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毛丁香
A. 毛葉丁香的介紹
毛葉丁香(學名: Syringa tomentella )為木犀科丁香屬下的一個變種。灌木。花紫色,有香氣,可栽培供觀賞。花期6月。果期8月。
B. 毛丁香的形態特徵
灌木,高1.5-7米。枝直立或弓曲,棕褐色,無毛,具皮孔,小枝黃綠色或棕色,疏被或密被回短柔毛,或答無毛,具皮孔。葉片卵狀披針形、卵狀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稀寬卵形或倒卵形,長2.5-11厘米,寬1.5-5厘米,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葉緣具睫毛,上面黃綠色,貼生短柔毛或無毛,下麵灰綠色或淡黃綠色,疏被或密被柔毛或短柔毛,或僅沿葉脈被須狀柔毛;葉柄長0.8-1.5厘米,被短柔毛或柔毛至無毛。圓錐花序直立,由頂芽或側芽抽生,疏展,長10-23厘米,寬4-12厘米;花序軸與花梗、花萼被短柔毛、微柔毛或近無毛;花序軸疏生皮孔;花梗長1-1.5毫米,或幾無梗;花萼長2.5-3毫米,截形或齒端銳尖、鈍或平頭;花冠淡紫紅色、粉紅色或白色,稍呈漏斗狀,長1-1.7厘米,花冠管長0.8-1.4厘米,中部以上稍擴大,裂片展開或反卷,卵形至卵狀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2-6毫米,先端稍內彎呈兜狀而具喙或不內彎;花葯黃色,長約3毫米,著生於花冠管喉部或略凸出。果長圓狀橢圓形,長1.2-2厘米,先端漸尖或銳尖,皮孔不明顯或明顯。花期6-7月,果期9月。
C. 丁香葉的圖片有幾種
丁香葉的常見圖片品種里,像紅丁香、歐丁香、藍丁香、毛丁香的觀賞價值很高,還會散發出獨特的清香,什錦丁香、雲南丁香、西蜀丁香、北京丁香的形態不一樣,需栽植在陽光下養殖,紅丁香、裂葉丁香等丁香葉品種,有著不錯的葯用價值。
丁香葉的常見品種
其實也可以將丁香葉的花朵提煉成香料,混合到其它的食物中一起吃,不僅可以使食物的口感更好,還能增加食物的營養價值,但不宜大量的食用丁香葉,會給身體健康造成負擔,出現身體不適等現象。
D. 毛葉丁香的管理施肥移栽打蟲冬管等
可使用葯物進行防治。
毛葉丁香冬季蚧殼蟲為害時可使用葯物進行殺蟲,如不殺蟲會因蚧殼蟲大量的吸食葉汁液,破壞葉片組織,引起組織退色、死亡。而且還分泌一些特殊物質,使局部組織畸形或形成瘤癭;有些種類還是傳播病毒病的重要媒介。
防治: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1500倍液,每隔7天噴1次,連續2—3次。
E. 毛葉丁香的形態特徵以及特點
落葉灌木。株高2~4m;小枝細長,稍四棱,無毛;芽小,卵形或卵圓形,被短絨毛。葉卵圓形至橢圓狀卵形、菱狀卵圓形,長3~8cm,先端短漸尖,基部闊楔形,邊緣有微細毛;表面深綠色,無毛,下面葉脈上有短柔毛;葉柄長5~12mm。圓錐花序,緊密而無細毛,直立,長3~7cm;花淡紫色,有香氣,萼具柔毛或近光滑;花冠管細長,約1~1.5cm,具向外開展的狹裂片。蒴果,長約1cm,有瘤。花期6月。果期8月。本種常被誤定為小葉丁香,其主要區別在於後者花梗及花萼被柔毛,花冠筒長約1 cm。而本種花梗及花萼無毛,花冠筒長1~1.5cm。花紫色,有香氣,可栽培供觀賞。
F. 丁香分幾種丁香葉有帶鋸齒狀的嗎
根據實際觀測的結果根據丁香屬的種類按照丁香花的花色可分為白色、淡紫色、紫色至專紫藍色、紅色系丁香屬等屬幾種類型;白丁香系列丁香屬包括白丁香歐洲丁香暴馬丁香北京丁香;淡紫色系丁香屬包括遼東、小葉、朝鮮、華北紫丁香、裂葉和羽葉丁香。紫色以及藍紫色系丁香屬有茂葉丁香、花葉丁香和華北紫丁香。而紅色系的丁香屬包括紅丁香等。
而根據花序的大小可以分為小花序、中型和大型花序。小型花序通常長度為3到8厘米。小型花序丁香屬有毛葉丁香、花葉丁香、羽葉丁香和花丁香等幾種類型。而中型花序通常長度為8到13厘米包括白丁香、紫丁香以及歐洲丁香、什錦丁香等類型;而大型花序一般長度在13到18厘米包括遼東、朝鮮、北京丁香等。
丁香葉沒有帶鋸齒狀的。
G. 毛葉丁香落葉嗎
毛葉丁香落葉的。
毛葉丁香是落葉灌木,在冬天會落葉。它高1.5-7米。枝直立或弓曲,棕褐色,無毛,具皮孔,小枝黃綠色或棕色,疏被或密被短柔毛,或無毛,具皮孔。葉片卵狀披針形、卵狀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稀寬卵形或倒卵形。
