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告辭

荷花告辭

發布時間: 2025-10-07 23:32:14

『壹』 古代荷花的文章有哪些啊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專東,
魚戲蓮葉西屬,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愛蓮說》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貳』 荷花澱原文

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潮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要問白洋淀有多少葦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葦子?不知道。只曉得,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女人們,在場里院里編著席。

編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漲滿,有無數的船隻,運輸銀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莊,就全有了花紋又密、又精緻的席子用了。大家爭著買:「好席子,白洋淀席!」

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但是大門還沒關,丈夫還沒回來。

很晚丈夫才回來了。這年輕人不過二十五六歲,頭戴一頂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潔白的小褂,黑單褲卷過了膝蓋,光著腳。他叫水生,小葦庄的游擊組長,黨的負責人。今天領著游擊組到區上開會去來。女人抬頭笑著問:

「今天怎麼回來的這么晚?」站起來要去端飯。水生坐在台階上說:

「吃過飯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著丈夫的臉,她看出他的臉有些紅脹,說話也有些氣喘。她問:

「他們幾個哩?」

水生說:「還在區上。爹哩?」

女人說:「睡了。」「小華哩?」「和他爺爺去收了半天蝦簍,早就睡了。他們幾個為什麼還不回來?」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麼了,你?」水生小聲說:「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像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裡吮了一下。水生說:「今天縣委召集我們開會。假若敵人再在同口安上據點,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條線,淀里的斗爭形勢就變了。會上決定成立一個地區隊。我第一個舉手報了名的。」

女人低著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水生說:「我是村裡的游擊組長,是幹部,自然要站在頭里,他們幾個也報了名。他們不敢回來,怕家裡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來和家裡人們說一說。他們全覺得你還開明一些。」

女人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她才說:「你走,我不攔你,家裡怎麼辦?」水生指著父親的小房叫她小聲一些。說:「家裡,自然有別人照顧。可是咱的莊子小,這一次參軍的就有七個。莊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別人,家裡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華還不懂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並沒有哭。只說:「你明白家裡的難處就好了。」水生想安慰她。因為要考慮准備的事情還太多,他只說了兩句:「千斤的擔子你先擔吧,打走了鬼子,我回來謝你。」說罷,他就到別人家裡去了,他說回來再和父親談。

雞叫的時候,水生才回來。女人還是獃獃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說:「你有什麼話囑咐我吧!」「沒有什麼話了,我走了,你要不斷進步,識字,生產。」「嗯。」「什麼事也不要落在別人後面!」「嗯,還有什麼?」「不要叫敵人漢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拚命。」

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著眼淚答應了他。

第二天,女人給他打點好一個小小的包裹,裡麵包了一身新單衣,一條新毛巾,一雙新鞋子。那幾家也是這些東西,交水生帶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門。父親一手拉著水生,對他說:「水生,你乾的是光榮事情,我不攔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給你照顧,什麼也不要惦記。」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來,水生對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女人們到底有些藕斷絲連。過了兩天,四個青年婦女集在水生家裡來,大家商量:「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水生的女人說:「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哪裡就碰得那麼巧,我們快去快回來。」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

於是這幾個女人偷偷坐在一隻小船上,劃到對面馬庄去了。

到了馬庄,她們不敢到街上去找,來到村頭一個親戚家裡。親戚說:你們來的不巧,昨天晚上他們還在這里,半夜裡走了,誰也不知開到哪裡去。你們不用惦記他們,聽說水生一來就當了副排長,大家都是歡天喜地的……

幾個女人羞紅著臉告辭出來,搖開靠在岸邊上的小船。現在已經快到晌午了,萬里無雲,可是因為在水上,還有些涼風。這風從南面吹過來,從稻秧上葦尖吹過來。水面沒有一隻船,水像無邊的跳盪的水銀。

