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茶藝
1. 茶都有什麼種類
【茶葉的種類】
1、 綠茶:茶是不經過發酵的茶,即將鮮葉經過攤晾後直接下到一二網路的熱鍋里炒制,以保持其綠色的特點。
名貴品種有:龍井茶、碧螺春茶、黃山毛峰茶、廬山雲霧、六安瓜片、蒙頂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銀針茶、顧渚紫筍茶、信陽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盪毛峰茶、華頂雲霧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綠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勻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黃芽茶、五山蓋米茶、普陀佛茶。
2、紅茶 :紅茶與綠茶恰恰相反,是一種全發酵茶(發酵程度大於80%)。紅茶的名字得自其湯色紅。
名貴品種有:祁紅、滇紅、英紅。
3、黑茶:是歷史以來形成的雲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雲南原產地的大葉種曬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兩個系列:直接再加工為成品的生普和經過人工速成發酵後再加工而成。普洱茶具有降脂、減肥和降血壓的功效,在東南亞和日本很普及。學者將優質普洱茶的滋味特點概括為:甘、醇、順、滑、活、厚、漿;產地環境、陳化年限不同,則香氣各異。
4、 青茶 :烏龍茶也就是青茶,是一類介於紅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烏龍茶在六大類茶中工藝最復雜費時,泡法也最講究,所以喝烏龍茶也被人稱為喝工夫茶。
名貴品種有:武夷岩茶、鐵觀音、鳳凰單叢、台灣烏龍茶。
5、 黃茶 :著名的君山銀針茶就屬於黃茶,黃茶的製法有點像綠茶,不過中間需要悶黃三天;
6、 白茶 :白茶則基本上就是靠日曬製成的。白茶和黃茶的外形、香氣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名貴品種有:白豪銀針茶、白牡丹茶 。
茶的種類很多,.
以採取時間而得名的有:純社茶、穀雨茶、或雨前茶、白露茶等。
以產地而得名的有:浙江龍井茶、福建武夷茶、安徽六安茶、雲南普洱茶、湖南君山茶、台灣凍頂茶等。
以象徵事實或吉祥文字而得名的有:龍鳳茶、龍團茶、雀舌茶、碧螺春、壽眉茶、鐵觀音等。
以色澤而得名的有:綠茶,紅茶、白毛尖茶等。
以味道而得名的有:甘露茶、古茶等。
以香氣而得名的有:香片茶、茉莉花茶、菊花茶等。
以形式而得名的有:團茶、沱茶、塊茶、梗片等。
根據茶葉的外形可以分為三種:即一扁平形,如龍井茶、大方茶、旗槍茶等;二是長形茶。如眉茶、雨茶、毛峰茶等;三是圓形茶,如珠茶、貢熙茶,蟹目茶等。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將上述幾種常見的分類方法綜合起來,中國茶葉則可分為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類兩大部分
2. 怎麼泡白茶
一、沖泡方法
白茶在沖泡過程中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使沖泡出來的茶湯鮮爽甘醇,濃香四溢。
1、量的控制,白茶淡些好喝,一般150毫升的水用3至5克的茶葉。
2、溫度的控制,水溫要求在90 到100 。
3、沖泡時間,第一泡時間約5分鍾,經過濾後將茶湯倒入茶盅即可飲用。第二泡只要3分鍾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隨飲隨泡。一般情況一杯白茶可沖泡四五次。
二、品嘗方法
1、 觀色:白茶鮮葉越嫩、越飽滿,白化程度越強,製成的干茶越顯金黃,品質越高,越顯尊貴。
2、 聞香:嫩香是大山塢白茶的特色之一,無論是干茶還是沖泡後的茶湯,嫩香越濃,越持久,品質越高。
3、 賞奇:用95攝氏度左右開水沖泡,切勿加蓋,至三分鍾後,觀白茶舒展,還原呈玉白色,葉片瑩薄透明,葉脈翠綠色,葉底完整均勻、成朵,似片片翡翠起舞,顆顆白玉卧底,湯色嫩綠明亮,此時,白茶的獨特性狀達到至純至美。
4、 品評:待茶湯涼至可入口時,細細品味,滋味鮮爽,唇齒留香,進入最高境界。
5、 添水:待茶湯飲至茶杯的三分之一時,添加開水再飲,一般沖飲三次為宜。
白茶,屬微發酵茶,是中國茶農創制的傳統名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指一種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質特點。
屬輕微發酵茶,是中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主要產區在福建福鼎、政和、蕉城天山、松溪、建陽、雲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藝包括萎凋、烘焙(或陰干)、揀剔、復火等工序。雲南白茶工藝主要曬青,曬青茶的優勢在於口感保持茶葉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序。
白茶因茶樹品種、原料(鮮葉)採摘的標准不同,主要品種分為:首日芽、天山白、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貢眉)。
(2)白牡丹茶藝擴展閱讀:
白茶的科學飲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飲用白茶,不宜太濃,一般150亳升的水用5克的茶葉就足夠了。水溫要求在95℃以上,第一泡時間約5分鍾,經過濾後將茶湯倒入茶盅即可飲用。第二泡只要3分鍾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隨飲隨泡。一般情況一杯白茶可沖泡四五次。
白茶性寒涼,對於胃「熱」者可在空腹時適量飲用。胃中性者,隨時飲用都無妨,而胃「寒」者則要在飯後飲用。但白茶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刺激胃壁的。
飲用白茶的用具,並無太多的講究,可用茶杯、茶盅、茶壺等。如果採用「功夫茶」的飲用茶具和沖泡辦法,效果當然更好。
白茶用量,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夠,老年人更不宜太多。其他茶也是如此,飲多了就會「物極必反」,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這里還要給大家提個醒,腎虛體弱者、心動過快的心臟病人、嚴重高血壓患者、嚴重便秘者、嚴重神經衰弱者、缺鐵性貧血者都不宜喝濃茶,也不宜空腹喝茶。否則可能引起「茶醉」現象。
白茶宜常飲,不宜間斷。白茶的保健作用屬細水長流,不可間斷,否則,難以起到功效。古代名醫華陀在《食論》中提出了「苦茗久食,益思意」的論點。茶還要擇時而飲,不宜盲目飲用。俗話說:「飯後茶消食,午茶長精神。」飯前與臨睡前這段時間,就不宜飲茶。
3. 廣東的茶藝有多少種
三、中國名茶錄
嘮完了中國茶文化,咱再列列中國名茶。大家不妨對比對比,看看你知道多少種中國名茶,又喝過多少,喝起來各有什麼特點和特色。
