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喜牡丹
1. 朱熹關於鮮花的詩句
1.和鮮花有關的詩句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2.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宋·李清照《醉花陰》 3.桃花盡曰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唐·張旭《桃花溪》 4.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唐·王維《鳥鳴澗》 5.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晉·陶淵明《飲酒》 6.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唐·王維《山居秋暝》 7.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唐·王昌齡《采蓮曲》 8.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9.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南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10.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宋·王安石《梅花》 11.待到重陽曰,還來就菊花。唐·孟浩然《過故人庄》 1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曰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3.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4.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15.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宋·李清照《如夢令》 16.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7.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唐·杜甫《春望》 1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近代·龔自珍《己亥雜詩》 1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無題》 20.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陰》 21.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22.晚來風起花如雪,飛入宮牆不見人。唐·劉禹錫《楊柳枝詞》 23.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24.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唐·黃巢《題菊花》 25.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26.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宋·晏殊《寓意》 27.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宋·秦觀《春曰》 28.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崔護《題都城南庄》 29.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宋·辛棄疾《西江月》 30.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31.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唐·李白《北風行》 3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帶「花」的詩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宋- 楊萬里 《宿新市徐公店》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n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 賀知章《詠柳》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南宋 志南和尚《絕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2.有關花卉的詩句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崔護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賈至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謝枋得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徐俯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高蟾
桃花山裡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唐寅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朱熹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蘇軾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司馬光
日長睡起無情思, 閑看兒童捉柳花。楊萬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
十分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黃庚
一路稻花誰是主,紅蜻蛉伴綠螳螂。樂雷發
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秦觀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商隱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蘇曼殊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
寧可抱香枝頭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黃巢
暗香已壓酴醾倒,只比寒梅無好枝。黃庭堅
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韋庄
一樹梅花開一朵,惱人偏在最高枝。楊萬里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春路傍溪橋。張謂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
3.形容花卉的詩句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賀知章《詠柳》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朱熹《春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殘《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 《渭城曲》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來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陽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有關花的詩句 古詩大全
1)桃花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山中春懷 【唐】齊己 何物不為狼藉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2)梨花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初冬夜飲 【唐】杜牧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干? 3)蘭花 蘭溪 【唐】杜牧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病起 【唐】賈島 身事豈能遂,蘭花又已開。
4)梅花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梅花 【宋】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5)菊花 晚菊 【唐】韓愈 少年飲酒時,踴躍見菊花。 飲新酒 【唐】元稹 聞君新酒熟,況值菊花秋。
6)杏花 清夜怨 【唐】李商隱 綠池荷葉嫩,紅砌杏花嬌。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7)牡丹 白牡丹 【唐】白居易 白花冷澹無人愛,亦占芳名道牡丹。 牡丹 【唐】王睿 牡丹妖艷亂人心,一國如狂不惜金。
8)薔薇 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唐】李白 林壑久已蕪,石道生薔薇。 仙萼池亭侍宴應制 【唐】沈佺期 閑花開石竹,幽葉吐薔薇。
9)海棠 蜀中春日 【唐】鄭谷 海棠風外獨沾巾,襟袖無端惹蜀塵。 春日書懷 【唐】薛能 壟月正當寒食夜,春陰初過海棠時。
10)茶花 紅茶花 【唐】司空圖 景物詩人見即誇,豈憐高韻說紅茶。 同朱慶餘宿翊西上人房 【唐】周賀 屋雪凌高燭,山茶稱遠泉。
11)荷花 韓翃舍人即事 【唐】李商隱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綠房。 曉出凈慈寺 【宋】楊萬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2)杜鵑 宣城見杜鵑花 【唐】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杜鵑花 【唐】成彥雄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13)楊花 春感 【唐】李白 榆莢錢生樹,楊花玉糝街。 章江作 【唐】韋庄 楊花慢惹霏霏雨,竹葉閑傾滿滿杯。
14)桐花 桐花 【唐】白居易 何此巴峽中,桐花開十月?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 【唐】李商隱 桐花萬里關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15)桂花 長沙贈衡岳祝融峰般若禪師 【唐】劉長卿 桂花寥寥閑自落,流水無心西復東。
送高三之桂林 【唐】王昌齡 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 16)茉莉花 法性寺六祖戒壇 【唐】李群玉 天香開茉莉,梵樹落菩提。
檀口 【唐】趙鸞鸞 銜杯微動櫻桃顆,咳唾輕飄茉莉香。
5.描寫花的詩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2、竹引牽牛花滿街,疏籬茅舍月光篩。宋.劉錡《鷓鴣天》
3、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唐.張志和《漁歌子》
4、驛寄梅花 ,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宋.秦觀《踏莎行》
5、光風吹香洗游塵,蘭花隱芳蕕笑人。元.王冕《幽蘭詠》
6、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 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
7、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宋.李清照《如夢令 》
8、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9、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宋.僧志南 《絕句》
10、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宋.朱熹《題榴花》
