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樹果食
1. 紅牡丹是什麼水果
你說的是紅毛丹水果吧。
紅毛丹,又名毛荔枝,原產馬來西亞,屬無患子料韶子屬,有36個種,系熱帶多年生常綠果樹,是東南亞著名水果之一。紅毛丹是熱帶多年生常綠喬木植物,也是著名的熱帶水果,在中國能適合種植的地方不多,屬珍稀水果。海南省保亭熱帶作物研究所於60年代引種試種成功,至今已有幾十年的栽培歷史。紅毛丹是一種極具經濟價值的熱帶果樹,在市場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售價高,在海南種植有一定的適應性,且南部和東南部地區適於種植紅毛丹,產量高,品質優良,是很有發展前途的熱帶果樹。
紅毛丹外觀美,營養豐富,富含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和礦質元素,主要品種可食部分佔41%-47.3% ,味甜至酸甜,帶荔枝或葡萄風味,可口怡人。紅毛丹的果肉含葡萄糖、蔗糖,含豐富的維生素C、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礦物質,如磷、鈣等。其性味甘溫,果肉甘香甜美厚而多汁,還有人稱它為中國嶺南的荔枝,更有毛荔枝的別名。
紅毛丹的營養價值:長期食用可潤膚養顏、清熱解毒、增強人體免疫力。它含有豐富之鈣質,磷質與維他命C。紅毛丹果實營養豐富,供鮮食和加工制罐頭,此外還可制蜜餞、果醬、果凍和釀酒。
海南紅毛丹的吃法:紅毛丹就像長毛的荔枝。吃法和荔枝也很像,果肉也很像,但是個人覺得沒有荔枝好吃,只不過長的比較有特點而已。吃紅毛丹要用牙慢慢輕輕地一層一層咬,如果心急大力那就會核散膜碎,膜肉相連了。
2. 牡丹樹能長多大
自然環境下的牡丹樹能長到2米的高度,而人工栽培時會修剪控制株形,株高只有60厘米,且牡丹樹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花朵單生於莖稈頂部,花苞碩大,有著雍容華貴、繁榮昌盛的寓意,且牡丹花的常見品種有姚黃、魏紫、趙粉、豆綠、狀元紅等。
牡丹 樹可以長多高
牡丹樹是落葉灌木,自然環境下可以長到2米的高度,但人工栽培的品種,會經常修剪控制株形,使株高保持在60厘米左右,便於觀賞,且牡丹樹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花朵碩大,顏色鮮艷,有雍容華貴、繁榮昌盛的美好寓意。
牡丹樹長什麼樣
牡丹樹的分枝較短且粗壯,葉片分頂生、側生兩種,頂生葉片呈寬卵形,側生葉片為長圓形,且葉面顏色比葉背深,而花朵在每年5月份盛開,花苞單生於莖頂,花瓣為倒卵形,花色鮮艷且豐富,果實6月成熟,呈長圓形,表面有密集的黃褐色的硬毛。
牡丹樹的主要品種
牡丹的常見品種有姚黃、魏紫、趙粉、豆綠、狀元紅、青龍卧墨池等,其中姚黃是牡丹四大名品之一,屬於落葉灌木,枝條纖細且硬挺,花色金黃,花蕊為橘黃色,豆綠是稀有名貴牡丹品種,花色為黃綠色,花瓣重疊分布,呈皇冠形或綉球形。
牡丹樹怎麼養殖
