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園隸屬
❶ 阿榮旗歸哪管啊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 管轄的旗
❷ 北京植物園如何
北京植物園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地處北京市香山東南,距市區18公里,目前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植物園,園內收集展示各類植物10000餘種(含品種)150餘萬株。它既是以收集、展示和保存植物資源為主的綜合植物園,也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重點公園。
北京植物園以引種栽培珍稀瀕危植物和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植物為主,進行北方野生植物遷地保護研究,發掘野生植物資源,總結植物引種馴化的理論與方法,並運用植物生態學和園林美學的方法配置和展示植物,使之成為北方植物多樣性遷地保護與持續利用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基地。
北京植物園面積119公頃,現有土地面積56.4公頃,其中展覽區20.7公頃,試驗地17.2公頃,展覽溫室1820平方米,試驗溫室300平方米。
有成樹木園、宿根花卉園、月季園、牡丹園、中草葯園,野生果樹資源區、環保植物區、水生和藤本植物區、珍稀瀕危植物區,熱帶、亞熱帶植物展覽溫室等10餘個展區和展室。
栽培植物6000餘種(含品種),其中喬、灌木2000餘種,熱帶、亞熱帶植物1620餘種,花卉近500種(含品種),果樹、芳香、油料、中草葯、水生等植物1900餘種。
工作用房設有組織培養實驗室、地下種子庫、實驗室房等。圖書館藏書25000餘冊,期刊13000餘冊。種子標本室收集種子標本75000餘號,22500餘種,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植物展覽區分為觀賞植物區、樹木園和溫室區三部分。觀賞植物區由專類園組成,主要有月季園、桃花園、牡丹園、芍葯園、丁香園、海棠_子園、木蘭園、集秀園(竹園)、宿根花卉園和梅園。
牡丹園:佔地面積0.1公頃,栽培牡丹品種100餘個、芍葯品種20餘個。牡丹、芍葯是我國傳統名花,根皮入葯,有清熱、活血散瘀之效。
月季園:佔地面積0.6公頃,栽培了品種400餘個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月季專類園,栽培了近1000個月季品種。桃花園是世界上收集桃花品種最多的專類園,每年春季舉辦的「北京桃花節」吸引數百萬遊人前來觀賞。。月季素有「花中皇後」之稱,既是優良觀賞花木,又是重要的葯用植物,花入葯,有活血、消腫、解毒之效。
樹木園:佔地12.6公頃,收集各種喬、灌木1000餘種,隸屬196屬、66科。由銀杏松柏區、槭樹薔薇區、椴樹楊柳區、木蘭小檗區、懸鈴木麻櫟區和泡桐白蠟區組成。該園分為木蘭、毛茛、薔薇、木樨、忍冬、小檗、桑、榆、殼斗及裸子植物等小區,著名植物有喬松、杜仲、水杉、火炬樹、糯米條、重瓣丁香、胃實等。
草花園:佔地1公頃,收集各類宿根花卉600餘種(包括品種),種類之多居全國之首。著名品種有大花萱草、百合、鬱金香、東方罌粟、鐵紅蓮、福祿考等。
中草葯園:佔地面積1公頃,收集種類葯用植物450餘種。著名的有人參、刺五加、五味子、黃芪、半夏、絞股藍、羅布麻、何首烏、甘草等。
環境保護植物區:佔地面積2公頃,分為抗二氧化硫、抗氯氣和鹽酸氣、抗氟化物、抗臭氧、抗粉塵和大氣污染指示植物六個小區。本區收集對大氣污染抗性植物100餘種,例如,抗二氧化硫植物有欒樹、椿樹、泡桐、紫薇;抗氯氣、鹽酸氣植物有海州常山、連翹、懸鈴木;抗粉塵植物有華山松、圓柱檜等。
水生植物區:佔地0.3公頃,收集各類水生花卉及藤本植物160餘種,僅荷花品種就有40餘個、睡蓮品種20餘個。此外,還有世界著名的巴西王蓮、中國古代蓮和芡實等。
展覽溫室:溫室是植物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生物多樣性遷地保護的橋梁。本展覽溫室總面積約2600平方米,收集世界各地有觀賞價值、經濟價值及科學研究意義的植物1000餘種。為社會提供了一個觀賞瀏覽及科普教育的園地,並成為國院學術交流和人民友好往來的重要場所。本溫室共有14個展室,其中有棕櫚植物室、仙人掌類肉質植物室、觀葉植物室、蕨類植物室及蘭花室等。
名勝古跡區:由卧佛寺、櫻桃溝、曹雪芹紀念館、梁啟超墓、隆教寺遺址等組成。卧佛寺始建於唐代,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有元代銅鑄的釋迦牟尼卧像。櫻桃溝林木茂密,是北京近郊重要的自然保護教育區。曹雪芹紀念館展示了曹雪芹的生平及其在西山著書《紅樓夢》的場景。