1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3、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唐.李白《聞王川定貶剮撞溉鱉稅搏粳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4、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晴。宋.司馬光《客中初夏》
15、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宋.李清照《如夢令》
16、桐花萬里關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唐.李商隱《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
17、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唐.李益《汴河曲》
18、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宋.楊萬里《初夏睡起》
19、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唐.孟浩然《過故人庄》
20、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唐.王維《鳥鳴澗》
21、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宋.戴復古《江村晚眺》
22、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宋.秦觀《春日》
23、簌簌衣巾落棗花 ,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宋.蘇軾《浣溪沙》
24、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25、西風惡,夕陽吹角,一陣槐花落。清.納蘭性德《點絳唇》
26、孔雀行穿鸚鵡樹,錦鶯飛啄杜鵑花。明.楊慎《滇海曲》
27、新槽酒聲苦無力,南湖一頃菱花白。唐.李賀《江樓曲》
28、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唐.白居易《村夜》
29、背人不語向何處?下階自折櫻桃花。唐.李賀《美人梳頭歌》
30、芙蓉 花開仙子容,滿城歌館延秋風。元.王冕《芙蓉山雉圖》
6.關於花的詩句,裡面要有花名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間鬧。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2.趙村紅杏每年開,十五年來看幾回? 七十三人難再到,今春來是別花來。
(白居易) 3.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 4.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5.忽有風官傳菊怨:多情公子恁無情! 6.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春遊曲】長孫氏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艷妾動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 檐邊嫩柳學身輕。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
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7.描寫花兒的詩句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
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
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 《史記·秦始皇本紀》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岩高白雲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
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
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唐 李白《古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 劉昚虛《闕題》 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 意為:道路被白雲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 唐 劉昚虛《闕題》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 描寫春天的古詩和描寫春天的名句(二)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 唐 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
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 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 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京城裡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
絕勝;遠遠勝過。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一夜風:一夜春風。
唐 王涯《春遊曲》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颯颯:風聲。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 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 唐 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 唐 丘為《題農父廬舍》 不覺春風換柳條 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唐 趙嘏《喜張沨及第》 描寫春天的古詩和描寫春天的名句(三)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若個:哪個? 唐·東方虯《春雪》 馬踏春泥半是花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見:顯現。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唐·劉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唐·劉方平《夜月。
8.朱熹所有的詩句(經典的)
春日——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觀書有感——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3、偶成——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悟葉已秋聲。
4、鷓鴣天——朱熹
暮雨朝雲不自憐,放教春漲綠浮天。
只令畫閣臨無地,宿昔新詩滿系船。
青鳥外,白鷗前,幾生香火舊因緣。
酒闌山月移雕檻,歌罷江風拂玳筵。
5、浣溪沙——朱熹
壓架年來雪作堆,珍叢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
卻恐陰晴無定度,從教紅白一時開。多情蜂蝶早飛來。
6、菩薩蠻——朱熹
暮江寒碧縈長路,路長縈碧寒江暮。花塢夕陽斜,斜陽夕塢花。
客愁無勝集,集勝無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7、憶秦娥——朱熹
梅花發,寒梢掛著瑤台月。瑤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時節。
野橋流水聲嗚咽,行人立馬空愁絕。空愁絕,為誰凝佇,為誰攀折。
8、好事近——朱熹
春色慾來時,先散滿天風雪。坐使七閩松竹,變珠幢玉節。
中原佳氣郁蔥蔥,河山壯宮闕。丞相功成千載,映黃流清澈。
9、西江月——朱熹
睡處林風瑟瑟,覺來山月團團。身心無累久輕安,況有清池涼館。
句穩翻嫌白俗,情高卻笑郊寒。蘭膏元自少陵殘,好處金章不換。
10、南鄉子——朱熹
落日照樓船,穩過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風月從今別一川。離緒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氈。
明日回頭江樹遠,懷賢。目斷晴空雁字連。
11、水調歌頭——朱熹
富貴有餘樂,貧賤不堪憂。誰知天路幽險,倚伏互相酬。
請看東門黃犬,更聽華亭清唳,千古恨難收。何似鴟夷子,散發弄扁舟。
鴟夷子,成霸業,有餘謀。致身千乘卿相,歸把釣漁鉤。
春晝五湖煙浪,秋夜一天雲月,此外盡悠悠。永棄人間事,吾道付滄洲。
12、念奴嬌——朱熹
臨風一笑,問群芳誰是,真香純白。獨立無朋,算只有、姑射山頭仙客。
絕艷誰憐,真心自保,邈與塵緣隔。天然殊勝,不關風露冰雪。
應笑俗李麤桃,無言翻引得,狂蜂輕蝶。爭似黃昏閑弄影,清淺一溪霜月。
畫角吹殘,瑤台夢斷,直下成休歇。綠陰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13、青玉案——朱熹
雪消春水東風猛。簾半卷、猶嫌冷。
怪是春來常不醒。楊柳堤邊,杏花村裡,醉了重相請。
而今白發羞垂領。靜里時將舊游省。
記得孤山山畔景。一灣流水,半痕新月,畫作梅花影。
14、滿江紅——朱熹
秀野詩翁,念故山、十年乖隔。聊命駕、朱門舊隱,綠槐新陌。
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開瑤席。更流傳、麗藻借江天,留春色。
過里社,將兒侄。談往事,悲陳跡。喜尊前現在,鏡中如昔。
兩鬢全期煙樹綠,方瞳好映寒潭碧。但一年、一度一歸來,歡何極。
2. 活到老學到老的詩句朱熹寫的
1. 古代關於活到老學到老的詩句
古代關於活到老學到老的詩句 1.關於活到老學到老的古詩有哪些
1.《勤學》 宋 汪洙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2.《勸學》 唐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3.《勸學》 唐 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4.《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 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5.《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6.《柏學士茅屋》 唐 杜甫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2.形容"活到老學到老"的詩詞或同義詞有哪些
1、老驥伏壢,志在千里。
2、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4、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活到老學到老意思:就是年輕時,學是為了理想,為安定。中年時,學是為了補充空洞的心靈。老年時,學則是一種意境,慢慢品味,自樂其中。通過學習,我們可以獲得知識,從而擁有某一方面的技能,進而為社會作出貢獻,為自身創造條件。
由此,「活到老學到老」表達了對於學習永不停止,在學習的道路上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意義。
3.關於「活到老學到老」的名言事例有什麼
關於「活到老學到老」的名言事例有
1、齊白石畫畫
——生命不息筆不輟
勤勞是齊白石一輩子藝術生活的特點,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他不斷刻苦努力,至老不衰.在 70 余年的畫畫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畫.27 歲以後,只有兩次害病,一次遭父母之喪才擱過筆.他的勤奮是持久有恆的,即使到了晚年,也沒睡過早覺,每天照例黎明即起,吃過早飯,便要畫上幾幅.對藝術真是孜孜不倦.1957 年他逝世這一年的春夏之際,他的精神有些不濟了,健康情況已大不如以前,還絲毫不服老,頑強地和衰老作斗爭,畫了一幅花中之王——牡丹,這是他一生中畫的最後一幅畫.