按照類型分,大概可分為以下幾類:
①紅茶類
小種紅茶、寧紅工夫、宣紅工夫、川紅工夫、閩紅工夫、湖紅工夫、越紅工夫、祁門工夫、紅碎茶。
②綠茶類
洞庭春、福建雪芽、高峰雲霧、貢字龍井、狗牯腦、惠明翠片、雨花茶、江山綠牡金獎惠明、金壇雀舌、漢水銀梭、龍王茶、廬山雲霧茶、蒙頂甘露、祁山白芽、千島玉葉、雀舌、四明一二雷、天湖白絨花、五雲曲毫、午子翠柏、午子仙毫、資源茗眉、資源墨菊、西湖龍井、小布岩茶、信陽毛尖。
③白茶類
白牡丹、貢眉、新工藝白茶、銀針白毫。
④黃茶類
君山銀針、北港毛尖、廣東大葉青、海馬宮茶、霍山黃芽、鹿苑毛尖、皖西黃大茶、溈山白毛尖、溫州黃湯、掌頂黃芽。
⑤黑茶類
湖南黑茶、老青茶、六堡散茶、普洱茶、四川邊茶。
⑥花茶類
茉莉花茶、白蘭花茶、珠蘭花茶、玫瑰花茶、桂花茶、金銀花茶、玳玳花茶。
⑦烏龍茶類
安溪色種、鳳凰水仙、台灣烏龍、台灣包種、武夷四大名叢、武夷肉桂、閩北水仙、白毛猴、八角亭、龍須茶、鐵觀音、黃金桂、永春佛手、武夷岩茶。
⑧緊壓茶類
園茶、竹筒香茶、餅茶、方包茶、茯磚茶、固形茶、黑磚茶、花磚茶、米磚茶、六堡茶、湘尖茶、沱茶、青磚茶、普洱方茶、緊茶、康磚和金尖等。
4. 請茶道高手賜教茶道
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益的一種和美儀式。水鄉茶樓與提倡「清靜、恬淡」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更注重於表演性茶道,相繼創作了有民族特色的茶藝,如:具有江南特色的傣族竹筒茶、彝族烤茶茶冖、煎茶茶藝、功夫茶沏泡、龍井茶禮、太湖翠竹的沏泡以及有民族特色的四川長嘴壺功夫茶、白族三道茶等等。水鄉茶樓通過品茶、欣賞茶藝表演,於浮華之中,托起片片清涼,讓你遠離器塵,怡然自得。
判斷新茶與陳茶
首先,可以根據茶葉的色澤分辨陳茶與新茶。綠茶色澤青翠碧綠,湯色黃綠明亮;紅茶色澤烏潤,湯色紅橙泛亮,是新茶的標志。茶在貯藏過程中,由於構成茶葉色澤的一些物質,會在光、氣、熱的作用下,發生緩慢分解或氧化,如綠茶中的葉綠素分解、氧化,會使綠茶色澤變得枯灰無光,而茶褐素的增加,則會使綠茶湯色變得黃褐不清,失去了原有的新鮮色澤;紅茶貯存時間長,茶葉中的茶多酚產生氧化縮合,會使色澤變得灰暗,而茶褐素的增多,也會使湯色變得混濁不清,同樣會失去新紅茶的鮮活感。
其次,可從香氣上分辨新茶與陳茶。科學分析表明,構成茶葉香氣的成分有300多種,主要是醇類、酯類、醛類等物質。它們在茶葉貯藏過程中,既能不斷揮發,又會緩慢氧化。因此,隨著時間的延長,茶葉的香氣就會由高變低,香型就會由新茶時的清香馥郁而變得低悶混濁。
第三,還可從茶葉的滋味去分辨新茶與陳茶。因為在貯藏過程中,茶葉中的酚類化合物、氨基酸、維生素等構成滋味的物質,有的分解揮發,有的縮合成不溶於水的物質,從而使可溶於茶湯中的有效滋味物質減少。因此,不管何種茶類,大凡新茶的滋味都醇厚鮮爽,而陳茶卻顯得淡而不爽。
茶的傳說
一)龍井茶與虎跑泉的傳說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獅峰山下,看鄉女採茶,以示體察民情。這天,乾隆皇帝看見幾個鄉女正在十多棵綠蔭蔭的茶蓬前採茶,心中一樂,也學著采了起來。剛采了一把,忽然太監來報:「太後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聽說太後娘娘有病,隨手將一把茶葉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趕回京城。其實太後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裡不適,並沒有大病。此時見皇兒來到,只覺一股清香傳來,便問帶來什麼好東西。皇帝也覺得奇怪,哪來的清香呢?他隨手一摸,啊,原來是杭州獅峰山的一把茶葉,幾天過後已經幹了,濃郁的香氣就是它散出來了。太後便想嘗嘗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泡好,茶送到太後面前,果然清香撲鼻,太後喝了一口,雙眼頓時舒適多了,喝完了茶,紅腫消了,胃不脹了。太後高興地說:「杭州龍井的茶葉,真是靈丹妙葯。」乾隆皇帝見太後這么高興,立即傳令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峰山下胡公廟前那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每年採摘新茶,專門進貢太後。至今,杭州龍井村胡公廟前還保存著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遊者中有不少還專程去察訪一番,拍照留念。
龍井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虎跑泉素稱「杭州雙絕」。虎跑泉是怎樣來的呢?據說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過人,有一年二人來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現在虎跑的小寺院里。和尚告訴他倆,這里吃水困難,要翻幾道嶺去挑水,兄弟倆說,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們包了,於是和尚收留了兄弟倆。有一年夏天,天旱無雨,小溪也乾涸了,吃水更困難了。一天,兄弟倆想起流浪過南嶽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將童子泉移來杭州就好了。兄弟倆決定要去衡山移來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腳下時就昏倒了,狂風暴雨發作,風停雨住過後,他倆醒來,只見眼前站著一位手拿柳枝的小童,這就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聽了他倆的訴說後用柳枝一指,水灑在他倆身上,霎時,兄弟二人變成兩只斑斕老虎,小孩躍上虎背。老虎仰天長嘯一聲,帶著「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們夜裡作了一個夢,夢見大虎、二虎變成兩只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第二天,天空霞光萬朵,兩只老虎從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園里,前爪刨地,不一會就刨了一個深坑,突然狂風暴雨大作,雨停後,只見深坑裡湧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給他們帶來的泉水。為了紀念大虎和二虎,他們給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後來為了順口就叫「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龍井茶,色香味絕佳,現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嘗到這「雙絕」佳飲。
二)黃山毛峰的傳說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游覽勝地,而且群山之中所產名茶「黃山毛峰」,品質優異。講起這種珍貴的茶葉,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呢!
