時之後表現出抗病毒活性(Saoo et al., 1996)。用乙酸鋅和庫拉索蘆薈凍乾粉(7.5% 和10%)進行的離體研究證實了抗病毒性和殺精效果,研究者由此得出結論:蘆薈可能具有避孕作用,尤其可以預防HIV傳染。蘆薈的殺精作用被認為主要與其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有關(硼,鋇,鈣,鉻,銅,鐵,鈉,鎂,錳,磷,鋅),微量元素使精子尾巴失去運動能力但不會造成陰道刺激(Fahim and Wang, 1996)。

蘆薈膠對胃的保護作用在幾例動物試驗中得到證實,對實驗小鼠進行誘導胃潰瘍試驗之前先服用蘆薈膠,試驗結果表明,試驗組小鼠的胃潰瘍發病率比對照組降低了80% 。發病後,服用蘆薈膠的小鼠康復比對照組小鼠快三倍(Galal et al., 1975; Danhof, 1991)。另外一項動物試驗也得到相似的結果(Kandil and Gobran, 1979)。試驗發現蘆薈成分中的三萜類物質可預防胃潰瘍的發生(Gupta et al., 1981)。

對老鼠的免疫刺激試驗表明,蘆薈中的一種多糖成分-甘露聚糖具有劑量依賴型活化巨噬細胞的作用(Zhang and Tizard, 1996; Ramamoorthy et al., 1996)。對試驗動物口服蘆薈甘露聚糖也表明具有抑制膽固醇吸收和降低膽固醇水平的作用(Tizard et al., 1989)。

蘆薈膠與蘆薈汁的葯理學差異在於蘆薈膠不含任何蒽醌類化合物成分,因此蘆薈膠不具備通便的功效(Newall et al., 1996)。蒽醌類可刺激水和電解質分泌到大腸中,防止被結腸吸收,這種作用反過來促進了腸道蠕動(Blumenthal et al., 1998; Bradley, 1992)。苷類在結腸內的降解產物蘆薈大黃素(又稱蘆薈瀉素)是瀉葯代謝物(Blumenthal et al., 1998)。動物實驗發現蘆薈大黃素及一種酒精提取物具有抗腫瘤和抗癌的活性。有離體研究報道aloctin A可誘導對腫瘤細胞有毒性的細胞的產生(Leung and Foster, 1996; Newall et al., 1996; Wren, 1988)。但是,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已不再把蘆薈汁作為抗癌葯物來研究。

總結

葯用蘆薈已廣泛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在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都將蘆薈汁作為瀉葯使用 。葯理學試驗以及臨床試驗都已證實蘆薈膠可用作外用葯治療微傷、燒傷和凍瘡。內服蘆薈膠可用於治療哮喘,口腔潰瘍,胃潰瘍,許多其他潛在用途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自公元第一世紀開始,蘆薈就為人類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葯品。人類臨床試驗還在繼續研究蘆薈的治療用途。

2. 蘆薈有哪幾種圖片

寶綠(學名:Glottiphyllum linguiforme),又名舌葉花、佛手掌等。葉肉質舌狀,對生2列,長約7cm,寬2?3cm,鮮綠色,平滑有光澤,葉端 略向外反轉。秋、冬開花,花自葉叢抽出,具短梗,金黃色。原產南非,世界各國多有栽培。寶綠適宜盆栽,陳設在書桌、窗檯、幾案、小巧玲瓏,非常雅緻。

3. 蘆薈有哪些特徵

(陳偉平)

蘆薈〔Aloe vera L.var.chinensis(Haw.)Berger〕別名斑紋蘆薈、油蔥、象鼻草等。為百合科多年生肉質草本。產於廣東、廣西、雲南、福建。非洲亦有分布和栽培。除本種外還有庫拉索蘆薈(Aloe vera L.)、好望角蘆薈(Aloe ferox Mill)、古巴蘆薈(Aloe cubana L.)可進一步開發利用其資源。以葉片的乾燥液汁入葯。近代研究,從蘆薈中提取抗腫瘤葯物和廣泛用於化妝品、護膚產品。主要成分含蘆薈寧、對香豆酸、蛋白質等。味苦,性寒。有清熱導積、通便、殺蟲、通經的功能。治熱結便秘、經閉、疳熱蟲積,外用治癬瘡、齲齒和燙傷等症。