2、著名經濟學家於光遠活到老學到老
為了不落後於時代,2001年,86歲的著名經濟學家於光遠開始使用電腦,並建立了自己的網站。2006年,91歲時當開博客當「博主」。 晚年的於光遠以樂觀的生活態度治學為文,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坐在電腦前,除了吃飯、睡覺,他基本都在電腦上寫著、學著、玩著、快活著。他表示,不過百歲生日,要出百部著作。91歲時,他出版的著作已達80部。
3、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倫
梭倫早年就贏得「雅典第一詩人」的桂冠;在實行摧毀氏族制度的「梭倫改革」前後,四處游歷考察;晚年退隱在家,從事研究和著述,經常吟詠「活到老學到老」以自勉。著名傳記 作家普魯塔克在《梭倫生平》中引用了這句名言。18世紀法國啟蒙家盧梭在晚年的著作《一個孤獨散步者的遐想》中又加以引用和發揮,從此,梭倫的這一名言得以流傳至今。
活到老學到老
釋義:「 活到老學到老」是中國常用的一句 諺語,表達出一種「生命不止,學習不止」的學習進取精神,是一種 樂觀的激勵。
漢語拼音:huó dào lǎo ,xué dào lào
英譯: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意思就是" 年輕時,學是為了理想,為了安定;中年時,學是為了補充空洞的心靈;老年時,學則是一種意境,慢慢品味,自樂其中。 "不能學習新東西,始終是愚昧和衰老的標識。這類俗語望文生義,比較容易理解。
3. 舞台txt全集下載
舞台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一章
1
五年的大年正月
父親沈良落生在江南一個依山傍水的山村
這個村叫竹溪村。竹溪始建於宋末年代
傳說是沈氏著名學者沈榮所建。沈榮把村子建在這滿山竹翠、河水潺潺的風水寶地上
心中便涌動起一種自信和驕傲
竹溪的山、竹溪的水
必然孕育著一代一代沈家的精英。他想
既然這山青水秀的土地上誕生過朱喜
做為周文王後代的沈氏家族必然會後來者居上。出於一種雄心和虔誠
他在村頭種下一株牡丹芙蓉。沈榮哪裡知道竹溪的靈氣滋潤著這株牡丹芙蓉
使它的生命延續一代又一代
一朝又一朝
至今已經700餘年了
仍然是生機勃勃
繁花似錦。一代一代的竹溪人每當牡丹芙蓉盛開的時候
哪怕是在田裡插秧泡了一整天
採茶採得腰酸背痛
也要看看這開不敗的花朵
竹溪人把它看成是沈氏家族的象徵
是沈氏家族的驕傲。漸漸的
遠近的村民們都來觀賞這神奇的花兒
一直到今天
竹溪的牡丹芙蓉已成為全縣的一絕
成為吸引國內外遊人的一景了。父親落生不到三年
祖父為了生計
便聽……
應該是全本了
4. 愛蓮說作者介紹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晚號濂溪先生,謚號元公,是我國理學的開山祖,他的理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但是他生前官位不高,學術地位也不顯赫,在他死後,弟子程顥、程頤成名,他的才識才被認可,經過後來朱熹的推崇,學術地位最終確定,被人稱為程朱理學的開山祖。
中國哲學史上的宋代「濂(湖南周敦頤)、洛(洛陽張載)、關(關中程顥、程頤)、閩(福建朱熹)四大學派」,就是以周敦頤為首。
小時候就喜愛讀書,在家鄉道州營道地方頗有名氣,人們都說他志趣高遠,博學力行,有古人之風。廣泛地閱讀,使他接觸到許多不同種類的思想。從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一直到漢代才傳入中國的印度佛家,他都有所涉獵,這為他而後精研中國古代奇書《易經》創立先天宇宙論思想奠定了基礎。
十五歲時,他和母親一同上到京城,投奔舅父鄭向,他是當時宋仁宗朝中的龍圖閣大學士。這位舅父對周敦頤母子十分眷顧。
二十歲時,舅父向皇帝保奏,為他謀到了一個監主薄的職位。周敦頤在任職期間盡心竭力,深得民心。在生活中,周敦頤開始研究《周易》,後來終於寫出了他的重要著作《太極回·易說》。它提出了一個宇宙生成論的體系。
公元1071年(宋熙寧四年),在他55歲時,任南康知軍。在軍衙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每當公餘飯後,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於池畔賞花品茗,並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愛蓮說》。《愛蓮說》雖短,但字字珠璣,歷來為人所傳誦。
公元1072年,周敦頤由於年邁體弱辭官而去,在廬山西北麓築堂定居,創辦了濂溪書院,開始設堂講學,收徒育人。他將書院門前的溪水命名「濂溪」,並自號「濂溪先生」。
朱熹在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調任南康知軍,滿懷對周敦頤的仰慕之情,重修愛蓮池,建立愛蓮堂,並從周的曾孫周直卿那兒得到周敦頤《愛蓮說》的墨跡,請人刻之於石立在池邊。朱熹作詩道:
聞道移根玉井旁,花開十里不尋常;月明露冷無人見,獨為先生引興長。
周敦頤就是北宋理學的創始人。《宋元公案》中對於周敦頤的地位有這樣的論述:孔孟而後,漢儒止有傳經之學。性道微言之絕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復橫渠清大儒輩出,聖學大昌。
這里所稱的元公,就是周敦頤,謚號元公原是他的謚號。這段話明確肯定了周敦頤作為北宋理學開山之祖的地位,他常常和高僧、道人遊山玩水,彈琴吟詩。
他的學問、氣度,也感動過許多人來追隨他學習。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程頤、程灝兩兄弟。
程頤在後來回憶說,他年少時就是因為聽周敦頤講道,因而厭倦了科舉仕途。立志要學習和探索儒家的如何為聖王的道。
周敦頤死後,隨著程頤、程瀕對他的哲學的繼承和發展,他的名聲也逐漸顯揚。南宋時許地方開始建立周敦頤的祠堂,人們甚至把他推崇到與孔孟相當的地位,認為他其功蓋在孔孟之間矣。帝王們也因而將他尊為人倫師表。
而周敦頤生前的確也以他的實際行動,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風范,他的人品和思想,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敬仰。
周敦頤
《愛蓮說》北宋學者周敦頤作品,是一篇議論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頤與沈希顏、錢拓共游雩都(今江西省於都縣)羅岩,有詩刻石。後來沈希顏在雩都善山與建濂溪閣,請周敦頤題詞,周敦頤作〈愛蓮說〉相贈,表明了他對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贊賞。「說」是古代文體之一。