養殖牡丹樹的過程中,要每年施入1-3次肥料,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搭配營養均衡的復合肥,有利於植株的生長,且牡丹樹喜陽光,春秋冬三季,可以將其擺放在朝南的環境中曬太陽,而夏季要移入散光充足的環境,避免陽光直射。
3. 紅牡丹水果的成熟季節
紅牡丹別名韶子,毛龍眼,毛荔枝。多年生常綠中喬木植物,樹干粗大多分枝回,樹冠開張,樹葉深綠,答果實呈球形、長卵行或橢圓形,串生於果梗上,外表呈黃色,果肉為白色。每 年2月至4月開花,6月至8月為果實成熟採摘季節。喜高溫多濕、凈風和低海拔環境。年均溫度24℃以上,最冷月均溫高於17℃,≥10℃有效積溫8600℃以上,適於生長發育,低於20℃則生長緩慢,低於5℃就會出現凍害。連續3天低溫則當年開花結果不正常。要求年雨量1800mm以上,幼苗期不耐旱,忌強光,需適當蔭蔽。果實生育期最需水。土壤以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肥沃疏鬆、排水和通氣良好、pH值4.5~6.5、玄武岩形成的沖擊土或壤土為佳。
4. 牡丹花有沒有種子有的話,什麼時候撥種
牡丹種子是由子房內的胚珠發育而成的,8月上、中旬成熟,結實率因雌雄蕊的瓣化程度增高而降低,甚至不結實,種子在達到一定成熟度後,其萌芽率隨成熟度提高而降低。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即可採收,宜即采即播。
1、播種:牡丹種子在8月上旬成熟後及時採收,立即播種。播種過晚,種子來春不宜發芽。播種牡丹5-6年才開花,故此法一般只在培育新品種時採用。
2、分株:把生長五年以上的大株牡丹連株挖出,放陰涼處晾置2-3天,待根變軟時將其分成2-3枝一組的小株,植於圃地。
3、嫁接:剪取大株牡丹發出的土芽或一年生的短枝將其部2-3cm削成楔形嵌接於15-20cm長的芍葯根上,用麻皮纏緊,抹上泥巴進行栽植,嫁接時間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嫁接苗應挖溝栽植,其株距10一15cm,行距30-40cm,栽後培上土埂,以接穗不露出土為宜。
5. 牡丹花籽怎麼種
牡丹花籽播種方法:
播種的時候我們首先在土裡挖一個小坑,深度差不多為三到四內厘米,將牡丹的種子放入容土坑中。
然後用泥土覆蓋住,用工具輕輕將土層踏平。
做好這些工作後要馬上澆上水,使水分完全滲透的泥土中滋養種子。
因為是在秋天播種,所以冬天很快就回來,冬天的時候要做好保溫防凍的工作,可以用稻草、樹葉覆蓋在上面,這樣可以起到保溫的效果。
一般到第二年春天,比較健壯的種子就會萌發出嫩芽,漸漸地生長出幼嫩的葉片,這時候我們就要注意做好施肥和除草的工作。
6. 牡丹的種子什麼時候種比較好
牡丹種子可以分為春播和夏播,每年的三月到八月之間都可以進行播種,在這個時間段播種的牡丹種子發芽率相對較高,生長情況也是最好的。
每年八月初是牡丹種子的最佳采種時間,此時牡丹種子已經完全成熟,播種的最佳時間不能與采種時間間隔太久,一般不可以超過九月份,播種前要對土壤進行消毒,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穴播還是條播,此外還需注意種子之間的間隔距離。結合當地的溫度、氣候及環境差異,不必一定按照網上關於牡丹種子的播種技巧,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關於什麼時候播種最好,可以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
