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白牡丹
① 真正存放8年白牡丹散茶的價格
白牡丹本身有品級的,放八年只是時間概念,品級都不同價格,不好算哇。
另外,白牡丹就算放滿八年也要看陳化效果。茶是喝出來的,陳化的好,才有高價的可能,陳化得不好,還不如新茶。
② 靈魂擺渡最後一集什麼意思啊沒看懂,就是風華絕代那一集
靈魂擺渡最後一集《風華絕代》是劇場版,主要講述趙吏和冬青的前世淵源,與第一季相呼應。同時也講述了趙吏和白牡丹之間的關系,大多觀眾猜測白牡丹其實就是趙吏的靈魂轉世,當初冥王阿茶並沒有留著無名的靈魂而是讓其去投胎了。
般若認主,除了白牡丹誰也彈不響,但是趙吏卻也能彈響般若,這更說明趙吏和白牡丹之間有著莫大的淵源。但編劇微博里卻說了他倆一點關系都沒有。
故事概述:
在白府里,整個白府只有華小姐和下人劉媽居住。白牡丹去世一周年,自稱白牡丹女兒的姜黎黎、白牡丹的徒弟阿秀和虹醫生都來到白府祭奠。就在眾人去祠堂祭拜的路上,祠堂方向突來傳來了唱戲的聲音,打開門,發現正在唱戲的是一直采訪白牡丹的記者黃水仙。
外界稱白牡丹是飲毒酒而亡,但來祭拜的人一直不相信。此時來白府修箜篌的趙吏也來到了府中。為了查明白牡丹的死因,趙吏彈奏箜篌,製造了一個眾人都無法離開的幻境,以使大家說出白牡丹真正的死因。在姜黎黎拿槍威脅趙吏,讓趙吏打開幻境的時候,黃水仙用板凳從後背襲擊並殺死了姜黎黎。
在阿秀要帶走琴的時候,華小姐開槍打傷了阿秀,並講出了因為與阿秀的姦情被發現用酒毒殺了白牡丹,在阿秀死後,華小姐隨即自殺。而隨後黃水仙也講述了在白牡丹死前與其的接觸,並透露出自己就是白牡丹的親生女兒。
劉媽也透露自己是白牡丹的生母,早就知道白牡丹要死,並沒有勸阻,而是讓他用酒代替刀結束了自己生命。而當趙吏接好斷了的弦後,虹醫生突然變身成般若,並回憶起了自己丟失的記憶:在白牡丹准備與般若一起死亡的時候,般若自衛用斷弦勒死了白牡丹,這也就是為什麼白牡丹脖子有傷痕的原因。
真相解開,看似一群無關的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白牡丹系飲毒酒和被弦勒住脖子而亡,而姜黎黎、阿秀、華小姐也永遠消失在了幻境中……趙吏離開了白府,救出了被腰斬的阿金,可是阿金最後還是離開了他。
(2)九年白牡丹擴展閱讀
《靈魂擺渡》是愛奇藝、完美建信影視出品的懸疑靈異題材網路劇,由巨興茂、郭世民執導,於毅、劉智揚、肖茵領銜主演,杜若溪、陳潔、劉芊含聯袂主演。該劇講述了陰陽眼少年冬青與靈魂擺渡人趙吏,一同幫助因有心事未了而滯留人間的靈魂的故事。
《靈魂擺渡之風華絕代》是由北京完美建信影視出品的《靈魂擺渡》的劇場版,該劇的導演是巨興茂,於2016年11月4日首播在,主演是劉智揚、於毅、肖茵。
③ 綠雪芽的問葉怎麼樣
綠雪芽的369系列的茶好喝。綠雪芽369年份標桿茶系列,採用綠雪芽科學醞化倉中分別陳放了三年、六年、九年的白牡丹和壽眉原料拼配而成。
選用綠雪芽科學存儲醞化三年的白茶原料,精製而成。其內含物質經歲月沉澱轉化後自然形成馥郁的蘭草與白芷香氣。
茶湯如清流注入甌盞,橙黃而透亮;茶味如蜜汁在口中融化,齒頰留香。
④ 12年5月做的茶餅 為福鼎老白茶 至今8年 可以賣到多少錢一斤
白茶的存放周期是15年,過了15年之後茶葉轉化是負數,價值會走低。
白茶的藏茶價值能否升值取決於三個因素。
一原材料,二制茶工藝,三存放好壞。
福鼎白餅茶的主要原材料是白牡丹、壽眉、貢梅、(白毫銀針做餅茶的不多),其中是有白牡丹,壽眉有存放價值。 白毫銀針不說,因為本身就沒什麼可說的,哪怕是新茶,都幾千塊一斤,上8年,隨便都是5位數。
制茶工藝不到位,茶葉沒有存放價值。存放出問題,無價值。
8年白牡丹價值在2000元左右-3000元左右,8年的壽眉,價值在1500左右。還得看品牌,以及當地消費。茶葉這個東西本身沒有標准價值。