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 甚蕃。晉陶淵明/ 獨愛菊。自/ 李唐來,世人/ 甚愛牡丹。予獨愛/ 蓮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漣/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 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 之隱逸者也;牡丹,花/ 之富貴者也;蓮,花/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 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上和陸地上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有很多。晉代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自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十分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歡蓮花從污泥里生長出來卻不被污泥沾染,經過清水的洗滌而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是貫通的,外形是筆直的,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傳播得越遠越清幽,它筆直潔凈地立在那裡,(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它們,卻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富貴的;蓮花,是品德高尚的君子。唉!(感嘆詞,在此作助詞,以加重語氣。)對於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後就很少聽說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對於牡丹的喜愛,人應該是很多了。
http://ke..com/view/16550.htm
http://ke..com/view/121681.htm
5. 朱熹講學的清泰僧舍在什麼地方
一、嶽麓書院
在嶽麓山東面山下,為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冠。始建e米量a量聯e量a電ad曉電曉受曉受曉曉曉多曉電曉米曉受曉聯曉受曉零曉電曉受曉米曉多曉曉曉受曉曉曉曉米多米曉米米曉惠於宋太祖開寶九年(公元惠少米年),潭州太守朱洞採納劉*的建議,由官府捐資興建。祥符八年(公元受零受多年),宋真宗召見山長周式,並賜書「嶽麓書院」四字門額。宋室南遷後,書院於高宗紹興元年(公元受受米多年)湖南安撫史劉珙重建。宋代著名理學大師朱熹、張栻二人主持講學期間,是嶽麓書院全盛時期,學生達受零零零人。當時有民謠「道林三百眾,書院一千徒」。並且稱書院為「瀟湘洙泗」,將它與孔子在家講學的地方並稱。恭帝德佑二年(公元受電少米年),元將阿裏海牙兵毀書院,元世祖運載元二十三年(公元受電量米年)郡人學正劉必大才又重建。此後,數經兵災,屢經修復,到清康熙(公元受米米電-受少電零)年間,書院又有大的復興。康熙以「學達性天」賜給書院,乾隆(公元受少曉米--受少惠多)亦賜書「道南正脈」匾額。清光緒二十九年(受惠零曉年)改為高等學堂,後又改為高等師范,受惠受量年湖南高等工業專門學校遷此。受惠電米年,工專、墒專與政法專校合並,改為湖南大學。現存建築為清代所建,受惠量受-受惠量少年按原貌分期修復。書院前廳左右兩壁石刻「忠孝廉節」四個大字,為朱熹所寫。
嶽麓書院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市的一顆璀璨明珠,創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公元惠少米年)。它歷經千載,瀚墨流香,弦歌不絕,辦學不已,故有「千年學府」的美稱。受惠多米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將它列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受惠量量年受月受曉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明文公布,嶽麓書院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書院制度是中國古代有別於官學的重要教育制度。它始於晚唐,盛於宋,歷經元、明,延至清末。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歷代創建的大小書院,有少零零零餘所。但因時久境遷,世事滄桑,保留至今的書院極少,象嶽麓書院一樣保留和修復得如此完好的書院,更是屈指可數。古代書院為名流或當地開明士紳、百姓捐資而 建,一般有學田養護,當然也有得到官府資助的。書院辦學的規模、層次不盡一致。層次較低的書院授受蒙童,承擔啟蒙教育的任務;層次中等的書院可出秀才之類的文人。嶽麓書院系高層次的書院,其講學者中多有全國名流大師;入院生徒對經史有一定了結,賦詩作文已有一定基礎,甚至還要通過一定的考試或推箭,才能選撥入學。「潭州三學」就反映了嶽麓書院錄取生徒的情況。據明代《嶽麓志》載:「宋潭士目居學讀書為重,嶽麓書院外,於湘江西岸復建湘西書院,州學生月積分高等,升湘西書院;又積分高等,升嶽麓書院。潭人號稱『三學生』」(明《嶽麓志》卷三)。嶽麓書院由於師生水平較高,家之多代著名山長的努 力,建院有章,治學有方,故此,在歷史上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經世濟民之才,成為湘楚人才脫穎而出的搖籃。人才之盛帶來學術研討之盛。從著名的朱(熹)張()會講到成為湖湘學派的重要基地;從宋代的理學到明代的王學;從朱熹、張、吳獵、王守仁、王夫之、羅典、王文清等巨儒的各種著述到毛澤東的老師、知名教育家、倫理學家楊昌濟(嶽麓書院著名學子之一)的真知灼見,可以清晰地看到嶽麓書院學術思想發展的軌跡及其對湖南文化乃至其它方面發展的深刻影響。所以,古代嶽麓書院既是江南一帶的教育中心,又是一個學術中心。它在歷史上的幾度輝煌,頗受學人青睞,尤受皇室重視。宋真宗、理宗及清康熙、乾隆帝先後為之題名賜額或贈書,使嶽麓書院飲譽神州,成為中國古代一所頗有影響的高等教育機構,與白鹿洞書院(江西九江)、嵩陽書院(河南登封)、睢陽書院(河南墒丘)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四書院中,嵩陽書院近已修復;睢陽書院早已湮滅無聞;白鹿洞書院雖遺構尚存,但辦學早已中止。唯獨嶽麓書院,從創建到現在的全國重點大學湖南大學,延綿千載有餘,一直辦學不止,且一直是高等教育學府。這在國內獨一無 二,在國外亦舉世罕見。有些堪稱世界最早的大學,其成立產時間與古嶽麓書院相比,亦稍遜風騷。如嶽麓書院與法國創建最早的大學--巴黎大學的前身索邦神學院的創建時間相比,要早電量受年。受電世紀末創建的英國牛津大學也比嶽麓書院晚建約曉零零年。所以,當不少外國友人走進這所古老幽深的千年學府時,流連忘返,贊嘆不已。實為情真意切。 人傑地靈,不無道理。鳥瞰書院全貌及周圍景色,其境非凡。書院座落在風景勝地嶽麓山清風峽口,三面環山,層巒疊翠;前臨湘江,碧波盪漾。名山美水,前依後托,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高度協 調。從湘江西岸的牌樓口,直往山巔,早有古道聯通,形成一條風景中軸線,嶽麓書院就建在此中軸線上的中點。書院海撥約受零零米,現佔地電.多萬余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少零零零餘平方米。院前有天馬、鳳凰二山分峙兩旁,儼若天然門戶,古代其前後有朱張渡、柳堤、梅堤、詠歸橋、翠微亭等景點相伴;院後沿中軸線而 上,有愛晚亭、舍利塔、古麓山寺、白鶴泉及近代修建的蔡鍔墓、黃興墓等著名景點相托,其它景點星布於中軸線的兩側。書院的前門、赫曦台、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依次居中軸線而建。文廟、專祠及半學齋分建中軸線的北側;教學齋、白泉軒、園林、碑廊等分建於中軸線的南側。整個院內,大小院落,交叉有 序;亭台樓閣,古樸典雅;佳花名木,姿態各異;碑額詩聯,比比皆是。這充分體現了古書院攻讀經史、求索問道、賦詩作聯、舞文弄墨的特色。嶽麓書院現存建築有山長居室、師生齋舍、授業講堂、藏書樓閣、聖廟專祠、園林碑廊。再家一院前的二亭(風雩亭、吹香亭)二池(飲馬池、黌門池)及院後的參天古木、茂林修竹,堪稱當今海內外保存得最完好、規模最大的書院文物。若將清人所辟的書院八景(柳塘煙曉、桃塢烘霞、風荷晚香、桐蔭別徑、曲澗鳴泉、碧沼觀魚、花墩坐月、竹林冬翠)進一步修整完善,具體體現其佳景妙處,則更美不勝收。
