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濕疹症狀
A. 請看圖!這些都不是嬰兒濕疹,媽媽們一定要記住!
濕疹在小嬰兒裡面雖然很常見,可如果把寶寶身上突然冒出的皮疹一概當濕疹來治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嬰幼兒常見的皮疹不外乎濕疹、熱疹(痱子)、幼兒急疹、蕁麻疹、嬰兒痤瘡等,那應該如何簡單辨別區分呢?
嬰兒濕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由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症。大多數寶寶在2-6個月時開始出現濕疹,在喝配方奶的寶寶中更常見。
濕疹的特點:發紅、乾燥、連片、脫屑、有明顯瘙癢,嚴重時會有小裂口甚至伴有滲水、結硬痂、輕微紅腫等。
這張圖比較典型,符合上面列出的嬰兒濕疹的幾個明顯特徵。
細看皮膚很乾燥,而且出現皮屑,紅疹連成一片。
這個寶寶臉上的濕疹已經很嚴重了,結硬痂有皮屑,皮損厲害,有小裂口。
濕疹的治療:輕微的濕疹一般不需要用葯,清潔皮膚後塗抹低敏度的潤膚霜就可以了(絲塔芙、郁美凈等);另外還可以購買無激素成分的嬰兒濕疹膏塗抹。
熱疹也就是常說的痱子,夏天比較常見,但是其它季節也同樣會出現。在悶熱環境下,出汗後汗液停留在皮膚表面不易蒸發,刺激皮膚後出現熱疹,繼發感染後還會形成膿皰疹。
熱疹的特點:受熱後出現,密集顆粒樣丘疹,皮疹消退後有輕度脫屑。有時會呈針頭大小圓而尖形的淺表性小水皰或膿皰,所以有人會根據這些特點把痱子分成紅痱子、膿痱子等。嬰幼兒熱疹常見於頭面部、脖頸、軀乾等處
這是典型的紅痱子,熱疹都是凸出皮膚表面的,摸上去有顆粒感。
這是寶寶胸前長出了大片熱疹,應該與平常穿太多有關系,說白了就是捂出來的。
這張圖片中寶寶臉上是較典型的膿皰疹,出現熱疹後如果沒有控制好嚴重下去繼發感染就會形成膿皰疹。
這張圖里寶寶脖子上的熱疹已開始連成一片,盡管如此但還是能看出有粒粒小疹子存在,這種情況在1歲內的嬰兒裡面比較常見,民間習慣把這叫「淹脖子」。
熱疹的治療:首先要加強護理,別再讓寶寶受熱了,出汗後及時清水擦拭清洗干凈,然後抹上水性潤膚霜或者塗抹液體痱子水(勿用痱子粉);如果熱疹嚴重的話,可以外用一些收斂、消炎的葯物(如爐甘石洗劑),注意別讓寶寶抓撓皮膚。寶寶出現膿皰疹這類嚴重皮膚問題的話,建議最好去醫院,以免潰破後造成更嚴重後果。
幼兒急疹又稱嬰兒玫瑰疹,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急性發熱發疹性疾病,6個月-2歲是幼兒急疹高發年齡。
幼兒急疹特點:在孩子發熱3~5天後熱度突然下降,皮膚出現玫瑰紅色的斑丘疹。直徑2~5毫米不等,壓之褪色,皮疹通常先發生於面頸部及軀干,以後漸漸蔓延到四肢近端。
這是軀幹部位的幼兒急疹,和痱子很像。
這是面頸部位,雖然嚴重但是消退也快。
這是大腿部位的急疹,與痱子區分的話,只需看寶寶出疹前是否有發熱超過3天。
幼兒急疹的治療:無須任何治療,一般持續3天左右後會自然消退。診斷時切記是高燒持續3天以上退熱後隨即出現的紅疹子,也就是「熱退疹出」。
嬰兒痤瘡一般以新生兒痤瘡最為常見,其原因是胎兒時期經胎盤傳至嬰兒體內的母體激素水平開始降低所致,隨著嬰兒體內雌激素水平的降低,皮膚就會迸發出小疙瘩樣的痤瘡。
新生兒痤瘡特點:發生在出生後數天至4周以內,主要發生在面頰、額及頦部,以丘疹和膿皰為主,偶見黑頭粉刺,少見結節和囊腫。丘疹、膿皰和黑頭粉刺一般在數周內消退。
嬰兒痤瘡的治療:隨著長大一般會自行消退,無須治療。但是要加強護理,注意不要捂熱。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也叫風團。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有時也會反復發生新的皮疹。蕁麻疹的病因復雜,約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與過敏有關。
蕁麻疹特點:常先有皮膚瘙癢,抓撓後出現風團,風團大小形態不一,高出皮膚界限不清,逐漸蔓延融合成片,一般可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
圖中是大腿根部抓撓後出現蕁麻疹,可以看到明顯的小風團。
