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紫花母

牡丹紫花母

發布時間: 2022-09-23 16:38:47

① 紫牡丹花怎麼養。

1、花絮
我國牡丹早在公元8世紀,唐代已傳入日本。我國明代時,日本又大量引種了我國的牡丹品種。經不斷改良,日本現有的牡丹品種達300餘種。1656年我國的牡丹品種傳入歐洲荷蘭,1787年我國牡丹品種傳入英國,1883年我國的黃色牡丹和紫色牡丹品種傳入法國,20世紀初,牡丹傳入美國。

2、 生態習性

牡丹又稱「木芍葯」,毛莨科,芍葯屬。牡丹是多年生小灌木,一般莖高1~2米,高者可達3米。枝多挺直。葉片寬大。牡丹樹皮為黑炭色,分枝粗短,根粗,肉質。頂生小葉,卵圓形、倒卵形,側生小葉為長卵圓形,表明綠色,背面有白粉,平滑無毛或有短絨毛。花單生於枝頂,碩大,花型有:荷花型、葵花型、玫瑰型、平頭型、綉球型、皇冠型等六種;另分單瓣、重瓣、半重三大類。花的顏色有黃、白、紅、粉、紫綠等色。種子成不規則圓形,褐色或黑色。果熟期在9月,花期一般在4~5月。牡丹原產我國西北部,現在分布極為廣泛,北起黑龍江哈爾濱,西至西寧、烏魯木齊,南到廣東及東南沿海各省。牡丹宜在黃河及江淮流域各省市栽培。

3、 栽培要點

牡丹有「宜冷畏熱,喜燥惡濕,栽高敞向陽而性舒」的說法。牡丹喜溫涼氣候,耐旱、耐寒、畏炎熱多濕。喜在背風半陰環境。種植以分株為主,移栽牡丹常在中秋之時。從母棵切分時要多帶泥土,宜隨挖隨栽,如需長途搬運,應晾根一天,包紮縛定。牡丹管理只需中耕除草,摘除櫱枝,每株保持一頂一芽。開花後應及時摘去花頭。第一年開花不宜多,發芽和開花前後應施有機肥料。

牡丹最適合家庭院後的乾燥向陽處栽種,如用磚石做台,與假山相鄰,互為承托尤為雅緻。

(1) 盆土

牡丹為肉質深根植物,喜疏鬆肥沃、通氣良好的土壤。土壤為微酸性、中性、微鹼性均可,但以中性為好,除砂性過強,或土質十分粘重者外,一般土壤均可栽培。PH值6.5~7為宜,土層深度在50厘米以上,上層為壤土,下層為砂質土,最忌鹽鹼土和煤渣土。

(2) 上盆

牡丹盆栽之前,先將它的根部晾曬1~2天,使其失水變軟。栽種時,先在盆底墊一瓦片,在鋪上3~5厘米厚的小石塊或廢棕繩為排水層,把秒放入盆中,再填土,,邊填邊壓實,上盆的時間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牡丹植株宜選擇有兩三個枝乾的小棵,可帶葉栽植。栽植前要對根部進行適當修剪,剪去病根、斷根和過常的根,然後用0.1%的硫酸銅溶液或5%的石灰水浸泡半小時進行消毒,用清水沖洗後栽植。盆土可用氯化鉀進行消毒。上盆時,根莖的交接處應與土平齊。黃河流域於9~10月中下旬上盆為宜,黃河以北可適當早一些栽植,長江以南地區可以適當晚一些栽植。若栽早了會造成「秋發」,次年無花。而過遲容易死棵。

(3) 修剪

牡丹的修剪是牡丹栽培管理重要的一環。它可以調節植株的養分,使株型勻稱,開花整齊。花謝後對殘花的修剪還可以防止無意義的消耗養分。秋季剪掉枯枝,留下新梢基部一個大花芽,除去小芽,可使花位變低,樹形美觀,而且能抗風。一般每一株牡丹上,保持5~8個均勻的枝條外,其餘的枝芽都要去掉。從根部萌發的許多細枝也需要除去。

(4) 澆水

牡丹上盆後應立即澆透水,保持土壤濕潤。雖然牡丹比較耐寒,可半月澆一次水。但在早春、秋天乾旱季節仍需適當澆水,至少每10天澆一次水。花蓓蕾期可1~2日澆一次水。要注意不能有積水;夏季澆水要在清晨和初更進行,必在地涼後方可澆水。雨水多時,則應注意排水防澇。