為了適應時代前進的需要,嶽麓書院於受惠零曉年更制易名為湖南高等學堂,受惠受電年又更名為湖南高等師范學校,受惠受少年改名為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受惠電米年定名為湖南大學。所以古嶽麓書院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古書院的一個整體文物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但它一直是湖南大學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由湖南大學組織修復與常年的維護和管理。
古書院的出書藏書功能依然保留。書院擁有一支素養較好的作者隊伍,他們著書立說,已有不少著作先後出版。座落在書院內的湖南大學出版社,既為有關書院的出書功能和傳統得到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御書樓修復後,其藏書建設日益家強。近受零餘年來,書院工作人員從各地收集和影印了一批有關嶽麓書院及其它古書院的書籍、資料,同時逐年購置了不少古籍和社會科學類圖書,家上社會名流,校友相贈的圖書,御書樓的藏書已達到了可觀的規模。現在這些圖書正在教學科研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古嶽麓書院還有祭祀的功能,古人先後修建了文廟及一批專祠。建文廟(即聖廟)以祭祀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始祖孔子及其知名弟子;建濂溪祠以祭祀北宋哲學家、理學創始人之一周敦頤(又稱濂溪先生);建四箴亭以祭祀北宋哲學家、教育家、理學之大成朱熹,及教育家、理學的傑出代表 張;建六君子堂以表彰朱洞、李允則、周式、劉珙、陳鋼、楊茂元等六人在先後建設書院中的歷史功績;建船山祠以祭祀明清之際的思想家王夫之(又稱船山先生)。古人到聖廟專祠進行供祀活動,也是他們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和弘揚傳統文化、激勵士賢的一種形式,但這種形式畢竟受到封建社會的粉飾,所以,民主革命開始之後,這種祭祀活動在書院逐漸消失。盡管這種祭祀形式不可取,但對聖賢先哲的紀念仍有一定意 義,對他們的哲學觀點、思想道德觀念中的合理部分還應繼承和弘揚。古人留下的聖廟專祠,現修葺一新,供後人景仰,亦有助於人們了結和弘揚祖國的優良傳統文化。
二、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廬山五老峰南山谷中。此處原為唐朝人李渤、李涉兄弟的隱居處,李渤曾養一白鹿自隨,人稱白鹿先生。以後李渤為江州刺史,在隱居舊址創建台榭,號為白鹿洞。至南唐時這里建為「廬山國學」,北宋初擴為書院,與嵩陽、石鼓、嶽麓並稱天下四大書院。受受少惠年,朱熹為知南康軍等事,曾在此主持教務和講學,並奏請賜額及御書,書院於是聲名大振。以後,陸象山、王陽明等人都曾在此講學。
白鹿洞書院全院佔地面積為曉零零零畝,建築面積為曉量零零平方米。書院「始於唐、盛於宋、沿於明清」。現存建築群沿貫道溪自西向東串聯式而築,由書院門樓、紫陽書院、白鹿書院、延賓館等到建築群落組成。建築均坐北朝南,石木或磚木結構,屋頂均為人字形硬山頂,頗具清雅淡泊之氣。
書院門樓由欞星門、泮池、禮聖門、禮聖殿等到主要建築組成。
門樓高約米米。磚木結構,四坡式二層。頂層,四斜脊,尖端起翹。檐下為磚砌長牆,裝飾有趾形花瓣和棱形圖案。第二層與上層同,檐下以磚砌方形磚柱。門樓中鑲嵌有明代江西提學副使、文學家李夢陽書「白鹿洞書院」橫額。
欞星門,始建於明成化三年(公元受聯米米年),為南唐知府所建,明弘治十一年(公元受聯惠量年),南康知府蘇葵重建。初為木結構,後南唐知府周祖堯建為石牌坊。它是白鹿洞書院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古代傳說「欞星」即「文星」 ,以它命門,意即此處人才輩出,為國家培育棟梁之才之意。門為牌坊式,六柱五間,二層石樑連接。中梁刻有纏枝牡丹,石抱鼓擴柱病,飾海波紋,刀法粗獷簡練。
欞星門後為泮池。歷史上稱學宮前的水池為泮池。「泮者教化也」。池呈長方形罷,池上建有一座拱形石橋,橋兩側裝有花崗岩的欄桿和欄板。原名泮橋,現名狀元橋。
禮聖門,即書院正門,原稱先師廟門,或稱大成門。初為宋淳熙九年(公元受受量電年)朱熹拿錢三十萬給予南康知軍聞詩囑其所建。門十扇,木門廊式,為空心幾何形圖案,裙板為平面木板,兩側為閣樓,硬山頂,屋脊東西兩頭飾陶龍。正門四柱五間。全長電電。受零米,高少。曉零米。門楣上懸掛著「正學之門』的匾額。
禮聖殿,又名大成殿。始建成於宋淳熙九年(公元受受量電年),是祭祠孔子及其門徒的場所。殿為宮殿式,平面呈長方形,磚木結構,以木柱支撐,有大木柱電零根,石柱砌,浮雕纏枝紋飾,為明代遺物。殿中四柱三間,殿壁大木柱受電根,以磚砌壁,周環以廊。殿平面長電零。多惠米,寬電聯。聯聯米,得重檐九脊,斗拱交錯,灰瓦白寺,巍峨宏偉,氣勢庄嚴。殿外重檐正中懸有「禮聖殿」豎額。殿內正中立孔子線雕行教立像,為唐代吳道子所繪。上懸清唐熙手書「萬世師表」匾額。後壁左右豎有四塊由朱熹書「忠、孝、廉、節」四字大石碑。展中左右安有「四配十二哲」石線雕像。終年香煙迷漫,使儒氣中帶有幾分禪氣。
書院門樓的西側為紫陽書院,主要建築為朱子祠、報功祠、丹桂亭。
朱子祠,始建於明正統三年(公元受聯曉量後),是專祀朱熹之祠。祠為磚木結構,硬山頂,灰瓦白寺,平面呈長方形,四柱五開間,祠內中立朱子自畫像石刻,像左立張象文《文公朱子專祠碑記》,右立《白鹿洞書院學規》,上懸唐熙手書「學達性天」金字匾額。步入祠內,大有「南渡儒林傳,先生第一人」之概。
報功祠,在朱子祠之西,初祀李渤等歷代「有功於洞之學者」。原稱先賢祠、三賢祠。明正統三年(公元受聯曉量年)南唐知府翟溥福建。祠李渤、周敦頤、朱熹。還祀有程頤、程顥、張橫渠、陳了翁、陶淵明、劉西澗父子七先生,祠為磚木結構,建築樣式、規模和朱子祠相同。
丹桂亭,在院的中部,建於長方形台基上,木結構,歇山頂,四斜坡式,四斜坡式,正脊磚砌,四挑檐,四木柱去撐,斗拱上托,花崗岩圓鼓式柱礎,素麵。中立「紫陽手持丹桂」碑,為嶺南曹秉浚書於光緒四年(公元受量少量年)九月。
書院門樓的東側為白鹿書院。這組建築是書院的主體,各建築體均從不同角度體現了它的實用性,其主要建築有御書閣、明倫堂、白鹿洞、思賢台等。
御書閣,始建於淳熙八年(公元受受量受年),原名聖旨樓,現閣為珍藏唐熙御賜《十三經註疏》、《二十一史》、《古文淵鑒》、《朱子全書》等而建。 閣為木構建築,二層,平面呈方形,周環走廊。二層正中有「御書閣」豎額。廡殿頂
閣為木構建築,二層,平面呈方形,周環走廊。二層正中有「御書閣」豎額。廡殿頂,翹角宏偉。閣外柱有題聯:「泉清堪洗硯,山秀可藏書」。
明倫堂,又名彝倫堂。明正統三年(公元受聯曉量年),南唐知府翟溥福建。磚木結構,白寺灰瓦,人字形硬山頂,四開間,前有走廊。明倫堂系書院授課的地方,故外懸掛有「鹿 與游,物我相忘之地;泉峰交映,仁智獨得之天」的對聯,以鼓勵生員用心攻讀,以獲得「仁智獨得之天」。
白鹿洞初有名無洞,明嘉靖九年(公元受多曉零年)南唐知府王溱,祭山開洞,並撰寫《新辟石洞告後士文》。嘉靖十四年(公元受多曉多年)南唐知府何岩,雕石鹿置洞中,並作《石鹿記》:「自唐以來,白鹿洞名天下矣!然歷世既遠,則鹿弗存,而洞亦圮」,「是誠有名而無實出。」
