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結重點

丁香結重點

發布時間: 2022-05-30 10:56:17

① 體會和學習第二課丁香結的寫法選擇你喜歡的一種花寫一個小片段150字左右

可以選擇荷花進行描寫,觀察荷花一天之內的變化,採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進行續寫。

在這么多的名貴花中,我更加喜愛荷花。

荷花長成後,大片大片粉紅顏色的花瓣上透出一點淡白,讓人看上去那麼美麗,那麼動人。荷花的花瓣不僅看上去美麗,而且摸上去也是一種享受。那柔滑的表面透出亮麗的光澤,花瓣條索纖纖,摸了後讓人有陶醉的感覺。

清晨,朝陽初升,荷花又迎來了新的一天。

荷花上粘滿了露珠,在陽光映照下,一顆顆的露珠像粒粒透明的珍珠嵌在花辦上,透亮欲滴。荷花代表正直、光明正大。荷花從不和別的花爭奇斗艷,也不和別的花比美,只是孤獨地立在水中,默默無聞地站著,站在水裡,站在風里,站在雨里。送走一個晚霞,又迎來一個朝霞。

(1)丁香結重點擴展閱讀:

寫作方法

1、確定中心,寫出深意。我們要著於挖掘所寫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反復思考,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於從普通的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發生,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方面,即常說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這幾方面,才能使讀者對所敘述的事,有個清楚、全面地了解。

3、言之有序,條理要清楚。根據所述時間選擇合理的順序來安排材料。一般敘事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

4、詳略得當,突出重點。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體現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這部分要詳寫,次要內容可略寫或不寫,主次分明,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② 桂花香與丁香結在寫作手法上的異同在哪裡

相同點:都描寫了形態、顏色、氣味。

不同:《桂花香》重點描寫桂花的形態、香氣等。

而《丁香結》作者以丁香結象徵生活中解不開的愁怨,具有象徵意義。

③ 雨巷的段落賞析。重點詞的作用。快一點,麻煩了。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詩的內容。《雨巷》一詩的音樂感很強,我們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緩、低沉而又優美的旋律和節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發的情感——凄清、哀怨和惆悵。詩一開篇,詩人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梅雨季節江南小巷的圖景:白牆黑瓦的建築物之間,小巷曲折而悠長;正是梅雨季節,天空陰沉沉的,小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小巷裡空盪盪的,只有詩人

撐著油紙傘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詩人一人在雨巷中獨行;而他彷徨不定的步態則分明透露著他內心的孤寂和苦悶之情。小巷、細雨、撐著油紙傘的孤獨詩人以及他的彷徨步態——這就是這首詩的開頭幾句所展示給我們的鏡頭。在上述鏡頭過後,詩中出現了一段詩人的內心獨白: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這個「丁香一樣的姑娘」並非現實世界中的真實人物,而是詩人幻想出來的(他希望碰上的)一個虛擬人物。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姑娘呢?詩中接著寫道: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丁香花開在仲春時節,花色或白或紫,給人柔弱、嬌美而又純潔、莊重的感覺。丁香花嬌美卻易凋謝,中國古代的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引愁之物。中國古代的詩歌中有不少吟詠丁香的名句,如:「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南唐李璨《浣溪紗》詞);「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墜」;「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等等。由於中國古代詩人們的反復吟詠和廣泛傳唱,在中國人(尤其是文人)心中,丁香逐漸成為美麗、高潔、柔弱、愁怨之類性質或具有這類性質的事物的象徵。《雨巷》中出現的「姑娘」就是全面具有中國古代詩人賦予丁香的上述性質的一個女性形象——她既具有丁香的美麗姿態和顏色,又具有丁香的高潔和芬芳,還具有(古代詩人賦予)丁香的憂愁與哀怨的特點。