(5) 施肥

牡丹是喜肥植物,要想使牡丹花大色艷,合理施肥十分重要。牡丹每年至少需要施三次肥。第一次於2月下旬,在「花期前」施肥。第二次在五月上旬,施「花後肥」,第三次施肥應在入冬前後。用芝麻醬渣和豆餅泡水發酵後施用為宜,施肥時要兌水,盆栽牡丹每周應施1~2次肥料,開花前澆肥水一次,花後略施輕肥。當年移栽的牡丹不能多施追肥。

4、 病蟲害防治

牡丹的病害有葉斑病、炭疽病、紫紋羽病等。害蟲有天牛、介殼蟲、紅蜘蛛等。為防止牡丹葉部的病害可在開花前半個月,在牡丹根部連續噴灑7~8次等量波爾多液。紫紋羽病、根瘤線蟲病主要在栽培時對土壤消毒預防。蟲害天牛可用硫化鋅噴射,紅蜘蛛用40%樂果1000倍液噴殺。

② 牡丹花的花後是指哪一種花

花王為姚黃,花後為魏紫。

洛陽牡丹甲天下。但好中還有好,奇中還有奇。最好最奇的,人稱花王和花後。對花王和花後的來歷,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唐朝時候,牡丹山裡住著一個死了爹娘的窮孩子,靠打柴為生。別人不知他的姓名,稱他樵童。樵童生在牡丹山,長在牡丹山,從小酷愛牡丹。即便那焦骨牡丹砍下來不用曬,見火就著,他也沒有傷過一枝。

山坡上有個石人,據說是花神派來的護花仙翁。樵童自從打柴以來,上山下山,都要路過石人身邊。上山時,他把干糧袋子往石人手脖上一掛,說:「石人哥,吃饃吧!」對面笑笑,打柴去啦;餓時,從石人脖子上取下袋子,笑著說:「你不吃,我吃啦!」便坐在石人身邊吃起來。樵童沒有親人,見了石人也想親熱親熱。他常想:石人若會說話該多好,我也有個親人啦!

樵童十七八歲時,一天,他打完一擔子柴,擔到石人跟前,照例要停下來歇歇腳。這時,只見從石人背後閃出一個年輕姑娘。樵童起身要走,那姑娘已坐在他的柴捆上。姑娘說她叫花女,孤苦一人,無家可歸,願與樵童結為百年伴侶。樵童一聽連連搖頭,說:「咱萍水相逢,一無媒,二無證,那可不行。」花女說:「面前的石人為媒,腳下的牡丹山為證,不也行嗎?」樵童說:「石人、牡丹山不會說話,哪能作媒證呢?」他話音剛落,石頭開口說:「老弟,我就當媒人,你答應吧!」說著,手上現出一顆明晃晃的珠子,「這是一件寶物,名叫『二花長生珠』,拿去可作信物。」樵童又驚又喜,看看那姑娘穿著雖破爛,長得卻是天仙一般,笑著不出聲,說話又好聽,沒有比她再可愛的人了,不禁羞得面紅耳赤,低著頭說:「石人哥說話啦,這是上天有意,咱就回家吧!」

他們拜過石人,取了二花長生珠要走,石人又開口說:「這顆寶珠,一來可作信物,二來你們夫妻輪換著,每天都要噙在口中一個時辰。但切記不能咽下去,如果一個人把它咽下,你們夫妻就會拆散。」樵童覺得奇怪:「石人哥,這寶珠是信物,每天噙它幹啥?」石人說:「一百年後再來問我吧!」說罷,再不答話了。

春去冬來,花開花落,一百年過去了。大唐變成了大宋。樵童和花女都變成了白發蒼蒼的老人。雖然年過百歲,但他們仍然身強力壯。樵童上山打柴,仍不減當年。樵童上山打柴,忽然想起當年石人說的話。他又把干糧袋子往石人手脖上一掛,問道:「石人哥,一百年過啦,我還不明白你說的那話的意思,你能不能再開開金口?」石頭真的又開了口:「老弟,你生在牡丹山,長在牡丹山,牡丹山中數你最愛牡丹。那顆寶珠本是一丸仙丹,噙在口中慢慢消化,你可長久活在這牡丹山裡呀!」「石人哥,我真不想離開這牡丹山,可現在頭發都白啦,還能活多長多久呢?」石人問:「那仙丹還有多大?」「像粒綠豆那麼大。」「好啦!」石人說,「你已經被仙丹滋養百年,仙丹也快化完啦。現在可把那仙丹分成兩半,你們二人各吃一半。能活多長多久,吃罷你就全明白啦!」

樵童回家用刀去分仙丹,比來比去,怕切不開,分不均勻,又怕滾跑了,不敢下刀。花女過來要過刀子,好像連看都沒看,一刀下去,公公正正分為兩半。他們各取一半,填到口中咽下。

