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攻效
① 丹皮有什麼功效
1、清熱涼血。主治血分熱證:高熱發斑,舌絳譫語;血熱動血,吐衄。余熱傷陰,夜熱早涼;或腎陰虧虛,相火偏旺,陰虛發熱。
2、活血散淤。主治血分瘀滯證:婦女血瘀,痛經,閉經;跌打損傷,紅腫熱痛。
丹皮又叫牡丹皮,為毛茛科植物牡丹乾燥根皮。產於安徽、山東等地。秋季採挖根部,除去細根,剝取根皮,曬干。生用或炒用。現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類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鎮靜、降溫、解熱、鎮痛、解痙等中樞抑製作用及抗動脈粥樣硬化、利尿、抗潰瘍等作用。
(1)牡丹皮攻效擴展閱讀:
葯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牡丹酚是牡丹皮中對中樞有抑製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實驗證明:牡丹酚有鎮靜、降溫、解熱、鎮痛、解痙等中樞抑製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牡丹皮對心肌缺血有明顯保護作用,使左室做功量減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冠脈流量增加,並有降血壓和減少心輸出量作用。
3、對血液系統的作用:牡丹皮在體外有顯著抗凝血作用,其有效成分為牡丹酚。此外牡丹皮在體外有濃度依賴性纖溶抑製作用。
4、抗炎作用:實驗證明,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甙成分均有抗炎作用,且後者的抗炎作用比牡丹酚還強的多。
5、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牡丹皮在試管內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枯草桿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有較強抗菌作用。牡丹皮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作用顯著,在pH7.0~7.6殺菌力最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丹皮
② 牡丹皮有什麼功效和作用 牡丹皮有什麼好處
牡丹皮可以清熱涼血、抗炎、殺菌。具體如下。
1、功效。主要包括清熱涼血、活血散瘀、退虛熱。
2、作用。其中分為幾個方面,包括可以保護心血管系統,對於心臟供血不足、心肌缺血以及不穩定性心絞痛或者動脈粥樣硬化有較好的緩解作用。也可以起到抗驚厥的作用,對於神經系統引起的驚厥症狀以及高熱的情況,都有較好的緩解作用。還可以抗炎、殺菌,在臨床上通過研究發現牡丹皮對於大腸桿菌,傷寒桿菌以及葡萄球菌,都有較好的抗菌作用。另外,牡丹皮還能夠抗凝血作用,對於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有較好的一個效果。
③ 牡丹皮的功效和作用
丹皮為芍葯科植物牡丹的乾燥根皮,每年秋季或次年初春,選擇栽培4~5年的牡丹採挖,洗凈泥土,刮取根皮,曬干入葯。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下牡丹皮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牡丹皮的功效和作用
清熱涼血
用於熱病高熱神昏,發斑發疹,血熱吐血衄血等證,常與生地同用,重者與犀角同用。
用於熱病後熱伏陰分、夜熱早涼,常與青蒿、地骨皮同用。
用於陰虛發熱、無汗骨蒸,可與青蒿、魚甲、白薇、黃芪同用。
風熱皮疹,常與雙花、蟬蛻、荊芥同用。
活血消瘀
用於血瘀閉經、痛經,或瘀血積聚,常與當歸、川芎、桂枝、桃仁、赤芍同用。
用於腸癰腹痛,常與大黃、桃仁、冬瓜仁同用。
清肝降壓
用於肝鬱火旺,身熱暮甚,頭痛目澀,常與夏枯草、天麻、菊花同用。
牡丹皮的配伍應用
配地骨皮:丹皮性寒,味苦而兼辛,善透泄血中伏熱,涼血而除無汗之骨蒸;地骨皮性寒,味甘而淡,善清陰中虛熱,益陰而退有汗之骨蒸,二葯合用,可加強退熱除蒸作用,故凡陰虛血熱所致的午後潮熱、兩顴發紅、手足心熱、骨蒸煩躁等,無論有汗無汗,皆可用之。
配生地:丹皮辛苦微寒,清熱中有散血之功;生地甘寒多汁,涼中又具養陰之力,二葯相須合用,發揮協同作用以加強葯力,提高療效,使涼血而兼散瘀,清熱又可寧絡,並有一定的養陰之力。臨床主要用於溫熱之邪入於營血,出現高熱、舌絳口渴、身發斑疹以及血熱妄行、吐血、衄血等。
配赤芍:二葯皆有涼血清熱、活血散瘀之功,丹皮偏瀉心經之火,長於清熱涼血,善治血中結熱;赤芍偏清肝經之火,活血散瘀作用較佳,善治脈中瘀滯,二葯合用,涼血活血之力倍增,宜用於溫熱病中熱入營血、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月經過多、皮膚發斑等血證。
