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苦丁香歸經

苦丁香歸經

發布時間: 2023-01-04 12:03:59

❶ 瓜蒂和吐根糖漿這二種葯有附作用嗎,我想崔吐

瓜蒂

【別名】苦丁香、甜瓜蒂、香瓜蒂
【來源】為葫蘆科甜瓜屬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的果梗,其種子也作葯用。甜瓜盛產期,剪取青綠色瓜蒂陰干即可。
【性味歸經】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催吐,退黃疸。用於食積不化,食物中毒,癲癇痰盛;外用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用法用量】 2~5分,製成散劑,內服催吐;外用適量,納鼻孔中。
【注意】體弱、失血、上部無實邪者及有心臟病者忌用。

吐根糖漿

【中文名稱】: 吐根糖漿
【所屬類別】: 止吐及催吐葯
【適應症】 用於食物中毒及排除胃內毒物急救。
【用量用法】 口服:吐根糖漿:每次15~30ml;中葯瓜蒂:每次2~3g。
【注意事項】 小兒及年老體弱患者忌用。 所引起的嘔吐非常難受,還有持續性嘔吐、腹瀉和嗜睡等方面的副作用。

❷ 苦丁香是什麼茶呀有什麼作用,與其他綠茶有什麼區別

苦丁茶是一種天然的茶飲品,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維生素C、多酚類、黃酮類、咖啡鹼、蛋白質等多種成分,具有保健和葯用的作用,能散風熱、清頭目、除煩渴,可用來治療頭痛、牙痛、目赤、熱病煩渴、痢疾等,可以做成袋泡苦丁茶、苦丁茶沖劑、苦丁茶含片、復合型苦丁茶等。

區別:

1、性質不同:苦丁茶是冬青科冬青屬苦丁茶種常綠喬木。綠茶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是採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而製作的飲品。

2、特點不同:綠茶其製成品的色澤和沖泡後的茶湯較多的保存了鮮茶葉的綠色格調。苦丁茶成品茶清香有苦味,而後甘涼,具有清熱消暑。

3、成分不同:綠茶是未經發酵製成的茶,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含有的茶多酚、兒茶素、葉綠素、咖啡鹼、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較多。苦丁茶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維生素C、多酚類、黃酮類、咖啡鹼、蛋白質等200多種成分。

(2)苦丁香歸經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風寒感冒者:冬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患了風寒感冒的人應該多吃些溫熱的食物,如生薑等,祛除體內的寒氣,如果此時飲用苦丁茶會有礙風寒的發散,不利於感冒的治癒。

2、虛寒體質者:虛寒體質者突出的特點是冬季特別怕冷,常常感覺手腳冰涼。這種體質的人喜歡吃羊肉、狗肉等溫性食物,而且不容易上火,但喝了寒性的苦丁茶後手腳冰涼的症狀會加重,不利於虛寒體質的改善,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3、慢性胃腸炎用戶:慢性胃腸炎用戶常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脾胃虛寒,腹部受涼或吃了涼性食物時容易肚子疼或拉肚子,苦丁茶會加重這些症狀。

❸ 瓜蒂戒酒的瓜蒂是指什麼瓜蒂

別名:甜瓜蒂、瓜丁、苦丁香、甜瓜把

葯用部位:果蒂

葯材性狀:乾燥的果蒂,其專果柄略屬彎曲,上有縱棱,微皺縮;連接果實的一端漸膨大,即花萼的殘基。表面黃褐色,有時帶有捲曲的果皮。質柔韌,不易折斷。氣微,味苦。

產地:我國各地均產

採收加工:11~12月間採挖。切取果蒂,陰干。

性味歸經:寒;苦;歸脾、胃經;毒

功能主治:吐風痰宿食,瀉水濕停飲。用於痰熱郁於胸中及宿食停滯於胃所致的多種病症;用於濕熱黃疸,四肢浮腫,鼻塞,喉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