7. 植物的果實有哪些種類
常見植物果實類型
1. 蒴果:楊柳科、虎耳草科(山梅花屬、溲疏屬、八仙花屬)、金縷梅科(楓香屬、文母樹屬、金縷梅屬、檵木屬、蠟瓣花屬)、薔薇科(白鵑梅屬)、楝科(香椿屬)、大戟科(烏桕屬、山麻桿屬)、黃揚科(黃楊屬)、衛矛科(衛矛屬)、七葉樹科(七葉樹屬)、無患子科(欒樹屬、文冠果屬)錦葵科(木槿屬木槿、扶桑、木芙蓉、吊燈花等)、木棉、山茶科(山茶屬)、藤黃科(金絲桃屬金絲桃、金絲梅等)、檉柳科、紫薇、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吊鍾花屬、南燭屬)、木犀科(丁香屬、連翹屬連翹、金鍾花等)、玄參科(泡桐屬)、紫葳科(梓樹屬、凌霄屬等)、百合科(絲蘭屬)
2. 梨果:薔薇科(栒子屬、火棘屬、山楂屬、枇杷屬、花楸屬、石楠屬、木瓜屬、榲桲屬、蘋果屬、梨屬)
3. 核果:楊梅、胡桃科(胡桃屬、山核桃屬)榆科(朴屬、糙葉樹屬、青檀屬)、樟科(樟屬、潤楠屬、檫木屬、月桂屬)、薔薇科(雞麻屬、梅屬桃、李、杏、梅、櫻花等)、芸香科(黃檗屬)、楝科(楝屬苦楝)、大戟科(油桐屬)、漆樹科(黃連木屬、南酸棗屬、黃櫨屬、漆樹屬鹽膚木、漆樹等)、冬青科(冬青屬冬青、枸骨等)、無患子科(無患子屬、龍眼屬、荔枝屬)、鼠李科(枳椇屬、棗屬、鼠李屬、雀梅藤屬)、杜英科(杜英屬)、瑞香科(瑞香屬、結香屬)、珙桐、五加科(長春藤屬、刺楸屬)、山茱萸科(四照花屬、山茱萸屬、桃葉珊瑚屬)、野茉莉、木犀科(流蘇樹屬、女貞屬、木犀屬)、夾竹桃科(黃花夾竹桃屬)、茜草科(六月雪屬)、馬鞭草科(馬纓丹屬、假連翹屬、冬紅屬、赬桐屬)、忍冬科(莢蒾屬珊瑚樹、莢蒾、天目瓊花等)、棕櫚、銀杏、三尖杉科、紅豆杉科(紅豆杉屬、榧樹屬)
4. 堅果:胡桃科(楓楊屬、化香屬)、樺木科(樺木屬、赤楊屬、鵝耳櫪屬、榛屬)、殼斗科(栗屬、石櫟屬、櫟屬、青岡櫟屬、栲屬)、榆科(櫸屬、青檀屬)、胡頹子科(胡頹子屬沙棗、胡頹子、木半夏等)、喜樹
5. 翅果:榆科(榆屬)、杜仲、苦木科(臭椿屬臭椿)、槭樹科(槭樹屬三角楓、元寶楓等)、木犀科(雪柳屬雪柳、白蠟樹屬白蠟樹)
6. 漿果:小檗科(小檗屬、十大功勞屬、南天竹屬)、樟科(楠木屬)、虎耳草科(茶藨子屬)、楝科(米仔蘭屬)、大戟科(重陽木屬)、葡萄科(葡萄屬、蛇葡萄屬、爬山虎屬)、獼猴桃科(獼猴桃屬)、石榴、柿樹、鵝掌柴、木犀科(茉莉屬茉莉、迎春、雲南黃馨、探春等)、枸杞、茜草科(梔子屬)、忍冬科(忍冬屬金銀花、金銀木等)、魚尾葵
7. 莢果:豆科(合歡屬、紫荊屬、羊蹄甲屬、鳳凰木屬、皂莢屬、決明屬、黃檀屬、刺桐屬、紫藤屬、刺槐屬、槐屬等)
8. 蓇葖果:薔薇科(綉線菊屬、珍珠梅屬)、夾竹桃科(夾竹桃屬)
聚合蓇葖果:毛茛科(芍葯屬牡丹等)、木蘭科(木蘭屬、木蓮屬、含笑屬、八角屬等)、芸香科(花椒屬)、梧桐科(梧桐屬)
8. 哪些野生的植物或其果實
1. 蛇泡兒 (蛇莓)
這種果子和草莓很相似,不過是圓形的,而且是長在地上的,藤蔓匍匐在地上,結的果子不大,小時候我媽經常為了防止我吃,就說那是蛇從那裡爬過留下的果子,吃了會中毒,嚇得我從來不敢嘗試,後來才知道這種果子還真叫「蛇莓」,不過沒有毒,很甜很脆。