白茶有三年為茶,5年為寶,8年為葯的說法,8年是白茶的價值分檔,然後是10年,12年.15年。超過15年,茶葉轉化就是下坡路,一路開始不值錢。
⑤ 白牡丹的傳說故事
白牡丹和其它很多茶一樣都充滿了其傳奇色彩,白牡丹的傳說有哪些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白牡丹的傳說,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白牡丹的歷史傳說
白牡丹是白茶的一個品種,也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相傳白牡丹樹是由牡丹花變成的,起源於西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白牡丹的歷史傳說。
傳說在西漢時期,有位名叫毛義的太守,因看不慣貪官當道,於是棄官隨母去深山老林歸隱。母子倆來到一座青山前,只覺得異香撲鼻,經探問一位老者得知香味來自蓮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母子倆見此處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來。一天,母親因年老加之勞累,病倒了。毛義四處尋葯。一天毛義夢見了白發銀須的仙翁,仙翁告訴他“治你母親的病須用鯉魚配新茶,缺一不可。”毛義認為定是仙人的指點。這時正值寒冬季節,毛義到池塘里踴冰捉到了鯉魚,但冬天到哪裡去采新茶呢?正在為難之時,那十八棵牡丹竟變成了十八仙茶,樹上長滿嫩綠的新芽葉。毛義立即採下曬干,白毛茸茸的茶葉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毛義立即用新茶煮鯉魚給母親吃,母親的病果然好了。後來就把這一帶產的名茶叫做“白牡丹茶”。
白牡丹茶的傳說歷史
傳說這種茶樹是牡丹花變成的。在西漢時期,有位名叫毛義的太守,清廉剛正,因看不慣貪官當道,於是棄官隨母去深山老林歸隱。母子倆騎白馬來到一座青山前,只覺得異香撲鼻,於是便向路旁一位鶴發童顏、銀須垂胸的老者探問香味來自何處。老人指著蓮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說,香味就來源於它。母子倆見此處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來,建廟修道,護花栽茶。一天,母親因年老加之勞累,口吐鮮血病倒了。毛義四處尋葯,正在萬分焦急、非常疲勞睡倒在路旁時,夢中又遇見了那位白發銀須的仙翁,仙翁問清緣由後告訴他:“治你母親的病須用鯉魚配新茶,缺一不可。”毛義醒來回到家中,母親對他說:“剛才夢見仙翁說須吃鯉魚配新茶,病才能治好。”母子二人同做一夢,認為定是仙人的指點。這時正值寒冬季節,毛義到池塘里破冰捉到了鯉魚,但冬天到哪裡去采新茶呢?正在為難之時,忽聽得一聲巨響,那十八棵牡丹竟變成了十八棵仙茶,樹上長滿嫩綠的新芽葉。毛義立即採下曬干,說也奇怪,白毛茸茸的茶葉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且香氣撲鼻。毛義立即用新茶煮鯉魚給母親吃,母親的病果然好了,她囑咐兒子好生看管這十八棵茶樹,說罷跨出門便飄然飛去,變成了掌管這一帶青山的茶仙,幫助百姓種茶。後來為了紀念毛義棄官種茶,造福百姓的功績,建起了白牡丹廟,把這一帶產的名茶叫做“白牡丹茶”。
白牡丹在1922年以前創制於建陽水吉,1922年以後,政和縣開始產制白牡丹,成為白牡丹主產區。20世紀60年代初,松溪縣曾一度盛產白牡丹。現在白牡丹產區分布在政和、建陽、松溪、福鼎等縣市。
白牡丹茶知識詳解
白牡丹屬白茶類,它以綠葉夾銀色白毫芽形似花朵,沖泡之後綠葉托著嫩芽,宛若蓓蕾初開,故名白牡丹。