明朝天啟年間,江南黟縣新任縣官熊開元帶書童來黃山春遊,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簍的老和尚,便借宿於寺院中。長老泡茶敬客時,知縣細看這茶葉色微黃,形似雀舌,身披白毫,開水沖泡下去,只見熱氣繞碗邊轉了一圈,轉到碗中心就直線升騰,約有一尺高,然後在空中轉一圓圈,化成一朵白蓮花。那白蓮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團雲霧,最後散成一縷縷熱氣飄盪開來,清香滿室。知縣問後方知此茶名叫黃山毛峰,臨別時長老贈送此茶一包和黃山泉水一葫蘆,並囑一定要用此泉水沖泡才能出現白蓮奇景。熊知縣回縣衙後正遇同窗舊友太平知縣來訪,便將沖泡黃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縣甚是驚喜,後來到京城稟奏皇上,想獻仙茶邀功請賞。皇帝傳令進宮表演,然而不見白蓮奇景出現,皇上大怒,太平知縣只得據實說道乃黟縣知縣熊開元所獻。皇帝立即傳令熊開元進宮受審,熊開元進宮後方知未用黃山泉水沖泡之故,講明緣由後請求回黃山取水。熊知縣來到黃山拜見長老,長老將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沖泡玉杯中的黃山毛峰,果然出現了白蓮奇觀,皇帝看得眉開眼笑,便對熊知縣說道:「朕念你獻茶有功,升你為江南巡撫,三日後就上任去吧。」熊知縣心中感概萬千,暗忖道「黃山名茶尚且品質清高,何況為人呢?」於是脫下官服玉帶,來到黃山雲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蒼松入雲、修竹夾道的雲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師墓塔遺址,相傳就是正志和尚的墳墓。
三)鐵觀音的傳說
安溪是福建省東南部靠近廈門的一個縣,是閩南烏龍茶的主產區,種茶歷史悠久,唐代已有茶葉出產。安溪境內雨量充沛,氣候溫和,適宜於茶樹的生長,而且經歷代茶人的辛勤勞動,選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樹良種,目前境內保存的良種有60多個,鐵觀音、黃旦、本山、毛蟹、大葉烏龍、梅占等都屬於全國知名良種。因此安溪有「茶樹良種寶庫」之稱。在眾多的茶樹良種中,品質最優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數「鐵觀音」了。
鐵觀音原產安溪縣西坪鎮,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關於鐵觀音品種的由來,在安溪還留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相傳,清乾隆年間。安溪西坪上堯茶農魏飲製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觀音菩薩,十年從不間斷,可見禮佛之誠。一夜,魏飲夢見在山崖上有一株透發蘭花香味的茶樹,正想採摘時,一陣狗吠把好夢驚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發現了一株與夢中一模一樣的茶樹。於是採下一些芽葉,帶回家中,精心製作。製成之後茶味甘醇鮮爽,精神為之一振。魏認為這是茶之王,就把這株茶挖回家進行繁殖。幾年之後,茶樹長得枝葉茂盛。因為此茶美如觀音重如鐵,又是觀音托夢所獲,就叫它「鐵觀音」。從此鐵觀音就名揚天下。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極品,其品質特徵是:茶條鄭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晴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後湯色多黃濃艷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茶音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餘香」。
四)大紅袍的傳說
大紅袍(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烏龍茶)中的名叢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質最優異者,產於福建崇安東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種的茶樹,品種繁多,有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四大名樅」。此外還有以茶生長環境命名的不見天、金鎖匙;以茶樹形狀命名的醉海棠、醉洞賓、diao金龜、鳳尾草等;以茶樹葉形命名的瓜子金、金錢、竹絲、金柳條、倒葉柳等。
大紅袍的來歷傳說很好,傳說古時,有一窮秀才上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廟老方丈看見,泡了一碗茶給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後來秀才金榜題名,中了狀元,還被招為東床駙馬。一個春日,狀元來到武夷山謝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後擁,到了九龍窠,但見峭壁上長著三株高大的茶樹,枝葉繁茂,吐著一簇簇嫩芽,在陽光下閃著紫紅色的光澤,煞是可愛。老方丈說,去年你犯鼓脹病,就是用這種茶葉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樹發芽時,就鳴鼓召集群猴,穿上紅衣褲,爬上絕壁採下茶葉,炒制後收藏,可以治百病。狀元聽了要求採制一盒進貢皇上。