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豬脾野百合

豬脾野百合

發布時間: 2023-01-02 18:50:18

❶ 紅豆杉要怎麼吃

直接服用的效果不太好,因為紅豆杉中的紫杉醇含量很少,一萬公斤大約才能提取一公斤紫杉醇。
你要想用它治病的話不如直接購買紫杉醇。普通治療不太管用,聽說紫杉醇的效果還不錯。

一般中葯都是先用水(高過葯3到5CM)浸泡半小時,然後先用武火煮至沸騰,開始用文火煮半小時,煮好後將葯汁倒出來擺在旁邊,在加水(比前一次少點)煮中葯,依舊先武火後文火,這次文火煮20分鍾,煮好後將葯汁和前次的一起混勻,喝 紅豆就和其他葯材一起煮呀 答案補充 以下是我找的一些治療慢性白血病常用食療方

豬脾散 豬脾臟、野百合各等量,共烘乾研粉,和勻入膠囊,每粒0.25克,每次服3粒,1日3次。可解毒抗癌、消痞塊。適用於急、慢性白血病肝脾腫大者的輔助治療。
豬肝百合散 豬肝、野百合各等量。將豬肝烤乾後和乾燥的野百合共研成細末,每次3克,1日3次,加入適量白糖內服。可益陰、養血、抗癌。適用於急性與慢性白血病的輔助治療。
馬齒莧阿膠湯 馬齒莧60克,阿膠10克。將馬齒莧洗凈,水煎取汁,阿膠烊化兌入。1日分2~3次飲服。可清熱解毒、滋養補虛。適用於急、慢性白血病有腸道感染、低熱貧血者的輔助治療。
蜂蠟雞蛋 新鮮雞蛋5個,阿膠珠粉10克,蜂蠟30克。製法:蜂蠟溶化,打入雞蛋,加入阿膠珠粉,攪勻。每日1劑,分2次食。可活血軟堅。適用於慢性白血病的輔助治療。
此外,還可以多吃鮮蘑白菜水餃、蒜苗炒河蚌肉,對慢性白血病也有一定好處。

❷ 白血病問題

急性白血病的中醫治療
急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十分復雜,在疾病的演變過程中,由於患者年齡大小,病程長短,兼證有無等不同,常常是因病致虛,虛實夾雜,所以治療上應分清虛實主次,實證以祛邪為主,虛證以扶正為主,佐以祛邪,目前大多數單位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化療時注意保護胃氣,化療間歇期注意扶正祛邪,化療後骨髓抑制,注意扶正,緩解後應用中葯調解陰陽,以進一步鞏固療效。��
一是辨證治療 �
臨床辨治白血病時,首先要依其證候辨清虛實、輕重、緩急,以「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施治,常採用益氣養陰以扶正補虛,活血解毒以驅邪,標本兼治可獲良效。�
1.氣陰兩虛�

