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園疫情實
⑴ 甘肅天水3名衛校學生確診,均參與過核酸采樣工作,目前他們的狀況如何
昨天小編也看到了一個推文看完之後真的是思緒萬千,這一篇文章呢,也是來自於很多學護理專業的學生們都會關注的公眾號丁香園,那天我講的這個故事呢,也是最近非常熱的一個熱點問題,那就是甘肅的三名學生 在參與核酸采樣工作的時候不幸感染的問題。
對於在校的學生們究竟應不應該去徵集志願者?
如果熟悉的人都應該知道,其實像咽拭子採集這樣的操作,並不是特別的難,在全民核酸是需要在一天到兩天之內全部採集完成的,這個時候如果可以有一些志願者的話,那麼必然會減輕很少的壓力,而且讓他們更早的是,在工作之中的一些工作也是非常不錯的,但是這所有的話題的前提就是必須要保護好自己,無論你是去當志願者也好,又或者是你去幫助或協助有關疫情防控部門的一些調動,首先你是要確保你自己的安全的,而有關部門的也應該協調好,不要像類似的事情發生,因為如果有這樣事情的發生,首先是對於孩子的安全問題沒有徹底的保障,其次呢,也會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擔心和顧慮。
⑵ 疫情對網路公司有影響嗎
在疫情沖擊下,很難說哪一個行業能夠避免沖擊與損失,而互聯網行業亦是如此。那麼疫情究竟對互聯網行業整體格局造成了什麼影響,又對細分領域造成了哪些改變呢?
一場疫情,讓2020年的中國猝不及防,整個中國行動了起來,相信疫情也會在不長時間內得到控制,社會和人們的生活進入正常的軌道,而對於互聯網行業來說,疫情會意味著什麼呢?回顧2003年的非典,什麼變了,什麼不變了?
2003到2020年,互聯網行業發生了什麼變化?
2003年抗擊「非典」時,中國的互聯網發展不足十年,基礎設施還不完善,互聯網應用還處於初級階段。
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3年6月30日,我國上網計算機總數2572萬台,上網用戶總數6800萬,互聯網普及率僅佔5.3%。在上網目的方面,46.9%的網民是為了獲取信息,還有28.6%是休閑娛樂。
而在今年抗擊新型肺炎疫情時,中國的互聯網環境已經發生了乘數級巨變。
CNNIC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1.2%,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8.47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1%。
其中即時通信、搜索引擎、網路新聞、網路視頻等都占據了超過80%的網民使用率。
可以說,和「非典」相比,這次戰「疫」是一次完全意義上的互聯網時代的應對和馳援行動。
1. 為一線的醫療團隊和社會提供支持
互聯網行業所展現的規模實力,已經成為重大公共事件中的力量,能夠給一線的醫療團隊和社會提供支持。
與17年前的非典時期不同,中國已經建成了全世界領先的基於互聯網的社會基礎設施,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經深入中國鄉村基層的毛細血管,多年積累,其在疫情爆發這種最關鍵時刻,將發揮出前所未有高效運轉能力。
一方面體現在能力上,截至2019年6月30日,我國177家上市互聯網企業總市值為9.8萬億元。在經濟貢獻上,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3萬億元,佔GDP的比重達34.8%,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平穩向前發展的一大支柱,同時也是應對重大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一極。
在「非典」疫情中,民政部的統計顯示,其中來自民間的捐贈善款接近40億元。而在此次新型肺炎疫情中,截至目前的不完全統計,僅國內互聯網公司的直接捐贈善款就有數十億元,相信最終的民間善款將大大超過「非典」時期。
2. 互聯網企業能夠根據自身特點提供一定的支撐
1月20日,當國家衛建委召開高級別專家組發布會後,互聯網行業就開始一場應對新型肺炎疫情的全方位行動,社會和民間的支援也從互聯網開始,從最基本物資保障、到交通物流運輸以及公益救助,涵蓋電商、生活服務、交通出行、教育、醫療等各個互聯網行業。
而在應對的速度上,1月20日,攜程、飛豬、同程藝龍等OTA平台,就紛紛發出退改保障措施平台。
當意識到醫療物資的物價問題時,淘寶在1月21日發布公告稱,已經向淘寶天貓平台的所有銷售口罩的商家發出通知,絕不允許漲價銷售。當1月23日武漢官方發布需要愛心捐贈公告後,快手第一時間捐贈1億元,而阿里巴巴公益平台和支付寶公益平台上線的「武漢加油「公益項目,8個小時已經籌滿7140萬。
從這些表現來看,互聯網企業根據所在行業和領域,默契的形成了一個應對疫情、馳援疫區的「閉環」,這點對於習慣互聯網生活的網民來說至關重要。