第二天,廟內燒香點燭、擊鼓鳴鍾,召來大小和尚,向九龍窠進發。眾人來到茶樹下焚香禮拜,齊聲高喊「茶發芽!」然後採下芽葉,精工製作,裝入錫盒。狀元帶了茶進京後,正遇皇後肚疼鼓脹,卧床不起。狀元立即獻茶讓皇後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將一件大紅袍交給狀元,讓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賞。一路上禮炮轟響,火燭通明,到了九龍窠,狀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將皇上賜的大紅袍披在茶樹上,以示皇恩。說也奇怪,等掀開大紅袍時,三株茶樹的芽葉在陽光下閃出紅光,眾人說這是大紅袍染紅的。後來,人們就把這三株茶樹叫做「大紅袍」了。有人還在石壁上刻了「大紅袍」三個大字。從此大紅袍就成了年年歲歲的貢茶。
五)君山銀針的傳說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產銀針名茶,據說君山茶的第一顆種子還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後唐的第二個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時候,侍臣為他捧杯沏茶,開水向杯里一倒,馬上看到一團白霧騰空而起,慢慢地出現了一隻白鶴。這只白鶴對明宗點了三下頭,便朝藍天翩翩飛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葉都齊嶄嶄地懸空豎了起來,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筍。過了一會,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墜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問侍臣是什麼原因。侍臣回答說「這是君山的白鶴泉(即柳毅井)水,泡黃翎毛(即銀針茶)緣故。」明宗心裡十分高興,立即下旨把君山銀針定為「貢茶」。君山銀針沖泡時,棵棵茶芽立懸於杯中,極為美觀的。
六)白毫銀針的傳說
福建省東北部的政和縣盛產一種名茶,色白如銀形如針,據說此茶有明目降火的奇效,可治「大火症」,這種茶就叫「白毫銀針」(十大名茶之一)。
傳說很早以前有一年,政和一帶久旱不雨,瘟疫四起,在洞宮山上的一口龍井旁有幾株仙草,草汁能治百病。很多勇敢的小夥子紛紛去尋找仙草,但都有去無回。有一戶人家,家中兄妹三人志剛、志誠和志玉。三人商定輪流去找仙草。這一天,大哥來到洞宮山下,這時路旁走出一位老爺爺告訴他說仙草就在山上龍井旁,上山時只能向前不能回頭,否則采不到仙草。志剛一口氣爬到半山腰,只見滿山亂石,陰森恐怖,但忽聽一聲大喊「你敢往上闖!」,志剛大驚,一回頭,立刻變成了這亂石崗上的一塊新石頭。志誠接著去找仙草。在爬到半山腰時由於回頭也變成了一塊巨石。找仙草的重任終於落到了志玉的頭上。她出發後,途中也遇見白發爺爺,同樣告訴她千萬不能回頭等話,且送她一塊烤糍粑,志玉謝後繼續往前走,來到亂石崗,奇怪聲音四起,她用糍粑塞住耳朵,堅決不回頭,終於爬上山頂來到龍井旁,採下仙草上的芽葉,並用井水澆灌仙草,仙草開花結子,志玉採下種子,立即下山。回鄉後將種子種滿山坡。這種仙草便是茶樹,,這便是白毫銀針名茶的來歷。
七)白牡丹的傳說
福建省福鼎縣盛產白牡丹茶(十大名茶之一),傳說在西漢時期,有位名叫毛義的太守,因看不慣貪官當道,於是棄官隨母去深山老林歸隱。母子倆來到一座青山前,只覺得異香撲鼻,經探問一位老者得知香味來自蓮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母子倆見此處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來。一天,母親因年老加之勞累,病倒了。毛義四處尋葯。一天毛義夢見了白發銀須的仙翁,仙翁告訴他「治你母親的病須用鯉魚配新茶,缺一不可。」毛義認為定是仙人的指點。這時正值寒冬季節,毛義到池塘里踴冰捉到了鯉魚,但冬天到哪裡去采新茶呢?正在為難之時,那十八棵牡丹竟變成了十八仙茶,樹上長滿嫩綠的新芽葉。毛義立即採下曬干,白毛茸茸的茶葉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毛義立即用新茶煮鯉魚給母親吃,母親的病果然好了。後來就把這一帶產的名茶叫做「白牡丹茶」。
(八)茉莉花的傳說
很早以前北京茶商陳古秋同一位品茶大師研究北方人喜歡喝什麼茶,陳古秋忽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給他一包茶葉未品嘗過,便尋出請大師品嘗。沖泡時,碗蓋一打開,先是異香撲鼻,接著在冉冉升起的熱氣中,看見有一位美貌姑娘,兩手捧著一束茉莉花,一會功夫又變成了一團熱氣。陳古秋不解就問大師,大師說:「這茶乃茶中絕品『報恩茶』」。陳古秋想起三年前去南方購茶住客店遇見一位孤苦伶仃少女的經歷,那少女訴說家中停放著父親屍身,無錢殯葬,陳古秋深秋深為同情,便取了一些銀子給她。三年過去,今春又去南方時,客店老闆轉交給他這一小包茶葉,說是三年前那位少女交送的。當時未沖泡,誰料是珍品。「為什麼她獨獨捧著茉莉花呢?」兩人又重復沖泡了一遍,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再次出現。陳古來一邊品茶一邊悟道:「依我之見,這是茶仙提示,茉莉花可以入茶。」次年便茉莉花加到茶中,從此便有了一種新茶類茉莉花茶(十大名茶之一)。
(九)碧螺春(十大名茶之一)的傳說