配梔子:丹皮味苦而微辛,為血中氣葯;梔子性味苦寒,為氣中之血葯,善清氣分鬱火,並有一定的涼血作用,辛以散結,寒以清熱,入血分而泄血中伏火。二葯合用,一走氣分,一入血分,有氣血兩清之功。臨床多用其清泄肝熱,對於肝鬱火旺而致的發熱、盜汗或自汗、頭痛目澀、頰赤口乾、月經不調等最為適宜。
配青蒿:二葯都能涼血除蒸,丹皮善治血熱有瘀骨蒸,青蒿善透熱伏陰分的邪熱,二葯相合,可用於邪伏陰分的骨蒸發熱。
配桃仁:二葯都有活血祛瘀之功,且能消腫止痛,可用治跌打損傷、瘀血疼痛及婦女血瘀經閉、腹痛等。
配桂枝:取丹皮活血祛瘀,桂枝溫陽通脈行血,相配可用於血阻脈絡的胸痛、瘀血腹痛。
配白茅根:丹皮清熱涼血、化瘀止血,白茅根清熱、涼血、利尿,可用治熱病或臟腑火盛所致的吐血、衄血、尿血等。
丹皮的治病驗方
治傷寒熱毒發瘡如豌豆:牡丹皮、山梔子仁、黃芩(去黑心)、大黃(銼、炒)、木香、麻黃(去根、節)。上六味等分,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聖濟總錄》牡丹湯)
治婦人惡血攻聚上面,多怒:牡丹皮半兩,乾漆(燒煙盡)半兩。水二鍾,煎一鍾服。(《諸證辨疑》)
治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發汗之內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盡,內余瘀血,面黃,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兩,生地黃八兩,芍葯三兩,牡丹皮二兩。上四味,細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黃湯)
治胎前衄血:丹皮、黃芩、蒲黃、白芍、側柏葉。共為細末,早米糊為丸。空心白湯下百丸。(《秘傳內府經驗女科》)
治婦人骨蒸,經脈不通,漸增瘦弱:牡丹皮一兩半,桂(去粗皮)一兩,木通(銼、炒)一兩,芍葯一兩半,鱉甲(醋炙,去裙襕)二兩,土瓜根一兩半,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人,炒)。上七味粗搗篩。每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空心食後各一。(《聖濟總錄》牡丹湯)
④ 牡丹皮功效與作用
牡丹皮功效與作用
牡丹皮是一種中葯,最大限度發揮作用牡丹皮是清熱涼血、虛熱、瘀與它!可以用牡丹皮來炒菜,這樣可以有效地發揮其功效。無數牡丹皮的葯效作用,急於知道!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的知識,歡迎閱讀。
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
牡丹皮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能夠有效抵抗炎症,殺滅細菌。
夏天的時候可以煎服一些牡丹皮,其具有清熱涼血的作用,我在夏季就使用過,可降低暑熱。
牡丹微微增加免疫力,人體的免疫系統的防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身體受到病毒感染。
對於經常發熱、發燒的用戶,食用牡丹皮可以退熱、清涼,減輕症狀。
牡丹皮,中葯名。為毛茛科植物牡丹乾燥根皮。產於安徽、山東等地。秋季採挖根部,除去細根,剝取根皮,曬干。生用或炒用。《本草綱目》:“滋陰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滯。後人乃專以黃櫱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勝也。
赤花者利,白花者補,人亦罕悟,宜分別之。”現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類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鎮靜、降溫、解熱、鎮痛、解痙等中樞抑製作用及抗動脈粥樣硬化、利尿、抗潰瘍等作用。
牡丹皮的葯理作用
1、對中樞的作用
通過腹腔注射或口服丹皮酚小鼠有鎮靜、催眠和鎮痛作用;對小鼠的正常體溫降低(腹腔注射或灌胃),對人工發熱引起的注射傷寒和副傷寒桿菌也解熱、抗電擊或葯物誘導驚訝周。
2、降壓作用
靜脈注射丹皮水煎劑(相當生葯0.75克/公斤),對麻醉犬、貓和大鼠皆有降壓作用;牡丹酚和除去牡丹酚的水煎液,在急性動物實驗中亦有降壓效力;實驗性高血壓(原發型和腎型)犬或大鼠口服,都能出現一定降壓作用,但作用出現較慢,可能由於在胃腸道吸收緩慢。
3、抗菌作用
試管內對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等有較強抗菌作用。牡丹皮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作用顯著(試管內兩倍稀釋法),在pH7.0~7.6殺菌力最強。瓊脂平板挖溝法等也證明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副飭寒桿菌、大腸桿菌。