頃刻,樵童變成了仙童,花女復原為仙女,二人飄飄盪盪,升上了雲天。

原來,花女是牡丹山上的紫花仙子。她愛上酷愛牡丹又勤勞誠實的樵童,便帶仙丹一顆,讓護花仙翁作媒,與樵童結為夫妻。她寧願在人間辛苦百年,決心超度樵童為牡丹仙童。

樵童隨花女飛去後,從空中飄下一黃一紫兩方手帕,落在他們住過後屋門前面,立即化作牡丹兩棵,一棵開黃花,一棵開紫花,花朵奇美,國色天香,整個洛陽城和牡丹山上,沒有一棵能比得上的。兩種花朵,黃花最美,人稱花王;紫花稍次,人稱花後,都說他們是樵童和花女的化身。

後來,這兩棵牡丹被姚家花園的花匠移到園中。姚家花園的掌櫃和當過宰相的魏仁溥有故交,他把紫花贈給魏家,種在魏家花園里。因此,後人也稱花王為姚黃,花後為魏紫。參考資料:http://www.henan.gov.cn/ztzl/system/2009/04/08/010127980.shtml

③ 牡丹花王是什麼

古人把牡丹稱為花中之王,又把「姚黃」稱為牡丹之王,把「魏紫」稱為牡丹王後。「姚黃魏紫」幾乎成了牡丹的代名詞。關於花王和王後,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故事: 相傳,唐朝時候,牡丹山裡有一個小樵童,是一個貧苦人家的孩子,父母早亡,一個靠打柴為生,小樵童酷愛牡丹,砍柴時遇到牡丹,總是要為它理理枝,澆澆水等,從沒有毀壞過一株牡丹。 樵童每天上山砍柴,總要經過山坡上一個石人身邊。石人不知是從什麼時候就立在這里了,有模有樣的,十分可愛。上山時,樵童把干糧袋子往石人手脖上一掛,說:「石人哥,你吃吧!」下山時,又取下來,笑笑說:「石人哥,你不吃,我可要吃了!」在山中打柴,難得遇見生人,樵童對石人也感到很親熱,有時還對著它自言自語,訴說自己的心事,他感到,石人哥能聽得懂。 轉眼間,小樵童長成了十七八歲的年輕後生。一天,他照例打完一擔柴,下山時,到石人前,准備休息一會。忽見一年輕女子從石人背後閃現出來,樵童感到異常驚訝。樵童轉身要走,那姑娘卻攔住了他,告訴他她叫花女,孤身一人,願與他結為百年之好。樵童聽後連連搖頭,說道:「花女大姐,咱們倆素昧平生,一無媒,二無證,此事不妥。再說,我很貧窮,跟了我,你會受苦的。」花女說:「石人為媒,牡丹山作證,不行嗎?若我們結為夫妻,憑我們的辛勞,我們會好起來的。」樵童仍然不肯:「石人和牡丹山能作媒證嗎?」話音未落,沒想到石人竟開口說話了:「老弟,我當媒人,你就答應吧!」說罷,石人手上現出一顆明晃晃的珠子:「拿去吧,這叫二花長生珠,可作為你們的媒證。」樵童又驚又喜,從石人手中接過寶珠,對石人拜了又拜:「石人哥既肯作媒,這是上天有意,我答應了。」花女高興地笑了。樵童和花女挽手正在離開,石人又告訴他們:「這顆寶珠,你們夫妻二人轉換著,每天都要噙在口中一個時辰。否則,你們夫妻就會拆散。」樵童忙問:「為什麼呢?」石人說:「一百年後再問我吧。」說罷,便不再開口。 春去冬來,一百年過去了。樵童和花女都已白發蒼蒼,可奇怪的是,他們雖然都已年過百歲,仍然身強體壯。樵童每天上山砍柴,花女在家操持家務,二人生活得和睦幸福。這一天,樵童再次來到石人身邊,說道:「石人哥,一百年已經過去,你能不能再開金口,告訴我為什麼我們要每天噙那寶珠呢?」石人真地開了口:「老弟,那顆寶珠本是一丸仙丹,噙到口中百年以上,你就可以長久地活在這牡丹山裡。」樵童說:「說真的,我真不想離開這牡丹山,可現頭發都白了,還能活多久呢?」石人告訴他:「回去後,你把那顆寶珠分成兩半,你和花女各吃一半,你就全明白了。」 樵童回到家,依言把那丸仙丹一分為二,他和花女各吃了一半。霎時,樵童變成了仙童,花女復原為仙女。清風吹來,他們飄飄悠悠地飛上了雲天,整個牡丹山盡收眼底。 原來,花女是牡丹山上的紫花仙子。她愛上勤勞誠實又酷愛牡丹的樵童,帶仙丹一顆,讓護花仙翁做媒,與樵童結為夫妻,寧願在人間受苦百年,決心超度樵童成仙。 樵童與花女升上雲天,從空中飄下一黃一紫兩條手帕,落在地上,立即化作兩棵牡丹。一株開黃花,一棵開紫花,花朵奇美。都說它們是樵童和花女的化身。黃花最美,人稱花王;紫花稍次,人稱花後。即後人所說的姚黃和魏紫。