相關介紹:
毛葉丁香喜光,喜溫暖、濕潤及陽光充足。稍耐陰,陰處或半陰處生長衰弱,開花稀少。具有一定耐寒性和較強的耐旱力。對土壤的要求不嚴,耐瘠薄,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在低窪地種植,積水會引起病害。
毛葉丁香4-6月是生長旺盛並開花的季節,每月要澆2-3次透水,7月以後進入雨季,則要注意排水防澇。一般不施肥或僅施少量肥,切忌施肥過多,否則會引起徒長,樅而影響花芽形成,反面使開花減少。
H. 毛紫丁香的形態特徵
毛紫丁香與原變種區別在於該變種的小枝、花序和花梗除具腺毛外,被微柔毛或短柔毛,或無毛;葉片基部通常為寬楔形、近圓形至截形,或近心形,上面除有腺毛外,被短柔毛或無毛,下面被短柔毛或柔毛,有時老時脫落;葉柄被短柔毛、柔毛或無毛。花期5月,果期7-9月。
原變種是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樹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軸、花梗、苞片、花萼、幼葉兩面以及葉柄均無毛而密被腺毛。小枝較粗,疏生皮孔。葉片革質或厚紙質,卵圓形至腎形,寬常大於長,長2-14厘米,寬2-15厘米,先端短凸尖至長漸尖或銳尖,基部?男巍⒔匭沃兩殘危蚩硇ㄐ危廈嬪盥躺旅嫻躺幻戎ι弦鍍3食ぢ研危榷私ゼ猓拷匭沃量硇ㄐ危灰侗?1-3厘米。圓錐花序直立,由側芽抽生,近球形或長圓形,長4-16(-20)厘米,寬3-7 (-10)厘米;花梗長0.5-3毫米;花萼長約3毫米,萼齒漸尖、銳尖或鈍;花冠紫色,長1.1-2厘米,花冠管圓柱形,長0.8-1.7厘米,裂片呈直角開展,卵圓形、橢圓形至倒卵圓形,長3-6毫米,寬3-5毫米,先端內彎略呈兜狀或不內彎;花葯黃色,位於距花冠管喉部0-4毫米處。果倒卵狀橢圓形、卵形至長橢圓形,長1-1.5(-2)厘米,寬4-8毫米,先端長漸尖,光滑。花期4-5月,果期6-10月。
I. 毛葉丁香與大葉黃楊有何區別
毛葉丁香落葉灌木。株高2~4m;小枝細長,稍四棱,無毛;芽小,卵形或卵圓形,被短絨毛。葉卵圓形至橢圓狀卵形、菱狀卵圓形,長3~8cm,先端短漸尖,基部闊楔形,邊緣有微細毛;表面深綠色,無毛,下面葉脈上有短柔毛;葉柄長5~12mm。圓錐花序,緊密而無細毛,直立,長3~7cm;花淡紫色,有香氣,萼具柔毛或近光滑;花冠管細長,約1~1.5cm,具向外開展的狹裂片。蒴果,長約1cm,有瘤。花期6月。果期8月。本種常被誤定為小葉丁香,其主要區別在於後者花梗及花萼被柔毛,花冠筒長約1 cm。而本種花梗及花萼無毛,花冠筒長1~1.5cm。花紫色,有香氣,可栽培供觀賞。
大葉黃楊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小枝略為四棱形,枝葉密生,樹冠球形。單葉對生,倒卵形或橢圓形,邊緣具鈍齒,表面深綠色,有光澤。聚傘花序腋生,具長梗,花綠白色。蒴果球形,淡紅色,假種皮桔紅色。 常見變種有:金邊大葉黃楊,葉緣金黃色;銀邊大葉黃楊葉心具金黃色斑點,均為重要觀葉樹種。 [習 性] 大葉黃楊為溫帶及亞熱帶樹種,產我國中部及北部各省,栽培甚普遍,日本亦有分布。喜光,亦較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亦較耐『寒。要求肥沃疏鬆的土壤,極耐修剪整形。
J. 小葉女貞和毛葉丁香的區別是什麼
小葉女貞和毛葉丁抄香的區別為:所屬不同、產地生境不同、生長習性不同。
一、所屬不同
1、小葉女貞:小葉女貞是木犀科女貞屬的小灌木。
二、產地生境不同
1、小葉女貞:小葉女貞產於中國陝西南部、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貴州西北部、雲南、西藏察隅。生溝邊、路旁或河邊灌叢中,或山坡,海拔100-2500米。
2、毛葉丁香:毛葉丁香產於四川西部。生山坡叢林、林下或林緣,或溝邊、山谷灌叢中,海拔2 500-3 500米。
三、生長習性不同
1、小葉女貞:小葉女貞喜光照,稍耐蔭,較耐寒,華北地區可露地栽培;對二氧化硫、氯等毒氣有較好的抗性。性強健,耐修剪,萌發力強。
2、毛葉丁香:毛葉丁香陽性,耐旱,較耐寒,耐瘠薄。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小葉女貞
網路——毛葉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