更多關於北京植物園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519109161521237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❸ 石家莊必去旅遊景點有哪些
1.趙州橋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在石家莊東南約四十多公里趙縣城南2.6公里處。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
2.蒼岩山
蒼岩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境內,北距井陘縣城30公里,東北距石家莊市70公里
3.西柏坡
走進西柏坡紀念館
西柏坡作為五大革命聖地之一聞名於世,位於石家莊市平山縣內。 解放戰爭時期毛主席、黨中央在此指揮了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召開了著名的七屆二中全會。 西柏坡北依青山、東西南三面柏坡湖環繞。參觀紀念地同時可舉行爬山、垂釣、游泳、劃船等娛樂活動。
4.嶂石岩
嶂石岩自然風景名勝區位於石家莊市西南100公里的贊皇縣西南處,總面積120平方公里,中心景區2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74米。此景點內峰巒疊嶂,奇峰突兀。怪石林立,幽洞深深,泉瀑淙淙,險峻中疊現奇偉,幽清中不失秀美。是一處自然風光絕佳的旅遊聖地,稱得起一方絕勝。
5.抱犢寨
其景點均集中在寨頂平台之上,有全國最大的山頂門坊南天門、道教宮觀金闕宮、全國最大的山頂地下石雕五百羅漢堂、華夏第一龍壁千龍壁以及牛郎織女故事的發祥地——牛郎織女家、天池、天堂街、環山長城等諸多景點;公元前204年漢將韓信曾於此萆山設伏、大破趙軍,因而有韓信點將台和韓信祠。金末元初,金恆山公武仙曾於此山屯兵建寨,抗擊蒙古軍隊。在道教典籍中,該山被列為「北嶽佐命」,明代著名道士張三豐也曾游歷此山,留下了「三豐派」一支脈,至今相傳不絕,宮觀猶存。 抱犢寨山勢陡峻,懸崖絕壁高高聳立,但它的山頂卻平曠坦夷,是一片開闊的平坦之地,草木繁茂。所以抱犢寨又有「山頂園林」之稱
石家莊十大景點
如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❹ 騰訊旗下都有哪些公司
對於騰訊的了解。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就是企鵝。說到企鵝,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qq這個聊天軟體。它是承載了很多人青春的一個聊天軟體,那麼到了現在2021年,它仍然是很多人不可或缺的一個日常聊天工具。其實除了像qq和微信這樣,我們能夠日常運用很多的軟體,我們知道與騰訊相關。還有很多我們可能會用到知道,但是並不知道它是隸屬於騰訊的一些軟體。
❺ 丁香園買了掌上題庫,如何找回激活碼原來用安卓,現在換蘋果手機,激活碼還能用嗎
注冊賬號,可以用手機找回
郵箱找回
不能用的,兩個平台不同,安卓的費用丁香園自己收取,蘋果的掌上題庫費用蘋果商店收取
兩個平台不能互通,得重新購買。
丁香園原名《丁香園醫學文獻檢索網》、《丁香園醫學主頁》,始建於2000年7月23日,創辦者李天天,是一個醫學知識分享網站,隸屬於觀瀾網路(杭州)有限公司。
2014年9月2日,丁香園獲得騰訊70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2015年8月17日,宣布技術專家范凱加盟,出任技術副總裁;同年10月,上海醫葯宣布與丁香園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2016年2月,宣布已完成對領健信息的A輪數千萬元投資
丁香園成立於2000年7月23日,一直致力於醫葯及生命科學領域的互聯網實踐,是行業規模最大, 並極具影響力的社會化媒體平台。丁香園用戶超過400萬,為用戶提供多種形式的交流平台和工具, 產品和服務幫助專業用戶提高生產力;服務的客戶達數千家,並分布在全球各地,提供針對專業用戶的精準數字化營銷等服務。
丁香園正嘗試把服務的范圍擴展到大健康領域,利用優質醫療資源,結合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手段為大眾健康服務。