變形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霍亂弧菌等多種細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牡丹酚在試管內對大腸桿菌、枯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也有抑製作用。丹皮浸液在試管內對鐵銹色小芽胞菌等10種皮膚真菌也有一定抑製作用。
4、其他作用
牡丹酚對大鼠後肢足蹠浮腫有抑製作用,並能降低血管通透性,牡丹皮除去牡丹酚後即失去上述作用。用雞胚實驗表明,牡丹皮有一定抗病毒作用,但給小鼠灌胃、再感染流感病毒,則結果不一,故其抗病毒作用尚不能肯定。
喜馬拉雅山產之喜馬牡丹熱浸液對各種動物子宮均有興奮作用,但對蛙心則抑制,對兔、豚鼠腸管有解痙作用。葯用牡丹之乙醇提取物,蒸去乙醇,對蛙心有洋地黃樣作用,能興奮子宮,抑制大鼠及兔腸管,輕度降低大白鼠血壓,但無鎮痛及抗驚厥作用(電休克及五甲烯四氮唑的休克)。
臨床應用
1、治療高血壓取牡丹皮1~1.5兩,水煎成120~150毫升,每日3次分服;或初次量用5~6錢,如無不良反應增至1兩。治療20餘例,一般服葯5天左右血壓即有明顯下降.症狀改善;經服葯6~33天,舒張壓平均下降10~20毫米汞柱,收縮壓平均下降20~40毫米汞柱。
本組病例近期內均能使血壓下降到正常范圍或接近正常范圍,症狀亦隨之消失或改善,但遠期療效有待繼續觀察。個別患者服葯後有惡心、頭昏等副作用,無需停葯即能自然消失。
個別患者服葯後有惡心、頭昏等副作用
2、治療過敏性鼻炎用10%的牡丹皮煎劑,每晚服50毫升,10天為一療程,治療31例,痊癒12例。又治療9例,服葯後症狀很快好轉,但無1例根治。此外,用10%丹皮煎液內服(每晚50毫升),試治乳突鑿開術後,因伴有變態反應而致遲遲不得干耳的患者6例,結果5例痊癒,1例減輕。
;⑤ 牡丹皮的具體功效與作用
牡丹皮的具體功效與作用
牡丹皮的具體功效與作用,它的功效和作用才是最閃亮的一點,牡丹皮這種食材是比較名貴的,對於調理人的身體有很大的好處,食用葯材一般都要遵醫囑,以下是牡丹皮的具體功效與作用。
牡丹皮的具體功效與作用1
1、清肝降壓
用於肝鬱火旺,身熱暮甚,頭痛目澀,常與夏枯草、天麻、菊花同用。
2、活血消瘀
用於血瘀閉經、痛經,或瘀血積聚,常與當歸、川芎、桂枝、桃仁、赤芍同用。
用於腸癰腹痛,常與大黃、桃仁、冬瓜仁同用。
3、清熱涼血
用於熱病高熱神昏,發斑發疹,血熱吐血衄血等證,常與生地同用,重者與犀角同用。
用於熱病後熱伏陰分、夜熱早涼,常與青蒿、地骨皮同用。
用於陰虛發熱、無汗骨蒸,可與青蒿、魚甲、白薇、黃芪同用。
風熱皮疹,常與雙花、蟬蛻、荊芥同用。
牡丹皮的具體功效與作用2
食用方法及葯膳
1、槐花柏葉丹皮粥
原料組成:槐花50克,側柏葉15克,牡丹皮10克,粳米100克,冰糖30克。
製法:將槐花、側柏葉、牡丹皮加水煮30分鍾去渣,再入粳米,待米半熟時入冰糖,至熟食用。
服法:每日1次,連服10日
功用:血瘀型脫發。症見頭痛,面色晦黯,舌質黯紅或有瘀點,脈沉細
2、地黃丹皮粥
原料組成:生地、牡丹皮各15克,扁豆花10克,大米50克。
製法:將生地、丹皮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待熟時調扁豆花,再煮一二沸服食。
服法:每日1劑。
功用: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適用於銀屑病牛皮癬。
3、生地麥冬丹皮粥
原料組成:生地黃30克,麥冬15克,牡丹皮12克,粳米60克。
製法:同煮粥,早晚餐服食
功用:清胃瀉火,養陰生津。適用於糖尿病中消型:初起,症見多食易飢,潮熱盜汗、口多飲,形體漸疲,小便頻數,大便秘結,頭暈日眩。舌紅,苔黃燥,脈滑數或細數。
4、丹皮赤芍飲
原料組成:牡丹皮15克,桂枝15克,茯苓1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白糖30克。
製法:將配方葯物洗干凈,桃仁去皮尖,共放瓦鍋內,加水600毫升;將瓦鍋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25分鍾,停火,過濾去渣,留汁液,在汁液內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服法:每日3次,每次150克。
功用:活血祛瘀,止帶,抗癌。適用於宮頸癌初期。
5、青蒿丹皮茶
原料組成:青蒿6克,牡丹皮6克,茶葉3克,冰糖15克。
製法:將青蒿、牡丹皮洗凈,加茶葉共置大茶杯中,用開水沖泡,加蓋悶泡15~20分鍾,加人冰糖令溶即可。
服法:每日1劑,不拘時代茶頻飲。
功用:清熱涼血,止血。適用於月經先期,或一月再行,量多色紫,質地黏稠,或心胸悶熱,排尿黃赤,白帶腥臭,舌紅苔黃厚,脈數有力。
6、地骨丹皮茶
原料組成:牡丹皮3克,地骨皮10克。
製法:材料用沸水沖泡,燜約15分鍾
服法:飲用。
功用:清熱涼血,寧神。適用於頭暈目眩,胸悶心悸,對防治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等疾患亦有效。