④ 重紫羅蘭牡丹鸚鵡和紫閃母可以出什麼

重紫羅蘭牡丹鸚鵡和紫閃母可以啾啾鸚語社。
紫羅蘭牡丹鸚鵡的羽色原理。白面紫羅蘭牡丹鸚鵡於1980年起源於丹麥,紫羅蘭這個基因,它本質上改變了羽髓海綿區的結構髓質的直徑變粗,使得該結構區域可以吸收原本吸收不到的波長比較長的光線。

⑤ 這是什麼植物

野牡丹---------------別名有地茄、豹牙郎木、活血丹、高腳山落蘇、吞口巴、氈子桿、毛足桿、野石榴、金雞腿、豬乸稔、牛乸稔、紅爆牙狼、暴牙郎、倒罐草、高腳稔、埔筆仔、九螺仔花、不留行、大杜橋、水外年、高腳埔梨、大號天番爐、埔筆仔、九螺仔花等。野牡丹採用種子繁殖方式。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將種子混攔草木灰或細土,均勻地撒播於苗床上,覆蓋細土2cm,然後蓋草、澆水。野牡丹廣泛分布於江南大部分省區的曠野山坡、山路旁灌叢林中、疏林下。喜陰,適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長,耐瘠薄,具有很好的抗病蟲害能力,管理粗放。

⑥ 牡丹花8大名貴品種的傳說故事!!