圖中寶寶手臂上的風團已經逐漸連成片了。
蕁麻疹的治療:孩子出現偶發性蕁麻疹症狀較輕的話一般不需治療,情況嚴重建議立即就醫;反復出現蕁麻疹最好找出過敏原,可以去醫院做過敏原檢測。
寶寶出皮疹除了上面說到的這幾種常見類型外,還有麻疹、風疹、水痘、猩紅熱等感染性疾病,當寶寶皮疹情況嚴重且自己無法判斷的時候,別胡亂用葯了,還是盡快送孩子去看醫生才是上策哦。
B. 濕疹還是玫瑰糠疹
這是玫瑰糠疹,不是來濕疹,濕源疹不會這樣聯成片,濕疹是小顆粒,顏色鮮紅,你這是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是常見的炎症性皮膚病,好發於軀乾和四肢近端大小不等,數目不定玫瑰色斑片,其上有糖狀鱗屑,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持續6~8周而自愈。但也有經久不愈的情況,由於很多玫瑰糠疹患者延誤治療後容易遺留色素沉著。應及早治療。
C. 濕疹、蕁麻疹、玫瑰糠疹的區別
濕疹(eczema)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一定關系。其臨床表現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多形性和復發性等特點。也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徵。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但常在冬季復發或加劇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
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風疹塊(與風疹名稱相似,但卻非同一疾病)。是一種常見蕁麻疹病狀圖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症狀。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
此病的皮疹表現就像人接觸了植物蕁麻(Nettle),所導致的皮膚損害相似,故稱其為蕁麻疹。此病特徵是:全身泛發性風團型皮膚損害,皮疹來去迅速,消退不留痕跡,自覺癢甚,可伴有全身症狀和內臟損害,如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症狀。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常纏綿多年不愈;發病原因:某些食物、葯物、感染、花粉及其他吸入物(屋塵、動物皮屑等),以及精神因素、物理因素、全身性疾病、遺傳素質等也可成為蕁麻診發病的原因。發病機理:人體內有很多刺激性物質可引起蕁麻疹,我們可將這些刺激性物質統稱為介質,其中組織胺便是引起本病發生的最主要介質。該介質常常在第一型變態反應過程中所產生,當機體處於敏感狀態時,抗體lge 吸附於肥大細胞表面,這時若機體再受致敏物質的刺激,則在該細胞表面上可發生抗原抗體反應。結果組織胺這種介質可從肥大細胞中釋出並作用於皮膚血管而發生風團樣損害。介質除組織胺以外,還有5-羥色胺、乙醯膽鹼、激肽、緩慢過敏物質(SRS-A)、前列腺素、纖維蛋白溶解素、補體等等,這些刺激性物質作用於機體都可導致風團型損害的形成。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在接觸過敏原或機體內存在致病因子的時候,會在身體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塊塊形狀、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這些產生斑塊的部位,會發生發癢的情形,如果沒有停止接觸過敏原並加以治療,出疹發癢的情形就會加劇。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是常見的炎症性皮膚病,好發於軀乾和四肢近端大小不等,數目不定玫瑰色斑片,其上有糖狀鱗屑,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持續6~8周而自愈。但也有經久不愈的情況,由於很多玫瑰糠疹患者延誤治療後容易遺留難看的色素沉著。所以,建議還是及早治療為好!