7、丹皮知母燉鱉魚
原料組成:牡丹皮10克,茯苓10克,知母10,澤瀉9克,龍骨25克,團魚1隻500克:,熟地10克,山葯20克,山萸肉15克,黃柏9克,牡蠣粉25克,料酒10克,食鹽5克,味精3克,姜5克,蔥6克,胡椒粉3克,雞油25克,上湯2800毫升。
製法:將以上葯物洗凈,裝入紗布袋內,扎緊口;團魚宰殺後去頭尾及腸雜,姜拍松、蔥切段。將團魚、葯包;料酒、鹽,味精、姜、蔥、胡椒粉、雞油同放燉鍋內,加入上湯,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燒煮35分鍾即成。
服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用:滋陰降火,補腎。適用於陰虛火旺,夢遺,心悸,頭暈,失眠,倦怠等症。
⑥ 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
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
1.抗驚厥
研究顯示,牡丹皮中的丹皮酚成分可作用於中腦網狀結構和丘腦,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產生影響,起到抗驚厥和解熱的作用。
2.保護心血管
動物實驗研究顯示,牡丹皮具有增加冠脈血流量、減少心輸出量以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因而臨床上具有保護心血管和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3.抗凝血
葯理研究顯示,牡丹皮水提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因而具有抗凝血作用,這是牡丹皮活血化瘀的一個體現。
4.抗炎
用丹皮酚灌胃,對大鼠因右旋糖酐或醋酸或角叉菜膠引起的足跖浮腫有抑製作用,並能抑制醋酸或5-羥色胺引起的小鼠腹腔或豚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抑制小鼠應激性潰瘍的發生。
5.增強免疫
通過研究顯示,牡丹皮中的丹皮酚可對抗一些葯物所致的胸腺重量減輕,表明其具有增強細胞免疫的作用。
⑦ 牡丹皮的作用與功效
牡丹皮的作用與功效
牡丹皮的作用與功效,它的功效和作用才是最閃亮的一點,因為生活中也較少有人食用它,食物的禁忌是一定要了解清楚的,葯材和食材不可混淆,清楚牡丹皮的作用與功效,才能更好地生活。
牡丹皮的作用與功效1
牡丹皮的功效
清熱;活血散瘀。主溫熱病熱入血分;發斑;吐衄;熱淚盈眶病菌後期熱伏陰分發熱;陰虛骨蒸潮熱;血滯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風濕熱痹
牡丹皮的作用
1、對心血管的影響:丹皮對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脈血流量,減少心輸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對實驗性心肌缺血有明顯保護作用,並且持續時間較長,同時降低心肌耗氧量。
2、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丹皮酚對口服傷寒、副傷寒菌苗引起的小數發熱有解熱作用,並降低正常小數體溫。口服丹皮酚能抑制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數扭體反應及數尾壓痛反應,並能對抗***所致小數的運動亢進,能明顯延長環己巴比妥鈉所致小數睡眠時間,大劑量時可使小數翻正反射消失,能明顯對抗戊四氮、***、煙鹼和電休克所致的驚厥。作用部位在中腦網狀結構和丘腦。
3、抗炎作用:用丹皮酚灌胃,對大數因右旋糖酐或醋酸或角叉菜膠引起的足跖浮腫有抑製作用,並能抑制醋酸或5-羥色胺引起的小數腹腔或豚數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抑制小數應激性潰瘍的發生。
4、抑菌作用:體外實驗表明,丹皮煎劑對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霍亂弧菌等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牡丹葉煎劑對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顯著抗菌作用,其有效成份為沒食子酸。
5、抗凝作用:體外對人血小板試驗,發現丹皮水提物及芍葯酚均能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產生血栓素a2,進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這是由於抑制從花生烯酸至前列腺h2的環氧化酶反應的結果。丹皮甲醇提取物有抑制內毒素所致實驗性血栓的作用。