❻ 哈爾濱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好玩的地方有: 哈爾濱太陽島 哈爾濱太陽島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北岸,為江漫灘濕地草原型風景名勝區, 是全國著名的旅遊避暑勝地。佔地38平方公里,保護區面積88平方公里。哈爾濱市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及國家AAAAA級旅遊景點。 關於哈爾濱太陽島的由來,民間曾流傳兩種說法:一說這是個園的島,形似太陽,故稱太陽島;一說島內坡崗上全是潔凈的細沙,陽光照射下格外熾熱,故稱太陽島。由於江水環繞,景色十分秀麗。春季,原野芳草萋萋,綠葉萌枝,鳥雀齊鳴。春風吹拂,遊人如飲醇酒,每每流連忘返;夏季,綠蔭幽草,碧水白沙,繁花似錦,蝶飛蛙噪。是避暑佳時勝地;秋季,秋高氣爽,水天一色,金葉復徑,曠野紅楓;冬季,千里冰封,萬里飛雪,馬拉爬犁、冰雪運動、冰雕雪塑,使這冰雪世界更是生機盎然。潔白的樹掛「疑是林花昨夜開」,漫天飛雪把人帶入「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境界,形成了一道亮麗奇特的景觀。這四季不同的絢麗景色,構成一個得天獨厚的生態自然風景區,所以太陽島素有「北國風光賽江南」之美譽。 亞布力滑雪場 亞布力滑雪度假區,是由風車山莊、國家體委,交通山莊,大青山滑雪場、通信山莊, 電力山莊,雲鼎山莊、好漢泊雪場,以及農家院共同組成,位於黑龍江省東部尚志市境內,距哈爾濱193公里,距牡丹江市120公里。最高峰海拔1374.8米,這里的極端最低氣溫是-44℃,平均氣溫-10℃,積雪期為170天,滑雪期近150天,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是這里的最佳滑雪期。亞布力滑雪場的設施非常完善,共有11根初、中、高級滑雪道,它的高山滑雪道是亞洲最長的。滑雪場內還有長達5公里的環形越野雪道及雪地摩托、雪橇專用道,設有3條吊椅索道、3條拖牽索道及1條提把式索道。雪場還擁有多台造雪機、壓雪機、雪上摩托車等現代滑雪場機械設備;雪道設有多條吊椅式和牽引索道,滑雪者可以從任何一處乘索道,不需要脫掉雪板,滑遍場內全部雪道。 中央大街步行街 中央大街始建於1898年,初稱「中國大街」。1925年改稱「中央大街」,後來發展成為哈爾濱市最繁華的 商業街。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南至經緯街。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築71棟,並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市級保護建築13棟,是國內罕見的一條建築藝術長廊。它是目前亞洲最大最長的步行街之一。步行街環境優美,井然有序。以其獨特的歐陸風情、鱗次櫛比的精品商廈、花團錦簇的休閑小區、異彩紛呈的文化生活,成為哈爾濱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始創於1999年,是由哈爾濱市政府為迎接千年慶典神州世紀游活動,充分發揮哈爾濱的冰雪時空優勢,進一步運用大手筆,架構大格局,而隆重推出規模空前的超大型冰雪藝術精品工程。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向世人展示了北方名城哈爾濱冰雪文化和冰雪旅遊的獨特魅力。 全園整體規劃以「盛世中華,騰飛龍江」為主題,共分騰飛龍江、西部掠影、盛世中華、春綠南疆、龍騰虎躍、歡樂之夜等六大景區,設置景點、景觀及活動2000餘項。其場面恢宏壯闊,造型大氣磅礴,景緻優美絕倫,如同一幅大型的冰雪史詩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 哈爾濱防洪勝利紀念塔 哈爾濱防洪勝利紀念塔,是為紀念哈爾濱市人民戰勝「57年特大洪水」於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前蘇聯設計師巴吉斯·茲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築師李光耀共同設計,塔址由時任哈爾濱市市長呂其恩確定。 聖·索菲亞教堂 聖·索菲亞教堂始建於1907年3月,原為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的隨軍教堂。同年,由俄國茶商出資,在隨軍教堂的基礎上重新修建成全木製結構教堂。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位於哈爾濱市平房區新疆大街25號的原731部隊本部大樓,經過重新修繕,已作為基本陳列對外開放。總面積1500平方米,15個展廳,這里以大量的圖證、物證、實證,控訴了侵華日軍731部隊的血腥罪行。 黑龍江省廣播電視塔 黑龍江省廣播電視塔——龍塔,隸屬於黑龍江省廣播電視局,其塔高336米,是目前世界第二、亞洲第一高鋼塔。龍塔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AAAA級旅遊風景區。它是一座集旅遊觀光、餐飲娛樂、廣告傳播、無線通訊、環境氣象監測等於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塔。 吉華滑雪場 5S級,吉華滑雪場距哈爾濱42公里,僅需40分鍾車程。滑雪期最長可達150天。 「全游網」是一個很好的旅遊網站,樓主想知道的,上面都有。 網址 www.3608.com 。 1