D. 濕疹怎樣分別
急性濕疹皮疹表現為多形性、對稱分布,傾向滲出;
慢性型皮損呈苔蘚樣變;急性損害介於上述兩者之間。自覺瘙癢劇烈;容易復發。
對特殊型濕疹應注意其獨特臨床症狀,診斷也不困難。
慢性濕疹需同神經性皮炎鑒別,神經性皮炎先有瘙癢後發皮疹。苔蘚樣變明顯,皮損乾燥、一般無滲出、無色素沉著。好發於頸項、骶部及四肢伸側。可耐受多種葯物及理化等刺激。
鑒別診斷
根據多形性皮疹,對稱性分布,皮疹邊緣不清。易滲出,有劇烈的瘙癢,常反復發作,成慢性經過等特點,一般不難診斷。
但急性濕疹要和接觸性皮炎鑒別,
慢性濕疹要和神經性皮炎鑒別手足濕疹要和手足癬鑒別!
錢幣形濕疹是邊界較清楚的成片濕疹,由錢幣到手掌大或更大,又稱盤形濕疹,紅斑,水皰或丘皰疹聚成斑塊,或是結螄脫屑而為局限的亞急性濕疹,引起劇癢,通常發生於手背及於指背側,也可出現於四肢伸側、足背、肩部或臀部等處,往往屢次減輕或加重,特別在寒冷季節中容易復發。
濕疹是常見的皮膚病,遇到有滲出液、紅斑、丘疹、水皰等發癢皮損時,往往要考慮濕疹。和濕疹難區別的是傳染性濕疹樣皮炎、原發刺激性或變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什疹或異位性皮炎。濕疹也常須和念珠菌病、脂溢性皮炎、癢疹、玫瑰糠疹、多形目光疹等病區別
E. 玫瑰糠疹屬於濕疹么
玫瑰糠疹不是濕疹, 玫瑰糠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好發於春秋兩季,中青年版人發病較多,女性稍多於男權性。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持續6~8周而自愈。 玫瑰糠疹,中醫認為因肺胃風熱、肝氣郁結,隨陽氣上升而成。宜清熱解毒、疏風祛濕、調節陰陽,以平為期,用以治本。
F. 各種皮膚病症狀圖片
皮膚病症狀:
1 皮疹為風團、潮紅斑,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常突然發生,成批出現,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但常反復發作;
2 自覺瘙癢,可伴有腹痛、惡心、嘔吐和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少數有發熱、關節腫脹、低血壓、休克、喉頭水腫窒息症狀等;
9 手-足-口症:
由小RNA病毒中柯薩奇A16病毒為主,有時為柯薩奇A2,A4,A5,A10引起。多發於學齡前兒童,尤以1-2歲嬰幼兒最多,夏秋季流行,潛伏期4-7天,全身症狀輕,發疹前可有微熱,頭痛,食慾不振等症狀。發疹特點是指(趾)背面及側緣有水皰,口腔的硬齶、頰部齒齦及舌部出現疼痛性水皰,呈米粒至碗豆大小,半球狀或橢圓形,皰壁薄,內容清,呈珠白色。水皰數目不多,但亦可見50個以上,整個病程約1周,很少復發。
10 傳染性軟疣:
由痘病毒中傳染性軟疣病毒引起,潛伏期14-50天,其特點是皮膚上出現發生臘樣光澤的小丘疹,頂端凹陷,能擠出乳酪狀軟小體。數目不等,不融合,一般6-9個月可消退,但也有持續幾年者。
11 臨床的特殊類型:
A.蛋白湅蕁麻疹是蛋白湅直接通過腸粘膜吸收所致的抗原-抗體反應;
B.寒冷性蕁麻疹又可分為家族性寒冷性蕁麻疹和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是由寒冷所致的物理性蕁麻疹;