幾個女人有點失望,也有些傷心,各人在心裡罵著自己的狠心賊。可是青年人,永遠朝著愉快的事情想,女人們尤其容易忘記那些不痛快。不久,她們就又說笑起來了。「你看說走就走了。」「可慌(高興的意思)哩,比什麼也慌,比過新年,娶新娘也沒見他這么慌過!」

「拴馬樁也不頂事了。」「不行了,脫了韁了!」「一到軍隊里,他一準得忘了家裡的人。」「那是真的,我們家裡住過一些年輕的隊伍,一天到晚仰著脖子出來唱,進去唱,我們一輩子也沒那麼樂過。

等他們閑下來沒有事了,我就傻想:該低下頭了吧。你猜人家干什麼?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畫上許多圓圈圈,一個一個蹲在院子里,托著槍瞄那個,又唱起來了!」

她們輕輕劃著船,船兩邊的水嘩,嘩,嘩。順手從水裡撈上一棵菱角來,菱角還很嫩很小,乳白色。順手又丟到水裡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穩穩浮在水面上生長去了。

「現在你知道他們到了哪裡?」「管他哩,也許跑到天邊上去了!」她們都抬起頭往遠處看了看。「唉呀!那邊過來一隻船。」「唉呀!日本鬼子,你看那衣裳!」「快搖!」

小船拚命往前搖。她們心裡也許有些後悔,不該這么冒冒失失走來;也許有些怨恨那些走遠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麼也別想了,快搖,大船緊緊追過來了。大船追的很緊。

幸虧是這些青年婦女,白洋淀長大的,她們搖的小船飛快。小船活像離開了水皮的一條打跳的梭魚。她們從小跟這小船打交道,駛起來,就像織布穿梭,縫衣透針一般快。假如敵人追上了,就跳到水裡去死吧!

後面大船來的飛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這幾個青年婦女咬緊牙制止住心跳,搖櫓的手並沒有慌,水在兩旁大聲嘩嘩,嘩嘩,嘩嘩嘩!往荷花澱里搖!那裡水淺,大船過不去。

她們奔著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澱去,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們向荷花澱里搖,最後,努力的一搖,小船竄進了荷花澱。幾只野鴨撲楞楞飛起,尖聲驚叫,掠著水面飛走了。就在她們的耳邊響起一排槍聲!

整個荷花澱全震盪起來。她們想,陷在敵人的埋伏里了,一準要死了,一齊翻身跳到水裡去。漸漸聽清楚槍聲只是向著外面,她們才又扒著船幫露出頭來。她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裡。

荷花變成人了?那不是我們的水生嗎?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臉,啊!原來是他們!

但是那些隱蔽在大荷葉下面的戰士們,正在聚精會神瞄著敵人射擊,半眼也沒有看她們。槍聲清脆,三五排槍過後,他們投出了手榴彈,沖出了荷花澱。

手榴彈把敵人那隻大船擊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團煙硝火葯氣味。戰士們就在那裡大聲歡笑著,打撈戰利品。他們又開始了沉到水底撈出大魚來的拿手戲。他們爭著撈出敵人的槍支、子彈帶,然後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麵粉和大米。

水生拍打著水去追趕一個在水波上滾動的東西,是一包用精緻紙盒裝著的餅干。

婦女們帶著渾身水,又坐到她們的小船上去了。

水生追回那個紙盒,一隻手高高舉起,一隻手用力拍打著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對著荷花澱吆喝:「出來吧,你們!」好像帶著很大的氣。她們只好搖著船出來。忽然從她們的船底下冒出一個人來,只有水生的女人認的那是區小隊的隊長。

這個人抹一把臉上的水問她們:「你們干什麼來呀?」水生的女人說:「又給他們送了一些衣裳來!」小隊長回頭對水生說:「都是你村的?」「不是她們是誰,一群落後分子!」說完把紙盒順手丟在女人們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遠的地方才鑽出來。