只找到3個 姚黃和魏紫的: 據說,在宋朝的時候,邙山腳下有個名叫黃喜的窮孩子,他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家裡只有他與母親兩人相依為命。黃喜為人忠厚,又有良心,由於家裡窮,他很小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擔,靠辛辛苦苦地上山砍柴賣過日子。每天才拂曉,黃喜便拿起母親為他張羅好的干糧袋往扁擔上一掛,然後手提柴刀告別母親上山砍柴去了。 在上山必經的山坡路上有個石人。這石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當地人沒有一個說得清楚。自從黃喜第一次上山看見它後,便每次上山都要與它打照面。離石人不遠,有一眼山泉,常年不竭,清洌甘醇,黃喜上下山時,經常在這里解渴、洗滌。山泉旁邊長著一棵綻放紫花的牡丹。這株牡丹長在這里究竟有多少年了,當地人也沒有一個講得明白。反正黃喜第一次上山時,它就長在那裡了。與每天一樣,黃喜總是早晨第一個來到這里,然後他不失童趣地從扁擔上取下干糧袋,往石人頸脖上一掛,說:「石人哥,吃饃吧!」接著,他又走到山泉旁邊,捧起幾捧泉水澆在紫牡丹根部,說:「牡丹姐,喝水吧!」之後,黃喜才上山去砍柴。 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了,黃喜已長成了一個健壯、英俊的大小夥子。但他仍然是每天砍柴、賣柴,勤勞朴實,心地善良。這一天,他又像往常一樣,砍完柴後,來到石人面前,取下掛在石人脖子上的干糧袋,笑嘻嘻地說:「石人哥,你不吃饃,那我可吃啦!」吃過後,他又走到山泉邊喝了幾口泉水,接著又給紫牡丹澆了幾捧泉水,然後再挑起柴擔下山去。 這天黃喜砍的柴特別多,遠看就像挑了兩座小山,連扁擔都壓彎了。走了沒多久,他感到有點累,便傍著山用根木叉支起柴擔歇息一會。就在這時,一名姑娘從山上走下來,當走到黃喜跟前時,竟主動地提出要幫他挑柴。這下搞得黃喜很不好意思,一個大男子怎好讓一個年輕嬌美的姑娘家挑重擔呢?便連連擺手不同意,急得連話也說不出來。姑娘見他窘成這樣。不禁笑了起來,接著不由分說,便上前把柴擔搶了過來,挑起來就往山下走去。不知怎麼的,黃喜在後面徒步追也追不上。 就這樣,姑娘一口氣將柴挑到了黃喜家。這時,黃喜母親正在灶前做飯,見到兒子領回一個美貌的姑娘,心裡高興得不得了,她連忙把姑娘讓進屋裡,又是讓座,又是倒茶。但這姑娘不坐也不喝,就像來到自己家一樣,袖子一卷,就下廚房,相幫老人一道生火、擀麵,什麼活都干,一刻也不閑,把黃喜娘弄得歡喜極了。 飯後,黃喜去集市賣柴。黃喜母親就拉著姑娘的手說起家常來。姑娘說她名叫紫姑,就住在邙山上,父母俱亡,家中只有她一人。聽了這些,老人就更想要她做媳婦了。她將這心願對姑娘一說,姑娘也就羞答答地同意了。從此,紫姑就在黃喜家住了下來。紫姑心靈手巧,做得一手好針線,她綉的牡丹活靈活現,就像真的一樣。黃喜上街賣柴也順便帶點牡丹花刺綉去賣,總是一下子就被人買去。這樣過了一陣子,家境就逐漸好了起來。於是,黃喜母親就催他倆早日把婚事辦掉。但紫姑卻勸她不要著急,說再等一會,等到自己到黃喜家滿了一百天,就正式結婚。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紫姑有一顆寶珠,整天都含在嘴裡,不如此她就不能正式成為凡人,她的原身即是山泉邊那株紫牡丹。自從她踏進黃喜家願作他家媳婦後,她就不僅自己含,還叫黃喜與她輪流含。她還一再叮囑黃喜只可含著,不能咽下,否則,兩人就不能結為夫婦。黃喜便間紫姑這珠子究竟有何妙用,她說它能提神強身,砍柴、挑擔就會不感到飢餓和勞累。為了試驗一下這顆寶珠的妙用,有一天黃喜砍的柴特別多,但他挑在肩上竟不覺得重,很輕松地便挑下了山。因此,他認定這果然是顆寶珠,每天都記得要含一含,而且,他還在心裡默記著天數,一待含夠一百天,便好與紫姑成親了。 時間日復一日過去了,黃喜含珠已含了99天,再過一天就將期滿了。這使他興奮不已,滿懷喜悅地期待著明天的到來。 第二天,黃喜仍與往常一樣上山砍柴。當他走到石人面前時,竟喜不自禁地對石人說:「石人哥,我明天就要與紫姑成親了,你為我高興嗎?」說完,他對石人笑了笑,又來到泉水邊,想把這喜訊也告訴那株紫牡丹聽。但他一想又不對了,自從與紫姑相識後,他就沒再在這山泉邊見到那株紫牡丹。當時他還以為是誰把它挖走了,心裡好幾天都不高興。現在他又想起了這事,不禁脫口問石人知道不知道他那牡丹姐姐究竟給誰挖走了?現在何處?沒想到他這一問後,石人居然說起話來,說:「就在你家裡!」 黃喜大吃一驚,一邊後退,一邊驚問石人怎麼會說話。這時,石人就對他說,那個紫姑就是紫牡丹變的,她是個花妖精,要你含珠子是要吸干你身上的精血、元氣,今天是最後一天,明天你就將沒命了。 對石人這番話,黃喜不大相信,他覺得紫姑不會害他,但他又想到那株突然失蹤的紫牡丹,心中也不由有些害怕了。黃喜便再三追問石人說的話是不是事實,石人仍一口咬定是事實,並對黃喜說:「你要活命還來得及,那就是回家後把那棵珠子吞下去就行了。」 黃喜是個忠厚老實之人,他將石人的話信以為真,一回家,紫姑又要他含珠子,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將珠子咽下去了。紫姑一見,臉色立刻就變了,人也差一點暈倒。黃喜娘連忙攙扶住她,並連聲追問兒子這是怎麼回事?黃喜是個孝子,也從來不知道說謊話,他便將石人不久前講的話一五一十地全說了出來。 聽了這么一說,紫姑什麼都明白了,原來黃喜上了石人的當。接著,紫姑一邊哭,一邊講真情。原來,那石人是個石頭精,它見紫姑貌美,便起意霸佔她為妻。紫姑不從,石人仍死死糾纏她,但因紫姑有那棵寶珠增加法力護身,故石人只得無可奈何。