❼ 北京植物園 佔地面積
北京植物園佔地面積400公頃。
北京植物園介紹
北京植物園位於京西香山腳下,隸屬於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距市中心23公里。有多條公交可達。北京植物園是一個集科普、科研、游覽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是國家重點建設的植物園之一。
北京植物園是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中國林業科普基地、中國野生植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央國家機關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首批精品公園。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北京植物園位於北京的西北郊,東經116 °28 ′,北緯40 °,海拔61.6—584.6米。北京植物園地處北京五環路之外,在海淀區香山公園和玉泉山(西山卧佛寺附近)之間,坐落在壽安山南麓,西山腳下。曹寺路與香山路交匯處,周邊被西營、峂裕村、南營、鮑家窯環繞。
氣候情況
北京植物園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1996—2003年,北京植物園年均溫度12.8℃,年降水量532.6毫米,一月均溫-2.5℃,七月均溫32.0℃,一月極端最低溫度-13.8℃,七月極端最高溫度38℃。
主要景點
綜述
北京植物園1956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其規劃面積400公頃,東西向最大距離約3.5千米,南北向最大距離約2.5千米。截至2014年已建成開放游覽區200公頃。北京植物園由植物展覽區、名勝古跡人文景觀、自然保護區和科研區四部分組成。
植物展覽區(約94公頃)分為觀賞植物區(面積42.47公頃)、樹木園(面積44.9公頃)和溫室區(面積6公頃)三部分。觀賞植物區由專類園組成,主要有月季園、桃花園、牡丹園、芍葯園、丁香園、海棠栒子園、木蘭園、集秀園(竹園)、宿根花卉園和梅園。月季園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月季專類園,栽培了近1000個月季品種。桃花園是世界上收集桃花品種最多的專類園。樹木園由銀杏松柏區、槭樹薔薇區、椴樹楊柳區、木蘭小檗區、懸鈴木麻櫟區和泡桐白蠟區組成。還有中草葯園,野生果樹資源區,環保植物區,水生和藤本植物區,珍稀瀕危植物區,和熱帶溫室。熱帶植物展覽溫室被評為北京20世紀90年代十大建築之一。盆景園於1995年建成開放。盆景園主要展示中國各流派盆景的技藝與作品。
名勝古跡區由卧佛寺、櫻桃溝、曹雪芹紀念館、梁啟超墓、隆教寺遺址等組成。卧佛寺始建於唐代,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有元代銅鑄的釋迦牟尼卧像。櫻桃溝林木茂密,是北京近郊重要的自然保護教育區。
植物園以展示中國東北、西北、華北地區植物資源為主,兼顧部分華中、華南亞熱帶觀賞植物。既有科學內容,又有園林外貌。按照「因地制宜,借勢建園,突出植物造景」的原則,植物園已建成松柏區和十幾個專類花園。各小園風格各異,各具特色。有中國寫意式的田園風光,有法國宮廷式整齊嚴謹的布局,也有英國風格的開闊舒展的畫面。
熱帶溫室在植物園有四個展區,熱帶雨林展區,四季花園展區,沙漠植物展區,專類植物展區,分別展示了不同氣候條件下典型的植物景觀。
❽ 急!北京市植物園在哪裡,具體位置門票多少
電 話:010-82598771,62591561-3644
門 票:5元。學生票:2.5元。大溫室:50元。學生票:40元。曹雪芹紀念館:成人票:10元。學生票:5元。卧佛寺:5元。套票:55元。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憑本人老年優待證游覽公園免收門票費(不含園中園,大型活動期間除外)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卧佛寺路
交通路線:公交車:乘714,360,698植物園站下車,向前走300米過馬路對面;乘331,634,505北京植物園南門下車即到。
自駕線路:北五環香山出口往西100米。
❾ 北京植物園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植物園區