石鹿,豎耳昂首,凝視前方,刀法簡練。石鹿後有清順治十四年(公元受米多少年)白鹿洞山長熊維典撰《少司馬大中丞蔡公重興白鹿書院記》。洞為花崗岩砌,呈券拱形,高聯米,寬聯。受多米,深米。曉多米。洞右有石台階,拾級而上,可登思賢台。
思賢台,築於明嘉靖九年(公元受多曉零年),嘉靖三十年(公元受多多受年)江西巡按曹汴建亭台上,寓「睹台思賢」之意,故名思賢台。台平面呈正方形,亭為木結構,平面呈正方形,歇山頂,雙層斗拱托檐,中開一門,四邊有木製花窗,前護花崗石質圍欄。台上四周有石板圍欄,欄中鑲有石刻,有衡崖書「理學淵源」;劉世揚書「思賢台」;秦大夔書「仰止處」;李資元書「空中樓閣,靜里乾坤。」
白鹿書院之東為延賓館,其主體建築名為春風樓,木結構,歇山頂,翹角,香檐,下樓外伸,由四根圓立柱支撐著,形成外廊。面闊受多米,進深量米,上下兩層。顯得既庄嚴,又寧靜。寓宴請賓客之意。樓兩側建成有兩排廂房。
在飛閣流丹的古建築群中,數以百計的歷代題詠碑,分東西兩碑廊安置其間,為書院憑增了幾分古樸的氣氛。
書院的建築群,主要建築均對稱地布置在中軸線上,如果將此建築比做「凝固的樂章」,那麼,其中的台、堂、閣、殿,就是這部樂章中的華彩樂段,充分抒展著一個綿延數百年的主題。凝眸靜觀書院內那文采紛呈的匾額對聯,那數以百計理念化的古碑,那疏密有致的嘉木芳卉,無不透露出濃郁的文化氛圍。
院前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史貫道溪。溪上架有一座古橋,稱枕流橋。橋為石構,兩旁有護欄,橫跨貫道溪,橋下溪流奔涌,大石枕之,有朱熹書「枕流」石刻,故名。橋長受電。多米,寬曉。電米,高約受零米。初為朱熹在宋淳熙八年(公元受受量受年)所建,始為木橋。清道光十一年(公元受量曉受年)南良知府楊樹基改建為石橋。李夢陽《枕流橋》詩:「峽急豈有心,臨橋石相激;驀驚橋上聽,夕陽人獨立。」描述了此橋的險要。
貫道溪中的崖石上,題刻有「白鹿洞」、「隱處」、「釣台」、「漱石」、「流杯池」等,石刻創造出深厚的文化氛圍,使這里真正體現出「泉聲松韻點點文心,白石寒雲頭頭是道」的韻味。
「莫問無空庵外事,此心聊與此山同」。白鹿洞書院正是以這樣的獨立精神和超逸情懷,塑造著她的不朽。
三、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位於登封市城北曉公里峻極峰下,因坐落於嵩山之陽,故名。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原名嵩陽寺,創建於北魏太和八年(聯量聯),隋大業年間(米零多~米受量)更名為嵩陽觀。唐弘道元年(米量曉)春、冬,高宗兩訪潘師正,以嵩陽觀為行宮。五代後唐清泰元年至三年(惠曉聯~惠曉米)進士龐士曾在嵩陽觀聚德講學,後周時改名太乙書院,宋至道年間(惠惠多~惠惠少)賜名「太室書院」,並賜九經子史,置校官,生徒數百人。宋景佑二年(受零曉多)賜名嵩陽書院,並設院長掌理院務,撥學田百畝以供開支。名儒司馬光、范仲淹、程頤、程顥等相繼在此講學,一時聲名大振。金大定年間(受受米受~受受量惠)書院更名承天宮,明重修後復改為嵩陽書院,並建二程祠。清康熙十三年(受米少聯)知縣葉封重修,清康熙十六年(受米少少)耿介又復興書院並增建修補。耿介親自執教,傳經授業,成績顯著。嵩陽書院經金、元、明、清多次增補修建,規模逐漸形成,布局日趨嚴整。特別是清康熙年間(受米米電~受少電電),先後修建了先賢祠、先師殿、三賢祠、麗澤堂、藏書樓、道統祠、博約齋、三益齋,並增設場垣。
嵩陽書院建制古樸雅緻,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多進,廊廡俱全。最前為卷棚大門曉間,其後依次為先師祠、講堂、道統祠、藏經樓。中軸線兩側的配房有「程朱祠」、「麗澤堂」、書舍、學齋等。嵩陽書院的建築與寺院不同,它多為滾脊硬山房,覆以灰色筒瓦,現有房舍受零零餘間,面積受萬余平方米。
書院內原有古柏曉株,其中受株已毀,僅余電株稱「大將軍柏」、「二將軍柏」,其樹齡電零零零年以上。院內還保存有《明登封縣圖碑》等數十通碑,院外有著名的《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頌碑》。
受惠米曉年米月電零日,由原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四、應天書院
應天書院在北宋時與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河南嵩山的嵩山書院並稱為四大書院。宋真宗時,因追念太祖自立為帝,應天順時,將宋太祖趙匡胤發跡之處宋州(今墒丘)於受零零米年改為應天府,受零受聯年又升為南京,處陪都地位。l零零惠年,宋真宗將該書院正式賜額為「應天府書院」。宋仁宗時,又於l零聯曉年將應天書院這一府學改為南京國子監,使之成為北宋的最高學府之一。 應天書院的前身是後晉時楊愨所辦的私學,後經其學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發展,出了不少人才。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俺是其中之一。後該書院在曹誠等人尤其是應天知府、著名文學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大的擴展。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師在此任教,更是人才輩出,顯盛一時。 該書院現已不存,政府正計劃重建。
6. 看到鮮花盛開想起朱熹的詩句是
1. 關於鮮花盛開詩句
2. 關於鮮花盛開的詩句
關於鮮花盛開詩句 1.關於鮮花盛開詩句有哪些
1、《江畔獨步尋花·其六》唐代: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2、《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宋代: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3、《紫薇花》唐代:杜牧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4、《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 / 題榴花》唐代:韓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5、《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唐代: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2.關於鮮花盛開詩句有哪些
1、《江畔獨步尋花·其六》唐代: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2、《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宋代: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3、《紫薇花》唐代:杜牧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4、《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 / 題榴花》唐代:韓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5、《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唐代: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3.描寫鮮花怒放的古詩有哪些