6、對免疫系統的影響:給小數分別灌胃丹皮,丹皮酚、芍葯甙、氧化芍葯甙、苯甲醯芍葯甙,均能促進靜脈注射的碳粒在血中的廓清速度,即使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功能處於低下狀態也有促進作用,顯微鏡檢查見肝中枯氏細胞及脾中巨噬細胞吞噬力增強。
7、對脂質代謝的影響:丹皮及其所含丹皮酚,芍葯甙對腎上腺素所致的脂細胞的脂肪分解有抑製作用;丹皮水提物能增加脂細胞中葡萄糖生成脂肪,而且明顯增加胰島素所致的葡萄糖生成脂肪。
牡丹皮適合人群
血虛、寒症、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服。
牡丹皮食療作用
味苦、辛、性微寒。歸心、肝、腎經。清香散泄,入血分。
清熱涼血,活血散瘀。主治熱病入血發斑,吐血衄血,驚癇,限虛潮熱骨蒸,心中煩熱,血滯經閉,痛經,腸癰瘡毒辣,跌撲傷痛。
牡丹皮的作用與功效2
丹皮的功效
【性味】
辛苦;涼;微寒。
《本經》:味辛,寒。
《滇南本草》:性寒,味酸辛。
《本草備要》:辛甘,微寒。
【歸經】
入心、肝、腎經。
《珍珠囊》:手厥陰、足少陰。
《綱目》:手足少陰、厥陰四經。
《雷公炮製葯性解》:入肺經。
【功效主治】
清熱;活血散瘀。主溫熱病熱入血分;發斑;吐衄;熱淚盈眶病菌後期熱伏陰分發熱;陰虛骨蒸潮熱;血滯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風濕熱痹。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
《本經》:主寒熱,中風瘈瘲、痙、驚癇邪氣,除症堅瘀血留舍腸胃,安五臟,療癰瘡。
《別錄》:除時氣頭痛,客熱五勞,勞氣頭腰痛,風噤,癲疾。
《葯性論》:治冷氣,散諸痛,治女子經脈不通,血瀝腰疼。
《日華子本草》:除邪氣,悅色,通關腠血脈,排膿,通月經,消撲損瘀血,續筋骨,除風痹,落胎下胞,產後一切冷熱血氣。
《珍珠囊》:治腸胃積血、衄血、吐血,無汗骨蒸。
《滇南本草》:破血,行(血),消症瘕之疾,除血分之熱。
《醫學入門》:瀉伏火,養真血氣,破結蓄。
《綱目》:和血,生血,涼血。治血中伏火,除煩熱。
清熱涼血
用於熱病高熱神昏,發斑發疹,血熱吐血衄血等證,常與生地同用,重者與犀角同用。
用於熱病後熱伏陰分、夜熱早涼,常與青蒿、地骨皮同用。
用於陰虛發熱、無汗骨蒸,可與青蒿、魚甲、白薇、黃芪同用。
風熱皮疹,常與雙花、蟬蛻、荊芥同用。
活血消瘀
用於血瘀閉經、痛經,或瘀血積聚,常與當歸、川芎、桂枝、桃仁、赤芍同用。
用於腸癰腹痛,常與大黃、桃仁、冬瓜仁同用。
清肝降壓
用於肝鬱火旺,身熱暮甚,頭痛目澀,常與夏枯草、天麻、菊花同用。
【配伍應用】
配地骨皮:丹皮性寒,味苦而兼辛,善透泄血中伏熱,涼血而除無汗之骨蒸;地骨皮性寒,味甘而淡,善清陰中虛熱,益陰而退有汗之骨蒸,二葯合用,可加強退熱除蒸作用,故凡陰虛血熱所致的午後潮熱、兩顴發紅、手足心熱、骨蒸煩躁等,無論有汗無汗,皆可用之。
配生地:丹皮辛苦微寒,清熱中有散血之功;生地甘寒多汁,涼中又具養陰之力,二葯相須合用,發揮協同作用以加強葯力,提高療效,使涼血而兼散瘀,清熱又可寧絡,並有一定的養陰之力。臨床主要用於溫熱之邪入於營血,出現高熱、舌絳口渴、身發斑疹以及血熱妄行、吐血、衄血等。
配赤芍:二葯皆有涼血清熱、活血散瘀之功,丹皮偏瀉心經之火,長於清熱涼血,善治血中結熱;赤芍偏清肝經之火,活血散瘀作用較佳,善治脈中瘀滯,二葯合用,涼血活血之力倍增,宜用於溫熱病中熱入營血、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月經過多、皮膚發斑等血證。
配梔子:丹皮味苦而微辛,為血中氣葯;梔子性味苦寒,為氣中之血葯,善清氣分鬱火,並有一定的涼血作用,辛以散結,寒以清熱,入血分而泄血中伏火。二葯合用,一走氣分,一入血分,有氣血兩清之功。臨床多用其清泄肝熱,對於肝鬱火旺而致的發熱、盜汗或自汗、頭痛目澀、頰赤口乾、月經不調等最為適宜。
配青蒿:二葯都能涼血除蒸,丹皮善治血熱有瘀骨蒸,青蒿善透熱伏陰分的邪熱,二葯相合,可用於邪伏陰分的骨蒸發熱。
配桃仁:二葯都有活血祛瘀之功,且能消腫止痛,可用治跌打損傷、瘀血疼痛及婦女血瘀經閉、腹痛等。
配桂枝:取丹皮活血祛瘀,桂枝溫陽通脈行血,相配可用於血阻脈絡的胸痛、瘀血腹痛。
配白茅根:丹皮清熱涼血、化瘀止血,白茅根清熱、涼血、利尿,可用治熱病或臟腑火盛所致的吐血、衄血、尿血等。
丹皮的作用
治療各種關節炎
丹皮普遍用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關節炎,能抑制炎症、腫脹、滲出,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其鎮痛作用雖然不強,但在復方中,能加強主葯的效果。
降壓
在心、腦血管性疾病中,在腎病中,丹皮也是常用葯。目前臨床上原發性高血壓和腎眭高血壓病人普遍使用西葯降壓,有的能降至正常,有的部分下降,許多病人還需服用中葯來調理以加強或鞏固療效。丹皮具有擴張血管和降壓作用,是一味常用的配伍葯。尤其是對於腎病之蛋白血尿也有治療效果。
對心血管的影響