牡丹園
牡丹園位於卧佛寺路西側,南鄰溫室區,北接海棠栒子園,面積約4.5公頃。主要任務是收集牡丹品種,保存牡丹種質資源,培育和推廣良種,以及普及牡丹分布、分類、遺傳育種、栽培管理知識。園內收集栽植牡丹262個品種3229株,芍葯220種、6568株,分別引種自山東菏澤的趙樓、李集、何樓、洪廟、鄧庄以及河南洛陽和甘肅天水等地,為北京規模最大,品種、數量最多的牡丹專類花園。牡丹園的設計採取自然式手法,因地制宜,借勢造園。植物栽培採用喬、灌、草復層混交,疏林結構,自然群落的方式,以原有油松為基調樹種,保留古老樹木並把它們組織到綠化中去。此種設計滿足了牡丹越冬和避免夏日曝曬的生物學特性需要。
牡丹園南入口處有三組山石,六株百年以上的國槐。北側台地建有六角一座。中部一漢白玉牡丹仙子雕塑側卧於花叢翠竹中。雕塑附近矗一組山石,上鐫「粉雪千堆」四字。
園北部有一《牡丹仙子》大型燒瓷壁畫,壁畫長17.20米,高4.3米,厚1.4米,取材於《聊齋志異》中「葛巾·玉版」篇。壁畫對面為一兩層閣樓,名為「群芳閣」。
芍葯園
位於牡丹園西部,園內於西北高坡處建紅柱朱頂「挽香亭」一座,並點綴有仿木花架、浩態狂香石、醉露台等小品。利用地勢改造,形成芍葯畿、倚紅坡和精品賞花區,在較小的面積內,創造了富於變化的賞花空間,展現了芍葯花獨特的觀賞性,形成專類芍葯園規模。截止到1994年,收集了220個品種,種植了3568株芍葯。
佔地面積0.6公頃,以水池瀑布、假山和中國古典園林式建築「玉蘭山居」統領全局,突出自然風格和植物造景,以木蘭科植物為主景樹,並栽培牡丹品種200餘個、芍葯30餘個。
月季園
該園位於植物園東部南端,南鄰香頤路,北靠楊樹區,西至植物園南門,東到植物園東南門,總面積7公頃,建成於1993年5月。
月季園以展示不同類型月季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配置形式為主,注重整體效果,既是月季專類園,又是新優園林展示區。採用沉床式設計,軸線布局嚴整,中部是音樂噴泉廣場。廣場為沉床式,圓形,直徑40米,面積1256平方米。中間為暗設的噴泉,噴水高達7米。沉床落差5米,上寬下窄,以三層月季花形圖案鋪裝的緩坡台地式花環,逐漸向底部過渡。三層最大直徑90米,面積5102.5平方米。沉床周邊是以疏林草地為基調的賞花區。
月季園除展示各種月季外,還配植有新優植物金山、金焰綉線菊、紫葉矮櫻等15種。
木蘭園
丁香園
位於卧佛寺前坡路西側,南接海棠栒子園,與宿根花卉園隔路相望。1957年始建,1959年建成,面積0.84公頃。此園北部,以高約5米的擋土牆為屏障,形成了背風向陽的生態環境。木蘭園採取規則式的設計手法,布局整齊,園路十字對稱,中心一長方形水池,東西主軸線上置兩個帶狀花壇。沿綠籬以十字對稱的種植手法分隔空間。水池四面的草坪上各植一株青蘭,白玉蘭、紫玉蘭散植在綠籬後的草坪上。草坪上還栽植了華北落葉松、白皮鬆等針葉樹,以增加冬季綠色景觀。北部背風向陽,靠山坡栽植了大葉黃楊、廣玉蘭、蚊母等幾種常綠闊葉樹。南半部的草地上,1993年栽植了自美國引種的新優植物紅王子錦帶、金邊紫葉小檗、雪山八仙花、貝雷茶條槭、花葉錦帶、金葉西洋山梅花、歐洲衛矛、金葉風箱果等。南下坡還種植了紫葉稠李、金葉接骨木等。本園收集栽植了木蘭14種,118株,其中珍貴品種有黃山玉蘭、望春玉蘭、二喬玉蘭、寶華玉蘭、凸頭玉蘭。南下坡有長春玉蘭、紫玉蘭等。每年4月初,木蘭盛開。
桃花園
桃花園建於1983年,佔地面積4.2公頃,截止到2014年末,已收集展示觀賞桃花60餘個品種5000餘株,是世界上收集觀賞桃花品種最多的專類園。桃花園的觀賞桃花,從樹型上分有直枝桃類、帚桃類、壽星桃和垂枝桃類。從花型上看有單瓣型、梅花型、月季型、牡丹型和菊花型。主要品種有白花山碧桃、碧桃、絳桃、緋桃、紫葉桃、二色桃、人面桃、垂枝桃、壽星桃、灑金桃、菊花桃等品種。桃花花期自四月初一直開到五月初。
丁香園
丁香園佔地3.5公頃,始建於是1958年。已收集丁香20餘種(包括變種和品種)1000餘株,主要有白丁香、紫丁香、蘭丁香、小葉丁香、佛手丁香、花葉丁香、遼東丁香、喜馬拉雅丁香、四川丁香、朝鮮白丁香、裂葉丁香、日本丁香、北京丁香、毛葉丁香、暴馬丁香、垂枝北京丁香、什錦丁香,紫萼丁香、紅丁香等。
由於種類較多,每年四、五月間丁香花觀賞期達月余。丁香園與碧桃園既是完整的一個觀賞植物區,又以植物分割成相對獨立的兩個空間。園林設計均採用大面積疏林草地的手法,中心為視野開闊的大草坪 ,四周地形略有起伏。以疏林的形式配植了油松、法桐、垂柳、毛白楊等骨幹樹種,鄰緣樹配置了白樺、小葉椴、雪松等樹叢或孤立樹。在林間大喬木間與園林沿線上,成組、團式種植了大片的碧桃或丁香,少則七八株,多則二、三十株,總數在千株以上。四月中旬後,丁香碧桃園萬花齊放,成為北京桃花節觀賞碧桃的主要景區。
海棠園
北京植物園海棠園是中國最大的,收集海棠品種最多的海棠專類園,總面積31700平米,共展示海棠種和品種共八十餘個,八百多株。