這樣一個宛如丁香魂魄所花的「姑娘」,一經詩人的想像而創造出來之後,也就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在詩中,她也象一個現實人物一樣活動起來: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詩中所寫的雨巷裡,本來只有詩人一個人獨行;自「丁香姑娘」出現後,就有兩個人在其中行走了;而且,那個姑娘的步態、表情乃至手上的油紙傘都與詩人一樣。這樣一個人的出現,顯然使詩人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希望。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現在有兩個各自孤獨的青年男女在活動了,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這是我們想知道的,(我們可以推想,這)也正是詩人當時所想知道的。詩中接著寫道: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她終於向詩人走近了,(我們可以想見詩人這時的心跳),可是,她卻沒有向詩人打招呼,而只是向詩人投出了一道嘆息的目光,然後,像夢一般輕盈而不著痕跡地飄過去了!(我們在心底里叫:為什麼只是這樣啊?)當她從詩人身邊飄過去的時候,詩人看到她的表情是一臉的凄婉迷茫。這表情分明透露著:她心裡實際上是不願意與詩人分離的。但因為某些(說不清楚的)原因,她卻不得不與詩人失之交臂!俗話說得好:人生難得一知己!這兩位心靈相通(甚至連表情和步態都那麼一致)的青年男女在雨巷中不期而遇後,竟然又失之交臂,這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啊!眼睜睜地看著一段可能的美好姻緣就這樣失之交臂,(我們可以想見,)詩人是何等的痛心!在戀戀不舍而又深感無奈的情緒狀態中,詩人目送著"丁香姑娘"在雨巷中漸行漸遠: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等到走過一道「頹圮的籬牆」——這「頹圮的籬牆」正是詩人想與「丁香姑娘」相聚相守這一較為具體的希望破滅的象徵——,「丁香姑娘」終於消失在雨巷的盡頭。但這時的詩人還是處在魂不守舍的狀態中,即使不能再看到「丁香姑娘」,他還是在感受著「丁香姑娘」遺留在雨巷的黯淡光線和清冷空氣中的顏色和芳香,並為這種顏色和芳香的不斷消散而傷感不已: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我們可以想見:)詩人一個人呆立在雨巷中,久久地回味著剛才與「丁香姑娘」相逢時所感受到的她的色彩、芬芳,甚至她的滿含嘆息和惆悵的目光。但殘酷的現實卻容不得美好的愛情或理想。在詩的最後,我們看到: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又只剩下了詩人在獨自彷徨: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在詩的末尾,詩人似乎又將詩的開頭所出現的那個鏡頭又重放了一遍。首尾兩節的詞句幾乎全部相同,只是將其中的「(我希望)逢著」改成了「(我希望)飄過」。這一改,一方面表明詩人並沒有完全放棄希望,另一方面卻讓人感到詩人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了。因而,讀到詩的最後一節,我們不禁感到:詩中所渲染的那種理想破滅而又無法挽回的苦悶、哀怨而又無奈、惆悵的情感又加深了一層。

在講解了《雨巷》一詩的大致內容後,讓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這首詩在寫作手法上的特色。