童年回憶篇
小時候吃的野果野花大多是長輩告知可以吃的,有的甚至家裡年年采來入菜。
1. 蛇莓
反對高票答案說蛇莓甜甜的很好吃,這果子根本就是一泡水。而且蛇莓凸起的種子還會讓人密恐發作......然而遠看其顏色實在誘人,至今每年六七月蛇莓成熟時,我還是忍不住去草地上尋幾顆嘗嘗。
&
1. 細葉胡頹子(入侵物種)
2. Black Chokeberry
3. Cornus(四照花屬的幾種)
4. Washington Hawthorn(xx山楂)
5. Flowering Crabapple(雜交的海棠)
6. Bayberry
7. Vibernum(莢蒾)
8. Oak(橡子)
9. Black Walnut(黑胡明菜,在清明時節我們會去采,然後,我媽會把它做成清明菜團。好吃得不得了。其實正宗的清明菜團,皮不是綠色。好嗎?一個我們叫桑泡兒,因為吃完會舌頭發黑,讓大人們覺得有毒,總不讓多吃,但是我們總是悄悄的站在樹邊邊折邊吃。幸好,我們這邊的桑樹都種在地邊,個兒小也能憑借地理優勢。
可愛的野柿子。味道還不賴。這個也是本寶的心頭愛,一串紅。可以吸裡面的花蜜。好清甜,可是一朵只有一點點。從來沒有吸滿足過。遺憾
這個我們叫樹藤藤菜,學名木耳菜,口感簡直可以用絲滑來形容,而且到處都是。房前屋後都有,一般,攀著樹長。我們一般在拿來下面。我大愛,四季常有。
野葡萄,我鄰居家有一處舊房子,周圍一周都是野葡萄,好好吃,根本停不下
這個我們叫地瓜兒,通常一長一大片,酸甜可口,但是不知道為毛,大人們說家地瓜兒不能吃,因為地壩邊都是用石頭砌了一圈,所以上面攀滿了地瓜兒藤。
這個叫牛奶子,也有羊奶子。兩者口感相似。微微有點甜,沒啥多的感
這個不得不提,魚腥草,其實我們叫夾耳根,也有人叫折耳根。冬天時,我家一塊靠近河溝的地,全都是。而且是最脆嫩的那種,圖一這種都是老到不行了<img 超級鮮嫩有沒有
等到折耳根老了,我爺爺總是把它挖回來,洗干凈,曬干,拿來泡茶。清熱解毒。還是很好喝噠,又叫拐棗, 霜打之後非常甜。 孤山上藏了好幾棵
2. 龍葵,常見野草,不宜多吃,黑色的果子口感還不錯
3. 構樹果子 ,雖然看起來很不幹凈......但是很好吃啊
4. 野柿三種: 浙江柿,山柿,老鴉柿。 啊,還有西溪濕地裡面的柿子,掉在地上隨便吃。
5.野草莓兩種 :寒莓、高粱泡,常見野草
6. 胡頹子 ,這個園林植物化了,學校里就可以吃到。 前段時間很貨的日劇《小森林 》里有提到,味道非常不錯的
來北京後發現這哪能算野菜,根本就是量產的家常蔬菜好嗎!跟大白菜、油麥菜、圓白菜一個級別的,薺菜餡的餃子還有餡餅之類的很常
4.【豌豆苗】
在豌豆梗還沒開花之前揪下它的尖頭,最嫩的部分,炒著吃很好吃。方言叫做「豌豆頭兒」。5.【茭白】
現在也經常能吃到,長在水邊一、地被草花類
1.地菍( Melastoma dodecandrum)
野牡丹科野牡丹屬 別名:地腳菍
小時候家鄉的路邊、田梗邊總是有很多地菍,等果實一成熟,我們去摘來吃,吃著滿嘴都是黑色的。有時太多了吃不過來了,還拿來串珠子呢。而現在回去,似乎很少看到有地菍了,有也是很稀少,零零散散。
2.酢醬草cu jiang ( Oxalis corniculata Linn.)