禁忌:體虛、失血及上部無實邪者忌服。

❹ 甜瓜的瓜蒂部位為什麼特別苦

甜瓜 概述:甜瓜(Cucumis melo)又名香瓜。葫蘆科,甜瓜屬。一年生蔓性植物。果實香甜,富含醣、澱粉,還有少量蛋白質、礦物質及其他維生素。以鮮食為主,也可製作果乾、果脯、果汁、果醬及腌漬品等。 特性:甜瓜根系發達,主根深達1米以上,側根分布直徑2米--3米,但根的再生力弱,不宜移植。莖圓形,有棱,被短刺毛,分枝性強。單葉互生,葉片近圓形或腎形,被毛。花腋生,單性或兩性,蟲媒花。果實有圓球、橢圓球、紡錘、長筒等形狀,成熟的果皮有白、綠、黃、褐色或附有各色條紋和斑點。果表光滑或具網紋、裂紋、棱溝。果肉有白、桔紅、綠黃等色,具香氣。種子披針形或扁圓形,大小各異。大的有網紋甜瓜千粒重達25克左右,小的有芝麻酥各粒重僅14克左右。甜瓜種在16℃--18℃時開始發芽,30℃時發芽最快,生長適宜溫度為25℃--32℃,在40℃時同化作用仍炙良了。甜瓜要求低的空氣濕度。甜瓜中網紋甜瓜不耐濕潤,普通甜瓜次之,越瓜、菜瓜較耐濕。甜瓜要求日照良好,在陽光充足時病害少,植株生長強健,結果多而品質好。 品種:按植物學分類方法,把甜瓜分為8個變種:網紋甜瓜(var.reticulatus)、硬皮甜瓜var.cantalupensis)、冬甜瓜(var.inodorus)、觀賞甜瓜(看瓜)(var.dain)、檸檬瓜(var.chito)、蛇形甜瓜(菜瓜)(var.flexuosus)、香瓜(var.makuwa)和越瓜(var.cocomon)等8個變種。按生態學特性,中國通常又把甜瓜分為厚皮甜瓜與蒲皮甜瓜兩種。 甜瓜(Cucumis melo)又名香瓜。葫蘆科,甜瓜屬。一年生蔓性植物。果實香甜,富含醣、澱粉,還有少量蛋白質、礦物質及其他維生素。以鮮食為主,也可製作果乾、果脯、果汁、果醬及腌漬品等。 特性:甜瓜根系發達,主根深達1米以上,側根分布直徑2米--3米,但根的再生力弱,不宜移植。莖圓形,有棱,被短刺毛,分枝性強。單葉互生,葉片近圓形或腎形,被毛。花腋生,單性或兩性,蟲媒花。果實有圓球、橢圓球、紡錘、長筒等形狀,成熟的果皮有白、綠、黃、褐色或附有各色條紋和斑點。果表光滑或具網紋、裂紋、棱溝。果肉有白、桔紅、綠黃等色,具香氣。種子披針形或扁圓形,大小各異。大的有網紋甜瓜千粒重達25克左右,小的有芝麻酥各粒重僅14克左右。甜瓜種在16℃--18℃時開始發芽,30℃時發芽最快,生長適宜溫度為25℃--32℃,在40℃時同化作用仍炙良了。甜瓜要求低的空氣濕度。甜瓜中網紋甜瓜不耐濕潤,普通甜瓜次之,越瓜、菜瓜較耐濕。甜瓜要求日照良好,在陽光充足時病害少,植株生長強健,結果多而品質好。 品種:按植物學分類方法,把甜瓜分為8個變種:網紋甜瓜(var.reticulatus)、硬皮甜瓜var.cantalupensis)、冬甜瓜(var.inodorus)、觀賞甜瓜(看瓜)(var.dain)、檸檬瓜(var.chito)、蛇形甜瓜(菜瓜)(var.flexuosus)、香瓜(var.makuwa)和越瓜(var.cocomon)等8個變種。按生態學特性,中國通常又把甜瓜分為厚皮甜瓜與蒲皮甜瓜兩種。 外出用膳,飯後奉送生果盤,組合多為西瓜、木瓜、哈密瓜,有時則為皺皮瓜。但經常有朋友說,怕吃哈密瓜或皺皮瓜後喉嚨痕癢,故不敢多吃。