C.熱性蕁麻疹又可分為獲得性和遺傳性兩種,接觸熱水後在接觸部位出現風團;
D.膽鹼能性蕁麻疹,在熱、精神緊張和運動後誘發,多見於軀乾和四肢近端,皮損為主1-2mm大小的風團,周圍有紅暈;
E.日光性蕁麻疹,女性發病較多,暴露日光後發病,皮疹局限於暴露部位;
F.壓迫性蕁麻疹,在較重和較久壓迫4-6小時後發病,受壓部位出現彌漫性、水腫性、疼痛性斑塊;
G.水源性蕁麻疹,在接觸水和汗水後於毛孔周圍引起細小劇癢風團;
H.血清病性蕁麻疹,其病因為接觸異體血清、疫苗、葯物等,引起的抗原抗體復合物反應,臨床表現為發熱、皮疹、關節炎和淋巴結病;
I.自身免疫性黃體酮性蕁麻疹,發生於月經前期和中期,是由黃體酮所致。
12 銀屑病(牛皮癬):
A.尋常型銀屑病的病理變化是表皮角化過度及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區域內可見中性白細胞構成的小膿腫,稱Munro氏小膿腫。顆粒層明顯減少或消失。棘層增厚。表皮突延伸,其下端增寬,可與鄰近表皮突相吻合,真皮乳頭延呈杵狀,其上方棘層變薄。乳頭內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故臨床上出現Auspitz氏征。周圍可見淋馬細胞,嗜中性白細胞等浸潤。
B.關節炎型銀屑病的病理變化與上述尋常型銀屑病相同。
C.紅皮病型銀屑病的病理變化主要為炎症反應比較明顯,真皮上部水腫顯著,其他與尋常型銀屑病基本相似。
D.膿皰型銀屑病人與連續性肢端皮炎的病理變化的特點是在表皮內形成較大膿皰即Kogoj膿皰,主要在表皮上部,皰內主要為中性白細胞,其他變化與尋常型銀屑病大致相同,但角化不全及表皮突延伸較輕。
E.掌跖膿皰病的病理變化為表皮內單房性膿皰,皰內有大量中性白細胞,少量單核細胞,真皮淺層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和嗜中性白細胞浸潤。
13.妊娠皮膚病
傳統的疾病分類包括:妊娠皰疹、妊娠多形紅斑、妊娠期天皰疹、妊娠期結節性紅斑、妊娠期瘙癢性毛囊炎、妊娠期多形疹、妊娠癢疹、妊娠丘疹性皮炎、妊娠瘙癢症、環形癢疹等等,但由於對其病因和病理缺乏深入了解,分類存在生疊現象,因此,Roger等(1994年)建議將妊娠其特有皮膚病分為三類:①妊娠皰疹
②肝內膽汁淤積症又稱妊娠瘙癢症
③妊娠期多形疹、包括妊娠多形紅斑、妊娠期瘙癢性毛囊炎、環形癢疹、妊娠早期瘙癢及遲發瘙癢,妊娠丘疹性皮炎,妊娠癢疹、妊娠瘙癢性蕁麻疹性丘疹團塊和妊娠中毒性紅斑。
G. 玫瑰痤瘡和激素依賴性皮炎的區別
激素皮炎與玫瑰痤瘡、口周皮炎之間的區別如下:
1、症狀發作區域:
玫瑰痤瘡也叫酒糟鼻,是一種以鼻部發紅,上起丘疹、膿皰及毛細血管擴張,形似草莓或熟透的西紅柿為特徵的皮膚病。由於本病皮損常呈玫瑰紅色,且形類痤瘡,故有玫瑰痤瘡之名。
多見於成年人。常見於面部油脂分泌較多的人。好發於面部中央,特別是鼻頭及兩側,兩頰、兩眉間及頦部,常呈五點分布(即鼻尖、兩眉間、兩頰部、下頜部、鼻唇溝等)。皮損可在春季及情緒緊張和疲勞時加重。
2、症狀發作特性:
玫瑰痤瘡症狀,發病特性分為三個時期:紅斑期,丘疹期,肥大期;激素依賴性皮炎的皮膚症狀包括紅,腫,干,熱,癢,脫皮,疹子,痘痘,色素沉著等,並且這種症狀會因為皮膚中沉積的激素等毒素,形成反復性和依賴性。
H. 最近得了玫瑰糠疹,本來自身就有濕疹兩年了。現在都在吃葯。只是每天晚上睡覺癢的時候會不自覺的撓怎麼辦