酢醬草科酢醬草屬 別名:三葉草、酸草
門前屋後,石里縫間總長著這些小草,我們管它叫酸黃瓜,因為它的果實吃起來酸酸嫩嫩的。紅花酢醬的根也好吃(黃色的長得瘦弱,估計根也沒有什麼水分。 )。在地下拔出來,白白嫩嫩的,像人參,甜甜的。現今老家的門前屋後,石里縫間都是水泥,沒人關心那裡曾經長著什麼。
3.空心泡( Rubus rosifolius)
薔薇科懸鉤子屬 別名:薔薇莓
小時候在那塊空地上長著一片空心泡,一到空心泡成熟時我們就去摘。空心泡長著很多刺,在採摘過程總不免被刺到。為了吃,而負出代價,總覺得是值得的。
4.美人蕉( Canna indica)
美人蕉科美人屬 別名:小芭蕉
記憶中那是一塊小小濕地,長著一片開著紅花的小芭蕉,究竟是誰告訴我們那花蕊是甜的。吮著花兒的甜水,感覺自己是一個快樂的小蜜蜂。不知現在那塊小小的濕地還在不在。
5.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禾本科白茅屬 別名:茅草、仙茅、茅根、茅針
這種草常在田梗邊,路邊,它的根系發達,生命很頑強,一度是農民憎恨的雜草,可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代表。它的根清甜可口,也可熬涼茶喝。再強的草,現在也很少見。而何時這些被人憎恨的草,在城市綠化中一度熱了起來,有些事總是讓人想不到。
二、藤本類
1.紫玉盤( Uvaria macrophylla)
番荔枝科紫玉盤屬 別名: 牛菍子
它的果實味道非常棒,但你每一次等它由青硬狀態變成紫黑時,往往你只能找到一串中的幾顆果子,因為不單止你喜歡,其他鳥蟲獸也喜歡吃呀。
2.茅瓜( Solena heterophylla)
葫蘆科茅瓜屬 別名:老鼠拉冬瓜、老鼠瓜
我記憶我吃過我看見的最後一棵老鼠拉冬瓜長在龍井水(我們村有個龍井水的地方)旁邊。當時我們有個習俗說吃了這個瓜不能立即喝水(不知道是什麼科學)。此後再也沒有見過(除了圖片),沒有吃過。瓜熟了為紅色,入口味道怪,記憶中還是有點甜味,不然怎麼能吃得下。
3.菝葜( Smilax china)
百合科菝葜屬 別名:金剛子、金剛藤
食用部位果實,口感松沙而帶苦澀,味道不佳。
4.白花酸藤果( Embelia ribes)
紫金牛科酸藤子屬
小時候吃過它的嫩枝、嫩葉,嚼起來酸酸的。果子熟了黑色,一串串的,酸酸甜甜。
5.酸藤子(Embelia laeta)
紫金牛科酸藤子屬 別名:酸藤果
酸藤子與白花酸藤果比較像,酸藤子多為小灌木狀,白花酸藤子為藤本,它們的花與果也有不同。酸藤子的嫩枝嫩葉也能吃,酸甜有味。酸藤子果實未熟時,剝開老的外皮,吃裡面嫩嫩的肉。但嫩果經常被我們摘來當竹筒槍(小時候用竹子製成像打針筒的東西)的槍彈,而不是拿來吃。竹筒槍里的這種彈(不打眼睛)並不會傷害到人,果到之處,讓人有癢癢的感覺,達到很好玩的效果。幼果時就被我們採摘,果熟時往往只有零零星星,但很好吃。清明掃墓,正是酸藤子幼果期。有時墓地上幾棵掛著繁盛的果實,要被我們除掉了,真覺得好可惜。
6.小玉葉金花( Mussaenda parviflora)
茜草科玉葉金花屬 別名:清涼草