.氣陰兩虛�
主證:乏力氣短,腰酸膝軟,自汗盜汗,反復低熱,食少納呆,皮膚時有紫癜。脈細數,舌淡少苔。
治法:益氣養陰,清熱解毒。�
方葯:參芪殺白湯加減。�
黃芪10—15g,黨參10—15g,天門冬10—15g,沙參10—15g,生地黃10—15g,地骨皮10—12g,黃芩10g,甘草6g,半枝蓮10—15g,白花蛇舌草30g。每日1劑,水煎服。
方解:此型多由於正氣不足,易致毒邪內侵傷及營陰,而致氣陰不足,應以益氣陰養為主,清熱解毒為輔。方用黃芪、黨參以補氣,天門冬、沙參、生地黃、地骨皮以養陰清熱,半枝蓮、白花蛇舌草、黃芩、甘草清解熱毒。�
加減:納呆食少,加用炒白術12g、焦檳榔10g,健脾消食。紫癜,加茜草15g、仙鶴草30g,涼血止血。�
2.熱毒熾盛�
主證:壯熱口渴,皮膚紫癜,齒鼻衄血,血色鮮紅,黑便。舌質紅苔黃,脈洪數。�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方葯:犀角地黃湯加味。�
羚羊角粉1g,赤芍葯12g,生地黃30g,牡丹皮10—15g,龍葵15g,生石膏30g,玄參15g,茜草15g,黃芩10g,白花蛇舌草30g,大青葉30g,白茅根30g,梔子10g,半枝蓮30g。每日1劑,水煎服。�
方解:此型以邪實為主,為熱毒熾盛,內陷營血所致。多見於本病的初期或復發時,故選用犀角地黃湯為主方。方中犀角清熱涼血止血力專,但因犀牛為國家保護動物,故目前多以羚羊角粉代犀角。生地黃、玄參協同羚羊角解除血分熱毒,加強止血功能,芍葯清營涼血,牡丹皮清熱涼血散瘀,同時加用生石膏、大青葉、龍葵、白花蛇舌草、半枝蓮、梔子、黃芩等以加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功效。本方應用咸寒入營,涼血苦降,能使熱挫而血止、毒清而陰復。�
加減:舌苔黃膩者,可加用滑石30g,薏苡仁30g清熱利濕。高熱神昏者,加紫雪散清熱開竅醒神。熱毒重出血明顯者,加青黛15—20g(包煎)清熱解毒。�
3.瘀毒內蘊�
主證:形體消瘦,面色黯滯,頸有瘰癧,脅下痞塊,按之堅硬,時有脹痛,低熱盜汗。舌質黯紫,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細澀而數。�
治法: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方葯:桃紅四物湯合鱉甲煎丸加減。�
桃仁15g,紅花10g,當歸10g,川芎10g,赤芍葯12g,丹參15g,鱉甲15g,大黃6g,牡蠣30g,熟地黃20g,荔枝核20g,蛇六穀15g。每日1劑,水煎服。�
方解:本證因毒邪積留成痰,內積臟腑,外阻經脈所致。故以活血化瘀為主,方中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川芎、當歸、赤芍葯、熟地黃、丹參養血活血,配合桃仁、紅花活血而不傷正,鱉甲、牡蠣、大黃軟堅散結。�
加減:氣虛加黨參30g,黃芪30g益氣;血瘀痞塊較大可重用桃仁20g,紅花15g,丹參30g,三棱10g,莪術10g活血化瘀。��
二是其他治療使用中成葯和醫院制劑等�
1.抗白丹:每次4—8丸,每日3次。適用於痰瘀互結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
2.復方青黛片:每次5—10片,每日3次。適用於熱毒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3.六神丸:每次10—30粒,每日3次。適用於瘀毒內結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
4.貞芪扶正劑:每次1—2小包,日3次。益氣養陰。適用於急性白血病化療後骨髓抑制,表現為氣陰兩虛者。�
5.健脾益腎沖劑:每次1—2小包,日3次。具有健脾益腎扶正功能。用於急性白血病化療後骨髓抑制,表現為脾腎兩虛者。�
6.犀角地黃丸(蜜丸):每次1—2丸,日3次。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咽消腫功效。用於急性白血病熱毒熾盛伴出血者。�
7.清開靈口服液:每次10—20ml,日3次。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功效。用於急性白血病熱毒熾盛神昏者。�
8.參芪殺白散(內含人參、黃芪、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等)沖服,1—2小包/次,日3次。用於各型白血病的初期及鞏固治療證屬熱毒熾盛伴氣虛者。�
9.參麥二陳沖劑(內含黨參、麥門冬、五味子、法半夏等)沖服,1—2小包/次,日3次。用於化療引起的嘔吐,有健胃止嘔之功效。��
三是選用單方驗方
1.蟾蜍酒:蟾蜍1隻(每隻重125g),黃酒1500ml。將蟾蜍剖腹去內臟洗凈,與黃酒放入瓷罐中封閉,置入鋁鍋內加水蒸2小時,將葯液過濾即可。每天服3次,成人每次服15—30ml,兒童酌減,飯後服。一般服葯15天,間隔15天。連續用葯直至症狀完全緩解,其後維持緩解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不用其它抗白血病葯,但需配合抗感染、輸血、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等支持療法。解毒散結。適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瘀毒結聚型。�
2.壁虎:壁虎適量。焙乾研末為散。每服2—3隻,日分3次服,開水送服。解毒散結。適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瘀毒互結型。�
3.黃魚白:黃魚白(即黃花魚肚裡的白)適量。將黃魚白焙乾,研成細末內服,每次3g,每日3次。大補元氣,調理氣血。適用於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氣血兩虛型。�
4.歸芪三七湯:當歸3g,黃芪15g,三七3g,桑葉、白茅根各6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益氣補血,活血化瘀。主治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氣血兩虛伴血瘀。�
5.羊蹄根湯:羊蹄根60g,苦參60g。水煎開後入葯煎15—20分鍾,煎2汁,煎成200ml內服,每日1劑,分2次服。扶正抗癌,利濕解毒。主治急性白血病濕熱內蘊型。�
6.犀角地黃湯:犀角1.5g(水牛角30g代),生地黃30g,芍葯12g,牡丹皮9g。水煎,犀角磨汁沖服(若無犀角,可用水牛角30g代)。每日1劑,分2次服。涼血止血。主治急性白血病證見高熱、吐衄、便血、昏譫煩躁等熱入營血型。�
7.豬脾百合丸:豬脾(烤乾研末)1.5g,野百合粉1.5g。上葯末混合裝入膠囊內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2—3粒。養陰扶正抗癌。主治急性白血病氣陰兩虛型。�
8.三草丸:馬鞭草30g,白花蛇舌草30g,葵樹子30g,夏枯草15g。上葯共煎煮濃縮成膏,製成小丸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6丸。清熱解毒,消腫抗癌。主治急性白血病熱毒熾盛型。
急性白血病的飲食治療
飲食注意:
血液病患者:平時應多吃些蓮花白、白菜、蘿卜、西紅柿、大青菜、蓮菜、茄子、冬瓜、黃瓜、山葯、百合、豆腐、芹菜等。它們含有多種維生素、能生津,化痰、降火。大肉、排骨、鱔魚、甲魚、牛肉用新鮮的,根據消化功能可少吃。
蘋果、梨、香蕉、柑子、橘子、草莓、西瓜、甜瓜、石榴、軟柿子等,含有鐵、鋅、鋁、鉀等元素,能生津、利便、化痰、清熱降火。
炒花生米、炒瓜子、新大棗、米花、鍋巴等不能食用,它們質硬難消化,容易積食和引起出血。雞蛋、牛奶、辣子、魚、雞肉盡量不用。因為容易引起過敏,影響血小板生成。高脂肪不易消化,會使脾臟功能下降。
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體內氮和蛋白質過多,腎臟無法排泄,積於腎內,引起血液循環障礙。蛋內含有一種過敏物質,會刺激胃,引起嘔吐。辣子易發汗,傷正氣,胃熱時它火上澆油,胃寒時冰上加霜。魚有發性,易發表,不慎誤入魚刺引起感染。雞肉質細難消化。故以上食物均可引起血液病患者消化功能紊亂,慎用。
血液病患者要注意飲食宜忌,還要防止積食,有人認為多吃、吃好能生血,比吃葯強,但不知血液病病人消化功能差,吸收功能差,吃飽吃好不一定能吸收,有時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導致發熱積食,泄瀉、出血、嘔吐等,使血象下降。如此,血液病病人的飲食應富有營養、清淡、易消化。嚴禁生、冷、過硬食物.
急性白血病護理