相傳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著一位名叫碧螺的姑娘,東洞庭山上住著的一個名叫阿祥小夥子。兩人心裡深深相愛著。有一年,太湖中出現一條凶惡殘暴的惡龍,揚言要碧螺姑娘,阿祥決心與惡龍決一死戰, 一天晚上,阿祥操起漁叉,潛到西洞庭山同惡龍博斗,直到鬥了七天七夜,雙方都筋疲力盡了,阿祥昏倒在血泊中。碧螺姑娘為了報答阿祥救命恩,她親自照料阿祥。可是阿祥的傷勢一天天惡化。一天,姑娘找草葯來到了阿祥與惡龍博斗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樹長得特別好,心想:這可是阿祥與惡龍博斗的見證,應該把它培育好,至清明前後,小茶樹長出了嫩綠的芽葉,碧螺採摘了一把嫩梢,回家泡給阿祥喝。說也奇怪,阿祥喝了這茶,病居然一天天好起來了。阿祥得救了,姑娘心上沉重的石頭也落了地。就在兩人陶醉在愛情的幸福之中時,碧螺的身體再也支撐不住,她倒在阿祥懷里,再也睜不開雙眼了。阿祥悲痛欲絕,就把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樹旁。從此,他努力培育茶樹,採制名茶。「從來佳茗似佳人」,為了紀念碧螺姑娘。人們就把這種名貴茶葉取名為「碧螺春」。
十)凍頂烏龍茶的傳說
據說台灣凍頂烏龍茶是一位叫林鳳池的台灣人從福建武夷山把茶苗帶到台灣種植而發展起來的。林鳳池祖籍福建。一年,他聽說福建要舉行科舉考試,心想去參加,可是家窮沒路費。鄉親們紛紛捐款。臨行時,鄉親們對他說:「你到了福建,可要向咱祖家的鄉親們問好呀,說咱們台灣鄉親十分懷念他們。」林鳳池考中了舉人,幾年後,決定要回台灣探親,順便帶了36棵烏龍茶苗回台灣,種在了南投鹿谷鄉的凍頂山上。經過精心培育繁殖,建成了一片茶園,所採制之茶清香可口。後來林鳳池奉旨晉京,他把這種茶獻給了道光皇帝,皇帝飲後稱贊好茶。因這茶是台灣凍頂山採制的,就叫作凍頂茶。從此台灣烏龍茶也叫「凍頂烏龍茶」。
5. 中級茶藝考試白牡丹的泡法
中級茶藝考試
白牡丹
的泡法
和平常的茶沒有太大的區別,
但水的溫度必須低一些,浸泡時間也要長一些。
6. 中國茶道十大名茶專業介紹
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婺綠、平水珠茶、祁門紅茶、滇紅工夫、鐵觀音、凍頂烏龍、大紅袍
(一)、茶的種類
(A)綠茶:
1. 西湖龍井:
產於杭州西湖的群山之中。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茶農說:「早采是個寶,遲摘三天變成草。」龍井茶分為三個品類:獅峰龍井、梅塢龍井、西湖龍井。「獅峰龍井」香氣高銳而持久,滋味香淳,色澤略黃,素稱「糙米色」。「梅塢龍井」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澤翠綠。「西湖龍井」葉質肥嫩,但香味不佳。高級龍井的色澤翠綠,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釘」湯色碧綠明亮,香馥如蘭,向有「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佳名之美譽。
2. 黃山毛峰
黃山雲霧及黃山毛峰的前身,產於安徽黃山,中清代光緒處間謝裕泰茶莊所創制。其採摘標準是一芽一葉初展,其製造分為殺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其特點是:形似雀舌,色如象牙,魚金黃,其中「金黃片」和「象牙色」是黃山毛峰的兩大特徵。
3. 洞庭碧螺春:
「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醉。」產於江蘇吳縣太湖洞庭山,是我國名茶中的精品,以形美、色艷、香濃、味醇「四絕」聞名中外。其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的早,二是採得嫩,三是揀得凈。其品質特點是: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批白毫,有「一嫩(芽葉)三鮮(色、香、味)」之稱。當地茶農對碧螺春描述為「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一嫩三鮮自古少!」
4. 蒙頂甘露:
「蒙茸香葉如輕羅,自唐進宮入天府」遠在東漢時代就稱它為「聖揚花」、「吉祥蕊」。產於四川名山縣蒙山,其特點是;緊卷多毛,嫩綠色潤;湯色碧清微黃;滋味香爽,濃郁回甜。
5. 婺綠:
產於江西源縣,其採摘特點是:一芽二葉、三葉一芽,花色有:珍眉、貢熙、秀眉等。其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結壯實,色澤灰綠光潤,沖泡後湯色黃綠明亮,熟栗香高鮮爽,滋味濃醇回甘,主要出口摩洛哥、阿爾及利比亞等。
6. 南京雨花:
因其產於雨花台而得名。其特點:緊、直、綠、勻,條索緊直,色呈墨綠,形如松針,沸水沖泡,芽芽直立,上下沉浮,猶如悲翠。它是先水後茶的泡法,因其茶芽很嫩,而且是屬於觀賞茶。
7. 太平猴魁:
尖茶是安徽的特產,此茶產於安徽的黃山市太平湖畔的猴坑一帶,為猴坑茶農王老二(王魁成)創制的。其特點是;外形兩葉抱芽,平扁挺直,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之稱。其葉色蒼綠勻潤,葉脈綠中隱紅,俗稱」紅絲線「。
8. 廬山雲霧
產於江西廬山,其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結重實,色澤碧嫩光潤,湯色綠而透明。
9. 六安爪片
產於安徽六安縣,齊頭山所產的「齊山名片」為其極品,採摘標准一對夾二三葉和一芽二、三葉為主。其特點是:色澤瑩綠,葉緣微翹形似瓜子。
10. 信陽毛尖:
產於河南省南部大別山的信陽縣。其特點是:外行細、圓、緊、直、多白毫;內質清香,湯綠味濃。
11. 娥眉竹葉青:
名為陳毅所取,產於四川省娥眉山市,其特點是: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竹葉。
12. 都勻毛尖:
又名「白毛尖」,產於貴州都勻縣。「三綠透三黃」是毛尖的特色,即干茶色澤綠中帶黃,湯色綠中透黃,葉底綠中顯黃。
13. 開化龍頂:
產於浙江開化縣齊溪鄉的白雲山。其特點是:外形緊直苗綉,身披銀毫,色澤綠翠,伴有幽蘭香。
14. 娥眉毛峰:
產於四川雅安鳳鳴鄉,原名鳳鳴毛峰。其特點是:外形條索緊勻卷,色澤嫩綠,湯色微黃而碧綠。
15. 清城雪芽:
產於四川灌縣青城山,其特點是:外形芽葉壯麗,形直微曲,白毫顯露。
16. 平水珠茶:
產於浙江紹興的平水,平水珠茶也稱圓茶。外形渾圓緊結,色澤綠潤、身骨重實,活象粒粒墨綠色的珍珠。用沸水沖泡時,粒粒珠茶釋放展開,別有趣味。主要出口歐洲和非洲國家。
(B)、黃茶種類,黃茶屬發酵茶類
1. 君山銀針:
產於湖南嶽陽老君山,老君山又名洞庭山,君山銀針始於清代。其特點是芽頭肥壯,緊實挺直,芽身金黃,滿披銀毫,此茶為先水後茶,屬觀賞茶,用潔凈的玻璃杯沖泡君山銀針時,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頭下垂而懸浮於水面,隨後緩緩降落,豎立於杯底,忽升忽降,蔚成奇觀,最多可達三次,故有「三起三落」之稱。最後豎立於杯底,如刀槍林立,似群筍破土,芽光水色,渾然一體。
2. 蒙頂黃芽:
產於四川省名山縣蒙山,其特點是:外形扁直,色澤微黃,芽毫畢露,甜香濃郁,為名山茶中極品。
3. 雲山黃芽;
此茶產於大別山,其特點是:外形似雀舌,芽葉細嫩多毫,香氣鮮爽,有熟栗子香。
(C)、黑茶
1. 湖南黑茶:
黑茶生產始於明朝嘉靖三年,產於湖南臨湘,其特點是:色澤黝黑,香味醇厚,帶松煙味。
2. 老青茶:
產於湖北咸寧地區,其特點是:條索較緊,稍帶白梗,色澤烏綠。
3. 普洱茶:
原產於雲南,其特點是;外形條索粗壯肥大,色澤烏潤或褐紅(俗稱豬肝色)。滋味醇回甘,有獨特的陳香。
(D)、白茶(屬輕微發酵茶)
1. 白毫銀針:
產於福建政和縣,其特點是:芽頭肥壯,遍批白毫,挺直如針,色白似銀。泡此茶先把茶杯用沸水燙過再泡。
2. 白牡丹:
以綠葉夾銀色白毫芽形似花朵,沖泡之後綠葉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開,故名白牡丹。產於福建。
(E)、紅茶(類屬發酵茶)
1. 祁門紅茶:
產於安徽祁門,其以外形苗綉,色有「寶光」和「香氣濃郁」而著稱。其特點是:條索緊秀,鋒苗好,色澤烏黑泛灰,俗稱「寶光」。
2. 滇紅工夫:
產於雲南。特點是:茸毫顯露,毫色可分為淡黃、橘黃、金黃等。
3. 寧紅工夫:
是我國最早的工夫茶之一,產於江西修水縣。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結圓直,滋味醇厚,葉底紅勻。
(F)、青茶(烏龍茶)
烏龍茶又名青茶,屬於半發醇茶類,其品質特點是:它既有綠茶的清香和花茶的花香,又有紅茶醇厚的滋味。若用畫來比喻此茶則:烏龍是油畫,紅茶是水粉畫,綠茶是寫意水墨華。因為烏龍茶最凝重,紅茶最艷麗,而綠茶最淡雅。若用我國民族樂器來比喻茶則:烏龍若敲擊器中的古編鍾,聲韻古雅清越,穿透力強,自有悠閑雍容華貴的王公之氣;綠茶如彈拔樂器中的古琴;紅茶像吹管樂器中的笙,其音色柔和、沉靜、豐滿、厚實而有彈性。若用礦物來比喻茶則:烏龍茶如玉石,綠茶如水晶,紅茶如瑪瑙。因為紅茶和瑪瑙艷麗醉人,綠茶如水晶清亮剔透,而烏龍茶如玉最溫潤,最有韻味,最親人。
1. 鐵觀音(十大名茶之八)
產於福建省安溪縣。鐵觀音別名紅心觀音或紅樣觀音。其品質特點是:茶條捲曲、壯結、沉重,呈青蒂綠腹晴蜓頭狀,色澤鮮潤,砂顯綠,紅點明,葉表帶白霜。泡飲茶湯醇厚甘鮮,入口回甘蜜味,有「七泡有餘鄉」之譽。
2. 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產於福建省永春縣。其品中來源,傳說是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5年)創制。其特點是:茶條緊結、肥壯、捲曲呈毫干狀,色澤砂綠烏潤,湯色橙黃清澈,葉底黃綠明亮。
3. 凍頂烏龍(十大名差之九)
凍頂烏龍是台灣省出產的烏龍茶精品,與包種茶合自然數姐妹次。其製法近似青心烏龍。但味更醇厚,喉韻強勁,高香尤濃。因產於台灣南投縣鹿谷鄉彰雅村凍頂山上而得名。
其品質特點是:外形呈半球狀,條索緊結整齊,葉尖捲曲成球,色澤墨鮮艷,並帶有青蛙皮般的灰白點,葉底稍透明亮,葉緣呈鋸齒醇變紅,葉身淡綠,葉緣紅鑲邊。
4. 桂花烏茶
是鐵觀音故鄉福建省安溪茶廠生產,特點是:條索粗壯重實,色澤褐潤,香氣高雅,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橙黃明亮,葉底深褐柔軟,具有濃烈的桂花香氣。
5. 大紅袍(十大名差之十)
此茶產於福建省武夷山,「大紅袍」名樅茶樹,生長在武夷山九龍高岩上,上面至今仍保留著1927年天心寺和堂所作的「大紅袍」石刻,大紅袍樹現有6株,其品質特點是:外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典雅的葉片有綠葉紅鑲邊之美感。大紅袍品質最突出處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韻」明顯。
(G)、花茶類
1. 碧潭飄雪
產於四川新津,其特點是:湯色碧明亮,有濃郁的茉莉花香氣,泡軟時應選用蓋碗泡飲,可看到就像碧潭上飄了一層雪。
2. 珠蘭花茶
珠蘭花茶主要產於字徽歙縣,菘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細,白毫顯露,花干整枝成串,一經沖泡,茶葉徐徐沉入杯底,花如珠簾,水中懸掛,既有蘭花香氣又有綠茶鮮爽甘美的滋味。
3. 王者香
產於四川,其特點是:茶埤條索纖細,顯白毫,帶有濃郁的茉莉花香。
茶藝請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c23e4c01000ahk.html
7. 初學喝茶想了解更多的茶藝知識。
一天喝多少茶為宜?