這草也吃過,彷彿小時候能吃的、沒毒的植物都吃過一樣。摘它的嫩枝來吃,爽脆的,清涼的,所以我們叫它清涼草。應該也會有一股刺青味,現在再也沒有吃過,不太記得了。
7.火炭母( Polygonum chinense)
蓼科蓼屬別名:赤地利
火炭母長在河邊、路邊到處都可以看到,我們當地人拿來曬乾熬涼茶,聽說清熱解毒。它的果實熟了,表皮晶瑩透剔的樣子。吃起來味道很淡,且果實很小,吃起來不爽。後來長大了,沒有去吃過,路邊也果實也沒人吃,火炭母也很少見到了。
8.馬纓丹( Lantana camara)
馬鞭草科馬纓丹屬別名:五色梅、臭草
馬纓丹的花、果都吃過。花小,但花蕊有甜份,摘一朵,一小枝一小枝花地吮吸其精華。果實熟了,黑色,吃起來有甜味,味道一般般。
9.金櫻子( Rosa laevigata)
薔薇科薔薇屬 別名: 刺梨子、山石榴
金櫻子果實有刺,果皮里的種子有毛,最難吃到它的肉了,需去刺去毛,還挺好吃。
10.深裂銹毛莓( Rubus reflexus var. lanceolobus)
薔薇科薔薇屬 別名:七葉懸鉤子
小學期間,在上學的路上,總能找到吃的。深裂銹毛莓(後來才知道學名)剛抽穗的嫩枝,剝了皮就吃。又粗,又嫩的最好吃,嫩的枝吃到肚子,木質化吃賞其水分。味道甜而帶甘,到蕊的部分逐漸變得苦澀,在當時長長的上學路上,不失為解渴良方。在春季某一個下雨過後,放學時跑得最快,走得最前,為得就是在灌木叢中採到一枝又肥又粗的嫩枝。
11.粗葉懸鉤子( Rubus alceifolius)
薔薇科懸鉤子屬
小時候門前屋後會長著這帶刺的藤,葉子肥肥厚厚的,果實熟了可以吃。現在的門前屋後再也看不見。
12.梨葉懸鉤子( Rubus pirifolius)
薔薇科懸鉤子屬
梨葉懸鉤子的果實很小,也很少。盼著上學路上那一棵果實成熟,但每一次,一個花束上只熟一棵,摘了吃了,相當珍惜,也相當滿足。
13.白花懸鉤子( Rubus leucanthus)
薔薇科懸鉤子屬
這藤一般長在山腳邊,當樹上掛滿了一個個熟了小燈籠似的果實,我們就歡喜雀躍。果實味道甜里帶酸。
三、灌木類
1.石斑木( Rhaphiolepis indica)
薔薇科石斑木屬 別名: 報春花、雷公花、車輪梅
多長在山上,清明踏春可見開花,花開得很漂亮。果成熟為黑色,好吃,但表皮肉不多。2.羅傘樹( Ardisia quinquegona)
紫金牛科紫金牛屬 別名雞眼樹、火炭樹
一般生於深山密林蔭涼處,果熟里為黑色,甜中帶澀。吃完舌頭都黑了。
3.垂花懸鈴花( Malvaviscus penliflorus)
錦葵科懸鈴花屬
垂花懸鈴花紅色,花蕊水分很甜。摘去花托,就可以吸取裡面的甜水。小時候什麼都愛吃,當時這花在我們村子裡只有一棵,而且長在上學的路上,每每放學上學我們都想著去偷摘來吃,一看到花的主人來,我們就跑。現今花已不在。至今沒吃過了。
4.粗葉榕( Ficus hirta )
桑科榕屬 別名:五指毛桃
果實只有手指大一點,但熟了真的很好吃。
5.琴葉榕( Ficus panrata)
桑科榕屬
我們那們喚作牛奶果。摘了葉子或是未成熟的果實有白色的乳汁流出。這種植物現在也很少看到了。
6.假鷹爪( Desmos chinensis)
番荔枝科假鷹爪屬 別名: 雞爪鳳、一串珠
果實很特別,因為樹在我們那地方比較少,很難待著它熟,比較難吃到。