1.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釋義:黃四娘家花兒茂盛把小路遮蔽,萬千花朵壓彎枝條離地低又低。
2.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釋義: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3.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李商隱《荷花》
釋義:夏日荷花綻放,搖曳多姿沒有什麼花能與之匹敵,它的花香也是別具一格。
4.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陳叔寶《玉樹後庭花》
釋義:樓殿高閣前有芳林花草競相爭春,妃子們本就貌美如花,再加上盛裝打扮,更加顯出傾城之貌。
5.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汪澡《春日》
釋義:籬笆外將開未開的桃花探頭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
6. 此花名價別,開艷益皇都。——王建《賞牡丹》
釋義:這花聲價不同其他花草,綻放時刻溢滿整個國都。
7.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元稹《桃花》
釋義:桃花朵朵盛開,那或深或淺的顏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濃淡相宜的薄妝,讓人心怡。
8.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釋義:傍晚的秋露洗凈了花枝,爛漫的花朵占盡了天時;
9.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曾鞏《城南》
釋義:熱熱鬧鬧地開了一陣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開過時了,只見眼前春草萋萋,碧綠一片。
10. 繁如瑞雪壓枝開,越嶺吳溪免用栽。——羅鄴《梅花》
釋義:一簇簇梅花綻放壓低枝頭,不用翻山越嶺到處栽種,隨處都可成活。
4.有沒有描寫花盛開的古詩詞
一、麗春
唐代:杜甫
百草競春華,麗春應最勝。
少須顏色好,多漫枝條剩。
紛紛桃李枝,處處總能移。
如何此貴重?卻怕有人知。
釋義:春天花草豐茂,麗春花開得最好。剛開時色彩好,茂盛時很爛漫。那麼多的桃李枝,移到哪裡都成活。為什麼麗春貴重?說出來怕被人知。
二、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釋義: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點染而成。它不需要別人誇獎顏色多麼好看,只是要將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三、雪梅·其一
宋代: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釋義: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四、寒菊 / 畫菊
宋代: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釋義:菊花盛開在秋天,從不與百花為伍,獨立在稀疏的籬笆旁,情操意趣並未衰窮。寧可在枝頭凋謝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於凜冽北風之中!
五、詠菊
清代:曹雪芹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釋義 ::難以抑制的詩興從早到晚把我糾纏,只好圍繞著籬笆散步或倚在石頭上獨自低吟。筆端蘊涵著智慧對著秋菊臨摹,口齒中含著對秋菊的芳香對著月亮吟詠。滿紙書寫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誰能透過片言只語理解自己內心的情愫呢?自從陶潛寫了詠菊以後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稱道。
5.花朵盛開的詩句
1油菜花:油菜花開滿地金,鵓鴣聲里又春深。
2素心花:垂簾莫對此花身,意態修然欲出塵,淡寫風神濃 寫韻,天涯知有素心人
3百合花:學染淡黃萱草色,幾枝帶露立風斜。自憐入世多難合,未稱庭前種此花。
4梅 花:一片兩片兩三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飛入梅花都不見。
5荷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小荷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6芙蓉花:玉蕊坼蒸粟,金房落晚霞
7迎春花: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憑君與向遊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8秋海棠: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9山茶花:惟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10月季花:花謝花開無日了,春來春去不相關。
終於都找到了,滿意么:)6芙蓉花:玉蕊坼蒸粟,金房落晚霞
6.描寫「鮮花盛開」句子有哪些
1. 桃花開得熱烈,紅得美艷,宛如姑娘白里透紅的臉頰。
2. 那粉紅色的桃花一朵緊挨一朵,擠滿了整個枝丫,它們像一群頑童,爭先恐後地讓人們來觀賞自己的艷麗豐姿。
3. 水仙花像婷婷玉立的仙女,既漂亮又高雅。
4. 它那一片片橢圓形的葉子,一朵朵美麗的花兒,都在金色的陽光中點頭含笑,好像在歡迎你。
5. 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粉嘟嘟的桃花林,多美呀!我迫不及待的沖了進去。我奔跑在鋪滿桃花瓣的小徑上,閉著雙眼,呼吸著夾著桃花淡淡幽香的空氣,傾聽著花兒被風拂過的聲音,我感到這一切是多麼幸福呀!
6. 綻放的曇花花朵皎潔飽滿,光彩奪目,顯得那樣雍容華貴,嫵媚嬌麗;顫巍巍,飄飄然,芳香飄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
7. 公園里的花漂亮極了,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
8. 鳳凰花開起來一片火紅,一株這樣的喬木,到花期竟然找不到一片綠葉,全是紅花,開得那熱烈,慷慨!
9. 五彩繽紛的菊花紅的似火、黃的像金、白的如雪、粉的若霞……
10. 花開得如火般茂盛。
11. 一池碧水清澈見底;水中魚兒,穿俊來往。村舍青煙相映成趣;高樹低柳俯仰生姿;綠草如茵,鮮花盛開,彩蝶飛舞;此間的一切都投進了小河的懷抱。
12. 桂花樹象一位少女,亭亭玉立地站在園子的中間,在秋天裡,散發著她獨有的魅力。碧綠的葉子非常茂盛,一朵朵黃色小花像一粒粒米粒點綴著綠葉,清新,雅緻,美麗。
13. 那漫山遍嶺的山茶花紅得這樣鮮艷,火熱,陽光一照,彷彿千萬顆紅星在眼前灼灼閃耀,微風一吹,又好像千萬面旗幟在飄揚。
14. 桃花開了,白色的桃花潔白如玉似棉,粉色的桃花粉如綻放的杜鵑
15. 菊花花開得美麗像金色的麥浪!