整個海棠園地勢西高東低,西北面借天然的西山做為背景屏障。園區在原有地形的基礎上,做出了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地形結構。
一期建成的東區偏中國傳統古典園林特色,景觀緊湊精緻。借取「只恐風日損芳菲,乞借春陰護海棠」的詩意,建有一座清式風格的小木亭,名曰「乞陰亭」。以亭為中心,鵝卵石鋪就的花溪路蜿蜒通向南邊的落霞坡和西面的綴紅坪。各種形狀各異的海棠詩詞石刻或立或卧於海棠花叢中。
二期建成的西區現代感十足,綠絨毯般的大草坪十分開闊,更多的海棠品種在這里匯集。在制高點建有一座現代風格的木亭及觀景平台,在青山構建的天然背景下,既可觀望西區的繁花點點,也可俯瞰東區的梅林盛景。
春天一過,海棠各種顏色形狀各異的果實的出現也讓海棠園成為觀賞點,密密匝匝的果實布滿枝頭,可持續觀賞至冬季。
紫薇園
紫薇園於2006年建成,佔地1公頃,以收集紫薇品種為主,同時栽植展示夏季開花的各類喬木、灌木和花卉。園中種植紫薇古樁41株,合歡、龍柏等大喬木90株,灌木2300餘株,鋪草坪5300平方米。該園依水而建,有林蔭休閑廣場和木亭供遊客休息,各類喬木、灌木和草花加強了以紫薇為主體的夏花植物。
玉簪園
玉簪園於2006年建成,面積約3000平方米,收集展示玉簪品種79個3000餘墩。玉簪園內,各種喬木、灌木形成適合玉簪生長的林蔭地,蜿蜒穿行的小路將不同品種的玉簪自然分隔,同時配植了蛇莓、小葉蔓長春、麥冬等其它耐蔭地被,還在外圍種植了金葉連翹作為花籬,進一步豐富了該園的景觀。玉簪園內植物高低錯落,疏密有致,是一處將觀賞與休憩功能相結合的專類園。
梅園
梅花為中國傳統名花之一,在中國栽培歷史極其悠久。梅園是正在建設中的以栽植、欣賞梅花為主要功能的專類園。梅園始建於2003年,佔地6.1公頃,分5個區域:入口區、水景觀光區、山林游賞區、庭院精品區、退谷訪勝區。本園利用櫻桃溝三面環山、北陰向陽的獨特小氣候栽種抗寒梅花20餘個品種,有垂枝梅、單杏梅、豐後梅、美人梅、綠萼梅、重瓣跳枝梅等。
櫻桃溝
位於卧佛寺西北,又名「退谷」「周家花園」,因富於野趣而著稱。櫻桃溝有著獨特的自然條件,是北京近郊一處生態功能健全的自然保護區。被譽為「活化石」的水杉在這里蔚然成林,還栽有玉鈴花、青檀、紅松等珍稀瀕危植物;「紅葉招鳥」工程更是為保護區重點工作。
樹木園
樹木園是北京植物園內最大的專類園,佔地44.9公頃。分為銀杏松柏區、木蘭小檗區、泡桐白蠟區、槭樹薔薇區、椴樹楊柳區、懸鈴木麻櫟區等六個分區。已定植 400餘種近萬株樹木。這里有大片的緩坡草坪和引自全國各地的園林植物以及來自異國他鄉的海棠、櫻花和松柏、楓樹等。
絢秋苑
絢秋苑佔地6.16公頃,是北京市植物園樹木園的一個分區,該區種植了16個屬23個種的植物。寫秋坪景區以大草坪為中心,環以起伏的地形與錯落有致的植物群落,主要種植銀杏、欒樹、元寶楓等喬木,配以觀葉、觀果灌木和松柏、菊花。澄碧湖景區平湖長汀,清雅、明麗;而環湖石璣臨流,綠蔭接岸,下可渡木橋,上可溯溪瀑。絢秋苑是北京市植物園重要展區之一,又是市花展的布展中心。數萬株菊花或點綴於林緣水際。
集秀園
集秀園是以栽培、展示竹子為主的專類園,亦稱竹園,建成於1986年,面積為2.6公頃。本園主要以屬進行區域劃分,以品種為單位展示。集秀園現收集竹種10餘屬50多種,分別為剛竹屬、大明竹屬、赤竹屬、矢竹屬、巴山木竹屬、箬竹屬、倭竹屬等。竹子常年青翠,松樹經冬不凋,梅花帶雪開放,具有相同的不畏嚴寒性格的三者被人們譽為「歲寒三友」。
草葯園
草葯園於2006年建成,佔地面積約600平方米,收集展示葯用植物近90種(不含品種)。草葯園內鋪設木樁石子路、紅樹皮路和汀步路近200平方米,以花境形式集中展示各類葯用植物,並結合《本草綱目》和《葯典》將所栽植葯用植物按功效分為8個分區:舒緩神經植物區、養陰潤燥植物區、清熱植物區、祛風燥濕植物區、舒筋活血植物區、理血植物區、補氣植物區和解表植物區,是人們認識和研究葯用植物的場所。
盆景園
盆景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其歷史悠久,可追溯到一千八、九百年前的東漢,經唐、宋、元、明、清歷代的發展,逐漸形成了撲朔迷離的盆景藝術,並成為中國和世界上進行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盆景園是北京市植物園的一個重要的展覽區,其佔地面積兩萬平方米,是中國大型盆景園之一。其分為室內展區和室外展區兩個部分,室內展區分為北方盆景展廳、精品盆景展廳、綜合展廳、流派展廳。主要展示北京及中國各地部分優秀作品。室外展區由四個庭院景區組成,以展示露地栽植的大型樁景為主,其中百年以上的盆景70餘株, 最大的是一株名為「風霜勁旅」的古裝杏樁,樹齡已達1300多年。
宿根花卉區
