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種子圖片
㈠ 羽葉丁香的種子結構
羽葉丁香種子采自陝西寧陝縣。分別將羽葉丁香的種皮去除,用FAA固定,用番紅——固綠染色,按常規石蠟切片法製成永久切片。
羽葉丁香種皮堅硬緻密,故採用將種子用清水浸泡後,徒手製成切片進行觀察。厚而堅硬、骨質,用軟化劑處理無效,後用小鋼鋸在果皮中部,沿橫向、徑向和切向三個切面鋸取小塊果皮,用油石磨至約0.1mm,磨片呈半透明狀,水洗後,番紅染色,脫水,透明,加拿大樹膠封片。組織化學成分鑒定用新鮮材料做徒手切片,試劑滴染顯色反應來判定。羽葉丁香果實為蒴果,表面光滑,呈圓柱形,果長0.5-1.4m,先端鈍,具小尖頭,果內含有2-4枚種子。種子褐色,屬雙子葉有胚乳類型。長約8cm,背部有縱脅,縱剖面呈長梭形。胚長約占種子長的三分之二,為長棒狀。
羽葉丁香種子的兩片子葉、胚根、胚軸的形態建成雖已完成,但兩子葉間生長錐呈凹陷狀,說明胚芽形態並未完成形態建成,這或許是造成種子繁殖率低的一個因素。
種子的種皮、果皮結構及含有物直接影響著種子的萌發。羽葉丁香果為蒴果,成熟後開裂,種皮除最外一層緊密排列的柱狀厚壁細胞層可能影響種子的透水、透氣性,從而對種子萌發形成機械阻礙,是羽葉丁香種子繁殖率低的另一個因素外,其內側多層薄壁或厚壁細胞由於其排列均呈疏鬆狀,故不會成為種子萌發的障礙。華榛種皮雖極薄不會影響種子的萌發,但其果皮由呈柱狀緊密排列的柵欄狀石細胞層和多數近球形的、排列緊密整齊的厚壁細胞堆積層組成,因而具有高度的不透氣、不透水性,難以滿足胚正常生長所需的水、氣條件;另外果皮中不同形態的石細胞彼此縱橫交錯,相互嵌合,形成堅固的機械實體,萌發的幼胚不能穿破果皮的機械障礙而萌發,這是造成華榛種子繁殖力低的主要原因。
㈡ 用什麼辦法使小葉丁香籽發芽快
小葉丁香,又名四季丁香。播種時間:5月上中旬。播種前20~30天可對種子進回行催芽處理。具體答方法:先用45℃溫水浸種,充分攪拌,自然冷卻,每8~10小時換冷水一次,泡2~3天後撈出控干,再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小時,撈出洗凈,混河沙催芽,種沙比例為1:3,均勻混合,沙子濕度60%,置於10~20℃室內,經常翻動,20~30天即可發芽,有1/3發芽時即可播種。
播前1周進行床面處理,每平方米施磷酸二銨15g,每平方米苗床用3%克百威顆粒劑7g+40%五氯硝基苯粉劑拌入床面5cm厚土層進行土壤消毒,整平床面待播種。溝播,溝距8~10cm,溝深3cm,覆土1cm左右,每平方米播種量25g左右。播後根據土壤、天氣情況灌一次透水即可。也可不進行種子處理直接播種繁殖,播後30天左右出苗。
㈢ 如何種植丁香花種子
播種在來四月上旬進行。自先特種子放在40一50℃的熱水中浸泡l一2小時,撈出後以一份種二份沙的比例混合,置於向陽處,蓋上草袋或麻袋,經常澆水,以保持草袋、麻袋濕潤,約經一周,種子可發芽,然後播種。 分株於3月或11月均可進行。只要將母株根部叢生出的莖枝分離出,另行移栽即可。扦插宜在秋季進行。嫁接多以女貞、水蠟樹作砧木,行高接法,一般在砧木離地120一150厘米處進行嫁接,接芽、接穗要選自優良品種的母株。還要注意隨時剪除砧術新發的枝芽,以免消耗營養,使接芽和接穗發育不良,喧賓奪主。壓條繁殖於2月進行為好。壓條時,粗枝要進行環剝處理。壓條成活後2—3年可開花。 丁香花宜地栽,也可盆裁。移栽時,根部要盡量多帶土,這樣容易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