一、形態特徵

高30—50cm,葉肥厚多汁,簇生於短莖上,呈蓮座狀。葉長披針形,長約20—40cm,基部寬達3—6cm,厚5—15mm,直立而斜展,粉綠色,有白色斑紋,邊緣有尖齒狀刺。總狀花序腋生,花莛高50—70cm,花橙紅色;花被筒狀,上端6裂,裂片披針形,頂端稍向外彎;雄蕊6,與花被近等長;子房上位,3室,花柱線形。蒴果;種子多數(圖17—9)。

圖17—9 蘆薈形態圖

1.植株 2.花

二、生物學特性

蘆薈於3—6月開花,8—11月果實成熟,但很少用種子繁殖後代。其地下莖能長出幼芽而形成許多新株,主要靠分株繁殖後代,另外葉腋處長出幼芽,也可靠幼芽繁殖後代。

喜溫暖,怕寒冷。當氣溫降至0℃時即遭寒害,在-1℃時植株開始死亡。但在有覆蓋的條件下,能忍受-3℃的短暫霜凍。喜光、耐旱,是熱帶沿海地區的一種喜光植物。要求充足的陽光,過於蔭蔽,容易引起葉的局部腐爛。忌潮濕的環境,有些植株連根挖出放在陽光下曬1—2個月仍不幹枯死亡。對土壤要求不嚴,常生長在濱海沙地或岩石縫隙中。種在旱、瘠土壤上葉瘦色黃。在潮濕肥沃土壤中生長則葉片肥厚濃綠。土壤過濕或積水會造成根葉腐爛。

三、栽培技術

(一)繁殖方法

可用分株繁殖和芽插繁殖。分株繁殖於每年春季(3—4月),或秋、冬季(9—11月),將蘆薈每株周圍分櫱出來的小苗,連根挖取,並切斷與母株連接的地下莖,即可定植。

芽插繁殖是從母株的葉腋處,切取長5—10cm的新芽,放在陰涼的地方,夏季4一5小時,秋、冬季1—2日,待切口稍干,扦插在搭有蔭棚的苗床上。插後約20天生根,在苗床培育2—3個月即可出圃定植。

(二)選地整地

宜選陽光充足、排水良好、肥沃富含石灰質的壤土。過濕過粘重的土壤不宜種植。定植前翻耕土地,每畝施腐熟有機肥或土雜肥1500—2000kg作基肥。然後作畦,畦寬0.8—1m,長視地形而定。

(三)定植

於春季(3—4月),或秋季(9—11月)均可定植,用10—20cm高的分株苗或芽插苗,植距為50×50cm或40×50cm,每畦種2行,每穴栽1株。定植時將根舒展,覆土壓緊,如土壤乾燥時需澆定根水,並用小樹枝做臨時遮蔭。

(四)田間管理

1.淋水排水

夏季天熱乾燥時必須淋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宜過於潮濕,注意排除積水,以免爛根。

2.鬆土除草

生長期間要勤除草和鬆土,雨季除草要將除下的雜草清除出園外,堆漚作肥。旱季除草,要將除出的雜草覆蓋根際。在除草的同時結合鬆土或培土。

3.施肥

為促進植株的生長,要及時施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結合化肥。每年施肥3—4次,每次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kg,混和尿素6kg,過磷酸鈣50kg。

四、採收與加工

(一)採收

蘆薈種植2—3年後即可收獲。當蘆薈葉片生長旺盛期,將中、下部生長完全、長20—30cm以上的葉片,分批割下。

(二)加工

1.將採收的新鮮葉片,切口向下,豎直放於木槽或其它盛器中,取其流出的液汁乾燥即成。

2.將採收的新鮮葉片,用清水洗去泥土,橫切成片,加入與葉片同重量的水,用猛火煎煮2—3小時,再用紗布過濾,把澄清的過濾液放入鍋中加熱蒸發至稠粘狀,倒入模型內烘乾或在太陽下曝曬至干,即為葯用蘆薈膏。