宿根花卉園位於卧佛寺前坡路東側,與木蘭園隔路相望。以栽植、培育、引進各種宿根花卉為主,面積1.44公頃,建成於1980年。宿根花卉園採取對稱的規則式設計,十字對稱的園路,中心置一硅化木盆景,沿十字軸線,東西向為帶狀花壇,植以多品種鳶尾、東方罌粟等。南北軸線為花壇和花台,分別種植荷包牡丹、玉簪、豐花月季、匍匐子等。在十字軸線四角以擬對稱的方式布置了花鏡,以百合科、景天科、石蒜科、菊科、鳶尾科等60餘種宿根花卉布滿其間,自春至秋花開不絕。 為了增加秋冬季景色和更好的發揮宿根花卉背景材料的作用,利用北部5米高的擋土牆形成的背風向陽的生態環境,栽植了大片竹林品種,有筠竹、甜竹、紫竹等,園中點綴了紅楓、柿子、銀杏,配置了美國香柏、雜種馬褂木、木瓜海棠、木姜子、蠟梅、平枝子以及在北京地區生長的唯一的一株杉木和10餘株日本柳杉。1993年栽種了從美國引種的優良園林樹種銀槭,紫葉矮櫻、金枝木等幾個樹種,這些植物與花台、山石、水面、土丘有機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專類花園。 1984年,園南端建圓亭一座和一砼結構的花架,用以與水生植物園分隔,同時可供遊人小憩賞景。 宿根花卉園收集種植宿根花卉百餘種。[25-26]
水生藤本區
水生和藤本植物區佔地面積0.3公頃,收集栽培各類水生花卉和藤本植物160餘種,隸屬40屬25科。僅蓮花、睡蓮就有100多個品種,其中有「活化石」之稱的千年古蓮、象徵中日友誼的孫文蓮和中日友誼蓮、象徵中日友誼的孫文蓮和中日友誼蓮以及從國外引進的巴西王蓮和中園培育的芡實新品種;藤本植物有紫藤、美國凌霄、金銀花、南蛇藤、三葉木通、抗寒葡萄和中華獼猴桃等。
景觀園區
湖區
2002年建成的植物園湖區景觀,水域面積約10餘公頃,蓄水達10多萬立方米。湖區利用地形落差巧妙地運用了疊壩、溪流及淺潭等自然方式使三湖連為一體,使湖面蜿蜒自然,移步換景。2003年北京植物園為了恢復櫻桃溝自然風景區原始風貌,又進行了北京植物園水系二期工程,使得青山綠樹間八湖爭秀,流水淙淙。尤其是斷流多年的京西名勝櫻桃溝,又重現了流水潺潺,百鳥爭鳴的景象,形成了湖、潭、池、瀑、疊水、溪流等動靜結合、大小不一、空間富有豐富變化的水景。
科普館
北京植物園科普館建於1996年底,坐落在植物園的南半部。總佔地面積0.5公頃,總建築面積2670平方米。可布展牆面近600平方米。總體分為教育區和服務區兩大部分,其中教育區分為展覽區、培訓區和參與製作區;服務區分為後勤區和休息服務區。館內由主展廳、資料室、電教室、實驗室、標本室等組成。是向人們普及植物知識、宣傳生態意識的教育基地。[29]
展覽溫室
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俯視全景
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是北京市迎接建國50周年的重點工程,位於植物園中軸路西側,展覽溫室於1998年3月28日動工興建,地下基礎於1998年3月底動工修建,主體鋼結構和玻璃幕牆將於1999年5月完成,2000年1月1日開始對外開放,展覽溫室建築面積17000平方米,佔地5.5公頃,投資2.6億元。是亞洲最大,世界單體溫室面積最大的展覽溫室,其面積比昆明世博會溫室還大一倍。展覽溫室栽培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種熱帶亞熱帶植物,是亞洲最大的植物展覽溫室。
溫室下面是個水泥築的大花盆,花盆的深度有1到1.5米。花盆內所有的土都是1998年從東北買來的雙鴨山沼澤地區的泥漿土。在當地一個林場選定采土的區域,林場把這一區域的水抽干,再把泥漿土挖出曬干。用好幾個火車皮將土運回北京,到了植物園,用本地的沙土拼配。
展覽溫室建築設計由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承擔,以「綠葉對根的回憶」構想為設計主題,獨具匠心地設計了「根莖」交織的傾斜玻璃頂棚,彷彿一片綠葉飄落在西山腳下。展室植物布展設計由北京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承擔。展覽溫室劃分為四個主要展區:熱帶雨林區、沙漠植物區、四季花園和專類植物展室。展示植物3100種60000餘株,為群眾提供觀賞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學習科學知識、具有較高品位的游覽點。同時,又是進行園藝研究和國際交往的場所。展覽溫室工程榮獲全國第十屆優秀工程設計項目金質獎,2003年度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北京市第十屆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大型展覽溫室植物引種與設計的研究」課題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被評為北京市九十年代十大建築。
歷史遺跡
卧佛寺