小隊長開了個玩笑,他說:「你們也沒有白來,不是你們,我們的伏擊不會這么徹底。可是,任務已經完成,該回去曬曬衣裳了。情況還緊的很!」戰士們已經把打撈出來的戰利品,全裝在他們的小船上,

准備轉移。一人摘了一片大荷葉頂在頭上,抵擋正午的太陽。幾個青年婦女把掉在水裡又撈出來的小包裹,丟給了他們,戰士們的三隻小船就奔著東南方向,箭一樣飛去了。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煙波里。

幾個青年婦女劃著她們的小船趕緊回家,一個個像落水雞似的。一路走著,因過於刺激和興奮,她們又說笑起來,坐在船頭臉朝後的一個噘著嘴說:「你看他們那個橫樣子,見了我們愛搭理不搭理的!」「啊,好像我們給他們丟了什麼人似的。」

她們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我們沒槍,有槍就不往荷花澱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來!」「我今天也算看見打仗了。打仗有什麼出奇,只要你不著慌,誰還不會趴在那裡放槍呀!」「打沉了,我也會鳧水撈東西,我管保比他們水式好,再深點我也不怕!」

「水生嫂,回去我們也成立隊伍,不然以後還能出門嗎!」「剛當上兵就小看我們,過二年,更把我們看得一錢不值了,誰比誰落後多少呢!」

這一年秋季,她們學會了射擊。冬天,打冰夾魚的時候,她們一個個登在流星一樣的冰船上,來回警戒。敵人圍剿那百畝大葦塘的時候,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出入在那蘆葦似的海里。

(2)荷花告辭擴展閱讀:

《荷花澱》是孫犁的代表作。選自《白洋淀紀事》,與《蘆花盪》是姊妹篇,是「白洋淀紀事之一」,是「荷花澱派」的代表作品。

全文充滿詩意,被稱為「詩體小說」。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這樣一個關系著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說選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現農村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戰火硝煙中,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開的荷花一樣,美麗燦爛。

水生嫂--女主人公,她是一個傳統、善良的農村家庭婦女,盡心盡力地支撐家庭,不讓丈夫有後顧之憂。得知丈夫要離家參軍,她雖然心裡為難,但還是支持丈夫的選擇。對戰爭的親身感受,使她對丈夫的抗戰事業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於是她也投身到抗戰的行列中,直接參加保家衛國的神聖事業。

水生--男主人公,是眾多抗日人民的一個縮影。為抗日奉獻一切,不顧個人生死,有著一種樂觀向上的革命精神。

原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姚雪垠:白洋淀明麗的天然景色,伴隨著殘酷戰爭年代裡根據地人民內心迸發出來的對祖國,對革命,對同志和親人熾熱無私的愛,像一股暖流,直沖你的心扉,使人經久難忘。一個作家的作品,有如此強大的藝術魅力,是不多見的。

孫犁(1913~2002年7月11日),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被譽為「荷花澱派」創始人。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學畢業後流浪到北平,在圖書館讀書或去大學旁聽,當過職員。

『叄』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什麼意思

大明湖的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倒映在湖水中。

出處:山東濟南大明湖

大明湖風景區位於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是集水域風光、園林景觀、古建築為一體的公園。而被譽為「中國第一泉水湖」的大明湖就在公園中心,更可以說公園是依湖而建的。

大明湖是一處天然湖泊,水源來源於城內諸多泉水,有「眾泉匯流」之說,且它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魏時期。

大明湖景區分為老景區和新景區,整個景區共有16景,漫步其中,就像是在水墨畫中游賞一般。此外,整個景區還與環城河相連,形成了環湖休閑游覽景觀線。

(3)荷花告辭擴展閱讀

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 湖上鳶飛魚躍,荷花滿塘,畫舫穿行,岸邊楊柳蔭濃,繁花似錦,遊人如織,其間又點綴著各色亭、台、樓、閣,遠山近水與晴空融為一色,猶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畫卷。

