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葯的百科
Ⅰ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肺、腎經,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常用內於治療容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病症。
丁香樹一身都是寶,其樹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葯用價值。丁香皮散寒理氣、止痛止瀉,可用於治療胃寒、脘腹痛脹、腹瀉、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熱解毒,可用於治療風熱腫毒;丁香枝理氣散寒、溫中止瀉,可治療脘腹脹滿、惡心、腹瀉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丁香不宜與中葯鬱金同用。
(1)丁香葯的百科擴展閱讀:
丁香有兩種,園林綠化丁香以及用作香料和中葯的丁香。它們其實毫無關聯,是兩種不同的植物。前者是大家普遍熟知的觀賞植物丁香,為木犀科丁香屬植物。
中葯丁香是桃金娘科蒲桃屬植物,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的馬魯古群島及其周圍島嶼,在古代屬於進口葯。中葯丁香分為公母兩種,公丁香是未盛開的花蕾,母丁香則是成熟的種子。
在用作中葯之前,丁香的身份一直是家家戶戶廚房裡的香料。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綠轉紅時採摘,曬干備用,用時要搗碎。
Ⅱ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1、丁香辛溫、芳香,暖脾胃而行氣,尤其善於降逆,為治療胃寒嘔吐的重要葯物。治療胃虛寒嘔吐、打嗝,丁香可以跟柿子蒂、黨參、生薑同用。療胃寒嘔吐,丁香可與半夏、生薑配合使用。
2、本品還能溫中散寒、止痛,可以治療嗜食冷飲導致胃部受涼引起的疼痛,可以跟元胡、陳皮配合使用。
3、還有溫腎助陽的作用,可以治療腎陽虛導致陽痿、宮寒不孕。
4、本品外用還可以治療癬症,可用丁香酒精浸泡液塗患處。
(2)丁香葯的百科擴展閱讀:
食用丁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陰虛體熱的人群不建議服用丁香,可加重體內內熱現象。
2、不可大量食用丁香,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等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3、胃熱、胃火旺的人也不建議食用丁香,以免加重症狀。
4、嬰幼兒以及孕婦為了安全起見,也不建議食用丁香茶。
5、丁香的搭配也是有講究的,比如丁香和鬱金,不可同用。
網路-丁香
Ⅲ 白丁香、黑色丁香;公丁香、母丁香在醫學功效方面,有什麼聯系和區別呢
白丁香和黑色丁香、公丁香和母丁香在醫學功效方面的聯系和區別主要體現在概念、用途等方面。
一、白丁香與黑丁香
白丁香與黑丁香只是名稱相似,在醫學功效上並無聯系。
1、白丁香為文鳥科動物麻雀的糞便。分布於我國幾遍及全境平地。具有消積,明目之功效。常用於積聚,疝氣,外用治目翳,癰疽瘡癤,扁桃體炎。
2、黑丁香是紫丁香的園藝品種,沒有被用作葯材。
參考資料來源: 白丁香(中葯)_網路
參考資料來源:丁子香(桃金娘科香料植物)_網路
參考資料來源: 母丁香(中葯)_網路
Ⅳ 丁香是中葯嗎
丁香又名公丁香、雄丁香,既是中葯,也是名貴的調味品和香料,為桃金娘回科植物丁子香的乾燥花蕾;答其果實入葯稱母丁香、雌丁香。公丁香主要功能主治: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症。
Ⅳ 丁香有什麼葯用價值
丁香的葯用價值:
❶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丁香對葡萄球菌和結核桿菌的生長有抑製作用。香水煎劑及粉末對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其抗菌作用且不受加熱的影響。實驗證明: 丁香的醇浸出物對白喉桿菌、炭疽桿菌、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霍亂弧菌均有抑製作用。
❷對消化系統的作用:丁香為芳香健胃劑, 可緩解腹部氣脹、增強消化能力、減輕惡心嘔吐.研究表明: 丁香浸出液有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 其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與乙醯膽鹼不同, 前者刺激分泌的胃液酸度高, 消化力較強, 而後者刺激分泌的胃液酸度低。
❸驅蟲作用:在試在試管內, 丁香乙醇浸劑、水煎劑及丁香油可將豬蛔蟲麻痹或殺死。丁香油較水煎劑為優。丁香油 0.5~1.0g/kg給感染蛔蟲的狗口服, 能使其排出蛔蟲, 且無副作用;但劑量加大至5g/kg時, 則引起嘔吐, 驅蟲效力降低。