1、法國象徵主義手法和中國傳統詩歌意象的完美結合:
我們看到:這首詩表面上所寫的是一對青年男女在雨巷中相逢而又無言地分離的事以及這件事在他們的思想感情上所引起的震動。我們可以相信:詩中所寫的事件是以詩人生活中的類似的現實事件為基礎的;但即使這樣,我們也不難看出:詩中所寫的事物是另有象徵之意的。其中的「丁香姑娘」除了可以看作詩人的理想愛人的化身外,完全可以看成是詩人所追求的其他理想的象徵。而「雨巷」除了可以看作一條現實的江南城市梅雨季節的小巷外,同樣完全可以看作是詩人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的象徵(雨巷中的「頹圮的籬牆」則又是愛情失敗或理想破滅的一個微觀層次的象徵)。至於「雨巷」中兩個青年男女不期而遇而又失之交臂的故事,除了可以看作一個真實的愛情事件的再現外,也完全可以看作是作者追求理想而不得這一精神歷程的象徵。而詩人在詩中所抒發的感情,除了可以看作詩人對於愛情失敗的詠嘆外,也完全可以看作是詩人對於理想破滅的悲悼。在理解了全詩的象徵意義之後,我們會發現:這首詩的意義其實要比字面意義豐富地多。這種字面意義之外另有一層與字面意義具有暗喻關系的意義,就是象徵意義。這首詩所具有的象徵意義是由詩人所採用的象徵手法所造成的。所謂象徵(也即暗喻),即表面上只寫喻體(被喻的本體不出現),暗中卻又通過喻體指向本體。由於在象徵中本體不出現,因而,接受者對於喻體暗中所指的本體到底是什麼是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或可以同時有多種理解的,這就造成了象徵意義的不確定性。與科學和理論活動(追求語義的精確性和單義性)不同,在詩歌創作和欣賞活動中,人們往往追求意義的豐富、多樣乃至含糊、隱秘,象徵手法的運用正是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的一種重要途徑。戴望舒深受法國象徵詩派(尤其是魏爾倫)的影響(戴曾翻譯過魏爾倫的詩),對象徵主義的創作手法贊賞不已,這首詩就是他運用象徵主義手法來創作漢語白話新詩的一個成功範例。值得注意的是,戴望舒所採用的全面的象徵主義詩歌創作方法(說明:全面的象徵主義創作方法不僅包括狹義的象徵手法,還包括新穎奇特的象徵意象的創造、通感的運用(各種感覺之間的借代和超常組合)、色彩的描繪和布置、音樂性的創造等)雖然可以說主要是從法國引進的(狹義的象徵手法則在中國古代詩歌中也有較廣泛的運用),但他所用的象徵形象或意象(喻體)卻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式乃至中國江南式的。因為:詩中用來形容「姑娘」的「丁香」是中國古代詩歌常用的一個象徵形象;詩中的「(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則是中國江南城市所具有的典型風貌;出現在江南城市的「雨巷」中「撐著油紙傘」的「丁香一樣的姑娘」顯然是一個具有中國江南特色的女性形象。詩歌內容上的徹底的中國化和表現手法上的全面的西方化的完美結合,使得這首詩的一般中國讀者也能較為輕松地讀懂這首詩的大致內容,而不像面對某些食洋不化的現代派詩歌那樣感到不知所雲。由此,我們可以說,戴望舒的《雨巷》這首詩是法國象徵主義的詩歌創作手法與中國傳統的詩歌意象完美結合的一個成功典範。

2、音樂手段的成功運用和詩歌音樂美的成功創造:

《雨巷》在語音層面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它所具有的強烈的音樂美。這種音樂美,主要是由詞句的復沓和韻腳的有規律反復等手法的運用所造成的。詞句的復沓,如:該詩的最後一節除了將第一節中的「逢著」改為「飄過」外,其它詞句完全一樣;這種起結復見的做法不僅使全詩在內容上首尾呼應,而且使基本相同的一段語音流在詩中重復出現(重復是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段之一),從而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感。此外,該詩的每一節都有詞句的復沓;如:首尾兩節的「悠長、悠長」;第二節中的「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以及「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第三節中的「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第四節中的「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第五節中的「遠了,遠了」;第六節中的「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及「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變奏性的復沓);這種詞句的復沓在詩中的反復運用以及某些復沓形式在詩中的前後呼應,使這首詩具有相當強烈的音樂性。韻腳的有規律的反復:全詩共七節,每節六行,每行字數長短不一但總體上又是有規律地重復的。該詩採用的是一韻到底的做法(押ang韻),在每節相隔不遠的行的末尾重復一次腳韻,每節押韻兩到三次;有些同樣的字詞還在韻腳中多次出現,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悵」、「眼光」等。這種韻腳的反復使用,使韻腳這個音響(ang)在人們的聽覺中被反復感受,由此造成了一種回環往復的音樂效果。我們讀這首詩,在聽覺上的感覺就象是在聽一首輕柔舒緩的沉思型的小夜曲,那飽含著寂寞、痛苦的感情而又讓人感到甜美的旋律在我們的心頭反復回響著。

關於這首詩的音樂美,葉聖陶曾說: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這話也許有點過譽,但這首詩所具有的強烈的音樂美卻不能不說是它的一個最重要的特色之一。

滿意不??