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紛呈,尤以天高氣爽的秋天最為宜人。春日,湖上暖風吹拂,柳絲輕搖,微波盪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蔥綠片片,嫣紅點點;秋日,湖中蘆花飛舞,水鳥翱翔;冬日,湖面雖暫失碧波,但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夾岸,蓮荷疊翠,寧榭點綴其間,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畫卷,沿湖的亭台樓閣,水榭長廊參差有致,湖的南面有清宣統年間仿江南園林建造的遐園。

遐園內曲橋流水,幽徑迴廊,假山亭台,十分雅緻,被稱為「濟南第一庭園」湖邊假山上建有浩然亭,登臨其上,大明湖的景色一覽無余。

湖對面北岸高台上有元代建的北格閣,依閣南望,遠山近水,樓台煙樹,皆成圖畫。清代書法家鐵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繪聲繪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絕之處。

『肆』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全詩是什麼

這不是一首詩,是一副對聯,為清代劉鳳誥描繪濟南風光的著名對聯。

清嘉慶九年(1804年)夏,山東提督學政、歷史學家劉鳳誥與山東巡撫、書法大家鐵保,曾在鐵小滄浪宴飲,興致勃然,劉氏即席賦得聯語:「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鐵保即席書丹。此聯石刻至今嵌在庭園西廊壁洞門兩側,已成為形容濟南古城風貌的名聯佳句。

這兩句是寫大明湖風光的美麗: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4)荷花告辭擴展閱讀

大明湖歷史悠久,湖名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水經注·濟水注》中便有記載:「濼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文中所指大明湖位置在今五龍潭一帶,而現今大明湖一帶水域則名「歷水陂」。

大明湖勝景自唐代起就名揚四海。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曾鞏任齊州(即今濟南)知州時,為防禦水患,修建了北水門,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經年水位恆定,並在沿湖修建亭、台、堤、橋,使之漸成游覽景觀。

明代重修城牆,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經過歷代清淤整治,植荷栽柳,至清代已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麗景色。

1958年濟南市政府將大明湖一帶正式闢建為大明湖公園,經過疏浚清淤、修繕擴建,砌築了湖岸,美化了園容,恢復重建了名勝古跡,增添了茶社飯店、遊船和游樂設施,使之舊貌變新顏,姿容勝往昔,成為濟南乃至全國著名風景游覽區。

『伍』 《聊齋志異之荷花三娘子》原文及譯文

《聊齋志異之荷花三娘子》原文及譯文

引導語:《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聊齋志異之荷花三娘子》原文及譯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原文:

湖州宗相若,士人也。秋日巡視田壟,見禾稼茂密處,振搖甚動。疑之,越陌往覘,則有男女野合,一笑將返。即見男子靦然結帶,草草徑去。女子亦起。細審之。雅甚娟好。心悅之,欲就綢繆,實慚鄙惡。乃略近拂拭曰:“桑中之游樂乎?”女笑不語。宗近身啟衣,膚膩如脂,於是挼莎上下幾遍,女笑曰:“腐秀才!要如何,便如何耳,狂探何為?”詰其姓氏。曰:“春風一度,即別東西,何勞審究?豈將留名字作貞坊耶?”宗曰:“野田草露中,乃山村牧豬奴所為,我不習慣。以卿麗質,即私約亦當自重,何至屑屑如此?”女聞言,極意嘉納。宗言:“荒齋不遠,請過留連。”女曰:“我出已久,恐人所疑,夜分可耳。”問宗門戶物志甚悉,乃趨斜徑,疾行而去。更初,果至宗齋。殢雨尤雲,備極親愛。積有月日,密無知者。會有番僧卓錫村寺,見宗驚曰:“君身有邪氣,曾何所遇?”答曰:“無之。”過數日,悄然忽病,女每夕攜佳果餌之,殷勤撫問,如夫妻之好。然卧後必強宗與合。宗抱病,頗不耐之。心疑其非人,而亦無術暫絕使去。因曰:“曩和尚謂我妖惑,今果病,其言驗矣。明日屈之來,便求符咒。”女慘然色變,宗益疑之。次日,遣人以情告僧。僧曰:“此狐也。其技尚淺,易就束縛。”乃書符二道,付囑曰:“歸以凈壇一事置榻前,即以一符貼壇口。待狐竄入,急覆以盆,再以一符貼盆上。投釜湯烈火烹煮,少頃斃矣,家人歸,並如僧教。夜深,女始至,探袖中金橘,方將就榻問訊。忽壇口颼颼一聲,女已吸入。家人暴起,覆口貼符,方欲就煮。宗見金橘散滿地上,追念情好,愴然感動,遽命釋之。揭符去覆,女子自壇中出,狼狽頗殆,稽首曰:“大道將成,一旦幾為灰土!君仁人也,誓必相報。”遂去。