❸ 中醫專家請進來

急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十分復雜,在疾病的演變過程中,由於患者年齡大小,病程長短,兼證有無等不同,常常是因病致虛,虛實夾雜,所以治療上應分清虛實主次,實證以祛邪為主,虛證以扶正為主,佐以祛邪,目前大多數單位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化療時注意保護胃氣,化療間歇期注意扶正祛邪,化療後骨髓抑制,注意扶正,緩解後應用中葯調解陰陽,以進一步鞏固療效。 臨床辨治白血病時,首先要依其證候辨清虛實、輕重、緩急,以「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施治,常採用益氣養陰以扶正補虛,活血解毒以驅邪,標本兼治可獲良效。 一、分型治療 1、氣陰兩虛 主證:乏力氣短,腰酸膝軟,自汗盜汗,反復低熱,食少納呆,皮膚時有紫癜。脈細數,舌淡少苔。 治法:益氣養陰,清熱解毒。 方葯:【參芪殺白湯加減】黃芪10—15g,黨參10—15g,天門冬10—15g,沙參10—15g,生地黃10—15g,地骨皮10—12g,黃芩10g,甘草6g,半枝蓮10—15g,白花蛇舌草30g。每日1劑,水煎服 加減:納呆食少,加用炒白術12g、焦檳榔10g,健脾消食。紫癜,加茜草15g、仙鶴草30g,涼血止血。 2、熱毒熾盛 主證:壯熱口渴,皮膚紫癜,齒鼻衄血,血色鮮紅,黑便。舌質紅苔黃,脈洪數。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方葯:【犀角地黃湯加味】羚羊角粉1g,赤芍葯12g,生地黃30g,牡丹皮10—15g,龍葵15g,生石膏30g,玄參15g,茜草15g,黃芩10g,白花蛇舌草30g,大青葉30g,白茅根30g,梔子10g,半枝蓮30g。每日1劑,水煎服。 加減:舌苔黃膩者,可加用滑石30g,薏苡仁30g清熱利濕。高熱神昏者,加紫雪散清熱開竅醒神。熱毒重出血明顯者,加青黛15—20g(包煎)清熱解毒。 3、瘀毒內蘊 主證:形體消瘦,面色黯滯,頸有瘰癧,脅下痞塊,按之堅硬,時有脹痛,低熱盜汗。舌質黯紫,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細澀而數。 治法: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方葯:【桃紅四物湯合鱉甲煎丸加減】 桃仁15g,紅花10g,當歸10g,川芎10g,赤芍葯12g,丹參15g,鱉甲15g,大黃6g,牡蠣30g,熟地黃20g,荔枝核20g,蛇六穀15g。每日1劑,水煎服。 加減:氣虛加黨參30g,黃芪30g益氣;血瘀痞塊較大可重用桃仁20g,紅花15g,丹參30g,三棱10g,莪術10g活血化瘀。 二、中成葯治療 1、抗白丹:每次4—8丸,每日3次。適用於痰瘀互結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 2、復方青黛片:每次5—10片,每日3次。適用於熱毒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3、六神丸:每次10—30粒,每日3次。適用於瘀毒內結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 4、貞芪扶正劑:每次1—2小包,日3次。益氣養陰。適用於急性白血病化療後骨髓抑制,表現為氣陰兩虛者。 5、健脾益腎沖劑:每次1—2小包,日3次。具有健脾益腎扶正功能。用於急性白血病化療後骨髓抑制,表現為脾腎兩虛者。 6、犀角地黃丸(蜜丸):每次1—2丸,日3次。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咽消腫功效。用於急性白血病熱毒熾盛伴出血者。 7、清開靈口服液:每次10—20ml,日3次。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功效。用於急性白血病熱毒熾盛神昏者 8、參芪殺白散(內含人參、黃芪、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等)沖服,1—2小包/次,日3次。用於各型白血病的初期及鞏固治療證屬熱毒熾盛伴氣虛者。 9、參麥二陳沖劑(內含黨參、麥門冬、五味子、法半夏等)沖服,1—2小包/次,日3次。用於化療引起的嘔吐,有健胃止嘔之功效。 三、單方驗方治療 1、蟾蜍酒:蟾蜍1隻(每隻重125g),黃酒1500ml。將蟾蜍剖腹去內臟洗凈,與黃酒放入瓷罐中封閉,置入鋁鍋內加水蒸2小時,將葯液過濾即可。每天服3次,成人每次服15—30ml,兒童酌減,飯後服。一般服葯15天,間隔15天。連續用葯直至症狀完全緩解,其後維持緩解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不用其它抗白血病葯,但需配合抗感染、輸血、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等支持療法。解毒散結。適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瘀毒結聚型。 2、壁虎:壁虎適量。焙乾研末為散。每服2—3隻,日分3次服,開水送服。解毒散結。適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瘀毒互結型。 3、黃魚白:黃魚白(即黃花魚肚裡的白)適量。將黃魚白焙乾,研成細末內服,每次3g,每日3次。大補元氣,調理氣血。適用於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氣血兩虛型。 4、歸芪三七湯:當歸3g,黃芪15g,三七3g,桑葉、白茅根各6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益氣補血,活血化瘀。主治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氣血兩虛伴血瘀。 5、羊蹄根湯:羊蹄根60g,苦參60g。水煎開後入葯煎15—20分鍾,煎2汁,煎成200ml內服,每日1劑,分2次服。扶正抗癌,利濕解毒。主治急性白血病濕熱內蘊型。 6、犀角地黃湯:犀角1.5g(水牛角30g代),生地黃30g,芍葯12g,牡丹皮9g。水煎,犀角磨汁沖服(若無犀角,可用水牛角30g代)。每日1劑,分2次服。涼血止血。主治急性白血病證見高熱、吐衄、便血、昏譫煩躁等熱入營血型。 7、豬脾百合丸:豬脾(烤乾研末)1.5g,野百合粉1.5g。上葯末混合裝入膠囊內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2—3粒。養陰扶正抗癌。主治急性白血病氣陰兩虛型。 8、三草丸:馬鞭草30g,白花蛇舌草30g,葵樹子30g,夏枯草15g。上葯共煎煮濃縮成膏,製成小丸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6丸。清熱解毒,消腫抗癌。主治急性白血病熱毒熾盛型。