3. 互聯網成為信息公開透明的基礎,在信息傳遞、止謠破謠方面發揮作用
根據CNNIC的報告,在2003年用戶獲得有關「非典」信息來源中,55.6%來自國內中文網站,還有27.4%來自電視,報紙、雜志占據9.9%,另外還有2.9%來自同學、朋友、親人直接的交流。
而在此次新型肺炎疫情中,微信、微博以及新聞客戶端等成為網民最常獲取信息的來源。
比如1月21日,丁香園迅速推出「疫情實時動態」,以及時更新相關數據和信息,截至28日18時,該頁面累計超6.6億人次瀏覽。今日頭條緊急上線「抗擊肺炎」頻道,24小時更新、維護,頻道內容更新頻率以秒級計,聚合疫情重要信息和科學防疫知識。抖音上線了「抗擊肺炎疫情」專題頁面,搜索「肺炎」等關鍵詞就可以進入,以這種短視頻的形式傳遞信息。
4. 互聯網技術創新應用抗擊疫情中
其四、互聯網和科技公司在技術上的創新,如大數據、AI以及雲計算等,也更快、更靈活的應用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
比如網路和騰訊都上線了醫院熱點地圖,其中網路地圖涵蓋全國200餘個重點城市的發熱門診信息,直接搜索「發熱門診」就可以得到相關結果,也可以直接搜索指定醫療機構,看是否設置了24小時的發熱門診。
而平安好醫生開通了新型肺炎問診專區,由呼吸科專家針對該疾病進行7*24小時實時答疑,通過「3問3答」的線上咨詢預防機制,判定疑似病例,告知應對措施,避免延誤病情。
5. 小結
整體而言,互聯網企業在這次疫情當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為起到一線帶頭作用的醫療和其他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定的支撐,為網民解決了一定的生活問題的後顧之憂。
2003年是中國互聯網的特殊年份,人們在非典疫情的威脅下,被迫在電腦上處理一些較為棘手的工作,淘寶、京東商城、QQ游戲等均在這一年誕生。
以至於鄧肯·克拉克在《阿里巴巴:馬雲和他的102年夢想》一書中這樣寫道:
「非典證實了數字移動技術和互聯網的有效性,因此成為使互聯網在中國崛起為真正的大眾平台的轉折點」。
但是到了2020年,情況不會完全相同,不能簡單預測會出現新的互聯網企業巨頭會在這個時段生長,203年還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不久,經濟處於起飛期,互聯網企業經過了互聯網泡沫階段,正在面向巨大的市場空白和經濟動能,而一批企業家也正生逢其時抓住了機會。
當下的互聯網企業普及率以及很高,互聯網巨頭企業的實力很強,在細分行業也都有布局,因此不能簡單的類比。
但是這次疫情可能會對產業互聯網等領域有所推動,互聯網企業發展的前景沒有變,走向底層技術創新的趨勢也沒有變,在社會發揮更大作用的趨勢也沒有變。
⑶ 丁香園疫情統計為什麼和新華社不一樣
我想說的是每個報社,每個地方都會有差別,這是干什麼事情都不會一樣的
⑷ 丁香醫生、丁香園等系列賬號被禁言,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丁香醫生、丁香園等系列賬號被禁言,這些賬號被禁言的原因在於他們在網路上隨意公開一些攻擊性言論,而且沒有基本的事實證據支撐。
一、丁香醫生、丁香園等系列賬號被禁言
不得不說,對於某些全外資的大公司還真的要加強相應的監控,目前丁香醫生和丁香園等系列賬號已經被禁言,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更多的類似的公司存在著違規違法行為。我們近年來總能夠在各個領域看到某些所謂的專家賬號抹黑中醫,但其實這都是不存在相應的科學理論的,這並不是說我們的中醫不行,而是因為某些投資公司有意為之,更加令人擔心的是,這些公司竟然都是外資投資的。
⑸ 丁香園旗下系列賬號被禁言,丁香醫生此前有過哪些爭議之舉
丁香園旗下的一系列的賬號都處於被禁言的狀態,而其中人們最熟悉的可能要數丁香醫生了。而這個賬號之前發布的文章,確實在網路上引起了一些爭議,比如之前稱蓮花清瘟沒有效果,沒病就不要亂吃葯。這也讓生產蓮花清瘟公司遭受了無妄之災,稱已經保留了相關證據,會通過法律的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之後丁香醫生又稱喝無糖碳酸飲料並不會讓牙齒出現危害,結果眾多網友卻都不買賬了,也讓丁香醫生不得不進行道歉。
科普是正確的,但是一定不能進行錯誤的科普,或者在科普的時候夾帶私貨,這樣只會讓粉絲們認為自己關注的博主已經變質了,不再是之前那個為科普而存在的博主。
⑹ 丁香醫生系列賬號被禁言了!被禁言的原因是什麼
丁香醫生系列賬號被禁言的主要原因還猶未可知,但大概率是背後資本商家出現了政治立場問題。但丁香醫生官方微博賬號則表示,是因為公司社交媒體應平台要求做臨時調整,要被禁封30天時間,顯然這樣的說法並不能讓網友們完全相信。丁香醫生旗下多個關聯產品其實在大眾群體中都是比較流行的,這家企業也在中國葯物app軟體中做得比較成熟和成功,所以這次的禁言事件也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