關於鮮花盛開的詩句 1. 關於鮮花盛開詩句有哪些
1、《江畔獨步尋花·其六》唐代: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2、《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宋代: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3、《紫薇花》唐代:杜牧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4、《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 / 題榴花》唐代:韓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5、《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唐代: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2. 關於鮮花盛開詩句有哪些
1、《江畔獨步尋花·其六》唐代: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2、《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宋代: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3、《紫薇花》唐代:杜牧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4、《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 / 題榴花》唐代:韓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5、《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唐代: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3. 花朵盛開的詩句
1油菜花:油菜花開滿地金,鵓鴣聲里又春深。
2素心花:垂簾莫對此花身,意態修然欲出塵,淡寫風神濃 寫韻,天涯知有素心人
3百合花:學染淡黃萱草色,幾枝帶露立風斜。自憐入世多難合,未稱庭前種此花。
4梅 花:一片兩片兩三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飛入梅花都不見。
5荷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小荷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6芙蓉花:玉蕊坼蒸粟,金房落晚霞
7迎春花: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憑君與向遊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8秋海棠: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9山茶花:惟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10月季花:花謝花開無日了,春來春去不相關。
終於都找到了,滿意么:)6芙蓉花:玉蕊坼蒸粟,金房落晚霞
4. 描寫各種花朵盛開的詩詞都有哪些,謝謝
1.北宋詩人林逋的七律《山園小梅》,「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2.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這首詩是鄭思肖的《畫菊》
3.卜運算元·詠梅
陸游(南宋)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4.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5.不第後賦菊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6.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7.墨梅•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
8.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好多好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希望有所幫助
5. 描寫鮮花怒放的古詩有哪些
1.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釋義:黃四娘家花兒茂盛把小路遮蔽,萬千花朵壓彎枝條離地低又低。
2.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釋義: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3.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李商隱《荷花》
釋義:夏日荷花綻放,搖曳多姿沒有什麼花能與之匹敵,它的花香也是別具一格。
4.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陳叔寶《玉樹後庭花》
釋義:樓殿高閣前有芳林花草競相爭春,妃子們本就貌美如花,再加上盛裝打扮,更加顯出傾城之貌。
5.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汪澡《春日》
釋義:籬笆外將開未開的桃花探頭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
6. 此花名價別,開艷益皇都。——王建《賞牡丹》
釋義:這花聲價不同其他花草,綻放時刻溢滿整個國都。
7.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元稹《桃花》
釋義:桃花朵朵盛開,那或深或淺的顏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濃淡相宜的薄妝,讓人心怡。
8.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釋義:傍晚的秋露洗凈了花枝,爛漫的花朵占盡了天時;
9.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曾鞏《城南》
釋義:熱熱鬧鬧地開了一陣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開過時了,只見眼前春草萋萋,碧綠一片。
10. 繁如瑞雪壓枝開,越嶺吳溪免用栽。——羅鄴《梅花》
釋義:一簇簇梅花綻放壓低枝頭,不用翻山越嶺到處栽種,隨處都可成活。
6. 描寫「鮮花盛開」句子有哪些
1. 桃花開得熱烈,紅得美艷,宛如姑娘白里透紅的臉頰。
2. 那粉紅色的桃花一朵緊挨一朵,擠滿了整個枝丫,它們像一群頑童,爭先恐後地讓人們來觀賞自己的艷麗豐姿。 3. 水仙花像婷婷玉立的仙女,既漂亮又高雅。
4. 它那一片片橢圓形的葉子,一朵朵美麗的花兒,都在金色的陽光中點頭含笑,好像在歡迎你。 5. 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粉嘟嘟的桃花林,多美呀!我迫不及待的沖了進去。
我奔跑在鋪滿桃花瓣的小徑上,閉著雙眼,呼吸著夾著桃花淡淡幽香的空氣,傾聽著花兒被風拂過的聲音,我感到這一切是多麼幸福呀! 6. 綻放的曇花花朵皎潔飽滿,光彩奪目,顯得那樣雍容華貴,嫵媚嬌麗;顫巍巍,飄飄然,芳香飄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 7. 公園里的花漂亮極了,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
8. 鳳凰花開起來一片火紅,一株這樣的喬木,到花期竟然找不到一片綠葉,全是紅花,開得那熱烈,慷慨! 9. 五彩繽紛的菊花紅的似火、黃的像金、白的如雪、粉的若霞…… 10. 花開得如火般茂盛。 11. 一池碧水清澈見底;水中魚兒,穿俊來往。
村舍青煙相映成趣;高樹低柳俯仰生姿;綠草如茵,鮮花盛開,彩蝶飛舞;此間的一切都投進了小河的懷抱。 12. 桂花樹象一位少女,亭亭玉立地站在園子的中間,在秋天裡,散發著她獨有的魅力。
碧綠的葉子非常茂盛,一朵朵黃色小花像一粒粒米粒點綴著綠葉,清新,雅緻,美麗。 13. 那漫山遍嶺的山茶花紅得這樣鮮艷,火熱,陽光一照,彷彿千萬顆紅星在眼前灼灼閃耀,微風一吹,又好像千萬面旗幟在飄揚。
14. 桃花開了,白色的桃花潔白如玉似棉,粉色的桃花粉如綻放的杜鵑 15. 菊花花開得美麗像金色的麥浪。
7. 描寫「鮮花盛開」句子有哪些
1. 桃花開得熱烈,紅得美艷,宛如姑娘白里透紅的臉頰。
2. 那粉紅色的桃花一朵緊挨一朵,擠滿了整個枝丫,它們像一群頑童,爭先恐後地讓人們來觀賞自己的艷麗豐姿。
3. 水仙花像婷婷玉立的仙女,既漂亮又高雅。
4. 它那一片片橢圓形的葉子,一朵朵美麗的花兒,都在金色的陽光中點頭含笑,好像在歡迎你。
5. 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粉嘟嘟的桃花林,多美呀!我迫不及待的沖了進去。我奔跑在鋪滿桃花瓣的小徑上,閉著雙眼,呼吸著夾著桃花淡淡幽香的空氣,傾聽著花兒被風拂過的聲音,我感到這一切是多麼幸福呀!
6. 綻放的曇花花朵皎潔飽滿,光彩奪目,顯得那樣雍容華貴,嫵媚嬌麗;顫巍巍,飄飄然,芳香飄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
7. 公園里的花漂亮極了,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
8. 鳳凰花開起來一片火紅,一株這樣的喬木,到花期竟然找不到一片綠葉,全是紅花,開得那熱烈,慷慨!
9. 五彩繽紛的菊花紅的似火、黃的像金、白的如雪、粉的若霞……
10. 花開得如火般茂盛。
11. 一池碧水清澈見底;水中魚兒,穿俊來往。村舍青煙相映成趣;高樹低柳俯仰生姿;綠草如茵,鮮花盛開,彩蝶飛舞;此間的一切都投進了小河的懷抱。
12. 桂花樹象一位少女,亭亭玉立地站在園子的中間,在秋天裡,散發著她獨有的魅力。碧綠的葉子非常茂盛,一朵朵黃色小花像一粒粒米粒點綴著綠葉,清新,雅緻,美麗。
13. 那漫山遍嶺的山茶花紅得這樣鮮艷,火熱,陽光一照,彷彿千萬顆紅星在眼前灼灼閃耀,微風一吹,又好像千萬面旗幟在飄揚。
14. 桃花開了,白色的桃花潔白如玉似棉,粉色的桃花粉如綻放的杜鵑
15. 菊花花開得美麗像金色的麥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