而且,只要紫姑、黃喜含這顆寶珠滿了百天,結為夫婦,那石人就更無計可施了。但現在黃喜已將寶珠咽下了肚,不僅紫姑失去了護身之寶,而且黃喜也將死去,這樣,石人就可施妖法脅迫紫姑從他了。 一聽此話,黃喜大夢初醒,後悔不已,滿腔的悲憤更促使他要找石人去拚命。這時,紫姑便指點他帶上利斧去,要一下將石人頭劈開,再將頭中一部無字天書取出拋向空中用,那麼,天神就會懲罰石人。 於是,黃喜馬上提起斧頭就上山。到了石人那兒,他用盡全身力氣朝石人頭上劈去。劈開後的頭中果然有本無字天書,黃喜取出書就用力朝天上拋去,頃刻間,頭頂就出現一道閃光,接著一聲霹靂,將石人擊得粉身碎骨,七零八落。 這時,黃喜肚中的那顆珠子開始作怪了,燒得他心裡十分難受,就像一團火焰要從他咽喉中冒出來。他趕忙喝了幾大捧山泉,但仍燒得難受,無奈,他只得縱身跳入泉水中。沒想到他只在水面上打了個旋,便立刻被水吞沒了。 不一會,紫姑也從山下跌跌撞撞地趕來了。她一見黃喜已投身山泉,便也跟著跳了進去。 一段日子之後,這山泉旁邊突然長出了兩株奇異的牡丹,一株開黃花,一株開紫花,爭奇斗艷,相互輝映,人們聞知後,都紛紛上山來觀看、欣賞,都說這是黃喜和紫姑的化身。 也不知過了多久,這山泉邊的兩株牡丹分別移植到了洛陽城裡姚家和魏家的花園里,從那以後,人們便管姚家的黃牡丹叫「姚黃」,而將魏家的紫牡丹叫「魏紫」。 青龍卧墨池的傳說 相傳,昆侖出上的瑤池是西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鎮守瑤池的小青龍是東海龍王的十八代孫。雖說瑤池是個風光秀麗的地方,小青龍卻感到悶極了,在這兩千五百餘里高的山上,整天連個人影也不見,鹿兒、鳥兒也很少來,太冷清了! 聽說「曹州牡丹甲天下」,小青龍便想去曹州觀賞社丹。趁王母』娘娘去天宮還沒回來,小青龍變成一位年輕公子,來到曹州。 原以為曹州牡丹怒放,人來車往,非常熱鬧,誰知來到一看,土地乾裂,一片荒涼,莊稼枯死,牡丹瘦黃。小青龍走進一家牡丹園.看見一位老漢,他上前施了一禮,問道;「老人家,穀雨到了,牡丹為什麼不開?」老漢打量一下青龍,說道:「年輕人,你不是本地人吧?曹州兩年沒落一滴雨,牡丹棵都快旱死了,它還能開花?」老漢嘆了口氣又說:「百姓天天去龍王廟磕頭求雨,龍王爺就是不開恩。莊稼死了,牡丹死了。曹州百姓沒活路了!」老漢說著落下眼淚。 小青龍看看將要枯死的牡丹,心裡很難過。他要去東海龍宮,求老龍王降雨。小青龍來到龍官,跪在老龍王面前,剛說了,句「曹州大旱」,老龍王便發起怒來!原來,兩年前,老龍王命人從曹州移來十棵牡丹,栽在龍宮,直到現在,沒有一棵牡丹開花。老龍王惱怒,下令三年不給曹州一滴水,把牡丹都旱死。小青龍說道:「牡丹生在土中.長在人間,把它移進東海水裡,它怎麼會開花?曹州百姓重修龍王廟堂,天天去燒香磕頭,你就開恩吧!」老龍王不聽.命小青龍速回瑤池,不要過問此事,不然,他就將小青龍治罪!小青龍無奈,只好離開龍宮。 小青龍沒回瑤池,他又來到曹州,見花園那個老漢正給一棵紅牡丹澆水。老漢說,井裡水幹了,曹州百姓吃水象吃油一樣難;他跑了二十多里路,在一條將要乾涸的水溝里提來半罐子泥水,再不給它點水喝,這棵百年紅牡丹就要枯死了!小育龍看那牡丹,葉兒發黃,花朵瘦小,可憐巴巴地搖晃著腦袋,好象在說:「青龍哥哥,救救我吧!」小青龍突然想到自己鎮守的瑤池仙水,我何不取來一點,澆灌曹州牡丹,救救曹州百姓!想到這里,他抽身便走。剛走兩步,他又停下來,心裡想;「盜瑤池仙水,論罪當斬。救下曹州牡丹,只怕我性命難保!」小青龍回過頭來,正看見老漢把罐子里剩下的一點點泥水,往自己乾裂發白的嘴唇上滴。小青龍落淚了!老漢忍著乾渴,用水澆花,我為何不敢把瑤池的水取回一點,救救曹州百姓,救救將要枯死的牡丹? 小青龍回到瑤池,見王母還沒回來,便張開大口,把瑤池仙水吸進肚子里.又騰雲駕霧來到曹州,在空中把口張開,噴出了仙水。 曹州下了一場透雨,一場救命雨!千頃莊稼綠了,萬棵樹木活了,百花盛開了!那棵修煉百年的紅牡丹得到仙水休浴,竟然變成了一位紅衣少女,她朝天空拜了三拜.說道:青龍哥哥,感謝你的救命之思,只是你不能再回瑤池去了,快來躲藏一下吧!」小青龍又變成年輕公子,來到牡丹仙女身旁,說道:「王母娘娘有一面妖鏡,我藏到哪裡她都能照出來,現在萬物得救了? 我甘願回去伏罪」牡丹仙女拉住小青龍不放,她流著眼淚說:「我把你藏在我的心裡,他們也能找到嗎?」小青龍搖搖頭說:「你是紅色,難以隱藏,若是黑色—」不等小青龍說完,牡丹仙女便說:「你在此稍等,我一會兒便回來小說著,一陣風似地離去了。 小青龍不知牡丹仙女到何處去了。心中焦急,正在坐卧不安之時,西邊天空一聲響,王母帶領兵將捉拿小青龍來了,原來小青龍取出仙水不久,王母就到了瑤池。她見池中仙水少了大半,便急忙奏稟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一聽非常生氣,便派天兵天將幫助王母捉拿小青龍。小青龍正在無處躲藏,牡丹仙女回來了;她渾身烏黑,黑得發亮,臉和手也變成黑色了,牡丹仙女為了救小青龍,不怕毀掉容顏,變成醜女,飛到泰山墨池,把全身浸泡成黑色。牡丹仙女飛到小青龍面前,說:「快藏在我心裡吧!」說罷就變成了一棵牡丹。牡丹花是黑色的,黑色的花瓣慢慢張開,等小青龍進去躲藏;小青龍感激地點了點頭,便躲進了花苞。 王母帶領天兵天將四處尋找,也沒找到小青龍,用妖鏡照,也照不到小青龍的影子。王母大發雷霆,氣憤地說;「定是被什麼大仙隱藏起來了!」於是,她命人去鬼怒澗取來惡水,在空中灑起來。不管哪路神仙,身上被灑上惡水,就再也不會成仙了,惡水灑了整整一天,曹州大地被灑遍了,王母娘娘才帶兵返回。 黑牡丹渾身被惡水灑透,小青龍身上也浸濕了,他們都不能成仙了!但從此,曹州牡丹園里添了一種名貴牡丹:青龍卧墨池。牡丹花朵黑中透紅,黑紫發亮,青色的花心彎彎曲曲,象一條小青龍。