數日,宗益沉綿,若將隕墜。家人趨市,為購材木。途中遇一女子,問曰:“汝是宗湘若紀綱否?”答雲:“是。”女曰:“宗郎是我表兄,聞病沉篤,將便省視,適有故不得去。靈葯一裹,勞寄致之。”家人受歸。宗念中表迄無姊妹,知是狐報。服其葯,果大瘳,旬日平復。心德之,禱諸虛空,願一再覯。一夜,閉戶獨酌,忽聞彈指敲窗。拔關出視,則狐女也。大悅,把手稱謝,延止共飲。女曰:“別來耿耿,思無以報高厚,今為君覓一良匹,聊足塞責否?”宗問:“何人?”曰:“非君所知。明日辰刻,早越南湖,如見有采菱女著冰縠帔者,當急趨之。苟迷所往,即視堤邊有短干蓮花隱葉底,便采歸,以蠟火爇其蒂,當得美婦,兼致修齡。”宗謹受教。既而告別,宗固挽之。女曰:“自遭厄劫,頓悟大道。奈何以衾裯之愛,取人仇怨?”厲聲辭去。

宗如言,至南湖,見荷盪佳麗頗多,中一垂髫人衣冰縠,絕代也。促舟劘逼,忽迷所往。即撥荷叢,果有紅蓮一枝,干不盈尺,折之而歸。入門置幾上,削蠟於旁,將以爇火。一回頭,化為姝麗。宗驚喜伏拜。女曰:“痴生!我是妖狐,將為君崇矣!”宗不聽。女曰:“誰教子者?”答曰:“小生自能識卿,何待教?”捉臂牽之,隨手而下,化為怪石,高尺許,面面玲瓏。乃攜供案上,焚香再拜而祝之。入夜,杜門塞竇,惟恐其亡。平旦視之,即又非石,紗帔一襲,遙聞薌澤,展視領衿,猶存余膩。宗覆衾擁之而卧。暮起挑燈,既返,則垂髫人在枕上。喜極,恐其復化,哀祝而後就之。女笑曰:“孽障哉!不知何人饒舌,遂教風狂兒屑碎死!”乃不復拒。而款洽間若不勝任,屢乞休止。宗不聽,女曰:“如此,我便化去!”宗懼而罷。

由是兩情甚諧。而金帛常盈箱篋,亦不知所自來。女見人喏喏,似口不能道辭,生亦諱言其異。懷孕十餘月,計日當產。入室,囑宗杜門禁款者,自乃以刀割臍下,取子出,令宗裂帛束之,過宿而愈。又六七年,謂宗曰:“夙業償滿,請告別也。”宗聞泣下,曰:“卿歸我時,貧苦不自立,賴卿小阜,何忍遽離逖?且卿又無邦族,他日兒不知母,亦一恨事。”女亦悵悒曰:“聚必有散,固是常也。兒福相,君亦期頤,更何求?妾本何氏。倘蒙思眷,抱妾舊物而呼曰:‘荷花三娘子!’當有見耳。”言已解脫,曰:“我去矣。”驚顧間,飛去已高於頂。宗躍起,急曳之,捉得履。履脫及地,化為石燕,色紅於丹朱,內外瑩徹,若水精然。拾而藏之。檢視箱中,初來時所著冰縠帔尚在。每一憶念,抱呼“三娘子”,則宛然女郎,歡容笑黛。並肖生平,但不語耳。