飲茶量的多少決定於飲茶習慣、年齡、健康狀況、生活環境、風俗等因素。一般健康的成年人,平時又有飲茶習慣的,一日飲茶12克左右,分3—4次沖泡是適宜的。對於體力勞動量大、消耗多、進食量也大的人,尤其是高溫環境、接觸毒害物質較多的人,一日飲茶20克左右也是適宜的。油膩食物較多、煙酒量大的人也可適當增加茶葉用量。孕婦和兒童、神經衰弱者、心動過速者,飲茶量應適當減少。
一杯茶沖泡幾次為宜?
茶類不同耐泡程度不一,人們日常生活中,常有這樣的體會: 非常細嫩的高級茶並不耐泡,一般沖泡2次也就沒什麼茶味了。 普通紅綠茶常可沖泡3—4次。茶葉的耐泡程度與茶葉嫩度固然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決定於加工後茶葉的完整性。加工越細碎的,越容易使茶汁沖泡出來,越粗老完整的茶葉,茶汁沖泡出來的速度越慢。但無論什麼茶,第一次沖泡浸出量都能占可溶物總量的50%以上, 普通茶葉第二次沖泡一般為30%左右,第三次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從營養的角度來看,茶葉中的維生素C和氨基酸,第一次沖泡後,就有80%被浸出,第二次沖泡後,95%以上都已浸出。其他有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鹼等也都是第一次浸出量最大,經三次沖泡後,基本達到全量浸出。由此可見,一般的紅、綠、花茶,沖泡次數通常以三次為度。烏龍茶因沖泡時投茶量大,可以多沖泡幾次;以紅碎茶為原料加工包裝成的袋泡茶,由於易於浸出,通常適宜於一次性沖泡。
一年四季喝茶如何巧安排?
季節不同可以飲用不同種類的茶葉,一般認為紅茶是熱性的,綠茶是涼性的。綠茶比紅茶含有較多的茶多酚,味較苦澀。我國中葯葯性中常有味苦則性涼之說,因此綠茶屬涼性,紅茶屬熱性也是有道理的。有些老茶客一年四季飲茶常作這樣的安排:春、秋季喝花茶, 性溫而芬芳;夏季喝綠茶,或在綠茶中添加幾朵杭白菊、金銀花或幾滴檸檬汁、薄荷汁,更能增加清涼消暑的作用;冬季喝加糖紅茶或牛奶紅茶,具有和胃暖身的作用。
心臟病、高血壓病患者如何飲茶?
對於心動過速的病患者以及心、腎功能減退的病人,一般不宜喝濃茶,只能飲用些淡茶,一次飲用的茶水量也不宜過多,以免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對於心動過緩的心臟病患者和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壓初起的病人,可以經常飲用些高檔綠茶,這對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增加毛細血管彈性,增強血液抗凝性都有一定好處的。
我國茶葉眾多分為綠茶,烏龍茶,紅茶,黑茶,黃茶,白茶六大茶類。1.綠茶類西湖龍井;惠明茶;洞庭碧螺春;顧渚紫茶;午子仙毫;黃山毛峰;雲霧毛尖;曾侯銀劍;信陽毛尖;平水珠茶;寶洪茶;上饒白眉;徑山茶;峨眉竹葉青;南安石亭綠;仰天雪綠;蒙頂茶;涌溪火青;仙人掌茶;天山綠茶;永川秀芽;休寧松蘿;恩施玉露;都勻毛尖;鳩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方;泉崗輝白;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花茶;敬亭綠雪;天尊貢芽;灘茶;雙龍銀針;太平猴魁;源茗茶;峽州碧峰;秦巴霧毫;開化龍須;廬山雲霧;安化松針;日鑄雪芽;紫陽毛尖;江山綠牡丹;六安瓜片;高橋銀峰;雲峰與蟠毫;漢水銀梭;雲南白毫;遵義毛峰;九華毛峰;五蓋山米茶;井崗翠綠;韶峰;古勞茶;舒城蘭花;州碧雲;小布岩茶;華頂雲霧;南山白毛芽;天柱劍毫;黃竹白毫;麻姑茶;車雲山毛尖;桂林毛尖;建德苞茶;瑞州黃檗茶;雙橋毛尖;覃塘毛尖;東湖銀毫;江華毛尖;龍舞茶;龜山岩綠;無錫毫茶;桂東玲瓏茶;天目青頂;新江羽絨茶;金水翠峰;金壇雀舌;古丈毛尖;雙井綠;周打鐵茶;文君嫩綠;前峰雪蓮;獅口銀芽;雁盪毛峰;九龍茶;峨眉毛峰;南山壽眉;湘波綠;曬青;山岩翠綠;蒙頂甘露;瑞草魁;河西圓茶;普陀佛茶;雪峰毛尖;青城雪芽;寶頂綠茶;隆中茶;松陽銀猴;龍岩斜背茶;梅龍茶;蘭溪毛峰;官莊毛尖;雲海白毫;蓮心茶;金山翠芽;峨蕊;牛抵茶;化佛茶;貴定雲霧茶;天池茗毫;通天岩茶;凌雲白茶;蒸青煎茶;雲林茶;盤安雲峰;綠春瑪玉茶;東白春芽;太白頂芽;千島玉葉;清溪玉芽;攢林茶;仙居碧綠;七境堂綠茶;南嶽雲霧茶;大關翠華茶;湄江翠片;翠螺;窩坑茶;餘姚瀑布茶;蒼山雪綠;象棋雲霧;花果山雲霧茶;水仙茸勾茶;遂昌銀猴;墨江雲針。