現時,我們吃到的新強哈密瓜、蘭州密瓜、美國密瓜及皺皮瓜,在古代統稱為「甜瓜」。根據古醫書記載,甜瓜性甘且寒,另《本草綱目》指出,它能「止渴、除煩熱、利小便」。說到利水的功能,甜瓜實不及西瓜,但寒涼程度則不相伯仲。 不過,各種甜瓜的寒涼程度各有差別。哈密瓜和皺皮瓜比較沒那麼寒,但寒咳人士(嚨癢痰稀)一樣不宜。不過,由於它們能清肺熱,因此熱咳的人(喉痛聲沙、痰黃)最宜食用,可收止咳、宣肺氣之效。 至於蘭州密瓜和美國密瓜,較哈密瓜和皺皮瓜寒涼,女性若易見暈眩、月經及白帶量多者絕對不宜。就算是以密瓜造成的甜品,體質虛寒者及哮喘病患者亦不宜多吃。這兩種密瓜有個特點,會令人體熱上加熱,或寒上加寒。身體燥熱的人如吃密瓜,有可能會失聲、咳個不停,原因是密瓜的「大寒」遇上體內的「大熱」,兩者相沖,令燥火突然?B升。至於體質虛寒的人,若吃密瓜,則是寒上加寒,可能令症狀加劇,故此,都是少吃為妙 http://ke..com/view/153532.htm 甜瓜又稱甘瓜或香瓜。甜瓜因味甜而得名,由於清香襲人故又名香瓜。甜瓜是夏令消暑瓜果,其營養價值可與西瓜媲美。據測定,甜瓜除了水分和蛋白質的含量低於西瓜外,其他營養成分均不少於西瓜,而芳香物質、礦物質、糖分和維生素C的含量則明顯高於西瓜。多食甜瓜,有利於人體心臟和肝臟以及腸道系統的活動,促進內分泌和造血機能。祖國醫學確認甜瓜具有「消暑熱,解煩渴,利小便」的顯著功效。 香瓜屬葫蘆科,一年蔓生草本植物。原產於非洲熱帶沙漠地區,大約在北魏時期隨著西瓜一同傳到中國,明朝開始廣泛種植。現在我國各地普遍栽培,果肉生食,止渴清燥,可消除口臭,但瓜蒂有毒,生食過量,即會中毒。據有關專家鑒定,各種香瓜均含有蘋果酸、葡萄糖、氨基酸、甜菜茄、維生素C等豐富營養,對感染性高燒、口渴等,都具有很好的療效。 性味:香瓜甘、寒、無毒;瓜蒂苦、寒、有毒。歸經:入胃、肺、大腸。功效:香瓜清熱解暑止渴;香瓜子清熱解毒利尿,香瓜蒂催吐胸膈痰涎及致毒食物,或作外用葯。主治:香瓜治暑熱煩渴;香瓜子治腸癰、肺癰;香瓜蒂外用治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鼻炎,鼻中癟肉。禁忌:1、凡脾胃虛寒,腹脹便溏者忌食。 2、有吐血、咳血病史患者,胃潰瘍及心臟病者宜慎食。說明:香瓜蒂即甜瓜蒂,中葯名「苦丁香」。驗方參考:1、香瓜洗凈,任意食,可解暑熱。2、香瓜子30克,加白糖適量,搗爛研細,用溫開水沖服,治腸癰肺癰。3、香瓜子15克,炒全當歸30克,蛇蛻3克,曬干研末,每服10克,一日三次,治腸癰(闌尾炎)。4、香瓜葉搗爛敷患處,治頭癬。5、香瓜蒂燒存性,研成粉末,亦可與細辛粉同用,取少許吹入鼻中,一日三次,治慢性肥厚性鼻炎和鼻中癟內。6、香瓜蒂烘乾研末,每次用0.1克分為三份,先用一份從兩個鼻孔深深吸入,約四十分鍾後,清潔鼻腔再吸一份,再隔四十分鍾吸完最後一份。七天後用同樣方法吸0.1克,吸完0.4克為一療程,治黃疸或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肝硬化。一般慢性肝炎用兩個療程即可;若肝硬化則需要三至五個療程。吸葯以後,鼻腔內流出大量黃水,每次可達一百毫升。吸葯時,患者頭須向前,使黃水滴出,切勿吞咽,以免引起腹瀉。有時會出現頭痛、畏寒、發熱,類似感冒症狀,或出現肝脾疼痛增加,此類症狀一天後即可自然消失。