十方普覺寺(卧佛寺)位於北京植物園的壽安山麓。創建於唐貞觀初年,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和展示著世界罕見的元代銅鑄的釋迦牟尼卧像。寺內古樹參天花木扶疏,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卧佛殿是北京西郊卧佛寺的主要建築。走進卧佛寺,穿過琉璃牌坊,山門殿,天王殿,三世佛殿,便是卧佛殿。殿內卧佛是元代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銅鑄釋迦牟尼卧像,身長5.3米重54噸。在銅佛周圍,環立著十二尊塑像,是十二圓覺。這尊塑像表現了釋迦牟尼臨終前向弟子們囑咐後事的情景。
梁啟超墓
位於植物園東環路東北的銀杏松柏區內。墓地總面積1.8公頃,分東、西兩部分。東部為墓園,西部為附屬林地。
墓園由梁啟超之子,中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設計。墓園背倚西山,坐北朝南,北高南低,東西寬約90米,南北長約100米,面積4300平方米。四周環圍矮石牆,墓園內栽滿松柏。
墓園內北牆正中平台上是梁啟超及其夫人李惠仙的合葬墓。墓呈長方形,高1.08米,寬2.75米,長4.52米。墓前立著「凸」字形墓碑,碑高2.8米,寬2.18米,厚0.71米。陽面鐫刻「先考任公府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14個大字。碑陰刻「中華民國二十年(1931年)十月,男梁思成、思永、思忠、思達、思禮,女適周、思順、思庄、思懿、思寧,媳林微音、李福曼,孫女任孫敬立」。碑前有75厘米高的供台,兩側各有一段帶雕飾的直角形襯牆。墓碑、墓頂及供台襯牆,均為土黃色花崗岩雕築而成,前後連接,渾然一體。墓碑沒有碑文,也沒有任何錶明墓主生平事跡的文字,這是梁啟超生前遺願。梁曾囑咐他的子女,將來行葬禮時,可立一小碑於墓前,題新會某某,夫人某某之墓,碑陰記我籍貫及汝母生卒,子女及婿、婦名氏、孫及外孫名,其餘浮詞不用。
梁墓於1978年2月24日由其後人梁思庄、梁思達、梁思懿、梁思寧、梁思禮全部無償交給北京植物園。移交的內容包括:土地1.8公頃、各種樹木965棵、水井1眼、亭子一座、未豎起的碑石及碑座兩套、圍牆380米。
曹雪芹紀念館
曹雪芹是中國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創作了《紅樓夢》,為了表示對曹雪芹的敬仰,擇正白旗一隅,將黃葉村藝術地再現,供遊人參觀、游覽。黃葉村佔地1.8公頃,矮籬環護,石徑蜿蜒,小巷幽深,別具風韻。村內辟菜園、葯圃、瓜棚,設石碾、石磨、轆轤、箭場、古墩,建有茶館酒肆,一派山村農家氣息。設有「河牆煙柳」、「薜蘿門巷」、「竹蘺茅肆」、「柴扉晚煙」等景點。曹雪芹紀念館分別展示了曹雪芹的家世、經歷和《紅樓夢》的成就、研究、影響,力求做到真實性、知識性、趣味性。曹雪芹紀念館展示了曹雪芹的生平及其在西山著書《紅樓夢》的場景。
紀念亭
「一二·九」運動紀念亭位於保衛華北石刻對面,隔溝相望的石砌方院中,八個鎏金大字,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題寫。共青團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學聯撰寫的紀念碑文,由著名書法家劉柄森書寫。紀念亭在紀念碑南側,由三座三角形小亭組成,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和北京市學生聯合會募捐建造。
1980年6月,北京市植物園管理科櫻桃溝班工人在清除櫻桃溝溝旁的雜草時,發現溝旁的一塊大青石上刻有「保衛華北」字跡。時逢市政協主席劉導生到櫻桃溝視察,證實「保衛華北」四個字是1935年「一二·九」運動時愛國抗日的北平學生聯合會留下的。
櫻桃溝是北平學聯和民先隊在「一二·九」運動時期聯合舉辦夏令營,利用多種形式團結教育青年的地方。1936年1937年,在這里舉辦了三期夏令營,參加的青年學生達五六百人次。紀念「一二·九」運動五十周年前夕,任時中宣部部長鄧力群等人發起倡議,決定在西山櫻桃溝建立一個「一二·九」運動紀念地,以緬懷革命先烈並啟教後人。1984年12月8日下午,舉行了隆重的「一二·九」運動紀念亭奠基典禮,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題寫了「一二·九運動紀念亭」碑名,國務委員、「一二·九」運動老戰士康士恩、市政協主席劉導生為紀念亭破土奠基。
紀念亭由三座三角形小亭組成,創意是:三角形是「一二·九」運動舉辦軍事夏令營時露營帳篷的縮影。三個三角形組成一個立體的「眾」字,寓意著廣大民眾的覺醒和人民眾志成城抵抗侵略的決心。挺拔的建築線條象徵青年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大小三組建築表示革命傳統代代相傳,革命事業後繼有人
❿ 請問一下於洪區丁香園小區屬於哪個街道辦事處屬於哪個社區🙏🙏🙏
隸屬於造化街道辦事處英守社區居委會管轄區域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