丁香醫生作為一個醫療服務平台,沒有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其內容之惡俗不可苟同。而在丁香醫生經過多輪融資之後,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是美國著名的大學基金會,這也不免讓大家多想。
⑺ 疫情如何勸說他人無需恐慌
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很多人不管是否在疫區,都因為疫情而產生強大的共情。
共情是好事,但過度共情,也會非常消耗一個人的精神耐受力,造成身心疲憊。
有人時刻關心疫情進展,精神高度緊張,心情沮喪,寢食難安,如果陷入了這種情況,不如暫時轉移下注意力,做點別的事情,比如讀讀書,看看劇,舒緩一下神經。
要知道,免疫力的低下,往往和疲勞有關。而就目前來看,新型肺炎最容易攻擊的人,就是免疫力低下的人,而是否能夠扛過去,也和免疫力相關。
首先我們需要認清一個事實:
普通人,特別是缺少影響力和醫療相關資源的普通人,在這場戰役中,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
安靜地呆在家裡,不添亂,可能就是最大的貢獻。
我的建議是:
【1】對信息要學會篩選,有些信息,不看也罷。
我看到有些人似乎是時刻呆在網上,時刻關注著疫情,稍有點風吹草動就轉發出來,往往還要加上一些語氣助詞或者感嘆號——
「天吶!」
「確診又增長了多少!」
「震驚!」
「憤怒!」
「太悲哀了……」
……
我開始還瞄兩眼,後來覺得,習慣於用類詞語的人,多是沉不住氣,而他們所發布的信息,其實很多都是重復的。
微信群里,也有些人發布很驚悚的內容,一看就是小道消息,數據相當誇張。
但是,這些信息,對於很多人是有作用的,他們因此陷入恐慌,如臨大敵。
對於疫情,不錯是要防備,但不是過度防備,尤其不需要讓自己時刻心跳加速,看到數據上升就心驚肉跳,聽到本省、本市有確診案例彷彿就在自家隔壁,而冠狀病毒已經在空氣里集結,沖自己家裡殺過來。
關於疫情進展,我覺得看丁香園的疫情地圖就夠了。
⑻ 丁香醫生、丁香園等系列賬號被禁言,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是因為丁香醫生丁香園等一系列賬號,在網上發布了不良言論,並且引導以及欺騙本國群眾購買其他不合格的商品。
現如今是流量為王的時代,但是也有很多自媒體賬號打著科普的名義,向廣大群眾宣傳錯誤的科普知識。其中一部分賬號是國外賬號,總是有意無意的在視頻當中抹黑我國。從各方面拐彎抹角的指責我國居民的生活方式,要求我們遵守西方的規則。在這種潛移默化之下,很多居民的思想觀念已經被改變了。因此,我國政府才會特地下令,要求相關媒體平台封禁丁香醫生等系列賬號。
丁香醫生、丁香園等系列賬號被禁言。
丁香醫生丁香園等系列賬號,一起來都是科普大V。但是在媒體平台上我們也可以看到,目前丁香醫生等系列賬號已經被平台封閉。這對於廣大網民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因為很多網民早就已經明白,這些所謂的客戶賬號,都是打著客戶的幌子,向大量群眾銷售不合格的產品。而且在這些媒體賬號的背後,都有外國資本在控制著。總是在潛移默化之下,改變國人的思想。
⑼ 疫情資料怎麼弄
疫情動態查詢。
作為人民日報和丁香園聯合推出的應用,它有疫情地圖、實時播報、辟謠、防護、發熱門診名單、在線問診和疾病知識以及疫情訂閱幾個功能。
尤其是同程患者查詢功能,這個功能是在人民日報公布了116個車次、航班發現患者,急尋同行人後做的,非常的及時,如果大家在出行後對自己的行程有所顧慮,那麼這個功能必不可少。
⑽ 科普「網紅」丁香園微博矩陣被禁言,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科普“網紅”丁香園微博矩陣被禁言,背後的原因,其實官方並沒有給到一個准確的回應,但是有網友猜測可能是因為丁香醫生背後是有著非常多的資本,對於丁香醫生的科普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有一些外國的媒體公司藉助著科普的名義,是否在其中涉及到一些其他的利益,或者有一些其他的隱性目,比如意識形態的輸入。因為官方將丁香醫生禁言的原因是內容導向性問題,所以不難猜測,是不是在丁香醫生的科普內容上具有著極大的爭議性。
最後關於丁香醫生被禁言,也絕對是因為在發布言論的時候觸碰到了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或者某些內容,誤導了大家才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