④ 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牆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用句中所含修辭手法仿寫句子)

月亮從雲朵中露出了她的笑臉,好像一個害羞的少女。(答案不唯一)

【解析】

本題考查對比喻和擬人修辭手法的掌握情況、運用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

比喻是利用與甲事物有相似之處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的修辭手法,且能夠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以及具體。

擬人是將事物賦予人的行為、情感的一種修辭手法,且能夠使句子更加生動。原句將」小花」比作「星星」,更加生動形象體現出花多,「窺」、「惹"、「探」則是人的行為,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因此在仿寫時也要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使用比喻手法時要注意:

1、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性質不同的兩類事物;

2、本體和喻體之間必須有相似點。

另外,所使用的喻體要常見、易懂;比喻要貼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4)丁香結重點擴展閱讀:

作用:

1、用比喻來對某某事物的特徵進行描繪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以此引發讀者聯想和想像,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並使語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強的感染力。使語言生動形象,還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淺顯、具體地表達出來。

2、進行說明或講道理時,不叫「比喻」,而叫「打比方」。用淺顯易見的事物對深奧 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為具體,化繁為簡,幫助人們深入的理解。並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

⑤ 六年級丁香結讀後感從那幾個方面寫

六年級丁香結讀後感從那幾個方面寫

《丁香》讀後感:

就是讀了《丁香》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

劃重點:

內容:道理或精湛的思想+思考與聯想+決心和理想

以「感」為主,聯系實際,寫深寫透。
讀後感正確格式:

第一部分,由讀而引出感。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是什麼。

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內心,因此要自然真實,有感而發。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聯系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具體說來,就是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和文章中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較與對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樹立學習的榜樣。

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願。

⑥ 在六上《丁香花》中作者為什麼說斗室外的丁香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開得格外茂盛,城裡城外,都是一樣。城裡街旁,塵土紛囂之間,忽然呈出兩片雪白,頓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細看,才知是兩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牆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城外校園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圖書館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種有十數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1. 讀文中畫線的句子,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自己的情感賦予在這些丁香花身上的。

2. 選段分別從什麼角度描寫了丁香花?再聯系全文說說作者的意思。

答案

1. 作者將丁香擬人化,使無意識的丁香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

2. 選段分別從色彩(雪白)、香味(甜香)描寫了丁香花。作者以丁香花的雪白、甜香,映襯人們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解析

1. 本題主要考查對關鍵句子的分析、鑒賞能力。

首先需要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大致內容,思考句子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或者描寫方法, 抓住要點,再利用關鍵信息進行分析,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情感。畫線句子將丁香擬人化,使無意識的丁香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

2. 本題主要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內容,思考題目中的重點信息,抓住要點,再利用關鍵信息進行概括。選段分別從色彩(雪白)、香味(甜香)描寫了丁香花。作者以丁香花的雪白、甜香,映襯人們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今年的丁香花似(sì shì)乎開得格外茂盛,城裡城外,都是一樣。城裡街旁,塵土紛囂之間,忽然呈出兩片雪白,頓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細看,才知是兩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裝 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牆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熱點內容
國畫線描茶花 發布:2025-10-09 18:49:15 瀏覽:280
義父侵犯櫻花葉菜ed2k 發布:2025-10-09 18:49:05 瀏覽:85
插花活動抗疫 發布:2025-10-09 18:48:33 瀏覽:990
櫻花路在哪裡 發布:2025-10-09 18:35:29 瀏覽:908
水果玫瑰蛋糕 發布:2025-10-09 18:26:23 瀏覽:109
黎花海棠 發布:2025-10-09 18:23:02 瀏覽:380
梅花宋代陳亮 發布:2025-10-09 18:19:10 瀏覽:288
天津插花培訓班多少錢 發布:2025-10-09 18:05:13 瀏覽:176
手玫瑰花教程 發布:2025-10-09 17:55:37 瀏覽:62
插花兒童畫 發布:2025-10-09 17:47:19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