❺ 瓜蒂的葯性鑒別

性味:苦,寒,有毒。
《本經》:味苦,寒。
《別錄》:有毒。
歸經:入脾、胃經。
《本草經疏》:入手太陰,足陽明、太陰經。
《本草匯言》:入手、足陽明經。
《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經。
用葯注意
體虛、失血及上部無實邪者忌服。
《傷寒論》:諸亡血、虛家,不可與。
《本草衍義補遺》:胃弱者勿用。病後,產後宜深戒之。
品種考證
甜瓜本始載於《本經》,原名瓜蒂,列為上品。
《別錄》雲:「生嵩高平澤。七月七日采。」
《本草圖經》曰:「瓜蒂即甜瓜帶也……今處處有之,亦園圍所蒔。」
《綱目》謂:「甜瓜,北土、中州種蒔甚多。二、三月下種,延蔓而生,葉大數寸,五、六月花開黃色,六、六月瓜熟。其類甚繁:有團有長,有尖有扁。大或徑尺,小或一捻。其棱或有或無,其色或青或綠,或黃斑、糝斑,或白路、黃路。其瓤或白或紅,其子或黃或赤,或白或黑。」《綱目》所載形態特徵及《本草圖經》附圖,均與本品原植物一致。
瓜蒂為葫蘆科植物甜瓜的果蒂。我國各地均產。味苦,性寒;有毒。歸胃經。功效內服涌吐熱痰、宿食;外用研末吹鼻,可引去濕熱。臨床用名有瓜蒂、瓜丁、苦丁香。
摘自《《本經》》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迴流30min,濾過。取濾液置蒸發皿中蒸干,殘渣加5%磷鉬酸已醇液1-2滴,烘烤後顯深藍色。(檢查葫蘆素類)

❻ 苦丁香的葉子有什麼葯用效果

瓜蒂、瓜丁、苦來丁香

性味歸經源:

苦,寒;有毒。歸胃經。

中葯功用:

內服涌吐熱痰、宿食;外用研末吹鼻,可引去濕熱。用於熱痰、宿食;用於濕熱黃疸,濕家頭痛。此外,用本品內服,也有行水濕、退黃疸的功效。

中葯劑量:

2.5-5克;入丸散0.3-1克。外用小量,研末畜鼻,待鼻中流出黃水即停葯。

體虛、失血及上部無實邪忌服。服葯後含沙糖一塊,下咽,能增強葯力。如中毒劇烈嘔吐不止,用射香0.1-0.15克,開水沖服即可解。

❼ 「瓜蒂」的功效及其應用

瓜蒂別名:苦丁香、甜瓜蒂、香瓜蒂等。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有毒,歸胃經。

用法用量:煎服,2.5 5克;入丸、入散,0.3 1克;外用適量,研末吹鼻,待鼻中流出黃水即可停葯。

功效主治:瓜蒂具有涌吐痰食、祛濕退黃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痰涎宿食、壅塞上脘、胸中痞梗、風痰癲癇、濕熱黃疸、四肢浮腫、鼻塞、喉痹等。

治病配方

1、治壅塞上脘、胸中痞梗:瓜蒂、紅小豆各0.3克,淡豆豉10克。將瓜蒂和紅小豆研成細末,加入豆豉水煎,去渣,取汁,溫服,不吐者,可再服1劑,吐即停葯。(出自《傷寒論》瓜蒂散)

2、治黃疸目黃不除:瓜蒂適量。研成細末,如黃豆大,用葯用紗布裹好,放入鼻中,深呼吸,鼻中黃水出即可。(出自《千金翼方》瓜蒂散) 體虛、失血、上部無實邪者忌服。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❽ 香瓜的蒂是哪部分

瓜、果等跟莖、枝相連的部分即為蒂。


香瓜蒂,為葫蘆科黃瓜屬植物甜瓜的果梗。甜瓜種子也作葯用。甜瓜盛產期,剪取青綠色瓜蒂陰干即可。瓜蒂苦寒有毒,主入胃經,功善催吐熱痰、宿食,而治痰迷癲狂。研末蓄鼻,去濕熱退黃疸。

  • 香瓜(Cucumis melo)又名「甜瓜「。


果柄麵灰黃色,有稀疏短毛茸。帶果皮的果柄較短,長.3-2.6cm,略彎曲或扭曲,有縱溝紋,果皮部分近圓盤形,直徑約2cm,外表面暗黃色至棕黃色,皺縮,邊緣薄而內卷,內表面黃白色至棕色。果柄質較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中空。氣微,味苦。以乾燥、色黃、稍帶果柄者為佳。

熱點內容
荊棵根盆栽 發布:2025-08-28 05:52:23 瀏覽:261
荷花立葉過密 發布:2025-08-28 05:34:12 瀏覽:549
丁香湖開放 發布:2025-08-28 05:33:38 瀏覽:339
白蘇的花語 發布:2025-08-28 05:15:39 瀏覽:624
品尚花語 發布:2025-08-28 05:12:40 瀏覽:895
狂拽百合 發布:2025-08-28 04:49:09 瀏覽:452
海棠紅的句子 發布:2025-08-28 04:48:33 瀏覽:239
好看的肉百合 發布:2025-08-28 04:42:37 瀏覽:105
機動戰艦黑百合 發布:2025-08-28 04:23:37 瀏覽:617
葫蘆絲梅花 發布:2025-08-28 04:21:54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