❹ 聯貼怎麼炒好吃

先把聯貼洗干凈,再用料酒,胡椒粉,花椒面,蔥段,蒜片,薑片,加點點醋,醬油,雞粉,腌制(大概十分鍾)。然後加油,油溫至八成的時候,把腌制好的聯貼(記得在下鍋前加澱粉和肉精粉,讓肉充分吃水,吃的飽滿,這樣可以增加口感和嚼勁)倒進鍋中爆炒(把聯貼的水分爆干)2分鍾左右,出鍋。

❺ 白血病問題

急性白血病的中醫治療
急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十分復雜,在疾病的演變過程中,由於患者年齡大小,病程長短,兼證有無等不同,常常是因病致虛,虛實夾雜,所以治療上應分清虛實主次,實證以祛邪為主,虛證以扶正為主,佐以祛邪,目前大多數單位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化療時注意保護胃氣,化療間歇期注意扶正祛邪,化療後骨髓抑制,注意扶正,緩解後應用中葯調解陰陽,以進一步鞏固療效。��
一是辨證治療 �
臨床辨治白血病時,首先要依其證候辨清虛實、輕重、緩急,以「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施治,常採用益氣養陰以扶正補虛,活血解毒以驅邪,標本兼治可獲良效。�
1.氣陰兩虛�

.氣陰兩虛�
主證:乏力氣短,腰酸膝軟,自汗盜汗,反復低熱,食少納呆,皮膚時有紫癜。脈細數,舌淡少苔。
治法:益氣養陰,清熱解毒。�
方葯:參芪殺白湯加減。�
黃芪10—15g,黨參10—15g,天門冬10—15g,沙參10—15g,生地黃10—15g,地骨皮10—12g,黃芩10g,甘草6g,半枝蓮10—15g,白花蛇舌草30g。每日1劑,水煎服。
方解:此型多由於正氣不足,易致毒邪內侵傷及營陰,而致氣陰不足,應以益氣陰養為主,清熱解毒為輔。方用黃芪、黨參以補氣,天門冬、沙參、生地黃、地骨皮以養陰清熱,半枝蓮、白花蛇舌草、黃芩、甘草清解熱毒。�
加減:納呆食少,加用炒白術12g、焦檳榔10g,健脾消食。紫癜,加茜草15g、仙鶴草30g,涼血止血。�
2.熱毒熾盛�
主證:壯熱口渴,皮膚紫癜,齒鼻衄血,血色鮮紅,黑便。舌質紅苔黃,脈洪數。�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方葯:犀角地黃湯加味。�
羚羊角粉1g,赤芍葯12g,生地黃30g,牡丹皮10—15g,龍葵15g,生石膏30g,玄參15g,茜草15g,黃芩10g,白花蛇舌草30g,大青葉30g,白茅根30g,梔子10g,半枝蓮30g。每日1劑,水煎服。�
方解:此型以邪實為主,為熱毒熾盛,內陷營血所致。多見於本病的初期或復發時,故選用犀角地黃湯為主方。方中犀角清熱涼血止血力專,但因犀牛為國家保護動物,故目前多以羚羊角粉代犀角。生地黃、玄參協同羚羊角解除血分熱毒,加強止血功能,芍葯清營涼血,牡丹皮清熱涼血散瘀,同時加用生石膏、大青葉、龍葵、白花蛇舌草、半枝蓮、梔子、黃芩等以加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功效。本方應用咸寒入營,涼血苦降,能使熱挫而血止、毒清而陰復。�
加減:舌苔黃膩者,可加用滑石30g,薏苡仁30g清熱利濕。高熱神昏者,加紫雪散清熱開竅醒神。熱毒重出血明顯者,加青黛15—20g(包煎)清熱解毒。�
3.瘀毒內蘊�
主證:形體消瘦,面色黯滯,頸有瘰癧,脅下痞塊,按之堅硬,時有脹痛,低熱盜汗。舌質黯紫,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細澀而數。�
治法: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方葯:桃紅四物湯合鱉甲煎丸加減。�
桃仁15g,紅花10g,當歸10g,川芎10g,赤芍葯12g,丹參15g,鱉甲15g,大黃6g,牡蠣30g,熟地黃20g,荔枝核20g,蛇六穀15g。每日1劑,水煎服。�
方解:本證因毒邪積留成痰,內積臟腑,外阻經脈所致。故以活血化瘀為主,方中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川芎、當歸、赤芍葯、熟地黃、丹參養血活血,配合桃仁、紅花活血而不傷正,鱉甲、牡蠣、大黃軟堅散結。�
加減:氣虛加黨參30g,黃芪30g益氣;血瘀痞塊較大可重用桃仁20g,紅花15g,丹參30g,三棱10g,莪術10g活血化瘀。��
二是其他治療使用中成葯和醫院制劑等�
1.抗白丹:每次4—8丸,每日3次。適用於痰瘀互結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
2.復方青黛片:每次5—10片,每日3次。適用於熱毒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3.六神丸:每次10—30粒,每日3次。適用於瘀毒內結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
4.貞芪扶正劑:每次1—2小包,日3次。益氣養陰。適用於急性白血病化療後骨髓抑制,表現為氣陰兩虛者。�
5.健脾益腎沖劑:每次1—2小包,日3次。具有健脾益腎扶正功能。用於急性白血病化療後骨髓抑制,表現為脾腎兩虛者。�
6.犀角地黃丸(蜜丸):每次1—2丸,日3次。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咽消腫功效。用於急性白血病熱毒熾盛伴出血者。�
7.清開靈口服液:每次10—20ml,日3次。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功效。用於急性白血病熱毒熾盛神昏者。�
8.參芪殺白散(內含人參、黃芪、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等)沖服,1—2小包/次,日3次。用於各型白血病的初期及鞏固治療證屬熱毒熾盛伴氣虛者。�
9.參麥二陳沖劑(內含黨參、麥門冬、五味子、法半夏等)沖服,1—2小包/次,日3次。用於化療引起的嘔吐,有健胃止嘔之功效。��
三是選用單方驗方