2.烏龍茶類武夷岩茶;武夷肉桂;閩北水仙;鐵觀音;白毛猴;八角亭龍須茶;黃金桂;永春佛手;安溪色種;鳳凰水仙;台灣烏龍;台灣包種;大紅袍;鐵羅漢;白冠雞;水金龜。
3.紅茶類祁門工夫;湖紅工夫;滇紅工夫;閩紅工夫
工夫紅茶;寧紅工夫;宜紅工夫;越紅工夫;川紅工夫;政和工夫;閩紅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
4.白茶類銀針白毫;白牡丹;貢眉。
5.黃茶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黃芽;溈江白毛尖;溫州黃湯;皖西黃大茶;廣東大葉青;海馬宮茶。
6.黑茶類湖南黑茶;老青茶;四川邊茶;六堡散茶;普洱茶。
再加工茶(補充)
1.緊壓茶類沱茶;竹筒香茶;普洱方茶;米磚茶;黑磚茶;花磚茶;茯磚茶;湘尖茶;青磚茶;康磚;金尖;方包茶;六堡茶;圓茶;餅茶。
2.花茶類茉莉花茶;珠蘭花茶;桂花茶;金銀花茶;白蘭花茶;玫瑰花茶;玳玳花茶。
三、有茶名實際並非茶之「茶」:絞股藍茶;杜仲茶;松針米茶;羅布麻茶;人參茶;菊花茶;桑芽茶;金銀花茶;桂花茶;薄玉茶;刺五茄茶;蟲茶;柿葉茶;青豆茶;玄米茶;鍋巴茶;老鷹茶;老薑茶;紅棗茶;竹葉茶;玉米須茶;車前草茶;丹參茶;胖大海茶;番瀉葉茶;鉤藤茶。
8. 白茶經典的沖泡方法 具體有哪些步驟
白茶經典的沖泡方法
白茶沖泡前的准備
白茶沖泡要選擇一芽二葉初展,干茶翠綠鮮活略帶金黃色,香氣清高鮮爽,外形細秀、勻整的優質白茶。
白茶沖泡所用水
白茶沖泡選用上好的水是最重的,由於白茶沖泡要求原料細嫩,葉張較薄,所以沖泡時水溫不宜太高,一般掌握在80-85℃為宜。
白茶沖泡所用茶具
白茶沖泡選用透明玻璃杯或透明玻璃蓋碗。白茶沖泡通過玻璃杯可以盡情地欣賞白茶在水中千姿百態,品其味、聞其香,更能觀其葉白脈翠的獨特品格。
除沖泡杯外,白茶沖泡還需要備有:玻璃沖水壺、觀水瓶、竹製的本色茶盤、茶托、茶荷、茶匙、茶枝、茶巾和白色瓷質漂盤等器具,這些都是白茶沖泡所需的茶具。
白茶沖泡的茶藝
1.備水:將白茶沖泡所用的沸水倒在玻璃壺中備用。
2.觀水:白茶沖泡最好取黃浦江源頭水,高沖於觀水瓶中,再插入白茶鮮葉枝條,泉水清徹,枝條在水中漂浮,給人以動感。
3.賞鮮葉:白茶鮮葉形似蘭花,葉肉玉白,葉脈翠綠,鮮活欲出。
4.溫杯:倒入少許開水於茶杯中,茶藝小姐雙手捧杯,轉旋後將水倒於孟。
5.置茶:用茶匙取安吉白茶少許置放在茶荷中,然後向每個杯中投入3克左右白茶。
6.浸潤泡:提舉沖水壺將水沿杯壁沖入杯中,水量約為杯子的四分之一,目的是浸潤茶葉使其初步展開。
7.運茶遙香:左手托杯底,右手扶杯,將茶杯順時針方向輕輕轉動,使茶葉進一步吸收水分,香氣充分發揮,遙香約0.5分鍾。
8.沖泡:沖泡時採用迴旋注水法,可以欣賞到茶葉在杯中上下旋轉,加水量控制在約占杯子的三分之二為宜。沖泡後靜放2分鍾。
9.奉茶:用茶盤將剛沏好的白茶奉送到來賓面前。
10.品茶:品飲白茶先聞香,再觀湯色和杯中上下浮動玉白透明形似蘭花的芽葉,然後小口品飲,茶味鮮爽,回味甘甜,口齒留香。
11.觀葉底:這種白茶沖泡所沖泡的白茶與其他茶不同,除其滋味鮮醇、香氣清雅外,葉張的透明和莖脈的翠綠是其獨有的特徵。觀葉底可以看到沖泡後的茶葉在漂盤中的優美姿態。
12.收具:客人品茶後離去,及時收白茶沖泡的茶具,並向來賓致意送別。
白茶的功效與作用
白茶除了含有其他茶葉固有的營養成分外,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活性酶,國內外醫學研究證明長期飲用白茶可以顯著提高體內脂酶活性,促進脂肪分解代謝,有效控制胰島素分泌量,延緩葡萄粉的腸吸收,分解體內血液多餘的糖分,促進血糖平衡。白茶含豐富多種氨基酸,其性寒涼,具有退熱祛暑解毒之功,在產區夏季啜一杯白牡丹茶水,很少人會中暑。
9. 晚上應該喝什麼茶
晚餐後適合選用烏龍茶,消脂去膩。一般人晚餐後運動量較小,餐後半小時喝杯烏龍茶,既品了香茶,又能幫助消化。
茶藝中真水、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