⑦ 紫花牡丹鸚鵡大概多少錢

如題。紫花牡丹鸚鵡是牡丹鸚鵡的一個品種,其市場價格大致在三百元左右,其實紫花牡丹是一種基於變異的牡丹鸚鵡,由於出生數量較少,受「物以稀為貴」的法則,價格有點貴,不太適合新手飼養,上述僅僅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⑧ 養了一隻母紫羅蘭牡丹鸚鵡,配什麼牡丹鸚鵡好

如題,紫羅蘭也是牡丹鸚鵡的一種,一般來說,牡丹鸚鵡飼養簡單,牡丹鸚鵡回也比較耐粗糧答,抗病能力比較強,只要保證食物和飲水供應、注意環境衛生,不需要特殊打理。
個人養殖牡丹鸚鵡經驗分享一下吧,牡丹鸚鵡日常以穀子為主,適當加一點稻殼、黍子、稗子、草籽,還可加適量喂一點小麻籽和葵花籽(切記一定要少喂,每天喂幾粒就可以啦)、墨魚骨可以掛在籠子里讓牡丹鸚鵡自己啄食,籠底鋪上細砂,便於清理糞便,保證籠內清潔衛生。
另外,在鸚鵡未成年之前不建議懸掛繁殖窩,這樣做也可以避免鸚鵡一見人就往窩里鑽,能夠盡快和人熟悉,便於今後接近它們驗蛋和查看孵化情況,上述僅僅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⑨ 牡丹鸚鵡公母如何區分 牡丹鸚鵡公母區分方法

1、從牡丹鸚鵡的身體形態上分辨,公牡丹的的頭部較尖,並且略微顯小,身體體型較瘦,羽毛緊實。而母牡丹頭部扁平,與公牡丹相比稍大,體型微胖,羽毛蓬鬆。並且公牡丹好動,性格較凶,母牡丹喜靜,性格較為溫順。

2、其次,公牡丹的眼圈距離頭頂部位較遠,而母牡丹剛好相反。在牡丹鸚鵡卧杠時,公牡丹一般是站立式的,身形矯健,但是母牡丹則是俯卧式的,通常大多數時間都是伏在棲息杠上的。