譯文:

浙江湖州的宗湘若,是個讀書人。一年秋天,他去坡里查看農田時,見莊稼茂密處不住地搖晃,心中懷疑;於是走過田間小路去那裡察看,原來有對男女正在地里野合。他笑了笑要往回走,只見那男的羞愧地繫上衣帶,草草離去。那個女子也趕忙起來,宗生仔細一看,女子長得非常秀麗,心裡很喜歡她,想要和她親熱親熱,又實在羞於這種鄙陋的做法。於是走向前替她拂拭衣服上的塵土,說:“你們幽會得可快樂?”那女子只笑不說話。宗生靠近她的身體,解開她的衣服,摸她的皮膚,只覺細嫩滑膩,於是上下幾乎摸遍。女子笑著說:“你這個迂腐的秀才!要怎樣就怎樣好了,這樣狂盪地摸來摸去做什麼?”宗生追問她的姓氏,女子說:“春風一度,即別東西,何用勞駕你審察?莫非要我留下名字立貞節牌坊?”宗生說:“在荒草野坡中私會,是山村放豬的奴僕乾的事,我不習慣。以你的美麗姿質,就是偷偷約會,也應當自重才是,何必如此卑瑣呢?”女子聽了他的話,表示贊許。宗生又說:“我的書房離這里不遠,若不嫌棄,請到那裡去呆一會。”女子說:“我出來已經很久了,恐怕別人懷疑,我夜裡可以去。”她詳細問了察生門前的特徵標記,然後匆忙奔向斜路,急急地走了。到了夜裡一更天,女子果然來到宗生的書房。兩人無限歡愛,極其親熱。這樣過了很多日子,他們倆的事也沒有人知道。­

恰巧有個西域僧人住在本村廟里,見到宗生,驚訝地說:“你身上帶有邪氣,曾遇到過什麼?”宗生說:“沒有。”過了幾天,宗生不知不覺地忽然得了病。女子每夜都帶來好的果子點心給宗生吃。並殷勤慰問他,感情像夫妻一樣好。但是,上床以後必定強讓宗生與她相交。宗生身患大病,很難承受。心裡懷疑這女子可能不是人類;然而也沒有辦法拒絕,或使她離去。於是說:“以前那個和尚說我被妖怪迷惑我還不信,現在果然病了,他說的話真靈驗啊。明天委屈他來一趟,就求他貼符念咒。”女子聽說後臉色馬上變得很凄慘,宗生更加懷疑她。第二天,宗生派家人把實情向那個西域僧人講了。僧人說:“這是個狐狸,它的道業還很淺,容易捉拿。”於是寫了兩道符交給家人,並囑咐說:“回去找一個潔凈的壇子,放在床前,用一道符貼住壇口;當狐狸一竄進去,就趕快在上面蓋上一個盆,再把另一道符貼到盆上,然後把壇子放進開水鍋用烈火猛煮,不多時它就會死去的。”家人回來按照僧人的吩咐辦妥了。­

夜深了,女子才來到。她從袖子里摸出一些金桔,剛要到床前探問宗生的病情,忽聽到壇子口颼颼一聲風響,就把女子吸到壇子里邊去了。家人突然跳起來,迅速蓋上盆並貼上符。想放進鍋內去煮。宗生看到滿地的'金桔,想到以前兩個人的感情那樣好,心情悲傷感動,急忙叫人把她放了。於是揭了符拿掉盆,女子從壇內出來,極為狼狽,跪到地上說:“我多少年修行道業將要成功,一時幾乎化為灰土!您真是個仁義之人,我誓必報答您。”說完就走了。­