丹皮對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脈血流量,減少心輸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對實驗性心肌缺血有明顯保護作用,並且持續時間較長,同時降低心肌耗氧量。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
丹皮酚對口服傷寒、副傷寒菌苗引起的小數發熱有解熱作用,並降低正常小數體溫。口服丹皮酚能抑制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數扭體反應及數尾壓痛反應,並能對抗咖*因所致小數的運動亢進,能明顯延長環己巴比妥鈉所致小數睡眠時間,大劑量時可使小數翻正反射消失,能明顯對抗戊四氮、士*寧、煙鹼和電休克所致的驚厥。作用部位在中腦網狀結構和丘腦。
抗炎作用
用丹皮酚灌胃,對大數因右旋糖酐或醋酸或角叉菜膠引起的足跖浮腫有抑製作用,並能抑制醋酸或5-羥色胺引起的小數腹腔或豚數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抑制小數應激性潰瘍的發生。
抑菌作用
體外實驗表明,丹皮煎劑對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霍亂弧菌等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牡丹葉煎劑對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顯著抗菌作用,其有效成份為沒食子酸。
抗凝作用
體外對人血小板試驗,發現丹皮水提物及芍葯酚均能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產生血栓素A2,進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這是由於抑制從花生烯酸至前列腺H2的環氧化酶反應的結果。丹皮甲醇提取物有抑制內毒素所致實驗性血栓的作用。
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給小數分別灌胃丹皮,丹皮酚、芍葯甙、氧化芍葯甙、苯甲醯芍葯甙,均能促進靜脈注射的碳粒在血中的廓清速度,即使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功能處於低下狀態也有促進作用,顯微鏡檢查見肝中枯氏細胞及脾中巨噬細胞吞噬力增強。
對脂質代謝的影響
丹皮及其所含丹皮酚,芍葯甙對腎上腺素所致的脂細胞的脂肪分解有抑製作用;丹皮水提物能增加脂細胞中葡萄糖生成脂肪,而且明顯增加胰島素所致的葡萄糖生成脂肪。
抗變態反應
丹皮對第Ⅰ、Ⅲ、Ⅳ型變態反應有顯著的抑制功效。
抗栓塞
牡丹酚和芍葯苷有顯著的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鎮靜鎮痛
牡丹酚能顯著減少小數自發活動,有顯著的鎮靜功效。牡丹酚能提 高小數痛閾,具有鎮痛作用。
降溫
牡丹皮具有中樞性降低體溫和解熱作用。
解痙
牡丹酚對乙醯膽鹼引起的豚數離體回腸的強烈收縮有顯著的解痙作用。所含芍葯苷 對腸道平滑肌也具有顯著的解痙作用。
其它作用
用20%丹皮紅藤灌入腹腔,對家兔損傷性腹腔粘連有顯著預防效果。注入福氏佐劑引起的慢性關節炎數,在兩個月內於大數皮下注射致炎劑酪蛋白,可引起關節炎性的足、尾的變性繼續惡化,足、尾的皮下纖維化、骨增生,骨纖維症明顯,腹部皮下組織中亦有結締組織增殖,若在給予酶蛋白的同時連續喂飼丹皮或桂枝茯苓丸,則能抑制酶蛋白的新誘發損害。丹皮甲醇提取物體內對小數艾氏腹水癌細胞,子宮頸癌細胞均有抑製作用。丹皮酚對苯並芘在大數肝微粒體中的代謝有一定抑製作用,對小數有抗早孕作用,對大數有利尿作用。
丹皮的治病驗方
治傷寒熱毒發瘡如豌豆:牡丹皮、山梔子仁、黃芩(去黑心)、大黃(銼、炒)、木香、麻黃(去根、節)。上六味等分,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聖濟總錄》牡丹湯)
治婦人惡血攻聚上面,多怒:牡丹皮半兩,乾漆(燒煙盡)半兩。水二鍾,煎一鍾服。(《諸證辨疑》)
治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發汗之內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盡,內余瘀血,面黃,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兩,生地黃八兩,芍葯三兩,牡丹皮二兩。上四味,細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黃湯)
治胎前衄血:丹皮、黃芩、蒲黃、白芍、側柏葉。共為細末,早米糊為丸。空心白湯下百丸。(《秘傳內府經驗女科》)
治婦人骨蒸,經脈不通,漸增瘦弱:牡丹皮一兩半,桂(去粗皮)一兩,木通(銼、炒)一兩,芍葯一兩半,鱉甲(醋炙,去裙襕)二兩,土瓜根一兩半,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人,炒)。上七味粗搗篩。每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空心食後各一。(《聖濟總錄》牡丹湯)