這個是我以前回答玫瑰糠疹的回復,可以參考一下。http://..com/question/191643881.html?oldq=1
I. 你好。請問我身上皮膚皺的一塊塊的。越來越多。洗完澡非常紅。還很癢。平時不癢。撓的時候就癢
您好、 您應該是得了濕疹或者玫瑰糠疹類的皮膚病,不過不用擔心還是很好治的,下面有些資料你可以參考看看,我還是建議您及時去醫院就醫,畢竟身體是自己的嘛。
濕疹 :
(1)急性濕疹: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紅斑、丘疹、丘皰疹或水皰密集成片,易滲出,邊緣不清,周圍散在小丘疹、丘皰疹,常伴糜爛、結疤,如繼發感染,可出現膿包或濃痂。處理適當則炎症減輕,皮損可在2~3周後消退,但常反復發作並可轉為亞急性或慢性濕疹。 (2)亞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炎症減輕後,仍有劇烈瘙癢,皮損以丘疹、結痂和鱗屑為主,可見少量丘皰疹,輕度糜爛。處理不當,則可急性發作或轉為慢性濕疹。 (3)慢性濕疹: 常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而轉為慢性濕疹;亦可開始不明顯,因經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發病開始時即為慢性濕疹。其表現為患處皮膚浸潤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紅色或伴色素沉著,皮損多為局限性斑塊,常見於手足、小腿、肘窩、乳房、外陰、肛門等處,邊緣清楚。病程慢性,可長達數月或數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發作。
玫瑰糠疹 :
本病多發於青年人或中年人,以春秋季多發。
初起的損害是在軀干或四肢某處出現直徑1~3cm大小的玫瑰色淡紅斑,有細薄的鱗屑,被稱為前驅斑,數目為1~3個。約1~2周以後軀干與四肢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斑片,常對稱分布。開始於軀干,以後逐漸發展至四肢。斑片大小不一,可直徑0.2~ 1cm大小,常呈橢圓形,斑片中間有細碎的鱗屑,而四周圈狀邊緣上有一層游離緣向內的薄弱鱗屑,斑片的長軸與肋骨或皮紋平行。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少數病人的皮損僅限於頭頸部或四肢部位發生。本病有自限性,病程一般為4~8周,但也有數月,甚至7~8個月不愈者,自愈或痊癒後一般不復發。 有少數病人開始皮損為紅色丘疹,可互相融合成斑片,這類病人常有劇癢,稱為丘疹型玫瑰糠疹。 另有一類病人,發病急驟,無前驅斑,多在下腹部或大腿內側出現大片紅色斑片或斑丘疹,有劇癢,損害迅速擴至軀干與四肢,這些損害漸漸在中央部位出現結痂性損害,痂皮脫落而呈玫瑰糠疹樣皮損,這類病人可能是自家敏感性反應所引起,故稱之為玫瑰型自家敏感性皮炎。與玫瑰糠疹的關系還待進一步研究。 玫瑰糠疹
少數病人可出現全身症狀,尤其是玫瑰型自家敏感性皮炎的病人,可有發燒。
希望可以幫到您,最後祝您早日康復,謝謝。
J. 大腿內側陰囊兩邊紅癢撓的脫皮了
去醫院看啊,這種事情不能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