白牡丹在公元1922年前創制於建陽水吉。據當地老農反映,原產地在大湖。水吉原屬建甌縣。據《建甌縣志》載:白毫茶出西鄉、紫溪二里……廣袤約三十里。1922年政和開始產制白牡丹,成為白牡丹主產區。60年代初,松溪縣曾一度盛產。現在白牡丹產區分布在政和、建陽、松溪、福鼎等縣。
製造白牡丹的原料主要為政和大白茶和福鼎大白茶良種茶樹芽葉,有時採用少量水仙品種茶樹芽葉供拼和之用。製成的毛茶分別稱為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水仙白(茶)。
用於製造白牡丹的原料要求白毫顯,芽葉肥嫩。傳統採摘標準是春茶第一輪嫩梢採下一芽二葉,芽與二葉的長度基本相等,並要求“三白”,即芽及二葉滿披白色茸毛。夏秋茶茶芽較瘦,不採制白牡丹。
白牡丹的製造不經炒揉,只有萎凋及焙乾兩道工序,但工藝不易掌握。
萎凋以室內自然萎凋的品質為佳。採下芽葉均勻薄攤於水篩上(一種竹篩),以不重疊為度,萎凋失水至七成干時兩篩並為一篩,至八成半干時再兩篩並為一篩,萎凋至九成五干時下篩,置烘籠中以90——100℃溫度焙乾,即為毛茶。
精製工藝比較簡單,用手工揀出梗、片、蠟葉、紅張、暗張後低溫焙乾,趁熱拼和裝箱。烘焙火候要適當,過高香味欠鮮爽,不足則香味平淡。
白牡丹兩葉抱一芽,葉態自然,色澤深灰綠或暗青苔色,葉張肥嫩,呈波紋隆起,葉背遍布潔白茸毛,葉緣向葉背微卷,芽葉連枝。湯色杏黃或橙黃,葉底淺灰,葉脈微紅,湯味鮮醇。
白牡丹為福建特產,1922年政和開始製造白牡丹遠銷越南,現主銷港澳及東南亞地區,有退熱祛暑之功,為夏日佳飲。
⑥ 正山堂妃子笑VS綠雪芽白牡丹
今天喝了兩款茶:2017年正山堂紅茶妃子笑、2011年綠雪芽正山白清子號茶餅。
2017年的妃子笑,因為女兒喝了一次很喜歡所以入手一盒,要一萬多元一斤,現在看因為經濟不景氣做活動打五折6千多一斤了。
干茶外形:色澤烏潤、鋒苗挺秀,有金芽。
湯色紅艷油潤,甘甜醇厚,有桂圓干、荔枝香,非常耐泡,二十泡仍然湯色不減。
清子號白茶餅選用2011年老壽眉和白牡丹拼配而成的白茶老料,於2014年壓製成型。
九年的陳化,加上綠雪芽天姥山優質山場,這款茶餅比2017年入手時更加甘甜醇厚,干茶竟然有了棕葉香。這款茶價格已經漲了30%。
茶湯紅亮,甘甜醇厚,茶氣很足。
特別特別耐泡,二升水泡完,還有小宇宙未了啊。
新入手的老功夫茶茶船也拉出來溜溜。
泡茶的小姐姐。
⑦ 白牡丹是什麼茶
白牡丹屬於白茶
白牡丹茶是一種出產於中國福建福鼎地區的一種茶葉,是福建地區的地方名茶之一,早在幾百年前這種茶葉就已經存在,它是白茶的一種,是白茶中的精品!
白牡丹茶製作原料
1、製造白牡丹的原料主要為政和大白茶和福鼎大白茶良種茶樹芽葉,有時採用少量水仙品種茶樹芽葉供拼和之用。
2、用於製造白牡丹的原料要求白毫顯,芽葉肥嫩。傳統採摘標準是春茶第一輪嫩梢採下一芽二葉,芽與二葉的長度基本相等,並要求「三白」,即芽及二葉滿披白色茸毛。
3、採摘時期為春、夏、秋三季。其中採摘標准以春茶為主,一般為一芽二葉,並要求「三白」,即芽、一葉、二葉均要求有白色茸毛。
白牡丹茶的製作工序
1、萎凋以室內自然萎凋的品質為佳。採下芽葉均勻薄攤於水篩上以不重疊為度,萎凋失水至七成干時兩篩並為一篩,至八成半干時再兩篩並為一篩,萎凋至九成五干時下篩,置烘籠中以90 --100℃溫度焙乾,即為毛茶。
2、精製工藝比較簡單,用手工揀出梗、片、蠟葉、紅張、暗張後低溫焙乾,趁熱拼和裝箱。烘焙火候要適當,過高香味欠鮮爽,不足則香味平淡。
3、製作工藝關鍵在於萎凋,要根據氣候靈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悶熱的晴朗天氣,採取室內自然萎凋或復式萎凋為佳。
4、精製時宜以火香襯托茶香,保持香毫顯現,湯味鮮爽。待水分含量為4~5%時,趁熱裝箱。
白牡丹茶的泡法
1、用蓋碗泡
准備一個蓋碗,取3克白牡丹茶放入蓋碗中,用90度的沸水溫潤後換水,直接加入沸水,蓋上碗蓋悶泡幾十秒即可飲用。第一泡悶泡約45秒即可,之後每泡延長20秒左右最宜。
2、用壺泡