治腸癰,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四兩,牡丹一兩,桃仁五十個,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金匱要略》大黃牡丹湯)
治懸癰生於穀道之前,小便之後,初發甚癢,狀如松子,-月赤腫如桃,遲治則破,而大小便皆從此出,先服國老湯不消者:牡丹皮、大黃、貝母、白芷、甘草、當歸各五錢。共為細末,酒調服二錢,空心吃。(《本草匯言》將軍散)
治下部生瘡,已決洞者:牡丹方寸匕,日三服。(《補缺肘後方》)
治金瘡內漏,血不出:牡丹皮為散,水服三指撮,立尿出血。(《千金方)
治腕折瘀血:虻蟲二十枚,牡丹一兩。上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千金方》)
丹皮的副作用
傳統文獻《本草綱目》:無毒。
毒理試驗
LD50 :注射液小數腹腔注射的LD50為0.781g/kg。小數灌胃的LD50為3.43g/kg。牡丹酚小數灌胃,觀察3天,LD50為4.99/kG±0.47g/kg。
毒性反應用於治療實驗性高血壓犬,未見血象、肝腎功能、心電圖等異常改變,僅見眼黏,膽有充血現象,分泌增多。說明毒性很小。
臨床觀察無毒。在常規劑量內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服用或大劑量(30g以下)服用也沒有明顯副作用。
食物相剋
宜
(1)牡丹皮與海參
海參味甘,咸,性溫,具有滋陰,補血,健陽,滑燥,調經,養胎,抗老防衰,抗凝血,提高免疫力,治療放射線損傷等作用。同牡丹皮共用,食療效果更明顯。
(2)牡丹皮 牡蠣
牡蠣肉包含大量牛磺酸,可以抑制人體血管中膽固醇的生成,有防治動脈硬化之作用。同牡丹皮共用還有清虛熱,保肝的功效。
忌
(1)牡丹皮 大蒜
大蒜辛溫有臭,牡丹皮苦辛微寒,性味反之,葯性也相反。所以在服用含牡丹皮的中葯時不能吃大蒜。
(2)牡丹皮 香菜
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清虛熱,活血化淤等作用,香菜辛溫香竄,牡丹皮苦辛微寒,性昧反之,葯性也相反。所以兩者不能同用。
食物相剋:丹皮與貝母、大黃相剋。
用葯禁忌
(1)血虛有寒,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服。
(2)《本經逢原》:自汗多者勿用,為能走泄津液也。痘疹初起勿用,為其性專散血,不無根腳散闊之慮。
(3)《得配本草》:胃氣虛寒,相火衰者,勿用。
⑧ 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
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
你知道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有什麼嗎?說起牡丹皮,相信很多人都感覺到很陌生。牡丹皮是生活中比較少見的一種中葯材,其對人體有很多的功效。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下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感興趣的朋友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1
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
第一是保護心血管
根據很多實驗數據,牡丹皮可以增加冠脈血流量,這樣就可以讓血液更好地流通,而且它還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錯用,可以很好地避免實驗性心肌缺血,並且還可以降低人體心臟內部的心肌耗氧量。
第二是保護中樞神經系統
多服用牡丹皮可以緩解神經系統內部的運動亢進,能夠讓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始終保持健康狀態,不會讓它處於過於亢奮的狀態,而且還能夠預防一些大腦中的腦網狀結構和丘腦不正常的情況,這項功能並不是很多食物能夠具備的。
第三是抑菌作用
牡丹皮包含的很多物質有很強的`抑菌作用,這些細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等等,這些細菌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會引起痢疾和各種皮膚病,只要適度地食用牡丹皮就可以很好地預防這些疾病,所以很建議大家適度食用。
第四是抗炎作用