過了幾天,宗生病情更加沉重,像將要死去的樣子。家人急忙去集市為他購買棺材,在路上遇到了一個女子,問他說:“你是宗湘若家的僕人嗎?”家人回答說:“是啊。”女子又說:“宗相公是我的表哥,聽說他病得很重,本來想要去探望他,恰巧有事去不了。這里有靈葯一包,勞駕你送給他。”家人接過葯拿回家中。宗生想表親中根本沒有姐妹,知道是狐狸來報答他。吃了這葯後,果然病便好了,十餘天身體就完全康復。他心裡非常感激狐女,便對空祝禱,希望能再見到她。­

一天夜裡,宗湘若關起門來自己喝酒。忽然聽到有用手指輕彈窗子的聲音。拔出閂出門一看,竟是狐女。宗生大喜,攥著她的手錶示感謝,並請她坐下共飲。狐女說:“分別以來,心中時時不安,想來思去無法報答您的太恩大德。現在為你找了一個好伴侶,聊以塞責吧!”宗生問:“是個什麼人啊?”她說:“這不是您所知道的。明天辰刻,您早一點去南湖,見到有采菱角的女子,其中有個穿白縐紗披肩的,就駕船向她急駛過去。如果分辨不清她的去處,就察看堤邊,發現一支短桿蓮花隱藏在葉子底下,你便採回來,點上蠟燭燒那花蒂,就能得到一位美麗的妻子;同時還能使您長壽。”宗生恭敬地記下了她說的話。不久狐女要告別,宗生再挽留她,狐女說:“自上次遭到災難,我就頓悟正道,為什麼要以枕席之愛換取別人的仇恨呢?”說完,面帶厲色告辭而去。­

宗生按照狐女說的話到了南湖,看到荷花盪中美麗的女子很多。其中有一個垂發少女,穿著用自縐紗做的披肩,真是個絕代佳人。便迅速劃船向她逼進,忽然弄不清她到哪裡去了。於是撥開荷花叢去找,果然有一枝桿長不到一尺的紅蓮花,便折下來拿回家中。宗生進門把紅蓮花放到桌子上,將蠟燭芯剪了剪,點上火要去燒花;一回頭,蓮花變成了美女。宗生又驚又喜,急忙伏地而拜。蓮女說:“你這個痴書生,我可是個妖狐,將為你帶來災禍!”宗生不聽。蓮女又說:“這是誰教給你這樣做的?”宗生回答:“我自己就能認識你,何用別人教我?”上前抓著她的胳膊往下拉,蓮女隨手而下,變成了一塊怪石,高有一尺多,面面玲瓏。宗生就把它安放到供桌上,然後點上香很恭敬地禮拜祝禱。­

到了夜裡,宗生關嚴門窗,惟恐怪石跑了。天明一看,又不是石頭了,而是一件紗帔,遠遠就聞到一股香氣。展開紗帔的領子和衣襟看去,上面仍然留存著蓮女剛穿過的余痕。宗生拿到身邊蓋上被子抱著它躺在床上。天黑時他起身掌燈,等轉過身來垂發女已經在枕上。宗生高興極了,恐怕她再變了,哀求禱告然後和她親熱起來。蓮女笑著說:“真是孽障啊!不知道是什麼人多嘴,竟叫這瘋狂兒糾纏死!”於是不再拒絕。兩人親熱的時候,蓮女好像承受不了,屢次求他停止,宗生不聽。蓮女說:“你不聽,我就變化而去!”宗生怕她真的走,就此而罷。從此兩人情深意篤,和諧無間。家裡大箱小箱內金銀綢緞常常滿著,也不知從哪裡來的。蓮女見了人只是恭敬地打個招呼,似乎不善言詞。宗生也避諱著不對人說她那奇異的來歷。蓮女懷孕十個多月後,計算時日應當分娩了,就走進房內,囑咐宗生把門關緊,禁止別人叩門。自己竟然用刀從肚臍下割開,取出一個男孩,又讓宗生撕下塊綢緞把刀口包紮好,過了一夜就痊癒了。­