准備一個茶壺,取7到10克左右的白牡丹茶投入茶壺里,加入90度沸水溫潤後換水,再用100度的沸水悶泡大約45秒即可品飲。
3、用大壺泡
准備一個大茶壺,取10到15g的白牡丹茶放到大茶壺中里,直接用90度的沸水悶泡即可。喝完後再直接加沸水續泡,這種泡法可以從早一直喝到晚。
⑧ 白牡丹茶的傳說你知道嗎
福建省福鼎縣一帶盛產白牡丹茶,其兩葉抱一芽,呈深灰綠色,芽葉身披白色茸毛,乍看之下猶如一朵朵小小的白牡丹花,輕巧可人,常泡飲之可有潤肺清熱的功效,一般作為葯用。
據說白牡丹茶的來歷源自一個傳說,傳說這種茶樹是由牡丹花草變成的。
在遙遠的西漢時期,有位太守名叫毛義,他清廉剛正,因看不慣貪官當道,於是辭去官位跟隨母親去深山老林歸隱。一日,母子二人騎著白馬來到一座青山前,只覺得異香撲鼻,連日趕路的疲憊都彷彿在這一瞬間散了去。毛義便向路旁一位鶴發童顏、銀須垂胸的老者探問香味來自於何處。老人指著蓮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說,香味就是由它們散發出來的。母子倆見此處似仙境一般,適於隱居,便留了下來,建廟修道,護花栽茶。
如此過了許久,毛義的母親因年老加之勞累,口吐鮮血病倒了。毛義四處尋葯,卻無一種葯能夠治療母親的病,他感到萬分焦急,竟然疲憊得昏睡在了路旁。在夢里,他又遇見了那位白發銀須的仙翁,仙翁告訴他,治你母親的病須用鯉魚配新茶,缺一不可。毛義醒來後匆忙趕回到家中,卻聽見母親對他說,剛才夢見仙翁說我必須吃鯉魚配新茶,病才能治好。毛義亦驚亦喜,母子二人同做一夢,他認為這一定是仙人的指點。然而此時正值寒冬季節,沒有新茶可尋,毛義先到池塘里破冰捉了條鯉魚,正在思索如何尋到新茶之時,忽聽得一聲巨響,只見池畔的十八棵牡丹竟變成了十八棵仙茶,樹上長滿了嫩綠的新芽葉。毛義立即採下曬干,而那些白色的毛茸茸的茶葉竟如同朵朵白牡丹花一般,香味撲鼻。茶晾曬好之後,毛義立即用新茶煮了鯉魚給母親吃,吃完後母親的病果然好了,她囑咐兒子好生看管這十八棵茶樹,說罷跨出門便飄然飛走,變成了掌管這一帶青山的茶仙,幫助百姓種茶。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毛義棄官種茶、造福百姓的功績,於是建起了一座白牡丹廟,並將這一帶產的名茶稱為白牡丹茶。
⑨ 白牡丹茶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功效與作用:
1、牡丹花具有養血、益肝、化瘀等功效,與百合花相配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防治高血壓、祛除黃褐斑、延緩皮膚衰老等作用。
2、牡丹花茶是美白美容茶,能改善皮膚黃褐斑,皮膚衰老暗黃等問題。女性喝牡丹花茶還能改善氣血,降血壓緩解痛經。
3、牡丹花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和多糖介質物,具有養血、散郁祛瘀之功效,很適合面部黃褐斑的人群用以祛斑美白,有助於淡化色斑,長期飲用還能令氣血充沛,膚色紅潤有光澤,有效地延緩皮膚衰老。
(9)九年白牡丹擴展閱讀:
牡丹花茶的食用注意事項
1、牡丹花茶對於孕婦和來經期間的女性來說,謹慎服用或者不要服用。由於牡丹花茶性寒,而且具有一定的活血功能,所以脾虛體弱者服用。
2、牡丹花茶不可以長期喝,長期喝牡丹花茶是有副作用的,花草茶指的是將植物之根、莖、葉、花或皮等部分加以煎煮或沖泡,而產生芳香味道的草本飲料。
3、適當的喝牡丹花茶有一定的保健療效,但飲用也只是在一段時間內,需根據自身的體質進行調整。如果作為保健飲料長期泡服,就會造成脾胃虛寒、大便溏泄、飲食減少等副作用。
⑩ 這盒牡丹煙多少錢一包
這煙抽起來可以,只是不太好買,路過小店,問了一下有兩條,130一條,我全部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