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染上各種炎症,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牡丹皮中包含的很多物質能很好地維護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保持正常,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適當地增強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這樣就可以降低染上炎症的概率了。
第五是增強抵抗力
這其中的生理學知識也比較復雜,適當地食用牡丹皮可以很好地促進身體內部的細胞系統功能加強,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提高身體的抵抗力了。
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2
牡丹皮的中醫功效作用
1、牡丹皮除時氣頭痛,客熱五勞,勞氣頭腰痛,風噤,癲疾。《名醫別錄》
3、牡丹皮除邪氣,悅色,通關腠血脈,排膿,通月經,消撲損瘀血,續筋骨,除風痹,落胎下胞,產後一切冷熱血氣。《日華子本草》
4、牡丹皮治懸癰生於穀道之前,小便之後,初發甚癢,狀如松子,月赤腫如桃,遲治則破,而大小便皆從此出,先服國老湯不消者:牡丹皮、大黃、貝母、白芷、甘草、當歸各五錢。共為細末,酒調服二錢,空心吃。(《本草匯言》將軍散)
5、牡丹皮治婦人惡血攻聚上面,多怒:牡丹皮半兩,乾漆(燒煙盡)半兩。水二鍾,煎一鍾服。(《諸證辨疑》)
6、牡丹皮主寒熱,中風瘛瘲、痙、驚癇邪氣,除症堅瘀血留舍腸胃,安五臟,療癰瘡。《神農本草經》
7、牡丹皮治下部生瘡(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
8、牡丹皮治腸癰,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四兩,牡丹一兩,桃仁五十個,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金匱要略》大黃牡丹湯)
9、牡丹皮善清血,而又活血,因而有涼血散瘀的功效,使血流暢而不留瘀,血熱清而不妄行。故對血熱熾盛、肝腎火旺及瘀血阻滯等症,都恃為要葯。本品配鮮生地,能清熱涼血;配大生地,則滋腎瀉火;配山梔,則清肝泄熱;配赤芍、桃仁,則活血散瘀;配側柏葉、鮮茅根,則涼血止血。
10、牡丹皮治胎前衄血:丹皮、黃芩、蒲黃、白芍、側柏葉。共為細末,早米糊為丸。空心白湯下百丸。(《秘傳內府經驗女科》)
⑨ 牡丹皮有什麼功效
牡丹皮,為毛茛科植物牡丹乾燥根皮;主要成分為酚及酚苷類、單萜及其苷類,所含芍葯苷對腸道平滑肌也具有顯著的解痙作用。
1、清熱涼血
牡丹皮味辛、性微寒,具有清熱涼血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入營血、陰虛發熱、吐血衄血、癰腫瘡毒等。
2、消炎鎮痛
牡丹皮普遍用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關節炎,能抑制炎症、腫脹、滲出,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其鎮痛作用雖然不強,但在復方中,能加強主葯的效果。
3、鎮靜解痙
牡丹酚能顯著減少小鼠自發活動,有顯著的鎮靜功效。牡丹酚對乙醯膽鹼引起的,豚鼠離體回腸強烈收縮,有顯著的解痙作用,所含芍葯苷對腸道平滑肌也具有顯著的解痙作用。
4、活血化瘀
牡丹皮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煎湯內服可用於血瘀閉經、痛經,外敷可用於鐵打損傷導致的瘀血積聚,紅腫疼痛。
5、降血壓
牡丹皮具有擴張血管和降壓作用,能增加冠脈血流量,減少心輸出量,是一味常用降壓配伍葯,對於腎病之蛋白血尿治療效果好。
(9)牡丹皮攻效擴展閱讀:
適宜:經閉痛經、跌打傷痛者
牡丹皮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煎湯內服可用於血瘀閉經、痛經,外敷可用於鐵打損傷導致的瘀血積聚,紅腫疼痛。牡丹皮還可用於肝鬱火旺,身熱暮甚,頭痛目澀。
禁忌:血虛有寒、月經過多者、孕婦
1、牡丹皮能夠活血,但是對於月經過多的女性來說,服用牡丹皮會導致失血過多。
2、血虛有寒者慎用,孕婦應慎服,不然可以會影響胎兒。
3、大蒜辛溫有臭,牡丹皮苦辛微寒,性味反之,葯性也相反,所以在服用含牡丹皮的中葯時不能吃大蒜。
4、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清虛熱,活血化淤等作用,香菜辛溫香竄,牡丹皮苦辛微寒,性昧反之,葯性也相反,所以兩者不能同用。
⑩ 牡丹皮的功效有哪些
1、丹皮也稱牡丹皮,性味苦、辛、微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行瘀的功效。
2、由於丹皮的活血行瘀的功效,臨床常用於血瘀,經閉,痛經或淤血積聚,腹中包塊。也可以用於跌打損傷,血瘀作痛常和活血止痛的赤芍,乳香,沒葯等同用。
3、牡丹皮還用於腸癰,瘡癢紅腫。現代常用於高血壓病以及動脈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