不同成熟度的葉片加工得蘆薈膏量亦不同,老葉為2.86%,嫩葉為1.83%。

4. 蘆薈的圖片與功能

蘆薈的圖片:

蘆薈的功能:

1、解毒消炎。

蘆薈含酚類、蘆薈素、蘆薈酊、有機酸等成分,對某些病菌病毒有一定殺滅作用,對某些呼吸道、消化道炎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對有些病要辯證地使用蘆薈,不可盲目以免造成傷害。

2、健胃通便。

蘆薈可增強胃腸功能,增加食慾,增強體質。蘆薈還可瀉下通便。蘆薈素能增加消化液分泌,促進腸蠕動,一般服後8-12小時即可排便。

3、美容護膚。

蘆薈對人體皮膚有良好的營養、滋潤、增白作用;蘆薈中含的膠質能使皮膚、肌肉細胞收縮,保護水分,恢復彈性,消除皺紋。蘆薈可治療面部痤瘡、粉刺,不論內服、外用都有明顯效果。

4、凈化空氣。

蘆薈能凈化空氣中的甲醛、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增加空氣中的負離子濃度。同時,蘆薈還對空氣中的有害微生物有抑製作用,能吸附灰塵。

(4)玫瑰蘆薈圖擴展閱讀:

蘆薈文化:

1、蘆薈的花語是自尊又自卑的愛。

2、蘆薈中的「蘆」字原意是黑的意思,「薈」則是聚集的意思。其名字的由來是因為,蘆薈的葉子的汁液是黃褐色的,遇到空氣會氧化成黑色,因而取名蘆薈。

3、蘆薈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國。在中國,人們把它稱為「蘆薈」,當時中國所使用的是從歐洲傳來的、將汁熬干形成的塊狀物。

5. 蘆薈應該做怎樣栽培和管理

盆栽蘆薈最好用泥盆,不宜用瓷盆和塑料盆,因為透氣性差,易爛根。

1.溫度、光照

蘆薈多喜光照,在生產季節最好放室外通風和光照好的地方,但夏季炎熱的季節要適當遮光,冬季應放在高於5℃向陽的地方即可安全過冬。

2.澆水

蘆薈最怕長期積水,土壤過濕則根部缺氧而腐爛枯死,平時向葉片噴霧或淋水,保持稍濕即可,待盆土過干時澆水。休眠期更要保持土壤乾燥,否則在低溫陰濕的環境下極易爛根爛葉。

3.土肥

蘆薈適應性廣,但栽植土壤疏鬆、肥沃、保水、透氣,以砂質壤土為好。一般採用腐葉土和粗沙各半再摻點腐熟的馬糞、糞干、雞鴨糞更好。通常可以不施肥,生長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淘米水,則生長更好,不宜施過濃的肥。伏天不宜施肥,以免爛根。

4.換盆/p>

每2~3年應換盆一次。換盆應在春季4月進行,其他季節也可但管理不當易枯死。換盆可換大一號的盆,將根外部和上下的土壤去除,同時剔除爛根。盆墊瓦片,下墊2~3厘米爐灰渣、石子、磚塊等作排水層,上墊一層培養土,然後放正植株,周圍填滿新土,輕輕墩實,澆一次透水,以排水孔稍滴水為度。

熱點內容
減肥可以吃百合嗎 發布:2025-08-28 00:49:55 瀏覽:654
鵝蘭石盆景 發布:2025-08-28 00:36:42 瀏覽:863
球蘭花有毒嗎 發布:2025-08-28 00:35:55 瀏覽:45
梅花地庫 發布:2025-08-28 00:35:53 瀏覽:797
紅葉石楠盆景造型 發布:2025-08-28 00:28:52 瀏覽:767
一朵雲葉子 發布:2025-08-28 00:26:22 瀏覽:331
7月初7是情人節 發布:2025-08-28 00:22:40 瀏覽:237
孤僻花語 發布:2025-08-28 00:16:48 瀏覽:625
罐子花盆盆景 發布:2025-08-28 00:14:34 瀏覽:772
榆林花卉門市 發布:2025-08-28 00:01:20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