7.桃金娘( Rhodomyrtus tomentosa)
桃金娘科桃金娘屬 別名: 崗菍、山菍
桃金娘對於大家相當熟悉了,前面的答案也有介紹。回憶起小時候有幾個山頭滿山都是,曾幾何時,山頭都是光禿禿的了,只剩山溝邊的零星的幾叢了。一講起桃金娘,似乎它乘載著幾輩人的童年,如何回憶它的味道香甜熟悉,與它的時光多麼快樂,而到底是誰讓其大面積消失,不讓它生存?到底我們都不愛它。
8.鹽膚木( Rhus chinensis)
漆樹科鹽膚木屬
大自然多麼神奇,樹上果實長著鹽著的樹也有,故其名為鹽膚木。小時候上學的路上很多鹽膚木。果實成熟時是冬天,要等霜打後鹽分才多,能吃的是其表皮,以及粘在表面的鹽分,吃起來咸鹹的,味道很特別。
9.小勾兒茶 Berchemiella wilsonii
鼠李科小勾兒茶屬
小勾兒茶這名字也是後來查的,我們管它老鼠屎兒,因為它的果實熟了是黑色的小小的,就像是老鼠 屎。小時候偶爾吃到過,但好久沒見過這種植物。剛在網路里看到這種植物是瀕危種。 四、喬木類
1.南酸棗( 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漆樹科南酸棗屬 別名:五眼子
前面也有人提到過南酸棗,味道多半是酸溜溜的,只有表皮是甜甜的,吃多了,牙齒會酸軟。
2.嶺南山竹子( Garcinia oblongifolia)
藤黃科藤黃屬 別名: 山竹子、竹節果
小時候就經常到山上摘這種上果子吃。果實成熟以後酸甜酸甜,以甜為主。後來到城裡發現市場也賣這種果子,還買得特貴。心裡想,不稀罕,小時候在山裡吃得多了。
3.木竹子( Garcinia multiflora)藤黃科藤黃屬 別名:山桔子我們當地叫黃牙桔,故名思義,吃了牙齒都變黃了。未成熟很酸,成熟後較甜,口感很好。 小時候我們曾常去摘的那個樹後來被人砍了燒炭了吧。
4.蒲桃( Syzygium jambos)
桃金娘科蒲桃屬
5.水翁蒲桃( Syzygium nervosum)
桃金娘科蒲桃屬 別名:水蓊子
果實肉很少,有特別的香味。
6.番石榴( Psidium guajava)
桃金娘科番石榴屬 別名:花菍、 拔子
7.大果榕( Ficus auriculata)
桑科榕屬 別名:大無花果
8.楓香樹( Liquidambar formosana)
金縷梅科楓香樹屬 別名:楓樹
9.珊瑚樹( Viburnum odoratissimum)
忍冬科莢蒾屬 別名:法國冬青
10.楊梅( Myrica rubra)
楊梅科楊梅屬
11.豆梨( Pyrus calleryana)
薔薇科梨屬 別名:糖梨果
12.橄欖( Canarium album)
橄欖科橄欖屬 別名:黃欖、青果
13.枳椇( Hovenia acerba)
14.水東哥( Saurauia tristyla)
獼猴桃科水東哥屬 別名:白飯果
15.錐( Castanopsis chinensis)
殼斗科錐屬 別名:小板栗
17.對葉榕 Ficus hispida
榕科榕屬 別名:牛奶子、多糯樹
18.楝 Melia azedarach
楝科楝屬 別名:苦楝,啞巴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