3、公牡丹的尾巴羽毛尖是三角箭V形的,反之母牡丹的尾巴則是呈現W形狀的。這時,主人也可以觸摸牡丹鸚鵡的泄殖孔,若是摸到兩個骨盆,則一般是公牡丹,若是摸到凹陷的骨盆,則一般是母牡丹。

⑩ 牡丹怎麼分公母

牡丹鸚鵡的公母判定方法牡丹鸚鵡光靠外表是不容易准確判斷公母的,體型只能當成一種輔助的判斷方法,但若是藉由觀察其泄殖腔,而判斷出正確公母的比例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以下的內容希望可以對鳥友有所幫助,而國內有許多養牡丹的前輩,若文章內有錯誤的地方也請各位不吝指正。謝謝! 一般來說不管是牡丹鸚鵡或是桃面鸚鵡,其公鳥的體型大多會較母鳥來的瘦小一些,但這並不代表體型大的一定母鳥。不過體型這方面的差異就如上面所說的,可以作為觀察泄殖腔後的一種輔助判斷方式。 此外我們也要會區分我們要判斷公母的這一隻鳥是屬於中鳥或是成鳥,這也會影響到我們判斷的准確度(一般牡丹與桃面鸚鵡6個月大即可視為成鳥)。成鳥與中鳥的差異: 1、牡丹鸚鵡: 隨著年紀變成熟,鳥的嘴巴顏色由微紅轉為暗紅,腳皮顏色由黑色轉為白色(6個月大)。2、桃面鸚鵡: 隨著年紀變成熟,鳥的嘴巴顏色由黃色轉為白色,腳皮顏色由黑色轉為白色(6個月大),臉上的白羽毛或是紅羽毛會逐漸與頭上其它部位的羽毛顏色對比鮮明。以下為牡丹(桃面)鸚鵡公母的判斷的方法:(此為鳥友個人經驗,有更好方式的前輩也請不吝指教) 先判斷這鳥是中鳥或是成鳥,其公母判斷方式分別如下: 中鳥: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由骨盆的觸感來判斷公母,這一點適用於成鳥與中鳥 1、公鳥骨盆觸感: 骨盆薦結(tuber coxae)較為突出,摸起來較尖銳的感覺。另外骨盆薦結觸感較為堅硬。 2、母鳥骨盆觸感: 骨盆薦結(tuber coxae)較不突出,摸起來較圓頓的感覺。另外骨盆薦結觸感較公鳥來的軟。 成鳥:1、(1)公鳥骨盆觸感:骨盆薦結(tuber coxae)較為突出 摸起來較尖銳的感覺 另外骨盆薦結觸感較為堅硬 (2)母鳥骨盆觸感:骨盆薦結(tuber coxae)較不突出 摸起來較圓頓的感覺 另外骨盆薦結觸感較公鳥來的軟. 2、成鳥的骨盆的薦結(tuber coxae)寬度較中鳥來的開一些,而母鳥又較公鳥來的開一些。所以由骨盆薦結(tuber coxae)寬度來判斷公母比較適用於成鳥(因為中鳥的公母骨盆薦結寬度差異不大)。 繁殖過的成鳥: 若是成鳥,可以同時撥開泄殖腔附近的羽毛,直接觀察其泄殖腔口的形狀。母鳥若是繁殖過泄殖腔口形狀成一字形,而公鳥或是沒繁殖過的母鳥則為圓形。 以下照片為公鳥與母鳥(生過)的泄殖腔寫真,此對鳥為配合拍照,且怕各位鳥友看不清楚,因而博命演出!兩只鳥泄殖腔附近的毛都被拔光了。但鳥友在實際觀察時,不需要刻意拔毛,只需用嘴巴把泄殖腔附近的羽毛吹開即能看見。

熱點內容
玫瑰花的美甲 發布:2025-09-11 03:55:17 瀏覽:329
附石盆景9 發布:2025-09-11 03:48:08 瀏覽:386
一朵花月亮成語 發布:2025-09-11 03:47:21 瀏覽:615
花語文藝片 發布:2025-09-11 03:26:21 瀏覽:672
梅花引舞蹈 發布:2025-09-11 03:26:11 瀏覽:228
常用盆景植物 發布:2025-09-11 03:19:38 瀏覽:481
玫瑰銹連衣裙 發布:2025-09-11 02:45:46 瀏覽:212
丁香種子圖片 發布:2025-09-11 02:28:35 瀏覽:397
芊顏花藝 發布:2025-09-11 02:24:22 瀏覽:101
房山花卉市場 發布:2025-09-11 02:16:22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