1.蟾蜍酒:蟾蜍1隻(每隻重125g),黃酒1500ml。將蟾蜍剖腹去內臟洗凈,與黃酒放入瓷罐中封閉,置入鋁鍋內加水蒸2小時,將葯液過濾即可。每天服3次,成人每次服15—30ml,兒童酌減,飯後服。一般服葯15天,間隔15天。連續用葯直至症狀完全緩解,其後維持緩解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不用其它抗白血病葯,但需配合抗感染、輸血、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等支持療法。解毒散結。適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瘀毒結聚型。�
2.壁虎:壁虎適量。焙乾研末為散。每服2—3隻,日分3次服,開水送服。解毒散結。適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瘀毒互結型。�
3.黃魚白:黃魚白(即黃花魚肚裡的白)適量。將黃魚白焙乾,研成細末內服,每次3g,每日3次。大補元氣,調理氣血。適用於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氣血兩虛型。�
4.歸芪三七湯:當歸3g,黃芪15g,三七3g,桑葉、白茅根各6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益氣補血,活血化瘀。主治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氣血兩虛伴血瘀。�
5.羊蹄根湯:羊蹄根60g,苦參60g。水煎開後入葯煎15—20分鍾,煎2汁,煎成200ml內服,每日1劑,分2次服。扶正抗癌,利濕解毒。主治急性白血病濕熱內蘊型。�
6.犀角地黃湯:犀角1.5g(水牛角30g代),生地黃30g,芍葯12g,牡丹皮9g。水煎,犀角磨汁沖服(若無犀角,可用水牛角30g代)。每日1劑,分2次服。涼血止血。主治急性白血病證見高熱、吐衄、便血、昏譫煩躁等熱入營血型。�
7.豬脾百合丸:豬脾(烤乾研末)1.5g,野百合粉1.5g。上葯末混合裝入膠囊內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2—3粒。養陰扶正抗癌。主治急性白血病氣陰兩虛型。�
8.三草丸:馬鞭草30g,白花蛇舌草30g,葵樹子30g,夏枯草15g。上葯共煎煮濃縮成膏,製成小丸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6丸。清熱解毒,消腫抗癌。主治急性白血病熱毒熾盛型。
急性白血病的飲食治療
飲食注意:
血液病患者:平時應多吃些蓮花白、白菜、蘿卜、西紅柿、大青菜、蓮菜、茄子、冬瓜、黃瓜、山葯、百合、豆腐、芹菜等。它們含有多種維生素、能生津,化痰、降火。大肉、排骨、鱔魚、甲魚、牛肉用新鮮的,根據消化功能可少吃。
蘋果、梨、香蕉、柑子、橘子、草莓、西瓜、甜瓜、石榴、軟柿子等,含有鐵、鋅、鋁、鉀等元素,能生津、利便、化痰、清熱降火。
炒花生米、炒瓜子、新大棗、米花、鍋巴等不能食用,它們質硬難消化,容易積食和引起出血。雞蛋、牛奶、辣子、魚、雞肉盡量不用。因為容易引起過敏,影響血小板生成。高脂肪不易消化,會使脾臟功能下降。
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體內氮和蛋白質過多,腎臟無法排泄,積於腎內,引起血液循環障礙。蛋內含有一種過敏物質,會刺激胃,引起嘔吐。辣子易發汗,傷正氣,胃熱時它火上澆油,胃寒時冰上加霜。魚有發性,易發表,不慎誤入魚刺引起感染。雞肉質細難消化。故以上食物均可引起血液病患者消化功能紊亂,慎用。
血液病患者要注意飲食宜忌,還要防止積食,有人認為多吃、吃好能生血,比吃葯強,但不知血液病病人消化功能差,吸收功能差,吃飽吃好不一定能吸收,有時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導致發熱積食,泄瀉、出血、嘔吐等,使血象下降。如此,血液病病人的飲食應富有營養、清淡、易消化。嚴禁生、冷、過硬食物.
急性白血病護理
請參考

熱點內容
朱之文梅花淚 發布:2025-08-28 12:05:29 瀏覽:263
馬蘭花電視劇十四集 發布:2025-08-28 12:04:28 瀏覽:723
情人節誰送12朵玫瑰 發布:2025-08-28 12:03:42 瀏覽:391
牛奶七夕 發布:2025-08-28 12:00:20 瀏覽:897
唐代花卉銅鏡 發布:2025-08-28 11:50:08 瀏覽:30
寶岩花卉 發布:2025-08-28 11:50:06 瀏覽:741
七夕橋的外觀 發布:2025-08-28 11:35:07 瀏覽:206
花卉填充劑 發布:2025-08-28 11:35:06 瀏覽:998
日本銀器小花籃插花 發布:2025-08-28 11:29:23 瀏覽:499
雲盆小盆景 發布:2025-08-28 11:18:30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