又過了六七年,蓮女對宗生說:“我們前世造下的這段緣分我已報答,請求與你告別了。”宗生一聽眼含熱淚說:“你才來我家時,我窮得不能自立,靠著你家裡才富起來,你怎麼忍心就說遠離呢?況且你也沒有親族,將來兒子不知到母親在哪裡,也是一件很遺憾的事!”蓮女傷心地說:“有聚必然有散,這本來就是常事。兒子有福相,你也能活百歲,還再求什麼呢?我本姓何。倘若蒙你思念,抱著我的舊物呼喚‘荷花三娘子’,就能見到我。”說完掙脫出身子來,說了聲“我走了”。宗生驚看時,她已飛得高於頭頂;宗生急跳起來去拉她,結果抓住了一隻鞋。鞋脫下來落到地上,變成了石燕,顏色比硃砂還紅,內外晶瑩明徹;像水晶一樣。宗生拾起來收藏好。翻檢箱子,見蓮女初來時所穿的自縐紗披肩還在里邊。於是每逢懷念她的時候,就抱著披肩呼喚“荷花三娘子”,披肩立即化成蓮女,面帶笑容,喜在眉梢,猶如真的一樣,只是不說話罷了。­

;

『陸』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誰的詩句

原文]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這是山東濟南大明湖鐵公祠(祀明人鐵鉉)的楹聯,作者版不詳權。一說是劉鳳誥的對聯。寫大明湖風光的美麗-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清嘉慶九年(1804年)夏,山東提督學政、歷史學家劉鳳誥與山東巡撫、書法大家鐵保,曾在鐵小滄浪宴飲,興致勃然,劉氏即席賦得聯語:「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鐵保即席書丹。此聯石刻至今嵌在庭園西廊壁洞門兩側,已成為形容濟南古城風貌的名聯佳句。

『柒』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出自哪詩、誰寫的以及詩意

是一副贊美濟抄南大明湖的對聯襲,作者是劉鳳誥,清代時期人物。

對聯大意是:大明湖的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倒映在湖水中。

(7)荷花告辭擴展閱讀:

這是山東濟南大明湖鐵公祠(祀明人鐵鉉)的楹聯,是劉鳳誥看到大明湖的精緻寫下的對聯,寫的是大明湖風光的美麗。

清嘉慶九年(1804年)夏,山東提督學政、歷史學家劉鳳誥與山東巡撫、書法大家鐵保,曾在鐵小滄浪宴飲,興致勃然,劉氏即席賦得聯語: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鐵保即席書丹,此聯石刻,至今嵌在庭園西廊壁洞門兩側,已成為形容濟南古城風貌的名聯佳句。

寫下這副對聯的是江西大才子劉鳳誥,劉鳳誥(1761年-1830年),字丞牧,號金門,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人。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進士,高中探花,乾隆稱劉鳳誥為「江西大器」。

熱點內容
宅蘭花 發布:2025-10-08 01:28:54 瀏覽:495
哈爾濱花卉種植 發布:2025-10-08 01:22:09 瀏覽:226
梅花頭接頭 發布:2025-10-08 01:17:12 瀏覽:115
陽光櫻花雪山 發布:2025-10-08 00:56:19 瀏覽:469
茶花字 發布:2025-10-08 00:52:34 瀏覽:688
猴相蘭花 發布:2025-10-08 00:46:53 瀏覽:661
百合之丘 發布:2025-10-08 00:36:26 瀏覽:590
荷花色舌苔 發布:2025-10-08 00:17:58 瀏覽:785
青島天氣台風海棠 發布:2025-10-08 00:12:35 瀏覽:407
海棠花開的日子 發布:2025-10-08 00:01:33 瀏覽:502