❹其他作用:丁香油酚給家兔靜脈注射能產生麻醉、血壓下降, 呼吸抑制和明顯的抗驚厥作用。丁香油酚能強烈抑制體外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少量丁香油滴入齲齒腔, 既有消毒作用,亦能破壞其神經, 從而減輕牙痛。丁香還能引起子宮收縮。
丁香:為木犀科,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為哈爾濱市市花,是著名的庭園花木。丁香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
丁香是以花蕾和其果實入葯的,其花蕾稱公丁香或雄丁香,果實稱母丁香或雌丁香。在花蕾開始呈白色,漸次變綠色,最後呈鮮紅色時可採集。將採得的花蕾除去花梗,曬干即成。由其製成的丁香油、丁香酚有良好的葯用價值。
Ⅵ 丁香的 功效是什麼針對什麼人群
它能降低血壓,而且呢還能敗火,是非常有用的一個葯物。
Ⅶ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的功能是什麼
具有溫中、降逆、暖腎的效果,於是丁香加入了中葯材的大軍中。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丁香,釋名丁子香、雞舌香,氣味辛溫。」丁香入葯有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等功效。
有香口作用。從漢代開始,百官在皇帝面前奏事或回答問題,嘴裡都會含上丁子香,以免給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
生理特性
本品略呈研棒狀,長1~2cm。花冠圓球形,直徑0.3~0.5cm,花瓣4,復瓦狀抱合,棕褐色或褐黃色,花瓣內為雄蕊和花柱,搓碎後可見眾多黃色細粒狀的花葯。
萼筒圓柱狀,略扁,有的稍彎曲,長0.7~1.4cm,直徑0.3~0.6cm,紅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狀的萼片,十字狀分開。質堅實,富油性。氣芳香濃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7)丁香葯的百科擴展閱讀:
用途
丁香用於烹調、香煙添加劑、焚香的添加劑、制茶等。也可以作為葯用,中葯也有丁香花蕾入葯,葯名「公丁香」,性溫,味辛。丁香油是一種重要的香料,也可以治療燒傷,作為牙科的止痛劑。丁香還可用來解酒醉。
具有防腐劑及殺菌劑的特性,還可協助消化作用。精油局部被應用於減輕牙痛和嘴部疼痛。
Ⅷ 丁香有什麼功效和作用
丁香茶的功效和作用:養胃去寒。
丁香茶是溫性茶,有著暖胃的好功效非常適合老人養內胃,還有著容去胃寒的好功效。因為丁香茶有著一種促進腸胃消化以及排毒的作用,長期堅持喝就能達到養胃的作用。
適合所有人飲用,尤其對於胃脹痛或者脾虛不明顯的,或者說脾胃虛弱恢復期的人,可以減少中葯的量,改服用丁香茶養胃。
(8)丁香葯的百科擴展閱讀:
丁香茶主要成分為桃金娘科植物常綠喬木丁香樹的乾燥花葉,暴馬丁香亦可作為中葯葯材,其葉可制茶。花葉含丁香油,其中主要為丁香油酚。又含鞣質、齊墩果酸等。
中葯丁香原產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及東非沿海國家,我國主要產地為長白山。以花大油足,花葉以嫩綠者為佳。主要用於泡茶或者入葯,其葯理作用為養胃抗菌,健胃驅風,溫中壯陽,下氣降逆。
Ⅸ 葯材丁香有什麼葯用價值
很多人都知道丁香花,但是卻不了解葯材丁香,除了丁香花,中葯材中也有叫丁香的葯材,而且葯用價值非常高,一般來說中葯丁香的臨床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對人體健康也有很多好處,胃病患者也可以食用丁香,有一定的養生效果,除此之外,中葯丁香的功效和作用還有哪些呢?
space
中葯丁香功效作用有哪些
1.抗胃潰瘍
丁香可抑制大鼠實驗性胃潰瘍形成。丁香揮發油和丁香酚可使胃黏液分泌顯著增加,而酸度不增加。而且這樣的營養素對於抗潰瘍有一定的好處,所以說對腸胃保護有很好的效果。
2.抗腹瀉
丁香水提物和丁香酚能拮抗番瀉葉或蓖麻油引起的大腸性腹瀉與腸腔積液。所以說中葯材丁香具有預防腹瀉的作用,對於緩解腸胃不適的情況有一定的好處。
space
中葯丁香功效作用有哪些
3.抑菌試驗
本品對於葡萄球菌及結核桿菌均有抑製作用。丁香油及丁香酚在試管內對布氏桿菌、鳥型結核桿菌的抑製作用較強,對常見治病性皮膚真菌有顯著的抑製作用。又因為丁香油及丁香酚對於皮膚無刺激作用,且吸收良好。
space
中葯丁香功效作用有哪些
4.臨床應用
丁香16克,加入70%酒精至100毫升,浸48小時後去渣。每日外搽患處3次,觀察31例病史在2年以上的體癬及足癬患者,一般在治療1天後症狀即見消退,2天後患處開始有皮屑脫落。病史較長或曾經其它癬葯治療而不能控制者,則於治療後2~3天症狀才開始消退,一般經3~5天亦能治癒。但有20%左右治癒後仍反復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